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线束系统作为汽车神经,充当着联系中央控制部件和汽车各用电器的重任,线束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电子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器的迅猛增加,加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提高,线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重要和严格。

一、设计流程
线束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严谨工程,讲究循序渐进,图1是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流程。

二、布置原则
2.1 前期规划
在整车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就要融入线束的整体布置意识,做好前期策划。

蓄电池、保险盒、中央控制部件最好能集中布置,不仅可以节约主干线束成本,减少整车整体质量,提高线束布置美感,还能大大降低火烧车风险率。

2.2 模块化
应根据整机功能与特点做到线束系统的模块化,方便拆装,便于维修,节省车辆保养与维修时间。

图2是一款乘用车的线束系统的三维布线图,共分为发动机线束、起动电缆线束、前部线束、仪表线束、顶灯线束、左前门线束、左中门线束、右前门线束、右中门线束、尾门线束、底盘线束11个模块。

2.3 布置环境
线束布置时应尽量避开锐边、高温、油路、水管、运动部件区域,保证布置可靠性。

若不能避开,则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如发动机舱内,发动机线束应充分考虑发动机震动、排气歧管周围的热辐射问题,每200mm必须设定一固定点,距离热源应不小于100mm,线束与热源之前附加隔热罩,导线束外用耐高温波纹管包扎。

而车门线束应着重考虑过孔、密封、装配因素等,过孔时采用塑胶保护套,防止线束因磨损造成的功能失效;尽量布置在。

整车线束布置方法

整车线束布置方法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整车线束布置方法:
1. 前期策划:在设计初期,需要对整车的电子元件、电源、控制单元等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线束的走向、类型和数量。

2. 原理设计:根据电气原理图,设计线束的原理布局,包括各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信号流向。

3. 三维模型布局: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如CATIA、AutoCAD等,进行线束的三维布置。

这有助于直观地展示线束在整车中的走向,并检查与车体结构的干涉情况。

4. 考虑边界条件:在布置线束时,要考虑车辆的动态特性(如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电磁干扰等因素,确保线束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

5. 固定与保护:合理选择线束的固定方式,如线夹固定、卡扣固定等,以防止线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移位或受到损伤。

同时,要为线束提供足够的保护,如穿管保护、屏蔽保护等。

6. 线束的分类与标识: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区域,将线束分类并做好标识,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7. 模拟与测试: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际测试,验证线束的布置是否合理,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线束的完整性。

8. 优化与调整:根据模拟和测试的结果,对线束的布置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9. 试制与验证:在样车试制过程中,对线束的布置进行验证,确保实际效果与设计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10. 批量生产:在验证合格后,进行线束的批量生产,保证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

汽车电线束设计基础

汽车电线束设计基础

检查与排除
1、接通起动机开关,起动机不转动时,立即 松开开关,打开大灯或按动喇叭,确认是否有 电,如大灯不亮或喇叭不响,检查蓄电池回路 连接状态,蓄电池容量。
2、如蓄电池正常,用导线或起子直接搭接起 动机开关的接线柱,如起动机空转良好,说明 开关有问题,不转则起动机有问题。
3、检查起动继电器方法同上,用起子直接短 接继电器线圈的两根线。
4.4 电线颜色的设定
主电源: 红色 起动系(点火):白色 搭铁系:黑色(白黑) 信号灯系:绿色 传感器信号:棕色、黄色
5. 各电气连线
5.1 起动机
点火锁 开关 点火保险
熔断器 接起动机
接起动电源
86
30
85
87 87a

电源总 开关
挡 开 关
接蓄电池电源
M
起动机故障分析
起动机不转原因: 1、蓄电池电容量不足; 2、导线连接不良; 3、起动开关(继电器坏); 4、起动机坏。
寸; 2.10 认可并投产。
全车线路的连接原则
(1)汽车上装备的两个电源(发电机与蓄电池)必须并 联连接; (2)各种用电设备采用并联连接,并由各自的开关控制 ; (3)电流表必须能够检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大小。 因此,凡是蓄电池供电时,电流都要经过电流表与蓄电池 构成的回路。但是,对于用电量大且工作时间较短的起动 机电流则例外,即启动电流不经过电流表; (4)各型汽车均陪装保险装置,用以防止发生短路而烧 坏用电设备。
3、设计要点
3.1 根据电气功能要求绘制电器原理图和 线束功能图;
3.2 根据电气原理图对每个电气子系统及 回路进行能源分配,包括搭铁线;
3.3 根据电气子系统电器件的分布情况确 定线束布线形式;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1.线束需求定义阶段:在整车设计前期,通过与整车设计部门和电器设备制造商的沟通,了解整车的功能需求和电器设备的布置情况。

根据整车设计需求,确定线束的数量、型号、长度等要求。

2.线束布局设计阶段:根据汽车的整车结构和电器设备的布局,设计线束的布置方案。

考虑到线束的排布空间、线束的走向、线束的保护和固定等因素,制定线束布局图和线束路径图。

3.电器设备连接设计阶段:根据整车电器设备的功能需求,确定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线束的数量。

考虑到电器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信号传输和接地等因素,设计电器连接图和电器连接排布图。

4.线束电气设计阶段:根据整车电器系统的电气需求,确定线束的电气特性和电气布线。

考虑到线束的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线束的功率损耗和电磁兼容等因素,进行线束电气计算和电气布线设计。

5.线束标准化设计阶段:根据整车制造厂商的标准和规范,设计线束的连接方式、线束颜色标识、线束标志和线束位号等要求。

制定线束标准化设计图和线束标准化设计说明书。

6.线束工艺设计阶段:根据线束的布局和连接要求,设计线束的制造工艺。

考虑到线束的接插件的选择、线束的加工方式和线束的固定方法等因素,制定线束工艺流程和线束工艺图。

7.线束装配设计阶段:根据整车制造工艺要求,设计线束的装配方案。

考虑到线束的安装位置、线束的装配顺序和线束的装配工具等因素,制定线束装配图和线束装配说明书。

8.线束试验验证阶段:在线束设计完成后,进行线束的试验验证。

包括线束的电气试验、机械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等。

鉴定线束的可靠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一、导线规格导线材料:汽车线束应采用耐高温、耐磨损、抗拉强度高的导线,如聚氯乙烯绝缘软线或聚氯乙烯绝缘软护套线。

导线截面积:根据负载电流、电压和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导线颜色:导线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以便于识别和安装。

二、线路布局走线方式:汽车线束应采用合理的走线方式,如直线、曲线、交叉等,以确保线路顺畅、美观、安全。

固定位置: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线路距离: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线路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三、端子规格端子材质:汽车线束应采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铜合金。

端子形状: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端子形状,如圆形、方形等。

端子标识:端子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数字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四、连接器规格连接器类型: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如插头、插座、端子排等。

连接器材质:连接器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塑料材料,以确保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

连接器标识:连接器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图形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五、保护措施导线弯曲半径:导线弯曲时应保持一定的半径,以避免导线受损或电气性能下降。

固定保护: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同时,对于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防干扰保护:对于易受电磁干扰的线路,应采取屏蔽、滤波等防干扰保护措施。

六、颜色标识主色:汽车线束的主色应采用黑色,以区别于其他部件的颜色。

辅助色:为便于识别和安装,可采用其他辅助颜色编码标识线路或连接器。

辅助颜色编码应符合行业标准或企业规定。

图形标识:可在线束上印制图形标识,以便于快速识别线路的功能和用途。

图形标识应清晰明了,遵循统一的设计规范。

七、安装规范安装位置:汽车线束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线路安全、美观、耐用。

紧固方式:在线束连接处应采用合适的紧固方式,如螺栓连接、压接等,以确保线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是指在汽车的整车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安装车辆线束,将电气线路连接起来,保证汽车各个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个良好的线束布置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电线的损坏和短路等问题。

下面是汽车线束布置设计的一些指南和注意事项。

1.确定线束安装位置:在进行线束布置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线束的安装位置。

为了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易于维修,应将线束尽可能远离热源、震动源和其他潜在的干扰源。

同时,还要确保线束与其他零部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免相互摩擦和损坏。

2.细分线束布局:根据车辆的功能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布置,可以将整个线束细分为若干个子线束。

每个子线束负责特定的功能或设备,这样可以方便维修和故障排除。

同时,还要合理分配线束的长度,避免过长或过短,以免增加线束的阻抗和损耗。

3.路线选择和固定:为了保证线束的安全和可靠,要选择合适的线路路径,并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将线束固定在车身上。

这样可以避免线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晃动和振动,减少对线束的损坏和磨损。

4.弯曲半径和保护措施:在进行线束布置设计时,要注意线束的弯曲半径和保护措施。

线束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制造商的要求,以避免线束断裂和导线磨损。

同时,还要使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如软管、橡胶套和护套等,保护线束免受外部环境和其他零部件的损害。

5.电磁干扰和屏蔽:在现代汽车中,由于电子设备的增加和功能的复杂化,电磁干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如金属屏蔽带、屏蔽罩等。

同时,还要合理选择线束的布置位置,避免线束与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6.安全防护和易检修: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易于维修,在线束布置设计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和易检修。

对于一些潜在的故障点,可以设置保护装置,如保险丝和断路器等。

同时,还要确保线束的易于检修,如标识和编号,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7.综合考虑:在进行线束布置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以及线束的重量、长度、导线规格等因素。

整车线束布置手册

整车线束布置手册

1 、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1)、三维线束中每一块线束的分块要合理,走线合理。

三维布线应满足“三维布线执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线束过孔时要加护套保护。

线束如跨越较长距离,要在线束每隔一段距离加上一个卡子固定,避免线束下垂。

要避免锐角过线,免得电线折断。

⏹(3)、三维布线要与整车电气设计方案和整车电气原理图相吻合。

⏹(4)、三维布线的分块和走向分支要合理,要符合整车线束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要求。

⏹(5)、线束在钣金过孔处需设计胶套保护,并保证该处的密封良好。

⏹(6)、在布线位置处若钣金有尖锐棱角,需钣金作翻边处理,避免钣金切割线束。

⏹(7)、线束的固定方式要选用恰当,线束卡口或扎带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在特殊环境、结构的地方,应考虑采用线束压板或线束护板进行固定和保护。

⏹(8)、三维布线时需要设定线束所处环境下的包扎方式,设定考虑温度、湿度、穿线空间、振动摩擦等环境因素。

2、三维线束设计要点⏹(1)、设计时要经常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车身钣金、内饰等的修改状况,保持与车身的联系,减少改动量。

便于及时调整三维线束,保证三维线束数据与车身、底盘的各个总成数据一致。

⏹(2)、设计过程中,需要设定线束扎带、固定卡扣和线束固定压板的安装孔位形式,提交相关部门,要求作开孔等方面的结构设计;若卡扣或压板的开孔位置或开孔类型变动,应及时协调通知相关部门作相应的修改调整。

⏹(3)、线束在车上布置应以最小距离为原则,并且,不得在车身内外露。

⏹(4)、线束外径的模拟要以整车原理(导线外径、导线数量)、包扎方式为依据。

所有线束与钣金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空隙,避免实际生产出的线束外径粗于模拟线束,出现无法穿线的现象。

⏹(5)、布置线束时,尽量按钣金件的形状去顺流走线。

在直径较粗处线束的模拟打弯半径要与线束实际装车时的半径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线束模拟长度过长或过短现象发生。

⏹(6)、布置线束时,线束要尽量被车身内饰件和附件遮掩,避免线束影响整车美观性、又利于保护线束。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

避开零部件电磁干扰源,如:将一些信号线的位置布置到
尽可能离干扰源:电喇叭、点火线圈、电机类用电器等较
远的位置。
9
2021/10/10
4、防电磁干扰性(续)
传感器信号电源线应避开大电流零部件的电源线,其间隔应大于 300mm,以免信号受到干扰。
合理布置用电器,缩短信号线的长度。 一些关键系统、重要系统的接地线单独布置在一位置,避免受到其
汽车线束布置注意事项
1
2021/10/10
汽车电气线束平面布置图
门锁
发动机前仓线束 发动机线束 蓄电池正极线 地线
2
转向灯
后视镜电动
玻璃升 降器
玻璃升 降器开

门开关
SRS SENSOR
ABS UNIT
轮速传感器
FI ECU
发电机 起动机
发动机
风扇
接地
喇叭
接地 SRS SENSOR
_+ µç瓶
FUSE BOX
线束装配后,周围要有足够的间隙通过,保证不被其它部件压到、不被其它部
11件及其紧固件挤碰。避免线束20绝21缘/10层/10被夹断、磨损或破裂引起接地等故障。
5、装配工艺性、维修工艺性(续1)
不在临近位置布置型号和颜色均相同的插接件。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误插, 损坏线束和用电器。
插接件布置在容易发现的位置、布置在手和工具容易操作的位置。为了便于
22
2021/10/10
以上!! 谢谢!!
23
2021/10/10
以插接件位置在电器装置的中间位置,为例:
预留长度L=电器装置安装深度h+电器装置面板宽度0.7B+100(mm)
其中:电器装置安装深度h—指电器装置装配完成后,外部装饰面到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课程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课程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课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汽车制造工业中,汽车线束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概述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它概括ZGGC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走向,分布及其相关附件的选用;同时,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

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参考。

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一、概述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在整车中,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动力总成(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蓄电池、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

同时,前舱中的温度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

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AC、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BCM、ECU、TCU、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的电器件主要有:后BCM、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

最新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最新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概述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它概括ZGGC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走向,分布及其相关附件的选用;同时,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

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参考。

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一、概述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在整车中,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动力总成(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蓄电池、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

同时,前舱中的温度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

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AC、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BCM、ECU、TCU、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的电器件主要有:后BCM、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

汽车线束布置报告

汽车线束布置报告

汽车线束布置报告1. 引言汽车线束布置是指为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各种电线、电缆、连接器等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

一个合理布置的线束可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同时提高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和维修便捷性。

本报告旨在介绍汽车线束布置的步骤和考虑因素,帮助读者了解线束布置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汽车线束布置的步骤步骤一:分析电气系统需求在开始线束布置之前,我们需要对汽车的电气系统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识别和理解各种电子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了解各个电气组件的特点,可以为线束布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步骤二:绘制电气系统拓扑图根据电气系统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绘制出电气系统的拓扑图。

这个图表将展示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线束的走向。

通过拓扑图,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线束布置的路径和方式。

步骤三:确定线束布置路径在确定线束布置路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电气组件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 - 各个线束的功能和用途 - 线束的长度和走向 - 可能存在的干扰源,如机械部件、高温区域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选择最佳的线束布置路径,以确保线束的安全性和性能。

步骤四:设计线束固定和保护措施线束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是线束布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适的固定和保护措施可以防止线束因振动、冲击、高温等因素而损坏。

在设计这些措施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线束的材料和尺寸 - 线束的走向和曲线 - 线束与其他汽车部件的接触情况通过合理设计固定和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步骤五:进行线束布置和安装在进行线束布置和安装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线束的正确连接和安装 - 避免线束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纠缠 - 保持线束与其他汽车部件的适当距离 - 检查线束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是否完善通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线束布置和安装,我们可以确保线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汽车线束布置的考虑因素在进行汽车线束布置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线束长度线束长度直接影响线束的电阻和信号传输质量。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上课讲义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上课讲义

汽车线束设计指南-汽车线束设计指南目录一概述 (1)二线束系统的基本组成 (2)2.1 线束的组成 (2)2.2 线束的识别 (3)2.2.1 线束的种类、材料、用途: (3)2.2.2 部分名称含义: (4)三线束设计开发流程 (5)3.1 设计原则 (5)3.2 设计要求 (5)3.2.1 功能要求 (5)3.2.2 顾客要求 (5)3.2.3 性能要求 (6)3.3 设计步骤 (6)3.4 设计参数 (9)四电源分配设计 (10)4.1 电源分配设计概述 (10)4.2 电源分配设计流程 (11)4.2.1配置表分解 (11)4.2.3 继电器的合并与选用与否的判定 (15)4.2.4 保险丝的合并与选用与否判定 (15)4.2.5 位置分配 (16)4.2.6 系统分配 (18)4.2.7 保险丝和继电器的确定 (19)五搭铁分布设计 (19)六继电器的分配选取 (22)6.1继电器的分配 (22)6.2继电器选取要求 (23)七保险丝分配及选取 (23)7.1保险丝的分配 (23)7.2保险丝的选取 (24)八导线的选取设计 (25)8.1 导线颜色的选择 (26)8.2 导线类型的选择 (28)8.3 导线耐温等级的选择 (29)8.4 导线截面积的确定 (29)8.5 导线和保险丝的匹配 (31)九线束整车分布图 (38)十 3D线束布置设计 (39)10.1 基本布线原则: (39)10.1.1 3D线束布置外观要求 (39)10.1.2 3D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39)10.1.3 3D线束布置空间间隙要求 (41)10.1.4 线束的运动校核 (42)10.1.5 3D线束布置装配性和维修性要求 (43)10.1.6 3D线束布置的温度要求 (43)10.1.7 3D线束布置的其他要求 (43)10.1.8 3D线束插件的布置要求 (44)10.2 布线方式 (45)10.3 线束分段 (45)10.4 线束插接件的选型 (46)10.4.1 插接件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46)10.4.2 插接件材质的选用原则 (46)10.5 整车线束包扎用材质性能说明 (47)10.6 整车线束用密封件(橡胶件) (49)10.7 电器盒设计说明 (50)10.8 3D线束设计基本限制因素 (50)一概述汽车线束是整车用电器的神经系统,连接整车所有的用电器,对整车电子电器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线束设计规范,值得收藏

汽车线束设计规范,值得收藏

汽车线束设计规范,值得收藏1接插件规划与选择1、接插件的规划(1)首先需要根据开发车型的实际情况,规划出车型的整车线束大体布置示意图,其次根据车型配置将布置图尽量细化到用电器,此时暂可不考虑用电器的具体位置,只要区分出大体位置,即机舱、车门、前地板等区域即可。

见附图1。

(2)依据上面的布置图,以及车型的配置表,估算出各条线束间对接的分支回路数目。

见附表12、接插件的选择(1)接插件的种类接插件的结构形式①、防水接插件要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一般可分为整体密封和单孔密封,后者较为常用;采用的密封材料可为:橡胶密封塞和注胶密封,前者较为常用。

②、带挂接机构的接插件,优点是使接插件的固定更为方便,避免了接插件无固定而产生噪音,使连接更可靠。

可分为直接挂接和卡扣挂接两种。

③、带卡锁机构的接插件,其优点是使线与线间或线与电气件间的连接更为牢固,防止松动。

一般用在发动机上、雨刮电机等颠簸震动的环境。

④、带压线盖的接插件,它可保证插接件插入的端子尾部压接的导线不在插接件根部时出现不必要的晃动,减少插接件震动对导线的剪切力,提高线束的品质。

(2)接插件选取原则:①插接件选取要保证与电器件的良好接触,使接触电阻降为最低,提高可靠性,优先选用双弹簧式压紧结构的插接件。

②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通过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插接件的尺寸。

③在发动机舱、底盘等较恶劣的环境下对接的护套,由于温度、湿度偏大且存在着很多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因此一定要选择防水性护套,其空位需用防水堵密封。

同时还应注意护套材质的选择,如阻燃等性能。

④尽量避免在同一对接区域使用同一种护套,若无法避免,则需通过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⑤基于汽车外观的整体协调性,在发动机舱中应优先选用黑色或深色的护套。

⑥为减少线束对接用护套的种类和数量,优先选用混合型件,使装配固定方便。

⑦车门线束与车身线束对接时,其最好选用带卡锁机构的插接件,保证在车门频繁的开闭中,避免出现对接松脱现象。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概述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它概括ZGGC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走向,分布及其相关附件的选用;同时,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

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参考。

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一、概述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在整车中,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动力总成(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蓄电池、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

同时,前舱中的温度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

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AC、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BCM、ECU、TCU、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的电器件主要有:后BCM、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

整车线束布置规范为提供整车线束布置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编制: 校核:审定: 批准: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整车线束的布置原则以及降噪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林Ml类汽车整车线束布置。

2.整车线束布置环境划分2.1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干湿区划分,可分为:干区、湿区。

2.2电线束布置区域按照温度区划分,可分为:高温区、低温区。

2. 3 -般整车线束布置区域呈复合特征,整车布置区域一般可分为:商温湿区、低温干区、低温湿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

3、整车线束基本构成3.1、车用线束组成车用线束山接插件、电线、胶带、固定卡、线束保护套(如:护线盒、橡胶波纹管等)等部件组成,线束包含一条主线束和多条分支线束, 成枝状分布,如图1所示。

^—3[一接插件2—固总卡3-橡胶波纹管及堵战 4 一护线盒5—电线3.2、整车线束基本组成"斤IT 伊vaiK«iF y ns*%?s s.-QI]—[S]•JUp! *•t(rV_5_ ■ I■0lA*KfVfTCS1D_—-・・C"丹》?1 Ito*»cES HMU«•・*J"nw*整车主线束一般按照线束所处的位置,如发动机舱、驾驶舱、底盘、顶蓬、车门、行李箱等位置将线束大致划分为:4、整车线束布置要求4.1.整车线束布置外观要求4. 1. Is机舱线束要尽量布置到看不到的地方,线束颜色尽量采用不显眼的颜色并与周ffl环境颜色融合。

4.L2、机舱线束尽量成束布置(集合配线),在不能成束布置时,多线束走线时尽量平行走线,线束间的间隙应均匀,尽量不走斜线,避免空中飞线。

4.1.3.车内线束必须有效隐藏,不能有任何可见线束。

4.2>整车线束布置总体要求4.2.1.线束布置对本体特征要求4.2.2. 线束布置一般要求4.2.2. 1.尽量避免线束通过法兰边、翻边、金属过孔或者尖锐物旁边,在无法避 免的悄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概述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 它概括ZGG 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 走向,分布及 其相关附件的选用; 同时, 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

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 参考。

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 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 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 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 一、概述 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 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 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 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在整车中, 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 动力总成 (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 、蓄电池、 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 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

同时,前舱中的温度 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

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HVAC 、 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 BCM ECU TCU 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 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 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 的电器件主要有:后 BCM 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

对于不 同的车型,由于配置的不同,以上的电器件或有增减, 但是对于同类型的车而言, 基本的分布位 置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对电器件大概位置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线束的布置也是至关重要。

三、整车线束的基本分类 在整车的线束中,我们可以将线束分成这样的几个部分:前舱线束总成、 箱线束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地板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四门不同) 箱线束总成、电瓶正负极线束总成、安全气囊线束总成。

但是, 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不必拘泥于以上的划分形式。

力求达到结构简单、 定保护良好。

同时,在线束中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回路。

此外、 线束需要采用转接线等形式,需要具体车型而定。

目前基本的线束名称如下: 序号 线束名称 线束名英文对照 零件号前舱线束总成 W/H A-FRONT 口。

一 3724010前保险杠线束总成 W/H A-FRONT BUMPP ER^OO — 3724020 仪表板线束总成 W/ H A-I/P □OO— 3724030 电瓶负极线束总成 W/H A-BATTERY GROUNDOOO — 3724040 室内地板线束总成 W/ H A-FLOOR □OO— 3724050以满足不同车发动机线束总成、 变速、顶棚线束总成、后行李 线束的划分和整车的结构和装配 拆装方便、布局美观、固 在线束的设计中,局部的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自动变速箱线束总成 W/H A-TCU □OO— 3724060左前门线束总成 W/H A-FRONT DOOR, DRV □OO— 3724070 右前门线束总成 W/HA-FRONT DOOR, PAS □OO— 3724080 后门线束总成 W/H A-REAR DOOR □OO—3724090 电瓶正极线束总成 W/H A-BATTERY POSITIVE □OO— 3724110 行李箱线束总成 W/H A-TRUNK □OO— 3724120 尾灯线束总成 W/ H A-REAR LAMP □OO— 3724130 油泵线束总成 W/H A-FUEL PUMP □OO— 3724140 点烟器线束总成 W/H A-CIGAR LIGHTER □OO— 3724150 后背门线束总成 W/H A - TAIL DOORCOO — 3724160 冷却风扇线束总成 W/H A - COOLING FAN COO — 3724170 发动机电喷线束总成 W/H A - ENGINE MANEGEMENCOO — 3724180 18 ABS 线束总成 W/ H A-ABS COO — 372419019 电瓶线束总成 ( 用于只有一 条电瓶线 ) W/ H A-BATTERY COO — 3724210 前档水槽线束总成 左地板线束总成 右地板线束总成 后地板线束总成 左前舱线束总成 右前舱线束总成 安全气囊线束总成 后保险杠线束总成 胎压检测线束总成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OO— 3724220 W/ H A-FLOOR, LH □OO— 3724250W/ H A-FLOOR, RH □OO— 3724260 W/ H A-FLOOR, REAR □OO— 3724270W/ H A-FRONT, LH □OO— 3724280 W/ H A-FRONT, RH □OO— 3724290WIRING HARNESS A-AIR BAG □OO— 3724310 W/HARNESS A-REAR BUMPP EHOO — 3724320 W/ H A-TPMS □OO— 3724350 2930 顶蓬线束总成 W/ H A-ROOF COO — 3724370 搭铁线束总成 W/ H A-GROUND COO — 前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3724390 31 W/H A-FFRONT WHEEL SENSOR, LH^OO —32 前右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W/H A-FFRONT WHEEL SENSOR, RhOOO — 33 后左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W/H A-REAR WHEEL SENSOR, LH^OO — 372445034 后右轮速传感器线束总成 W/H A-REAR WHEEL SENSOR, RHDOO — 3724460 35 3724420 3724430 36 37 38 39 40 41 42 左后门线束总成 W/H A-REAR DOOR, LH □OO— 3724510 右后门线束总成 W/H A-REAR DOOR, RH □OO— 3724520 除霜正极线束总成 W/H A-DEFROST POSITIVE □OO— 3724530 除霜负极线束总成 W/H A-DEFROST GROUNDCOO — 3724540 前左制动蹄片线束总成 前右制动蹄片线束总成 后左制动蹄片线束总成 后右制动蹄片线束总成 W/H A-FRONT EBV, LH 口。

一 3724620 W/H A-FRONT EBV, RH 口。

一 3724630W/H A-REAR EBV, LH 口。

一 3724650 W/H A-REAR EBV, RH 口。

一 3724660 43 空调线束总成 W/H A-AC □OO— 372471044 天线线束总成W/ H A-ANTENNA 口。

一372481045后背门转接线束总成口。

一372483046衣帽架线束总成口。

一3724720四、线束的几种基本走向在线束的布置中,通常有H, L , E, R型等多种布置形式。

在ZGG(的车型中,部分线束的布置图如下:S11在s11 中,线束共分为:前舱线束总成、发动机线束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室内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四门不同)、电瓶负极线束总成、后除霜正极线束总成、后除霜负极线束总成。

S12M11M11 整车线束分为:前舱线束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室内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顶棚线束总成、动力总成线束总成、后行李箱线束总成五、线束总体布置应考虑的问题和需要输入输出的文件线束的总体布置应在整车的P2 阶段介入,需要的输入文件有:整车电器件的配置表、电器件的二维布置图、整车的外形图,及整车的布置结构,如动力总成的布置(横置、纵置,前置、后置等),左舵还是右舵等基本情况。

了解整车电器件的功能属性,特殊要求(包括和其他件间的位置要求,和电器电子特性要求)。

及整车的装配工艺。

并根据以上的基本数据得出整车的高温区域,震动区域,及强电磁干扰区域(如点火线圈、雨刮电机等),并将这些初步的结论运用到线束的总体布置中。

资料进行充分在对以上所有的的分析以后,进行线束的总体布置。

要求线束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把主要的电器电子元件初步连接起来,并确定大概的线束划分方法。

在方案设计阶段,我们至少需要做出两种以上的方案来进行分析评审。

在方案形成以后,和总布置及车身部门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确定车身能否做出线束需要的结构或形式来满足线束的要求。

然后,再确定两种及以上的方案在进行分析评审,并确定主要方案和备选方案。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线束的走向,过孔,固定,及温度震动等,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在设计初期考虑周全,避免以后出现颠覆性错误。

此阶段十分重要,需要和各相关部门及工程师充分讨论,明确输入输出信息。

把以后所有可能的出现的重大问题解决完毕。

第二章前舱线束布置一、概述前舱线束的布置在整车线束的布置中占用重要的地位,他反映整车线束的布置水平。

前舱线束所处的环境最为恶劣,要考虑防水、隔热、震动等等因素。

需要对线束做好充分的保护。

以下具体说明线束布置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前舱基本的电器件前舱主要的电器件有动力总成及其附件部分(也有发动机后置的车型,目前ZGG发动机均为前置),ABS 系统,灯具,雨刮洗涤系统,电源系统,中央电器盒(也可以置于室内)及其他一些 电器件三、前舱线束的基本走向。

A11 前舱线束布置, 前舱线束从左侧进入前舱, 然后沿左纵梁及防火墙分布, 中配置的 480 发动机前排气,线束沿防火墙和两侧布置,离排气管较远。

通扎带固定。

A21 前舱布置,在 A21 中,线束从右侧进入前舱,同样沿防火墙布置。

但是在 后排气, 防火墙区域的温度较高, 所以部分线束采用了特殊的保护措施。

带和P 型卡固定。

第三章 动力总成线束的布置一、概述 动力总成线束包括发动机线束和变速箱线束, 线束时, 要充分考虑这些传感器的位置关系, 设计支架来固定线束。

二、 动力总成的基本电器件动力总成的电器件主要是其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器、爆震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 油温传感器、喷油嘴、EGR CBR 涡流控制阀、高压油泵、压力温度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位置开关、倒 车开关等,在自动变速箱上,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会将多个传感器集成成一个对外的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