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业绩专项审计内容及重点
专项审计报告
专项审计报告
一、背景介绍
专项审计报告是对某个特定领域、问题或实体进行审计的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和评估相关数据、流程和管理控制制度,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和建议。
二、审计范围
本次专项审计报告的审计范围涵盖了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
三、审计目的
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公司运营的稳健性和合规性。
四、审计结论
根据审计工作的深入调查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已建立完善的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
3.风险管理制度健全,能够有效识别和应对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
五、审计建议
基于审计结果,向公司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强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高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2.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岗位职责分工和内部审计监督;
3.定期评估和更新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
六、结语
专项审计报告是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一次全面评估,通过本次审计工作,我们对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公司能够积极采纳审计建议,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以上为本次专项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谢谢阅读。
经营管理专项审计报告范文
经营管理专项审计报告范文
一、审计目的
本专项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估,以帮助管理层发现问题,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的范围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等经营环节,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措施。
三、审计方法
本次审计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业务数据、管理制度等;
2. 对管理层进行访谈,了解经营情况及管理制度;
3. 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询问,了解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4. 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评估其设计和执行情况;
5. 对重要经营环节进行实地观察和检查。
四、审计结果概述
经过审计,我们发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1. 生产效率低下,存在浪费现象;
2. 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份额不足;
3. 采购流程不规范,存在廉政风险;
4. 财务管理不严谨,存在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五、经营管理情况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原因如下:
1. 生产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设备维护不当,员工培训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2. 销售渠道不畅:主要是由于销售策略不够灵活,销售人员能力不足,市场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的。
3. 采购流程不规范: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采购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供应商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4. 财务管理不严谨: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财务人员能力不足,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
六、重大问题及改进建议
经过审计,我们发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一些重大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经营绩效审计报告
XXX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绩效审计报告
(意见征求稿)
根据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与XX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业务约定书和经营业绩专项审计方案,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派出以XX为组长XX、XX为组员的审计小组,从20XX年X月XX日起对XX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经营绩效审计工作,现将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汇报顺序按经营绩效专项审计方案中的审计内容展开)。
一、基本情况
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XX年XX月XX日,经营项目电力工程调试、送变电监理、火力发电站监理、电力技术咨询服务等。根据XX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XX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理顺多经企业国有产权关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决策部署,以及《关于做好多经XX母公司与XX公司建立产权关系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于20XX 年X月XX日将XX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无偿划入XX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建立产权关系。20乂乂年乂乂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二、审计范围
根据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与XX有限责任公司
签订的业务约定书和经营业绩专项审计方案,项目组对 XX 气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专项审计(必要事项延伸到20乂乂年度),客观公正的评价XX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对XX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财务、投资、法律、用工方面存在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三、审计依据
《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XXX国资委监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XX国资委监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质量评价办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审计实施方案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审计实施方案
一、审计目标
本审计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经营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确保各项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为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包括被审计单位近三年的经营业绩数据,以及与经营业绩相关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审计内容
1.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核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经营业绩指标,如收入、利润、成本等,与年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情况及差异原因。
2.财务数据真实性:核实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数据,检查是否存在虚报、隐瞒或篡改等情况。
3.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并针对关键控制环节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或漏洞。
4.风险管理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完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当,并针对重大风险进行重点关注。
5.经营合规性:检查被审计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等情况。
四、审计方法
1.数据分析:利用财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对比分析。
2.现场调查:通过访谈、观察、实物盘点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核实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穿行测试:选取关键业务流程,对其执行过程进行全程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风险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
五、审计程序
1.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专项审计方案
专项审计方案
专项审计方案
一、审计目的和对象
本次专项审计的目的是对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对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内部控制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完整和可靠。
审计对象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的经营和管理活动。
二、审计程序
1. 确定审计范围: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性质和风险状况,确定本次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2. 数据采集:收集和审核相关的财务会计记录、合同、证书等文件,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
3. 内部控制评估: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包括风险识别、控制措施、监督机制等方面。
4. 财务报表审核: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和分析,包括收入、成本、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
5. 样品测试:通过样品测试的方法,验证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准
确性和合规性。
6. 核实抽样:对关键数据进行核实抽样,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 重大风险评估:对公司的重大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方面。
8. 建立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审核标准
本次审计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分工》等相关规定进行审计。
审计将以财务报表真实、完整和可靠为原则,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为重点。
四、审计资源
1. 审计团队:本次审计将由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团队进行,包括审计师、审核师、风险评估师等。
2. 审计工具和方法:将使用现代化的审计工具和方法,包括电子审计、数据分析等,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与要点
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与要点
业务经营审计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审
查和评估。它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当前经营状况,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战略规划。
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要点:
1. 财务审计:这是业务经营审计中最常见的部分。财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审计人员会对这些报表进行核对和比对,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是企业保护资产、维护业务秩序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和有效。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并通过抽样和测试来评估其执行情况。
3. 经营业绩审计:经营业绩审计是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审计人员会通过比较企业的业绩指标和行业平均水平,评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他们还会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效率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数据,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4. 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风险管理
审计的目的是评估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5. 合规审计:合规审计是对企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评估。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合规政策和操作流程,并核实企业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经营活动。
6. 信息系统审计: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系统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会检查企业的信息系统架构和安全措施,并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和薪酬待遇专项审计报告
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和薪酬待遇专项审计报告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审计背景和目的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各业务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薪酬待遇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专项审计旨在全面审查业务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薪酬待遇,以确保其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同时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审计范围和方法
本次审计涵盖了公司各业务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薪酬待遇情况,包括他们的收入结构、绩效考核、奖金发放等方面。审计方法包括收集相关数据、对比行业标准、访谈相关人员等。
三、审计结果和分析
1. 经营业绩评估:通过对各业务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我们发现大部分业务负责人的业绩表现良好,但也有部分业务负责人的业绩低于公司整体水平。具体来说,XXX业务负责人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而YYY业务负责人的销售额却下降了XX%。
2. 薪酬待遇分析:在薪酬待遇方面,我们发现公司对业务负责人的薪酬结构较为合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
等各部分比例适中。但也有部分业务负责人的绩效奖金与他们的业绩表现不太匹配,需要进一步调整。
3. 行业对比: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我公司业务负责人的薪酬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某些关键岗位上,我们的薪酬水平可能缺乏竞争力,这可能会影响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审计建议
基于以上审计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对表现不佳的业务负责人进行深入分析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业绩水平;
2. 调整部分业务负责人的绩效奖金,使其与他们的业绩表现更加匹配;
3. 关注关键岗位的薪酬水平,提高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最新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报告
附件1:
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文号)
XXXX公司(企业):
我们审计了XXXX公司(企业)201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国有资产变动情况表、(合并)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合并)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和(合并)基本情况表以及(合并)会计报表附注,并出具了XXXX 号审计报告。在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基础上,按照《市人民政府国资委关于委托中介机构做好2012年度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及业绩考核专项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XXXX公司(企业)进行了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具体情况披露如下:
一、企业合并报表范围
(一)本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企业基本情况
按照下列格式披露纳入报表合并范围的全部子企业主要情况;大型企业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可以披露到二级子企业,集团所属重要子企业不分级次全部披露:
取得方式:1、设立投资,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4、其他(二)本年新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
结合财务决算报表中《并购及无偿划入企业情况表》(企财13表),披露本年新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特殊目的主体、通过受托经营或承租等方式形成控制权的经营实体名称及年末净资产、本年实现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年初经营业绩考核目标企业范围是否包含该企业。
(三)本年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子公司
结合财务决算报表中《子企业及股权处置情况表》(企财14表),披露原子公司的名称、注册地、业务性质、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本年不再成为子公司的原因。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服务方案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服务方案
一、审计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专项审计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并提供可行的建议,以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和业绩。
二、审计范围:
1. 企业负责人在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经营业绩;
2. 相关政策和法规遵守情况的审计;
3. 资源利用和费用控制的审计。
三、审计内容:
1. 业绩评估: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包括财务指标、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等;
2. 内部控制审计:评估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包括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等方面;
3. 战略规划和决策实施审计:审查企业负责人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包括战略目标、市场定位、资源配置等;
4. 绩效管理和激励措施审计:评估企业负责人对员工绩效管理和激励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包括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等;
5. 政策和法规遵守审计:审查企业负责人对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遵守情况,包括财务报告、税务合规等;
6. 资源利用和费用控制审计:评估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和费用的控制情况,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能源等方面。
四、审计方法和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财务报表、经营报告、市场调研数据等;
2. 访谈调查:与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经营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 文件和记录审查:审查企业的战略规划文件、决策记录等;
4. 内部控制测试:抽样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情况;
5. 绩效指标评估:对企业负责人的绩效指标进行评估,与行业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
6. ***企业多计提坏账准备5285.51万元,导致少计利 润5285.51万元。
二、经营业绩-突出问题
1、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下与外部企业循环销售,人为 做大销售规模 。
2、在合并报表企业间的贸易活动中人为增设外部交易 环节,虚增收入。
4、有无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缓慢问题;
5、有无“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厂办大 集体改革缓慢;
6、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缓慢等。
企业瘦身健 体、提质增 效情况
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重点四)
1、关注企业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 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否能够达 到有关规划、任务书等要求的节能减排目 标;
3、《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 业投资管理的通知》
4、《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投 资管理的通知》
5、《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
企业投资的原则、重大投资报告制度和投 资项目实施后评价管理
对暂行办法进行细化
部分企业存在在负债率过高、超出企业财务 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仍盲目扩大投资规模 发展战略不清晰,主业不突出,存在盲目收购、 扩张和重复建设的倾向
一、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方法三)
与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座 谈,听取介绍,调查了解情况。
召开座谈会 审查分析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李中彦 董 伟
企
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是企业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厂长(经理)经营业绩。具体应包括:审查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审查和评价经营目标及经营成果的实现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审查各项基金的提取和使用的合规、合法与有效性;审查有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重大损失浪费行为;审查评价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审查有无其他单位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如短期行为、重大事故、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失误等)。主要考核指标有:经济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产值成本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资金周转率、资金占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经营指标(品种开发、市场开发、产值产量)、成本、利润、税金指标、设备改造、技术进步指标、固定资产增值指标、安全生产指标、资金利润效果指标、环境保护指标、职工工资福利指标等。
审计中应突出六个重点:
(1)以资产审计为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将全面对国家担负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因此,企业经营者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效益直接影响国家利益。从目前情况看,资产不实、家底不清、国有资产帐外转移、流失毁损等问题在某些企业还相当严重。为此,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认真分析资产管理不力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确保国家资产不受损失,并提高运营效益。
(2)以企业经营管理为重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强化企业管理,管理是企业效益的关键,从近年审计情况看,有三分之二的亏损企业是经营不善造成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已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严重障碍。因此,应以企业经营管理为重点,针对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督促企业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堵塞“跑、冒、滴、漏”,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专项审计工作基本内容及年报审计基本流程
资产清查审计:
如何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
审计人员通过对各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和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等进行审计。
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的真实性、准确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计算、检查、询问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其中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对外投资及长短期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需要实行逐笔详细审查。资产清查审计主要内容
一、资产类
资产类清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账外资产等,要求核查资产的种类、金额、真实性和权属关系等.
1.货币资金的清查内容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1)库存现金的清查。查看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核对库存现金实存数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对库存外币按照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率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2)银行存款的清查。查看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各类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检查各类存款账面余额与金融机构的账面余额是否
相符。将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核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报告-概述说明以
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被认为是评判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必须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考核。为此,专项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进行审查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将探讨企业负责人的角色和责任,解析企业负责人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职能,并介绍其在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接着,本文将重点关注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负责人在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指标和绩效进行测量和评估,可以揭示出企业负责人的能力、决策水平、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把控能力。同时,经营业绩考核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企业负责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最后,本文将探讨专项审计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专项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全面的审查方式,可以有效地发现企业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建议。通过专项审计,可以为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理论和实践,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专项审计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企业管理和监督机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业务经营审计,是指以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及利⽤⽣产⼒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进⼀步合理开发⽣产⼒,挖掘提⾼经济效益途径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
(⼀)对⽣产过程的审查
业务和经营审计的重点是对企业⽣产过程的审查。⽣产过程是价对⽣产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产经营观念是否端正。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产发展规划是否恰当。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有关产量、品种、花⾊、质量等⽅⾯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计划。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发展规划是否相互协调。
(3)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推⼴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职⼯培训的具体计划。
(4)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有着较明确的赶超指标和具体措施等等。
3.审查被审单位的⽣产计划是否全⾯。其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计划是否与销售计划相衔接。
(2)审查⽣产计划是否与技术组织措施、原材料供应、财务成本计划相适应。
(3)审查⽣产计划是否有利于提⾼产品质量和有利于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
(4)审查⽣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设备的产量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5)审查⽣产计划中制定的劳动定额是否先进合理,闲散的劳动⼒是否有合理的安排。
(6)审查⽣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定额、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7)审查被审计单位各车间、各⼯序之间的⽣产能⼒是否相平衡,⽣产周期、⽣产批量是否合理可⾏。
(8)审查实现⽣产计划的各种途径与⽅法是否落实等等。
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产业绩是否真实。其主要内容有:
国有企业审计应关注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材料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基层县市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相继组建了一批新型国有控股公司,涉及投资、融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作为城市公共事业出资者的身份对进行管理开展经营。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工作实际主要以国有企业作为审计对象,对审计重点内容及方法做一探讨。
一、审计主要内容及重点
随着国有资本结构的战略调整,国有企业审计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性企业,包括一般竞争性行业和公共事业或基础行业。包括水电气公共交通、市政建设等,目前以国有资本为主。另一类是非经营性企业,主要为国有资本全资公司,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和宏观性,业务以投、融资为主。
(一)财务账务方面的审计。
财务账务方面的审计包括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方面的总体审计,主要目标是审计国有企业财务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及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也是审计的最基本目标。
1.对企业资产方面的审计。资产审计的重点是应收款项、各类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内容。对于国有资本投入形成的各项资产,应与政府有关批文核对,核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并重点关注其用途;加强对销货款的审计,防止呆坏账;针对少数企业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加大对实物资产审计的力度。
2.对企业负债方面的审计。首先应将主要重点放在应付账款及预付账款上,通过对有关单位相互核对,查明是否真正的负债。其次,审核融资形成的长短期借款或其他债务,并与有关合同,文件核对,重点关注还款来源,评价其偿债能力。
最后,还要关注有无担保或诉讼形成的或有负债及其他潜在损失。
经营业绩专项审计内容及重点
经营业绩专项审计内容及重点
省属出资企业经营业绩专项审计内容及重点
本文旨在介绍省属出资企业经营业绩专项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审计的重点在于对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其中包括基本指标和项目投入。
一、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指标包括:
1、营业收入
1.1 核实所有收入项目的结构及准确性,考核目标确定的收入项目构成有无变化,与考核目标构成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出考核目标构成口径范围的情况。
1.2 严格审计收入确认政策是否合理、与以前年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的情况。
1.3 产品销售价格是否公允,有无关联方交易以及涉及数额情况等。
1.4 收入及应收款项是否存在异常变动。
1.5 分析市场因素以及政策性因素导致价格、利率、税收变化对收入的影响。(主要同上年度进行对比)
2、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损益)
2.1 核实利润项目的结构及准确性,考核目标确定的利润项目构成有无变化,与考核目标构成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出考核目标构成口径范围的情况。
2.2 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是否按照规定计入当期损益,成本费用结转是否准确,考核年度内有无擅自改变原材料计价方法和成本结转方法等影响利润的情况。
2.3 是否存在利用预提、待摊以及各项准备金科目调节利润的情况;是否存在跨期确认利润的情况。
2.4 经审核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情况。
2.5 企业当年新增的不良资产。
2.6 企业当年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及政策性补贴、拨款等情况及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2.7 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重组、划转、股权转让、执行新会计准则、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变更管理级次等政策性原因对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影响数额,并说明是调增还是调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省属出资企业经营业绩专项审计
内容及重点
一、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指标包括:
1、营业收入
(1)依照《考核办法》规定,核实所有收入项目的结构及准确性,考核目标确定的收入项目构成有无变化,与考核目标构成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出考核目标构成口径范围的情况;
(2)严格审计收入确认政策是否合理、与以前年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的情况;
(3)产品销售价格是否公允,有无关联方交易以及涉及数额情况等;
(4)收入及应收款项是否存在异常变动。
(5)分析市场因素以及政策性因素导致价格、利率、税收变化对收入的影响。(主要同上年度进行对比)
2、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损益)
(1)依照《考核办法》规定,核实利润项目的结构及准确性,考核目标确定的利润项目构成有无变化,与考核目标构成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出考核目标构成口径范围的情况;
(2)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是否按照规定计入当期损益,成本费用结转是否准确,考核年度内有无擅自改变原材料计价方法和成本结转方法等影响利润的情况;
(3)是否存在利用预提、待摊以及各项准备金科目调节利润的情况;是否存在跨期确认利润的情况;
(4)经审核的当期企业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情况;
(5)企业当年新增的不良资产;
(6)企业当年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及政策性补贴、拨款等情况及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7)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重组、划转、股权转让、执行新会计准则、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变更管理级次等政策性原因对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影响数额,并说明是调增还是调减。
(8)分析市场因素以及政策性因素导致价格、利率、税收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主要同上年度进行对比)
3、净资产收益率
(1)企业当年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的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及平均净资产;
(2)企业因当期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新增的不良资产和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等原因对净资产的影响数额;
(3)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重组、划转、股权转让、执行新会计准则、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变更管理级次等政策
性原因对净资产的影响数额。
(4)企业当年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考虑到上述原因影响后的净资产收益率。
4、项目投入
根据《青海省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及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确定的投入数额,逐项审查企业项目投入的完成情况,具体列示项目投入的名称、进度、投入额(按照实际付款额以及形象进度额分别列示)。具体操作:依照企业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科目新增数据填列。
(二)附加指标包括:
1、应收款项回收率: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应收帐款、预
付款项、其他应收款三项内容,不包括其他科目(如应收票据);
2、利润总额超额完成目标值的计算(剔除客观因素影响);
3、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依据相关部门认定结果确认;
4、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依据相关部门认定结果确认;
5、企业重大事项报告情况。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经
济损失,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重大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等重大
事项是否及时向国资委予以报告,是否得到国资委的相关批复。
二、企业当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根据《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确认企业当年的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率,正确认定企业经营性增值或减值因素,核实企业客
观增加或减少国有资本及权益的因素。
三、企业负责人上年度薪酬发放及职务消费情况
1、按照《办法》及年度薪酬批复文件的规定,对企业
负责人上年度实际发放薪酬情况、列支渠道以及纳税情况进
行审核,检查发放是否超过国资委核定的上年度薪酬总额,
是否在批复薪酬外兑现个人专项奖励等报酬;
2、计算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年金等
是否以基薪为基数,并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企业代个人
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现象;
3、是否存在除批复薪酬之外以任何形式发放任何报酬
的情况,企业负责人兼职取酬情况应单独说明。
4、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列支情况。(职务消费是指企
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由企业承担的消费性支
出,主要包括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办公用房配置及使用、通讯、业务招待(含礼品)、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详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
中办发[2009]26 干规定》
号)内容)
四、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及人工成本发放情况
1、工资发放情况
(1)企业年度在册职工和在岗职工的平均人数、实际
发放的工资总额(实发工资不含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年金等,单独列示)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减及原因分析说明。
(2)企业年度用工结构(分层列示),其中:劳务派遣人员数量、实际发放的劳务派遣费用、以及增减变化情况。
(3)核实工资总额构成情况以及实际发生数有无超出
国资委年度核定工资总额计划。
2、企业人工成本情况
(1)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其中:工资总额、五金一险、住房费用、福利费用、工会经费及教育经费等各组成部分的数额及其增减情况;
(2)企业是否实行年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等情况。
3、执行“两低于”原则情况按照工资总额管理遵循的“两低于”原则(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要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要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重点审计企业年度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利润总额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及增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