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进厂检验规范解析
钢材进料检验规范
![钢材进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a65d7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f.png)
原材料进料落料标记移植规范(钢材铝材)一. 材料检验1 原材料入厂验收记录;2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3 对牌号不明的原材料,经复验确定其牌号且提供检验报告方可使用;二检验依据1 订货合同和订货技术要求,订货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状态、规格(型材号、定尺长度等)、尺寸允许偏差(若不注明则按最低级别供货)、重量、其他要求等。
2 符合上述规定的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制造工艺与有关技术标准(按国家标准)。
3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试验报告;4 各种型材检验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三检查1检查每批型材上是否挂有如下标志的标牌: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生产厂名称、商标;材料牌号;供应状态:批号2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由质量检验部门填报与汇总,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3 根据订货合同的要求,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可作为产品质量合格证的附件,提供给客户。
4 采购部门(或材料仓库)在原材料进厂后立即按要求填写送检单,送质检部门。
送检单内容包括原材料牌号、名称、进厂数量、产地等。
四表面质量1 型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斑点和硝盐痕迹。
2 型材上需要加工的部位,其表面缺陷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
3 型材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缺陷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8%的起皮、气泡、表面粗糙和局部机械损伤、但缺陷最大深度不得超过0.5 mm,缺陷总面积不超过型材表面积的5%。
五.原材料的标识1 原材料的标识一定要清晰、准确,检查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必须先检查确认产品的标识。
2 凡原材料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报告及检查记录上都应有产品标识刻字3.原材料一经检验合格入库,由质检部存档其合格证明文件,车间落料班根据料单向仓管员领用所需材料,仓管员需仔细核对料单和原材料的唛头标记,确认准确无误后发放材料。
4.落料班员工对原材料进行切割整理。
切割的材料如一头有保存完好的唛头标记,则无需再对型材移植标记,如果型材两头都切割加工,没有唛头标记了,则工人应立即向相关质检员报备,根据其对应的质保书由相关人员对型材重新移植唛头标记。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a9037927d3240c8447effc.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a.棒料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一、检验内容和方法三、性能检验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一、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量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2)表面粗糙度的检验铸件表面由于金属液的静压力和热作用,以及模型表面粗糙度、砂粒粗细等造成表面不同的粗糙度2.尺寸精度的检验铸件的尺寸公差体系主要包括尺寸公差、错型量、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可选用其它尺寸的一般公差低一级。
如:图样一般尺寸公差为CT12级,则壁厚公差可选用CT13级。
测量工具一般为卡钳、游标卡尺、测厚仪等。
3、内在质量的检验铸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内部缺陷检验、强度及致密性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金相组织(1)内部缺陷的检验(2)强度及致密性的检验(3)化学成分的检验化学成分的检验应按国际(国家)有关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要求执行;化学成分检验一般作为铸件检验的参考内容;化学成分的检验主要有炉前控制性检验和浇注试棒检验。
钢筋材料进场检验要求与标准解读
![钢筋材料进场检验要求与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7df33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a.png)
钢筋材料进场检验要求与标准解读钢筋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钢筋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安全,进场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对钢筋材料进场检验要求与标准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执行相关检验工作。
1. 外观质量检验要求钢筋材料的外观质量是其质量的基础。
进场检验时,需要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和明显的锈蚀,以及是否存在变形等缺陷。
同时,还需检查钢筋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直径、长度和弯曲度等。
外观质量检验一般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2. 力学性能检验要求钢筋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进场检验时,需要对钢筋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
这些检测指标一般通过拉伸试验等实验方法得出,并与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进行比较。
如屈服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数值,抗拉强度应符合或高于规定的数值。
3. 化学成分检验要求钢筋的化学成分直接关系到其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
进场检验时,需要对钢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含碳量、硫含量、磷含量、锰含量等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这些检测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应与相关标准或规范中的要求进行对比,以确保钢筋质量符合标准。
4. 表面质量检验要求钢筋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程度。
进场检验时,需要对钢筋的表面进行检查,包括观察有无锈蚀、氧化、腐蚀和附着物等情况。
钢筋的锈蚀情况可以通过视觉检查或钢筋钝化度测量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要检查钢筋的表面光洁度和是否存在刮削、裂纹等表面缺陷。
5. 标志和包装要求钢筋进场后,需要进行标志和包装,以确保其唯一性和质量保障。
标志一般包括钢筋的批号、规格、材质等信息,在钢筋表面或包装上进行标识。
包装要求通常包括防锈、防潮、防损等措施,以确保钢筋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在执行钢筋材料进场检验时,除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外,还需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钢筋和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试验方法》(GB/T 228-2010)、《钢筋和钢筋焊接接头化学成分的测定》(GB/T 228.1-2010)等。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b7dc2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f.png)
钢筋进场检验要求1. 引言钢筋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在混凝土和钢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钢筋的质量必须得到严格控制和检验。
本文将介绍钢筋进场检验的要求。
2. 检验范围钢筋进场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钢筋的规格和型号 - 钢筋的标志和质量证书 - 钢筋的外观质量 - 钢筋的尺寸和偏差 - 钢筋的化学成分 - 钢筋的机械性能 - 钢筋的表面质量 - 钢筋的包装和运输状况3. 检验方法钢筋的进场检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 目视检验:通过目视观察钢筋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纹、锈蚀等问题。
- 测试方法:通过使用测量工具来检测钢筋的尺寸和偏差,例如使用卡尺测量直径和长度、使用百分表测量弯曲度等。
- 化学分析:通过将钢筋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钢筋的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 机械性能测试:通过对钢筋进行拉伸和弯曲等试验,来测试钢筋的机械性能,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 表面质量检测:通过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钢筋的表面质量,以判断是否存在气孔、麻点等缺陷。
- 包装和运输检验:通过检查钢筋的包装和运输情况,来确定钢筋是否受到破坏或污染。
4. 检验依据钢筋的进场检验应该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 - 国家钢筋标准:根据国家有关钢筋标准的要求,对钢筋的规格、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检验。
- 工程施工规范:根据工程施工规范中对钢筋质量的要求,对钢筋进行检验。
- 钢筋生产企业标准:根据钢筋生产企业的标准要求,对钢筋进行检验。
5. 检验记录和报告钢筋的进场检验应当做好记录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检验日期和地点 - 检验人员和检验仪器 - 检验结果和结论 - 检验意见和建议 - 检验报告的签字和盖章6. 检验频率钢筋的进场检验应该在每批次进场时进行,并且每个批次的样品数量应根据钢筋的进场量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
同时,也应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样检验。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21598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0.png)
钢筋进场检验的内容有哪些钢筋进场检验。
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钢筋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钢筋进场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外观质量检验。
外观质量检验是钢筋进场检验的首要内容。
首先要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明显的凹凸、裂纹、疤痕等缺陷;其次要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有锈蚀、氧化等现象;最后要检查钢筋的直径、长度和弯曲度是否符合要求。
只有外观质量合格的钢筋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
二、化学成分检验。
化学成分检验是钢筋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
通过取样分析的方法,对钢筋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主要检测钢筋的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指标,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确保钢筋的材质符合要求。
三、力学性能检验。
力学性能检验是钢筋进场检验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检测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弯曲性能等指标,确保钢筋的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力学性能合格的钢筋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四、标识和包装检验。
标识和包装检验是钢筋进场检验的最后环节。
要检查钢筋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包装是否严密、完好,以及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只有标识清晰完整、包装严密完好的钢筋才能被接收并投入使用。
总之,钢筋进场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进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外观质量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标识包装检验,确保钢筋的质量合格,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
钢材验收检验规程
![钢材验收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5156991f7ec4afe05a1dfaa.png)
1操作细则1.1基本流程1.2钢材采购检验标准1.2.1证明材料检查:进厂钢材,必须具有质量保证书。
质量保证书需要检查的内容有:日期是否是近期、规格是否正确、数量是否正确、材质是否正确、字迹是否清晰、是否有涂改、是否盖红章等;1.2.2钢材外观检查标准: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锈蚀、麻点、划伤等表面缺陷。
如表面有上述缺陷,允许清除,清除的深度不得超过钢材厚度公差的一半。
不得出现严重锈蚀及凹坑。
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
型钢表面缺陷不得横向铲除,其它不影响使用的缺陷允许存在,但应保证钢材的最小厚度。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1.2.3钢材规格尺寸检查标准:一、热轧扁钢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704-1988)二、钢板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709-1988)钢板厚度偏差(板厚0.9~13㎜)钢板厚度偏差(板厚>13㎜)三、 角钢规格尺寸检查标准:等边角钢边宽度、边厚度尺寸允许偏差(mm )(GB/T 9787-1988)不等边角钢边宽度、边厚度尺寸允许偏差(mm )(GB/T 9788-1988)注:型号2的尺寸为宽20mm ,厚3mm/4mm ;型号5.6尺寸为宽56mm ,厚3/4/5/8mm ;以此类推;四、H型钢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11263-1998)五、无缝钢管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8162-1999)无缝管尺寸允许偏差(mm)注:⑴对外径不小于351毫米的热扩管,壁厚允许偏差为±18%。
六、直缝焊管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13793-1993)焊管壁厚及外径允许偏差(mm)七、热轧圆钢规格尺寸检查标准:(GB/T 702-1986)八、方管规格尺寸检验标准:(GB/T 3094-2000)2质量控制2.1检验员需严格按照以上检验标准对采购的钢材进行检验;并填写《钢材采购验收记录》表单;检验完成后,将检验表单及供应商合格证明材料等资料一起交给质量主管;2.2如果外观及规格验收不合格,检验员则应第一时间通知质量主管,由质量主管跟采购、设计、生产、施工等相关部门联系,来决定不合格品是否能够降级使用或者退货处理;2.3如果资料验收不合格,检验员则应及时通知质量主管,由质量主管跟采购部以及供应商联系,来协调解决;2.4质量检验记录的填写,应该及时、清晰、准确,汇报应该及时;对违反该程序的实施人,将按照质量事故责任处理;3附件及表单3.1《钢材采购验收记录》等4 其他事项4.1 对于材料允许公差范围较大的工程项目,可适当放宽材料的尺寸公差。
不锈钢材料进货检验规范标准[详]
![不锈钢材料进货检验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965f2a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4.png)
不锈钢材料进货检验规范标准[详]不锈钢钢材进货检验规程1. ⽬的本规程规定了衡器所⽤不锈钢材料⼊库检验和质量控制规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满⾜衡器产品的制造及销售需要。
2. 适⽤范围适⽤于本公司衡器产品所需不锈钢板材,型材的原材料的⼊库检验及使⽤过程中控制。
本规范也适⽤于供应商进货检验使⽤。
3.引⽤⽂件Q/MT00S720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Q/MT32S004 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GB/T1220-1992 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GB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QTY/3012-2003 不锈钢冷轧钢板(太钢标准)4.职责4.1 物料部采购⼯程师或授权的物料员根据计划需求及BU管理⼈员的要求负责钢材的采购。
4.2 进货检验⼯程师或经授权仓库管理员负责钢材的进货验证⼯作。
4.3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钢材进库数量的验收、贮存、防护和发放⼯作。
4.4 制造/质量⼯程师负责提供钢材在线使⽤过程中的质量信息。
5. 控制程序5.1通知供货和收料物料⼯程师负责或授权物料员通知供应商将所需钢材送到钢材仓库,仓库管理员负责核对钢材数量、规格及有关质量证明⽂件⽆误后,在送货单上签名。
如未按合同或协议要求提交质量证明⽂件应予拒收。
5.2钢材送检钢材进⼊公司后,物料⼯程师或授权物料员及时在 POMT屏幕上打印(Ctrl+F7)“ 国内采购件⼊库单”,对已确定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可直接将有关质量证明⽂件⼀起交仓库管理员,若不是免检供应商和免检物料时,将有关质量证明⽂件交进货检验⼯程师。
5.3检验⽅法5.3.1钢材的进货检验采⽤⽬测、测量和验证的⽅法。
5.3.2抽检⽅案、批次判定合格与否、质量记录执⾏Q/MT32S004《采购件质量验证程序》。
5.4检验内容a)质量证明资料2b)外观;c)尺⼨;5.5质量要求5.5.1质量证明a)验证钢⼚提供质量证明⽂件上钢材的规格、牌号与公司规定⼀致;钢材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与国家标准GB/T20878-2007规定⼀致。
钢材进场检验内容
![钢材进场检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5548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3.png)
钢材进场检验内容钢材进场检验是指钢材在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中到达使用单位后,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该过程是钢材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钢材的使用效果、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钢材进场检验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钢材进场检验的流程钢材进场检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钢材表面检验:检查钢材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纹、疤痕、划痕等缺陷。
2. 钢材尺寸检验:检查钢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钢材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钢材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4. 钢材力学性能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检测钢材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
5. 钢材缺陷检验:采用非破坏检测方法,检查钢材中是否存在裂纹、内部缺陷等问题。
二、钢材进场检验的标准钢材进场检验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我国钢材进场检验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材表面质量标准:主要包括钢材表面平整度、缺陷、氧化皮等方面。
2. 钢材尺寸偏差标准:主要包括钢材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偏差的标准。
3. 钢材化学成分标准:主要包括钢材中碳、硫、磷、锰、铬、镍等元素的含量标准。
4. 钢材力学性能标准: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值等方面的标准。
5. 钢材缺陷检验标准:主要包括钢材内部缺陷、裂纹等缺陷检验的标准。
三、钢材进场检验的方法钢材进场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目测法:通过肉眼观察钢材表面的缺陷、氧化皮等问题。
2. 外观尺寸测量法:通过测量钢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外观尺寸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3. 化学分析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钢材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4. 机械性能测试法: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方式,测试钢材的机械性能。
5. 非破坏检测法:采用超声波、磁粉探伤等非破坏检测方法,检测钢材中是否存在缺陷。
钢材进料检验标准
![钢材进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65b6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钢材进料检验标准
钢材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进入生产流程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以下是一般用于钢材进料检验的一些标准:
1. 化学成分检验标准:包括钢材中各元素的含量要求,通常使用标准化的化学分析方法(比如光谱分析)进行检测。
常见的标准有GB/T 223.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低碳钢中炭素含量测定)、GB/T 223.1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钢铁中磷含量的测定)等。
2. 机械性能检验标准:包括强度、延展性、硬度等指标的检验要求。
常用的标准有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等。
3. 外观和尺寸检验标准:这包括钢材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的要求。
例如,GB/T 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形状、重量和允许偏差》等标准。
4. 耐蚀性能检验标准:钢材耐腐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特定工程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
相关标准有GB/T 10125(金属材料的恒温盐雾试验)等。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如中国的国家标准委员会(S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有一些通用的国际标准适用于钢材的检验。
在实际操作中,钢材的具体检验标准会根据不同的用途、行业规范以及生产制造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钢材进料检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用的标准进行检验,确保钢材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总结.doc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5693bc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3.png)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总结.doc精品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几何形状的检验及控制项检验项目弯曲度平面度圆度脱方度外缘斜度控制项目影响正常使用的波浪度和瓢曲影响使用的椭四边及六边的长型钢等外边缘形弯曲度圆度状控制方法目测、直尺、平平板和平尺卡尺卡尺、角度仪直角尺、角度仪台(三)表面质量及尺寸和外形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a.棒料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热轧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允许偏差(㎜)圆钢直径d 精度组别允许偏差备注方钢边长 d 1 组 2 组 3 组5.5 ~7 ±0.20 ±0.30 ±0.40> 7~20 ±0.25 ±0.35 ±0.40> 20 ~30 ±0.30 ±0.40 ±0.50 > 30 ~50 ±0.40 ±0.50 本厂选择 3 组±0.60 > 50 ~80 ±0.60 ±0.70 ±0.80 > 80 ~110 ±0.90 ±1.0 ±1.1> 110 ~150 ±1.2 ±1.3 ±1.4> 150 ~190 ±±±2.0> 190 ~250 ±±±2.5热轧圆(方)钢弯曲、圆度、脱方允许偏差(㎜)弯曲度 mm 脱方度(对角线长度不小于㎜)圆度不大于项目每米弯曲总弯曲不边长≤50 ㎜边长> 50 ㎜直径≤40直径>直径>不大于大于40 ~85 85 1 2.5 总长 0.25 边长 1.33 倍边长 1.29 倍2 4 总长度 0.4 任何两边之差不两对角线之直径 50% 直径 70% 直径得大于边长公差差不得大于75% 3 6 总长度 0.650% 公差的 70%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一、检验内容和方法外观质量1、外观质量形状、裂纹、伤痕、重皮、1 、目测2 、磁粉探伤3 、平整、过烧着色 4 、超声波2、几何形状、尺寸外形、尺寸、余量、壁厚、 1 、量快量 2 、样板检 3 、错移、偏心、弯曲、翘曲、壁厚仪 4 、平板测5、V 型垂直垫铁内部质量1、低倍检验缺陷10~30 倍放大镜2、酸射法检验 2 、流线、枝晶、缩孔痕迹、横向或纵向断面检查容洞、夹杂、裂纹3、硫印法检验金属偏折(硫分布不均)取样分析过热、过烧、白点、分层、折断检验4、断口检验萘状、石状、层状、内裂、疏松、气泡、白斑、5、高倍检验非金属夹杂物 1 、显微镜 2 、材质分析金相组织三、性能检验检验项目条件检测方法和允差1 、每批次抽检 5% ,少于 5 件全检同钢号同热处理炉次 2 、同一件硬度差不超过40HB 硬度( HB )外形尺寸相同或相近 3 同一批硬度差不超过50HB4 、每件测三处5 、长件头、尾、中间各一处材料性能1 、同钢号同热处理炉次外形尺寸相同或相1、每批抽控 2% ,少于两件近2、同一件只取一组试样(一个2 、单件拉伸,两个冲击)力学性能当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靠近不合格试样的打印位置取双倍试样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全部符合要求。
钢材品质检验规范
![钢材品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6229328b7360b4c2f3f640b.png)
1.0目的:为确保进料钢材之质量均能符合既定之要求。
2.0范围:所有国内进料之Q235、Q345、40Cr钢板、不锈钢板、矩型管、圆管、圆钢、槽钢、工字钢、角钢等均在管制范围.3.0权责﹕检验员:尺寸量测、外观检验(刮伤、生锈、变型、平整度、直线度)技术员:规范的编制、修订、维护。
4.0抽样标准:依照MIL-STD-105E LEVEL Ⅱ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允收水准AQL值CR=0%﹔MA=1.0%﹔MI=2.5%(详见附表)5.0内容:5.1剪切钢板:边缘较为平齐,有明显的剪切痕迹不切边钢板:边缘有明显的不规则轧压曲线,边缘厚度面程圆弧形5.2尺寸量测:钢板(包括剪切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千分尺)普通精度:参照国标GB/T709—20165.3尺寸量测:钢板(包括剪切钢板)的允许凸度(测量工具千分尺)普通精度:参照国标GB/T709—20165.4尺寸量测:钢板(包括剪切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卷尺)5.5尺寸量测:钢板(不包括剪切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卷尺)普通精度:参照国标GB/T709—20165.6尺寸量测:剪切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卷尺)普通精度:参照国标GB/T709—20165.7尺寸量测:矩形管的边长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卡尺)单位:mm5.8尺寸量测:矩形管的壁厚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千分尺)单位:mm5.9尺寸量测:矩形管及圆管的通常交货常度为4000mm—12000mm、允许偏差:正50mm、负0mm(测量工具:卷尺)参照国标:GB/T6728—2017 5.10尺寸量测:圆形管的外径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卡尺)单位:mm5.11尺寸量测:圆钢的通常交货常度为2000mm—12000mm、允许偏差:正50mm、负0mm(测量工具:卷尺)参照国标:GB/T702—2017 5.12尺寸量测:圆钢的外径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卡尺)单位:mm>5.13尺寸量测:工字钢、槽钢的尺寸外形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卡尺)单位:mm参照国标:GB/T706—20165.14尺寸量测:角钢的尺寸外形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卡尺)单位:mm参照国标:GB/T706—20165.15尺寸量测:工字钢、槽钢、角钢的长度允许偏差(测量工具:卷尺)单位:mm参照国标:GB/T706—2016备注﹕如BOM表或图纸中有规定之尺寸公差则依BOM和图纸为准。
钢材进厂检验规程
![钢材进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8380c589eb172ded63b7a9.png)
本规程适用于变压器生产用钢板、圆钢、方钢、型钢、无磁板、冷轧板等的检验和测试。
2 抽样方案
每种每个规格抽1~3件检验。
3 检验项目与验收标准
表1单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N类)
表2切边单轧钢板的宽度允许偏差
表3单轧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
表4单轧钢板的不平度
3.2 热轧圆钢检验项目与验收标准
表1圆钢直径的允许偏差
表2长度及允许偏差
表3弯曲度
3.3 热轧槽钢检验项目与验收标准
表1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
表2长度及允许偏差
表3外形允许偏差
3.4 热轧角钢检验项目与验收标准
表1角钢尺寸允许偏差
表2长度及允许偏差
表3外形允许偏差
3.5 热轧扁钢检验项目与验收标准
表1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
表2长度及允许偏差
4.产品标识与信息传递
4.1 检验完成的原材料由检验员进行检验标识。
不合格的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合格的贴绿色合格标签。
4.2 检验员检验完毕后应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库房管理员。
5.不合格品控制
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经标识、隔离后,由检验员将不合格情况填写在《进厂物料检验单》和《不合格品处置单》中交采购员处理。
钢材(碳钢)进料检验规范 2
![钢材(碳钢)进料检验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96a5226d1ed9ad51f01df29a.png)
B>200mm
2.0mm
腹板偏心度(S)
2.0mm
腹板不平度(u)
H/100
端面切斜度(e)
3.0mm
弯曲度(c)
L/1000
5.6.1H型钢的表面质量:不得有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端面分层,焊接质量要求光滑连接。
T≦1.0%B。但允许偏差的最小值为1.5mm
高度(型号)>300
T≦1.0%B。但允许偏差的最小值为1.5mm
弯曲度
高度(型号)≦300
≦长度的0.15%
适用于上下、左右大弯曲
高度(型号)>300
≦长度的0.10%
中心偏差S
高度(型号)≦300且宽度(型号)≦200
±2.5
高度(型号)>300且宽度(型号)>200
材质
碳(C)
硅(Si)
锰(Mn)
磷(P)
硫(S)
屈服强度
ReH
抗拉强度
Rm
断后伸长率
Q235B
≤0.20
≤0.35
≤1.4
≤0.045
≤0.045
≥235
370~500
≥26
Q345B
≤0.20
≤0.50
≤1.7
≤0.035
≤0.035
≥345
470~630
≥20
5.2圆管、方管、矩形管尺寸允许偏差。
3.4工字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角钢尺寸允许偏差参照GB/T706-2008;
3.5 热轧H型钢尺寸允许偏差参照GB/T11263-2005;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尺寸允许偏差参照JGT137-2007
4.抽样检查
4.1 原则上外观采用按GB/T2828.1-2003正常II级标准(AQL:0/1.0/4.0)的抽样方案抽检;
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d4449b62f60ddccda38a0af.png)
受控状态:分发号: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常用钢材进厂检验与验收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2压力容器用钢材的质量证明书、材料标志和质量要求2.1 钢材的质量证明书与材料标志要求2.1.1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压力容器材料的生产应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批准。
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并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标志、材料生产单位名称及检验印鉴标志。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清晰,并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2.1.2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同时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所获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负责。
2.2 压力容器用钢要求2.2.1 在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其使用范围不得超出相应标准规定的允许使用范围。
2.2.2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含碳量不应大于0.030%,含硫量不应大于0.020%。
2.2.3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的含碳量不应大于0.25%,且硫当量Ceq不大于0.45%。
2.2.4 沸腾钢不允许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2.2.5 常用压力容器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附表1至附表3或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2.6 常用压力容器用钢材的供货状态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150或附表4或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2.7 压力容器用壳体钢板的超声检测与质量要求GB150、GB151和《容规》规定用于壳体的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钢板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按JB4730的规定。
钢材入厂检验规程
![钢材入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9297f59e314332396893e2.png)
1 目的通过对钢铁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与设计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钢铁材料入厂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除符合本检验规程外还应符合其产品行业标准与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规程所规定的钢铁材料包括型钢、钢板、钢管。
3 验收规则3.1 钢材的质量由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和验收;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材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
3.3 钢材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
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
3.4 钢材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钢材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 型钢类4.1 热轧圆钢和方钢4.1.1 外观要求(1) 圆钢和方钢以直条交货。
(2) 方钢不得有显著扭转。
(3) 圆钢和方钢两端的切斜度不得大于该圆钢直径、方钢边长的30%。
(4) 圆钢和方钢端头允许有局部变形。
(5) 圆钢和方钢不允许有明显的爆铁、烂铁现象。
4.1.2 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的允许偏差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5.5~20 mm,允许偏差±0.4mm、>20~30 mm,允许偏差±0.50、>30~50mm,允许偏差±0.60 mm、>50~80 mm,允许偏差±0.80 mm、>80~110 mm,允许偏差±1.1 mm。
4.1.3 长度及允许偏差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25 mm,钢材长度>25mm4.2 热轧扁钢4.2.1 外形(1) 扁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2) 扁钢的端头应剪切正直,切斜不得大于以下规定:宽度>100mm的扁钢,不得大于8mm。
(3) 扁钢外形不允许有明显爆铁、烂铁现象。
4.2.2 扁钢截面尺寸允许偏差宽度尺寸:10~50mm,允许偏差+0.5/-1.0mm、>50~75 mm,允许偏差+0.6/-1.3mm、>75~100 mm,允许偏差+0.9/-1.8mm。
厚度尺寸:3~16 mm,允许偏差+0.3/-0.5mm。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6b968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6.png)
钢管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钢管和钢板类原材料是制造各种钢制产品的基础材料。
为了确保钢管和钢板类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下面是钢管和钢板类原材料检验的一般规范。
1.材料标识和证书检验:首先,对钢管和钢板的标识和证书进行检验。
检查材料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材料牌号、规格、生产批次号等。
同时,要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证书,确保其真实有效。
2.外观检验: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划痕、裂纹、锈蚀等缺陷。
钢板应无明显的弯曲、翘曲以及凹凸不平等现象。
钢管应有光滑的内外表面,无明显凹坑,无皱纹和裂纹。
3.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对钢板和钢管的尺寸和几何形状进行检验。
钢板的尺寸包括厚度、宽度和长度,需要进行测量,并与要求的尺寸进行比较。
钢管的尺寸包括外径、壁厚和长度,也需要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
此外,还需检查钢管的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是否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容许误差。
4.化学成分分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符合要求。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或火花谱法等,分析样品中的各项元素含量。
5.机械性能测试:对钢板和钢管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拉伸试验等标准方法。
6.脆性断裂测试:进行脆性断裂测试,如冲击试验或冷弯试验等,以评估原材料的韧性。
通过对试样进行冲击或弯曲,观察是否出现断裂,并确定断裂类型和位置。
7.表面质量检验:对钢板和钢管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包括锈蚀、氧化、划痕等。
使用目视检查或放大镜检查,判断表面缺陷是否超出接受标准。
8.包装检验:检查钢板和钢管的包装情况,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并符合运输要求。
在以上检验之外,还应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其他特殊性能检验。
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钢管和钢板类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满足用户的需求。
钢材原材料检验规范
![钢材原材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692c62c8e9951e79a89273e.png)
钢材原材料检验规范
1:目的
通过对钢材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客户的质量技术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材、钢管原材料的检验。
(特殊钢材除外)
3:标志检验:标志是区别材料的材质、规格的标志(产品购买时要附带材质书等说明性文件)。
方法:首先应根据供方的送货单与我公司的采购单进行核对,确认两者的型号规格相符;其次是检验材料的端面有无标识,其标识的规格型号与我公司的所需是否相符。
4:规格尺寸的检验:规格尺寸是指金属材料的主要部位(长、宽、厚、直径等)的公称直径。
检验步骤:
(1)首先要确认该材料的规格,当订单上有注明规格时,依据订购单规格进行检验,当订购单上没有注明规格,则根据型号查寻机械手册等有效资料上对应的规格是多少。
(2)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时每个项目要对不同的部位不少于三个的检测(如测量圆钢的直径,须在每根圆钢的两端及中间部位做测量确认)。
(3)外形的检测
(1)目视能检测到的,采用目视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2)针对后工序精度要求较高的,目视不易检测的外形要求,可借助量具进行测量(椭圆度及厚度可使用卡尺测量),需要使用测量工具的外形检测方法,这里不作详细说明,检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检测技能,了解该材料的用途,在有必要时针对目视不能检测的外形项目选择合适的检具进行检验。
5:检验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
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
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
(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
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
a.棒料
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
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
一、检验内容和方法
三、性能检验
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
一、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
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
伤检验
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
量
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
(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2)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铸件表面由于金属液的静压力和热作用,以及模型表面粗糙度、砂粒粗细等造成表面不同的粗糙度
2.尺寸精度的检验
铸件的尺寸公差体系主要包括尺寸公差、错型量、壁厚公差
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可选用其它尺寸的一般公差低一级。
如:图样一般尺寸公差为CT12级,则壁厚公差可选用CT13级。
测量工具一般为卡钳、
游标卡尺、测厚仪等。
3、内在质量的检验铸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内部缺陷检验、强度及致密
性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金相组织
(1)内部缺陷的检验
(2)强度及致密性的检验
(3)化学成分的检验
化学成分的检验应按国际(国家)有关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要求执行;化学成分检验
一般作为铸件检验的参考内容;化学成分的检验主要有炉前控制性检验和浇注试棒检验。
1)炉前控制性检验:此法是一种控制性检验,便于及时调整熔化的铁水成分,使之波动在标准或合同的要求范围内,检验方法按炉前质量检验方法进行。
2)浇注试棒检验:此法是事后把关,由铸件厂提供同炉浇注的铁水试棒,通过理化试验仪器进行化学元素和残余量分析,根据理化试验报告单对照标准或合同进行判断;必要时可直接在铸件上取样重复成品分析检验。
成品分析可由需方自行分析,从每一炉、每一批或每个铸件上取其有代表性的样品。
当钻屑取样时,一般应取自表面下至少6.5 mm处,当铸件厚度小于12 mm时取中心部位。
分析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分析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成品分析偏差不能作为铸件出厂的验收依据。
化学分析取样方法按GB/T 222的规定,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按GB/T 223的规定。
铸件化学成分
(4)力学性能检验
铸件的力学性能
质量要求
1、铸件应符合需方提供的图样或模型的形状、尺寸和偏差的要求。
如图样上无尺寸偏差要求,则应符合GB/T 6414相应等级和GB/T 11351的规定。
2、铸件表面应按JB/T 7927的规定。
3、承压铸件应按图样和GB/T 13927的规定进行压力试验。
4、铸件不得用锤击、堵塞或浸渍等方法消除渗漏。
5、焊补
(1)铸件生产者须提供按JB 4708的规定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焊补铸件的焊工应按GB/T 15169的规定考试合格。
(2)焊补后的铸件应符合上述1和2的规定。
当订货合同中要求铸件作磁粉检验时,焊补后的铸件应进行磁粉检验。
当订货合同中要求铸件作射线照相检验时,对于壳体试验渗漏的铸件、焊补的凹陷深度超过壁厚20%或25 mm(取小值)的铸件或焊补的凹陷面积大于65 cm2的铸件,焊补处应作射线照相检验。
(3)对焊补深度超过壁厚20%或25 mm(取小值)的铸件、焊补面积大于65 cm2的铸件或壳体试验中发现缺陷而进行焊补的铸件,均应按焊补工艺在焊补后进行消除应力处理或热处理。
(4)铸件具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允许焊补:
a)图纸或订货合同中规定不允许焊补的缺陷;
b)有蜂窝状气孔者;
c)成品试压渗漏且焊补后无法保证质量者;
d)同一部位的焊补次数不得超过3次。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1、钢的每一熔炼炉次应进行一次拉伸试验,其力学性能应符合表《铸件的力学性能》
的规定。
若不符合,其铸件及试块可重新热处理,重复试验,但未经需方同意的重新热处理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回火除外)。
2、制取试样用的试块应采用与铸件同炉次的钢水,并按GB/T 11352的规定浇注。
3、试块应与铸件同炉进行热处理。
4、必要时,按照铸件生产者的意见,可从热处理后的铸件上切取试样。
5 、试样的形状、尺寸和试验方法按GB/T 228的规定。
6 、试样若发现加工缺陷或铸造缺陷时,应取备用试样重做试验。
7 、铸件应按GB/T 13927的规定进行壳体试验,壳体试验可以在铸件生产者交货前或需方机械加工后进行,但铸件生产者应对壳体试验铸件的质量负责。
8 、如在订货合同中要求做磁粉检验、渗透检验、超声检验、射线照相检验时,则分别按GB/T 9444、GB/T 9443、GB/T 7233、GB/T 5677或按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9 、铸件生产者应向需方同时提供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缺一不可,并附一份铸件符合本标准的合格证。
外协焊接件检验规范
重要提示:此规范同时适用于本厂焊接件的质量验收。
外购标准件检验规范
本厂采购标准件包括:生产用螺栓、螺母、螺柱、螺钉、销钉、垫圈、铆钉、密封件、轴承、电子元器件等
标准件的特点:标准件多采用专用设备、专用工具和较固定的工艺过程大
批量生产制作,所以制件尺寸已不是主要的检验项目,而外观缺陷(如冲压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卷边、毛刺、夹层等)甚至混杂品(其他种类或规格、半成品、毛坯等)是检验的要控制的主要项目。
(一)紧固件成品检验规范:螺栓、螺柱、螺母、螺钉、销钉、垫圈、铆钉类
1.标准件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
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2.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螺栓类产品检验方法(见表一)
螺柱类产品检验方法(见表二)
螺钉类产品检验方法(见表三)
螺母类产品检验方法(见表四)
销钉、垫圈、铆钉类产品检验方法(略)
表一螺栓类产品检验方法
表三螺钉类产品检验方法
表四螺母类产品检验方法
表四螺母类产品检验方法(续)
重要提示:本所无法检验而确须检验的项目可以外委方式进行。
编者
附录:滚动轴承径向游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