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9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的期末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e91969dbc77da26924c5b047.png)
有合同部分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3-2-2)×400=3600(万元),其成本=10×400=4000(万元),减值400万元;无合同部分产成品成本=(10+2)×600=7200(万元),可变现净值=(15-2.5)×600=7500(万元),产品未发生减值,故原材料按成本计量,无须计提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贷方余额为500万元,期末贷方余额为400万元,当期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提示】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7年12月10日签订一项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产品的售价是205元/件,销售数量1000件,2018年1月15日交货。
2017年年末甲公司剩余存货1500件,成本200元/件,市场销售价格191元/件,预计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
该批存货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则2017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2018年改编)A.15000B.0C.1000D.5000【答案】D【解析】签订合同的1000件,可变现净值=(205-1)×1000=204000(元),成本为200000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未发生减值。
超过合同数量的500件,可变现净值=(191-1)×500=95000(元),成本为100000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因该批存货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所以甲公司2018年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5000元。
【例题•单选题】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14年1月12日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销售K产品200吨。
存货期末计量课件
![存货期末计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fd36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1.png)
01
02
步骤
1. 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了解其数量、质 量和价值等信息。
03
04
2. 评估存货可能产生的损失和费用,公道 确定可变现净值。
3. 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选择较低者作 为期末价值。
05
06
4. 编制财务报表,反应存货期末计量的结 果。
02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 法
先进先出法
总结词
以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为假设,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03
存货期末计量的影响因 素分析
市场需求变化对存货期末计量的影响
市场需求增加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企业需要增加库 存以满足客户需求。这可能导致存货 期末计量增加,因为企业需要购买更 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
市场需求减少
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企业可能需要减 少库存以避免过度库存。这可能导致 存货期末计量减少,因为企业需要销 售更多的产品并减少原材料库存。
详细描述
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期末计量方法,它以最先购入 的存货最先发出为假设,按照先购入先发出的原则,依次确 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种方法能够反应最先购入存货的价值 ,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后进先பைடு நூலகம்法
总结词
以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为假设,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详细描述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以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为假设,按照后购 入先发出的原则,依次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种方法能够反应最后购入存货的 价值,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加权平均法
总结词
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本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详细描述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期末计量方法,它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本月存货的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这种方法能够反应本月全部进货和月初存货的综合平均成本,适用于企业要求计算本月发出 存货成本的场合。
存货期末计量会计处理.doc
![存货期末计量会计处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b834937375a417876f8f48.png)
存货期末计量会计处理--两大难点解析难点一、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的期末计量基本原则就是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孰低原则,说起来简单,但需要准确理解,至少得明白以下两个要点:第一,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第二,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绝对不能根据可变现净值调整存货的历史成本。
以下面的题目为例,说明原则的具体应用:B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201 2年10月20日B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B公司于201 3年3月1 5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 000台,每台1.2万元。
201 2年12月31日B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200台,单位成本1万元, 账面成本为120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0.95 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5831万元。
2012年12月31日笔记本电脑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A.1200B.1180C.1170D.1158.3第一种计算方法:可变现净值=(1000X1.2+200X0.95)-1200X0.1583= 1200,成本为1200,成本等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没有减值,不用计提减值准备,期末存货账而价值为12007J元, 答案是A.第二种计算方法: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 1000X1.2-1000X0.1583= 1, 041.70,成本为1000,没有减值,不用计提减值准备;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 200X0.95-200X0.1583= 158.34,成本为200,需要计提减值准备41.70.综合考虑,需要计提减值准备41.70,期末存货账面价值1 158.30万元,答案是D.到底选哪个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差异?正确答案是D,根据第二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有合同部分成本是1000万,但可变现净值是1041.70万元元,确实升值41.70万元;无合同部分减值41.70万元,如果是第一种计算方法,直接加总的结果实际上承认了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的升值部分,正好弥补了无合同部分的减值,这种处理方法违背了“孰低”原则,所以第一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中级会计实务》存货期末计量
![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中级会计实务》存货期末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5de71f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中级会计实务》存货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涉及到企业对于存货进行期末计价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对于其他相关事项的核查和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存货期末计量的相关知识。
一、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和原则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特殊行业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存货采购数量和成本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将所有采购的存货加权平均到期末存货中。
先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时,按照存货的先进先出顺序,先使用先进入库的存货进行销售,再使用后进入库的存货进行销售。
特殊行业法指存货计量法中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的方法,例如,银行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法,金融企业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主要包括成本与费用分离原则、成本与市价分离原则和充分披露原则。
成本与费用分离原则要求企业将存货成本和存货费用分开计量,确保存货成本与存货费用的准确反映。
成本与市价分离原则要求企业将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分开计量,确保存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独立反映。
充分披露原则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存货计量方法和存货计量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假设和估计。
二、存货期末计量的核查和处理在进行存货期末计量时,企业需要进行存货盘点和存货核算。
存货盘点是指对企业存货进行实物清点和数量核实,确保存货账面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存货核算是指根据存货采购、销售和损耗等情况,计算存货的期末数量和期末成本,并录入会计记录。
存货期末计量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存货贬值的情况。
存货贬值是指存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企业应对存货贬值进行评估,并按照《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需要依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
对于存货损失的处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存货损失准备,将存货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企业还应充分披露存货的计量方法和存货计量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假设和估计,以及存货计量的影响,使相关各方能够充分了解存货计量的依据和效果。
总结期末存货如何计量
![总结期末存货如何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9d0ddf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7.png)
总结期末存货如何计量摘要:存货是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影响。
期末存货的计量方法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本文对期末存货计量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货物成本计量法、市价计量法和重要性判别法。
同时也介绍了各种计量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期末存货;计量方法;货物成本计量法;市价计量法;重要性判别法一、引言存货是企业借以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物质资产,也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存货的准确计量对于企业经营和财务报告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因此,选择适当的存货计量方法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货物成本计量法货物成本计量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量方法,它将存货的成本作为计量依据。
该方法通过将存货的购买成本与进货数量相乘,得出存货的价值。
在货物成本计量法中,存货价值以购买成本为基础,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货物成本计量法的优点是简洁易懂,计算方便。
它适用于价格相对稳定的产品,并且可以提供稳定的存货价值。
然而,该方法无法反映存货市场价值的波动,可能导致存货价值的不准确。
三、市价计量法市价计量法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存货计量方法。
该方法将存货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相乘,得到存货的价值。
市价计量法能够反映存货市场价值的波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市价计量法的优点是可以及时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准确度较高。
然而,该方法计算复杂,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
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可能导致存货价值的频繁变动。
四、重要性判别法重要性判别法是一种综合考虑货物成本和市价的计量方法。
该方法根据存货的重要性和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选择货物成本计量法或市价计量法进行存货计量。
对于重要性较高且价格波动较小的存货,采用货物成本计量法;对于重要性较低且价格波动较大的存货,采用市价计量法。
重要性判别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存货的重要性和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计量存货的价值。
第07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
![第07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49607b8b240c844769eaee5b.png)
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情形处理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量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提示】①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如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则成本应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税金2.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小新点】理解:现金流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进一步加工成本=可变现净值企业应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1.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重要)(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应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存货期末计价总结
![存货期末计价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2300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1.png)
存货期末计价总结一、存货期末计价的基本原则存货期末计价的基本原则包括成本原则、谨慎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1. 成本原则:存货期末的计价应以成本为基础,即以企业购入或生产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标准进行计价。
2. 谨慎原则:对于存货的计价,应该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以保证计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连续性原则:存货期末计价应与上期保持连续性,确保会计报表的比较性。
二、存货期末计价的方法在存货期末计价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先进先出法(FIFO 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平均法和特殊价值法。
1. 先进先出法(FIFO法):按照存货的时间顺序,最早购入或生产的存货先出售或用完,属于先进先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情况。
2. 后进先出法(LIFO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最后购入或生产的存货先出售或用完,属于后进先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具有明显时间顺序的情况。
3. 平均法:将存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件存货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购入或生产时间不明确的情况。
4. 特殊价值法:对于特殊价值的存货,例如珠宝、艺术品等,可以按照其独特的价值进行计价。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存货期末计价方法。
三、存货期末计价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存货期末计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准确获得存货的成本信息:为了能够准确计价存货期末,企业需要获得准确的存货成本信息。
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和记录体系,确保能够准确获得存货的成本信息。
2. 区分不同种类的存货:企业通常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和成品等。
在进行存货期末计价时,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存货进行区分,采用适合的计价方法。
3. 及时核实库存数量和质量: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对存货期末计价至关重要。
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点,核实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4. 调整计价方法:在存货期末计价过程中,如果企业的经营特点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及时调整计价方法,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5959c184254b35eefd3462.png)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一)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四)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五)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所属章节】:本知识点属于《会计》科目第三章存货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的内容。
【知识点】: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一)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二)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四)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
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提示】当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成本时,“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五)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成本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存货,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理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bd49c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7.png)
存货期末计量的原理
存货期末的计量原则是以成本价或市场价较低者作为期末存货的计量基准。
这个原则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成本原则:存货的计量应该以成本价作为基准,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
成本价是指购买或生产存货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2. 客观性原则:市场价是比较客观的指标,可以反映存货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
如果存货的市场价低于成本价,就意味着存货的价值下降了,应该按市场价计量。
这样可以避免过高估计存货的价值,保持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
3. 小心谨慎原则:存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波动,特别是易变的商品或原材料。
为了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稳定性,以市场价较低者计量存货可以降低企业因存货价值波动而引起的风险。
总的来说,存货期末的计量原则是根据成本价和市场价来确定存货的价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避免过高估计存货的价值,并降低因存货价值波动引起的风险。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9讲_存货期末计量方法(3)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9讲_存货期末计量方法(3)](https://img.taocdn.com/s3/m/08932bb1102de2bd97058806.png)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单项、类别、总体三种。
2-102161231A B 【教材例 】甲公司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年 月 日, 、 两项存300 000210 000280 000250 000货的成本分别为 元、 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元、 元,假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300 000280 000= A存货:成本 元,可变现净值为 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300 000-280 000=20 000(元),因计提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元。
210 000250 0000 B存货:成本 元,可变现净值为 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 ,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教材例 】乙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年 月 日,乙公司库存自制2-112161231350 000110 000半成品成本为 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 元,预计产成品的销售500 00060 000价格为 元(不含增值税),销售费用为 元。
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16350 000=500 000-60 000-2× 年末,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 元,可变现净值=350 000-330 000=20 000110 000=330 000(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元)。
2-12215A100 000A 【教材例 】丙公司 × 年末, 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元,由于本年以来 存货的A95 000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存货跌价准5 000100 000-备”期初余额为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95 000)。
中级会计师职称实务重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中级会计师职称实务重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cacb66bb4cf7ec4bfed099.png)
中级会计师职称实务重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2020年中级会计师职称实务重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要区分存货的用途。
【例题5·计算题】20×8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9年2月15日,甲公司应按125万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型机器50台。
20×8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型机器40台,账面价值(成本)为3920万元,单位成本为98万元/台。
库存用于生产A型机器的材料2000千克,每千克单位成本0.25万元,总成本为500万元,可以生产10台A型机器。
甲公司将材料生产成A型机器,估计至完工每台尚需发生成本48万元。
销售A型机器,估计每台发生销售相关税费5万元。
20×8年12月31日,A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0万元/台。
校解析:A型机器可变现净值=125×40-5×40=4800万元材料可变现净值=125×10-48×10-5×10=720万元(1)若合同数量为30台,其他条件不变A型机器可变现净值=(125×30-5×30)+(120×10-5×10)=4750万元材料可变现净值=120×10-48×10-5×10=670万元(2)若没有签订合同,其他条件不变A型机器可变现净值=120×40-5×40=4600万元材料可变现净值=120×10-48×10-5×10=670万元【例题6·单选题】巨人股份有限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3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G产成品和M材料。
M材料是专门生产G产品所需的原料。
G产品期末库存数量为10000件,账面成本为100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1260万元。
总结存货的期末计量
![总结存货的期末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cfbf2d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3.png)
总结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的概念和分类存货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目的而购置、持有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的材料等。
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不同类别。
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物料;在产品是制造过程中经过一部分生产加工但未完全成品的物料;产成品则是经过全部生产过程并已完全加工成品,准备出售给客户的物料;委托加工物料是企业委托第三方加工的产品,在委托加工过程中企业持有的未完成的产品。
二、存货的计量方法存货的计量主要涉及存货采购成本、存货评估方法以及存货减值等方面内容。
存货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存货所支付的货款、关税等费用,并扣除与购货手续直接相关的优惠、退税等费用后所得的实际支付的金额。
存货评估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等。
先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时优先销售最早进入库存的物料;后进先出法则是在销售时优先销售最晚生产进入库存的物料;加权平均法则是先将期初库存和期间购进的存货按数值比例汇总,得到平均单价后再进行销售。
存货减值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后,发现存货价值可能会低于账面价值,为应对潜在的损失风险而进行的计提预留。
三、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即将存货的实际价值计量到企业财务报表中。
存货的实际价值由存货的成本和存货减值后的价值构成。
在进行存货期末计量时,企业可根据存货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
对于原材料和在产品,一般采用次方式计量:1. 原材料:原材料的期末计量可以直接按照仓库实际库存进行计量,即原材料的实际数量乘以实际采购成本。
2. 在产品:在产品的期末计量需要通过工序一一核算,将各个工序的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等进行累加,得到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而对于产成品,则需要进行更加复杂的计量处理,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进行期末计量。
这些计量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报告的要求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第07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
![第07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95c778142e3f5727a4e9624c.png)
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提示】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略)(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成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2)持有存货的目的直接出售的存货与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出售的存货,两者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不同的。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在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考虑:一是以资产负债表日取得最可靠的证据估计的售价为基础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二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为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提供进一步证据,以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存货价值发生变动的事项。
【真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的有()。
(2012年)A.外来原始凭证B.生产成本资料C.生产预算资料D.生产成本账薄记录【答案】ABD【解析】选项C,生产成本预算资料属于预算行为,不属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能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
【真题•多选题】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2011年)A.在产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C.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D.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答案】BCD【解析】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在产品加工完成产成品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预计销售产成品发生的销售费用-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的成本。
第09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
![第09讲_存货期末计量原则,存货期末计量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2c340c6258f5f61fb6366686.png)
【例题·计算题】东奥公司有库存商品100件,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0万元,其中已经签订合同的商品60件,合同价为每件12万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1.5万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每件10.5万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1万元。
【答案】(1)有合同存货可变现净值=(12-1.5)×60=630(万元);有合同存货成本=10×60=600(万元),未减值。
(2)无合同存货可变现净值=(10.5-1)×40=380(万元);无合同存货成本=10×40=400(万元),减值20万元。
如果原存货跌价准备期初贷方余额为15万元,则借:资产减值损失 5贷:存货跌价准备5【注意】在计算存货跌价准备时不能将有合同部分与无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减值,否则无合同部分该存货出现减值的金额就会被有合同部分存货的增值金额所掩盖。
【例题•单选题】2019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20年1月12日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销售K产品200吨。
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300吨,单位成本为1.8万元,单位市场销售价格为1.5万元(不含增值税)。
甲公司预计销售上述300吨库存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和其他相关税费24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12月31日,上述300吨库存产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40B.526C.502D.564【答案】C【解析】有合同部分:200吨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2×200-24×200/300=384(万元),其成本=1.8×200=36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所以该部分库存商品未减值,期末按照成本计量;无合同部分:100吨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1.5×100-24×100/300=142(万元),其成本=1.8×100=180(万元),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发生减值,期末该部分商品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存货期末计量总结
![存货期末计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b082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1.png)
存货期末计量总结一、存货计量的原则存货计量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 成本原则:按照存货的获取成本来计量存货的价值。
存货的获取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和其他直接与存货购买或生产有关的成本。
2. 价值稳定:对存货的计量应该保持稳定,即在存货的计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频繁调整存货的计量价值。
3. 实质重于形式:存货的计量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来确定,而不是仅仅按照某种法律规定或会计规则来确定。
4. 谨慎性原则:在存货的计量过程中,要做到谨慎核算,即在存货计量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存货可能出现的贬值、损耗和滞销等风险,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价值。
二、存货计量的方法存货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先进先出法(FIFO法):根据存货的获取时间来确定存货的计量价值,即先进仓的存货先出仓。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2. 后进先出法(LIFO法):根据存货的获取时间来确定存货的计量价值,即后进仓的存货先出仓。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
3. 加权平均法:根据存货的数量和获取成本的加权平均来确定存货的计量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价格比较稳定,且数量较大的情况下。
4. 标准成本法:根据存货的标准成本来确定存货的计量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的生产过程比较稳定,对存货的成本有较为准确的估计的情况下。
三、存货计量的实施步骤存货计量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 确定存货计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存货计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收集存货的相关信息:包括存货的购买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保管费用等相关信息。
3. 确定存货的计量价值:根据存货的计量方法,对存货的计量价值进行计算。
4. 审核存货的计量价值:对存货的计量价值进行审核,确保存货的计量价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根据存货的计量价值,进行会计凭证的记账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四、存货计量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存货计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存货的计量难度较大:由于存货的种类繁多、价格波动大,对存货的计量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的期末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e236d5bdb9d528ea81c779b3.png)
存货数量盘存有:
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财务会计
1、实地盘存制用于工业企业,称为”以存计耗“或”盘存计耗 “
2、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这种方法登刘存货明细账的工作量较 大。但其在存货明细账中可以随时反映每一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 状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地盘点,将实际盘存数和账面数相核对, 可以查明存货溢余或者短缺的原因。
1、存货期末数量的确定 2、“待处理财产损益”的帐务处 理
财务会计
(一)、存货的盘存方法。 (二)、”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设置。
财务会计
存货期末数量的确定
存货的期末计量是指正确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 包括存货期末数量的确定和存货期末计价的原则及 账务处理两个方面。
(一)、存货的盘存方法 企业存货的期末数量需要通过盘存来确定。
财务会计
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680.00
贷:原材料——丙材料
4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0.00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
账产清查过程中查明 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 方,毁损的金额,以 及按规定经批转销的 财产物质的盘盈金额。
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 金额,以及按规定经 批准转销的各种财产 物资的盘方,毁损金 额。
财务会计
3、企业存货盘方和毁损的金额,包括该存货购入时支付的增什税金;
4、固定资产盘方和毁损的金额,是指其账面净位。
30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70.00
பைடு நூலகம்
贷: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0
财务会计
中级存货期末计量笔记总结
![中级存货期末计量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b7d0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9.png)
中级存货期末计量笔记总结一、存货期末计量的目的和重要性存货期末计量是指在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价值核算和对其进行计量的过程。
存货期末计量的目的是确定存货的净额,即存货的成本和价值,以便在财务报表中正确明确存货的价值和负债水平。
存货期末计量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1.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反映:存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正确计量存货可以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反映。
2. 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资产,正确计量存货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对外界投资者的信息提供:存货的计量符合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会正确地提供关于企业存货价值和负债状况的信息,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及其适用场景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最常用的存货计量方法之一,适用于存货价格相对稳定的场景。
根据历史成本法,存货以购买时的成本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以此数值呈现。
该方法不考虑存货的价格变动和市场状况。
2.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替代品的成本对存货进行计量。
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场景,可以更好地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
3.净实现价值法净实现价值法是指用预期的销售价格减去销售相关成本后的净额来计量存货的方法。
适用于存货迅速降价的场景,可以更精确地计量存货的净额。
4.负债法负债法是指以存货的净残值为计量依据,将存货计量为其净残值,并在财务报表中以此数值呈现。
适用于存货已成为负债的场景。
5.生物资产法生物资产法适用于农业、林业等行业,根据生物资产的成长情况以及市场价格对其进行计量。
6.合理估计法合理估计法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判断,对存货进行合理估计。
适用于无法确定确切数值的场景。
三、存货计量的注意事项1.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存货:根据存货的不同性质和用途,采用相应的计量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区分。
2.合理收集和整理数据:准确计量存货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与存货有关的数据,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等。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的期末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f6c69f2cf5335a8103d22036.png)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结转
• 存货的初始成本按成本入账,但是存货进入企业 后可能发生损毁、陈旧或是价格下跌,因此在会 计期末存货的价值不一定按成本记录,而是按成 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 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存货成本高于可 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 发生损失,应在存货销售之前确认这一损失,计 入当期损益,并相应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如以 前减记得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 的金额应当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金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分别单独确定可变现净 值,并与各自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
• 2017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约 定以205元/件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1 000件商品,2018年 1月10日交货。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商品的库存 数量为1 500件,成本200元/件,市场销售价格191元/件, 预计产生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15 000 B.0 C.1 000 D.5 000
本例中,由于甲公司没有就A型机器签
订销售合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确 定A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销售价 格总额2 400 000元作为计量基础。
• 【例题2】2016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甲 公司决定停止生产B型机器。为减少不必要
的损失,甲公司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 产B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材全部出售。 2016年12月31日钢材账面价值(成本)为90 万元,数量10吨。根据市场调查,该种钢材 市场售价(不含增值税)为6万元/吨,同时 销售这10吨钢材可能发生的销售税费为5万 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5页
可变现净 值低于成
本
( 4)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5)其他
(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可变现净 (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值为零 (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A.100 B.95 C.98 D.110 【答案】 B 【解析】甲公司的 K材料用于生产 H产品,其可变现净值 =30× 5-40-15=95(万元),选项 B 正确。
【例题·判断题】企业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 )( 2015年)
【答案】√
(四)特殊情况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不存在 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 区分 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 分别确定 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2)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以 一般销售价格 为估计售价。
第2页 共5页
【总结 2】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的两个要点: ( 1)持有目的(出售 &进一步加工)。 ( 2)售价的确定(是否有合同约定)。
【例题·多选题】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可变现净值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 益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确凿 证据的有( )。
A. 外来原始凭证 B. 生产成本资料 C. 生产预算资料 D. 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答案】 ABD 【解析】选项 C,生产预算资料属于预算行为,不属于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能作为存货成本确凿 证据。
二、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1.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 产成本资料等。 2. 持有存货的目的:出售 &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耗用。 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考点 2.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项目
减值的情况
第二节 存货、基本原则 1. 期末,存货应当按照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计量。 2.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 具体处理:
情形
期末计量属性
会计处理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存货成本
按成本计量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A. 在产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 B. 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 C. 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D. 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 【答案】 BCD 【解析】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可变现净值 =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 价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 -相关税费。
持有数量
可变现净值
持有数量≤合同数量
以 合同价格 -估计的销售费用 -相关税费
合同数量内 的部分:
持有数量>合同数量
合同价格 -估计的销售费用 -相关税费 合同数量外 的部分:
销售价格 -估计的销售费用 -相关税费
【总结 1】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 1)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以商品的 合同价格 为估计售价。
( 4)其他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一)直接出售的存货
直接用于出售 的商品存货以及用于 出售的材料 : 可变现净值 =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 -相关税费 【注意 1】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与所得税。 【注意 2】式中无加工成本。 【注意 3】无论是材料还是商品存货,只要是直接出售,均适用此公式。 (二)需要 经过加工 的材料存货: 原则: 此时材料是否减值取决于其所生产的 产品 ,也即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是否跌价,应先 考虑其生产的产品是否跌价:产品未减值,材料不减值,产品减值,考虑材料减值。 1. 对用于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其终端产品如果未贬值,则该材料不认定贬值,应维持原账 面价值不变。 2. 如果终端产品发生贬值而且贬值是由于材料贬值造成的,则以可变现净值确认存货的期末计 价。 可变现净值 =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 成本 -估计的销 售费用 -相关税费 =以该材料所生产的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 成本 【注意 1】式中要考虑加工成本。 【注意 2】此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与材料 本身的售价 、本身出售过程中的 相关费用 均无关 系,因为材料根本不直接出售! (三)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看是否有销售合同
第3页 共5页
【例题·计算题】东奥公司有库存商品 100件,每件商品的成本为 10万元,其中已经签订合同 的商品 60件,合同价为每件 12万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 1.5万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售 价为每件 10.5万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 1万元。
【答案】 ( 1)有合同存货可变现净值 =( 12-1.5)× 60=630(万元);有合同存货成本 =10× 60=600(万元),未减值。 ( 2)无合同存货可变现净值 =( 10.5-1)× 40=380(万元);无合同存货成本 =10× 40=400(万元),减值 20万元。 如果原存货跌价准备期初贷方余额为 15万元,则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例题·单选题】 2× 18年 12月 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合 同约定,甲公司应于 2× 19年 2月 10日以每台 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交付 5台 H产品。 2× 18 年 12月 31日,甲公司库存的专门用于生产上述产品的 K材料账面价值为 10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 为 98万元,预计将 K材料加工成上述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40万元,与销售上述产品相关的税费 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2× 18年 12月 31日, K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