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 (二)
洪均生公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
洪均生公(1907-1996),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河南禹县人。
1930年师从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学拳,至1944年为生计所迫寓居济南,随师十五载练功不辍,松圆缠绵,缜密雄浑颇具师风。
1956年春,再次进京拜唔其师,从师深造,蒙师逐式试验指点,尽得太极拳要旨。
言传身教受之于师,默识揣摩求助于己。
结合教学实践,集三十年之心血编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遂成太极拳一代宗师。
洪公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经过几十年授徒经验,形成自己一整套理论体系。
首先,他提出了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的武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认识长期贯穿在教学实践中,使每一位随其习练太极拳的弟子受益匪浅。
他认为太极拳法符合哲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美学以及兵法的原理,强调习拳练武,无论健身抑或技击,都要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潜心研究,决不能满足于招式的模仿,这就明确了“学”与“术”的关系。
所著《陈式太极拳品并序》中提出的端严、圆和、轻灵、沉着、雄浑、超逸、缜密、缠绵、精神、含蓄、雍容、隽永,最后归于自然等十三品正是对陈式太极拳的理性阐述。
高度概括而成的《陈式太极拳法三字经》对于指导后学理解掌握太极拳理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创新思想和开拓性理论,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他注重习武修德,始终保持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
提倡拳艺提高的过程即是提高身心修养的过程。
其“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的观点独具深刻的思想内涵。
先生文武兼备,功底深厚,但从不恃才傲物,以拳养心,以心润人。
授徒则重在强身健体,修德养性;教拳则循循善诱,讲明道理。
经常提醒弟子学拳要先明拳理,然后刻苦用功练习,不耍聪明,“聪明人”是永远学不会我们这个拳的。
告诫徒众只要式子练得正确,身上有了功夫,身体才强壮,各种技击方法自然都会了。
教导弟子“生活中不能贪,拳法中更不能贪”。
且身体力行,不卑不亢,授人以武,感人以德,高风亮节,堪为师表。
第三,他提出太极拳是源自社会生活中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本能动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自然规律的总结。
洪均生谈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和研究
洪均生谈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和研究一、应当研究什么?近年来,陈式太极拳这一古老传统套路逐渐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重视,各地相继成立“研究会”,这是陈式太极拳发展兴旺之表现,令人鼓舞、高兴。
在此大好时刻,我们有责任将陈式这一古老拳种,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使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这不仅能起到保健医疗的作用,而且在技术上也为稳步走上世界体坛做出准备。
但是研究什么呢?陈鑫先生曾说:“此拳理精法密”,所以我们应当抓住“理”“法”二字,研究“理”怎么“精”,“法”怎么“密”,更重要的是怎样使理论与拳法合一,即万变不离其宗。
二、应该怎样研究?我们先谈太极拳的“理”。
太极拳拳理来源于易经的阴阳对立学说,实际符合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法则。
王宗岳著《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大家都知道,真理只有一个,陈式太极拳的理当然也只有一个,只有认定这个“理”,才能细研其“精”。
“法”是以拳理为依据的,陈式运动处处不离缠法,无论正旋、反旋与公转自转都是走螺旋形的。
螺旋运动的方向变化十分复杂,大体说来,不外乎陈鑫所讲的“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等六对螺旋方向。
除顺、逆二法为自转外,其余的可以认为是公转。
陈鑫没说出公转中的正旋、反旋。
如果我们细心研究就会发现,自转的顺逆同样包括进退、左右、上下、里外、及大、小等方向。
陈鑫既然指出“缠法”是太极拳的基本规律,我们学陈式拳就应首先研究清楚缠法的自转、公转应当怎么配合,怎么做。
且太极拳是整体运动,应当上下相随,即:有顶到踵一动无有不动的,也可以说无处不是螺旋运动的。
整套拳里的每个动作,无论是缠法的自转角度,还是公转中的里弧、外弧的大小、高低都各有不同。
我们要研究它外在的运动形式,更要研究其内在本质。
外形不正确则难以继承,不了解其本质,则难以发展。
换句话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怎样知其所以然呢?陈发科老师常教导我们:学拳第一步要学对;第二步要练熟;第三步要练细、讲明。
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洪均生
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洪均生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洪均生洪均生(1907——1996),为陈发科在京传拳时的弟子。
自幼聪颖过人,善于思索,博览强记,通音律,工诗词,文武兼修。
对太极拳的缠丝劲颇有心得。
为使习拳者走上便捷之路,洪均生著书立说,将拳的奥妙及多年的心得著成通俗易懂的歌诀,对太极的缠法、眼、手、身、步、双重、推手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解说。
洪均生视师如亲,随师十五年,师徒感情深厚。
他几十年如一日,积极传播太极,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及世界各地。
他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所悟,经陈发科同意,創编了“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也被人称为“洪传陈式太极拳”或“洪式太极拳”。
下边是他生前回忆陈发科的文章。
陈发科先生身世河南温县常阳村,自明代洪武七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人其始祖陈卜而后名为陈家沟,世传太极拳法。
至十四代长兴公的弟子杨禄禅教拳于北京王府,交遍当时名流高手,誉称“杨无敌“而名扬于世。
发科先生字福生,为长兴公之曾孙,延熙公之第三子,乃陈式拳十七代之名拳师也。
发科先生妻某氏,生二子一女;长子照旭,字晓初,乳名小龙;次子照奎,乳名太保;女名豫侠,婿史栋华。
有孙小旺、小兴皆照旭子;照奎子名瑜,皆能传其家学。
陈发科先生来京传拳动机1928年前,先生堂侄陈照丕从业药材行,由里(注:家乡)押运货物来京,寓于前门外打磨厂天汇药行。
时北京风行太极拳,名家高手聚集北京。
习拳者无不知杨禄禅之太极拳法学自河南温县陈家沟。
闻照丕为陈氏后裔,且工此拳,因学者日众。
久之,南京特别市政府闻名以高薪来聘。
先生自言:“尔时从照丕学者虽众,拳套尚未学完,而南京聘礼为每周二百元高薪,学者既难阻其不往,又惜半途废学者既难阻其不往,照丕见群情惜别,去留两难,因表示解决办法,说:‘我之拳法学自三叔,我叔拳艺高我百倍,不如请我叔来北京传拳,我往南京就业,双方都有神益’。
于是敦邀我来北京。
”先生又言:“我是1928年来北京的。
初来时,曾住在学生刘子诚、子元家,教他们学了陈式一、二路及单刀、双刀。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浅译。
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每一个动作浅译。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我本是无极的静,因为对方进攻而动。
我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而且我的随曲就伸。
不过也不能不到。
按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讲解,每一式都是因为对手进攻我,我开始化解的招式。
这个用八十一式缠法化解方法就是现在的洪式太极拳一路八十一式。
二路炮捶共六十四式。
第一式预备式我是静而无极,因为有对手进攻胸部,我开始用正前方掤法的动。
来化解。
因为对方用
连环七个动作,我只用了圆的缠法去防守反击。
第二式是拦攃衣是假如对方从我右前方左脚在前用双手按法进攻我。
我防守还击----。
第三式是假如------。
有人说对手进攻你,不会按照套路来的。
是这样的。
八十一式里的每一式里又分为几个连环动作。
太极拳的动作太多了,总有一个动作是适用,用时是挨着那一个动作就用那一个动作。
相对讲拳击的动作就太少了。
一般就这几个拳击动作就足够用了。
太极拳和拳击一样都要用眼睛去观察和对手距离站位等等。
都要使用自己熟练的招法去进攻和防守。
后面具体浅译的陈式实用拳法八十一式的每一个动作。
洪均生及其传人
洪均生及其传人
洪均生及其传人
以下所列为洪均生及其传人所著、所编者,这些书籍有的可能只是小范围流传;有的是著述、有的是编辑;有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论本身怎样,都将其列入其中。
因为资料有限,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第一代: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第二代:李储功《实用太极拳对练》
刘秀文《苍松生幽谷》《太极宗师洪均生》
张联恩《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
李恩久《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全书》
蒋家骏《六十年学拳讲习录:洪均生与蒋家骏两代人的太极之路》《洪均生陈式太极拳:陈式洪架太极法传真》
《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济南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济南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纪念文集》
第三代:李宝廷《洪式太极拳》
《陈发科太极拳技击讲堂》
《中华太极拳》
丁明业《陈式洪派太极拳拳法指要》
黄康辉《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
第四代:郭传光《陈式太极拳简易24式》
《陈式太极拳标准壹路81式》
《陈式太极拳技击基础13式》
《陈式太极拳标准贰路64式》。
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谈陈氏太极拳
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谈陈氏太极拳凡是适应生活.符合客观事物规律的,必然符合科学。
方法是万变的,而原理是不能变的。
方法的变,是三因(因人、因事、因地)而变,但仍合乎原理,也可以说合乎需要的。
陈氏太极拳虽然世传已久,但至十六代陈鑫先生才总结出此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提出“太极拳,缠法也……”,并加重语气说:“不明此,即不明拳”。
陈鑫先生说的缠法,就是螺旋运动形式,通过螺旋形式,周身渐渐练出一种缠丝劲来。
这种劲是刚柔相济的,也就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劲,是用科学方法练出来的劲。
这种劲,在生理方面能使全身关节、肌肉束、各个细胞一动无有不动,甚至内脏也随着躯干的左右转动而发生自我按摩的功用。
日久天长,人体由于气血循环通畅,自然得到健康。
在技击方面,由于变转灵敏,对方来力挨我何处,我随其方向略一转动,便可化开。
这就是太极拳要求的引进落空。
当转动时,因为走的是螺旋圆形,这半边随化,另半边必然转过来,自然形成柔化刚发。
假设动作慢时,转到圆周四分之一,便可生效。
功夫越深,速度越快,略一旋转,便能化发同时发生作用。
所以太极拳又要求由大圈而小圈,由小圈而无圈。
大圈小圈是自转配合公转,无圈则是只用自转。
什么是自转? 什么是公转? 陈鑫写的书上没有这个名词。
陈福生(陈发科的字)老师教拳时,也不曾提过自转和公转。
这是我在解放后为了教人才提出的。
陈鑫讲缠法,有顺逆、左右、上下、进退、前后和大小六种,没分出主次来,也没说明顺逆是以何为据而定的。
沈家桢、顾留馨著《陈式太极拳》,指出:顺逆缠丝为基本缠法,其它为方位缠法。
主次分明,是进步的。
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出,每个动作都有自转与公转的配合。
有人说:“以顺着时针的旋转方向为顺,反之为逆”。
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只可作为躯干旋转的顺逆规律。
因为手各有两个,右手顺时针为顺,左手如此转动岂不相反? 因此我便以手心的上转为顺,而下转为逆,此为自转。
至于公转,则分为左右旋和前后旋两类。
陈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人物——洪均生大师(下)
陈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人物——洪均生大师(下)2、真正的球形螺旋运动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太极拳中需要螺旋劲。
陈式太极拳有明显的螺旋运动称为“缠丝劲”。
许多人把它看成是手与足怎样正反缠绕的技巧。
实事上,他们仅仅谈及它的外部运动而不是劲的本身。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发现螺旋运动。
一个天真的婴儿在兴奋时能用手做螺旋运动,但我们却不能说他们在练习缠丝劲。
劲,在中国武术术语中,是指通过某种正规的训练使周身的力和能量协调一致,可以调用。
因此,缠丝劲或螺旋劲是通过整个身体的劲与力的集中与协调,而做出某种缠丝运动。
如,手部的螺旋运动也要有整个身体带动。
只有这种运动才是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缠丝劲。
每个太极拳练习者普遍认为:“劲由足根发出。
”但问题是劲一旦从足根产生后如何向特定的方向传递。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练习方法,正因为如此,螺旋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练习者技能的高低。
这也使得一些人在达到一定层次后难以向更高境界发展。
由于洪老师的缠丝劲已炉火纯青,他能轻易化劲,控制对手并使对手起根,被发出去。
这儿我们不能详实的说明怎样练习缠丝劲。
我只能介绍洪老师强调的一些要点。
这些要点有助于练好缠丝劲。
让我们看看太极拳练习法中的一个动作:双推手。
一般情况下,人们将伸出左足右膝,两膝高度一样,用双手将对方推开,这将使腰和身体右转,双手向前。
这种腰腿姿势产生的劲是水平面旋转,产生的力基本上是水平的,你的对手会被推出,但不会被起根和打飞。
为了起对方的根,重心降得比对手低并轻轻向上推是必要的技巧,但把对手打飞的机会很小。
洪老师强调膝部的上下运动,以至从一开始劲就产生于球形的螺旋运动中。
洪老师沉下左膝提起右膝,使左膝比右膝低。
要让腰向右转,左臀骨随左膝沉一点点,以至右臀骨稍稍高出,这使腰、腿的旋转不再是水平的,而自然是球形的。
我曾与一位在著名推手大师门下学习多年的朋友讨论太极拳,我提到了洪老师怎样做螺旋劲。
为了使他理解,我让他双手推我,他双手按住我的腰部,想用力把我向后推。
洪均生太极拳 追随洪均生练太极拳
洪均生太极拳追随洪均生练太极拳洪均生太极拳追随洪均生练太极拳笔者自幼跟父辈拳师学习南拳。
听父辈们讲,我们村的南拳,是福建南少林遭清廷剿灭后,一和尚逃到我村所传。
由于对武术的热爱,到部队后,我一直对南拳及双头棍(齐眉棍)等器械勤练不辍。
1982年4月,我在某日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报道讲述了陈氏太极拳名师洪均生于耄耋之年仍能在上海太极拳比赛大会上以螺旋缠丝劲发人于丈外的情况,并附了一张照片。
看后,出于对武术的热爱和对陈氏太极拳的浓厚兴趣,我萌发了跟洪均生老师学陈氏太极拳的想法。
经多方打听,方知洪均生老师每天在济南市解放阁对面的黑虎泉教拳,于是我在星期天早上来到黑虎泉。
8点多钟,洪均生老师拿着一个烟斗,笑呵呵地来到这里。
洪老师一到,很多人一下子就围了上去,有的是跟他学拳的弟子,更多的是些慕名而来的年轻人。
我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能与洪均生老师说上话,急忙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当兵的,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很想跟您学拳。
洪老师沉思了一下说,学武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不能一时心血来潮。
后来我向人打听到洪老师的住处,当晚在洪老师的小屋里,我再次言明自己跟他学陈氏太极拳的决心。
洪老师见我心诚,最终同意了,并告诫我,太极拳不像南拳套路短、容易学。
不用花多长时间就可以练得像模像样,太极拳不一样,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说明了它的难度,如果没有决心,倒不如不学。
我再三地表示了决心后,洪均生老师让我下一个星期再到黑虎泉去找他。
又一个星期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黑虎泉拳场,见到洪老师后,他把我引荐到他的徒弟李宗庆老师处,说:“小谭是当兵的,他想学拳,在家里学过南拳,有些功底,你先教教他。
”这样,从1982年5月,我正式开始学习陈氏太极拳。
我先跟李宗庆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及陈氏太极剑,一共两年时间。
从1984年6月始,我又跟孟宪斌老师学拳。
孟宪斌老师对我所学的拳架进行了调整。
洪老师告诉我,有空晚上到他家里来,他把拳式给我整理整理(即改拳)。
洪均生谈陈式太极拳的全身配合
只 脚 距 离 再 宽 , 而 裆 劲 无 法 下 塌 , 就 如 同 两 条 腿 的 木 架 ,从 前 后 稍 微 一 碰 就 会 倒 。
陈 式 上 盘 称 为顶 劲 , 中 盘 称 为 腰 劲 ,下 盘 称 为
裆 劲 。 顶 要 向上 虚 领 ;腰 劲 要 中 正 旋 转 , 不 许 前 后
上 悬 起 似 的 。 只 要 下 向 内 收 , 则 头 顶 自 然 中 正 向 ” 上 ,颈 也 自然 立 起 。 眼 法 总 要 平 视 ,注 视 每 式 的 主
要 方 向。但 陈鑫加 了 “ 听 身后 ” 四字 ,以防有人 耳 从身 后 袭来。 中盘 的 脊 要 随 着 顶 劲 的上 领 而 同 a- 直 ,胸 部 1 ̄ ,
摇 摆 裆 劲 则 耍 向下 松 塌 。 陈 式要 求膝部 随 身体旋 转一 提一 落 ,也是 和裆
部 开 、长 强 穴 后 翻 有 直 接 关 系 的 。 裆 部 的 圆 下 与 灵 活 变化 有 关 ,膝部 的提 落 则 与运 动 中的 稳度 有 关 。 它 的 运 动 方 法 是 :凡 身 向 左 转 , 则 左 膝 顺 缠 上 提 , 右 膝 同 时 逆 缠 而 下 垂 ;如 身 向 右 转 ,则 右 膝 顺 缠 上
五种 ,只有 轻重 之 分 ,而无 纯虚 、纯 实 之别 。
理 。所 以陈 鑫讲 长强 穴微 向后翻 ,是和 其他 太 极拳
的 区 别 ,而 且 也 是 陈 式 躯 干 方 面 最 要 紧 的 关 键 。
陈 式 要 求 裆 要 开 圆 ,最 忌 人 字 裆 即尖 裆 。 这 种
臂 部 应 分 三 节 。 肩 为 根 节 ,肘 为 中 节 , 手 为 梢
颈 部 为上 盘 ,胸 、 脊 、 腰 部 为 中 盘 , / 腹 、 尾 骨 以 J 、
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 (二)
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二)编者按:洪传陈式太极拳(2015年3月,巳改名为洪式太极拳)大师吴仕增的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流传。
英文版曾刊登于美国Tai Chi杂志。
中文版曾刊登于台湾《台湾武林》。
后有人将英文版复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流传。
也有从原中文版中摘取部分内容转载(有的甚至未注明出处)。
这样,很多流传版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与作者原意/原文的偏离。
经吴老师同意及亲自审校后,现分两部分发载原文。
接上篇(一)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二)在这里不准备全面的,详细的介绍洪老师的太极拳技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书也介绍不了,仅仅把几个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来给大家参考就是。
1、真正的“外柔内刚”洪均生老师说:“太极是掤劲.”意思是说太极拳是掤劲拳,没有掤劲就没有太极拳.掤劲是太极拳一切技法的基础,其实陈发科,杨澄甫等许多太极拳名家都作过类似的论述,强调练太极拳要练出掤劲练成外柔内刚.有些练太极拳的人强调放松柔软,不同意掤劲,说练掤劲就不会松不会柔,推手就会顶劲.其实会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掤劲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怎样才是有掤劲,以为掤劲就是肢体拉得圆圆的很有弹性的样子.也有人对陈式太极拳有误会,为以陈式太极拳套路动作有发劲,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机会看到洪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套路表演,能够和洪老师推推手,就会对掤劲,对陈式太极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的拳打得很松很柔,有些动作的关节弧度很大(特别是手掌,臂部的动作)你会觉得一定是关节柔软才能打得这样。
当洪老师发劲时,并没有感到他鼓劲用力,只是速度突然变快'嗖'地一声而出.如果你有机会和洪老师推手,接触后觉得他的手臂很柔软,但你也感到里面有掤劲,而这掤劲没有顶你的劲也没有压到你.洪老师的拳打得松柔,但你会感觉到不是没分量轻飘飘的松,而是既松柔又稳重。
推手时虽然知道他里面有掤劲,但你会感觉到这掤劲转得很滑很顺,有经验的人就不敢轻易去进攻他。
陈式洪派太极拳24式拳谱
陈式洪派太极拳24式拳谱
洪均生在传承陈发科所传之陈式太极拳(现称陈式洪派太极拳)的过程中,不只是把太极拳看作是一劲花,更是上升到学术、艺术的角度称其为文化拳。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式洪派太极拳24式拳谱。
陈式洪派太极拳24式拳谱
第一式金刚捣碓
第二式拦擦衣
第三式六封四闭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上云手
第六式前后招
第七式野马分鬃
第八式左转身六封四
第九式单鞭
第十式中云手
第十一式单鞭
第十二式左转身捣碓
第十三式十字手
第十四式庇身捶
第十五式双推手
第十六式三换掌
第十七式肘底捶
第十八式倒卷肱
第十九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式搂膝拗步
第二十一式初收
第二十二式斜行拗步
第二十三式掩手肱捶
第二十四式右转身捣碓
相关阅读:
陈式洪派太极拳的历程
洪传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人传承人洪均生先生,河南禹县人,1907 年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颖悟过人。
幼年时随其父寓居京城,因体弱于1930年拜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言传身教得之于师,潜揣默识求诸于己;十五年不辍所学,深得陈发科真传。
后困于家计,于1944年离京,辗转赴济南投亲谋生。
1956年再度赴京,拜晤其师陈发科,以求拳法之精与拳理之密,更得陈发科晚年之技击精粹。
征得陈发科同意,遂将师授之技法融于套路之中(此套路后称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或洪传陈式太极拳),为后来学者开辟了一条掌握陈式技击奥妙的捷径。
《陈式太极拳三字经》洪均生
《陈式太极拳三字经》洪均生(一)总论陈太极,理法精,阴阳理,互变中。
法万变,不离宗,唯缠法,基本功。
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
如毛巾,反复拧,练周身,内外同。
经络活,血气通,祛疾病,保康宁。
勿懈怠,持之恒,讲技法,变化灵。
或柔化,或刚攻,因敌变,螺旋中。
(二)缠法论缠法,应过细,内外旋,分顺逆。
顺劲开,逆劲闭,刚与柔,相互济。
(三)眼法意发令,凭眼传,审地势,察敌变。
眼所视,有点面,实点顾,虚而盼。
身步手,随顾盼,盯目标,莫乱转。
(四)身法讲身法,上中下;顶劲领,裆劲塌;腰如轴,戒凸凹;长强穴,尾骨端,休里裹,微后翻;气松沉,小腹间;重心低,动无偏;胯里松?,裆开圆;既灵稳,且自然;两膝盖,与踵齐?;随身转,互落提?;杠杆理,支重力?;如磅秤,称粮米,物加重,砣随移?,使重心,得随遇?,守中立,莫挪移。
[自注:?胯内腿根大筋放松,可加大左右旋转灵活性;?不许膝与足尖齐,否则会使小腿向前倾斜,成双重,而转换不灵;?身左转,则左膝提而右膝落;身右转,则右膝提而左膝落,以保持重心随遇平衡;?支点在头顶百会穴向上领,向下至尾骨的立轴;重点是对方加在我身上任何部分的力;力点是我用以引扌朋对方身体任何部分的力;?保持力点与重点的平衡,这是太极拳扌朋法的作用;?指随遇平衡](五)步法步进退,随身转,斜或正,因势变;论步型,马弓盘,虚与实,互转换;动如水,流曲弯,静止处,稳如山;沉着中,有轻便。
[自注:步法进退必须走弧线,这时脚尖里扣或外摆形成的](六)手法讲手法,最复杂,顺逆缠,互交叉;凡顺缠,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凡逆缠,掌下翻,拇内裹,小指转;顺缠时,沉肘腕,带手掌,划弧线;逆缠时,掌当先,手领肘,肘带肩;顺逆缠,属自转,自转时,有公转;公转变,正反旋;正旋圈,顺逆半;逆上出,右下还,低平脐,高齐眼;肘收沉,贴肋边?,手开合,胸前变?;反旋转,亦同前,逆下出,顺上还;肘收还,齐乳前,缠为顺,掌勿偏?;下转肘,贴肋边,手领肘,作逆缠;缘胯开,再上转;肘松沉,永不变;公转形,如鸡蛋,大小头,有定限;正小头,心口前?;反小头,齐眼变?;或左右,或后前;左右圈,正或反;前后圈,多反旋,其缠法,变化繁?;手逆出,后外偏?,变顺回,经耳边?;另一圈,八法含?,基本功,莫轻看。
洪均生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精要
洪均生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精要眼法眼,是传达意志、指挥全身因敌变化的器官,又是负责观察敌情和地形以便能进攻退守的器官,眼有顾、盼之分,有点、面、虚、实的变化,顾是眼视力的集中点,为实,盼是除集中点外视力所及范围的面,为虚。
陈式拳每个式子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即是当未动步前,以出步的方向为主;出步方向定后,则以手的最后攻击目标为准,因此眼的方向和身法步法一致的为顺,眼的方向与身体旋转和手法变化过程中的方向相反者为逆。
腿与足是服从眼的指挥而因敌变化,以转换进退的手法手部自转分为顺逆两种,凡大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向上,则为顺缠,小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向下,则为逆缠。
手与臂部的配合着向左右、前后、上下旋转,则为公转。
公转分正旋和反旋两种,右手沿顺时针转圈为正旋,逆时针转圈为反旋,左手则相反。
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的本能。
至于开合、曲伸的无过、不及,就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做得十分恰当。
在太极拳各流派中,洪传陈式太极拳的手法有其独特的风格,一是讲究手型的正确,一般只用螺旋掌,也叫瓦拢掌,腕部没有折叠动作,中指尖要求高于肘窝,大指外展,小指内勾,劳宫内含,根合稍开,中指领劲。
二是洪均生先生强调自转和公转是人的本能,并不是说原来没有这个规律,关键是自转和公转的配合的无过不及。
但大多数练习者却忽视了这一点,而专讲配合,弄得繁琐复杂,切记,越复杂繁琐就不能讲得完全,总会有遗漏之处,只要我们专注于无过不及,阴阳相济,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起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效果。
步法步型大略有马步、弓步、仆步、盘步、虚步、独立步等六类,每一类又有左右、大小、侧半之分。
马步有小正马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大正马步(两足约两肩宽),左右侧马步(两足两肩宽,前足外摆45度,后足内扣45度,前膝弓的少些),半马步(将侧马步的前足膝略放松半弓),内外八字步(侧马步前足尖内勾外摆45度,只用于式子中转换之处),左右弓蹬步,后腿要微曲。
太极拳大师洪均生弟子李恩久老师早期演练的陈式洪派太极拳二路
太极拳大师洪均生弟子李恩久老师早期演练的陈式洪派太极拳二路【名家简介】李恩久:1950年出生,中国武术八段,中国高级武术教练,中国武术培训中心高级教练,中国国家级裁判,陈式洪派掌门人,洪均生先生弟子。
自幼从师原山东国术馆教练马永奎先生学习查拳、各种兵器及中国式摔跤。
1964年入济南市代表队。
从师于承惠先生学习螳螂拳、孙膑拳、醉剑、双手剑、穿林枪及武术竞赛自选套路等等。
1974年拜师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洪均生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推手及陈式器械。
历年来四处寻师访友,拜访过20余位名师前辈,并得到他们的热心指导。
自七十年代初在山东省历届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并获得传统项目一等奖。
1980、1981 年曾经两度获得全国传统武术演武大会的金牌。
1991 年获得济南国际传统武术演武大会男子C组三项金牌及全能第一名。
1974 年担任历城区体委武术教练、体校校长。
1983 年任济南市武术馆馆长、总教练。
1998 年任山东省太极尚武俱乐部主任兼总教练。
1982年在电视剧《水浒》中成功扮演了操刀鬼曹正,病大虫薛勇。
该剧获得全国优秀电视剧金奖。
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武术及国际性武术比赛中担任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等职务。
1993 年被中国武术院聘为高级教练。
曾指教诸多优秀运动员。
1983 年以来先后10余次赴日本、美国、德国、瑞士及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讲学、表演。
被美国传统武术协会、华林武术总会等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
任教以来陪养的学生在山东省武术比赛中获得50余枚金牌,自 1984年以来先后在全国对抗项目、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培养出15个全国冠军;并获得150于枚奖牌其中金牌50余枚。
并有两名优秀学生分别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
著有《中国文化与武术》、《推手技术动作分析》、《拳击与太极推手对比研究》等论文。
应中国武术院邀请编著了《中国太极推手》。
并制作了《三十六把擒拿》VCD盘。
学拳推荐丹田功秘法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看来武术大师之间也有矛盾啊!
看来武术大师之间也有矛盾啊!陈式太极同门全家福,1982年摄于北京天坛。
后排右三:田秀臣右四:洪均生右五:李经梧右六:冯志强左三:陈小旺,右一女子为陈豫侠(陈发科之女),后排右七是雷慕尼,后排右二是肖庆林,前排左四:李经梧弟子王大勇(戴眼镜者), 右一:陈照奎弟子马虹,前排正中是谷平海。
最近看了蒋家骏先生的书,才知道陈式太极拳两位大师李经梧和洪均生之间是有矛盾的。
李经梧指责洪均生改了老师的拳架,但李经梧又何尝没改动呢?就练八十八式太极拳的提手上势他也改动过。
冯志强的陈式心意太极拳算不算是改了拳架?雷慕尼的陈式三十三式太极拳呢?更严重的是,李经梧的推手和其弟子闫芳的“假推手”如出一辙,看李经晤的推手录像,真的神乎其神,和过电差不多,难道是“没改过”吗?以下摘自《太极拳师门对话录》一书,作者蒋家骏:我(指蒋家骏)一进洪师的家门,宝礼师兄就迎上前,说道:“家骏维护师门,功劳大大的!”我不知何意,径直走到洪师身边,向洪师问好.........等他们交流完之后,洪师这才把我叫到身边,询问前日在太原与李经悟老师发生摩擦的事情经过。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宝礼师兄在我刚进门时说笑的含义。
原来在我来济南之前,就已经有人把太原发生的事告知洪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师弟张联恩也去参加了在太原的比赛,期间,遇到李经悟老师,二人谈到比赛的名次问题。
李说:“你的成绩不好,不怨你,是你老师教的不对,所以取得的成绩不好。
”我在一旁听到,心中非常不满,还是强忍住,没有发言。
但李老师接着还是讲个不停,我实在听不下去,就说道:“李老师你说联恩成绩不好,是我们老师教错了,我认为是我们自己练的不好,怎能说是老师教错了呢?”李说:“洪均生把拳改的面目皆非,怎能教好人?”我接着他的话说:“你的学生成绩排在张联恩之后,是否你也教错了?”李听完我的话,很是气愤,问:“你是什么人?”一同站在旁边的阚桂香大姐,阻止了我的发言,告诉李老师说:“他也是洪均生老师的弟子。
洪均生的拳品与人品 洪均生拳照
洪均生的拳品与人品洪均生拳照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曰:“太极拳,道也。
不居六艺之末,非纠纠之勇而同日而语者,然有德者得而易之也。
”被日本友人称为“太极巨星”的一代宗师洪均生先生是陈式太极拳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的得意弟子。
从1930年至1944年,随师十五载。
严师口授身教,徒弟聪颖勤学,在众弟子中,功夫已是上乘。
后因社会动荡,离师颠沛流离,半生穷困潦倒。
但他却矢志不渝,秉承师训,精研精练,其功底深厚,功臻化境,成为一代宗师。
达到如此成就,与他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
洪均生先生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品》开宗明义:“拳品凹凸,实以人品为准。
”读罢佳作,其端严、圆和、轻灵、镇静、雄浑、超逸、缜密、缠绵、精神、含蓄、雍容、隽永、自然的品行,跃然眼睑。
使人如身临其境,满木青山。
又仿佛把人引入一座宝殿,到处珠玑,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1989年冬,我有幸随师王云飞(洪公早期弟子之一)去济探望洪均生先生,他们师徒见面自然非常亲切。
交谈中我师流露出对别的门派不屑之意。
洪先生顿批判道:“中华武术,源源流长,虽然门派繁多,但都各有其所长,决不行相互贬低。
”师徒谈的兴奋,三说两说,就讲到拳式,边说边讲用法。
我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只见我师双脚拔根,已被洪先生发起数尺,一屁股蹲坐在沙发上,假如劲再大一点,后脑勺就可能碰着墙,力小一点,又会跌落在沙发前。
我由此悟出“无过不及”和“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道理,鄙视之情油然而生洪先生虽是桃李满天下,但他择徒却是非常严格的。
经考察,道德不恭之人一律拒之门外。
他常说,教一个好徒弟,是对社会的贡献,收一个品德不端的徒弟,是对社会的犯罪。
1991年冬,受我师之嘱,我有幸寄住在师爷家里改拳架,由于笨,加上数年离师自练形成顽疾,改起来非常费劲,有时不免产生畏难心情。
师爷看出我的心事,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急躁地教育:“自古成才者有两种人,一是天资聪慧,一学就会,但简单浅尝辄止;一种人虽然笨,但肯用功,下力气。
洪均生留给后人的练拳锦囊秘笈,错过就是你的损失
洪均生留给后人的练拳锦囊秘笈,错过就是你的损失大家好,我是墨缘,今天下午三点,我们第一次邀请外面的老师来直播,也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预告。
也是比较满意的一场直播。
直播的的老师叫洪峰,他的师爷是洪均生的徒弟。
这次直播大家也能感受到他的系统化,细节化,都是很多老师做不到的。
一开始直播是有回放的,后来我们商量剪辑配上字幕后,我们会做成一个付费链接的模式,作为一个保护,好东西也要珍惜,敬请期待。
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今天分享的也是洪均生老先生的相关的拳论。
打太极拳要注意“五度”——洪均生本文摘自《太极拳师门对话录》,作者蒋家骏。
洪师(洪均生)回答说:经过多年来对太极拳的研究实践,我概括为“五度”。
一、高度练太极拳的架子可高可低,高架子运动量小,适合于初学体弱多病者;低架子运动量大,适合于身强力壮年青者,对练功的人,架子的高低因人而异,不可勉强。
但练一套拳应保持架子高度不变,尤其在同一个式子中,不可忽高忽低。
保持稳定的高度,就是保持稳定的运动量,就是保持骨肉、内外之间稳定的气血流通。
在低架子练功时,能保持稳定不变的架子也正是吃功夫、长功夫的时候。
洪均生拳照二、速度练陈式太极拳的速度初学宜慢,学后稍快,快后复缓,分为三个阶段。
一路拳以松、慢、圆、均、稳为主;二路(炮捶)初学宜慢学后稍快,以快慢相间为主。
练陈式太极拳要求速度,一般一路拳需要6∽8分钟,二路拳需要3∽4分钟;总的原则是:“慢”不可“呆滞”;“快”不可“错乱”。
三、角度角度就是方向。
太极拳,手之运动有“八方”,足之运动有“五步”。
手八足五,其数十三,故又称“十三势”。
练陈式太极拳,初始动作的方向,一般以面向北方为准。
具体练拳时,可随机而变。
但是当起势方向确定以后,各势方向也都相应确定了。
练拳必须按照各势规定方向,不可任意偏转。
所谓太极拳的方向,包括两脚的相对位置,脚的方向,上体的方向,面部所对的方向,动作的走向,眼神观察顾盼的方向,两手相对的位置,手指、手心所对的方向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二)编者按:洪传陈式太极拳(2015年3月,巳改名为洪式太极拳)大师吴仕增的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流传。
英文版曾刊登于美国Tai Chi杂志。
中文版曾刊登于台湾《台湾武林》。
后有人将英文版复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流传。
也有从原中文版中摘取部分内容转载(有的甚至未注明出处)。
这样,很多流传版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与作者原意/原文的偏离。
经吴老师同意及亲自审校后,现分两部分发载原文。
接上篇(一)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二)在这里不准备全面的,详细的介绍洪老师的太极拳技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书也介绍不了,仅仅把几个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来给大家参考就是。
1、真正的“外柔内刚”洪均生老师说:“太极是掤劲.”意思是说太极拳是掤劲拳,没有掤劲就没有太极拳.掤劲是太极拳一切技法的基础,其实陈发科,杨澄甫等许多太极拳名家都作过类似的论述,强调练太极拳要练出掤劲练成外柔内刚.有些练太极拳的人强调放松柔软,不同意掤劲,说练掤劲就不会松不会柔,推手就会顶劲.其实会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掤劲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怎样才是有掤劲,以为掤劲就是肢体拉得圆圆的很有弹性的样子.也有人对陈式太极拳有误会,为以陈式太极拳套路动作有发劲,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机会看到洪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套路表演,能够和洪老师推推手,就会对掤劲,对陈式太极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的拳打得很松很柔,有些动作的关节弧度很大(特别是手掌,臂部的动作)你会觉得一定是关节柔软才能打得这样。
当洪老师发劲时,并没有感到他鼓劲用力,只是速度突然变快'嗖'地一声而出.如果你有机会和洪老师推手,接触后觉得他的手臂很柔软,但你也感到里面有掤劲,而这掤劲没有顶你的劲也没有压到你.洪老师的拳打得松柔,但你会感觉到不是没分量轻飘飘的松,而是既松柔又稳重。
推手时虽然知道他里面有掤劲,但你会感觉到这掤劲转得很滑很顺,有经验的人就不敢轻易去进攻他。
松柔在推手中的好处是:⑴和对方接触后易粘住对方。
⑵触觉(听劲)更灵。
⑶能更好的随对方,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知道对方的劲和决定自己的变化。
⑷对方的劲不易传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劲不起作用。
⑸易于变化其他的动作,等等。
有人过于追求松柔的好处,却不敢和不懂松出掤劲来,结果在推手中只能应付用劲简单,僵硬的对手。
对于用劲太大太快的对手,无掤劲就等于失去了保护自己的防线。
洪教师的既松柔又有掤劲的作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常常使对方误认为可以很容易攻击到洪老师的中心,诱使对方冒昧进攻,结果其发出的劲力反被弹回自己身上。
如果只讲求松柔,不含掤劲,谨慎的对手就不会贸然向虚处发劲,就像人们不会用力去推一条柔软的树枝一样,有经验的人就会用松沉的劲逼你,直至感到你无法再变,有实处可打才发劲。
洪老师很强调全身骨节要松开(这是陈发科讲的),这样才能在柔软中保持掤劲,但这种松开必须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师特别强调手指关节要松开,不能弯曲疲软,并且很注意手指松开的方向,角度。
以前我读洪老师的书稿时,对于书中指明那个动作手指须指向什么方向的做法难以理解,好像很麻烦。
后来跟洪老师学习,逐步练习才明白:手指松开的方向角度是根据作用劲的变化来调节的,做得正确手才不会产生丢劲或顶劲,而且能更好控制对手,越试验越有兴趣。
有人打拳时发劲可能很猛,但做松柔的动作时手指却弯曲疲软,说明这时手的关节没松开,掤劲丢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对手会趁机挤入,给对方可利用的机会。
许多人都同意太极拳要练出掤劲,但怎样练掤劲却是有许多的不同。
举例来说,当对方用劲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样拉出掤劲来呢?有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尽量向前外拉开,肘不贴肋,腋下如有弹簧把上臂撑开,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对方的来劲被架起,这种做法应该说是掤劲的一种,不过属于比较低级,简单的。
这样拉出来的掤劲好像很经得起对方按来的力,但本身拉出来的力却可以被对方利用(对方可顺著你拉出来的力用履劲),同时拉得太过则变化较难,较慢。
同样做手的掤劲,洪老师是用肘下沉来松开肩的掤劲,主要是上下对拉的力,没有向前顶对方的力,也没有向后缩的力可给对方利用。
对方直力来,我用横力松开。
洪老师还说肘需要贴肋时可以贴肋。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对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实不会。
虽然外形看肘好像贴到肋,其实肘的劲不是放松贴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劲,肘和肋之间仍有空隙,对方的劲达不到肋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推手中为化劲争取更多的空间,同时不顶劲,关节松活,容易变化。
许多和陈发科推过手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当陈发科真正用劲时,对方会感到五脏震荡,流眼泪,欲呕吐,或如触电感觉等等,一个劲就把人打出。
洪老师在1956年从济南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
在推手时,洪老师可以走化陈发科的第一个劲,陈发科用第二个劲把洪老师打出。
陈发科的太太夸洪老师功夫不错,有进步,说:“我在外面不看,也能听出你被老师打出的声音,跟别人不同。
”对于陈发科用劲时洪老师不会产生大的反应,洪老师谦虚地说:“可能是我的手无力吧。
”其实是洪老师的手松柔而保持掤劲,若是仅仅无力而无掤劲,则毁发科的劲就直入身来,那能走化呢?因为洪老师的拳打得松柔,发劲自如,所以当他年近八十岁时,在大会上表演炮捶,整个套路仅用二分钟多一点,这是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的。
2、真正的立方体螺旋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是讲求螺旋劲的,陈式太极拳旋转更明显,称为缠丝劲。
好多人在谈到缠丝劲时,常常是讲手,腿怎样转是顺,怎样转是逆,其实这只是讲缠丝动作,并不是讲缠丝劲。
缠丝的动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即使是婴孩,睡在床上,高兴时都会扭动手掌,我们不能够说他在练缠丝劲。
中国武术讲“劲”,意思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训练,使全身的力量能够比较协调、集中地向一个目标运动。
所以说缠丝劲或螺旋劲,是指全身的劲力集中,协调地做某种螺旋运动。
手的转动必须是通过这种整体劲带动而做出来的,这种手的缠丝动作才具有缠丝劲,才是太极拳所追求的。
“劲起于足根”(不是足跟),这是每个练习太极拳的人所知道的。
但劲从足根蹬出来后要怎样继续运进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为这做法的不同,使得练出来的螺旋劲的质量也不同,也使得许多人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再提高。
洪老师因为螺旋劲做得好,所以他化劲,控制人,把人腾空打出就显得很容易。
在这里我们无可能详细,全面来讨论螺旋劲的做法,我仅把洪老师很强调的一点,而这一点也是作为螺旋劲的关键做法提出来。
我们先看看一种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举例来说,右足在前,左足在后的右弓步,两手要向前推对方,许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两膝同高),带动腰身向右转(两侧骨盆骨同高),再带动两手向前推出。
这样腿腰做出来的劲是平面转动的,产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对方推出,无法使对方两足离地腾空而起。
或者必须使自己重心低于对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对方两足离地,这使得能把对方腾空推出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洪老师则很强调用两膝的提落来调节,使劲从一开始蹬出就具备立方体螺旋。
开始蹬劲时,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于右膝,带动腰右转时,左侧骨盆随左膝稍下沉,比右侧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转动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谈太极拳,他练太极拳多年,曾专门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学习。
我谈到洪老师的螺旋劲的做法时,为了让他更明白,我让他两手推我的身来试试,他双手按住我两边的腰猛向前发力,想把我向后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劲便一膝提一膝落,他变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侧栽倒。
他觉得不好理解,因为他知道太极拳要转腰,他就用两手用力封住我腰两侧,使我腰不能左右转动,我就无法变了,结果怎么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后退呢?我让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讲,我接到他两手的劲后,知道不能左右转动,但我用两膝的提落来带动腰上下转动,使他两只手一只被带上,一只被带下,导致他的身体也旋转成一侧高一侧低而跌下。
其实当时我的技法运用尚不够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劲后上下转动太大,使他手劲完全改变方向成一上一下,当他失去重心时他的劲仅出一部分,尚未发出最大的劲来。
若是洪老师做,对方一出劲他转动很有分寸,仅让对方劲的方向作小的改变,但重心并未受到大的破坏,对方仍可继续出更大的劲,这样可让对方的劲弹回他自己身上而身体腾空出去,这更巧妙。
有人说洪老师没学到陈式太极拳的秘密功法“丹田内转”。
说这种话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而已,因为他既无看到洪老师的拳,也无看到丹田内转怎样练.如果看过洪老师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转动,而且转动得很精密,恰到好处.如果看过丹田内转的练法,就会知道这种练法外形很明显,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内转的功夫,即使打拳时保守不明显练出来,但在推手中一定会用出来.洪老师那么敏锐,不要说跟陈发科学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转动.我原来知道丹田要转动,但没听过“丹田内转”这种叫法,后来有人写文章提到“丹田内转”,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合乎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我不清楚这是一种新的“秘密功法”还是只只一种新叫法。
我请教了好几人,也写信请教洪老师,洪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只说“丹田内转”陈(发科)老师没教过。
这是一种事实,陈发科只教过丹田转动,但没教过“丹田内转”,不单对洪老师,对其他人也一样无。
我们可看到以前的书,文章都没用到“丹田内转”这叫法。
包括陈照奎先生在1963年写的关于陈式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的长文,有提到“气沉丹田”等要求,也讲到练缠丝劲时丹田转动重要性,但也没用“丹田内转”的叫法。
我估计这叫法是陈照奎先生后来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转动。
在陈式太极拳里,有许多技法原来是没有专门的名称的,后来大家才逐步起名。
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陈照奎先生去济南探望洪老师,谈话间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师不知指什么,反问陈老师,陈老师说:“师兄你没练过吗?”洪老师说:“你做给我看看。
”陈老师做了,洪老师看了笑说:“这是还没开始学套路就先练的。
”原是单手划圈的基本功训练,以前没有名称。
陈老师使用一个新叫法,洪老师不明白。
其实这基本功洪老师是最重视,不单让刚学拳的学生练,即使学拳多年的学生仍坚持练。
用手简单的划圈来训练全身缠丝劲的运转,洪老师则把这动作分为二种,叫“正手圈”和“反手圈”。
洪老师为什么不使用“丹田内转”这种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误会。
因为洪老师的作法是:丹田的转动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这部分本身是不动的,由于两膝的提落而带动丹田的运动,随著两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边起一边落,没有整个丹田起落是划圈的做法。
整个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
而一边沉一边起的转动使重心沉稳。
我没见过陈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内转怎样做,而他的学生做的又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