《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合集下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析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 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 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等传世。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 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 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自读课文,说一说你初读了这篇的文章有 哪些思考,提一提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Zx、xk
结构层次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 实践的体会。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接着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 论的心得。 最后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艺” 与“道”的密切联系。
第二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 的品德,回忆和文与可交往的情趣。
先写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似的美学观点。最后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 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 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仔细研读、思考
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 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 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 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 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 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 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 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 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绘画思想管窥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绘画思想管窥
心识其所 以然而不能然者 , 内外不 一 , 心 手不 相应。 ” “ 内” 是 指人 的心里所 想 , 孕育 的审美 意象 ; “ 外“ 指人 的手里所 画 , 把
审美意象再 现于笔端 。想 的与做 的统 一不起来 , 就是 “ 内外
不一 , 心手不相应 ” 。苏轼 自谦在绘 画创 作 中达不 到此种 境
能, 即便有 了“ 胸 中之竹 ” , 也不 能变 成 “ 手 中之 竹” 。因此 ,
绘画技 能是绘画创作 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 。《 偃 竹记 》 云:
“ 予不能然也 , 而 心识其所 以然” 。苏轼虽明 白文与可所言之
理, 但在绘画创作 中还不能践行 。苏轼这样解 释原 由: “ 夫 既
记》 ) 是一篇悼念亲友的杂记 , 也是表 达绘 画见解 的随笔 。本
文就《 偃竹记》 中涉及 的意象形 成 、 创 作实践 、 审美 追求 和艺 术境界等问题钩玄提要 , 以管窥苏轼丰厚深刻的绘画思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 象 形成 : 胸 有 成 竹
作画之 前, 画家要打“ 腹稿 ” , 胸 中先要 有一个 完整 鲜活
之, 振 笔直 遂 , 以追其 所见 , 如 兔起鹘 落 , 稍纵则 逝矣 。 ” 如果 画家心 中酝酿好 了完整 、 成熟的竹子形 象 , 就要 挥毫泼墨 , 仿
竹子的形 态 和神态 , 反复酝 酿 、 构思 , 心 中悄 然形成 完整 、 成
佛狡兔突然跃起 和苍鹰猛然 降落 , 毫不 停顿 , 如果稍一放 松 ,
加叶画 出的竹子 , 支离破碎 , 了无生 机 , “ 岂复有竹 乎? ” , 就 是 说没有呈现 出完整 的竹子 形象 , 没 有把 竹子 画好 、 画活 。苏 轼又说 , 竹子“ 生而有 之也 ” , 画竹就是 要画 出它的生 机与 生 命 。画家应该师 法造化 , 成 竹于胸 , 意在笔先 , 追求整体 上的 “ 神似 ” 、 反对枝节上 的“ 形似” , 画出审美对象的神气 。 同时 , 苏轼 一贯重视 对生 活 的悉心 观察 , 将客 观物 象经 过主体情感浸润 和艺术 加工 , 形成 审美 意象 , 反 对切 割堆砌 和矫情 虚饰 。宋代米 芾《 画 史》 记载: “ 子 瞻 作墨 竹 , 从 地 一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作者:肖旭《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同,字与可,苏轼的从表弟。

苏轼通过这篇文章,表示对他的追怀、悼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筼筜,是竹子的-种,生长在水边,竹竿粗大,竹节间的距离也长。

筼筜谷是盛产筼筜竹的一处山谷,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北五里。

洋县在宋代为洋州治所。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到熙宁十年(1077),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筜谷观察竹子,因而画竹益精。

《筼筜谷偃竹》就是这个时候画的。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摘要: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2.分析文章主题及写作目的3.阐述文章结构及亮点4.总结文章价值及启示正文:一、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本文标题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者为我国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文与可。

文章发表于陕西专升本时期,是一篇以描绘竹子为主题的散文佳作。

文与可画竹技艺高超,以自然为师,强调个性表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风。

二、分析文章主题及写作目的本文主题为画家文与可对竹子的热爱与精湛画技的展现,写作目的是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传达作者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见解。

文章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寓意着作者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勇攀高峰的精神。

三、阐述文章结构及亮点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首先,开篇简要介绍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出下文对竹子画技的探讨;接着,详细描述竹子的生长过程,以及画家文与可如何观察、提炼、运用到绘画中;最后,以竹子寓意人生,强调艺术家应具备的品质。

文章亮点在于:对竹子生长过程的描绘细腻入微,生动形象;以竹子为载体,传达出对人生、艺术的深刻感悟;行文优美,充满诗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四、总结文章价值及启示本文不仅是一篇描绘竹子的佳作,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阐述。

文章价值在于:以自然为师,弘扬传统文化;强调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提炼,提高艺术素养;寓意人生,启发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这篇文章启示着: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关注细节,发现美的所在;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要保持热爱,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译:既然心理已经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 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 过错。
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 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 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 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其它重点掌握词语
给与,馈赠。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兼词,之于。 2、投诸地而骂 话柄。 3、以为口实 许可,答应。 4、而读书者与之 证实。 5、余因而实之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6、月落庭空影许长: 动词,对某某说。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副词,就。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从前。
斤斧何曾赦箨龙( tuò ) 畴昔( chóu )
笔砚( yàn )
喷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ēn )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一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二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全 文 结 构
第三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 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一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二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 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 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 厚、亲密无间
副词,却 竟然
就是 就 代词,代“画家” 代词,他的 代词,自己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
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 5、其所以然 6、岂独得其意
代词,代“画家”
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代词,代文与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我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我的)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动词,描画,勾勒。)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动词,写作)
得到了他的方法。
解读第一段:
1.本段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 三层。
①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 胸
②自己学习与可画论的心得——注重实践
③引用苏辙的话, 指出与可绘画技艺的精妙、
深邃。
解读第一段:
2.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道者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
玩笑
解读第二段:
本段追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文与
可怎样的性格? 三件趣事。
1、请文与可画画的人很多,文与可拿他们的 画布当袜子。 ——蔑视权贵,淡薄名利,狂放不羁。 2、苏轼和文与可互赠关于画竹子的诗歌。 ——以小见大,重神轻形的美学思想。 3、苏轼写诗说文与可贪吃竹笋,令文夫妇为 之喷饭。 ——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喜爱竹笋。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 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 趣事
元丰二年正月 元丰二年正月二 二十日,与可没于 十日,与可在陈州去 陈州。是岁七月七 世了。这年七月七日, 日,予在湖州曝书 我在湖州晒书画,看 原指经过朋友的坟墓如 到这幅《筼筜谷偃 画,见此竹,废卷 不祭奠,走过去肚子就 竹》,放下画卷痛哭 而哭失声。昔曹孟 失声。从前曹孟德祭 会痛起来。用来表示对 亡友的悼念。 德《祭桥公文》, 桥玄文,有不祭祀坟 有车过腹痛之语。 墓、车过腹痛的话头; 而余亦载与可畴昔 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 戏笑之言者,以见 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 与可于予亲厚无间 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 密无间啊。 如此也。
意动用法 ,贵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指出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精选文段讲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精选文段讲析)
如今画竹的人竟然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竹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实践的过错
偃竹,倾斜的竹子。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如今画竹的人竟然一节节 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 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 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竹 乎! 子呢?
夫既心识其所以 然而不能然者, 内外不一,心手 不相应,不学之 过也。来自无间啊。第一段
全 文 结 构
介绍文与可画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
追忆二人交往中的三件趣事。
第三段
交代写作缘由。
再现深厚情谊, 怀念痛悼亡友。
信笔挥洒,姿态横生, 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
“亲厚无间”
抒情
神聚
阐画竹之理 忆戏笑之言 叙为文之由
形散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给与,馈赠。 2、投诸地而骂 兼词,之于。 3、以为口实 话柄。 赞同。认可 4、而读书者与之 证实。 5、余因而实之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6、月落庭空影许长: 动词,告诉 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副词,就。 从前。 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 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 没有实践的过错。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副词,却 竟然) 乃见其所欲画者 (就是 就)
2.乃见其所欲画者
岂独得其意
(代词,自己)
(代词,他的) 而予亦悔其随之(《游褒禅山记》) (代词,自己)
与可画竹,初不自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 贵重,四方之人持 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 缣素而请者,足相 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 蹑于其门。与可厌 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 之,投诸地而骂曰: 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 “吾将以为袜。” “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

高中语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表达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表达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

文章说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之前先要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

相反,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活竹子。

这实际是主X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X整体上的“神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

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述和发挥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们处事的准那么,和活在群众笔底口头的成语了。

上述行文生动流畅,如用“兔起鹘落〞的比喻,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神速。

下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这个文与可教给他的道理,虽然心里明白,但实践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就在于“不学之过〞,并把此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又引用其弟子由(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说明子由对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

作者认为子由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

这段通过表达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子由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绝,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作者:刘有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10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社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佳作。

全篇信笔挥洒,而意脉流畅贯通。

全文只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文与可学画墨竹所得所悟,第二段写作者与文与可“畴昔戏笑之言”,第三段写作者曝书画时见文与可所赠《筼筜谷偃竹》画而“哭失声”。

苏轼信手拈来“画”、“笑”、“哭”,把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不露雕琢之痕,有着很强的情感逻辑。

“画”、“笑”、“哭”三字中,“画”、“笑”当归结于“哭”。

“哭”是情感的落脚点,而“画”、“笑”则为“哭”或作铺垫或作反衬,使“哭”来得真切自然。

试想,文与可把自己毕生所悟画墨竹的心法技法倾囊相授于苏轼,此等无私行为天下能有几人做到?古代文人相轻、相倾之事比比皆是,这样看来文苏二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可以想见。

而第二段中作者记叙了与文与可之间的书信往来,其中皆是戏笑之言。

苏轼的书信,有时使文与可陷于窘态,使“与可无以答”,进而说“吾言妄矣”,“苏子辩矣”;有时又使文与可“失笑喷饭满案”。

可见苏轼是可使友“窘”,使友“笑”的朋友。

若非彼此感情至深,性情相投,是断不会如此的。

有了一二两段的铺垫、衬托,第三段中,作者在曝晒书画时,看到那感情至深、结为莫逆的挚友亲人(文与可系苏轼从表弟)所赠之画时,睹物思人,友人昔日的音容笑貌如在耳畔、目前,而如今斯人已逝,物在人非,因而不由得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这样一来,这“哭”就来得再自然真切不过了,让人丝毫没有矫情之感。

由此看来,苏轼真不愧为文坛圣手,信手拈来“画”、“笑”、“哭”,看似散漫,实则文意贯通,逻辑清晰。

苏子的高明还不止于此,《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风格也极具特点,是属于苏轼成熟时期的风格。

苏轼在《与侄简书》中写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古代书画作品逐渐成为中学文化教育的热点。

人教版高中选修课程中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我发现该课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现有教材中难度不太够,难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首先,我在教材中增加了相关古代文献,并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九幅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景物、字体特点等,提高他们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其次,对于每一幅图的背景故事和制作技艺,我都进行了深度讲解。

特别是在节目引导下,我进行了互动式演示,介绍了传统绘画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使学生们可以自己制作一幅画,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思考与讨论,逐步达到了深化课程内涵的目的。

一次课堂,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绘画中的美?”。

我们将重点放在了《禽兽戏之二竹鼠》之中。

为此,我从人物形象、构图、画法、色彩、表现技巧等角度让学生深入了解、比较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当下消费社会对美的定义和对传统绘画美的认知问题。

此外,我还通过配图讲解,展示筼筜画派在中国传统画派里的独特地位与贡献。

在课后反思和总结中,我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更成功地引导了学生的思考,达到了全面提高课程质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同时,我也意识到该课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多方面专业素养,如熟悉传统绘画、文学等知识,使用学科各项技能教学工具等。

这次教学实录和反思,对于提高人教版高中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指导学生深入研究传统绘画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细心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本次教学实录和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绘画艺术对于学生启发思考、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宽广的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素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陕西专升本
摘要: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概述
2.陕西专升本的背景
3.筼筜谷偃竹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4.文中对偃竹的描绘与赞美
5.结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艺术价值
正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描述筼筜谷中偃竹之美的散文,作者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

本文将以这篇散文为例,探讨其背景、筼筜谷偃竹的特点与象征意义,以及文中对偃竹的描绘与赞美。

首先,我们要了解陕西专升本的背景。

陕西专升本是指在陕西省内,专科生通过考试升入本科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

这种教育形式为那些希望进一步深造的专科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筼筜谷偃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其次,筼筜谷偃竹是一种独特的竹子,其特点是枝叶下垂,犹如倒伏的龙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刚直不阿、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偃竹则以其独特的形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作者通过对偃竹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景仰和追求。

文中对偃竹的描绘与赞美可谓细腻入微。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
法,将偃竹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例如,“其叶如刀,其节如钩,而其巅如龙蛇之蜿蜒”,这样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筼筜谷中,亲眼目睹了偃竹的美丽。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比其他种类的竹子,强调了偃竹的独特之处,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喜爱和赞美。

综上所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以竹子为题材,以赞美自然之美、追求艺术境界为主题的散文佳作。

友情在快乐中成为永恒——读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友情在快乐中成为永恒——读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参 考 文 献]
崔秀杰,吴建华,李有吉 . 浅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特色[J]. 卫 生职业教育,2004(1).
(责任编辑 诺 依)
31
中学教学参考 2018·9 下旬
语文·文本解读
无竹令人俗。”从而为他的创作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就像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所言:庖丁解牛由于掌 握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养生之 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 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文与可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 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
友情在快乐中成为永恒
语文·文本解读
——读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安徽定远第二高中(233200) 吴跃山
[摘 要]文与可、苏轼二人共同开创了“湖州竹派”。文与可操韵高洁,淡泊功名,一心读书作画,胸有成竹、形神兼备的墨竹 画法令苏轼无限钦佩。高风亮节的文与可和内心纯净的苏轼彼此相知,互为知己,惺惺相惜。他们以诗文书画相交往,彼此坦率、 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创造了无数个快乐的时刻,让日常的琐事充满了笑声,让生活变成一种享受,从而也铸就 了二人之间永恒的友情。
苏轼赞同弟弟苏辙的观点,认为文与可墨竹画法遵 循了竹的生活规律:“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山石 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理之不当, 则举废之矣”(《近因院画记》),因此画竹,必先知竹之常 形、常理;同时在墨竹上寄托自己的精神,从而做到形神 兼备。他欣赏文与可的墨竹时便始终依照着这种审美 的方法。也只有他对文与可的画发出了:“有好其德,如 好其画者乎?”的探问。所以文与可曾云:“世无知我者, 唯子瞻一见识吾妙处。”同时也正是文与可把这种“胸有 成竹”“形神兼备”的画竹方法传授予苏轼,二人才共同 开创了“墨竹一派”。

概述苏轼《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doc

概述苏轼《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doc

概述苏轼《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摘要: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赤壁赋》、《连奴娇.赤壁怀古》更是作为他的佳作被反复诵读。

然而绝大多数人只了解他在诗词上的成就,对他在其它方面的造诣知之甚少。

本文试图从《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这篇文章来探究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

关键字:苏轼;绘画美学思想一听到“苏轼”这个名字,人们的敬仰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他的大文豪形象也随之浮现出来。

其散文成就显著,堪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才艺与黄庭坚齐名;更不用提的是他那风格豪放,飘逸的词。

然而除此之外,他在书法和绘画等方面的造诣也颇深。

以绘画为例,苏轼善画竹,枯木怪石,其代表作《枯木怪石图》就很好地展现了他苍老遒劲的笔锋和超然的画风。

值得注意的是他和一般的职业画师不同,不刻意为画而画。

正如他在《宝绘堂记》中强调的那样“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他将绘画看作修身养性,抒发胸意的途径,倡导艺术创作的自由性。

苏轼曾感慨“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因此本文想通过对《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的分析,来探究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

《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看似是一篇普通的绘画题记,苏轼却将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那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以及自己与他的深厚友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细细读后,本文作者发现苏轼自己的绘画美学思想也深蕴其中,耐人寻味。

一、遵循“常理”是绘画创作的根本这个“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他强调“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行”,表明物不是孤立存在的,物与物是相通的,而相通的根源就是“理”。

苏轼的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其绘画创作的过程中。

在其《净因院画记》中就格外突出了遵循“常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在《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的开篇,苏轼也传达了类似的观点。

他指出了竹子生长的规律“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k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赏析苏长公无年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拉就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

文章说文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以前要先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

相反,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活竹子。

这实际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上的“神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

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达和发挥的这个见解,十分精避,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人皆知的成语。

一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文与可教给他的道理,虽然心理明白,但实践起来地不有得心应手,原因就在于“不学之过”,并把比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又引用其弟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美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说明苏辙地文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恒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在画竹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一个深悟高物规律的人。

作者认为苏辙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

这一段通过叙述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功辙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写出了文怀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越,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

其中有议论,有描写或述人之言,或直抒已见,纵横错落,,灵活我变,显得言而有味,情理俱谐。

同样的情感不同的风格——读《祭十二朗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同样的情感不同的风格——读《祭十二朗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同样的情感不同的风格——读《祭十二朗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摘要】同样表达对亲人怀念的文章,风格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文章选取的两人相处的片段不同,主人公之间的亲属关系不同,运用的人称不同以及作者的心态、性格差异等。

所以一个哀婉凄切,一个笑里饱含着泪花。

两篇文章都可谓神来之笔。

【关键词】风格主要内容人称性格哀婉凄切轻松自然《祭十二朗文》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都是一篇关于悼念、回忆亲人的文章,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但两篇文章风格却完全不同,前者给人一种哀婉、悲伤的感觉,而后者读起来比较轻松、自然。

为什么同样世怀念亲人的文章,而读者的感受却又如此不同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文章内容不同在《祭十二朗文》里,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回忆与侄子老成从小相依为命的事情。

韩愈三岁丧父,一直由长嫂、长兄抚养。

不久,长兄去世,因而他和老成、长嫂相依为命,叔侄二人感情非常深厚,这种深厚的感情同样饱含了浓厚的悲伤,这是二人悲苦的生长环境造成的。

幼年丧父是人生的一大悲哀,而韩愈和老成都经历了这一巨变,心境上自然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二人之间的情感在这艰苦的岁月里得到深厚地积淀,名为叔侄,实为父子。

课文主要围绕这方面来叙述,怎能不显得哀婉凄切呢?《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写内容就不同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也叙述了与亲人文与可之间的事情,但事情给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

第一件事是文与可不想倚仗绘画传世,博得名声。

课文尤其提到了他把别人送来的绢扔到地下,还说要将其做成袜子的事情,这突出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而又狂放的性格特点。

第二件事是二人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

明确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事是追述文与可在洋舟时曾经让他作《洋州三十咏》诗相和,他的“筼筜谷”一首曾引得文与可夫妇为之喷饭。

所谓“清贫馋太守”幽默地称赞了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第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苏轼为文,多率性挥毫,情味恣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其悼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在随性所致的叙述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丰沛的感想和情愫。

诚如邱濬所言,“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

”此文精悍而蕴涵深远。

不拘一格,才能对它作最佳解读。

一、“胸有成竹”喻理论苏轼兼擅诗文与绘画,并有“诗画一律”的观念。

他曾毫不吝惜地表达他的诗画平等观:“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书朱象先画后》引朱氏语);“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

因此,文中论画竹技法,不必囿于绘画,亦可通喻文学。

“胸有成竹”是谈构思的著名论断,这里可细读出两层意旨:一者,意在笔先,“意”是统摄文学创作的最上者。

他曾教人作文“不得意不可以明事”,也印证了文中“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二者,不论文画,都要有宏观建构,不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肢解后的缝缀、拼合,否则难有“合于天造,厌于人意”(《静因院画记》)的佳作。

“胸有成竹”方可“行云流水”,由是再谈创作。

苏轼未明言“灵感”,但已然强调在“胸有成竹”基础上“执笔熟视”以凝神,乃见所欲“画”者。

文学同于绘画,都讲求凝神以传神,“求物之妙”。

至于如何“传神”,则如文中所言,“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这便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致自然奔放。

开篇一段,文有限而意无穷,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得不同见解,折射出情志各异的思想。

“留白天地宽”,苏子为文,机巧便在于此,读后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二、“心手相应”论实践文中一句“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苏轼重学习、重训练且重触类旁通的实践观。

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

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

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中学语文论文形散神聚文淡情浓——苏轼《文与可画簧筜谷偃竹记》赏析魏倩倩《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在新课改后被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

这是一篇突破常规的悼念友人的文章,乍读选材零碎、毫无头绪,细读却能感受到一条通融混成的气脉贯穿始终,“散而不乱,气贯中脉”。

前文苏轼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回忆与友人文与可的交往,直到最末一段出现“废卷而哭失声”之句,才让人了解到这戏笑背后蕴藏着如此沉痛而浓烈的感情。

这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

再看看本单元其他文章,《六国论》和《伶官传序》偏重写理,史实虽然复杂庞芜,但历史教训清晰明白;《祭十二郎文》偏重写情,作者回忆与十二郎的孤苦身世、聚少离多的命运,那么满纸“呜呼哀哉”的情感亦不难领会;而这篇文章在理解上明显难度大增,前文记录许多戏笑的内容与文末沉痛的情感是怎样联系起来呢?当然,授课老师大可以以“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的写作技巧来解释,但终难点到实处。

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选材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尝试解读:一、于平淡处见人格。

文章的选材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了苏轼与文与可在人格和性情上的高度契合,苏轼对文与可清廉淡泊的人格操守和天真洒脱的赤子情怀的深深敬仰与缅怀。

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湖州画派”开创者,也是苏轼的从表兄。

苏轼交友甚广,文与可是他极为重要的一个朋友。

文章回忆了与文与可交往的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文与可“踏绢为袜”,当时已经享有盛名的文与可举手投足自然受到士大夫们的关注,而他竟不顾身份将他人求画的绢掷于地上踩踏,足见其任性天真,淡泊名利。

第二个故事是文与可与苏轼的书信来往。

这次“笔战”缘起于文与可的一个玩笑“袜材当萃于子矣”,文与可开起玩笑来怎么会是苏轼的对手,苏轼马上抓住文与可信中“扫取寒稍万尺长”一句进行诡辩——“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在这里苏轼故意将艺术世界中的竹和现实生活中的竹混淆,文与可明知其为诡辩,却无以作答,只能认输“吾言妄矣”,然而苏子似乎来了兴致,继续不依不饶地追问“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言下之意,你看诗歌中不就有“千寻竹”吗?文与可被苏子追问得无话可说,只能“笑曰:‘苏子辩矣’”,并送给苏子一副《筼筜谷偃竹》。

读《胸有成竹》有感

读《胸有成竹》有感

读《胸有成竹》有感范文(通用8篇)读《胸有成竹》有感1今天,我读了《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得到了深刻的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北宋有一个画家,叫文与可。

文与可特别喜欢画竹子,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一次,文与可把他一副刚画好的竹子放在桌上,走出了书房。

当他从外面回到书房时,发现一只猫正在玩那副画,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还是学习,心中都要非常从容自信,要有充分全面的考虑和安排,这样才会有成功和必胜的把握。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学习,我现在在上小学四年级,每次考试之前,都没有认认真真地,仔细地复习书上的内容,结果考试总是一塌糊涂。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脸红。

以后,我要学习文与可的精神,在学习上,平时就好好努力,掌握基础知识,到考试的时候也要去仔细复习,像文与可一样做到“胸有成竹”。

那样我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读《胸有成竹》有感2今天,我读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北宋画家文同,他画的竹子闻名天下,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妙决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子的变化,每当有新的感受就画在纸上。

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候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在画纸前一站,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便能一气呵成的画下它。

读《胸有成竹》有感3今天我读了“胸有成竹”这篇故事,里面讲到北宋的画家,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

他画的墨竹是远近闻名的,于是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把这些画视为珍宝。

文同为何能把竹子画的如此惟妙惟肖,原来,他曾经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建造了一座亭子,每日不厌其烦地去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并仔细观看竹枝的形态,颜色,然后默默地记在心中。

当他画竹子时眼前立即就会浮现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经过对竹子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文同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竹子从萌生到长成,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心中没有竹子也就无法画出竹子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苏轼为文,多率性挥毫,情味恣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其悼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正是在随性所致的叙述中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丰沛的感想和情愫。

诚如邱濬所言,“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


此文精悍而蕴涵深远。

不拘一格,才能对它作最佳解读。

一、“胸有成竹”喻理论
苏轼兼擅诗文与绘画,并有“诗画一律”的观念。

他曾毫不吝惜地表达他的诗画平等观:“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书朱象先画后》引朱氏语);“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

因此,文中论画竹技法,不必囿于绘画,亦可通喻文学。

“胸有成竹”是谈构思的著名论断,这里可细读出两层意旨:一者,意在笔先,“意”是统摄文学创作的最上者。

他曾教人作文“不得意不可以明事”,也印证了文中“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二者,不论文画,都要有宏观建构,不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肢解后的缝缀、拼合,否则难有“合于天造,厌于人意”(《静因院画记》)的佳作。

“胸有成竹”方可“行云流水”,由是再谈创作。

苏轼未明言“灵感”,但已然强调在“胸有成竹”基础上“执笔熟视”以凝神,乃见所欲“画”者。

文学同于绘画,都讲求凝神以传神,“求物之妙”。

至于如何“传神”,则如文中所言,“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这便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致自然奔放。

开篇一段,文有限而意无穷,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得不同见解,折射出情志各异的思想。

“留白天地宽”,苏子为文,机巧便在于此,读后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读后感》。

二、“心手相应”论实践
文中一句“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苏轼重学习、重训练且重触类旁通的实践观。

看得出苏轼极恶“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表面上的“心识其所以然”,也摒弃“见于中而操之不熟”的眼高手低。

简单数语,便点明躬亲操行与勤恳练习的重要性。

由是联想到欧阳修《卖油翁》的点睛之笔,“无他,唯手熟尔”。

绘画、写诗、作文,乃至于其他事务,只有躬于实践、勤于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苏式反问“岂独竹乎”,由画竹寄托普遍性的道理。

他引自由《墨竹赋》,阐明了“触类旁通”的理念。

何谓“大家”?知识、技艺只可成其外表,见识、修养方可就其内涵。

苏轼的真知灼见,在于“有道”,他可以从画论中明晰文艺,也可从文艺领悟人生。

譬如“庖丁解牛”,以苏轼的智慧,哪里还只是庖厨之事,养生之道?
三、绢素赠答成修养
文章在肯定已故挚友的技艺、学识之后,则归于纪念哀悼的主题。

苏轼追忆与文与可的交往乐事,探讨文艺、诗书赠答、戏笑之言,转而抒发深切悼念的悲痛之情。

真情挚意,殷切感人,同时也予以文人墨客、后生晚辈深刻省思。

在文章中,我们可读出苏、文二人共同的高雅志趣和高洁情操,诚“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宋史本传》如是记载文与可)。

而两人的情谊,坚决地否定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表现出谦恭、宽和、坦荡的君子风度,可谓后世典范。

理论可学而得之,技法可习而得之,而修养所成,要在经年累月的琢磨中玉成。

大器如此,“不自贵重”,不为器用所羁,但日久内化为修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杂记中的出色作品,又是苏轼表达文艺见解的重要著作。

品读再三,确“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