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精选16篇)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精选16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5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学习默读,体会文中有趣的地方。
教学难点:在默读感悟中受到美好童心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方法:朗读、谈话、合作、交流教学用具:CAI、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能说说为什么吗?(出示各种姿态的猫,学生感受猫的可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校正字音。
3、教师范读。
三、合作交流,学习生字1、出示其余生字及“我会读”图标,各自认识,不会读的向同桌请教。
2、同桌互读,互相推荐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3、指名认读生字,交流方法,并组词、说话。
4、游戏:认真听,仔细想,找字卡——根据教师的讲述、表演,从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摆在桌子上。
(1)、不上不下(卡)(2)、兔子的尾巴不见了(免)(3)、土撒在热水上(垫)(4)、明白的反义词(糊涂)(5)、妈妈做饭的地方(厨)(6)、做一下“蹭”这一动作。
(7)、学猫叫。
(8)、出示绒线团,学生找出“绒”5、生字搬家:(出示组合后的词,指名读,轮流读)舒适、软垫、多余、绒线团、糊涂、厨房、蹭着、洛阳、卡车、抽屉、罗汉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问题。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并作上记号,再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
教师辅导。
3、小组交流,各组归纳出本组意见。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认识主要角色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1.2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学生能够学习基本的单词和句型,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2 教学重点单词:卡罗尔(Carol)、小猫(kitten)、玩耍(play)、探险(adventure)、着急(worried)、解决问题(solve problems)等。
2.3 教学重点句型:What's the matter? (怎么了?)、Can you help me? (你能帮我吗?)、I found my kitten! (我找到我的小猫了!)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导入法:通过引入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图片观察法:通过展示故事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3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故事中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4.2 引入故事: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4.3 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描述图片内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4 学习单词和句型:通过故事中的情境,教授新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4.5 情景模拟:分组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景,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能正确拼读和书写故事中的新单词。
5.2 学生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
5.3 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描述故事情节。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6.2 故事续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写作能力。
6.3 故事讨论: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个故事,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的感情。
3. 让学生通过故事,学会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故事内容、问题、讨论主题等。
2. 故事文本:《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故事主题的短文。
2. 画一幅描绘故事情节的画。
3. 选择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阅读理解:通过回答问题、完成练习等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学生的学习反馈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十、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关于关爱动物的班会活动。
2. 开展关爱动物的公益活动,如捐款、志愿者服务等。
3.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以及关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小学语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故事情节。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与困难。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道具。
4. 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人公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2)简单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情景模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情节,绘制一幅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的画作。
(3)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2. 拓展作业:(1)学生可以选择一篇类似的动物故事进行阅读。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以及小猫带给卡罗尔的快乐。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卡罗尔与小猫之间的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 理解并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以及小猫带给卡罗尔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多媒体课件。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图片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小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1.2 提问:你们喜欢小猫吗?为什么?1.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 初读课文2.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发音不准确的字进行纠正。
3. 理解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一起朗读课文。
3.2 学生边听边思考:卡罗尔为什么会喜欢她的小猫?小猫给她带来了哪些快乐?3.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情感体验4.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卡罗尔,感受她对小猫的喜爱。
4.2 学生扮演卡罗尔,向同学介绍她的小猫,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5. 拓展延伸5.1 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的故事,感受宠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5.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6. 总结课堂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6.2 学生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谈论关爱动物的话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能力和关爱动物方面的表现。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主人公卡罗尔与小猫们的友谊。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卡罗尔与她的两只小猫之间的故事。
卡罗尔非常喜爱她的两只小猫,但是在一次意外中,她的小猫们不见了。
卡罗尔非常伤心,但她并没有放弃寻找。
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她找到了她的小猫们,并与他们重聚。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主人公卡罗尔的性格特点,讨论故事中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卡罗尔的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小动物的看法,引出本课的主题。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卡罗尔的性格特点。
3. 分析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讨论如何关爱动物。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资源: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故事文本。
2. 图片或插图:故事中卡罗尔和小猫的图片。
3. 参考资料:关于关爱动物的文章或视频。
4. 作文纸张或电子文档编辑工具。
七、教学准备:1. 事先打印好故事文本,准备复印件供学生阅读。
2. 准备好图片或插图,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 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讨论环节使用。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15篇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15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1活动目标: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活动难点: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体验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1、挂图18号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3、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
1、提问:你喜欢小猫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你家有小猫吗?2、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个故事。
二、教师讲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三、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开始至“什么样的都有。
”提问:第一只猫事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第二只猫事什么样子的?叔叔是怎么样送猫的?2、教师讲述故事“打这以后”至结束。
这些小猫在卡罗尔家里干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猫送走?送走猫的时候,卡罗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最后卡罗尔还有猫妈?它是谁?它为什么没被送走?卡罗尔看到伯洛时时怎么样的?伯洛呢?你喜欢伯洛吗?四、幼儿阅读。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卡罗尔和她的猫”。
引导幼儿看看画面上有几只可爱的猫,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根据《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上的图画讲述故事。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
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
可别人送来了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自己的小猫。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字,加之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使其一口气读下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含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的基本情节和人物;2.学习和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3.学习描述动物外貌和行为的词汇;4.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1.能描述动物的外貌和行为;2.能够在故事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3.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听取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增强孩子们的动物保护意识;2.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养成乐于分享、交流、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故事阅读通过给孩子们讲述故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故事汉语词汇和意义。
教学内容二:动物名称和特征描述通过对动物名称及其特征的描述,让孩子们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动物种类,并学习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三:角色扮演在故事情境中,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感受故事情节和语言交流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情境和语言。
2. 问答法在故事讲述和词汇学习过程中,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
3. 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5分钟)1.热身游戏: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如“模拟游戏”、“动物叫声游戏”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2. 教学阶段(30分钟)阶段一:故事讲述和词汇学习1.讲述故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2.逐句解读故事,并向孩子们解释生词和生字。
3.引导孩子们回答故事中的问题,巩固故事内容。
4.学习并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5.给孩子们手写制作一些动物造型,让孩子们通过制作动物模型学习认识动物的结构和特征。
阶段二:角色扮演1.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故事情境中扮演角色。
2.分别分配角色,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角色扮演游戏。
3.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扮演角色的感受和体验。
3. 总结阶段(5分钟)1.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提出反思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垫绒线团舒适橱柜厨房抽屉
滑稽糊涂多余端出一碟点心免费
(1)、同桌对读、齐读。
(2)、开火车读。
3、读准字音。这些生字宝宝跟小朋友们玩累了,要回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试一试吧!自由读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低段,识字仍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演一演、比一比,看图片、猜谜语,找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生字新词的出示、补充及理解如流水自然淌过,孩子们学起来非常轻松。)
(1)、学生自由交流感悟,师跟据学生的感悟,引导或点拨。
(2)、点拨语:小猫肯出来吗?小猫把爸爸的拖当成什么了?
当爸爸八脚伸进拖鞋里,碰到毛茸茸、软绵绵的小猫,肯定会吓一大跳,怪不得又气又好笑的把小猫从拖鞋里捉出来。
(3)、齐读。
6、过渡:在卡罗尔眼中,小猫那么有趣,那么顽皮可爱,所以她非常喜欢小猫。她的心情随着小猫的得失起起落落。
(3)、师点:小猫把叔叔的口袋当成什么了?
生:(预设)温暖的小床、在叔叔的口袋里做免费旅行……
(4)、师点:叔叔一蹲下,小猫就扑扑一个个跳出来,它们想舒展筋骨、活动一下,还很有好奇心呢,都往屋里跑,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5)、多么滑稽啊!齐读这一小节,重点读好“扑扑地、一个个、一……就……”
●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
5、自由默读、感悟其它有趣段落,想想为什么觉得有趣。
(1)小组交流。你说我听,我说你补充。
(2)全班交流。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第7小节)
(1)、为什么觉得有趣。
(2)、交流:……根据生的回答师“引”或“点拨”。
三、初次默读,了解大意。
1、导: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齐读“默读”
猜一猜:默读应该怎么读?
2、出示默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齐读)
3、试着初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交流,试着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小结本次默读情况。
四、作业设计:练习默读课文及课外书。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想跟老师玩猜谜语的游戏吗?请仔细听谜面,看看谁最先猜出: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打一种动物)猫
2、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板书:猫)你们喜欢猫吗?有一个小女孩也非常喜欢猫,看(出示小女孩的挂图)。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她呀就叫卡罗尔,跟着老师写写她的名字。
(设计意图:低段学生为力求字音的到位,常常有不自觉的“拖”读现象。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以使其养成朗读的好习惯。认识“卡”时,充分认识到中国汉字的奇妙,通过分析字型演一演,既认识了生字,又理解了字义,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轻声自由读故事。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
设计意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故事篇幅较大,但内容通俗易懂,能抓住孩子的心。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在教学中,真正放手让孩子们自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由扶到放,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充分享阅读的乐趣。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默读”,采用分层法将“默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下面几篇默读略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看图认读“软垫”“绒线团”,读准“r”。软垫、绒线团让人感觉很——“舒适”(随机理解“舒适”)。
(3)、齐读。
●出示:生字带拼音。
滑稽糊涂多余端出一碟点心免费
(1)、领读—跟读(争做小老师)
(2)、找找“滑稽”的近义词---“有趣”;说说“糊涂”的反义词---“明白、清楚”。
(3)、猜字谜:小兔子的尾巴不见了----免。
2、她的小猫真的全都送人了吗?(还剩一只)你从哪知道的?默读最后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卡罗尔的心情怎样?
四、启发思考,默读全文,感悟文意。
1、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是啊!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4)、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小猫钻柜。
(1)小猫钻进抽屉、橱柜里会做那些有趣的事呢?
(2)随机出示小猫钻进抽屉、橱柜的图画,诱发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
●小猫吓人。
小猫躲在门后,妈妈从门外进来,小猫猛扑上去,把妈妈的纽扣扑掉了好几颗,真顽皮。……
3、小结:多么顽皮、淘气、爱吓人的小猫啊。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10小节。((读出你的乐趣、小猫的有趣)
3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次默读全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与友善。
五、作业设计
1、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与你的家人一起分享。
2、用所学的默读方法读老舍的《我们家的猫.》或其他的课外书。
(设计意图:采用分层法,将默读进行到底:出示默读,猜默读方法,了解默读要领。——尝试默读1—3小节,交流感受,得出默读的关键点:边读边想。——初步默读全文,学着概括文章大意——再次默读课文,圈划有趣句段——细细默读有趣句段,想想为什么——有选择默读全文,体会卡罗尔的心情变化——再次交流默读想法,将默读拓展到生活中的阅读。环环进、环环练、环环扣,将“默读”扎根于每个孩子们的心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回忆故事。
1、上节课,我们与许多生字宝宝交了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检查学生对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2、我有好记性。你还记得《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
二、默读悟趣,其乐无穷。
1、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你还记得怎样默读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采用分层默读法,环环紧扣,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3、自读自悟、放飞想象,联系自身经验,体会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充分享受阅读乐趣。
4、感受卡罗尔随着小猫来来去去而起伏的心情,触摸她喜爱小猫的童心,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去卡罗尔内心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内容介绍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设计意图:在紧扣默读的感悟中,真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其“趣”。初读后,感受整篇文章的“大趣”—再读,圈划自己的“小趣”——交流,集个个“小趣”为“共趣”——师扶,细细品味其中丰富的“内趣”——放,自由感悟自己的“私趣”。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再次默读,感受心情变化。
1、自从爸爸登了免费赠送小猫的广告后,卡罗尔的小猫一只只的被人领走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想一想。
3、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喊喊小女孩的名字——卡罗尔。读准“卡”“罗”“尔”。提醒学生不拖读,叫名字时语速应稍快些。
4、趣味识“卡”
“卡”—上面“上”,下面“下”,不上不下“卡“住了。(师和生加动作齐演。)给“卡”找朋友。(卡通、卡车……)
5、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之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六、板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送来小猫——送走小猫— —只也没有了——跑出来
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到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了情感熏陶。学习本课时我让孩子们从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学文的兴趣,也拉近了孩子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接着我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然后让孩子默读课文,并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默读课文后孩子们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此时我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让孩子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再交流。《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自我的阅读实践来体现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反复默读感悟,既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又使学生在读悟、体验、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感。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学生在感悟了文本内容,领略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后进行练笔,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这是内化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体现。
2、趣味识字。
●找找多音字,交交好朋友。
dāi待在jiàn黑白相间dā滴滴答答
待{间{答{
dài等待jiān中间dá回答
●看“伯洛”图,理解“黑白相间”的毛色。读准“洛”(洛阳)。学伯洛叫—“喵”
●出示:生字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