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滨江城市形态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寒冷地区城市滨水

寒冷地区城市滨水

3、针对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要素来体 现
► ①建筑。在寒冷地区的建筑中,外墙饰面砖在外观 装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 是,由于寒冷地区的气候等因素,外饰面砖产生的 掉皮,龟裂以至大面积脱落现象比较普遍,即使进 行了修补,效果也并不理想。既影响了建筑物的外 观,又影响了市容。应该从技术和管理上加以重视。 建筑的颜色应该多用暖色调,使冬季里的颜色也丰 富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暖意。尽量避免反光强烈 的材质在冬季里对人造成眩光的影响。
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设计当前缺陷
►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提 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 城市滨水区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当前在进行滨水区景观设计时,暴露出诸多不足。 特别是我国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设计起步较晚,
► 1.以人为本原则,城市中的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与 其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相符,与当地居民的行为方 式相符。
► 2.整体性原则,现今的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设计往往 将滨水绿化带、滨水广场、各种活动场所、游园、 小品等景观元素简单的叠加,从城市形态的角度来 讲,缺乏整体性的特征。
► 3.地域性原则,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而历史 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
► 4.生态性原则,水域空间是个及其复杂的生态系统, 要求在设计中体现空间环境的多功能性。
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 对于寒冷地区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以下 三方面
重点着手考虑: ► 1、针对寒冷地区滨水景观的城市气候特点来体现 ► ①消除寒冷、潮湿、气流和太阳辐射的极端情况;
提供直接庇护构筑物以抵抗太阳辐射、降雨、风和 寒冷;在利用消耗能量的机械装置之前,开发和应 用自然界所有的制热的形式。 ► ②考虑纬度的影响,根据寒冷地区太阳的运动调整 社区、场 地和建筑布局。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 于阳光与影 的影响,考虑到寒冷地区需要日照时长 的问题,规划阳光区 阴影区。

基于生态修护的寒地城市滨水驳岸设计策略

基于生态修护的寒地城市滨水驳岸设计策略

收稿日期:2020-03-3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19C072);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202010224419)作者简介:洪丽(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电话)*************(电子信箱)yuhong⁃pang @ 。

驳岸是城市滨水区连接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其主要功能是防止陆地被淹和阻止河岸崩塌。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

生态驳岸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通过人为措施可重建或修复水陆生态结构,保持生物多样性及自然岸线的景观和生态功能[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休闲旅游的蓬勃兴起,滨水区景观设计和恢复水体生态系统景观功能研究已成为城市建设维护的重点工作。

因此,如何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驳岸的观赏和生态功能,如何处理好两者的矛盾,对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生态驳岸研究概况20世纪50年代,德国首先提出了全新的河流生态保护理念,认为河道工程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学”。

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再生改造。

美国巴内的摩内港就被认为是滨水区再生改造中最早、最优秀的案例之一。

到20世纪70年代,北美的多伦多、旧金山、波士顿的城市滨水开发再生改造初步取得成果。

欧洲国家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出现了具有世界性影响基于生态修护的寒地城市滨水驳岸设计策略洪丽1,庞松龄2,蔡佳淇1,崔名晰1,孙丽雯1(1.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哈尔滨150030;2.哈尔滨市园林绿化科研所,哈尔滨150030)摘要:在阐述生态驳岸研究动态、生态驳岸类型和功能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为例,进行生态驳岸创新设计研究。

基于打造城市活力滨河景观的提升设计研究——以金华市王坦溪两岸景观提升改造为例

基于打造城市活力滨河景观的提升设计研究——以金华市王坦溪两岸景观提升改造为例

基于打造城市活力滨河景观的提升设计研究———以金华市王坦溪两岸景观提升改造为例孙纯纯(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城市河道防洪排涝能力亟须提升,结合城市内河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滨河水文化,融入水景观,打造活力滨水空间,增强市民游客的参与互动性,成为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滨河景观;活力水岸;景观提升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08-0103-031滨河景观理念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2活力滨河景观的提升设计策略2.1优化生态水境通过防洪安全体系、可持续滞蓄区、生态水岸、海绵城市的合理设计,打造回归自然,生物友好型生态绿野的水境空间。

2.2打造活力岸境从不同的人群需求出发,注入文化生态内涵,增加活动体验空间,让河流融入城市生活,打造回归人群,复兴多维活力的魅力场所的岸境空间。

2.3互动多样城境河道流域范围越大,所处区域的城市用地性质越复杂,通过分析流经区域的用地性质,打造回归城市,勾勒有机生长互动新城的城境空间。

3王坦溪的现状与问题3.1地理位置王坦溪流域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多湖街道辖区内,王坦溪属于东阳江支流,主流河道发源于菱塘水库溢洪道,两条支流分别为大项小溪,王坦小溪。

此次设计流域为王坦溪主流与大项小溪。

设计区域范围北邻义乌江,东至东二环,西抵大堰河街,南达丹溪东路。

占地约合26.5hm2,其中新怡家园段为已建成段,约合4.2hm2。

实际设计面积约合22.3hm2,长约4.5km。

3.2存在问题王坦溪流经区域用地性质,多以居住用地为主,且存在学校用地、行政用地、商业用地。

通过对现状场地的内外交通、植被、园建、驳岸、市政设施、资源的分析,归纳以下3点问题。

3.2.1交通路网“连不上”慢行系统不连通,使人们的社交生活形式单一,通过连接河流与城市,打造多连续的慢行空间,让市民的休息活动融入滨水廊道,激发河道活力,最终打造连通流畅的滨水空间。

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形态研究

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形态研究

摘 要 :从 气候条 件 、 域 文化 等 方面入 手 , 地 探讨 了寒 地城 市广 场 附属建 筑 的形 态 与其 影 响 因 素之 间 的制约 关 系 , 而 明确寒地 建 筑形 态 的地域 特征 , 对寒地 城 市广 场 附属建 筑 形态创 作 从 并
的合理 性和 丰 富性进 行研 究 。
Abs r c :Fr ta t om hec i tc c t lma i ond ton ii s,g og a hia nd c t r s,t e r s rc e e a i ns b t e he e r p c la ulu e h e ti t d r lto e we n t
关键 词 : 地 ;建 筑形 态 ;城 市广 场 寒 中图分 类号 : TU一2 0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3 4 2 0 )40 7 —3 6 41 7 (0 8 0 —4 30
St d n t e s b i ar c i t r lf m s u y o h u s di y ar h t u a or ec o h i l z n t e c d r gi n ft e c t p a a i h ol e o s y
欧 美 国家称 为“ 季 城市 ” 日本称 为“ 方 城市 ” 冬 , 北 ,
中文 的“ 地 城 市” 能更 为 明 了。 寒 可
l 现 存 问题
1 1 气 候 影响 下的 广场 附属 建筑 形态 .
寒 地城 市广 场 在 寒 冷 和 降雪 、 短 夜 长 的冬 昼
季 气候 影响 下 , 得 物 质 损 耗 大 大增 加 。为 了抵 使
LI W e , ZH EN G i i X n
( . l g fAr htc u ea d Ciy Pln,Jl c ie t r la d Cii En ne rn n tt t ,Ch n c u 3 0 1,Chn 1 Col eo c iet r n t a e ii Arh tcu a n vl gi e ig I siu e n a g h n1 0 2 ia

寒地城市

寒地城市

城市景观(水雕塑、旱喷泉等) 运用本地植物,“多树少草”的进行城市绿化建设
8
2017年11月
唐山城市规划馆(水泥厂→城市规划馆) 里卡多· 波菲尔(ricardo bofill)工作室(水泥厂→工作室、酒店)
启新1889文化创意园(水泥厂→水泥工业博物馆)
西安建大华清学院老钢厂(钢厂→学校) 成都东郊记忆(电子管厂→音乐公园)
远离交通与空气污染地区(鼓励户外活动) 营造避风向阳的场地
可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5
微气候规划
采用封闭式布局,利用建筑围合形式影响公共空间内部风环境,改变微气候以延长居民室外活
动时间 注重庭院与建筑间的过渡,利用玻璃幕或塑料打造半私密空间 室外休憩、娱乐等设施尽量采用木质材料并充分利用阳光
西雅图煤气厂(煤气厂→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公园(钢铁厂与炼钢厂→景观公园)
10
唐山城市规划馆 约2.29公顷
原址:水泥厂
11
唐山城市规划馆
12
里卡多· 波菲尔(ricardo bofill)工作室
13
里卡多· 波菲尔(ricardo bofill)工作室
14
15
6
技术的应用
采用新型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墙体保温等) 建筑设计中适应本地气候特征,减少盲目借鉴
其他城市形式(飘窗、天窗等) 能源节约与应用技术(利用生活污水余热进行 城市供暖与道路积雪清理等) 冬季道路维护技术(抗冻材料与变形型、粗糙 型路面)
7
地域特色的利用
以雪雕、冰雕代替绿色植物作为冬季景观 利用四季分明的特点,营造随季节变化的
气温阳光风?对城市建设影响?影响交通和出行?路面铺装和维护?能源损耗?对居民生活影响必要性自发性社会性?影响出行?降低户外活动时间?不利于身心健康44?城市整体角度?采用集中紧凑型城市形态并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土地利用多功能化以契合居民冬季活动范围减小的特征公共设施与商业?公共空间布置?远离交通与空气污染地区鼓励户外活动?营造避风向阳的场地?可适度开发地下空间55?微气候规划?采用封闭式布局利用建筑围合形式影响公共空间内部风环境改变微气候以延长居民室外活动时间?注重庭院与建筑间的过渡利用玻璃幕或塑料打造半私密空间?室外休憩娱乐等设施尽量采用木质材料并充分利用阳光66?技术的应用?采用新型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墙体保温等?建筑设计中适应本地气候特征减少盲目借鉴其他城市形式飘窗天窗等?能源节约与应用技术利用生活污水余热进行城市供暖与道路积雪清理等?冬季道路维护技术抗冻材料与变形型粗糙?型路面77?地域特色的利用?以雪雕冰雕代替绿色植物作为冬季景观?利用四季分明的特点营造随季节变化的城市景观水雕塑旱喷泉等?运用本地植物多树少草的进行城市绿化建设882017年11月?唐山城市规划馆水泥厂城市规划馆?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bofill工作室水泥厂工作室酒店?启新1889文化创意园水泥厂水泥工业博物馆?西安建大华清学院老钢厂钢厂学校?成都东郊记忆电子管厂音乐公园?西雅图煤气厂煤气厂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公园钢铁厂与炼钢厂景观公园10?唐山城市规划馆?约229公顷?原址

近十年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近十年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DOI院10.13905/ki.dwjz.2019.04.004近十年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FOREIGN URBAN FORM RESEARCH IN THE PAST TEN YEARS董慰,吕美群,董禹,王乃迪(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06)DONG Wei,LV Meiqun,DONG Yu,WANG Naidi(School of Architecture,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ey Laboratory of Cold Region Urban and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rbin150006,China)【摘要】城市形态是反映城市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表征,是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城市形态领域的学术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中从文献发表量、国家分布、代表人物、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五个方面切入,对近十年间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有关城市形态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追踪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以期为我国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形态;Citespace;可视化【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864(2019)04-0010-05Abstract:Urban form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zation of reflect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laws,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earching of urban studies.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in the field of urban for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cuts into five aspects:literature publication volume,national distribution,repre原sentative figures,research focuses and research contents,to visualize the literature on urban morphology studies published in foreign journals in the past decade,tracking current hot issues and academic frontiers,so as to provide usefu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urban form in China.Key words:urban form;Citespace;visualization0引言城市形态研究一直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城市历史和考古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寒地建筑屋面形态与城市环境的整合方法

寒地建筑屋面形态与城市环境的整合方法
2 0 1 3 年第0建筑屋面形态与城市环境的整合方法
( 1 .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刘 旭 麟 , 2 4 3 0 0 6 8 ; 2 . 重庆华宇物业< 集团> 有 限公 司 中国 重庆 4 0 0 0 4 2 )
【 摘 要】 作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 顶, 其形 态( 包括屋顶的突 出物) 对于建 筑天 际线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同时, 人们还 可以通过这些 顶部 的个性化形 态来辨别建筑所属的风格 : 比如哥特式 穹顶 、 拜 占庭帆拱 , 这些都是直观 的建 筑形态的组成元 素, 也 已然成为人们评 判建筑风 格的标准。为 了更好 的区别不 同类型的建筑屋顶形 态特 色并使得 寒地建筑屋 面形 态与城市环境的整合 , 我没有 必要做一研究与探 索. . 【 关键 词】 寒地建 筑; 屋面形 态; 城市环境
1 . 整合的概念与 目的
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天 际线 很多高层建筑将其屋顶 闲置空 间开辟为
为城市公众使用 . 形 成高楼大厦与城市 之间的有益过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 其 由不同的元素 、 不同的层面构成 , 而 庭 院交往空 间 . 进而形成人们在心理上 的放松地带 。 构成城市巨系统的每一个元素 、 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其 自身的愿望和需 渡 , 比如 . 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就很好 的借助地形达到屋顶绿化 的完 求. 是一个完整的构成 因为不 同的构成元素和角色具有 自 身 的愿望 , 校史馆” 位于学校 区域 的一片林地 的背后空地之上 . 有 所 以不 同的要素间通过进行互动作用能够为城市带来动态性 .因而 , 美统一 该校“ 校史馆” 的纪念性进行 淡化 . 使“ 校史馆 ” 尽量和 环境相协 城市是永恒的动态系统 . 城市不可能存在静止 的终极状态 在人类社 意识 地对 “ 突出了“ 校史馆” 的景观特点 该校“ 校史馆 ” 的建设用地是坡地 , 东 会 中对 于城市是什么 、 该是什 么的话题进行不断争论却没有一个 固定 调 . 西部之 间的高差达到 4 米. 本来 中用于建设 “ 校史馆 ” 是个 弱点 , 在 答案 。在不 同的具体情态下 . 城市就应该具有不 同的内涵和外化 的表 部 、 但 是 现形式 . 我们可 以从特定的城市环境 中得到城市构成要素是如何整 合 许多地方的学校建设学校建筑的时候 事先均需要挖 平建设 用地 . 建筑师却不这么做 . 而是充分地利用地形高 差将 一部分报告厅 、 展厅 的 明确 答 案 如此做法带来的好处是使建筑物的高度大大降 城市建筑 中. 通过丰富的色彩体 系以及 多元化 的建筑 风格 的相互 和接待室安排 在地下 . 建筑 的体量也得 到了较大程度 的缩减 . 建筑师还通过利 用灵活的 作用 . 如果要让建筑物在“ 第五立面” 下海继续保持 建筑整体 风貌 的同 低 . 使本来地形造成 的陡坎变为人工地形 . 反而增添其美观性 。“ 校 性. 最为重要 的一个 因素就是 . 要对城 市背景环境下 的相关存 在特 折线 . 史馆” 和学校大 门相对 的一侧 . 建筑屋 顶采取植草屋顶 的方式和地面 别关 注。 使“ 校史馆 ” 和自 然环境融为一体 、 相互 交融 。 寒 地建筑屋面和城市环境的整合 . 是城市健康 和谐发 展的需 要所 连续相接 . 决定的 在对 此进行整合 的过程中 . 要通过不 同要 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 3 . 层次性的整合方法 在寒地城市 中. 除了注重屋顶 “ 半 室外化” 空 间的处理 策略 上. 还 的机制 . 对于各种要 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 整 . 从而形成 良好 的功能效 应. 对形态构成要素相 分离的 问题进行克 服 . 有利于要素之 间达到新 应注重屋顶 的“ 半 室内化” 的营造 . 经 过如此处理之后 . 建筑物受到寒 的综合 , 促进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所谓城市环境 , 也 就是城市 的自然 冷 的外界气候的不利影响会大大减小 . 对于恶劣气候对建筑物造成 的 从而 能够 打大提升环境 的舒适 程度 , 方便人 环境 、 社会环境 两者 的综合 . 在城 市环境下使不 同风格 的建筑物实现 不利影 响能够 进行防护 . 相互协调 . 形成一个有 机的和谐 的整体 。 当前 , 如何对我们生存居住 的 们进行居住生活 . 所以 比较适合在寒地城市进行建设 以微观视角进行分析 . 在建筑物需要引入 阳光 时可 以采用 r r 『 庭引 城市环境进行再造更新以达 到更好地实现和谐 目的. 已经成为我们亟 入、 天窗 引入的方式 . 可以在室内种植相应数量 的植物 , 特别 是可 以种 待解决的城市发展中的重要 问题 所谓“ 第五立面” 空间结构 . 也就是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 中表现 出 植室外 特征 比较 明显的植物 . 从而使建筑物 以内和外 部的环境融 合起 如果具备相应条件 . 还可以将假山 、 喷泉等引入室 内, 以建成“ 半室 来 的变化着 的空间的形态特征 . “ 第 五立面 ” 空 间结构是城市发展过 程 来。 中各种 因素相互作用后各类矛盾作用后 的结果 . 其在 直观上 表面出外 外化” 风格的建筑 在 的显在形态 . 在显在 的表面之下 。 其本质是城市 的经济 、 社会 、 科技 、 以宏观视角进行分 析 . 即便在 同一个城 市之 内. 不 同城 市区域的 所以其具有不 同 人文、 气候 、 地理等诸多隐性形态的外在表征 , 是这些 隐性形 态的物质 建筑因为其具 有不 同的地形条件和不同的建筑形制 . 的风格特色。 C B D区域 、 历史文化保护区域 、 多层居住 区域 和行政办公 化了的载体 寒地建筑屋面和城市环境的整合 . 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城市发展中 区域的建筑物 . 其第五立 面的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具体 的对城市 通过对不 同用途 、 风格建筑物 的第五立面风 的新秩序 . 而这种新 的秩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 生存生活 和发展 , 而整 环境进行整合 的过 程中 . 有 利于城市的标 志性 的意向的形成 . 有 利于不断完善城 合的核心问题就是城市 的发展达到形态上的有机综合 . 而如何实现有 格进行强化 . 市建筑物第五立面的质感 、 肌理 的丰富和完善 , 从而使城市更具特色 、 机的综合 . 是目 前人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寒地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寒地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寒地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1建筑与气候在众多的建筑环境中,气候条件在形成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建筑布局、人文特色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而建设具有开放特征、节能高效、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生存空间是生态建筑学的观点,这就更要求我们用全新的更高的视觉来审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更深一层次的挖掘建筑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系。

正如G·勃罗德彭特(Geoffrey·Broadbent)所言“所有建筑终项须完成此项目的——在人的需要与特定地理气候之间达成协调”[1]。

2 寒地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城市现况寒地城市(winter city)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2]。

中国是寒地城市最多的一个国家。

按照我国的建筑气候区划,寒地城市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

我国东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都属于较寒冷的地区[3]。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对城市发展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1城市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交通矛盾加剧,也导致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下降。

2.2冬季日照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也易使人心理压抑、易导致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2.3物质损耗大大增加2.4影响空间环境的塑造,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国外寒地城市发展动向3.1政府重视适应地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前苏联政府早在1985年就制定了“北疆2005"(North 2005)计划,即2005年北疆地区关于城市规划、住宅和市政工程的综合科学技术项目,旨在提高约占前苏联国土一半的西伯利亚等北疆地区城镇建设水平,为北方地区城市规划与经济改革提供长期发展战略,使住宅和公共建设协调发展。

日本札幌制定远期综合规划、城市规划以及五年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都充分体现了结合自身地域特点,严格控制城区发展规模,保持紧凑的用地布局方式,并且制定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在“抗雪城市建设”中计划建立城市排雪、降雪预报和融雪等系统,减少降雪给城市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便;“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绿带规划”有效地减弱冬季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也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关于寒地城市设计理念的探讨

关于寒地城市设计理念的探讨
究怎 样 针对 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 的特 点扬 长 避 短地 进 行城 市设 计 。
关键词 : 寒地城 市; 环境特点; 生活方式; 对策 ; 市设计 城 寒地城 市是指每 年至少有 2个 月的时 间 气候条件下满足居民生活物理环境的舒适性对 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 内涵。美丽 日平均气温在 0 ℃或 OC以下,  ̄ 并且有 降雪 、 昼 建筑设 计的每个技术 专业而 言都是极 大的挑 动人的城市空间景观永远在 振奋人们的情绪, 强烈的高层风使人在外 环境 中无法驻足 , 朝 抚慰着人们的心灵. 它们往往激发起人们对 自 短夜长现象的城市 。 寒地城市受气候 的影响, 城 战。 市环境 四季景 观质量、 交通状况 、 公共活动等方 向不佳 和相互遮挡导致 日照时间短,电梯等竖 己城市的归属感和 自豪感。随着社会物质文明 人们对城市空 间环境的质 面差别很大, 同时严 寒的气候 为人们 的交往设 向管道 以及设备运行产生 的环境噪声 。寒冷和 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对城市空问环境所应具 有 置了天然的障碍。 严重影 响了城市经济的正常 降雪导致寒地城 市在冬 季的物质 损耗大大增 量有 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 。如何改善寒地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是寒地 加, 冬季采暖期 长, 以及公共设施要消耗大 的精神功能也有所追求。 住宅 气候对寒地城市最大的负面影 响,是冬季 城市设计热点之一。 量 的煤炭和电力等能源.昼短夜长的冬季气候 1 城市设计要保持并发展传统城市文脉与 特点使得城市冬季消耗大量的照明用电。频繁 的交通问题。由于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路上清 形成冰雪路 面, 冬季机 动车行驶速度缓 导致 环境特征 的降雪导致冬季用于清雪的投资加大,增加 了 除, 城市空间为 人们在城市 生活中进行的各 城市的财政负担。冬季由于降雪和结冰导致各 慢, 交通运营能 力大大降低, 响城市生产和生 影 种 日常交流活动提供 了一个载体空间 ,其设计 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理事故 的各项费用增 活。创造人性化的交通 系统就成了在城市道路 处 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空间的利用 和 加 。 寒地城市房屋墙体加厚, 屋顶需做保温处理, 设计 中的重要问题,人行道除 了具有行人交通 交往 的效果。 综合考虑各种 自然因素 、 社会因素 加大了建筑材料的成本 。保持较高的建筑密度 功 能外。 又往往是 居民交往 、 休憩 、 留与散步 逗 和人文因素, 才能将城市的街道、 广场等空间设 及采用较封闭的空间布局形式。 城区的“ 热岛效 的室外活动场所, 在寒冷地区应尽量提高其舒 计成宜人 的环境。不同人文、 历史 背景, 不同地 应” 可提高冬季的室外温度 。 适度。 对于东西 向道路来说 位于路北侧 的人行 域 和气候特点 的城市应 有不 同的城市空问。寻 在严寒气候条件下建筑内部为 了获得充足 道所获得的 日照时 间往往比南侧长。因为受 到 南侧人行道在一天中会有较 求城市环境的地域特征 , 在与 自然抗争 的漫长 的 日照, 需要较大的 日照间距, 导致城市建设 的 南侧建筑的遮档, 岁月里。 寒地城 市逐步形成 了独具特点的建筑 用地面积增加, 在冬季其舒适度远不及 不得不对建筑 日照间距进行一 长的时间处在 阴影区, 可以把人行道设计成路北宽路南窄 风格 、 道空间 、 街 开放空 间及人文活动, 保持并 定 的缩减, 因而影 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大量成片 北侧。因此, 发展传统城市文脉与环境特征成为寒地城市建 开发所引起的 “ 造城运动”往往远离城市 中心 的型式 。寒地建筑的室外交通往往因为气候寒 路 因此室内 设 的 原 则之 一 。 区, 市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 环境建设被忽视 、 邻 冷、 面防滑等因素而无法保证适居, 虽然寒地城 市恶劣的气候 条件对人们 的 里交往无场所 。最主要 的问题有: 、 人 车流的交 化已经成为交通设计 的发展潮流, 在工程设计 活动空间有许多 限制,但只要 充分了锵寒地特 通干扰, 环境设 施的设计粗糙 , 观赏性远大 于实 中可 以采用封闭通廊, 发挥地下 空间 的连接作 征, 的生理, 从人 心理角度出发。 自然, 尊重 尊重文 用性; 绿化环境 的普遍缺乏 。 在低温条件下, 暖色 用等手段加强交通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使用舒适 化, 就能变不利为有利, 创造出优美舒适的城市 环境比冷色环境更令人感到舒适愉悦。寒地住 性 。 4 在寒地应 大力发展 室内化公共空间 空间环境, 满足现代人的多元需求。 与四季如春 区建筑最适宜的色调是浅而偏暖。 在寒冷季节, 的南方相 比 ’ 寒地城市景观优势在四季分 明上, 明度大的浅色调墙面可利用太阳光的反射增加 些西方 国家. 如北美及加拿大等国寒地 暖 城市比较重视气候防护, 把建造多样化的室 内 寒地城市应充分利用 、 强化 季节差异, 自然环 对 面房屋 背光面及其 地面阴影 区的明亮度, 使 境 与人工环境互相依存, 增强寒地城市特色。 把 色可使人们产生温暖感, 以这种浅而暖的色 空间做为主要开发方式, 所 从而涌现出著名的明 握 冬季文化主调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区城市特色 调应是寒地建筑的主色调。在确定地面铺装材 尼阿波利斯空中步道系统 、多伦多地下步道系 最直观的反映。如哈尔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料 的 颜 色 时,可 优选 能 较好 地 吸收 太 阳辐 射 的 统等成功实例, 在寒地室 内空间大型化 、系统 全 面反映了寒地建筑文化最基本 的特征。同样, 深 色 以利 于 融 化冰 雪 。 化、 多功能化等方 面收效显著, 我国哈尔滨市南 城市各类A 3 活动在刺激活跃寒地城市生活气 . C 在进行寒地城市规划设计 中,应有意识地 岗区规模化的地下空间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 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寒地城市应积 重视对建筑密度的把握,使其达到允许的较高 的尝试。以1 3 本及前苏联地区为例, 寒地城市在 极创造条件。 把握冬季文化主调, 为创造寒地城 限。 这样滁 了直 接的经济效益外, 还能增强市民 城市规划方面采取 了“ 城市规划防护单元原则。 市特色提供可能。冰雪尽管可为人们带来行动 的室外热舒适感, 以节省热能 。 并可 合理布局建 城市形态集中性原则 以及街道走向与主导风向 的不便, 同时它又是发扬地域文化特色的可 筑, 但 可阻挡寒风及减少 阴影区。在寒地城市设计 关系原则” 从建筑单体到城市环境等层次上 等, 贵资源 。在城市设计中应该将冰雪的消极因素 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应注意设置风障以改善其风 采取措施. 了一整套较成功的对策与原则。 形成 变为积极因素。在中心绿地或公 园中开辟冰雪 环境。 在冬季主导风的来 向用建筑物、 围墙或密 文化活动及康乐活动场地 。 还可利用一定冰面、 集 的绿带遮挡寒风侵袭。在保证使用和 日 照的 地面形成天然冰场或人工冰场。特别是当寒地 前提下, 使建筑物屏 障的高距 比处 于 12 : 的范 城市形成 自己的冰雪文化特色时,更会 给城市 围内, 即可充分发挥其风影效应。 带来巨大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树立 了特色城市 3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人性化 形象 , 如冰城哈尔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国外 由于气候、 土壤等 因素, 寒地城市可生长的 寒地城市普遍开展各类节庆 日及 运动竞赛 、 提 植物品种相对较少, 尤其是在漫长 的冬季, 绿化 高城市冬季活力, 这方面我国也取得 了许多的 环境 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 城市往 经验, 如哈尔滨冰雪节 、 吉林雾松节等等 。 往给人 以萧条冷落的感觉 。当人们进入一个城 2 寒地气候条件下 , 建筑设计应满足居民 市后,最先摄人 眼帘的是一系列 大小 的城市空 生活物理环境的舒适性 间, 如街道 、 广场、 建筑群等。不同的空问型式 和 城 市局部气候环境 的改变 已经 引起 了城 各种空间的有机结合使人们形成 了对城 市的印 市物理环境保护等科研部 门的大力关注,寒地 象 。 市 空问 具 有 强烈 的精 神功 能 和 艺术 性 , 城 它 责任编辑: 赵丽敏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

设计与理论090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STUDY ON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URBAN SQUARE IN COLD REGION—A CASE STUDY OF HARBIN SOPHIA SQUARE长春工业大学 林慧颖 李金玉广场,本文中的城市广场主要是指休闲娱乐广场。

2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2.1寒地气候因素对于寒地城市来说,影响居民外出活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寒地城市的室外持续低温,并存在降雪量大的问题,且寒地气温低的同时通常伴有风速较大的北风,若缺少围合等遮挡物的阻拦,风速会更强。

2.2寒地社会因素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寒地城市增建的大量广场缺少理论指导,并且文化精神匮乏,从而导致寒地广场利用率低。

2.3寒地经济因素我国北部的寒地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明显不敌南方的温暖城市,并且寒地城市由于资金和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导致广场的规划建设方面还相对较为欠缺。

2.4寒地人文因素在寒地城市广场建设的大背景下,不同人群对广场的需求存在差异,合理的广场景观设计需要对当地人们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并将它体现在广场的细节处理上,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广场的吸引力。

3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3.1结合空间特征的设计3.1.1广场的空间尺度设计寒地城市广场与普通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标准存在差异。

寒地广场的设计宜小不宜大,应从构成上减少寒地冬季气候的影响,并形成多个小广场连续成群的效果[3]。

通过对比多个寒地城市的特点和广场尺度适宜性,笔者认为寒地城市广场的适宜规模是面积小于6hm²,最大尺度不应超过11hm²。

3.1.2广场的围合设计寒地广场风速较大气温较低,围合可以起到防风御寒的重要作用,并且会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减弱寒风侵袭。

寒地广场的围合物通常有建筑物、植物、道路或者自然地形等。

寒区城市的生态韧性及规划策略

寒区城市的生态韧性及规划策略

24 | 安全韧性城市Ec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of Winter Cities寒区城市的生态韧性及规划策略*金 瑛 修春亮 JIN Ying, XIU Chunliang寒区城市面临冬季寒冷和城市病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寒区大城市,在生态本底相对脆弱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

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增强城市韧性,是寒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合适方向。

通过分析寒区城市面临的特殊挑战,梳理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生态韧性“规模—密度—形态”的研究和调控框架,提出一系列规划策略。

其中,基于规模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增长边界、高标准建设生态基础设施、重视常绿植被配置,基于密度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密度、调节组团密度、增加冬季环境状况作为密度控制补充依据,基于形态韧性的策略包括优化城市外围形态、促进城市多中心组团发展、设置更多可接近的蓝绿空间、针对冬季需求采用更细致的规划布局手段等。

Winter c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dual challenges of cold climate and urban diseases. With a relatively fragile ecologicalbackground, they are also faced with huge population pressure. Improving urba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nhancing urban resilience is the appropriate direc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inter cities. By analyzing the special challenges faced by winter cities, comb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planning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the research and regulation framework of "scale-density-morphology" of urban ecological resilience, a series of plann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Among them, strategies based on scale resilience include controlling urban growth boundaries, building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with high standard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allocation of evergreen veget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density resilience include controlling urban density, adjusting internal group density, and increasing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 the supplementary basis for density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morphology resilience include optimizing the urban periphery for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olycentric clusters, setting up more accessible blue-green spaces, and adopting more detailed planning and layout methods for winter needs.寒区城市;城市韧性;生态韧性;城市规划winter cities; urban resilience; ecological resilience; urban planning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6-0024-08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604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金 瑛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修春亮(通信作者)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量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主要功能关系研究——以沈阳为例”(编号41871162)资助。

寒地建筑

寒地建筑

寒地建筑分析建筑是时代产物,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综合反映。

基于不同地区、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应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

寒冷地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气候条件和丰富文化背景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亦呈现出寒地建筑自身的鲜明特色。

分析建筑物质形态与其背后的气候、文化、经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握寒地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创造更加合理、丰富的寒地建筑形态。

1气候条件1.1寒地气候特征研究地区气候,首先要了解气候的类型、特征以及温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分析建筑如何适应、利用气候的有利因素,防止和改造其不利因素,为建筑的形态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的温度分区为标准,本文中的寒地是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一IO ̄C的地区。

从全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中可见,这一区域包括广大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东北部。

这些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①冬季严寒、漫长,采暖期(年日平均温度<5 ̄C的天数)均在145天以上;②夏季无酷暑,短暂,平均气温≤25oC,相对湿度≥50%;③年降水量200~800ram。

除了以上特征外,其他一些气候因素往往也会成为影响寒地建筑创作的制约条件。

如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太阳入射高度角偏低,盛行西北风和偏西风,并有大量降雪等。

1.2适应气候的建筑功能要求一般来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气候环境应当具备:充足的阳光,不过分剧烈的温度变化,柔和的风以及中等的湿度。

然而任何一个气候区都不可能每时每刻提供如此适宜的自然气候环境,恶劣天气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筑成为满足人类生活舒适性的“庇护所”。

由于寒地存在年平均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风沙大,冬季降雪等特点,建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气候的功能要求。

一方面,寒地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加大了建筑的能源损耗,使寒地建筑的保暖和节能成为首要问题;另一方面。

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

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

↑ 滨江高新区文 俞梦怡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高新区(滨江)是杭州最大的创新孵化器,是杭州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杭州“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滨江区将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四大战略不动摇,加快拥江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全域景区化,努力打造成“拥江发展”的示范区。

推进城中江建设成为现实。

高新区(滨江)在杭州建设世界名城中,要有首位度、贡献率和大格局,把滨江放在城市竞争力中来谋划,放在大杭州范围来布局。

滨江作为高新区,要当好大杭州的孵化器,在全市乃至全省发挥好示范领跑和辐射作用。

作为行政城区,要正确把握发展阶段建好江边城,高新区(滨江)城市发展已经从第一阶段产业引领、第二阶段的产城并进向第三阶段迈进,实现产城人共荣、走向国际化。

城市建设要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依靠人民建好人民城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推进“两鸟”思想的滨江实践。

高新区(滨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最基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整体腾笼换鸟、整体凤凰涅槃”,成为实践“两鸟”思想的示范区、样板区。

高新区(滨江)践行“两鸟”思想,特别是要实现“六个换”:由脏乱差的城中村换成洁序美(洁净有序美丽)的城市居民小区、由乡镇经济农村形态换成科技新城、由农民换成市民、由低小散的落后产能换成高精尖的高新技术产业、由原住民农民为主的人口结构换成来自五湖四海的高学历高素质为主的人才结构、由杭州跨江发展的桥头堡换成杭州拥江发展的示范区,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推进滨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高新区(滨江)拥江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城市为谁而建的问题,针对发展中的痛点、焦点问题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好城市新地标、新风貌,重点要做好十件事,即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大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市民素质,注重城市建筑的设计,注重城市河道研究,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城市灯光照明研究,强化城市建设的工匠精神,加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研究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研究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策略研究摘要:寒地城市由于独特的气候特点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魅力,而一个城市的形象营造,又是以城市中的公共环境最为重要。

对于寒地城市中公共环境的设计,我们应正视寒冷气候的客观条件,分析其利弊,通过设计来适应气候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人文景观与城市特色反映得更加突出。

关键词:寒地城市公共环境城市特色哈尔滨Abstract: cold city because of the uniqu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gave birth to a unique urban charm, and the image of a city buil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public environment. For cold city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design,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cold climate of objective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dapt to climate and improve the urban construction disadvantage factor, make cold city public environment the human landscape and urban characteristic reflects more outstanding.Keywords: cold city public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arbin city1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概述冬季漫长、气候严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寒地城市的发展。

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寒地城市景观设计,气候元素尤为重要,气候元素应从原先与环境的“被动适应”到现在的“主动利用”,景观设计都应从环境出发,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都是设计者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寒冷气候的特点,才能彰显寒冷城市的景观特色,必将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地域性独特的城市景观。

1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合理的生活和美的空间,它是一门融合了多种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以及文化底蕴。

在此,仅对寒地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简要的解析,通过对国内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解析,来了解中国和西方寒地城市景观的不同,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出更具自身特色的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2 国外代表性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特点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设计理念,许多措施、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北欧地区的特殊性气候决定了在一年中的多数时间内,人们不能象中欧特别是南欧国家那样,有丰富的室外活动和交往,致使城市设计中更注重人情味和地域性的表现。

设计非常讲究使用的舒适性和材料的触觉感受,充满了人情味且品质突出。

北欧各国都有从各自民族传统中汲取设计灵感和进行语言提炼的设计传统,这种传统导致了北欧设计在用材、设计语言和工艺上都极具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冬夜的漫长使得北欧人对光有特殊的情感。

北欧设计师特别重视材料的质感,通过材料的触感和肌理的把握,充分体现了北欧设计的人情味和美学品质。

许多北欧景观设计作品都表现了设计师对材料的关注,如地面铺装的设计,缜密考虑不同石材在不同光线和天气下不同的视觉效果,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

寒地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以长春市伊通河滨水区域景观为例

寒地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以长春市伊通河滨水区域景观为例

的具体 方案时 ,必须 了解河 流景观 与城市 中其它景 观元素
的相互 关 系和作 用程度 ,在 城市景 观生态 系统有机 关联性
背景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针 对 具 体 的 河 流 景 观 制 定 出合 理 的 开
分解和净化功效 ,不利 于生态平衡 。因此 ,要优 先考虑具有
渗水或蓄水能力的环保 材料 ,也可将砖材和绿化结合 ,解决 渗水功能 的同时 ,又调节了城 市微气候 。在局部无法提供足
郁 闭度低 、绿色 屏障连续 性差 。 ②基 础设施 短缺 、生态 环 境 的保障 体系不够 健全 。排水 设施 、污水处 理及 环卫设 施 还 不完善 ,水体污 染严 重 。③由于河 道的护 岸工程 建设和
高水体的 自净能力 ,消除城市河流 的死水 、臭水现象 。
2 1 2 动植 物生态群 落 .. 滨河 区位于水域生态 系统和陆地
采 取有效的设计策略和措施 来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 。
改变了的 自然水体 ,可在河底铺设鹅卵石 ,增大生物挂膜面
积 ,或在 水泥石头硬 质河壁外面粘附一层可供植物 生长 的沙 石泥土层 ,增加 微生物 栖息 的场所 。通过 这些 措施可 以提
1 伊通 河滨水景观环境 的现状 分析
经过现场 考察调 研 ,发现伊 通河 滨水 区景 观存 在 以下 问题 :①两 岸植 被稀 疏 、土 地裸 露 、林带 种植 结 构简单 ,
2 2 人工景观生态设计 .
221 驳 岸设 计 .. 驳 岸分 为 人工 驳 岸与 生态 驳 岸两 种类
型 ,且各 有利弊 。采 用二者结 合 ,并 以生态 驳岸为 主人工 驳岸为辅 的形式 ,既能 起到 防洪护堤 的作 用 ,又能更 好的 维护 水系生态平衡 。

低能耗目标下的寒地建筑形态适寒设计研究_梅洪元王飞张玉良

低能耗目标下的寒地建筑形态适寒设计研究_梅洪元王飞张玉良

ABSTRACT B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 climate and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adapted pattern fo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angle of building group, architectural individual and space. Combing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building form generation, it proposes the method of form optimization for enhancing architectural resistance and affinity in cold regions. KEY WORD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ld regions; architectural form; cold adapted design
在大连东软软件园河口园区设计中,建 筑师充分考虑了寒地山地气候条件,创造了 舒适宜人的建筑环境。项目位于大连西部一 处起伏的坡地上,基地高差近 60m,坡度 平缓。在寒冷气候区,北向坡地可以接受太 阳辐射的角度很小,能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 量少,而南坡可以在获得较好日照条件的同 时拥有更好的挡风条件 ;另外,由于山体阻 挡,位于坡地西北方向的区域几乎无法获得 日照,位于冬季西北风下风向的东南坡区域 风力会相对较弱。在建筑群体组织上,建筑 师避开了基地的不利环境,确定了有利建设
在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体育馆建筑设计 中,体现了通过建筑形体的适当调节使建 筑与气候及城市环境实现良好互动的设计思 想。建筑的基本形体由建筑体型系数最小原 则和延续校园严谨规划布局两方面共同确 定,并根据城市街道的视角调整建筑形态, 使建筑的界面顺应街道,为城市提供良好的 视觉观赏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减法处 理,将建筑的南向主入口适当解放,形成 建筑形体自围合成的 U 形开放空间,同时,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降低了建筑西 侧的形体高度,减少了由于自遮挡而产生的 阴影区面积。由于开放空间开口向南,其它 3 个方向均受到建筑庇护,因此形成了避风 向阳的建筑入口空间,不仅为师生创造出适 宜活动的户外空间,也实现了建筑外部环境 与内部环境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冬季由室内 到室外的强烈气候差异。另外,由于体育建 筑跨度较大,为有效减少冬季屋面雪荷载, 建筑师对体育馆内部空间的高度需求进行了 严密的计算,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降 低了建筑东侧辅助空间的高度,形成了屋面 缓坡,在冬季可以有效借助风势导走屋面积 雪。方案创作在充分契合基地环境的同时, 使建筑形体对气候有了良好的适应,在低体 型系数下,实现了建筑御寒、形体美观与功 能适用的高度统一。

滨江景观规划书

滨江景观规划书

滨江景观规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滨江景观规划的详细描述和建议。

滨江景观规划是为了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舒适度的滨江景观区域。

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融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现代城市元素的滨江区域,既满足居民的需求,又吸引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2. 滨江景观现状分析滨江景观区域位于城市的中心,河流景观是其最大的特色。

然而,目前滨江区域存在以下问题:2.1 乱建乱放滨江区域现有建筑物和设施缺乏整合和规划。

高楼大厦、停车场和商业设施等构成了一个杂乱无章的景观。

这给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2.2 遗失历史文化滨江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古老的建筑物、文化遗址等。

然而,这些资源未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导致其价值逐渐被忽视和遗失。

2.3 缺乏公共空间目前滨江区域缺乏合适的公共空间,居民和游客难以休憩和交流。

这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降低了滨江区域的吸引力。

3. 滨江景观规划策略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以下是滨江景观规划的策略和建议:3.1 整合和规划建筑物和设施为了提升滨江区域的整体形象,应对现有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整合和规划。

建筑物的高度、外观和布局应与滨江自然景观相协调,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

3.2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滨江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得到保护和利用,以增加滨江区域的吸引力和特色。

可以修复古老的建筑物,并将其改造成文化遗址和艺术空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

3.3 建设公共空间滨江区域需要建设合适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憩、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公共空间可以包括公园、广场、步行道等,需要考虑景观、照明和座椅等设计元素,使人们能够舒适地享受滨江区域的美景和氛围。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滨江景观规划,以下是实施计划的主要步骤:4.1 确定规划目标和要求在开始实施之前,应明确滨江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定义城市形象、保护历史文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目标。

浅谈寒地建筑形态的适寒设计理念

浅谈寒地建筑形态的适寒设计理念

浅谈寒地建筑形态的适寒设计理念引言:任何一种建筑形态都与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与此同时,建筑形态对资源的消耗情况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何在低耗能的目标下,建设适合当地环境的建筑不仅成为建筑商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

那么,在气候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其建筑将会是一种什么形态?面对寒冷的气候环境,聪明的人类将以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抵御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在下文中对寒地气候环境和建筑形态的关联性进行相关研究。

一、寒地气候环境与建筑形态应变的关联机制世间万物的存在都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同时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客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大陆性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越往北冬季更为漫长,最冷甚至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受这种特殊气候的影响,生活在北方的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并适应变化中的环境,其建筑形态上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建筑形态的改变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环境选择、因地制宜的结果,是动态适应的过程。

气候环境和建筑形态在绝对的运动中建立起自动调节机制,建筑形态能够在环境中保持高度敏感,从而不断适应环境的任何微妙变化。

建筑如同生长在环境中的植物,都需要扎根于土地,在大地中汲取养料,需要沐浴阳光、滋润雨露,在与自然界亲密接触中获得永生。

然而,这种汲取和获得并不是无节制的,气候环境与建筑形态应变之间的关联机制还应该遵循"低耗能"原则。

实现低耗能目标的建筑形态是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结果,同时符合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现阶段低耗能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即以采暖区当地一个采暖期每建筑平米标准煤耗量的节能比例。

具体而言,低耗能建筑是指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能源,而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物进行采暖和制冷。

寒地建筑景观中的无障碍配套设施设计

寒地建筑景观中的无障碍配套设施设计

寒地建筑景观中的无障碍配套设施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兴起为背景,运用整合手法应对寒地极端气候特殊的空间和景观环境,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寒地建筑形态嵌入式融合、叠合式重构和体验式营造3种地景化创作策略。

关键词:寒地建筑景观;无障碍配套设施;设计1寒地城市建筑形态设计概述建筑形态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筑形态学。

寒地城市建筑受到气候环境制约。

寒地建筑形态设计如人们冬日穿着的棉服,在形态功能和视知觉上给人以遮风避雪之感。

寒地城市建筑景观视觉设计是寒地城市景观视觉设计及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形态设计由表及里,由外至内决定建筑的功能性,反映出寒冷地区建筑设计逻辑。

群体“抱团取暖”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寒地城市建筑群体的功能性。

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寒地城市建筑以防寒保暖为主,如果是单体建筑,形态应以方正、厚重为宜,给人以坚固、温暖之感;如果是群体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形体关系可以内高外地,外高内低,内轻外重,外重内轻,层级排列,注意建筑密度,这样一方面能起到抵御风寒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增强视觉美感的作用。

连廊连廊是建筑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带有连廊的建筑也被称为桥梁建筑(BridgeArchitecture)。

它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通功能。

根据联通所在位置的不同,连廊包括空中连廊(Skywalk人行天桥)、地面连廊以及地下连廊三类。

寒地城市建筑的特色受寒冷气候条件影响,人们由单体建筑到单体建筑之间相对不便。

所以,单体建筑之间通过连廊“首尾相继”,使人们夏日避暑,冬日避寒,免受特殊气候的侵扰。

2寒地城市夜景无障碍配套设施设计方法2.1 引导媒体光源的无障碍配套设施引导光包括路灯、公共设施(卫生间、垃圾桶、街道指引、休闲的座椅、城市介绍展示牌等)、吸烟区、公共交通区域指示等。

这些光源不仅具有照明的作用,还起到装饰街道空间的作用。

新媒体在引导性光源的加入可以保证导向点的可见、呈现景观特色、增加景观层次、提高街角辨识度、实现各景点的呼应和点缀、丰富地面光环境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