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异地任职的利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异地任职的利弊

吴丹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班2005010207)

【摘要】古往今来,任何社会形态下的统治者都要求其下属官吏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正常有序地执行公务,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护这个阶级的统治。不健全的干部人事管理给国家社会造成了不少消极影响,为努力消除其所产生的弊端,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内部管理,促进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建立公务回避制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重大意义。公务回避包括亲属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值得一提的是,公务回避虽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法律制度,公务员在所有的公务执行过程中都必须遵守公务回避制度,但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地区回避(如瑞士联邦,匈牙利等)。但在我国,地区回避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地区回避的实行,必然导致异地任职,那么,我国公务员异地任职到底有何利弊呢?

关键词: 地区回避异地任职实施利弊建议

一、地区回避及其发展

1、地区回避的含义及异地任职的出现

所谓地区回避,主要是指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一般不得在自己的原籍、原地区担任一定级别的公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除外)。规定地区回避制度,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亲属、宗族关系、友情对工作的干扰,有为公务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了使国家公务员能够更好地秉公办事,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我国在实行地区回避制度时提出了公务员的异地任职制度,旨在促进地区回避制度的执行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

2、地区回避的发展

唐朝建立首次对公务回避与地区回避做出明确规定。后来,宋朝继承下来。完善时期(明清)。明朝秉奉“乱世用重典”[1],吏治异常严厉,回避制度也十分严格。清朝是回避制度的集大成者,在清二百余年间还进行了反复修订,既趋于完备严密,又保持灵活和变通,以适应各个时期的需要。清朝的回避主要包括姻亲的回避、宗室的回避、地区回避、师生故朋的回避及官吏幕友的回避。其中

清代对官吏幕友的回避是前代所没有的。[2]

二、我国异地任职制度的实施

一个地区或县的干部都要其它地区的干部来担任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不同级别的干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当前在我国所实行的异地任职主要是一些地市级主要领导干部和县级的领导干部。这些人权利较大,如在原籍任职,一旦发生问题,造成的弊端和影响也较大,不利于他们依法公正地行使职权,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异地任职首先要做到这部分干部不再本地区或本县任职。另外,一些重要部门如财政,税收等部门也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异地任职。

但是,我国异地任职情况也存在一个例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公务员不适用异地任职,考虑到实践中因地域或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对地区回避作一定变通,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在回避制度方面适当开个口子,以利于公务员工作的开展。如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公务员由少数民族干部来担任,符合我国宪法有关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区域自治的精神,充分考虑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民有其特殊的文化与传统习俗,与汉族人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我国政府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原则,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实行异地任职的利弊

1、异地任职的优点

首先,异地任职有利于对公务员严格实行科学管理,是亲属回避和任职回避的一个重要补充,它促进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异地任职这种地区回避制度使我国的回避制度更加趋于健全和完善,仅有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还不足以摆脱老乡、朋友、同学等关系,而实行地域回避,就能在较大程度上限制社会关系对公务员的困扰,保证公务员秉公执法,为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的实施提供一个好的条件。

其次,异地任职有利于预防腐败、净化公务员队伍,对于保证公务员公正廉洁地执行公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地任职有利于公务员执行公务时的地区回避,可以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徇私,影响公正执法或者逃避法制监督,利用法律制度

对其任职和公务行为做出一定限制,有利于克服公务员由于在原籍任职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我国重视血缘关系的习俗与传统,公务员留在原籍任职,由于家属,亲戚,朋友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的存在,有时十分不利于其有效率地开展和执行工作。因此,异地任职的实行有利于减少一些人为因素对公务员工作的干扰,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绩效。

再次,异地任职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和端正行政作风,建立健康的行政组织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事实上,早在封建王朝时期,为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等弊害,就坚持地方首长的属籍回避制与三年一届任满轮换制度。领导干部异地任职可防止政治上的拉关系,寻靠山,攀龙附凤;组织上的任人惟亲,“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经济上的拉拉扯扯、投桃报李、行贿受贿,等等。[3]异地任职能将各种"人际关系网"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利于行政机关的自我管理。

2、异地任职的弊端

领导干部异地任职,对于避开原籍亲朋故旧的干扰和避免任人唯亲,一定程度上保持廉洁从政,放开手脚施政,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异地任职也有弊端。

首先,异地任职并不一定就能保证领导干部不任人唯亲。且不说在异地任职对与其搭班子和接触的人仍会有亲疏之分,就是想要安排原籍的亲朋故旧,仍可通过其影响去达到目的。例如:由于现代交通、通信工具快捷如飞,往往是干部异地任职消息刚一披露,同学、战友等旧有关系瞬间就被激活,关系网随即编织而成。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领导干部异地任职的监督控制机制,加强对其权力的制约监督。

其次,异地任职的实行并不一定能促进国家公务员廉洁奉公,相反,一旦国家的监督机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可能导致的腐败和滥用权力现象更加严重,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按照设计者的初衷,干部异地任职可以摆脱人际关系的羁绊,自然地“跑官买官”等腐败问题也应该少之又少、甚至于绝迹。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因为任期有限,因为可以拍屁股走人,所以一些干部在任期内能捞就捞,腐败更为突出。其实,腐败和在哪里任职没有关系,他只是与权力监督制约有关。可见,异地任职制度不可能也不会使交流干部完全摆脱人际关系的羁绊,轻松地履行职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