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呆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学生往往对这样的教育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引入一些现实案例和热门话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更好地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修与思想政治相关的课程。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导致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较少。

一些专任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和理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组织相应的培训和研修班,提高专任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邀请一些社会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和研讨会,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和研究思想政治问题。

高校还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支持力度,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吸引更多的有才华的学者和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探索多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互动方式。

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活动和讲座,邀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来校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门课,在学生的学习计划中并不重要,容易被忽视。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重要课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

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和深度。

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互动性。

评估方式单一不够科学,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一些学校或班级在教学条件上存在差距。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注重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方面。

还应该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各方面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存问题、对策、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度、评估方式、资源配置、提高、丰富、多元化、合理配置。

1. 引言1.1 高校思政课教学意义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

高校思政课是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校思政课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校园、培育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保障。

1.2 现存问题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一些高校中,思政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师授课抽象、理论过多,缺乏具体案例分析,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有些老师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也是一个现存问题。

课程思政缺点分析报告

课程思政缺点分析报告

课程思政缺点分析报告课程思政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任何一门课程都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下面将对课程思政的缺点进行分析。

首先,课程思政往往过于理论化。

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地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实践性教学。

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高,感觉只是堆积知识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由于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

其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思政课程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这使得课程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的单一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他们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无法真正吸收和消化课程内容。

此外,由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围绕政治理论和党的要求展开,较少关注其他学科领域。

这导致学生在受到思政教育的同时,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掌握相对薄弱。

在现实生活中,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单一的思政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此外,课程思政的评估方式相对单一。

传统的思政教育评估主要以书面考试为主,这种形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充分。

因此,一些学生可能仅仅将精力放在应试中,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存在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内容相对局限和评估方式单一等缺点。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思考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宽课程思政的内容范围,以及改进评估方式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优秀栋梁。

然而,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等。

本文将就这些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手法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陈旧:部分思政课教师只是机械重复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缺乏新思想、新方法的引入,课堂显得平淡、乏味,未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2.课程内容重复:因为历年来思政课的教材和课程大纲都没有得到明显更新和改动,导致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重复乏味,学生听课的意愿难以激发。

3.知识点解析简略:有些思政课教师讲解知识点和概念时,解释较为简略,课堂内容缺乏深度和可操作性,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难点和疑点。

针对以上问题,对策如下:1.探索新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如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工具等,让课程更具吸引力。

2.更新教材和课程大纲:一些老掉牙的教材和课程大纲需要及时被淘汰,引进新的教材和课程大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3.深度解析知识点:教师需要掌握某一知识点的所有面向,把知识更透彻的解释清楚。

例如,难点问题,教师可以给出更加客观详细的解答.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核主要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道德修养、思维方法和自我完善等方面的教育。

虽然这些内容十分重要和有意义,但是不够丰富,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反感和无聊等情况。

对策如下:1.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适当拓宽思政课的涵盖范围,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热点问题,让课程更具实效性。

2.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开展小组讨论、开展研究式学习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并不了解改革开放之前的时代背景要让学生充分呢感的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改革之前的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特别是在的前沿阵地教师要搜集大量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作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详细的经过同样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世界的潮流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自己的选择是人民的内在的需要而我们的党只不过是顺应民意和历史的潮流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已

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一、问题的存在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然而,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思政教育内容单一。

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授,对其他相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很少。

由于教材和课程的单一,思政教育过程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其次,思政教育形式单调。

当前的思政教育大多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缺乏创新和互动。

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

再次,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思政教育主要以论文、考试为评价手段,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

这种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投入不高,只追求成绩而忽略思考和感悟。

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局限了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限制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问题成因的分析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与思政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管理有关。

首先,思政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当前的思政教育仍然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忽视了世界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的现实。

因此,思政教育缺乏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适应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思政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积极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扩大思政教育的渠道,通过在线课程、讨论小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思政教育管理不够科学。

目前,思政教育的管理主要由学校领导层负责,而缺乏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对思政教育的预案和评估不够详尽,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及时监测和调整。

三、解决思政教育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要强调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本性,关注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价值观,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促进改进。

1. 传统化教学模式当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

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注重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实践操作,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2. 理论内容脱离实际目前,一些思想政治课程过于抽象理论化,与大学生现实经历和需求相脱离。

这使得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产生对理论内容的疏远感。

为了缩小知行距离,我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设置案例和活动任务,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解决现实问题。

3. 缺乏关联性与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杂,各个层面存在割裂现象。

不同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和内在逻辑,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课程纵横贯通、串联一体化的设计,在传统政治教育中培养出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

4. 规范执行不力有些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抱持漠视态度或未能切实落实相关要求。

这导致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假装安排、应付工作等情况,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并严格监督执行过程。

5. 学生参与度低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性。

他们可能将其视为繁琐而枯燥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内化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

因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文化活动以及公益志愿者项目等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改进方向:1. 借鉴现代教育模式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设备,例如多媒体互动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

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 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来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并组织实践活动。

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素养和创新精神等任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一、内容过于抽象与理论化思政课内容过于抽象与理论化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传统上,我们习惯用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但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教师们可能倾向于直接阐述相关理论,并以抽象概念来说明观点。

然而,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理解困难和对知识内容的疏离感。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更加密切和互动性强的沟通交流环节。

缺少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引入,导致学生无法将抽象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

其次,教材内容的选取也存在问题,往往过于片面地强调了传统的硬知识,并缺乏具体的社会实践案例。

二、普遍存在的应试倾向思政课在一些大学中普遍存在应试倾向,这使得学生将其视为一门"应付考试"的科目而不是真正关心和参与其中。

由于课程关系到学分和毕业条件,学生们往往更注重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理解和领悟思政课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现象产生多方面原因。

首先,评价体系不合理。

以口头问答、笔头作答等方式进行评分,过于注重记忆和机械性的题目设计;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全面考察。

其次,在校内外人员招聘或升迁过程中对思政成绩的过分依赖也推动了这种应试倾向。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些大学存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教师的思想水平、活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会影响思政课的传授效果。

导致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思政课中心内容要求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困惑,这导致了担任该职位教师的能力偏低。

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倾斜问题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课程思政存在着资源倾斜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重点学科往往会被赋予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这导致了其他学科的思政内容被忽视或削弱,使得教育体系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理论与实践脱节另一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

课堂上经常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难以应对,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惑。

3.教材内容单一化许多教材内容过分集中在特定理论或特定领域中,缺乏多样性和广泛性。

这导致了学生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认知有限,而无法形成全面客观的世界观。

4.课程设计模式刻板目前大部分学校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课程设计。

这种刻板模式使得课堂环节同质化,学生难以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这种模式的固化也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发挥。

5.教师素质不足一些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知识储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传授存在局限性。

这导致了教师无法全面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对策1.平衡资源分配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平衡资源分配,为各个学科提供公平机会。

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或指导意见,确保思政教育得到足够重视,并给予支持。

同时,鼓励教师在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思政知识的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增加实践环节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更多实践环节是一个必要步骤。

可以通过实习、社会调研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和思考时的能力。

3.多元化教材内容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使用多样化的教材来覆盖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并培养出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人才。

同时,发展开放式教材编写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编写课程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弊端分析与应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弊端分析与应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弊端分析与应对当前大学生思维多元化、思想复杂化的倾向逐渐体现,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更为迫切。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材不够新颖等问题,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学生对此门功课认识也不到位,所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传统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解决的办法,为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标签:思维多元化;弊端;分析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陈旧,一些方式还停留在20世纪初期。

简单贫乏的教育手段很难适应当今学生的思想动态。

僵化的教学体系也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符合当今国情的情况下,研发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不再枯燥,从而解决弊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分析当今学生都是“00”后,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关心程度不高,爱国热情明显没有父辈高涨,加之生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当中,对国际局势关心程度较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也不够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停留在强灌输式教育的阶段,存在不注重教学过程,只在乎教学结果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模式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加。

国外一些反华势力、恐怖组织,正是利用互联网对一些思想政治不坚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鼓吹所谓的自由、民主,使其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表一些偏激,不利于祖国发展的言论。

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较少,很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自认为正确的观点。

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生长的环境比父辈更加宽松,言论更加自由。

在這种环境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对该门功课敷衍于世,流于表面造成教学资本的流失。

专职思想政治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手段单一老化,不能够结合当今时政进行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课堂难以管控、缺少实践环节等问题。

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重视不够、教师能力不足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可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倡导人文化的情感教育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离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目前,“两课”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主要表现在:上课说话、不积极思考问题、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籍、出勤率低、考试应付等。

2.学生人数过多,课堂管控难度增大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授课,人数基本保持在120人左右,学生多,专业、班级不同,且没有固定的座位,教室大,人数多,部分学生偷偷聊天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教室大,后面的学生听不清而出现低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管控课堂秩序带来了很大困难。

3.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锤炼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讲好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认知、体会。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选取典型案例的形式,让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游览生态保护区、感受法庭审判等多种形式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和合格劳动者的重要保障。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探讨,以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不足够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的贴近。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不高,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的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教育功能。

2. 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学方式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由于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化。

3. 实践教学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学氛围较为冷漠。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学氛围较为冷漠。

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二、原因分析导致教学内容不足够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的不了解。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足,往往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也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导致教学内容的不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需求。

2.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单一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化,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难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也是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化的原因之一。

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思政教学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育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

本文将探讨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思政教材陈旧1. 教材内容较为宏观抽象当前广泛使用的思政教材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编写的版本,在内容上较为宏观抽象,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思政课堂效果不佳。

对策:更新完善教材内容应当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和年轻人的需求,重新编写与时俱进、具有实践性、生活化特点的教材。

新版教材应注重从大众化角度出发,突出具体案例分析和亲身经历分享,以便更好地引发学生对内容的关注。

2. 教材知识结构过于庞杂思政教材内涵丰富,内容复杂,知识结构庞大。

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全部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和失去兴趣。

对策:理顺知识结构在未来的教材编写中,应该合理规划和组织思政课程各个主题和重点内容,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

通过重点突出、例证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与理论。

二、教育方式单一1. 思政教育过分注重灌输式教学现行的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灌输式教学倾向,即传统的“说教”模式。

仅仅将内容一味灌输给学生,缺乏互动与思考。

对策: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堂教育方式,鼓励师生互动交流、思辨分析。

引入案例讨论、小组演讲等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与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

2. 思政教育中单一评价方式传统的思政教育常采用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导致学生过多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对于知识掌握和道德情感培养的追求。

对策: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

除了考试成绩外,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党团组织活动等积极行为来衡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师资力量不足1. 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结构失衡的状况,老师年龄层次较大,缺乏新鲜血液与有效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张绍红黄晓洪
来源:《商情》2009年第27期
[摘要]实践证明,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其主要的弊端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境的缺失,教学环境封闭。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单一,“以本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辩论环节是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落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成因分析
一、传统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的弊端
1.僵化的思维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填鸭说教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当作接受观点与信念的机器,其实质是对青年思想的控制。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互动性不足的缺陷,不能满足学生理论探讨的认知需求,部分教师仍然把外部灌输作为学生掌握理论的唯一途径,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现所有观点,完全缺少能开启学生独立思考钥匙的启发性环节。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师生难以产生共鸣,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笔者曾在2008年在全校范围内对不同年级的1500多名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学生最反感和不满的就是教师“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单一的的教学模式,不仅会抑制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而且更严重的是它还会抑制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最初是在思想领域里表现出来,别说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如此,即使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是这样,这方面的案例枚不胜举。

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也同样是这样的,中华民族的原创力在在思想开放的年代是有目共睹的,但自从清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以来,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几乎到了枯竭的边缘。

时至今日,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人才在自然科学领域尚没有一人得到过标志着一个国家原创力水平的诺贝尔奖,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吗?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才,这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将来命运的大事。

影响一个民族的原创力水平的因素很多,但它和这个国家的思想的开放程度肯定是密切正相关的。

2.教学情境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事实求是地说,由于社会的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教师和学生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

这种差异虽然在传统的社会中也存在,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代沟”差异尤其巨大。

首先,要使学生接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必须营造客观的情景,马克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扎根有特殊的历史背静,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合法性也是建立在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软弱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正确的选择,许多教师在这段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过于强调意识形态之争,使学生不能产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的信念。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更是如此,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并不了解改革开放之前的时代背景,要让学生充分呢感的理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改革之前的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特别是在的前沿阵地,教师要搜集大量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作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详细的经过,同样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世界的潮流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自己的选择,是人民的内在的需要,而我们的党只不过是顺应民意和历史的潮流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已。

3.封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思想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品德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最终服务于现代的社会生活,所以思想教育的物质特性在现代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和近代社会里,思想教育可以作为统治者控制青年思想的有力的工具,这是因为当时的思想教育的物质特性尚未完全的表现出来,政治思想和生产技术是完全分离的,那时的统治者能够作到将思想和技术分开传授,甚至将政治思想放到比物质技术更重要的位置。

换言之,过去思品的教学可以抽象地进行,也就是过去思想品德的传授可以不必和实践精密地结合起来,但进入新世纪则不同,在现代信息高度畅通和世界文明高度融合的现代社会,脱离“物质概念”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会受到现代青年的强烈的反感,其效果还可能会刚刚相反,所以脱离实践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不但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们“理所当然”道德理念,还会阻碍学生其他专业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传统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成因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单一,是导致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是高校多年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重要实践课题。

我们曾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对待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内容。

统计结果显示,选择“从始至终听课”和“基本上听课,有时溜号”这两个选项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26%;选择“有兴趣就听,觉得没意思就不听”的占60%;还有14%左右的学生选择“根本不听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几乎引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的经济手段,我们也基本成功地容入到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之中,我们经济发展理念和经济成分也几乎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差无几,国家的发展也正呈繁荣的态势,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必过于拘泥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

在改革开
放的今天,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不应该是空洞的意识形态的教育,而是改革思想的教育;开放意识的教育;法治思想的教育;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还要增加大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

总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能够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现有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的目的。

2.缺乏辩论的环节,学生与教师缺乏情感的沟通是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落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不同于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有客观的评判的标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却完全不同。

要使学生接受你的思想政治观点这里既有价值观的问题,也有情感体验的问题的问题。

情感效应一般以下列形式表现出来:“一个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较少持批评的态度,往往乐于接受他的观点或意见,反之,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往往对他的观点和提出的信息不由自主地表示怀疑或否定”。

据此理论我们可以推演:如果教育者能够和受教育者进行充分的情感的沟通,他就会赢得教育对象的尊敬与信赖,他们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者所宣讲的理论,能够使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理论更加信服,同时也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及其世界观的改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反之受教育者会对教育这的说理产生怀疑乃至抵触情绪。

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就是中西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年代,让青年学生信奉马列主义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随着现代社会普遍实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了,社会价值观念已经是多元化,人们普遍关心的是自身的物质资料的满足程度而非意识形态的东西。

当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关键是,要当代的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应该进行充分的讨论,或引导大学生们接受这种价值观念。

要在现在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改革开放的这样的大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对话。

3.教学观念陈旧,“以本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导致目前思想政治教学手段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力求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地区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协调因素,加之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各种丑恶腐败现象等,都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解释这些现象这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可必须回答的问题。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敢于触及并勇于回答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疑点、难点和敏感点。

通过我们调查组问卷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们最讨厌教师回避现实问题的态度,只讲大道理,不把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学生的认知冲突,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不能“欺骗”和“忽悠”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岩松.公关交际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2).
[2]白立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
作者简介:张绍红,宜春学院文学院讲师;黄晓洪,宜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