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其结构主义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发端。索绪尔为语言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明确了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从此,语言学不再隶属于其他学科,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层次

1 引言

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索绪尔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所占有的许多古代和近代第一手的语言文字资料,对近百年来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涉及的各种语言学原理、研究方法予以总结并发表独到的见解[1]。

2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索绪尔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面临两条分岔路。“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2]。因此首先应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剔除掉任何非语言的,比如来自社会、物理和言语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索绪尔还提出应对共时和历时研究加以区分,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排除历时因素的影响。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言,“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成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都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3]。《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语言观的精髓进行阐释。

2.1 三个术语

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三个概念上容易发生混淆的术语。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建立语言理论时遇到的第一条分岔路。因此,索绪尔首先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和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可以定位为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连接的那个确定的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语言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言语也是异质的,因为每个人的言语都不同。然而这样规定下来的语言却是同质的。上述内容就是索绪尔的“同质语言观”。

语言、言语和言语活动三者相较而言,言语活动的范围更为宽泛、属性更为

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应用语言学 期末作业 题目: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学生姓名:温馨月 学生学号:15503001 学院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指导教师:于全有 二零一六年八月

浅析索绪尔语言观 摘要:索绪尔是一个敏锐的天才语言学家, 他通过自身的积累、思考, 并在与其他语言学家的学术交流中受到启发, 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不仅影响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 关键词:背景;言语与语言;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影响

目录 引言 (1) 一、索绪尔语言观产生的背景 (2) (一)德克海姆的现代社会学 (2)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2) (三)惠特尼的语言学新认识 (2) 二、索绪尔语言观的具体内容 (3) (一)言语和语言 (3) (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3) (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4) (四)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4) 三、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 (5) (一)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5) (二)深远的学术价值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提出的把语言当作一个共时的静态的符号结构系统来研究的语言思想,扭转了语言学的历史走向,开拓了现代语言学的新格局,从而使语言学在20世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 不仅影响了 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 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由他的学生根据他讲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称之为语言学“圣经”的著作以它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索绪尔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观点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观点 韩佳庆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也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被称作“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语言学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并提出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本文主要从共时与历时产生的背景、定义与关系以及共时优先的意义与局限性来把握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的观点。 一、共时与历时理论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盛行,比较学派开辟了语言研究许多新的领域,但“却没有建立起一门真正的科学,因为它没有成功地探索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索绪尔发现历史比较语言学并没有确定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因而批判性的继承历史比较语言学并创立了结构主义。他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了语言研究的对象,又走到了语言研究的第二条分叉路口,“一条通往历时,另一条通往共时”。 二、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关系 索绪尔以时间因素为切入点,认为时间的元素的介入会改变语言事实、影响语言研究,“使这门科学面临着两条不同的道路”。从科学研究价值的二重性来看,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与其他同价值有关的科学(例如政治经济学的劳工和工资)一样,具备内部二重性。因此他区别出两种语言科学,它们各自对应着“静态”和“演变”两种状态,而“所有和静态相关的就是共时的;和演变有关的就是历时的,”这就是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也称为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历时观点和共时观点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 第一,“共时语言学关心的是联结共存要素和在说话者的集体思维中形成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也就是说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系统内部各项要素之间在一定时间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说是语言的某种状态,或者说是某一特定状态的语言系统,而且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非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够成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其结构主义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发端。索绪尔为语言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明确了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从此,语言学不再隶属于其他学科,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层次 1 引言 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索绪尔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所占有的许多古代和近代第一手的语言文字资料,对近百年来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涉及的各种语言学原理、研究方法予以总结并发表独到的见解[1]。 2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索绪尔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面临两条分岔路。“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2]。因此首先应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剔除掉任何非语言的,比如来自社会、物理和言语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索绪尔还提出应对共时和历时研究加以区分,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排除历时因素的影响。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言,“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成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都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3]。《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语言观的精髓进行阐释。 2.1 三个术语 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三个概念上容易发生混淆的术语。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建立语言理论时遇到的第一条分岔路。因此,索绪尔首先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和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可以定位为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连接的那个确定的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语言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言语也是异质的,因为每个人的言语都不同。然而这样规定下来的语言却是同质的。上述内容就是索绪尔的“同质语言观”。 语言、言语和言语活动三者相较而言,言语活动的范围更为宽泛、属性更为

符号及其形式-索绪尔符号语言学

符号及其形式 ——浅析索绪尔论语言符号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艺术硕士 姓名:高明云

符号及其形式 ——浅析索绪尔论语言符号 摘要:本文通过对索绪尔符号学说中的能指与所指的概念和思想意义做了阐述,索绪尔建立的符号学是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法则进行验就的学科,它与传统语言学对语言和言语的历史演变有一定的区别,在确认能指和所指概念的总概括性特点后,本文理论阐述用符号的任意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能指与所指因为具有总概括一切形式和内容的能力而成为具有形式化的符号语言要素,因此有他构造的符号学具有突破传统语言学和哲学的概念框架,将人类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思想交流活动作为整体的符号对象进行苗雪和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索绪尔;符号学;能指;所指;任意性;建筑实践

引 言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瑞士语言学家,是一位在语言学领域占据突出地位的学者,著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在人类语言学领域开创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其理论不仅影响到语言学领域罗曼·雅各布逊、古斯塔夫·纪饶姆、乔姆斯等人,更导致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于发展,而且直接成为西方结构主义---- 符号学运动的思想基础。对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和帮助。《普通语言学教程》对二十世纪的语言学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发端。 一、符号语言学的概论 索绪尔指出:“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生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语言学不好是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①。 在有些人看来,语言归结到它的基本原则,就是一种分类命名集,即一份跟同样多的事物相当的名词术语表③。假定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它没有告诉我们名称按本质是:声音还是心理的。 如:‘arbor ’与‘树’可以从这一方面考虑,也可以从 那一方面思考,最终会是使人想到名称和事物的联系是一种 非常简单的作业,约定俗成的习惯为:一种以木质味主题的 叶本植物。这种天真的看法却可以让我们接近这里,表明语言单位是一种由两项要素联合构成的双重的东西。② 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索绪尔首次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言语能力的社会产物,是管理的综合,是抽象的、稳定的;言语是个人的行为,运用的手段是语言,是具体的多变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最重要的性质是其具有任意性。 任意性是指“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联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他认为 ①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p37)[M], 北京商务印书馆 ③ 马壮寰《索绪尔与言论要点分析》(p15),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 王一川《大学美学》第十章 符号及其形式(p143), 高等教育出版社 树 arboor

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

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 【作者】骆峰 【作者简介】骆峰,女,1964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系统思想是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发展而来的。最早的系统思想来自人们生产实践中对事物的经验认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对系统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较早地从哲学上论述系统思想的思想家,其有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流传至今,在现代系统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语言学中现代系统思想发端于洪堡特。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他的语言理论代表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指出:“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作一幅巨大的织物,其中的每个部分都与其余部分、各个部分都与整体有着或多或少清晰可辨的内在联系。”(注:[德]威廉·冯·洪堡特,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2页。)将系统思想理论化,并确立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原则的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本文将根据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以深化我们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认识。 一、索绪尔观察语言符号系统的视角 将语言视为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就是强调研究对象具有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部分容易被人认识,把握整体却并不容易。索绪尔从言语活动中区分出语言和言语,把语言看作是存在于集体意识中的一套符号系统。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系统属于社会的、心理的部分,这样的话,要认识这套系统就必须选取一个合适的观察点。通过对其经典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解读和分析,我们认为,索绪尔观察语言符号系统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语言的内在性质把握整个符号系统,注重系统的整合功能。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是具体的言语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和写下来的“文章”,这些言语活动事实很容易被人们视为“语言”。从具体事实中观察语言的使用,我们能感受到语言在使用中丰富多样的变化和独特鲜明的个性色彩,但这并不是语言的内在本质特征。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充当媒介手段使人能够彼此交流,而言语活动中能够让人相互理解的社会部分才真正体现出语言的内在规定性。为此,索绪尔在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言语活动中社会的部分就是语言,语言是整个言语集团中交流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一套符号系统,具体地存在于人们的集体意识中。 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一方面反映出语言的内在特征,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语言符号系统的整合功能。索绪尔认为语言的变化是从言语开始的,在个人的使用中萌发出来的某个形式一旦被更多的人熟悉,并一再重复使用,就有可能为社会所接受,成为语言的事实。但是并不是任何的言语创新都能同样成功,因为语言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自己内在的结构规律和运作规律,要素之间只有具有为社会认同的对立和差别才会作为不同的语言符号在系统中存在,并在组合中发挥作用。因此,语言符号系统不仅在社会使用中具有规范和强制性的作用,而且对语言变异有种制约和引导作用,社会语言习惯规范着人们的言语行为,社会交际也在语言的稳定发展中得以顺畅进行。 其次,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考察整个符号系统,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存在于社会的不断使用中,语言学家的研究工作因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索绪尔认为对于语言事实的研究可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来观察,历时研究关注语言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受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共时研究关注语言在某一时期相对稳定的状况,研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 本世纪末得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得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得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就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得旗手。目前无论就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得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得框框。具体语言得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得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与语文学家创立得“语法”。这种“语法”就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得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第二阶段就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得语文学。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就是唯一得研究对象,相反她重视得就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就是确定、解读与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得、现时得语言研究。最重要得就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她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与波斯语。在长期得语言实践过程中,她发现印度得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与词根跟欧洲得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她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得瞧法。?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得瞧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得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得学者与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

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得《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得《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得《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得《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得阶段,尤其就是印欧语系语言得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与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得语言已经有了详细得了解。比较语法虽然对开辟语言研究这个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得功绩,但它还没有去弄清楚自己所研究得对象得性质,它也从来没有关心过所作得比较有什么目得,所发现得关系有什么意义。今天瞧来,比较语法得研究最主要得功绩只就是为重建语言得历史做了一些具体与实质性得工作。?比较语法学派既然不关心研究目得与关系意义,那么她们所研究得必然就是“纯粹”得语言,所以比较语法学家对语言得瞧法绝大多数抱着自然主义得观点。例如施来赫尔在她得《语言比较得研究》中说“语言有它得将来,这将来就词得广义来说也可以叫做历史,但就是这历史得最纯粹得形式,我们也可以在自然界比方一棵植物得增长里找到,语言就是属于自然界得范围,而不就是属于自由得心理活动得范围。”再比如马克思?缪勒在她得《语言科学讲活》中说:“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又说语言得一切变化“都不就是真正历史得变化,而只就是自然得增长;艺术、科学、哲学与宗教可以有历史,而语言或任何其她自然界得产物,严格地说,没有历史,而只有增长”“我们必须考虑到语言虽不断起变化,但不就是任何人所能产生或阻止得。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 0. 引言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索绪尔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概念,为语言研究打下科学的基础。后世有无数人受他影响并不断的解读分析他的著作。本文意在通过对教材节选部分的结构概括和分析浅谈笔者对这部语言学著作的简单理解。能力有限,有不足与局限处还望指正。 1. 《普通语言学教程》写作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科学史上反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自然科学以其严密的方法,精确的数据令人折服。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历史背景下,若干社会科学学科开始摆脱传统的经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语言学和社会学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 18世纪末梵文的发现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语言学家纷纷致力于印欧系各语言的比较研究,寻找亲属关系,探求语言演变规律,并从语音等方面努力构拟更古老的语言形式,其代表人物有梅耶等。这就是德国语言学家葆朴(Franz Bopp)创立的比较语法,开近代语言研究之先河。 索绪尔所处的时代是比较语言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而他自身的学术渊源也是比较语法。但他发现比较语法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忽视共识研究,只是在历时领域研究一些细节,造成巨大的片面性。因而他开始革新,而他学术革新在当时不被人所理解,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论思想表达出来。我们现在所见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不是索绪尔写的,而是后人根据其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 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理论基础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就收到当时社会学的影响。当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对诸如“社会事实”等一系列社会学概念下过定义;德社会学家德克海姆《社会学研究方法原则》提到“‘集体心智’产生了‘语言和言语’”。索绪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 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语言活动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

复习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 1.放弃“要素中心”的世界观以及“以词为中心的语言观”,对语言不仅进行历时性研究,更要根据语言各个部分的关系进行共时性研究。 2.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语言指抽象的语言系统,是词的体系和语法规则。言语指在具体的情境中,由说这种语言的人所发出的话语。语言的本质超出并支配着言语的具体表现,言语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峰,语言是支撑它的冰山。(语言相当于棋的抽象规则和惯例,言语相当于棋者与对手较量时走的一步棋。)语言永远存在着创造新句子的可能性,此即索绪尔所谓语言的“能产性”。 3.能指和所指:能指指语言的音响和形象,即语言的读音和书写样式;所指指语言的概念和内容。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语言符号具有随意性和武断性。语言有自己的现实,这就是它的关系结构,语言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界定的。 4.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一要素的价值由其它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得。 语言符号的句段或水平关系:一个词意义接着前一个词的出现展现出来,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意义才完整,这形成了语言的横组合方面(历时性方面)。 语言的联想或垂直关系:在语言中每个词还与此时尚未出现的其它词有关系,如与这个词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或语法功能相同的词等,它们通过自己未被选中来促进词的意义界定。 通过语言句段水平关系和联想的垂直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封闭、自足和自我界定的系统,词的意义由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元素的差异关系赋予,与处于语言之外的现实无关。这使语言学的研究由“外”转向“内”,人们关注语言自身的机制,而不再是语言外的现实。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意义 1.词的意义不再由主体赋予,而是由系统本身决定,主体不再是意义的源泉以及字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保证,这 大大弱化了主体在哲学上的崇高地位。 2.语言结构具有自主自足、和自我包容的特征。这启示人们:不必关注语言与现实(字与物)的关系,而应关 注语言结构内部符号与符号(符号之间的运动)的关系,从而把语言提高到现实之上。 3.没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和声音,任何所指和能指只有在语言结构中才存在。语言结构是人类的特殊 结构,是人们与现实打交道的必要媒介,语言结构即为人类现实的结构 4. 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划分和译解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生活世界的独特性。 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世界不是由事物组成的,而是由“关系”组成的,事物只是关系的“支撑点”。结构主义研究的是联接诸元素的 关系,而不是一个整体的诸元素。 2.结构主义力图构造出符号系统从而实现研究的形式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3.结构有表层和深层之分。结构主义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寻找在其背后的深层结构,把全部现象世界还原 到秩序的恒定性中去。 4.结构主义所说的深层结构大都不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他们强调深层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人脑结 构对外部混沌世界的“整理”与“安排”,由此世界才具有了“秩序”和“意义”。 5.结构主义要“追根溯源”,要消解在时间中生成的一切,以便把握住最终源头,抓住一切变化中不变的“原型”。 6.在结构中,个体既受其他个体制约,又受系统整体制约,同时还受非个人的无意识机制制约。 结构主义的文学观 1.传统文学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研究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解释。从结构主义观点看,具体作品只是作家在历时 性过程中的一次“话语”。传统文学关注作品的意义,结构主义关注抽象的语法规则,认为所有的小说是根据规则来写的。传统(所指)结构(能指)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的不是某个人的某次具体叙述,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的也不是某时某地某个作家的某部作品;结构主义语言学把抽象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此保证语言学研究科学性。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把决定具体文学作品叙述的规则、语法结构的“母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保证文学研究科学性。结构主义开辟了新的文学研究模式,即叙述学的诞生。 2.传统文学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活、作家所处时代以及作家精神个性的反映。结构主义认为,文学既不 是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也不是作家主观世界的反映,它由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对立造成。索绪尔认为,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1.索绪尔简介 2.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3.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核心法则 4.索绪尔理论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该书的思想核心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这里,概要性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及其核心法则。 二、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索绪尔在对语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后,于1907年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他的基本能理论,概括起来就是:语言是一种系统或结构,而语言结构即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是概念和音响的联系,不是物质的,而是抽象的。索绪尔还进一步讲述了符号的特征,即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符号借助于相互对立关系而起作用。同时提出了,在语言中,每项因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因素的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语言学不是一种实用的、特殊的研究,它‘寻找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语言学家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言语行为,而是要确定构成语言系统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张绍杰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方面是其自身的学术背景,如上所列,他多年开设的课程进行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都获多或少的反映到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另一方面,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也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17、18世纪的唯理主义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洪堡特的语言形式观念,等等,都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青年语法学派,特别是保罗的心理主义语言学观念,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心理语言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符号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时代,那时候出现过“自然论”和“规约论”之争。此外,美国的语言学家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的语言观对索绪尔的影响也很直接。辉特尼早年学习梵语,1850年去德国学习语言学。他1867年著有《语言和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1875年发表《语言的生命和成长》(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的规约性和惯例的性质。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多次以赞赏的口吻提到这位语言学家。 学者们在研究《普通语言学教程》时发现,“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观念也与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法国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1902年执教于巴黎大学)的社会学思想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语言观的重要来源。涂尔干认为,社会不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是第一性的实体,它对人有外部制约,而个人对此有时是无意识的。正是由于社会实体的存在,个人行为才成为有意义的行为。社会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是一种心理实体。索绪尔接受了涂尔干的思想,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心理实体,从而建立起社会心理的语言观念。”(同上)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综述

[摘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他的语言学思想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从索绪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来看,他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内部和外部等二元哲学思想以及系统观、符号观、符号任意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之前或当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从各自不同的路径影响着他对语言本质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潜心研究。索绪尔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之前或当时的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对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家主要有辉特尼、洪堡特和赫尔曼·保罗。索绪尔在很多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辉特尼对欧洲语言学的影响,并高度评价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是一种制度,辉特尼正确地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就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辉特尼发现了符号的“任意性”,但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地位,索绪尔最终发展了他的理论并把“任意性”确定为符号的基本原则,所以,索绪尔符号任意性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辉特尼的语言观。

索绪尔在德国学习了五年的时间,对他语言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语言学家是德国洪堡特。在对语言系统问题的探索上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产生影响的另一位语言学家是德国的赫尔曼·保罗,他的《语言史原理》中提出的“状态与历史的差别”被认为是索绪尔共时观的直接来源。索绪尔把二元对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语言系统无处不在的基本结构原则,他以一系列的二分思想来构建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所以人们称他的语言学理论是内涵意义上的语言哲学。一般来说索绪尔的学说又被叫做“符号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康德是亚里士多德的接续者,所以索绪尔的语言学哲学思想和康德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索绪尔德国的留学生涯使他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并开始思考语言学的本体问题。1880年他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并任教于巴黎高等研究学院,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梳理和整合他的普通语言学思想并透出雏形。在思考语言本体问题时,他受到了法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等人的启发。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这一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当时的主要思潮之一,索绪尔无疑是在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这一语言观的。在法国学术界,索绪尔被公认为法兰西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语言中的一切,包括它的物质的机械的变化,比如声音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的。”因此,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心理学就有了不解之缘。从他心理观的形成来看,有三种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 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

心理现象 (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4 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符号学理论

1,什么是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特别是研究关于语言符号的一般理论的科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兴起的,符号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规律,符号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符号与人类思维的联系。(符号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符号学理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认识论、社会生物学、宗教学、神话、文学、音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现在,世界各国和符号学家正在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研究动物语言、宗教语言、法律语言、政治语言、广告语言等。) 一些学者对符号学的理解 “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semiologie)。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索绪尔,1980) 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学,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Fiske,1990,张锦华等译,1995:60)。 符号学(Semiotics)就是研究符号、指示会意和指示会意系统的一门科学。 符号学即关于记号(sign)、记号过程(semiosis)或记号系统的理论研究。(李幼蒸,1999: 45) 2,符号学的历史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ie,semiotic)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法国和意大利为中心重新兴盛至欧洲各国,它的源头不外乎胡塞尔的现象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皮尔斯的实用主义。 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析乔姆斯基革命说的合理性 ——对乔姆斯基和索绪尔语言观的再思考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5), 709-71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364463.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364463.html,/10.12677/ml.2019.75093 Analysis to the Rationality of Chomsky Revolution —Rethinking to the Linguistic Views of Chomsky and Saussure Yuhua Fang, Tingting Li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Hubei Received: Sep. 1st, 2019; accepted: Sep. 16th, 2019; published: Sep. 23rd, 2019 Abstract In the study of modern linguistics, Chomsky’s Syntax Structure turned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from the descrip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Some scholars regard this turning point as “Chomsky Revo-lution”, which led to a series of academic disputes.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earch concepts, research focus and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linguistic view of Chomsky and Saussure, the present research reviews the language views of them, and analyzes Chomsky’s improvement as well as innovation based on Saussure’s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tatement of Chomsky Revolution. Keywords Chomsky Revolution, Saussure, Genera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析乔姆斯基革命说的合理性 ——对乔姆斯基和索绪尔语言观的再思考 房宇华,刘婷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3日 摘要 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乔姆斯基所著的《句法结构》开启了语言学研究重点自描写到解释的新篇章,部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家。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191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和《语言论》(1933)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1924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创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学会1925年创刊《语言》杂志,作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供学术活动的场所。 直接原因是基督教的传播和战争的需要。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教派都规定其经文不能随便译成其他语文,基督教却不一样,相反要求它的教徒尽可能将其经文译成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和方言。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美洲有大量基督教徒进入印第安语区学习研究印第安语等土著语言,进行布教活动.,他们当中有些还是很有语言修养的教士。这些教士们记录土著语言,给当地人创造文字,然后用当地文字翻印福音书,客观上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新材料,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调查方法,从而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1911至1939年,人类学家、语言学家鲍厄斯对这些语言作了综合研究,写成很有名气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共三大册)。一般认为鲍厄斯的工作,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开端。 另一个原因,也可称为次要原因,是二战爆发期间,为适应全球战争的需要,美国人需要学习大量外国语,描写语言学大师之一布龙菲尔德本人就参与编写过几种外语教材。以上这两种语言工作方法都是不谋而合的。 ①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很多都没有文字和历史的材料,这使得这一学派一开始就不得不从口语着手进行共时的形式分析。这种做法,跟欧洲学者着重书面文献的语文学和专搞历时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都有显著的不同。 ②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美国结构主义在结构分析中只注意可供验证的语言形式,不考虑心理过程,也不谈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形式的对立能决定意义的不同。 ③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结构分析的任务是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如音素、语素等)并加以归类。在切分中,主要的依据是分布。所谓分布,是某个单位或特征在话语里出现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总和,也就是它出现于其中的一切环境的总和。所谓替代,是在相同的环境里,某个单位能够用别的单位来替换。 ④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学派重视结构的层次,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分析法。所谓

索绪尔和《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李娟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 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这里,我们概要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从历史的角度 分析一下他的语言思想具有的划时代性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的局限。 一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学者世 家,祖籍法国。他的家族中多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祖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父亲是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但他父亲的一位挚友阿道夫·皮科特(Adolph Pictet)研 究语言古生物学,他引导索绪尔学习语言学,这使得索绪尔很早就掌握了欧洲多种语言以及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上中学时索绪尔就已经开始学习梵语了。 1875 年,索绪尔遵循父母的意愿在日内瓦大学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化学、物理和博物学。 家庭的传统和早期的自然科学的教育使索绪尔的思想形式深受科学思想方式的影响。意大利 的语言学家Mauro 曾言,达尔文把科学的态度描绘成怀疑主义和大胆设想的一种适度的结合:每一个论点,哪怕是人们最能够接受的,也还是当作一个假设来看待;而每一个假设,哪怕是最奇特的,也被看作一种可能成立的论点,并有可能加以证实和发展。索绪尔把这种态度体现在语言学当中。这也许和他早年接受的自然科学研究观念的熏陶不无关联。 1876 年索绪尔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语言学。适逢“新语法学派”成立,索绪尔在很 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但似乎并不属于学派的核心。1878 年,索绪尔转至柏林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论印欧系语元音的原始系统》(Memoire sur le systeme primitif des voyelles dansles lanngues indo-europeennes)。这是索绪尔早期的代表性著作,是一篇有关语言的历史 研究的论文,但它所用的方法却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比较法。他把原始印欧语的语音系统看成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结构,因此从语言结构的不规则处着眼,拟测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索绪尔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的一些问题,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喉化音理论”,在印欧语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奠定了索绪尔当时在语言学界的学 术地位。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发掘出了古印欧语赫梯(Hittite)语的材料,证明了索绪尔在半个世纪以前拟测的正确性。这篇论文的理论方法已经显现出索绪尔从系统整体把握语言的 思想。索绪尔在柏林住了18 个月后又返回莱比锡,他写了一篇关于梵语中绝对属格用法的论文,以此获得了博士学位。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导读: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 也称功能语言学派。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

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 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注重演绎。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这种理论虽然十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但是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趋势。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评述说:“哥本哈根学派的学说是一座极有学术独创性的象牙之塔。”或许语符学原理在计算语言学、言语工程学等新学科中会有应用的天地。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又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它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