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
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上篇伤科学发展简史教案学科名称:中医伤科学题目:伤科学发展简史教学目的: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2、掌握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重点——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
教具: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进程:“中医伤科学”定义:是指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及骨关节损伤与疾病的学科部位:损伤(骨折、脱位、软伤)疾病(骨病、畸形、肿瘤)发展概况一、萌芽时期(夏、商、周时期)工具(砭石、骨针)夏代: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
商代:青铜器(刀、针)骨疾(疾手、疾肘、疾胫、疾骨)分科:“疡医”——(食医、疾医、疡医折疡、兽医)诊断方法(瞻、察、视、审)在一些序言、史记记载散在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二、基础理论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观点及对开放创伤的治疗方法,有些已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诸如:切开排脓技术、脱疽的截趾技术、刮骨疗毒技术、金疮痈疽的追蚀法麻醉(麻沸散)、手术(刮骨疗毒)以及在方药和养生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成就。
三、伤科诊疗技术进步时期(三国、晋、隋唐、五代时期)晋:葛洪《肘后救卒方》(辑逸)下颌关节脱位、颅脑损伤的诊断、血管损伤的记录、危重创伤早期处理的方法南北朝:对于创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及经验,形成了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治疗学。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金疮病诸候”二十三论、“腕伤病诸候”九论。
对骨折创伤及其并发症的病源和证候有较深入的论述,对骨折的处理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治疗方法。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原名:《理伤续断方》典故:(摘自李经韦《中国医学之辉煌》P261)关于蔺道人的研究:蔺道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约生于790年,卒于850年。
他姓蔺,名无从考证,因出家为僧,故称道人,是一位很有学识的僧人,精于骨伤理论和医疗技术。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
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图文)手法在伤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疗方法(手法、固定、药物、练功)之一。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该书还首次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归纳为正骨八法。
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 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
(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对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严重骨盆骨折发生出血性休。
以及脑外伤重症等,均需暂缓整复,可采用I临时固定或持续牵弓[等法,待危重病情好转后,再考虑骨折整复。
(三)掌握复位标准骨骼是人体支架,它以关节为枢纽,通过肌肉收缩活动而进行运:当肢体受到外力或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骨折后,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肢体就失去了骨骼的支架作用,而不能正常活动。
因此,在治疗骨折时,首先要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折对位越好,支架越稳定,固定也越稳当,骨折才能顺利愈合,功能亦恢复满意。
对每一个骨折都应复,争取达到解剖和接近堡型堂垂婆一若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也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及骨折部位的不同,达到功能对位。
所袒功盛菇啦,即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纠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要求。
如老年患者,虽骨折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活动不受影响,自理生活无困难,疗效还算满意。
儿童骨折治疗时要注意肢体外形,不能遗留旋转及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及侧方移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四)抓住整复时机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整复时fl磁呈胁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复位。
伤后4〜6小时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复位也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
10天内可考虑手法复位,但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中医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包括骨折、脱位、伤筋、内伤、骨病等。
中医住院医师需熟悉和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
(一)培训目标通过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医师系统掌握中医骨伤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熟悉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了解少见或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诊和危急重症的急救与抢救,打好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基础。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2个月。
受训者主要在急诊、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三)培训内容和要求1培训内容掌握: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中医骨伤科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的四诊检查和辨证;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骨伤科的常用检查治疗方法以及操作技术,相关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方法;骨伤外用药物使用包扎、外固定器材(夹板、石膏)的制作和使用,以及骨伤科疾病的针灸、理筋和整复手法的运用。
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操作方法以及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骨与关节相关疾病的识别;皮肤牵引,骨牵引,关节穿刺,腱鞘内注药等方法。
出科提交:门、急诊病案20份,住院志10份,大病历10份。
2.培训要求(1)学习病种要求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3)基础理论要求•常用方剂七厘散、小活络丹、阳和汤、乌头汤、少腹逐瘀汤、四物止痛汤、血府逐瘀汤、壮筋养血汤、蠲痹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羌活胜湿汤、复元活血汤、独活寄生汤、麻桂温经汤、葛根汤、散瘀和伤汤、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洗方、桃红四物汤、桂枝汤、宣痹汤、虎潜丸、膈下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小柴胡汤、桂枝知母芍药汤、五加皮汤。
中医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赵文海副主编)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一、中医伤科起源起源:起于远古-公元前2l世纪。
随着人类在生活、劳动中的发展。
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
我国奴隶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
早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
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医疗工具也有了改进和提高,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了。
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已基本成熟,从甲骨卜辞和器物铭文中发现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其中伤科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
相传商初伊尹发明“汤液”,《甲乙经?序》曰:“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考古发现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有30多种药用种仁,其中有活血化瘀的桃仁等。
《神农本草经》曰:“桃仁主瘀”。
由上可知,商代已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
中医伤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骨伤”等。
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有了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
《周礼?天官篇》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
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副杀之齐。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各种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伤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中医伤科名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著作,为中医伤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中华伤科学》《中华伤科学》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中医伤科学的权威著作。
该书由中国伤科学会编写,共分为上下两卷,共计1600余万字。
该书以经典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伤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中医伤科的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医伤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中华骨伤科学》《中华骨伤科学》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医骨伤科学的著作。
该书由中国骨伤科学会编写,共计20余万字。
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医骨伤科的理论、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该书不仅适用于中医骨伤科的学习和实践,也对于西医骨科医生的学习和实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伤科奇方》《伤科奇方》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医伤科的实践经验和治疗方法的著作。
该书共计20余万字,主要介绍了中医伤科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治疗方法。
该书中包含了很多中医伤科名家的实践经验和治疗技巧,对于中医伤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伤科名方》《伤科名方》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医伤科方剂的著作。
该书共计20余万字,主要介绍了中医伤科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涵盖了很多中医伤科名家的方剂,对于中医伤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5.《伤科学》《伤科学》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医伤科学的著作。
该书共计20余万字,主要介绍了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伤科六诊准备工作内容
中医伤科六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判断和诊断骨伤、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等外伤疾病。
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询问: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伤口情况、既往病
史等信息。
2.观察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面色、步态等。
对伤口或疼痛部位进行
视觉检查,注意观察肿胀、红肿、渗液、瘀斑等症状。
3.望诊:通过望患者伤口、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变化来判断病情。
包括观察皮肤颜色、肿
胀情况、瘀斑分布等。
4.闻诊:通过听取患者描绘的症状以及关节或骨骼摩擦声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5.问诊:与患者进一步深入交流,了解症状的详细情况,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加重和
缓解因素等。
6.切诊:通过对特定部位进行按摩、叩诊、推拿等手法,以观察疼痛程度、肌肉紧张度、
关节活动度等来评估病情。
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全面的病历信息,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并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实施六诊之前,医生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确保能够准确判断和诊断患者的伤科问题。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
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中医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疾病、损伤和康复。
伤科治疗方法独特,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火罐等手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中医伤科名家的书籍,这些书籍是中医伤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事伤科工作的医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针灸伤科学》《针灸伤科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专家陈峰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包括骨伤、肌肉损伤、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书中介绍了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讲解了各种针灸手法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对于从事针灸伤科的医生和学习针灸的中医爱好者非常有用。
2、《中医伤科学》《中医伤科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伤科专家华佗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医伤科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伤科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书中还介绍了中药、推拿、拔罐等伤科治疗方法的应用,讲解了各种伤科技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该书系统全面,内容丰富,是中医伤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籍。
3、《伤科针灸手法学》《伤科针灸手法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专家张志军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著作。
该书系统介绍了各种针灸手法的操作技巧和应用,包括刺、捻、推、拨、扳、摇、针刺、耳针等手法,讲解了各种手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该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学习和实践针灸伤科的重要参考书籍。
4、《中医外伤学》《中医外伤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外伤专家李时中编写的一本中医伤科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医外伤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外伤的基本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书中介绍了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外伤治疗方法的应用,讲解了各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该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是中医外伤学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籍。
带您了解中西医结合骨伤科
带您了解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中医伤科学史我国医学关键的构成内容,主要就是对防治经脉、气血、筋骨、经络损伤疾患的科学,历史上也被成为正体、正骨科。
在我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卫生界发展包括现代医学以及传统医学,卫生队伍也是由西医与中医构成的,实现中西医解决也是关键的力量。
而正确处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将相关人员作用发挥出来,实现中国以及世界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目标。
对于中医伤科学来说,中西医在骨伤学内的碰撞较为和缓,中医能吸纳西医的优点,还能将中医骨伤学多年发展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为中西医结合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在国际上,中西医紧密融合是关键的创新发展结果,属于中医学、西医学的变化与发展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骨折,主要就是将中医与西医的特长发挥出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目标,并以创新作为科学治疗方法的前提,推进我国骨伤科学的稳定发展。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规程,还需要落实内外兼治、动静融合、医患配合的核心原则。
在利用这些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合理化利用现代科技技术。
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中医伤科西化的提法逐渐增加,在治疗伤科疾病患者的过程中,中医正骨医院以及部分中医院倾向于手术治疗方法,减少了治疗手法。
中医伤科学的形成以及起源,都与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过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代,在医疗分工上已经安排了专人掌管骨科疾病治疗。
在《周礼》中有详细记载,疡医就是治疗溃疡、折疡、金疡。
而所说的金疡,也就金创,则是受到金属器刃损伤,使得肢体受到了创伤。
而折疡包括跌、扑等导致的骨断筋伤等一系列疾病。
而治疗方法相对来说较为丰富,除了需要中药内服,还要外部敷药。
而历史上著名的外伤科医学家华佗,可以利用针灸、方药治病,也擅长外科手术,并且建立了五禽戏,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医疗体育。
中医伤科学-新疆医科大学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外伤时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 瘀阻、经络堵塞、或津液亏损、或瘀 血邪毒由表入里而导致脏腑不和; 〔有浅深之分、轻重之别〕
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起经络、气血、 津液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变。
创伤及骨折的病机——外伤皮肉 筋骨,内伤气血及脏腑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损于内,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由之不和”——明代 薛己 《正体类要》
脏腑、经络紊乱而消失的各种证候。
损伤的分类:
2、按损伤发生的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 质可分为:
急性损伤:突然而来的暴力所引起的 损伤〔起病病因时间明确〕。
慢性劳损:经年累月反复重复某一个 动作和体位不当引起的损伤〔起病病因 可明或不明,时间不明确〕。
损伤的分类:
3、按受伤的时间可分为: 伤: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病证并马上〔相对
症候特点:症见发热,口渴、心 烦、舌红绛、脉数等。甚者可消失高 热昏迷;积瘀化热,邪毒感染,可致 局部血肉腐败,酝酿液化成脓。假设 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不止。
4血脱:在损伤时严峻出血消失
症候特点:脸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 淋漓,烦躁担忧,甚至晕厥,舌淡苔 少,脉数芤无力
〔三〕伤津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大出血后,可有口干、烦渴、皮肤枯燥、尿少
〔一〕伤气: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呼 吸失调,或跌仆闪挫,击撞胸部所引起的气 机运行失常。
伤气
1、气滞:人体某一局部、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或受外伤 后气机不利,使气的流通障碍。
症候特点:痛无定处,外无肿形,自觉苦痛范围广 而无明显压痛点,伴有胸闷,呼吸、咳嗽时苦痛加剧。
2、气闭:严峻损伤而突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 气闭不宣。
魏晋~五代十国
晋代 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有显著提高, 并成为独立的学科。
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
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是一本关于中医伤科学方面的书籍,以下是书中部分内容的概括:一、中医伤科学的基本概念中医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损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学科。
中医伤科学认为,人体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为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因素和跌仆、闪挫、挤压、烧伤等人为因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脏腑虚弱,气血失调,筋肉失养,筋骨不坚等。
因此,中医伤科学的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康复。
二、中医伤科疾病分类中医伤科疾病包括骨折、脱位、筋伤、伤科疮疡、皮外伤及内脏损伤等。
这些疾病具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伤科疾病的分类不仅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伤科诊断方法中医伤科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体态、舌象等;闻诊包括听患者声音、呼吸、咳嗽等;问诊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
四诊合参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四、中医伤科治疗方法中医伤科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等,外治法包括膏药外敷、按摩、推拿等。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中医伤科还注重预防和康复治疗,如调养脾胃、调理气血、锻炼肌肉等。
以上只是中医伤科学讲义1960的部分内容,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中医伤科学的多个方面。
如果您对中医伤科学感兴趣,可以阅读原书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骨病的名词解释
中医骨病的名词解释中医骨病,又称为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主要研究与诊治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骨病常被归类为伤科或是外科,它始终与中医的病证辨析和治疗方法相结合。
中医骨病注重病因辩证,采用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瞄准疾病根源,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一、骨病的定义与分类骨病是一种影响人体骨骼系统功能的疾病,其病因多样,分为外伤、内伤与先天缺损三种主要类型。
外伤性骨病是因剧烈的外力作用而导致骨骼损伤,如骨折和脱位等;内伤性骨病主要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疾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先天缺损性骨病则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如骨骼畸形。
二、骨病的常见症状1. 疼痛:骨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持续性疼痛,有的发作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可以是局部或者全身,严重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活动受限:骨病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无力等问题,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3. 畸形:有些骨病患者会出现畸形表现,如关节变形、骨骼外凸等,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4. 感觉异常:骨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等,影响神经功能。
三、中医对骨病的辨证思路中医对骨病的辨证侧重于病因病机的辨析和辨证施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察证:通过象寒热、虚实、痛楚等临床症状,探寻病变的本质。
例如,显寒症状、脉沉缓、关节僵硬等表现,可以确定寒邪困阻和湿寒病机的存在。
2. 辨证: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上述察证结果,进行病机辨析,判断病证所属的中医病名。
如骨折、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
3. 问诊:通过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病史、病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为进一步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四、中医骨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骨病主要采用草药煎煮、外敷、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强调维护人体阴阳平衡,调理气血运行。
以下是中医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1. 中药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固骨等功效的中草药进行中药煮汤或制成外敷药膏。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伤科学》教学大纲(供中医类、针灸推拿等专业用)教学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教学任务: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
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
2、掌握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1、中医伤科的起源、发展。
2、历代中医伤科的主要成就3、清代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医伤科受到岐视的历史。
4、解放后,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总论第一节损伤的分类【目的要求】1、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法的特点。
2、熟悉损伤各种分类法的相互联系。
3、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一、一般分类1、按照受伤部位2、按照损伤性质3、按照损伤后就诊时间4、按照受伤程度5、按照损伤部位粘膜情况6、按照职业特点7、按照理化性质二、专科分类1、骨折2、脱位3、筋伤4、骨病5、内伤【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目的要求】1、掌握损伤的内因、外因。
2、了解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外因、内因的定义。
2、外因:包括外力伤害、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
3、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先天因素、职业工种及七情内伤等。
【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三节损伤的病机【目的要求】1、了解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病机的生理功能。
2、熟悉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的相互关系。
3、掌握骨伤科疾病发生后,、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皮肉筋骨的病理变化。
谈谈中医伤科学治疗的原则和目的
谈谈中医伤科学治疗的原则和目的一、中医伤科科学治疗的原则中医伤科科学治疗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损伤疾病治疗的方法。
其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给予个体化治疗中医伤科科学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师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及体质等信息,并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运用辨证施治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伤科科学治疗的核心原则之一。
中医师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脉搏、舌苔、面色等症状,以及听取患者的自述病情,判断患者的病因,并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伤科科学治疗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及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伤科疾病时,不仅要治疗患者当前的症状,还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促进身体的自我康复能力。
4. 以温补为主中医伤科科学治疗以温补为主要原则。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补充患者体内的气血等物质,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5. 结合中西医结合中医伤科科学治疗强调中西医结合,借鉴西医的疾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结合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中医疗效,又能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中医伤科科学治疗的目的中医伤科科学治疗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使患者早日康复,并尽可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副作用。
具体来说,中医伤科科学治疗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疼痛中医伤科科学治疗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脉络和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患者的疼痛。
中医师可以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手段,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2. 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中医伤科科学治疗可以通过温补和调理气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加速损伤组织的愈合过程。
中医伤科关于筋出槽的论述
中医伤科筋出槽的论述
在中医伤科中,筋出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称为“筋错缝”。
它是指人体的某些关节或肌肉在意外受伤或长期劳损后,导致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发生位移,形成一种特殊的疾病。
中医认为,筋出槽是由于人体气血不畅、经络受阻、筋膜失养等原因所引起。
在受伤或劳损后,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或挤压,导致其弹性降低,进而产生位移。
这种位移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治疗筋出槽时,中医采用手法复位、针灸、中药等方法来调理气血、舒经活络、濡养筋膜,从而促进软组织的恢复。
其中,手法复位是治疗筋出槽的主要方法,通过医生的手法操作,将错位的软组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中药则可根据个体情况,配制适当的方剂来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在预防筋出槽方面,中医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减少受伤和劳损的风险;二是注意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某些关节;三是注意保暖,避免寒气侵入身体,影响气血流通;四是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或损伤。
总之,中医伤科对于筋出槽的论述主要基于气血不畅、经络受阻、筋膜失养等理论,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针灸、中药等。
预防筋出槽需要加强锻炼、注意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保暖以及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
《中医伤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伤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64 适用专业:中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修课方式:选修教学时数:40学时总学分数:2.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伤科疗法历史悠久,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特别是近年来,中医伤科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骨科学成果,初步形成了一门理论观点新、技术领域广、临床疗效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学科,大提高了伤科学在中医临床学科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伤科学绪论、伤科学基础、骨折、脱位、伤筋、损伤内证。
2.课程性质中医伤科学就是培养骨伤科学基本技能与训练得一门临床学科,它就是骨伤方向本科学生得必选课与专业临床课程之一。
讲授本课程得目得与任务,就是使学生在中、西医学各门基础课程得基础上,基本掌握中医骨伤科得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患诊断、治疗得基本方法。
通过中医骨伤学得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病人应用所学得知识进行正确得诊断、熟练得骨伤急救,运用所学得骨伤整复手法、手术与康复等疗法处理骨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4.课程作用《中医伤科学》教学所要达到得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常见内伤疾病、以及骨肿瘤得诊治,了解创伤急救得基本常识;熟悉常见筋伤疾病得诊治及关节脱位得诊治要点;掌握骨伤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各部位常见骨折得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法尤其就是常用正骨手法与固定方法,能够独立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以《人体解剖学》、《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二章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24
(1)传达暴力
• 传达暴力多由大小相等、作用方向相反的 纵向轴心作用形成,易发生在四肢和脊柱。 • 骨折类型:多为斜行或压缩性骨折
25Biblioteka (2)扭转暴力• 扭转暴力为大小相等,作用方向相反的横 向轴心作用所致,损伤多发生在关节、筋 腱结构薄弱处或骨干细弱处。 • 骨折类型:撕脱性骨折,螺旋形骨折,关 节囊和韧带多撕裂伤
持续劳损力由于劳作过度或劳作姿势不正易形成筋肉骨关节积累性劳损而使组织变性增生肥大严重者产生脆性断裂此为局部气血阻滞积劳成疾所致如长期跋涉可形成第二跖骨的疲劳骨折长期低头誊写易形成颈项部肌肉劳损长期负重劳作易引起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退变等均属此类损伤
第二章 中医伤科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及同一事物 内部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双方属性的概 括 • 阴:静止 下降 物质 内在 晦暗 衰退 寒冷 • 阳:活动 上升 功能 外在 明亮 旺盛 温热
19
1.直接暴力
• 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 的部位,可由跌仆、坠堕、撞击、扭闪、 挤压、击杀、负重等引起。直接外力损伤 造成的骨折常为粉碎、横断;造成创伤多 形成开放;造成的脱位多并发筋断和骨端 撕脱。依据直接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 概括为以下几类:
20
(1)冲撞伤
• 冲撞伤是身体受到暴力冲击撞伤,或称碰 撞。这种损伤的特点是身体在运动状况下 受伤,其损伤程度不仅决定冲撞物的重量, 还与此同时速度、距离有关,速度越快, 受伤越重。直接暴力冲撞伤,轻则肌肉筋 脉损伤而肿胀出血。肢体功能障碍;重则 骨折、脱位,合并广泛性的肌肉筋脉损伤, 甚则合并内脏、颅脑损伤。
33
2.六淫致病的特点
• (1)六淫致病的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一、中医伤科的起源(远古~1.8万年前)原始人摸索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伤口,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
二、中医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一)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代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
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
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
(二)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砭石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成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
伤科疾病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记载。
(三)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出现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
且将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
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
三、伤科基础理论形成(公元前476年~公元220年)战国、秦汉时代,伤科基础理论亦初步形成。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其中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伤科的药物约100种。
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运用于伤科疾病之康复。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蛰虫丸和下瘀血汤等,至今仍被伤科医家所推崇。
四中医伤科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并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症候。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等。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
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列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五.中医伤科学的发展宋元(公元960~1368年)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
宋代法医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描述较详细,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
宋·医官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其中“折伤”、“金疮”属伤科范畴;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治疗思想,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推广淋、熨、贴、熁、膏摩等外治法治疗损伤。
太医局编辑的《圣济总录》内容丰富,其中折伤门总结了宋代以前伤科医疗经验,强调骨折、脱位复位的重要性。
张杲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生“凿出败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成功的病案,并介绍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
六、中医伤科学的兴盛(公元1368~1840年)明初,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其中属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
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
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作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
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朱橚等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
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伤科药物170余种。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既有理论,亦重实践,图文并茂。
七、中医伤科学的危机(1840~1949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面临危机。
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较有代表性的是1852年赵廷海著《救伤秘旨》,收集少林学派的治伤经验,记载人体36个致命大穴,介绍了各种损伤轻重症的治疗方法,并增加了“按证加减法”。
八、中医伤科学的新生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全国普遍建立的中医学院与中医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八十年代十余所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中医骨伤系,除了招收大学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培养中医骨伤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九十年代,上海中医药大学率先建立了中医骨伤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发展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一批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得到了整理和继承。
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著作如:石筱山《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伤科疗法》、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梁铁民《正骨学》、《刘寿山正骨经验》、《林如高正骨经验》等。
建国后中医伤科学的新成就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第一节损伤的分类一、根据损伤部位分类分为外伤和内伤。
二、根据损伤性质分类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三、根据损伤后就诊时间分类分为新伤与陈伤。
四、根据损伤部位情况分类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完整,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五、根据受伤程度分类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伤者的年龄、体质,受伤的部位以及面积的大小等,分为轻度伤与重度伤。
六、根据职业特点分类根据伤者的职业特点,有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动损伤等。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一、外因(一)外力伤害1.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3.肌肉过度强烈收缩肌肉的强烈收缩可造成骨、筋肉损伤。
4.持续劳损筋骨持续遭受外力导致的损伤。
(二)邪毒感染外伤后毒邪侵入,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三)外感六淫外感六淫可直接引起筋骨、关节疾患,也可以在损伤之后,六淫乘虚侵袭,阻塞经络,气机不得宣通,进一步加重肢体功能障碍。
二、内因(一)年龄(二)体质(三)解剖结构(四)病理因素(五)先天因素(六)职业第三节损伤的病机一、筋骨病机(一)筋骨的生理功能筋是筋络、筋膜、肌腱、韧带、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的总称。
筋的主要作用是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
骨属于奇恒之府,是立身之主干,内藏精髓,与肾气关系最为密切密切。
(二)损伤与筋骨的关系筋骨的损伤,分为伤筋、伤骨,两者互有联系。
1.伤筋凡扭伤、挫伤后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者,未伤及骨者,统称为伤筋。
2.伤骨凡伤后出现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或弹性固定等称伤骨,包括骨折和脱位。
二、气血病机(一)伤气因用力过度、跌仆闪挫或击撞胸部等因素,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脏腑、器官、组织可出现“气”的功能失常及相应的病理现象。
1.气滞:正常时气应流通疏畅,当人体某一部位或脏腑损伤或病变,都可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
胀、痛是气滞的主要症候。
其特点为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范围较广,体表无明显压痛点。
2.气虚: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出现功能不足和衰退的病理现象。
在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均可出现。
气虚的主要证候是疲倦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脉细软无力等。
3.气闭:气滞严重者可导致气闭,其主要证候为出现一时性的晕厥、窒息、烦躁妄动、四肢抽搐等危急之症。
4.气脱:严重损伤可造成本元不固而出现气脱,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
其证候为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
5.气逆: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上逆,出现嗳气频频、作呕欲吐或呕吐等症。
(二)伤血因跌打挤压、挫撞以及各种机械冲击等伤及血脉,导致出血或瘀血停积。
1.血瘀:血瘀多由于局部损伤出血所致。
疼痛是血瘀最突出的症状。
特点是局部肿胀青紫,痛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
2.血虚:由于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所致。
主要症候表现为面色不华、头晕、目眩、爪甲色淡、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3.血脱:在创伤严重失血时,还可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虚脱症状。
4.血热: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均可引起血热。
临床可见高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等证候,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若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不止等。
三、津液病机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
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出现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全身情况差、舌色红绛而干燥、舌体瘦瘪、舌苔光剥、口干而不欲饮等症。
四、脏腑病机(一)肝、肾肝主筋。
肝藏血。
肾主骨生髓。
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肾精所提供的营养和推动。
(二)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还具有统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对损伤后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肌肉四肢,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
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得以生化气血,气血充足,损伤容易恢复。
(三)心、肺心主血,肺主气。
气血周流输布全身,有赖于心肺功能的健全,心肺调和则气血得以正常循环输布,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筋骨损伤才能得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