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老王》教案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0课《老王》教案3

《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描写的作用,感受语言风格2、情感与价值: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3、方法与评价: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感受语言特点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课时安排:2课时发散思维课(第一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预习,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二、学生发言预测(一)局部理解预测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3、“胡同口蹬三轮车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与“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中两处“老实”含义的疑问与评论。

4、“老王给我们楼下人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其中“前任”一词在表达上有何好处?5、“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先生看病不要钱。

’”这句话表现了老王是个怎样的人?6、为什么后来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7、“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的三轮都取缔了。

”这句中的“取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被取缔?8、“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这句中的“幸亏”一词有什么作用?“降格”是什么意思?“货”为什么要加上引号?9、“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镶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10、“他面如土灰,两只眼睛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表现了什么?1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这句中的“强笑”表现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12、老王为什么要送香油和鸡蛋给“我”?13、怎样理解“我害怕的糊涂了”14、怎样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第10课《老王》教案

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第10课《老王》教案
-理解并应用课文的结构模式,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实践。
举例解释:
-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并非直接表达,而是蕴含在细腻的描写中,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深入讨论来体会这种情感。
-对比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往往较为含蓄,学生可能难以直观把握,教师需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课文的结构安排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需要通过图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结构对于文章整体效果的重要性,并尝试在写作中模仿应用。
另外,小组讨论的环节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次讨论前,先给学生一些准备时间,让他们收集资料或思考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讨论中更加积极主动。
在实践活动方面,写作练习的反馈显示,学生们在运用对比修辞手法时,有些仍然停留在表面描述,缺乏深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情感,使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对比修辞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分析其在写作中的作用,并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发现,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考虑在课后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通过额外的练习巩固知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老王》这一课的内容。首先,通过导入环节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开始关注课文中的老王形象。但在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老王的人物特点和象征意义理解不够深入,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的地方。
-举例: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并在日常会话或写作中恰当运用。
(2)分析课文内容,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举例:学生能总结出老王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善良,提升人文素养。
-举例:学生能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领会作者通过描写老王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老王》,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积累和理解能力,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增强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和事件,提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僻、默、降、颊、惶、愧、荒僻、取缔、镶嵌、塌败、侮辱、攥着。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在文中的意义。
(3)领会作者通过描写老王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善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老王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他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善良和尊严。这一形象象征着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善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优秀5篇《老王》教案篇一品读课。

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看似平淡之中含有作者深深的感慨。

本设计试图从“品”的角度来领会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厚重的人文内涵。

一、阅读课文,漫谈感受二、介绍背景,加深体验1、介绍如下背景资料:⑴解放初期相关资料;⑵文革期间相关资料。

2、结合背景资料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苦”与“善”。

三、教师引导,品读课文1、思考:文章除了所叙之事本身而外,哪些词句能表现出老王的“苦”与“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⑴有直接表现的,如“此外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⑵有含蓄其中的,如“荒僻”、“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思考:哪些词句能表现出“我”对老王的关切、感激?⑴有直接表现的,如“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⑵有含蓄其中的,如“强笑”、“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完成“研讨与练习”题二。

四、朗读回味,归纳主题《老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形象。

2、体会人间真情,以善良对待善良。

3、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最令我感动的是哪件事?赏析。

送鸡蛋香油。

读读这一段,体味一下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描写、生动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悟说给大家听。

静静地想一想,这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打动我们?然后按我们平时的作法,这样进行:就是读问说写。

就是读出认为有价值的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问,再说感受、最后默写字词。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地镶嵌在门框里。

”谁来问?你自己问。

“镶嵌”换成“站立”怎么样?打门的打,换成敲,好吗?“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只说:“我不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10课《老王》教案
6.课堂氛围:整体来说,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言。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关注那些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达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7.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我应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入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人物描写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则是通过文字传达作者对人物的关爱和尊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老王的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来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他人这一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仍存在困难。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通过设置更多实际语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
3.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设置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但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今后,我可以适当调整课堂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如何关心和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老王》一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二、问题探讨 1、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 “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件事是 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因为老王要报答作者一家对他的关心。知恩图报、心地善 良。详写。因为这件事更能表现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图报的高尚 品质。
(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 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而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 表达了他对杨绛的感谢关心之意。杨绛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 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也让 杨绛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这最能表现他卑微的身份 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详写。)
瞧不起 。 3、提问: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 个怎样的人?
明确: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
良;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心地善
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老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4、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作者。
提问: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 1 照顾老王
上课时间
电子 备课用纸
月日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老王(第一课时)
教 1、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 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 理解人物的闪光品质,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教学 重点
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3、 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0 老王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0 老王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揣摩语言,体会作品朴素、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作者的“愧怍”,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揣摩语言,学会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法:引导学生积极读书,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3、品读法: 学生品读中感悟情感,陶冶性情 4、点拨法: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以平等之心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职业
家庭
处境
健康 状况
所作所为
居住 条件
明确:职业——蹬三轮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家庭——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 处境——单干户,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健康状况——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 居住条件——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行为——1.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 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3.改装三轮车 4.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
《老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主人公都是“小人物”, 其它几篇课文分别是鲁迅的《阿长和<山海经>》、李祥森的《台阶》以及《卖油翁》,讲述 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看到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从而陶冶情操。
《老王》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述 了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向我 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善良的劳动者老王的形象。老王一生辛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维持 生计,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很是凄凉悲苦,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总为他人着想。作 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老王的 生活境况能为学生所了解,而老王是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 代表,他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这一点学生要经过思考才能理解。杨绛的 《老王》尤其表现出对弱者的关爱,通过学习课文,能认识到作者反思后提出要以平等的 心态关心不幸者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能主动去关心周 围的不幸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学设计
小组交流体会后,全班进行展示:
示例:
A.“有一天……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镶嵌”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老王的消瘦与不灵活。
B.“我忙去接……他只说:‘我不吃。’ ”这里的“强笑”是作者假装出来的勉强的笑,流露出了作者对老王不幸的悲哀。
C.“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这里表现出“我”深深的歉意,体现了“我”的善良。
3.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和含蓄风趣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
学生讨论,明确:
不是。呼吁我们: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进步和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会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愿我们的真爱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阳光灿烂、春意荡漾。
学生读课文,概括后交流明确:
A.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B.“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三轮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教师总结:老王生活上是很苦的,他失群落伍,没亲人,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令人同情。
六、深入探究——善待老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10 老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记叙性散文中通过事情的记叙和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

在学生们共同的讨论中和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体会用善良体察善良,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老王1、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用善良体察善良得到的是双向的善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今天就让我走进杨绛的《老王》一起感受人性的美好。

2、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信息杨绛,杨季康的笔名,生于1911年,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3、检查预习伛()荒僻()攥()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惶恐()(二)整体感知,认识老王1.通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我和老王,我和老王的交往.2、勾画出介绍老王的语句,给老王写一份简历。

a.“老王简历”:姓名:老王职业:三轮车夫婚姻状况:单身健康状况:眼睛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居住条件: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命运结局:患病而亡。

b.不仅如此,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也不好。

仅就人物基本情况来看,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出你眼中的老王。

老王是一个()的人。

面对老王,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起来认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

他的生活用一个字来说是“苦”。

c.这样一个命运悲苦的人,除了他的不幸外,在他与作者交往中,我们又看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并勾画相关的段落,用简介的语句概括与作者交往的事件。

(1)、半价送冰(2)、免费送人(3)、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d.这三件事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讲仁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第10课《老王》教案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其勤劳、善良、坚韧的品质。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对老王的描写,理解老王的性格特点。
-强调老王在艰苦生活中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b.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细节描绘,理解其表达效果。
c.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表达,并能正确运用。
-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关爱身边的普通人”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关心。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腼腆,不够积极主动。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多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今天的教学流程中,实践活动的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和实验操作不够充分。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控制时间,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实践和交流机会。
2.教学难点
a.对老王形象深层含义的理解。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老王身上看到普通人的伟大,理解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尊重和关爱。
-通过讨论、思考,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老王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b.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将学到的描写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师需通过对比分析、写作实践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b.分析文中对老王形象的描绘,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具体细节展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c.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d.掌握生字词,积累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解读《老王》一文,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在讲授课程时,我尽量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去诠释文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文本中,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1.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让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2.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关爱身边的人。
-举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中老王与作者的对话,增强对文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c.批判性思维: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举例:针对文中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关心他人,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劳动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中一些具体描绘手法还不太理解,例如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特点。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如何尊重和关爱普通劳动者的主题表现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还不够熟悉,或者在生活中缺乏关注。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教版语⽂七年级下册第10课《⽼王》精品教案《⽼王》教学设计此篇课⽂主要教学重点应放在对⼈物形象的分析上,还有⼀个特点是作者按特定的顺序、线索串联细节,还可以在语⾔赏析⽅⾯做⽂章,进⽽体会⽼王和作者的善良,解读“我”对⽼王的态度变化,理解作者的⾃我批判精神。

【知识与能⼒⽬标】1. 通过⽂本细读,体会作者⼀家与⽼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王⾝上闪耀的⼈性之美,准确把握⼈物形象;2. 结合时代背景,解读⽼王临终前赠送⾹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3. 探究作者对⽼王⼼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过程与⽅法⽬标】1、整体把握课⽂内容,整体贯穿全⽂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2、以善良体察善良,感受⼈物思想感情;3、揣摩本⽂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语⾔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培养学⽣的爱⼼、同情⼼;2、正确认识别⼈的不幸,正确对待⾃⼰的不幸。

【教学重点】通过⽂本细读,体会作者⼀家与⽼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王⾝上闪耀的⼈性之美,准确把握⼈物形象。

【教学难点】探究作者对⽼王⼼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教师备课阅读推荐:⼀篇⽂章——《丙午丁未年纪事》(1966-1977)⼀本书——《我们仨》⼏篇散⽂——《林奶奶》《顺姐的“⾃由恋爱”》……学⽣的学习准备:1.朗读与默读课⽂2.要点梳理“⽼王的经历”“⽼王的⾝体状况”“⽼王的居住环境”……3.思考:作者与⽼王交往的⼏件事,看出⽼王是⼀个怎样的⼈。

第⼀课时⼀、导⼊新课同学们,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愿意关注伟⼈,因为他们做出了⾮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因为我们彼此⾎浓于⽔。

然⽽,⽣活中有很多和我们⾮亲⾮故、不起眼的普通⼈,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凡的成就,却有着⼀颗⾦⼦般的⼼。

今天我们就⼀同⾛进杨绛先⽣的⼀篇回忆性散⽂《⽼王》,来共同关注这类常常被忽视的普通⼈。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课题10.老王课型新授课时 2总课时教学目标1.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把握文章结构与内容。

2.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提升文本细读的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意味深长的平实行文风格。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平实朴素语言中的真实情感,感受平凡人生的人性之美以及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重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具准备教材教参多媒体综训教学过程借鉴改进(完善提升)第1课时一、阅读展示,导入新课平凡人物,有时候也会带来大感动,就像《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不过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甚至名字都不为人知的小保姆,但是,她却带给鲁迅最真挚的怀念与感动。

其实,平凡人物往往也最容易带来感动,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朴素而高贵,善良而坚强。

今天我们来学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老王》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物——老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其人其事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明确本文文体,并结合《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学习经验,谈谈该如何把握本篇文章内容。

叙事散文知识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车夫中,他引起了杨绛的关注。那么杨绛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哪位同
学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杨绛?
明确:杨绛,作家、翻译家。主要译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
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锺书先生是她的丈夫。(PPT
出示杨绛介绍)
提问:作家、钱锺书夫人,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耀眼的
光环,杨绛该是多么幸运。然而在故事发生的年代,这样的光环又意味着
通过一组图片,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就在你享受幸福生活的同 展 现 生 活 困 难 群
时,你是否留意到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居住在繁华都市的穷街 体的一组照片,使
陋巷,生活在贫困乡村的偏僻山野,他们渺小得就像沙漠里的微尘,卑微 学 生 看 到 在 我 们
得如同荒野里的小草,他们从未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却都拥有着人间最 幸福生活的背后,
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课题:10、老王 年班:七年级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真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困难群体的图片。
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绍 “ 文 化 大 革
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命”的背景及作
老王是不幸的,他的不幸不光表现在他生活的穷苦,更表现在他精神 者的遭遇。
的凄苦。
2.结合背景,说说杨绛。
提问:老王是如此的卑微,但他又是那样的善良,因此在所有的三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老王》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老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七年下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选自《杨绛散文集》,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善良、仁义的品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定位能力和文章内涵意蕴的理解能力,《老王》的语言质朴平实,明白如话却又细微处见深意,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咬文嚼字,从近乎白描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深情。

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是“抓住细节”。

《老王》一文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如送鸡蛋和香油时的细节描写,真实令人难忘,这些都可成为了学生写作指导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本文没有晦涩的词语,没有异彩纷呈的修辞句式,直白的叙事,简单的抒情,这是七年级学生初读的感受。

“为什么临死了要去送香油和鸡蛋”成为了孩子们最难以理解的问题。

对于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是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老王善良的可贵、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学生体察不到的。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读细节,借助背景资料,在看似浅显的语言文字下探寻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感悟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提升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对作品意蕴的思考和领悟能力,启发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身边的普通人,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三、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五、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六、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老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在内容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切入点和关键点阅读散文。

一是要在特定的背景中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对温暖亲情需要;二是要理解作者杨绛内心的“愧怍”,分析作者与老王的隔膜中理解知识分子反思自我的可贵,人与人之间人道主义和精神平等之可贵。

学情分析: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得知,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写人叙事的较感兴趣,有较积极的表现欲,愿意分享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记叙文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了解,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锻炼提高,且阅历较浅,思想活跃、好冲动、有叛逆性,像本文中老王这样的社会弱者,许多学生不了解,更谈不上关心,再加上本文特有的社会背景,深刻的思想意义,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理念: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学情及其认知规律,本课教学主要以关键语句、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分析细节描写悟读人物内心——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内涵,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阅读写人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课时数:1教学方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愿意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人,因为血浓于水。

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或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他们的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教案

课题:老王课时: 1一、教学内容分析《老王》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

杨绛的《老王》刻画了一个孤苦伶仃,凄凉艰难,紧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却为人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赞美老王的同时,提出了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善良,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过程,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尤其体现于学法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根据我们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

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

具体学法如下:1、情景体验法: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读书入境法:训练学生朗读感知的能力。

3、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精品教案

《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难点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2.随堂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那什么算是伟大的爱?什么算是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当代女作家杨绛女士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看题目可知,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明确:老王。

(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杨绛,出生于1911年,钱钟书的夫人,原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随笔《我们仨》、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长篇小说《洗澡之后》等,译作有《唐·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三、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四、生字新词1. 字词认读:伛(yǔ)惶恐(huáng)荒僻(pì)骷髅(kū)取缔(dì)眼翳(yì)塌败(tā)滞笨(zhì)愧怍(kuì zuò)2. 字形辨析:纂()蹬()凳()攥()瞪()登()3. 词语释义:塌败:滞笨:取缔:愧怍:荒僻:压根儿:降格:凑合:伛:翳:4. 多音多义:曲:干:五、整体感知1.说老王(1)播放课文音频(素材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杨绛先生的《老王》则是由亲情上升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尊重和关爱,由小爱上升到大爱。

杨绛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凄苦,身份卑微,处境艰难,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又为人善良,老实厚道,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赞美老王所体现的善良本性的同时,提出了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老王》这篇文章语言简洁而又极富表现力,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同时又是一篇培养孩子爱心、善心的佳作。

学情分析:
知识:学生已在七年级上学期接触过详略安排的文章,对理解散文行文结构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由度有较好理解,但学生对于回忆性散文的语言赏析和情感分析还不成熟。

生活经验:学生普遍缺少文革背景知识了解,且与一个写作此文时70多岁的老人的人生经验和感受不对等,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尤其是体会作者情感有困难。

本文要以品读细节为重点,还原想象当时的场景,调动学生的体验,多角度解读课文,增长扩充自己的人生经验
教学理念:
根据所教授的学生的学情及其认知规律,本课教学主要以关键语句、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分析细节描写悟读人物内心——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内涵,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阅读写人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课时数:1
教学方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学过程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
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
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
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
《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
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
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1分钟识记)
2.背景:文章著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
段。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
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
“反动学术权威”,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

但是任
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
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
的脑海之中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之后都会
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杨绛的
散文中闪过时代的影子,使我们在这种大时代下看
到了老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

善良别有一番意味,
这种意味绝不仅仅是对善良的肯定,它包含着更为
复杂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
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
识读
自由阅读基础知识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