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功令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研究引言1.1 研究目的知识目标:系统地研究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能够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分析客观现状,策划自己的成功人生方案,并付诸于实践。

1.2 教学时间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人生。

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正确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任务: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PPT课件、多媒体电教设备讲述法、案例法小组内部讨论并公布各自的答案,讨论法、归纳法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师对学生出的答案进行讲评,强调重点知识点。

2.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实施2.1 任务表述2.1.1 学生自由分组,选出小组长。

2.1.2 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2.1.3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

2.2 任务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2.3 工作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

3.理论知识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正确认识人生价值5.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为了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我们需要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心理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介教学要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2. 第二节: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教学要点:道德修养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教学要点:诚实守信、仁爱互助、敬业奉献等道德品质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4. 第四节:行为习惯与道德修养教学方法:讲解、角色扮演5. 第五节: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学要点:道德情感的定义、作用和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估道德修养的实际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文章、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六节:法治观念与道德修养教学要点:法治观念的含义、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法治案例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修养要求。

2. 第七节:道德冲突与选择教学要点:道德冲突的类型、处理道德冲突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道德冲突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道德冲突。

3. 第八节:道德榜样与自我提升教学要点:道德榜样的作用、如何成为道德榜样。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分享经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方案
课堂实践活动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讨论
学生们分成小组,围绕课程中的 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分享各自 的观点和见解。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 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
角色扮演与模拟
角色扮演
学生们根据课程中的情境和角色,进 行扮演和模拟,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 理解和体验。
模拟
学生们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和纠纷的过 程,如模拟法庭审判、模拟商务谈判 等。
05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活动
总结词
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 现象和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观察能力。
详细描述
社会调查活动通常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对象和目的,收集和分析数据, 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法律援助活动
课堂演讲与展示
课堂演讲
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好演讲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心得 体会。
展示
学生们通过PPT、视频、展板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作品,以增强自信 心和表达能力。
04
校园实践活动
主题宣传活动
总结词
提升法律意识,营造法治氛围
详细描述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法律知识文章和案例,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学 生的法律意识。同时,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法律素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方案
汇报人: 2023-11-18
目录
• 课程概述 • 实践教学模块 • 课堂实践活动 • 校园实践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 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估
01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2.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和任务3. 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4.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任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道德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营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社会角色,体验道德选择和责任承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2. 课件:教学PPT3. 视频资料:典型道德故事和案例4. 讨论题:针对道德问题设计的思考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讲授: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和任务,让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3. 案例分析:播放典型道德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汲取道德营养。

4. 小组讨论:针对讨论题,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责任感。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社会角色,体验道德选择和责任承担。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和谐的社会氛围。

3. 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七、教学内容1. 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实践2. 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和方法3.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道德规范的实践。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际关系处理原则,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任务 课程进程 课程考核
两次课 设计
高职院校该课程定位:理论够用,身体力行
课改体会
高中
普通高校
培训班
更多关注了 知识的传递,以 考试成绩为评价 标准。
既注重知识 的系统性、理论 的深刻性,又注 重知行合一,实 效提升。
不专门开设此课 程。在学习过程 中,只注重技术 规范的传授、技 能水平的提高。
能正确认识 的问题。
失恋问题。
7
我与别人
3.3致 我的老爸 老妈
能懂得 掌握家庭美德
感恩与珍惜。
的内容。
①视频导入 ②学生“我家的 故事”分享③教 师总结概括升华
每人给家长一 封信。
8
我与社会
4.1东 营职业学 院校园公 德(社会 公德)状 况调查
能认 识社会公德 现状、分析 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与 参与方案的 实施。
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任务 课程进程 课程考核
两次课 设计
课改体会
“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 动中有体现”
知行统一
心灵触动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任务 课程进程 课程考核 两次课设计 课改体会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任务 课程进程 课程考核
两次课 设计
课改体会
1、总体目标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
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
扬爱国主义传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题目设计: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应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例如: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治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6.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1.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注意。
3.针对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语调,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3.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

编码:SDDZ-RC-7.3-01-07 编号:JCB-06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班级名称:15级大专班所属系部:基础部任课教师:赵晓燕侯加文授课总时数28 课时课程类型: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课程二、管理信息编写教师赵晓燕(签名)编写日期2015年7 月28 日教学处长(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系部主任(签名)审查日期年月日教务部主任(签名)审核日期年月日教学校长(签名)审批日期年月日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能够独自负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等。

(2)社会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有承担和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

(3)专业能力目标使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

2.课程内容设计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24.进度表设计3四、考核方案的设计坚持全程化的考核原则。

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最后一堂课的时间内,从出勤率到课堂活跃程度、团队协作力度、作业提交质量与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每一专业能力目标完成后,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考核;每一学习情景完成后,学生要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汇总这一学习情景的成绩。

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的,考核比重占80%。

坚持学生参入考核的原则。

划分学习小组,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部分即项目公共考核评价,由组长对组员打分、小组成员互评和学生自评,其中组长对组员打分占10%,小组成员互评占5%,学生自评考核占5%。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品德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章节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2. 章节二: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讲解道德品质的内涵和分类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3. 章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章节四:社会责任与集体荣誉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为集体荣誉做出贡献,培养集体主义精神5. 章节五:道德行为与道德评价分析道德行为的特点和作用讲解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探讨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自我反思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影像资料:选用相关的视频、电影等影像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六、章节六:法治观念与遵纪守法介绍法治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讲解遵纪守法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七、章节七: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探讨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讲解如何通过道德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分析道德修养在应对心理问题中的作用八、章节八:人生观与价值观介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含义与重要性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九、章节九:道德楷模与道德传承介绍道德楷模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如何向道德楷模学习,传承优秀道德品质探讨道德楷模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意义十、章节十:道德修养与职业发展讲解道德修养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在工作场所践行道德修养探讨如何通过提高道德修养促进职业发展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与外延。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理解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关系。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讨论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思考。

讲解:详细讲解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

案例分析: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doc 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doc 10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院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的主干课程,也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职业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职业精神和法律观念,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增强诚实守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为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熟悉职业道德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基本法律规范与法律程序。

2. 能力目标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分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增强诚信、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依据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学会适应社会,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技能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根据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课程设计了10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教学理念
(1)教学理念:提出三个“以” ,做到三个 “动”
以人为本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2、教学理念
心灵上有感动 思想上有触动 实践上有行动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倾听学 生声音,把握民意脉搏,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 及它们真正关心和需求的是什么。比如,每年都 会开这门课程,但“岁岁年年课相似,年年岁岁 人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学情肯定会发生变 化。
以理服人:
马克思主义真理要传授、要灌输,但课程成功 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 了,真信了。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能解 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联系大学生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把道理讲深、讲 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
以情动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师,是通过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人的心灵, 在教学当中更应该用心、用爱、用情,满腔热情 地关爱、体贴和帮助大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一方面要用深刻的道理和 生动的事例感动学生。
全书分绪论、三个主体部分即思想修养、道德修 养和法律修养及结束语组成,具体结构如下:
绪论: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 法律 基础
思想修养部分(第一至三章):理想;爱国主义;人生观 道德修养部分(第四至六章):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法律修养部分(第七、八章)法律基本知识,实体法和程序法
结束语
特别说明:道德修养内容里面有法律修养的部分 内容。如:第五章讲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 法律规范,第六章讲了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以及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婚姻法。
back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

课后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法律的权利和义务遵守法律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

课后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

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示范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的提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个人品质提升的目标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示范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让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示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与体会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确如何构建和谐家庭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家庭和谐的构建方法4.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家庭伦理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示范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的理解与体会第五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遵守法律5.2 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的定义与意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的方法与原则5.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示范如何遵守法律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的理解与体会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与关系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6.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分类公民义务的定义与分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6.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与分类主体: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与分类,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与体会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刑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预防犯罪与维护社会安全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地位犯罪的概念与分类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导入:讲解刑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犯罪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刑法与犯罪的理解与体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法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8.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民法的概念与作用主体:讲解民事权利的概念与分类,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民法与民事权利的理解与体会第九章:行政法与行政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行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行政权利行政法的定义与地位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9.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行政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总结:让学生分享对行政法与行政权的理解与体会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思维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思维的概念与特点主体:讲解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示范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理解与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意义、目标、方法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院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差不多素养”的主干课程,也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科学的理想信念落实到职业岗位中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职业精神和法律观念,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增强老实守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为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及可持续进展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素养合格、具有可持续进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依照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了解公民差不多道德规范,熟悉职业道德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紧内容及要求,了解我国差不多法律规范与法律程序。

2. 能力目标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分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增强诚信、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武器自我爱护的能力,提高依据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养目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观念;学会适应社会,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身合法权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进展的差不多素养。

三、教学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鲜亮的特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技能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依照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本课程设计了10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所属专业(教研室):思政部制定人:王静制定时间:2016年5月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代码:080042 学分:1.5 学时:30授课时间:第1学期授课对象:一年级材料类专业学生课程类型:(打钩,可多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主干课,基础课、文化课其它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先修课程: 有关的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以思想教育为依托,以道德教育为支点,以人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为归宿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本教育主题,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三、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崇尚技艺——参考学生的日常行为分)2.知道⑴理想信念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实现理想的过程和方法(①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会使人们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③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④理想的实现过程是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⑵职业理想的含义及重要作用①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

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4)考核方案设计
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要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注重思想和行为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记忆。

因此本门课程采用开卷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包括:课堂讨论、辩论赛、演讲活动、作业、平时测验、行为表现等。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

(5)教材资源
1、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专家组主编。

2、参考资料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戴艳军主编。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 学年第 1学期)一、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引导示范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承担光荣的历史使命、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而准备。

能力目标:(1) 能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应对大学生活的各种问题。

(2) 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判断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具备一定的引导和示范能力。

(3) 能通过项目训练,培养个人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4) 能自觉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完善个性。

知识目标:(1) 明确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2) 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加强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3) 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术语。

(5)明确法律的本质以及学习法律的意义。

(6)熟悉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三、教学材料1、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资料:《思想道德修养》浙江省高等学校“两课”统编教材奚建华主编《法律基础》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统编教材孙笑侠主编《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XX年第一辑)《高校内外》(生活与法丛书)崔卓兰《周国平作品集》南海出版公司四、教学组织形式大班教学、理论讲授、项目训练。

五、考核方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50%。

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期末以项目训练的实施过程评价与最终成果评价为考核点。

思修课实施方案

思修课实施方案

思修课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一些高校思修课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亟需制定实施方案进行改进。

二、课程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法治观念;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实施方案1. 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更新思修课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现实意义。

2.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强化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修课所传达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4.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四、课程实施效果评估1. 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情况;2.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情况;3. 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情况;4. 学生对思修课程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

五、课程实施保障1. 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思修课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 教学资源支持:加强思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持。

3. 学校管理支持: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思修课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和资源保障。

六、总结与展望思修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思修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思修课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其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设计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能力目标:
(1)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5)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

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2)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
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5)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2. 课程内容设计
3. 实践项目设计
4.进度表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1.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读书笔记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既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有个基本考核,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2.课程考核内容组成与比例
(1)形成性考核:主要以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40%。

主要包括: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5%);个人书面作业、课后小组讨论作业(5%);小组项目作业(30%)。

其中,项目小组调研报告成绩评定如下:凡是能够按要求选好课题,做出计划,完成调查并上缴分析报告的给予基本分。

报告要求以项目小组形式完成,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语言通顺,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字数最少3000个。

成绩评定的基本标准如下:
1)分析正确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并有一定自己见解——优(评定为28分)
2)分析基本合理,语言表达通顺——良(评定为26分)
3)分析有点牵强,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中(评定为23分)
4)分析较牵强,语言表达基本正确——及格(评定为20分)
5)分析很牵强,语言表达差错较多——不及格(视情况评定为0~18分)
分析文章完全脱离自己的选题实际的,或者有严重抄袭现象的不给分。

(2)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闭卷考试将在部分班级实行无人监考。

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章节顺序、课时分配等,可根据具体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四、教材、资料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2. 金雁等编著:《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导学》文汇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 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处理和主题分类,同时考虑自编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教学时数和研究特长,在设定主题中有所侧重。

2.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主题实践项目设置,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并对观察结果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布置主题组织学生课后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

要求把项目作业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

每堂课前组织一至二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准备课前讨论发言的小组要求把讨论内容写成书面稿,在课前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

事先一般以自由组合或寝室为单位对班级进行分组,每一个课题要求小组不同成员轮流担任课题负责人,并进行分工,各司其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