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李国权
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小朋友们,上个星期六、星期天,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带你们去哪儿玩了吗?(有)都到哪些地方玩,说来让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学生回答),陈老师周六去了一趟温州的“马鞍池公园”,那里的景色真好看啊,我特别喜欢公园里的一个处小花坛。
你们想看一看花坛是什么样吗?(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花)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当时特别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那小朋友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方格儿的方式,来帮我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创设“逛公园”这一生活情境,再配上形象的多媒体插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
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2、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生:学生汇报。
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紫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通过多媒体出示对比图,让学生能够清晰形象的观察对比图,能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1、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师:这个“花坛”里这四种颜色的花。
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自己喜欢的花的下面打“√”,再告诉你的同桌,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花?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2、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1)、初次进行记录。
师:现在我的手里拿着小朋友们的题卡,小朋友们最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我最想知道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我最想知道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生3: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我最想知道喜欢紫色的人有多少?生5:我最想知道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的好问。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篇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
本文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数的认识》一课。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案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呢?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
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现森林中的小猪、小狗、小兔、小熊等小动物分别骑着装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
精彩的画面,一下把学生吸住了。
比赛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
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猜小狗会得第一。
比赛开始了,音乐声中,小狗骑得又快又稳,得了第一,小猪、小兔、小熊虽奋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
学生们情绪高涨,事实果然与猜想一致。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稳?”这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探求知识奥妙的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关圆的知识的学习中来。
现代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与学生喜欢的动画结合起来,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新课 程标准提 出 “ 数学要 贴近生 活” 、 “ 数 利用 网络信息 丰富 、传播 及时 、读取 方便等 靠 近 ,实现 真正意义上 的分层教学 和个性化
学 问题生活化 ”。 教 师应 把数学学习的 内容 特性 ,促进课 堂模 式 的转 变 ,既 丰富了教学 教学 。
以学不好 。为什 么许 多孩子对 数学缺少 兴趣 拼 出形 状各异 的美丽 图案 ,然后在利 用多媒 学生很快 的了解 自己的学习情况 ,加深学 习
呢?华罗庚 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 生枯燥乏 味、 体演示 ,交流 自己的作 品。 神秘难 懂的 印象 的主要原 因就是脱 离实际 。 运 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 的手段 开展教学 ,
式 。基 于这一思考 ,我有意识 让学生 自己去 式 的课程资 源将 更加 丰富 ,学 习者 可以通过 查 阅资料或进行社 会调查 ,把学 习数 学 由课 信 息技术 的通讯功能 与专家 、教师 等交流 ,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有 人 曾说 : “ 没有 内延伸 到课外 ,不 仅开 阔学生 的知识 视野 、
扩大 了课程 资源范围。
兴趣 的强 制性学 习 ,将会扼杀 学生探求 真理 丰 富了课余知识 ,并且培养 学生 自主探求知
的欲望 。”根据心理 学规律 和小学生学 习特 识 的能 力 提高 学 生搜 集 和处 点 ,有意 注意持续 的时 间很 短 ,加之课 堂思 理信息 的能力 。 维活动 比较 紧张 ,时间一 长 ,学生极易感 到 《 长 方 形 、正 方 形 和平
传统 的教学模式 中 ,学生学 习方式较单
、
被动 ,缺 少 自主探 索 、合作学 习 ,独立
( 四 )积极 整合 ,转变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1. 引言1.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工具,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精准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拟教学平台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上传各种数学学习视频、游戏、练习等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在家里或者课余时间更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互动式数字板书和智能教具也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互动式数字板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时演示和解题,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而智能教具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个性化学习软件也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丰富多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江苏省获奖教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江苏省获奖教案)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小学数学《7 的乘法口诀》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泰州市姜堰区沈高小学刘小丽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中《7 的乘法口诀》一课。
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 1—6 的乘法口诀”以后。
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 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 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 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 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
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在推导7 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摘要: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能使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在科学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网络便捷、灵活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案例站在教育信息化新常态的高度,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信息技术中的画图软件、QQ聊天软件、网络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数学课上不仅学会了简单图形的设计,还学会了电脑绘图的的简单方法,并通过电脑绘图又加深了对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运用QQ软件上传图片、网络搜索所需资料、图片、电脑绘图工具设计徽标、,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电脑的学习功能,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学课堂;画图工具;网络共享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能更好帮助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多元化,能使学生的思想长上翅膀,在科学知识的蓝天下,展翅高飞;网络便捷、灵活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这样的思想,我在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一课中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设计艺术节标志(徽标),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动手操作,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特征。
由于学生年龄小,感性经验少,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所给的图案或徽标中抽象出徽标的特征,并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徽标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通过“图案感知——网络深化——电脑画图——网络共享”等方法对该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
二、学习目标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一Leabharlann 、新 《 准》 出 : 生 数 学 学 习 的 内容 应 当 是现 实 的 、 意 标 提 学 有 义的 、 富有 挑 战性 的 。我 们 可 以 利 用 网 络 信息 资源 丰 富 、 时效 性 强 的特 点 , 信 息 技 术 与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内容 有 机 整合 。 将 充分 利 用 各 种信 息 资 源 , 与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内 容 相结 合 , 学 生 的 学 使 习 内容更 加 丰 富 多 彩 , 具 有 时 代 气 息 ; 更 同时 也 让 教 师 能 拓展 知 识 视野 , 改变 传 统 的 学 科 教 学 内 容 , 教 材 “ ” 来 。课 程 使 活 起 整 合 强 调 信息 技 术 服务 于教 学 目标 。 一方 面 , 生借 助 信 息技 学 术 获 取信 息 、 索 问 题 、 决 问题 , 一 方 面 , 生 对 这种 工具 探 解 另 学 的 使 用要 像 铅 笔 、 皮 那 样 顺 手 、 橡 自然 。所 以 要 培养 学 生学 会 把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获 取 信 息 、 索 问 题 、 作 讨 论 、 决 问题 和 探 协 解 知 识 构建 的工 具 ,教 师 要将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演 示 工具 、交 流工 具 、 别辅 导 工 具 、 境 探 究 工 具 、 现 学 习 工 具 和 情 感 激 励 个 情 发 工具等。 例 如 在 教 学 “ 法 的 初 步 认 识 ” , 通 过 学 生 做 游 戏 加 时 我 学 生进 行 问题 解 决 , 利 于对 数 学 知 识 的获 取 与 保 持 。 中几 有 初 何《 》 一章 , “ 径定理”“ 圆 这 像 垂 、 圆心 角 、 、 、 弧 弦 弦心 距 关 系定 理 ” , 要 用 “ 折 、 转 、 移 ” 知识 证 明 的定 理 , 可 用 等 需 翻 旋 平 等 都 《 何 画板 》 态演 示 知 识 的形 成 过 程 , 可 化 抽 象 为 直 观 , 几 动 既 又 可 化 静止 为 运 动 。 比如 . 学 习“ 等腰 三角 形 三线 合 一 ” 一 性 质 时 . 少 学 这 不 生理 解 有 困难 。我 利 用 《 何 画板 》 先 画一 个 任 意 三 角 形 , 几 , 测 出 三 线 的 长 度 。 拖 动相 关 的 点 , 再 引导 学 生 观 察 长 度 变 化 . 通 过 比较 发 现 i 线合 一 的性 质 ; 识 多 面体 展 开 图时 , 然 正 方 认 虽 体 实 物 比 较 直 观 , 不 透 明 , 是 利 用 《 何 画板 》作 一 个 正 但 还 几 , 方 体 . 个 面涂 上不 同颜 色且 可 透 视 . 结 合 实 物 , 而 真 正 六 再 从 达 到解 决 问 题 的 目的 。这 一 过 程 让 学 生 直接 感 受 到 数 学 来 源 于 自然 。 象 于实 践 , 时 开 阔 了学 生 的 视 野 . 利 于 学 生 发 抽 同 有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案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等。
但这些方法却容量小,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
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性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让数学更贴进生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
教师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
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圆及其应用,把握什么是圆周、直径、半径、圆心的特点,会画圆。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引人: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的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猜一猜。
这时,画面上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猪、小兔和小狗,他们分别乘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轮子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随着小猴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但很快就拉开了距离。
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不同车轮前进的情况预测比赛结果,究竟谁能得第一?“小狗得第一”,“为什么?”“因为小狗骑的车车轮圆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探究
重庆 市开县 南门镇 中心小 学 熊绿林
随 着人类 进 入信息 时代 , 计 算 机 和 有 教 育 意 义 的 、 有说 服 力 的 数据 , 统计 给学 生 。对 学生 的 不 同解题 过程 , 通 过 网络 技术 不断 发展 ,我们 的生 产方 式 、 材料, 学生 不仅轻 松 的完 成 了本节 的教 网络在 屏幕 上显 示 , 起到 交互 作用 。不 生 活方式 、 工作 方式 和学 习方式 也 发生 学 任 务 ,而且 成 功 地接 受 了一 次 爱祖 仅使学 生很 快地 了解 自己 的学 习情况 , 加深学 习 体验 , 而且 教 师也 可 以从 中获 了剧 烈 的变化 。 信 息技术 与学 科课 程 整 国 、 爱 社会 主义 、 爱科 学 的思想 教 育 。 合教 学 , 已成 为近年 来教 育教学 改 革 引 人 注 目的焦 点 。 数 学教 师应 该进一 步 从 自己学 科 教 学 的角 度来 研 究 如 何 使用 计算 机 帮助 自己的教学 , 把计算 机 技 术 融入 到小 学数 学教 学中去 , 使学 生 能利 用计 算 机 提取 资 料 、 交互反馈 、 进行 自 学, 让数 学 中的学 习能 力 、 探 索能 力 、 实 验 能力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成 为小学 生 个 性 潜能 发展 的方 向 。 “ 课 程整 合 ” 的教 学 模 式是 我 国面 向 2 I 世 纪基 础教 育教 学 改 革 的新视点 , 它 的研究 与 实施 为学 生 主 体性 , 创造 性 的发挥创 设 了 良好 的 基
、
和 教材 编写 的限制 , 当今 天世 界上 最 鲜 的 能力 。 活的 , 具 有 明显 时代特 征的数 学 学科 教 如教学《 十 进 制计 数 法 》 、 《 数 的产 要注意 的问题 学 素材 和教学 内容 , 很 难在教 材 中反 映 生》 时, 课前 , 教 师根据 教学 目标对 教材 在“ 课程 整合 ” 的研 究过 程 中 , 我 们 来 。华罗庚 曾经说过 , 对数 学产 生 枯 进行 分析 列 出莺难 点 和关 键点 , 并 以课 感 到需要 注 意 以下 问题 : 燥 乏味 , 神秘 难懂 的印象 的 主要原 冈 就 件或 r 救 J 页 的形 式呈 现 给学 生 。上 课 时 , ( 一) 计 算 机作 为辅 助 手段 引 入课 是 脱离 实际 而现 实 的生活 材料 , 不 仪 学生 接受 了学 习任 务以后 , 在 教师 的指 堂 教学 , 但计 算机 的基 本 知识 与技 能 的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案例一、教学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得到了广泛运用,让网络走进每一门学科课程,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变化、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引发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整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和优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项工具。
旧的教学思想已经落伍了,学生想要的是更多更新更精彩的知识。
多媒体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它能使数学问题尤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静止变动态,由复杂变简单。
每次用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上课,他们都会特别兴奋,那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会非常好。
特别是让孩子们亲自上计算机前做练习,学生更是格外高兴。
大量的电化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运用电教媒体表示、传递和处理教育教学信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可以增加课堂练习地实践和机会;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二、案例描述:教学内容:《圆》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内容并很难,书中涉及的知识点也较少。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组,加入了其他的一些知识点,如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内线段直径最长、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作为课的内容向学生介绍。
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观察、比较中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兴趣明显高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感受并探索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并会应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和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发现、归纳等数学活动,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
解决问题方面: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理解圆周率含义,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认真体会圆形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学习价值和数学知识之美。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案例背景: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新课导入和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案例节选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角,知道角的概念以及各部分名称。
通过对比,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实操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学具:三角板、吸管、圆形纸张。
教学过程:一、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快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图形。
(用课件展示三角形和五角星)生:三角形和五角星。
师:那么为什么它们叫三角形和五角星呢?生:因为他们都有角。
师:非常好,大家知道它们都有角,那什么时候角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下“角”这个新朋友吧。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1.观察教室,寻找角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角的存在呢?生:黑板有角,小红旗有角,课桌、椅子、墙壁、老师手里的三角板……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这么多角。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做,先摸一摸这里(顶点),大家什么感觉?生:尖尖的,扎的手疼。
师:那大家再摸一摸这里呢?(摸一摸边)生:这里是平的,直的,割手。
师:这个尖尖的扎手的地方,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平平直直有点割手的地方,叫做边。
现在大家互相指一指,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吧。
生:学生活动。
师:(黑板上画角)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顶点和边该怎么标呢?生: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下,这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生:每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点。 让学生 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 同的三角形。再让 学生利用
几何画板 的“ 平移” “ 、 旋转 ” 的一些 功能 , 把两个完全相 同的 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种动态 的操作过程 , 给学生 进行 比较 和抽象创造 了一种 活动 的空 间和条件。然后 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 、 观察 、 发现 、 讨论、 流研究三 角形面积计算 交 公式与已学 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 系, 胆推 导三 大
练 中解脱 出来 , 极大调动 了学生学 习 的主观能 动性。他们
生的注意力 ,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注意从学生
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的“ 原型” 依靠学生对 感性 , 材料 的直接兴趣 , 激发学生创新。
主动参与 、 于探究 , 乐 从而更好地完成 自我构建过程 。
生分的方法进行了演示 , 我惊讶 的发现 了学生居 然会想 到
现出来 , 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 既可突破难点 , 这样 又可 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 教学“ 三角形 面积的计算 ” 我们 就利 ,
用“ 几何画板” 为学生提供 了一 个做 “ 数学 实验 ” 的机会 , 让
那么多的分法 , 给了我很大 的启发 。学 生利用 现代教 育 也
2 1 年第 3期 中小 学实 验与 装备 01
信息 技术 与学 科整合
第 2 卷( 1 总第 15期 ) 1
4 9
信 息 技 术 与 小 学 数 学 课 程 整 合 的 探 索
湖 北 省 丹 江 口 市徐 家 沟 小 学 (4 90 杨 4 10 ) 靖
1 整合 生活 经验 激发 学 生学 习兴趣
技术进行探究 式学 习过程 中, 通过 “ 究——研 讨 ” 以小 探 , 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并在探究 的过程 中获 取 知识 、 发展技能 、 培养能力 , 特别 是创造 能力 。不 仅学会 了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以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为例
进行 幼儿 自由分 组表演 阶段,幼儿 自由结组 ,每 组 6 个人 ,
商量每个 人扮演 的角色。在接下来 的表演 中,大家还可 以互 换角色 ,比一 比看谁表 演得最棒 !在 幼儿表 演的过程 中,教 师巡 回指 导 ,适 时给予鼓励和 引导。通过 幼儿表 演 ,教 师启
程度 上 的 提 高 。
2 0 1 3 年7 月中 第2 0 期 ( 总第 3 1 4 期)
的感 悟,纷纷 跑 向自己的 “ 伞”下躲 避大雨。这种教 学方式 , 既提 高 了幼儿的 阅读感悟能力 ,又提3—
数学学 习活动充满乐趣 ,学 生在玩 中学、学中玩。
4教学重点 、难点
教 学重点 :平移和旋 转这 两种运 动状态 的特 征是本课 的 重点 ,要求学生能进行 区分和辨认。 教 学难 点:正确数 出平 移的距离。
如 斜拉桥 、缆车 、升 降机 、风车 、直 升飞机 等,使 学 生对所 学的知识应 用有 了一定 的 了解 ,也使 学生获得 了丰 富的感 性
球公 公的招聘会 又开始 了,你们 想不想也扮 演一次小 动物去
5巧 用 电子 白板进 行人 机互 动 ,提 高幼儿 的 实践 应聘 呢?师 生先进 行示 范表 演,请保育 员老 师先扮演地球 公 能 力 公 ,选 几名能力较 强的幼儿扮 演各 种小 动物进行表演 。然后
在 幼儿 语 言课 的教学 中,通 过 电子 白板 的交互 功能 ,实
小动物们 去哪里找伞 呢?幼儿根据 电子 白板上 的提 示和 自己
幼儿产生丰 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合提 高幼儿的 阅 读 素养 。 因此 ,在今 后的教 学中,笔者会进 一步探索和挖 掘提高幼儿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结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数字与数量2.数的读法与写法3.加法与减法4.数的序数表示5.二维图形的认识与分类6.数据的统计与图表制作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数字与数量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并记录下数量。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表格软件记录物品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3.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录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引导他们发现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步骤二:数的读法与写法1.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数的读法与写法。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演示软件创建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的幻灯片,并进行展示。
步骤三:加法与减法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一些加法与减法的实际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软件进行加法与减法计算,并进行结果验证。
步骤四:数的序数表示1.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顺序,让学生理解数的序数表示。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文本处理软件,写出一篇关于一天中各个活动的时间顺序的文章。
步骤五:二维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通过观察教室中的各种二维图形,让学生了解不同二维图形的特点。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绘图软件绘制不同形状的二维图形,并进行分类整理。
步骤六:数据的统计与图表制作1.通过调查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种类,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与统计的方法。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制作相应的数据图表。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为依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通过小组合作结果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与教师进行互评。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室内的物品和资料•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计算器、表格软件、演示软件、文本处理软件、绘图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结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例漫谈
时 ,都觉得很枯燥 。要改变 学生们长期 的这种思维 定势 ,让 利用 信 息技术 的交互 功 能 ,这 一 点就 轻而 易举 地解 决 了 。
学生在 一种积极 、主 动 ,愉悦 的情境 中去 学习数学 。我们就 可 以利用 计算机 的这 一特点 ,创 设情境 ,激 发兴趣 ,发挥学 材 的特 点,在新授课前 创设 了一个 “ 猪八戒 吃果子 ”的故事 神 为之一振 ,当大屏幕上 出现猪八 戒憨态可掬 的画面 以及 听 屏幕 。在最后 帮助猪八戒解 决 “ 半个 ”是怎样 写的问题情境 中,很 自然地进 入到新课 的教 学中 。
学现 代化 的 实施 ,参与 到 课堂 改革 的教 学模 式 中 ,所 谓信 识 面 。 比如我 在教 学 “ 认 识分 数 ”时 ,当 学生们 已经 初 步
使学 生 的素质 得到 更好 地培 养和 发展 ,因此 ,作 为一 名 小 义 之后 ,我通 过我 们 的数 学平 台给 学生们 介 绍 了这样 的 一 学数 学教 师 ,确立 新 的教 学观念 ,充分 发挥 新 的信息 技术 些 知识 : “ 古 人记 录分 数 的方法 ” “ 分 数 的产 生 ” “ 破碎 的优势 ,改进 教法 ,优 化课 堂教 学 , 已是 当务之 急 ,下面 的数 ” ,学生们 自由点 击 自己喜 欢 的主题 ,打开 后认 真 阅
一
助我 们数学平 台的优势 ,采 取 了这样 的方式进行 教学 :我事 生们 做 完上传 后 ,我 再把 学 生 的作 品通过 服务 器又 传 递到 先在 数学平 台上 做好 了如树 叶、衣服 、蝴蝶、正 方形、六边 学 生 的电脑 中 ,学生 们通 过浏 览 全班 的作 业情 况 ,再进 行
到猪 八戒吭 哧吭哧的声音 时,学生们 一个个全神 贯注 盯着 大 就 可 以马 上知 道全 班有 几个 同学没 有掌 握好 ,对 错误 较 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
程整合的案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十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机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及自身尝试用鼠标随意转动时针、针分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转动钟表的时针、分针,掌握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随意转动时针、分针,并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用计算机拨动钟表的指针,认读所表示的整时的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可控制每台计算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计算机播放音频“滴答”声,请学生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2、运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学生看一看,看到什么(钟表)
3、大家愿不愿意“认识钟表”,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计算机展示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人们的身上……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的钟表都有些什么形状?
生答: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师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钟表。
)
2.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利用上面计算机展示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并控制让它们走)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最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它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
像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显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3)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么
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
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时。
(3)体验练习:
利用计算机显示时间,计时一分钟,让学生摸自己脉搏跳动多少次、一分钟可以写多少个字等等,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干的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二)整时的教学
1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真不错!老师拨动指针看你们是不是认识这些时间
生:3点、5点、4点、2点
师: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认识的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2.小结要点
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12、几、几时)
3.纠错练习
(把屏幕切换到教师电脑,教师拨屏幕上的钟表,学生判断对错)
(1)(出示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
4.整时的书写
师:我们要把自己喜欢的时间记下来,怎么办呢?
钟面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就可以写成“几时”,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记下来:先写一个几,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
(写成:*:00)
5练习:教师运用计算机课件出整时的题:出示整时钟表,让学生自己填写点数(两种写法),直到答对了才切换到下一题,五分钟后统计学生答题效率。
三、深化练习
小朋友们学会认时间,肯定还能安排时间!能不能安排一下我们周末的活动,你几时去干什么,几时去那里玩呢(学生汇报,教师把所有人的电脑切换到某个学生的屏幕,通过他用鼠标转动时针和分针,读出钟表点数并说出自己要去干的事,其他同学判断他认读钟表的对错)
四、根据计算机显示小结全课
六、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我们的前辈是多么聪明哪!这些钟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是将来的创造家,请大家运用计算机上的画板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钟表来,并标明你的钟表所指的时间,如果有愿意分享的同学,老师一会可以切换屏幕,让大家来欣赏你的钟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1可以节约资源。
利用计算机课件可以展示出各种各样不同钟表,只需教师带一个钟表必要时使用即可,免去让学生从家里带钟表的麻烦,并可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钟表。
2可以节约时间。
利用计算机课件出题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3方便控制学生学习进程。
教师的计算机可以监控每个学生做题情况,照顾学习程度不同的每位学生,瞬时统计学生做题效率,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4方便展示交流。
每个同学的计算机都可以在教师的控制下切换,方便大家交流学习成果,照顾到平时因为座位问题而看不到黑板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