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 第15课《蒹葭》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蒹葭》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蒹葭》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蒹葭》是高一语文上册《诗经》部分的选文之一。
本文属于民间歌谣,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描写,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教材背景《蒹葭》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中的一篇。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包括先秦时期的大量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文化、文学和艺术价值。
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蒹葭》,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特点;•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3.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4.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分为导入、文本解读和课堂拓展三个部分。
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文字导入《蒹葭》的背景和主题,引起学生对农村生活和美好生活的思考。
2. 文本解读(35分钟)(1)整体理解•让学生快速通读《蒹葭》,理解整篇诗歌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2)分层解读•按照诗歌的结构,将《蒹葭》分为前两节和后两节分别解读。
–前两节描写了农村的美丽田园景色;–后两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苦难生活的痛苦。
(3)学习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解释诗歌中隐含的情感。
3. 课堂拓展(15分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就农村生活的美好与苦难展开一次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
•随堂练习:请学生通过填空等方式检查对于诗歌的理解程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景导入通过图片、文字、音频等方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思考,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3. 提问引导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上海市崇明区高一语文上册第15课《蒹葭》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蒹葭》第一课时:按照学习小组开展学习,6-8人一组,确定组长。
一、画面+感受(一)示范1. 示范:看教师表演,请描述读完诗歌后脑海中留下几个画面?——()2、在画面上写上内容关键词3、在画面下侧写上感受关键词。
4、组内互相训练。
注意引导语“请描述一下,诗中一共有几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第二个画面是?……如果用一个词语表示画面内容,那个词是什么?请把这个词写在画面上…….看见这个画面,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把这个词写在画面下侧。
”(二)课文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3、教师示范:筛选关键信息。
如“蒹葭有多高?”“她是什么颜色的?”3、脑海中留下几幅画面,分别用一个或两个关键词标注。
4.在画面上写上内容关键词5、在画面下侧写写上感受关键词。
6、组内互相训练。
注意引导语“请描述一下,一共有几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三)关注下面关键词所体现的画面变化。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四)情感分享请确定自己读完诗歌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的前提下,用文字描绘出刚才自己脑中的画面。
(五)检测1、学生自读、脑中放电影。
2. 录音诵读、学生脑中放电影。
3.解释下列加点词(参照课文注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主题理解:NO1:《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高一语文上册515蒹葭1华东师大版
叠词作用:
• 细致描写了景物的某种特点 ——形容了芦苇茂盛的样子。
• 强调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秋意渐浓,环境凄清,心境寂寞。
• 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之美,更富节奏感。
➢读一读----------原诗 ➢看一看----------注释 ➢查一查---------工具书 ➢议一议----------理解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译
诗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 ) 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余 冠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 英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蒹葭》是首情景相声的爱情诗。诗歌 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觉 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 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12年安徽
•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 •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 • •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
译 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小组合作交流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 氛围。
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4、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5、“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
子吗?
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思考:
《蒹葭》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 有什么作用?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五单元 -5.1 蒹葭 教案
蒹葭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起兴手法的运用以及重章叠句的特点。
2、探讨所谓伊人的多重意义。
3、探讨诗经蒹葭之美。
教学重点:1、诗歌“伊人”多重意义的探究。
2、诗歌的多重艺术美。
教学过程一、预习:解释诗歌并初步探讨诗歌的多重艺术美。
二、探讨伊人的形象1、听音乐《在水一方》,比较诗歌的第一段,琼瑶做了哪些艺术处理。
把“伊人”改为了“佳人”。
伊人与佳人的区别,佳人即美人。
“伊人”,译成白话就是“那个人”,“伊”作为指示代词,应该并无男性与女性的区分。
这首诗的意蕴不在于是男子追求女子,还是女子追求男子,而在于:这一男一女被河水无情地隔开了,于是造成了一种男女之间“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势。
这才是“秋水”文学母题的本质意蕴。
2、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①从环境景物来看,“蒹葭”“白露”“霜”,在清冷的环境中,给人一种“清纯”“高洁”之美。
②从时间与地点变化来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在水一方――之湄――之涘,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始终在变化,飘拂不定,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③关于伊人多义性探讨可以是:心中的偶像,贤士,真理,道,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美好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都是需要执着追求的。
所以诗作有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意义:忧伤之美。
三、探讨诗歌的美。
《中国诗史》:关于《诗经>我们只觉得百读不厌。
为什么?因为《诗经》中美感丰富。
美在哪里?1、凄迷朦胧的画面美。
2、悦耳悠扬的音乐美。
(偶句入韵)3、含蓄蕴藉的意境美。
4、至纯的人性美。
课后反思:教学中有一作业值得一做,很有启发性。
诗歌开头第一句,交代了时间环境思慕人的地点。
请用现代文四字句来表达。
优秀作业如下:金秋时节,佛晓时分;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秋风瑟瑟,苇丛起伏;;秋水茫茫,清澈澄明;烟波万状,凄迷朦胧。
《蒹葭》导学案
《蒹葭》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这首诗。
2、疏通诗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及表达情感。
3、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学习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5、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预习
1、注音:
蒹葭()伊人()溯洄()湄()
跻()坻()涘()沚()
2、解释词语
蒹葭苍苍伊人溯回从阻溯游宛萋萋晞湄跻采采未已涘右沚
三、思考探究
1、朗读诗歌,根据注释与借助工具书,弄清诗句的意思。
2、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情感的?
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男主人公的情感的?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5、积累拓展
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不同。
6、欣赏歌曲,再次感受诗歌魅力。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2.鉴赏文章: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蒹葭》的鉴赏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章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诗歌的基本内容概括;
b.诗歌的意境、意象分析;
c.诗歌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d.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哲理及个人感悟。
3.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仿写《蒹葭》的句式和修辞,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象为主题的诗句,并在课堂上分享。
3.赏析意境: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4.文化背景:介绍《蒹葭》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歌的内容、意境、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2.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文学常识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分享学习心得。
5.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对本诗的鉴赏和分析。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蒹葭》,并撰写一篇关于本诗的鉴赏文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蒹葭》的基本内容、背景、作者简介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并赏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
1.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哲理、情感及审美价值。
2.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蒹葭》的诗意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背诵并默写课文《蒹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自然景物中的美好和诗意。
(3)培养学生对爱情的纯真和执着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蒹葭》的诗意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背诵并默写课文《蒹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2)理解并欣赏自然景物中的美好和诗意。
(3)对爱情的纯真和执着的追求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欲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运用朗读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蒹葭》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评论。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蒹葭》的诗意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简要介绍课文《蒹葭》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蒹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学习和练习这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蒹葭》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高中语文华东师大版高一上册第五单元15【教学设计】《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蒹葭》是华东师大版《语文》教材高一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内容能够背诵全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
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
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风、雅、颂、赋、比、兴合起来称之为《诗经》“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托物起兴,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内容。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
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五单元 15.蒹葭 教案
高一语文指导教学书教学目标:1、体会抒情主人公坚持不懈、上下求索的追求探寻精神。
2、理解《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形式在诗中的运用。
3、学习通过把握意象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秋水伊人”这一核心意象。
2、体会诗人苦苦追寻的求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2、简介《诗经》。
A、《诗经》内容(305)风,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B、“赋”、“比”、“兴”表现手法及影响“赋”:铺陈其事——叙事和抒情“比”:以此物比彼物——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C、《诗经》的由来:汉代的学者有采诗的说法。
后研究者认为,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
在孔子时代,《诗》被用为儒家学派的教材。
秦代被焚烧,至汉复传,传诗者为齐、鲁韩毛四家,现称鲁人毛亨传的为“毛诗”,汉代独尊儒术,将之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D、《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它的出现及它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
《诗经》中尤其是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大。
二、新课传授:(一)自学:1、朗读课文,把握诗中蒹葭、白露、伊人等主要意象。
请全班同学推荐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蒹葭》,若读得不理想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你是在表达对你很喜欢的一位朋友的感情,你应该怎样读?2、参照注释,疏通句意。
要求:疏通文句部分,明确文言词法句法知识。
提示: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
3、小组互帮讨论:《蒹葭》的表现手法及形式特点。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重点理解“伊人”指代什么?或隐喻什么?(2)本诗是思念“伊人”之作,那么,为什么开篇不直接写“伊人”,而先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提示:把握这两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蒹葭》学案
《蒹葭》学案《诗经》两首——《蒹葭》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
2.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
3. 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溯洄()坻()湄()跻()坻()涘()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分为、、三部分。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合称为”六义”。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问题探究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蒹葭》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4、《蒹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请找出本诗中变换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5、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三、拓展练习1.《蒹葭》选自,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思想感情。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4.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6. 将《蒹葭》工整抄写在下面,并在旁边写下你的学习收获。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蒹葭》这首诗。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3)了解诗经的背景知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经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蒹葭》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提高朗读、背诵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的变化和意境的把握。
(2)诗经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背景知识。
(2)引发学生对《蒹葭》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蒹葭》,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讲解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2)组织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的朗诵才华。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蒹葭》。
2. 写一篇关于《蒹葭》的赏析文章。
3. 收集有关诗经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3.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五单元 -5.1 蒹葭(详案)
蒹葭(详案)授课地点: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理解“从”字在《蒹葭》中的内涵。
2.体会重章复沓对主旨、情感表达的作用。
3.理解《诗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从”字在《蒹葭》中的内涵;体会重章复沓对主旨、情感表达的作用。
难点:理解《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源头意义。
【学情分析】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高一新生对高中语文课充满期待,但是留存着初中古诗文学习死记硬背的深刻印记,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需要彻底转变。
本校高一新生,学习态度良好,但理解和执行能力一般,开学至今一个月时间,难以扭转他们的思维习惯。
简答《诗经》中有最真的情感,情感的共鸣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
【选题思考】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借助《诗经》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共鸣,达到春风化雨的情感浸润的目的。
文化给予我们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诗经》中人对于最纯真的情感的率直表达,是民族文化中最好的东西。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用《诗经》中表达得最纯真的情感来滋养学生的心灵,是我今天这堂课最主要的目的。
现在高中的古诗文学习,对文化的的理解很多时候是支离破碎的,往往学一篇扔一篇。
我希望通过《蒹葭》,借助《诗经》这一文化源头,往下溯流。
我力图通过教师的阅读来做示范,学习是一种不间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阅读民族文学中的经典篇章,求真求实,不要标签式的结论,而是一种踏实的阅读。
在处理“苍苍”、“萋萋”和“采采”的关系中,我遇到疑惑,查考源资料,初步解决这个疑惑。
当然,扣住古诗词的核心词“从”和主要意象来教学,这是具体应试的角度,为将来学生高三真正进入诗歌鉴赏做准备。
高一的诗歌教学不一定训练学生的鉴赏逻辑,但是必须关注学科本身的特点——品味语言。
【教学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在校完成1.熟读成诵。
2.写出你对《蒹葭》的理解,说说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五单元 -5.1 《蒹葭》 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体会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并锻炼通过意象体味诗歌意境的能力2. 培养审美情趣,从美学的角度欣赏《蒹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含蓄朦胧美。
3. 提升对传统文学的热情,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和对诗歌美的挖掘感受中国文化内涵。
4. 体会与作者“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共同情感。
教材分析《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王国维语:“《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极言其美。
《蒹葭》之美,美在其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回环曲折之音,美在其雾霭迷茫、情思荡漾的情语相融之景,美在其若即若离、含蓄朦胧的真真切切之意。
无论是其音乐美、画面美、含蓄美相合的艺术形式,还是其丰富意象构成的美好意境,都值得学生用心体味,而诗歌中体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主题,更是能触动学生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之产生共鸣。
基于此,本篇课文的教学的目标,也就应该定位在“感受诗歌美”与“体会共同情感”上。
学生分析本篇课文的学习对象是国际部10年级学生,学生语文基础参差。
国际部部分学生来自国际学校初中,较长时间未接受语文课堂训练,基础略显薄弱,尤其是古诗词理解能力。
学生大部分时间学习BC国际课程,语文课课时较少。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参加并通过教育部门的统一考试。
扎根东方文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并以此为契机,打开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窗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课堂学习从感受诗歌美与理解共同情感入手,更易提升学习热情,在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对民族精神加以发扬与传承。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含蓄朦胧的意境,提高通过意象体味诗歌意境的能力。
提升审美情趣,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含蓄朦胧美。
难点:体会男主人公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理解“伊人”这一形象的内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提问《诗经》文化常识2. 明确重点文学常识,注意提醒:《诗经》收录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将这一历史时期与西方文明古国及欧美等现代化国家相对照1.小组抢答文学常识2.组内交流课前资料准备,明确西方同时期文化情况。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
高中课文《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蒹葭》。
(2)理解课文《蒹葭》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蒹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蒹葭》。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悟作品中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蒹葭》。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课文《蒹葭》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课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深度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蒹葭》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诗歌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教师深入剖析课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回答课后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蒹葭》。
2. 深入研读课文,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生僻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象,帮助学生入境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对比分析:将《蒹葭》与其他爱情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其独特之处。
年高中语文 5.15《蒹葭》教案 华东师大版
蒹葭教学目标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
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一、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三、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四、《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五、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蒹葭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蒹葭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蒹葭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
现在一样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寻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蒹葭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 《蒹葭》教案教学目标1.掌控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
2.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进程一. 情形导入1.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情形导入本课。
2. 简介《诗经》。
二. 朗诵感知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诵全诗,圈点生字。
2. 抽学生朗诵本诗,师生共同评判。
3.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速、腔调。
4. 学生自由朗诵本诗,掌控语速、感情基调。
5.抽学生朗诵本诗,师生共同评判对语速、腔调的掌控。
6.引导学生说说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7.各组推荐代表在班内展现朗诵,评出优越组。
8.全部学生齐读。
三.研读感悟意境1.学生以自己爱好的方式读本诗,结合凝视,组内知道大意。
教师巡查,答疑解难。
2.引导学生摸索:景物描写和“重章叠句”的作用。
3.学生感悟意境,《蒹葭》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聚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曲折的河道寻觅她,路途艰巨又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觅她,好像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曲折的河道寻觅她,路途艰巨又坡陡。
逆流寻觅她,好像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明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曲折的河道寻觅她,道路艰巨又曲折。
逆流寻觅她,好像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教学反思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蒹葭》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蒹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华师大版高中语文是目前国内较为优秀的语文教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本文的教学背景是高一上学期,该学期主要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其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涉及到了《论语》、《诗经》、《周礼》等等。
本文所述教材内容为《华师大版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上册》中的《蒹葭》。
1.2 教学目标•理解《蒹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2.1 情境热身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以达到预热的目的。
比如:•你们平时都会听哪些类型的音乐?•那些音乐对你的心情有比较大的影响?•你们认为音乐和文字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吗?2.2 预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翻译古文、朗读、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预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3 剖析思考通过学习散文《蒹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剖析,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
•教师首先应该对散文的体裁、结构、情节等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对散文整体有全面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包括词语的含义、主旨思想、情感表达等等;•最后,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发表意见。
2.4 归纳总结通过讨论、总结、思考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内涵,并在阅读中体会到美的感受和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形成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散文文本的全面分析和剖析,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内涵。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蒹葭》教案(5篇)
《蒹葭》教案(5篇)第一篇:《蒹葭》教案《蒹葭》教案一、导入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1配乐朗读文,体味感情。
2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学生欣赏、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各抒己见)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嘛!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含蓄。
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
第一课时:
按照学习小组开展学习,6-8人一组,确定组长。
一、画面+感受
(一)示范
1. 示范:看教师表演,请描述读完诗歌后脑海中留下几个画面?——()
2、在画面上写上内容关键词
3、在画面下侧写上感受关键词。
4、组内互相训练。
注意引导语“请描述一下,诗中一共有几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第二个
画面是?……如果用一个词语表示画面内容,那个词是什么?请把这个词写在画面上…….看见这个画面,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把这个词写在画面下侧。
”
(二)课文
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3、教师示范:筛选关键信息。
如“蒹葭有多高?”“她是什么颜色的?”
3、脑海中留下几幅画面,分别用一个或两个关键词标注。
4.在画面上写上内容关键词
5、在画面下侧写写上感受关键词。
6、组内互相训练。
注意引导语“请描述一下,一共有几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
(三)关注下面关键词所体现的画面变化。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
(四)情感分享
请确定自己读完诗歌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的前提下,用文字描绘出刚才自己脑中的画面。
(五)检测
1、学生自读、脑中放电影。
2. 录音诵读、学生脑中放电影。
3.解释下列加点词(参照课文注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4.主题理解:
NO1:《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
背景: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发表演说,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NO2:高级动物
歌手:窦唯词:窦唯曲:窦唯专辑:《黑梦》
矛盾虚伪贪婪欺骗
幻想疑惑简单善变
好强无奈孤独脆弱
忍让气忿复杂讨厌
…….
幸福在哪里
…….
NO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
补充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蒹葭》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二课时:
(一)资料: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又称《诗三百〉。
(《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记在内。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矛盾、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
赋,陈述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兴,比喻,以此物比彼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物。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二)检测:
《诗经》是我国诗歌,共收入
自至大约五百多年的诗
歌篇。
又称。
(《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记在内。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的诗。
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矛盾、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三类。
赋,,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
比,,;
兴,。
合称“诗经六义”。
“赋、比、兴”示范
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比:《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三)训练:分析这首诗中的艺术手法。
【原文】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yao)之。
【注释】
关关雎(jū)鸠(jiū):雎鸠鸟不停地叫。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荇菜:水草名,一种可食的水草
逑:配偶
寤(wù):睡醒,寐:睡眠
寤寐:日日夜夜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芼(mào):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欢乐
[1]:音帽,有选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