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形态发展综述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进展综述
一
12 国外城 市化研 究 多元化 的局 面 .
年) 等人提出 了世界城 市假 说。20 0 1年 , 国学 者斯科 特( ct 美 Sot )
全 ( l l i R g n b y o 随着工业社会 的生产组织 方式在全世界范 围内的 日益普及 , 在发展 前人 的 观点 上提 出 “ 球 区域 城市 ” Goa Ct- ei , C ) 经济 、 社会 、 生态等各学科渗透到城市 化领域 中来 , 使得研究城 市 G R 的观点 。这些 概念 的 出现都反 映 了巨型城 市空 间的崛 起 , 化 也趋 向多元化 的重要性 与必然性 。
是 但它 是脱 等形式 , 建 立 了其 与 城镇 体 系 形成 的对 应 关 系。 随后 , 并 佩鲁 区的城市化整体变化 规律提 出的 , 一种普 遍性 规律 , 离现实条件和历史 阶段 的。这个 曲线 只能反 映某一 国家或 地 区 ( . eru ,95年 ) 增长极理论” 赫 希 曼 ( Hicma ) F Pr x 1 5 o 的“ , A. r h n 等 s 并 人 的“ 化增 长学 说”罗斯 托( W. otw) 经济增长 阶段学 城市化水平在时 间维度上发展 的快慢 程度 , 不能反映某 一较微 极 , w. R s 的“ o 观的城市或地 区城市化过程 中的发展状况 。H・ 钱纳里 (9 8年 ) 18 说 ”弗里德曼( r d n 1 6 ) 核 心一 外围” , F i ma ,9 4年 的“ e 模式及 其模拟 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 等 , 是从 社会 、 济的 角度将 城市 化 的空 发现 了城市化进程 与经济 发展 水平 之间 的关 系。他 曾 回归 分析 都 经 过 15 ~17 90年 9 0年 1 1 国家 的经 济发展水 平数 据与城市化水 0个 间扩散具体化 的学说 。 证 有 有 的学者则从 区域 的角度提 出城 市化 的最 终 目的——实 现 平数据 , 明在一定 的人 均 国民生产 总值水 平上 , 一定 的生产 劳 城 乡一体化 。首先 , 马克思 、 恩格斯 、 列宁等 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 结构 、 动力 配置结构 和城 市化水平相对应。 对城 乡一体化有着深刻 的论述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还有 世界不 同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当今,都市发展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而其中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从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历史、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行综述。
一、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其发展源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在探讨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时,开始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框架。
其中,最早的理论是由查尔斯贝尔提出的“辐射型”城市空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城市空间发达是以中心地段为主,逐渐向外地段辐射散开。
随后,威廉马歇尔提出了以“半径型”城市空间理论,即城市空间发展以中心地段为中心,以多条半径线给出定量的空间结构,并由此形成环形空间结构。
后来,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理论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其中又孕育出了马歇尔的“投影型”理论,即城市空间发展为一些正交网格,按照它们储藏的功能,由较小的空间结构“投射”到各种空间结构形成一个大型“千载”空间结构,并可以广泛分布在城市多个街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是指几何建构在城市空间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以空间结构、元素结构、功能结构三大结构的协同发展为特征的一个复合系统。
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地理空间表象的外部三维形态,其中包括空间网络结构(如道路、街道等)、建筑正反结构(如住宅、商业、文化和公共设施等)以及物理建筑结构(如绿化、城市湿地、水域等)。
元素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元素空间特征,包括城市元素的空间分布、模式、格局及其关系;功能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的实际功能,主要指居住、工作和娱乐的空间分布。
三、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根据近年来海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美城市在空间发展方面所按照的模式。
西欧城市,如伦敦、巴黎,以辐射型模式为主,其核心区域以中央商业区为主,将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的空间结构放在某一处,形成半径型空间结构;美国城市则以“投影型”空间结构为主,其中条纹型结构将空间结构正反边单独分开,但具有较高的功能交通性,从而形成有机的综合空间结构。
社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进
社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进——城市形态理论研究发展综述■周霞一城市形态研究的范畴及特点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
以城市的物质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核心的城市形态的研究是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
一般而言,狭义的形态是指物体呈现于人们视觉的全部表现形式,即形相与状态,广义的形态是指事物呈现于人们知觉的全部表现形式,包括抽象表现形式。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具体而言,城市形态是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表现,反映在城市和居民点分布的组织形式上,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和内部组织上,城市建筑和建筑群的布局特征上等。
从城市形态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城市形态是社会多要素多功能系统作用下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布局结构、建筑风格等非常具体直观的有形表现,因此,城市形态的研究是包括多个侧面(物质要素)和多个层次(文化内涵)的研究,再加上城市形态本身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这就使城市形态的研究成为内容非常丰富的综合性的内容。
因此.城市形态的研究一方面具有具体分析的特点,只有对城市特定发展时期的城市物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把握各个时期的城市风貌和艺术成就,从而得出有益的经验和设计手法,为今天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城市形态的研究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只有对城市的各物质要素的内在机制及其外部关系的高度凝炼抽象和概括,才能把握城市总体的形态特征,揭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城市的演变规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理论发展综述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比如我国在奴隶制鼎盛的西周开国之初(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满足奴隶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三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度.经涂九轨,左祖右杜,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墟市的平面形式是方形,道路垂直相交,城市中有“祖”、“社”、“朝”、“市”、“夫”等城市要素,按“旁”、“左”、“右”、“前”、“后”的关系布置。
中西方城市形态之比较
园 林 建 筑
及
Ha so m u fr m
Pe iq kn
霪一 一酉 R
Sa tn tde
绿 化
Rau m Ho l u l fa 5
] n n—Or n ir g h e i t un e e Ra r . f ir n u a De i e e n
En en a s iz lh u
_
一 一…
j
一
L』 I l f L —
一
—
—
作 者
邮 编 稿巨期
『 江大学建筑学系洲 衙士研 、 注
3 05 10 8 2 0 0 3 05 8 1
G s e. o & m lr e n r r u ena m as VnH u k d f l t A 6 ru a t e e
Qi u f n n L o e g
中 国 h类号 T 一 9 - u 08
叟献面阴码 A
童编号
1 0 7 9 ( 5 6;7 0 0 0 03 3X20 0 17 4
摘 要
谊 文对 中西方城 市形 态上质 的
建 筑形 式 和城市 形 态体 现 丁文 化特 征 .而文 化特 征 藩 文 化” 反映 J 国以 稳定 的农 业为 丰 自己 目址的 生 我 义 屉由 八决定 的 在环 境 气 候 l地 条件 的综 合作 用 产 生活 刊 下 .人/形 成了 不同 的生 活 晴 、 . 方式 和行 准 删. 是 r J 人 义气 质 ^ 卣 . 们 _ 通过 不『 文化 的对 比 我 『 地 区别 丁 同的 皖落 文化 .峨 洲 文化 u以 说 f
关键词 城 市形 志 文化 建 筑 城 市
Absr t actT i ar ce com oa e he hs i l t r st dif nce o h Ch1 es an fer e s f t e n e d E ur ope i h pe and an y es an ct s a y alz t e h cu】 『 er t r d f u Gl f enCes out f 0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综述及本土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01-04 收稿日期 2023-04-14摘 要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已经在西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对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失、管理混乱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该文试图通过以中微观层面出发的康泽恩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其产生、发展及在中国的实践研究展开论述,重点分析谷凯、怀特汉德针对平遥古城展开的形态学研究,探讨该理论在中国的可适性与发展困境,为中国的历史城镇保护、城市边缘带演进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
关键词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 研究综述 本土化Abstract Conzen urban morphology has formed a matur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west,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oss and management chao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take Conzen's urban morphology from the micro leve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ttempt to discuss its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n China. W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by Gu Kai and Whitehand, and discuss theKeywords Conzen urban morphology, Research review, LocalizationReview赵 瑞 | Zhao Rui郝占鹏 | Hao Zhanpeng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建设、旧城区改造、乡村振兴等城市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综述 王文超
国外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综述王文超摘要:国外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历史渊源流长,成果丰富。
百余年来,国外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城市空间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本文从城市规划、哲学、地理学三个角度对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和梳理,旨在为国内规划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空间理论1 前言城市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容器和场所,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城市生产的效率与城市发展的趋势,基于此,从上世纪初开始,国外学者针对城市空间做了大量了研究与探索,积累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城市空间的演变不仅包含了城市的物质属性,还包含了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生态属性、文化属性等等。
因此哲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规划学者等多学科从多角度对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分类梳理,有助于全面了解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空间优化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石。
2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概述2.1 规划学家的主张城市规划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空间地域规划,这种规划亦称---实体环境规划。
百余年来,规划学者们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入手,积累出了丰富的空间规划理论。
2.1.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溯源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思索与研究。
主要可以从城市分散主义和城市集中主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空间集聚论的典型代表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建筑规划大师勒*柯布西耶,他主张城市应当向高空发展,通过建造高层摩天大楼的方式来增加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
分散主义理论恰恰相反,主张采取在城市外围建设若干个相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组成城市群;或是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若干可以分担著称人口与功能的新城或卫星城等。
这些分散主义的发展思想虽然在实践当中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但同时也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值得思考的方法路径。
2.1.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深化(1)沙里宁的有机疏散针对大城市在集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爆炸、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紧张等弊病,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对大城市空间进行“有机疏散”的思想: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不适宜在城市衰败地区发展的城市功能剔除出来,按照预定的计划,转移到更适合它们发展的地方去,将原先大块密集得不到保护的紧密地城区转变成松散的、能得到保护的社区单元,使得衰败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国内外城市自组织性研究进展及综述_程开明
决定性的目标 , 以分析为基本研究范式 ;而非平衡自 组织理论则扬弃了传统科学的目标和范式 , 探索复 杂性 、偶然性 、非决定性 , 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 究范式 [ 1] 。师汉 民认为自组织系统 的行为模式具 有信息共享 、单元自律 、短程通讯 、微观决策 、并行操 作 、整体协调 、迭代趋 优的突出特征 [ 6] 。 吴彤也对 有关自组织的各种理论进行概括和比较 , 提出耗散 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 , 协同 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 , 突变论则从 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 , 超循环 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 , 至于分形和混沌 理论 , 则是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 杂性图景问题[ 4] 。
〔关键词 〕 城市 ;复杂系统 ;自组织 ;空间结构 ;演化 〔中图分类号 〕 F127;C912.81 〔文献标识码 〕 B
自 20世纪 60年代自组织理论被提出以来 , 不 少国内外研究者将自组织理论应用 于对城市的研 究 , 以解释城市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复杂现象 。 二十 多年的改革开放赋予中国城市以特殊的时代内涵 , 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环境特征 , 为基于演化发展 的城市自组织理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和实验场 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 化进程进入攻坚的跨越阶段 , 城市系统在经济 、社会 中的功能日益突出 。 随着国内对城市研究的日益重 视 , 近几年国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城市自组织理论研 究高潮 。基于这一背景 , 本文对城市自组织理论的 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 , 希望通过对城市自 组织性研究的梳理和评论 , 加深对城市及其子系统 、 城市空间和城市演化自组织特征的认识 , 以利于有 针对性地进行城市管理和规划 ,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 展 , 并有效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
文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文)
⽂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国际经济形势特点与中国外向型模式转变张燕⽣、国家发展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前⾔2008年得⾦融危机对世界不同的经济体产⽣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引发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主要国家对全球经济均衡⾏问题的思考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是主要经济体对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存在很⼤分歧。
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抓住机遇,深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正⽂⼀、国际⾦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出预期从美国的“⽹络泡沫”“⾦融与楼市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国家对引发经济失衡责任的推诿和对⾦融监管的缺失。
如美国在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代价和全球治理责任⽅⾯企图想把代价对外转嫁,如责难中国的制度和产业政策,控诉中国倾销和政府对汇率的操纵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经济复苏⾯临着严峻的考验。
西⽅国家多想尽快的⾛出经济的低迷期,也提出了⼀些具体的措施,如奥巴马要为美国社会在未来5年内创造出200万个新的⼯作岗位和提出了”再⼯业化“的⼝号等等,但是其⾯临着⾼失业率、主权债务⾼筑和严重的内需不⾜以及近⼏年在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增长率下跌了20%左右,同时随着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期,都会使得这些措施举步维艰。
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西⽅主要经济⼤国没有很好的监管⾦融市场,由于其奉⾏的⾃由市场和⾃有竞争,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经济危机产⽣的重要因素。
⼆、2010 年下半年的出⼝形势和引资环境由于⾦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加之⼈民币汇率的提⾼,势必会使得我国的对外出⼝降低,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也是贸易增长⽅式转变的契机,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从⾦融危机中较早的⾛出,国内投资环境良好,但很多投资商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向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三、关于我国外向型模式转变的建议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对外贸易的顺差很多是由处于全球供应链低附加值的环节创造的,因此要强调中国制造,创造⾃⼰的品牌和拥有核⼼竞争⼒,多制造和出⼝⾼附加值的产品。
中外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模式、成效、借鉴
January 20218一、引言近十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截止到2019年末,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0%,具体见图1。
按照近十年几何平均增长率2.74%的速度,到2024年与2025年之间某一时点,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70%。
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越60%的关键节点,与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
按国际有关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60%,说明该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初步转变为城市社会。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动经济和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面貌的更新可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边界管控等因素造成人与城市无法协同发展、部分城市面貌破旧、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应运而生。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城市衰落地区进行实体改造,包括拆迁、投资、建设等,也可对环境进行更新和升级,包括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游憩环境等。
城市更新正成为破解城市可持续发展困境的良策,受到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在城市更新机构的推动下,各地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如广州的琶洲旧村改造项目,紧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改造面积达到75.76万平方米,是广州率先实现“三旧”改造的村落。
通过城市更新,琶洲村的城市面貌得到大幅度改观,居民收益不断提升,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可见,城市更新可以实现当地居民、房地产企业、城市管理者等多方共赢,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图1 2010年-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及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文献综述翟斌庆和伍美琴(2009)认为,城市更新机制以及城市管治体系变革,是保证城市更新的综合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
易晓峰(2009)认为中国的城市更新对西方的借鉴更需要借鉴其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只是具体战术,并提出政府和城市规划界要随时保持自醒,探索解决问题的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王世福、沈爽婷(2015)认为,城市更新是一种社会属性显著的公共管理行为,其[摘要]中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速度的加快,对城市的更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 西 方 城 市 形 态 研 究 的 背 景 和 概 况
相对于西方国家 , 我国城市“ 现代化” 进程 出现较晚, 当代有关城市研究 也主要源 自西方相关理论体
收稿 日期 : O8 5 1 2 O—0 — 6 作者简介 : 蒋正 I 17 一 )男 ,  ̄(9 1 , 山东青 岛人. 博士 , 讲师 , 从事城市设计研究. - a : i gh n l n l 3 6. O L 主要 E m i j n z e g a g 6 @1 3 e T l a i I
gon r u d,a d t e I t r a in lS mi a n t i il . Co s q e ty,t e m an s u y me h d n h n e n t a e n ro h s f d o e n e u nl h i t d t o s
mu hitrs fr df rn jr,Ge ga h , c i cu e i ln ig n o il— c eet om i ee t o s n f ma o rp y Arht t r ,Ct pa nn ,a d S c o e y o
g . Th s p p r i to u e t l- a c r a o m e e r h wih t e a c ie t r ak Y i a e n r d c s IayFr n e u b n fr r sa c t h rh t cu e b c —
人类学家列维 ・ 施特劳斯将城市描绘为 : 自 在 然和人工的影响下 , 人类意图最复杂的体现. 城市形态
作 为城市 诸 多问题 的外 在表 现 , 吸引 了不 同学 科 的 学者 从 不 同 的角度 对 其 进 行 识 别 和 剖析 , 括城 市 规 包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等多学科的交叉作用下,运用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国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积累和成果。
(一)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出版了题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论著,针对当时工业革命以后大城市所面临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关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的设想,后被称作“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裘丽岚摘 要:本文对城市群的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做了概括性的回顾和梳理。
重点叙述了国外的圈层结构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大都市带理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以及国内的点轴系统理论和双核(港城)模式,还对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群 理论 实践【中图分类号】K90目前,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将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用作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是指一群密集、连续的城镇所形成的人口居住区。
现在城市群的英文名称便来源于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8)的定义,城市群(Agglomera-tion)是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城市群理论综述在地理、人口、交通、社会、经济、政治【基金项目】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产业分工转移和空间布局协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SR11-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功能结构及区际协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ZYQN17。
国内外集市研究综述
国内外集市研究综述李子娟【摘要】The scholars have always concerned on researches of periodic markets.Foreign researches have shifted to behavior fiel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Domestic researches also expand to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studies more than the historical origin,the space-time structure,func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aims to further sort ou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the periodic markets,and makes some relevant comments.%关于集市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领域。
国外研究已从注重理论研究向行为研究延伸;国内研究从集市的历史形成、时空结构、功能等向影响因素及多学科综合领域拓展。
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集市研究的成果做了进一步梳理,并进行了相关述评。
【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1(011)012【总页数】5页(P155-159)【关键词】集市;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作者】李子娟【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33集市作为现代市场的发源地,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作为市场体系中的基层市场,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人类学家施坚雅(Skinner)[1]曾预言,中国的集市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会在20世纪末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的40年,对于东莞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发展和希望的时期。
在这40年里,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通过引进外资、推进城市工业化等举措,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产业转型升级。
从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格局,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
外资企业的引入,为东莞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东莞制造业的发展。
特别在电子、纺织、玩具等行业,东莞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通过努力吸引外资,提升自身实力,东莞顺利地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坚守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东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在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东莞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东莞始终保持着高水平。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形态不断优化。
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同时,东莞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大力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投入巨资改善学校设施,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
教育改革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机会,也为东莞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东莞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东莞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发展。
东莞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业文明前期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龙城遗址一号宫殿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前寝后朝”式建筑布局事例公元前1100年,我国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开国之初就有了满足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一制度代表了正统的体现王权意志的营造观念和理论。
几乎同一时期,《管子》一书提出了与《周礼.考工记》截然不同的灵活性、因地制宜、遵从自然的观点。
《管子》中的“乘马”曰:“因天材,就地利。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则”,“凡例国度,非于广州之上,比于大山之下,高毋近旱而水租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重要贸易城市米利都出于“商业的殖民地系统需要”发明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棋盘方格网都市形式。
于此同时,希腊发明了最早的神居广场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有利于城市防御和避风的八角形城市方案。
15、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弗朗切斯科.迪乔治在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方案上,制定了一个道路按放射状、中央有圆形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方案。
“统一完整的构图轴线方法直接影响了17、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布局实践,其美学构图上的作用和意义影响至今。
2工业文明时期——历史进化的转折点西方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城市自然有机发展的传统。
刘易斯.芒福特认为“1820-1900年之间,大城市里的破坏与混乱状况简直和战场上一样“。
城市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种种危机。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欧文和傅里叶关于理想城市的设想和实践。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
他的著作《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阐述的核心思想是在认同工业文明的前提下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体系进行研究,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极限的概念,而是城市群体有机组合。
霍华德认为,城市的扩散、疏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应该以组成城市联盟的形式来解决。
在保持田园城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的同时,达到与大城市同等的公共生活质量。
这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871达尔文《人类的起源》预言了一个微茫的希望——“人类还可以继续提高到一个更加伟大的幸运命格“。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提出了“带形城市“的概念,认为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可以沿着交通轴线呈带状无限制发展。
”带型城市“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得到了新发展,并逐步演变出”连续功能分区“的思想。
1889年卡米罗.西特发表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城市建筑艺术》。
他系统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并首创现代建筑的“视觉艺术“准则。
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发起“城市美化运动“开始,本汉姆先后主持了旧金山、芝加哥等城市空间发展和治理规划,影响广泛。
1901年法国建筑师嘎捏公开展出了为工业城市所拟定的若干规划方案。
他主张在工业、居住之间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通过便捷的交通组织来满足城市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其工业城市形态理论奠定了现代城市空间功能规划布局的理论基础。
1915年,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的办法,强调将自然区域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他还强调将城市扩散到更大范围而集聚、连绵形成城镇群体状态。
1922年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提出卫星城市的概念,提出了分散和城市层次系统观。
1922年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发表了著名《明日的城市》。
他主张对大城市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干预,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来减少城市建筑用地,集中人口,将阳光、空间和绿地等基本元素引入城市。
”农村推进城市“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邻里单元“理论。
是有一定规模、四周为主要交通道路、内有商业服务设施和充分绿地的居住区细胞,其思想在以后规划中被接受和发展。
1933年,斯泰因提出“雷德伯恩“体系。
他是最早正视大量私有汽车对城市建设影响的规划师之一。
1933年,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学说“1935年城市地理学的崛起为城市和区域开拓了新的事业和途径。
代表作有黑格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地租决定论。
1943年沙利宁提出“有机疏散“的概念。
他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指出:”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
“他建议用分散而有联系的有机体来取代城市集中布局,用绿带网络分隔并连接城镇、疏散工业,开辟绿地,以有序的分散取代无序的集中,并提出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准则,即把个人日程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作集中布置,把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场所作分散布置。
有机疏散理论将城市从无序的集中转向有序疏散,使城市空间结构具有了相当大的弹性和和有序性,并且与自然更加协调、融合,对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时代的问题和转折——技术至上和生态学的启蒙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爆发的环境危机像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社会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1958年多加底斯为首成立了“雅典技术组织“,并在1963年建立了雅典人类环境生态学中心,着重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以求全面合理地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1959年美国的凯文提出可以通过道路、边界、标志、节点和区域5种形象要素来识别一个城市,这五种要素给城市带来了自己的形态特征。
1960年美国的柯林强调城市的拼贴性,认为城市是一个历史博物馆,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汇合成一副拼贴花似的城市形态。
1962年,雷切尔出版了《寂静的春天》理论与应用实践尚有较大差异,难免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其紧密依靠现代技术和高度关联人类生态环境的基本思想,无疑反映出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
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生长的极限》198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将自然引入城市。
1994年,美国学者霍纳蔡夫首次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思想,即从单纯强调”保护“开始转向”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发展“模式。
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美国在区域增长中开始推行”精明增长“计划,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保护农田、保护生态与社会人文环境、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明增长目标。
精明增长作为一种意在保护平衡与保护关系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受国外”生态导向“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如俞孔坚等人提出的反规划途径,建立城市生态网络,从而形成高效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从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入手,提出了21世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必然体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集约使用的要求,并针对日益突出的大都市带现象,提出了世界连绵城市结构理论。
4、理论综合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发展经历了两大转变,第一次是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即工业革命后100多年,两次大革命都是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的结果。
时代特征、历史阶段、科学技术条件、社会认知的不同,理论方法和解决思路也截然不同。
第一个转折点是基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乡二元之间的想象。
多数倾向于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空间形式中寻求解决之道,尤其是早期的“田园城市“等理论试图回归正在解体的乡村。
第二个转折点理论显然认为从城乡二元的左右摇摆过渡到对城市自身形态组织的关注——依托于生态学、地理学、现代城市规划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提出不同类型的生态城市、精明增长,甚至提出显然不是抑制城市化过程的大都市带、连绵城市等超大结构的都市模型。
总的来说,这四个概念草案都有轴向拉伸——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拓展理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没有去迎合“国际大都市”的梦想,而是把武汉建设成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
在外部空间形态上,强调“三镇双城”格局。
在市域把长江作为城市发展的脊梁,城市空间沿江拓展,在长江以北形成常福—沌口—汉阳—汉口—宋家岗—天河机场—滠口—阳逻的沿江拓展地带,在长江以南形成金口—纸坊—武昌—青山—北湖—左岭—葛店的沿江拓展地带。
在中心城内把汉口汉阳融为一体,与武昌对江发展形成三镇双城格局,构筑蔡甸、流芳两个新中心,在江南、江北形成两个相互弥补、相互带动、相互协调的特大城市。
在核心区建成从蔡甸沿江向东、向武珞路延伸至流芳的服务轴心,统摄三镇空间秩序。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继续坚持三镇均衡发展思想,在三镇生活性服务自成体系的基础上,统筹布局生产性高端服务,构建两条轴线,形成T字形的武汉现代化城市功能核。
其中,聚集两江四岸,建设代表武汉滨水特色和荆楚风韵的标志性中心景观区。
在吴家山、鲁巷建设成武汉的两大副中心,引导城市向外拓展。
构建有机生长的多轴向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体系。
以组团带状的城市轴为基本机构,以均匀分布的水系生态网为基础,依托“双快双轨”主导的复合交通轴线,构建都市发展区有机生长的紧凑型滨水城市空间结构框架。
在生态方面,构筑“依山抱湖、三环六楔”的武汉生态网,实现滨江城市向滨湖生态城市转型。
在交通方面,构建“切线+环形”的快速交通网,内引都市核心区,外联城市圈高速公路体系。
紧凑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紧凑城市的核心概念是商业生活、文化功能与居住功能的紧凑以及与就业地点的相对接近,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以步行者为中心、具有人的行为尺度的城市空间,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营造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进而实现以人为本、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持续再生目标。
实现城市中心区持续再生的三个要素:创造吸引民间商业与住宅开发的投资环境、通过开发地域的魅力资源开展城市旅游,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集合度;对中小城镇来说,城市中心区则应成为集商业、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活中心。
武汉市城市规划采用开放式空间结构,沿主要交通轴形成6条城市发展轴,集中建设六大新城组群,在各轴之间控制6条深入主城区的生态水系绿楔,形成城市风道,降低热岛效应。
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主要承接疏解主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高校科研发展为依托,以新型制造业、现代物流、绿色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城市组团集群。
今天的城市建设,有时候因为建设、作为而贡献,有时候因为守望、不为而贡献,一切的功过得失,自有历史来做评价,而不在于当代匆匆的褒贬以及过眼荣辱。
美国城市更新中的错误规划理念,至少有三点是我们今天进行旧城改造时仍在重犯:第一,拆除旧区的改建规划忽视了原有的历史及文脉;第二,规划超级街区以便于土地批租,周围的宽马路加剧了交通问题;第三,集中建造廉租住宅,造成低收入者和其他社会阶层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