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上中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说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
如今,自己做了一名教师,才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其中的奥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上,也就是教师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师生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平台。
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的英语教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于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重点、发现疑点、较好地与教师教学相配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预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
在学单词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预习中对新知识不理解的地方要学生做好记号,通过上课认真听讲来解决;对有异议的内容做好眉批,上课发言时提出来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
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
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三、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动手参与也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动脑和动口,动脑是指结合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动口则是引导学生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述出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表达和抽象的能力。
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导学,即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
要想正确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就要对“导学”二字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导学就是指导,引导学生学习。
导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的理念。
导学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导是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的目标。
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实现自主学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保障;手段和方式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导学是教学改革创新中的一个亮点,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条件,还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学习的手段与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功能和作用。
一、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地位与作用。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是全盘决策者,还是参与者,或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主体,导学的对象是学生。
导学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提供资源,手段、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获取知识,实现新的认知目标。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经常犯着“本末倒置”的错误,教师成为课堂中的主宰者,学生们反而成了观众。
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在生活上,同样要给予学生们关心和帮助。
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在生活中也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才能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尊敬。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实施三维目标,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
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开展,都必须围绕三维目标进行。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胸有成竹地明白: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做什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会遇到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怎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入事先设计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后,将会有什么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考虑教学如何解决学习者的一切变化。
诚然,教师在导学中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或作用,才能解决学生一切变化或需要。
换句话说,教师有效发挥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际上就是教师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发挥自己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呢?一、教师“导”要导到好处。
新课程堂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的功能或作用不是可有可无。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学地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变消极的课堂旁观者为积极主动的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与学生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等方面建立平等关系,积极为教学中的沟通、互动、对话、合作探究提供有效平台,以促进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经验分享和共同进步。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导学功能,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潜能,燃烧学生学习欲望,有步骤地设计促进学生学习需要的环境、内容和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采用适当措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运用有效学生评价技能,激励学生深入学习。
教师要适当设置悬念,组织学生慢慢卷入独立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的“导”要导得恰到好处,必须在教学中给自己明确定位,要充分发挥学主体体作用,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采取激励、启发、引导等教学方式,不断发展学生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以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作者:何永久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展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怎样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灵活的使用教材。
通过“导情”,引导学生爱学。
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主体;导学;教学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当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的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
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引导最好是恰到好处: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要明白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做什么?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构建”,这是一种交互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展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第一,灵活的使用教材,课本上知识是静态的,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意义。
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做游戏等。
第二,通过“导情”,引导学生爱学。
注重情感教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
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
首先,情感教育关键在一个“爱”字上。
教学中教师要充满爱心,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耐心、细致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待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
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
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紧张感,活跃思维,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以情激情,以情育情。
热爱教学,钻研教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对教学的热爱之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作业: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局直小学张德川导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也因此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受到了很多教育专家的推崇,也有很多教师纷纷效仿或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尝试,但实际效果往往不能随人所愿,暴露出一些误解和问题,甚至走入误区,与导学的初衷大相径庭。
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准确的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新的教学方式,使导学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呢?通过学习新思考网首席专家朱筱新教授的讲述,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这个问题,谈谈学习后的理解。
首先,要真正认识和理解导学的内涵。
对导学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
必须从理论层面入手,了解导学所依据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过程和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导学的实质和内涵,准确把握导学的原则和宗旨,才能很好地发挥导学的功能与作用。
导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主要针对传统教学中“口授笔传”的传授知识方式,致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境地,只能等待教师“解疑答惑”的弊端,目的是重新构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是导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其次,要真确理解“导”与“学”的关系。
导学,即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体现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和“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导学,分为“导”和“学”两个核心,由学生主体、学习资源、教师的引导和指导3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无论采用哪种导学方式,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都是两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要素。
“导”是“学”的前提,为“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学”是“导”的基础和目标,在“导”的作用下,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导”的含义,就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借助教师引导和指导的外因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
课本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原封不动的传递关系。
教学方法又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学生则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容器。
容器尽管不同,教师灌注的知识则是一视同仁、千遍一律。
这就完全抹杀了学生和学生的差异,捆死了学生个性思维的翅膀。
二、在新课改浪潮中,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少数学生“灌”多数学生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师都以认识到“满堂灌”的危害,都在有意识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但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很多老师不直接去“灌”而是通过少数学生去“灌”多数学生.当前有不少的数学课堂,其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不多的优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上把大多数学生放在“听众”席上。
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
(二)“讨论”流于形式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太流于形式了。
主要表现在:1、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讨论好像成了一堂课为体现新课改要求而不得不有的一个环节;2、讨论的问题不太明确,或大或空,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3、差生没机会表现,变成优生们轮流“发表演说”。
三、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1 、组织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对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计划的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自组织功能的提高和完善;②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引导和激励,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程度。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引导,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展社交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
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
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非传统性。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索和研究。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包括引导学生发展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团队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才观。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和人才观,使学生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语文的主呢?一、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崭新的教学观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条件。
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想说可以大声说!”“等不及举手可以马上起来说!”“老师最喜欢大胆发言的人!“看谁的见解与众不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发出疑问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发出研究的声音,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在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上,我认为教师要注意“三多、三少”,“一慢、一放”。
“三多、三少”即:1.多读,少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让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个别读、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读,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
多情趣,少刻板。
就是一堂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做到“三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
)。
在语文课堂中,即使就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3.多民主,少特权。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化的课堂。
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倒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在导学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成了自由。
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充耳不闻,这讲就等于零;教师布置阅读,学生置之不理;这阅读方法也就失灵。
另外,很多操作性的练习、思考,都需要学生的实践,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环节都是不能完成的。
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
而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真正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是王一致的,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
多年来,我们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解和贯彻存在着问题,往往把教师主导作用和为“学”服务分开;把学生受教育的客体和学习的主体地位对立起来。
其实,学生的“学”固然是在教育的引导组织下进行的,但“教”是为“学”而存在的,否则就毫无意义。
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教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体现出来。
更为主要的是,学生的“学”是教师不能替代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地实现都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矜于师道尊严,要及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巧妙的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
当然,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学生中心主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认真地学习,但必须要有教师适时必要的引导,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快捷,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并使智力得到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就完成教育目标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承担有责任,学生要积极地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好学生,而学生学有所得,智力和思维能力都取得发展是师生共同的目标。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标题: 《中小学教师业专标准》指导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作业作业内容:(任选一题)一、如何理解和认识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部教师职业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对于促进全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师专业标准》首次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专业理念,必须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明确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
《教师专业标准》为中小学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育和管理学生、组织和实施学科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标。
《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
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
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
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
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有了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的招聘、任用过程中,就可以严把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标准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行列。
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
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
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作用
“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中学语文论文“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的作用■ 金庞笔者以为教师在“导学”中的作用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课堂角色的改变导引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提出问题导引学生自学——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在班级展示交流成果——学生质疑、研讨新问题”,“自主导学”课堂模式规定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只是一名组织者、参与者。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原来被动的听、记,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变成了能独立自主学习,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我价值的独立体。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话霸”,因为他对知识具有绝对的占有权,所有练习、考试试卷的答案都在老师手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讨论的机会,没有自我价值认可的机会,新的课堂模式下课堂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用参考书,课外预习时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有疑问时可以同伴间研讨,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查阅、借鉴资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在认可中自我提升的愿望更强烈,并且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能自觉发现自身的不足,得到及时、有效的补救。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传统课堂中教师总是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释题。
现在,学生可以借助参考书并可以网上查阅资料。
传统的环节在新的课堂模式中自可省去,而且学生自主参考或查阅获取的信息比教师在课堂中几分钟讲解获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原来教师要讲解重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甚至逐句翻译,现在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参考书、借助网上资料,基本可以解决文字障碍,即使有疑问也可在小组讨论中或班级质疑中解决,剩下的就是对重点词句解释的识记。
当一篇文言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文字障碍后,文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即使有些因为学生的积累原因而导致理解的障碍,经教师适时的点拨也就能全面理解了。
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事业,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呢?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这是发挥引导作用的基础。
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同时,还应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图形或者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多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分析;有的学生富有创造力,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
再者,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如何做笔记、如何复习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过去的教学,偏重于教师主导,漠视或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此,教师要抛弃落后的旧的教学观念,“以学为主”取代“以讲为主”。
教师则变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助者。
叶圣陶曾说“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1.情境创设重价值情境的趣味性、新颖性、生活性、情感性固然能创设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但这些情境如果忽视主题内容,没有留给学生一片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不但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会滋长浮夸心理,误导学生的价值判断。
因而情境创设要切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做到“情理交融”、“理寓境中”。
学生使用时易找准切入点,能构建发展点,能通过情境探究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2.过程管理讲科学(1).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不仅要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因此须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防止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激情过后,陷入低迷状态,以保证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在学生的高度关注和深度参与中实现高效率。
(2).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民主不等于一味迁就,自主也不等于“放羊”,更不等于放纵。
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并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探索。
(3).针对学生的能力缺陷提供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困境,如何帮助学生突出重围?教师需要科学分析学生的能力现状,筛选出程度最深、最具普遍性的能力缺陷,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教给学生破解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能力缺陷在问题探究中得到补偿、得到强化。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作者:杨高辉 (初中物理广安初中物理01班) 评论数/浏览数: 13 / 32 发表日期: 2013-09-1619:17:46|优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是全盘决策者,还是参与者,或更准且的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教学,教与学。
我们经常听说教学相长,可见,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作为主教主体的教师应该明确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是全盘决策者,还是参与者,或更准且的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是每一位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课前的安排引导。
要建立健全自学小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使他们坚持开展自学活动,提高自学水平,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首先要抓好对全体学生的组织与编排,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把优、中、差生按比例搭配,编成若干自学小组,即便于教师管理,有利于同学们自我管理、互相学习。
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学小组中的优等生,发挥其组织管理作用何“小先生”作用,以优带差,以优促中,共同提高。
二、课堂上的启发诱导。
1、注意向导。
课堂是学生在老师具体指导下,通过自学、研讨、质疑、问难、训练,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增长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在哪些地方下功夫?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课文在教材顺序中所处的位置和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前编制出一整套既利于教又利于学、极富有科学性、导向型又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自学提纲。
2、了解学情,及时分层次指导。
学生在依据教师指定的提纲进入自学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巡回观察,了解并掌握学情。
如何在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在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是指老师及其教的系统活动,学是指学生及其学的系统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
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是每一位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恰当而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应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实际,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是说,在教学中若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不能搞好教学的,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特色教法,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第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在低年级教学中,每节课教完知识后,都要让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即总结了要点。
到了中年级,学生思维、理解能力提高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总结要点的同时,按照这些要点,回到教材中再阅读,并把要点逐个与教材对应。
第四,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体现者,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导与学作用
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导与学作用
“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关键。
一、设计导学案的方法
二、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1.以学案为导,进行自学
2课上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合作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强调所有学生对于合作成果的共享,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照,防止差距变大的情况出现。
3.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解决遇到的问题
4.学生体会,总结反思
三、几点反思。
如何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和作用
好的教学模式,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倡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式自主学习和讨论式合作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教法必须发生新的变化。
本文就小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把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把尽可能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课堂开始,教师首先要用故事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或者让学生玩智力游戏,引导学生以亢奋的情绪进入“探究”——与文本对话(交流)。
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取的知识,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二,把空间留给学生。
只有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景中灵活、创造性地进行实践,学生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课。
大量的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发挥互换性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双人活动、小组活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讨论。
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与之相应的交流形式、情境和任务,使学生有话能说、有意能表、有事能做。
三,把机会留给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搭建平台,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新教材给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材内容的传输者变成创造者。
换言之,教师要通过自己大量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教学手段、方法、情景、活动、任务等方面)总之,优质高效课堂,教师的主导是关键,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
优质,应该理解为教师的引导是优质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是优质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优质的、布置的作业是优质的等,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导学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主。
课本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原封不动的传递关系。
教学方法又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学生则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容器。
容器尽管不同,教师灌注的知识则是一视同仁、千遍一律。
这就完全抹杀了学生和学生的差异,捆死了学生个性思维的翅膀。
二、在新课改浪潮中,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一)少数学生“灌”多数学生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师都以认识到“满堂灌”的危害,都在有意识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但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很多老师不直接去“灌”而是通过少数学生去“灌”多数学生.当前有不少的数学课堂,其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不多的优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上把大多数学生放在“听众”席上。
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
(二)“讨论”流于形式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太流于形式了。
主要表现在:1、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讨论好像成了一堂课为体现新课改要求而不得不有的一个环节;2、讨论的问题不太明确,或大或空,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3、差生没机会表现,变成优生们轮流“发表演说”。
三、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1 、组织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系统规划对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计划的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自组织功能的提高和完善;②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引导和激励,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程度。
2 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
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的教学策略。
如果教师的行为不
是建立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点的基础上,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充分发挥的。
为此,教师的引导必须做到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和特征,二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
实践表明,做到这“三个适应”,既是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最好说明,也是实现学习活动最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经历一番发现、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总之,在教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