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一一对应思想,并能初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表象,帮助学生形象地学习植树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数学建模,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掌握通过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初步认识“以小见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灵活解答植树问题。

4.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归纳规律对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探索归纳规律的意识,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一一对应思想。

观察这幅图,五星和三角各有多少个?五星和三角哪种图形多?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五星和三角都有无限个,怎么能看出他们是一样多来呢?你是怎样想的?这幅图里面每一个五星后面是一个三角,所以他们的个数是一样多。

实际上这种现象是数学学习一个重要思想——“一一对应”。

(板书)在这里谁和谁一一对应的?正因为五星和三角有着一一对应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说五星和三角的个数一样多。

这幅图里面的五星和三角一样多吗?虽然前面五星和三角是一一对应的,但最后一个只有五星,而没有三角,不是一一对应了。

一一对应的思想在我们数学学习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二、初步感知植树问题。

在植树的过程中也有数学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当我们拿到一个题来时,首先干什么?(读题。

)对,当我们解答一个题时,首先应多读题,而且至少要读三遍。

第一遍要明白这个题说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便要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三遍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明白了吗?开始默读三遍。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这个题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问题又是什么?一边植树是什么意思?两端都栽又是什么意思?有感觉了吗?把你想得写下来?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做的?生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例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例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117—P118页例1。

【学习目标】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认识、理解“间隔”概念,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探索过程,并从中发现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认识、理解“间隔”。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看这几个小朋友在忙着做什么?生齐答:植树。

师:是的,春天是个植树的好季节,植树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美化环境。

每年的月日是植树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请你像老师一样伸出右手,并张开手指,我看到了数字5,你知道我说的数字5指的是什么吗?师:我们把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叫做间隔,那5个手指之间有多少个间隔呢?师:那么,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理解“间隔”概念,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从实际问题探索中发现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2、学习任务:在 3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按要求填写“植树问题”研究卡。

【学习提示】(1)先看画线段图的方法【课件演示】。

(2)“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3)你们小组是怎样画线段图的?(4)把研究的结果填在上面的表内。

(5)观察表中的棵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间隔长×间隔数=总长度)【学习活动二】应用规律,解决植树问题。

1、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展示结果。

2、学习任务:【植树问题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习提示】(1)先求?列式计算:。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意义,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定义:什么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基本元素。

2.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棵数计算、间隔计算、长度计算。

3. 植树问题的应用:道路植树、圆形植树、不规则植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的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植树问题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植树问题的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植树问题的图片、道具等教具,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便于板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道路植树问题,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树问题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特点,提高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提高解题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不足,调整学习方法。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教学内容:第117页的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解答直路上的植树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植树问题中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全过。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棋子。

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 月 12 日)2.这一天某小学的同学们来到公园参加植树活动。

在植树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

二、新课:(一)探索直路上两端都种树的规律。

同学们在长 5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两端都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棋子摆一摆,或者画一画图。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的方法有:(1)用棋子摆。

5 米(2)画图:5 米(3)计算:100÷5+1=21提问:100÷5 得什么?(树和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为什么要加 1?4.教师课件演示,再一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 20 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隔 4 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

(2)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还会出现画图和摆棋子的方法,答案:20÷4+1=6(棵)。

6.小结:(1)观察以上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在一条直路上种树,两端都种)(2)通过解答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在一条直路上种树,当两端都种时,种树棵数=间隔数+1。

)三、解决问题:1.第118页的“做一做”,第119页的“做一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附说课稿.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附说课稿.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附说课稿教学课题植树问题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17 页例 1 和相关练习教材分析例 1 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 米,每隔 5 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对于植树问题,学生生活中已经有过类似的体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出规律,从而应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1 /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附说课稿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经历为国争光的情感体验,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一等奖视频参考教学方法通过游戏、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设计意图教师2 /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附说课稿学生激趣导入新课1.手指操带领学生做四个八拍。

2023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5篇

2023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5篇

2023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5篇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构建模型、用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归纳规律对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探索归纳规律的意识,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在我国的北方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沙尘天气的图片新闻。

(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吗?实际呀沙尘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正因为以前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才会出现今天的沙尘天气。

最近呀咱们这个城市也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比沙尘暴天气危害更大,那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便呀?那你们知道治理沙尘和雾霾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植树造林)。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设计植树方案为了改善我们的校园环境,让大家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学校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种树?只让学生口答方案,追问有哪三种方案?(两端种树、一端种树、两端不种)。

(二)、两端都种出示方案一:学校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学生齐读题,理解题意:强调“一边”和“两端”,理解每隔5米栽一棵的意思。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118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四、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四年级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原型:需要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

3、探究的问题: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谈话: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着数学的奥秘,看看你的小手,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字?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我们小手中存在的这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就是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与解决1、重点探究两端都栽的植树情况出示问题:为了绿化校园,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你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展示三种情况图。

让其说一说想法。

这三种情况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在20米小路一边栽树,两端都栽,除了隔5米栽一棵,还能隔几米栽一棵?请你自己确定每隔几米栽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苗。

也可以象刚才那样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演示线段图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如果在全长100米、10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你还画图吗?那怎么办?生说算式,课件演示。

大家看,尽管同学们栽树时间隔的长度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大家发现了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

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

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

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透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能够借助学具,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3、透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潜力。

2、渗透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透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渗透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出示光头强砍树的画面)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光头强吗?生:不喜欢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他乱砍树,破坏森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进行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出示熊大、熊二抓光头强的画面)师:它们也不喜欢呢!瞧。

(出示“保护森林,熊熊有责”)师:其实,保护森林,不仅仅仅是熊的职责,更是——生:人的职责师:那我们就应说——生:“保护森林,人熊有责”师:这天,就让我们跟熊大、熊二一齐来植树吧!二、建模探究,总结方法1、探究“两端都植”的状况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小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植)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侧”“两端都植”。

在教具上,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

游戏:小组植树比赛师:听我口令,看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师:两端都植,间隔长为5厘米时,间隔数和棵数分别是多少?师:间隔长为10厘米呢?15厘米呢?师:休息会儿,看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孩子,发现规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强调“两端都植”)出示练习巩固:熊大、熊二要在长100米小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植),需要多少棵树呢?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100÷5=20(个)20+1=21(棵)2、探究“一端植”的状况师:突然,发现路的一端是光头强家呢!(引导学生说“只能植一端”)师:也是这个规律吗?赶紧在你的60厘米小路的最左端安上光头强家,填一填学生报告表格一,并填出你们的发现。

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教材简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视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线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划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首先通过课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孩子们自己的双手五指间的空格引出“间隔”,并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从而引出课题。

其次,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最后,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间隔”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

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

)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找出规律1.课件出示:为迎接2008奥运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准备在长100米的迎宾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我们一起来读读题。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意义,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植树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了解植树的意义。

2.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如单侧植树、双侧植树等。

3.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情况下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植树问题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树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植树问题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植树的重要性。

3. 实践应用:(1)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植树问题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植树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植树活动,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投影仪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复习回顾(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相互交流。

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①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②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③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相互交流。

二、指导练习(1)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小组讨论:当大钟敲5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③大钟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大钟敲12下,共有11次间隔,所以共需时间是:2×11=22(秒)。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情况?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分析的情况,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

根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情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

a.16-1=15 200×15=3000(米)b.16+1=17 200×17=3400(米)c.200×16=3200(米)教材第119页思考题。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共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117页例1。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中的一个亮点,它系统而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这一单元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栽、两端不栽、以及环形情况、方阵问题等。

本节课例1是两端都栽树的情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设计理念及思路: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获取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而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规律,经历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从而获得数学化归的思想。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本节课探究的是两端都种树的情况,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调整,把原例题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优秀9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质版〔优秀9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117例1二、教学目标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简化思想和应用价值。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2、难点: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小棒、课件、练习本、表格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知道吗,在你的手上,还藏着数学知识呢?请伸出左手找找看,你找到了吗?〔预设生:有5根手指生:有4个空〕像刚刚同学们所提到的2根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叫做间隔〔板书间隔〕2、生活中很多地方也存在着间隔,你能找到吗?〔预设生1:树木之间有间隔生2:队伍之间生3:栏杆之间也有〕指名3人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播放课件〕过渡:看来与间隔有关的事物太多了,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两端都栽〞的规律1、①课件出示请看题“学校准备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谁能响亮的读题?②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这条小路总长20米生2每隔5米种一棵〔5米就是我们所说的间隔长〕生3:两端都栽〔什么是两端都栽?2人说〕〔板书两端都栽〕生4:一旁③能试着列列算式来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列在练习本上。

〔指名板演〕〔预设生1:20÷5+2=6〔棵〕生2:20÷5+1=5〔棵〕〕还有不一样的吗?也上来写写说一说你的想法④我发现你们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是有一步却是相同的,找到了吗?20÷5是什么意思?指名2人说〔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齐读1次2、①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桌一起讨论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学生能借助图形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棵数、总长、间距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4、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5、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

请你伸出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随时评价,如果学生只说“手”或“手指”,指出“这不是数学”,并说“希望能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如果学生说“五个手指”,老师肯定他具有数学的眼光。

)师:还看到什么?师:老师还看到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4”。

谁知道,这个“4”指的是什么?(4个“空”,这里的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手指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板书:间隔师: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

(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师:你能表示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我们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手指数=间隔数+1)板书:手指数 = 间隔数 + 12.师:我们认识了“间隔” ,知道了手指数=间隔数+1,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数学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植树问题。

大家有兴趣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教师用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知植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出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实践。

二、引导探究。

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师:说到植树,老师还真想请大家帮个忙。

我们学校门前的道路施工已经完成了,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进校门那条路上种上一些树,怎样种比较美呢?是随便种呢还是等距离种呢?(等距离)那需要准备多少棵小树苗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些什么?(这条路有多长,间隔多少种一棵)孩子们很会思考,这些信息学校已经收集清楚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问题1:请同学们看,现在要种一行树,要求每两棵树间隔的距离一样大。

如果这条小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设计意图]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寻求可行性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数学猜想。

(3)理解题意。

师:(指名读题。

)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等。

师:谁能理解“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

师:(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师:如果把这根小棒看做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生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5=20(棵)方法二;100÷5=20(棵)20+2=22(棵)方法三:100÷5=20(棵)20+1=21(棵)师:我发现你们虽然意见不统一,但你们的第一步都是用100÷5=20。

谁能说说100÷5=20求的是什么?生:全长100米除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5米得到的是分成的段数。

师:说得真棒!师: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2 简单验证。

发现规律:(1)画图实际种一种。

师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

“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

)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

)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

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

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2)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完成题卡。

)师:我们把100米改为20米。

一齐读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处理:①请你用画图的方法模拟栽一栽,算一算。

师巡视时把提醒:画好的孩子数一数,你画的是20米吗?想一想,20米里面有几个5米?②请你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你是怎样算的?要求:小组长认真组织,一个一个轮流说,其他同学注意听,评价并补充声音小一点,组内4个人听见就行。

③谁来说一说怎么算的?20÷5+1=5(棵)你是怎样画的图呢?(抽生板演)④20÷5表示什么?(20里面有4个5米)这个4相当于“手指问题”中的什么数量?(间隔数)⑤为什么还要加上1?⑥师讲解(指图)用红粉笔改每间隔5米栽1棵,20米里面有4个5米,栽上4棵(一棵一棵演示)因为两端都要栽,最后一棵已经栽好了,最左端还要栽1棵,所以加1棵就是加上最左端的一棵。

[设计意图]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

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

渗透代数思想。

借[设计意图]经历探究,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将所设计的新知识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

导入新课后。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师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

三、方法应用1、联系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师:杨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

(1)小玲家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小路,长40米。

小玲要在小路一旁每隔两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一座大桥全长1400米,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2、分层练习A组:在一条长40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

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B组: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五、总结设疑,拓展应用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

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两道题:1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上种树,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 奥运村里一个圆形封闭花坛,外圈全长25米,每隔5米摆一盆花,共要摆几盆?师:这两道题属不属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呢?(不属于。

)是的,它们是两端不种和一端种另一端不种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自己试着做一做。

这也是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设疑,拓展延伸。

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

六、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课堂检测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