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王力)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臵、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笔记(精华版)通论(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

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六~八)通论(六)1、不同形体的字可分为三大类: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2、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

3、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5、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分别:A、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注意:有些异体字最初是完全同义的,但后来有了分工,即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了。

如:諭喻。

)B、古今字是几个字意义分化。

6、异体字的几种情况: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淚。

B、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敕(攴)勅(力)、歎嘆、絝袴。

C、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如:綫線、暱昵。

D、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或写法。

如:慚慙、和咊;花芲。

E、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的情况。

如:諭喻。

7、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A、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后代读音相同但古音不同。

如:寘置、寔實。

B、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

如:雕彫凋、遊游、修脩。

C、通用有条件限制,意义广狭不同。

如:亡無、沽酤。

8、繁简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礼禮、气氣等。

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备”,古义“完备”,今义“应当”;“抢”,古义有“突过”和“撞”之意,今义“抢劫”;“找”,古义“划的异体字”,今义“寻找”。

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劝”,,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劝解”;“给”,古义“供应、使足”,今义“给予”;“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重复”。

这类词古今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今汉语词汇的特点: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二)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比较情况: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

2、加上词尾词头:例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

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三)复音词的四种类型:(1)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最初并没有凝结成一个整体、一个单词。

理由是: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

)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

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通论(十二)1、代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2、人称代词a、第一人称:“吾”“我”“予”(余)a、“我”“予”(余)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b、“吾”用做主语、定语,通常不用做宾语。

但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提早,可以用“吾”。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我大胜若,若不吾胜。

b、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而”“实乃”无法用做宾语。

通常也不用做主语。

常用并作定语。

例如:必欲烹而翁/乃翁。

且而与其从建为人之士(主语)c、第三人称:“其”“之”a、“其”只并作定语,“之”只并作宾语。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语。

当“其”代替的是名词加“之”字时,从语法结构上看,“其”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c、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做主语。

或者用名词搞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例如:孔子下,欲与之言。

(直奔舆)趋而辟之,(孔子)严禁与之言。

d、“之”“其”可以灵活运用:有时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称对话人。

如:谏而不入,而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前一个“之”是指对方,后一个“之”是自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而,与。

其上,你们的上司)e、有时,“其”字就是命令代词,“那”、“那样的”。

例如“其人”“其道”“其地”“其民”。

d、复数a、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侪”“若属”,等于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e、谦称与尊称a、胡少安替代了第一人称,称呼替代了第二人称。

都就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

不受到代词规律的制约,却又则表示了“我”或“你”。

b、谦称有:寡人、不b、臣、小人、老妇、仆、愚c、尊称有: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d、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通论(十四)1、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在句首或句中,同样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A、“夫”(fú)a、“夫”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从指示代词“夫”发展而来,已变成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那个”。

b、“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c、“若夫”等于“至于”。

如: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彼且恶乎待哉?B、“其”a、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示“大概”“恐怕”。

如:吾其还也。

其是之谓乎?其我之谓矣!2)在祈使句里,就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句末语气词“吧”“啊”所表示的委婉语气。

如:君其问诸水滨。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b、可以加重反问的语气。

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

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无疑问代词)其谁曰不然?其何以行之哉!C、“惟”(唯、维)a、“惟”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

在记叙文中,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

如: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祀,年)b、“唯”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表示希望。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荆卿留意焉。

c、“唯”用在句首可以帮助判断语气。

如: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d、“惟”“维”用于句中,帮助判断语气。

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厥土惟白壤。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D、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

如“繄”。

2、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3、词头。

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A、“有”a、用于专名的前面。

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

如:“有夏”“有殷”“有虞”“有扈”,鲧纳有莘氏女,生禹。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通论(十三)1、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于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如:是故质的张而弓矢焉。

(“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于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何况。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虽”,虽然,即使)A、“而”a、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性质)朝济而夕设版焉。

(行为)b、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c、注意:“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由“与”和“及”连接)。

连接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作谓语带有描述的性质,如“蟹六跪而二螯”。

d、顺接与逆接:这是从具体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有两种性质。

1)顺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顺接的“而”有时可译为“而且”,有时可译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这要看具体的上下文。

更多的情况是:现代口语不用与“而”字相当的连词,现代书面语仍旧沿用“而”字。

如:美而艳。

任重而道远。

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2)逆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

逆接的“而”可以译为“却”“可是”“但是”。

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而”用在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细玩文意,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接。

如:十人而从一人者,……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4)有时候,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

这种用法仍然和逆接的用法相通。

如:人而无仪,不死何为?e、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整理版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整理版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一、二册完毕]通论(十六)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2、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韵头不同也算叠韵),如现代汉语中“光芒”;“芣苢”在上古是叠韵;“知识”在上古却不是;“辗转”古今都是。

3、三十六字母:按传统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而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参见附录四)4、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

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很少,而其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古人称之为“连绵字”。

连绵字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但绝大多数属于双声叠韵。

5、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A、形容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觱发、缤纷、容与、憔悴、滑稽、便嬖b、叠韵:虺隤、窈纠、觳觫c、双声兼叠韵:辗转B、名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蟋蟀、蝃蝀、伊威b、叠韵:芣苢、仓庚、鎡基C、AB是纯粹的双音词。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非常接近连绵字,有的只能算两个词):a、双声:玄黄、洒埽、亲戚、妻妾、肯綮b、叠韵:涕泗、刚强D、利用连绵字和双声叠韵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达到回环反复的效果。

6、注意: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

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

7、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通论(十一)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如“秦师遂东”。

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

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

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是使远人来)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

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

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C、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通论(九)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

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

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

“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

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

语法意义上的区别: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

如:勇者不惧。

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

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

因此: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

古书上“毋”常写作“無”。

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

如:毋友不如己者。

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

如:齐侯欲勿许。

6、“未”:“未”和“未尝”的区别: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八)通论(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214部,再按3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5、《辞源》1915用《康熙字典》214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古代词语。

“7214部编,可供检索。

徐灏《说89101112占极少数。

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一般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难点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例如,“劝”、“给”、“再”。

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差别,要对各个不同时代的词义差别给予高度注意。

因此我们除了要依靠较好的字典和辞书,以及文字学专着之外,有时还需自己进行比较归纳。

通论(三)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2、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A、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3、复音词的四大类:A、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最初并没有凝结成一个词:a、没有固定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可以颠倒。

b、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我们读古书时,应当把它们当作复音词来理解。

但词素的本义不能不管。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可分可合,不同于单纯的复音词。

B、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C、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也认为是复合词。

如: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

D、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汉语中少见。

绝大部分是连绵字。

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拆开来讲。

4、辨析同义词:A、《说文》、《尔雅》,主要是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

BC、泛指,“浑言”;特指,“析言”12、引申义:从本义“引申”“朝着”、“对着”3、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两者的区别:AB富化了。

4AB56“树”另造“竖”。

71了解。

2、六书:《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

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从、武、信、休、。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

E、转注:说法不一。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

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造字之法又归为两类:A、没有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

B、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4、在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象形文字以图画为基础,但图画决不是文字。

会意和形声在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以象形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认为上古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象形文字(注意:象形文字和象形字不同)。

5、六书当中最重要的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形声。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在意义上大都和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意义范畴并不等于词义本身,不能从意符知道本义。

但可以根据意符来辨认某一个形声字的几个意思中,哪一个是本义或比较原始的意义,哪些是引申义或假借义。

对意符有三点注意:A、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和假借义、引申义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的形声字本义可能早已消失,如“试”;有的形声字的本义并不处于主要地位(不常用)。

B、后起的形声字的所谓“意符”,不一定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不必拘泥于所谓“意符”去深求本义。

如悬、影。

C、意符对异体字的影响:a.b.异体字也可以是声符的替换。

如:昵昵。

c.意符通用且声符替换。

如:愬诉。

6、540摆脱了六书体系)。

明代梅膺祚《字汇》把部首减为214后代的部首。

7、意符和部首的区别:A、意符对声符而言,部首对所统属的各个字而言。

B812ABC、上古汉字“3“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5AB6、异体字的几种情况: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泪。

B、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敕(攴)勅(力)、叹叹、絝袴。

C、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如:綫线、昵昵。

D、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或写法。

如:惭慙、和咊;花芲。

E、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的情况。

如:谕喻。

7、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A、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后代读音相同但古音不同。

如:寘置、寔实。

B、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

如:雕雕凋、游游、修修。

C、通用有条件限制,意义广狭不同。

如:亡无、沽酤。

8、繁简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礼礼、气气等。

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如:后後、适适、征徵、余余。

9、简体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

今天我国通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礼礼、气气等。

10、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A、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

只有少数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

B、有些简化字可从古书中找出根据,古代已经有了这些字。

其中有些是本字,如舍舍、网网、气气、启启;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如粮粮、礼礼、荐荐、夸夸、踊踊。

C、最值得注意: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词义毫不相干或明显有别,仅仅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这就是说,古书中本来是有分别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经过简化后混为一个了。

如:后後、适适、征徵、余余、几几。

通论(七)1在秦汉以前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表示提顿,再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

如“臣之所好者,道也”。

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类型:A、两种典型结构:用“也”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

B、指示代词“是”,作判断句的主语。

如:是社稷之臣也。

C、指示代词“是”,作判断句的谓语。

如:汤之问棘也是已。

(“D、指示代词“是”或“此”E、CFG、谓语前常用副词“乃”HI3、注意“为”“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

用“也”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

45、“也”字:A、煞句的“也”ab、“也”cd、表示命令的句子。

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e、注意:如果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也”似乎也带了疑问语气。

这种“也”和“邪”(耶)的区别在于:1)“也”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本身表示疑问。

如“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换用“也”就不是疑问句了。

2)“也”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后面容许再用疑问语气词。

如“也与”“也邪”。

B、句中的“也”:用在单句或复句中作语气词,表示顿宕。

有以下三种情况:a、用在单句中的主语(有的是主谓结构作主语)之后。

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b、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

如:今也则亡。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c、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时间修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时间修饰)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非时间修饰)通论(八)1、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其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

2、双宾语句: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指物的直接宾语和指人的间接宾语。

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

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上古汉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于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

如:闭之门、夺之食、立之君。

3、值得注意的是“为”(wéi)字:及物动词。

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在具体上下文中涵义比较具体。

可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等。

常带双宾语。

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宾语的位置:A、一般放在动词后。

B、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提前的宾语,这是古代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

有三种情况:a、在宾语后用“是”“实”“之”复指。

如: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b、在A的基础上,还在宾语前用“惟”(唯),构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说法。

c、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只用“之”5、上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A、一般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

(“九”只表示多次)、驽马十驾。

B上升为全句的谓语。

如:鲁仲连辞让者三。

6、被动:A、意念上的被动,还不是真正表示被动的句法。

如:蔓草犹不可除。

谏行言听。

衮不废矣。

B、真正的被动句:a、一般在动词后用“于”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于”被动的意义;但是,由于用“于”b、有时用“为”c、“为……所”d、“见”“被”7、“矣””字的语法意义跟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啦)字的语法意义相当。

有如下用法:AB“已”“既”“尝”等字,句尾用“矣”。

CD“可矣”的分别:“可也”是简单的判断,“可矣”包含“以前未可而现在可以”E“也”的)。

但“矣”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

如: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F、祈使句用“矣”字,是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