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试论新闻传播理论的新基石

合集下载

论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

论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

论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总是说:“人民有监督权。

”那么人民的监督权从哪里来?我想,监督的前提是知情,那么人民的知情权又从哪里来呢?我想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是要有多种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就是指民众可以从媒体(包括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得到有效真实的信息)。

二是要有表达意见的自由。

并且民众的合理意见也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公开,宣传。

从本质上说,大众传播是民主性的传播手段。

不过它本身并不必然带来民主,它只是具有潜在的民主功能。

大众传播越是发展,越是展示出其威力,越是促使不同的政治力量力图实现对它的控制。

拿破仑已经看到,“三张敌对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

所以他极力实现对报纸的控制,使其为己所用。

而面对由政府控制的法国报纸,德国政治家梅特涅曾感叹说:“法国的报刊值拿破仑的30万大军。

”同样,那些曾为民主理想而奋斗的政治思想家都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民主制度以公民和各种社会集团自由平等地参与为基础,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公平竞争和妥协中形成政治决策。

它信奉多数决定、保护少数的原则。

新闻自由是民主价值观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每一只中国军队除了有将军还要有政委。

民主制度和它在法律上保障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精神摇篮。

鼓励大家自由发言,才能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

比如百家争鸣的时期,社会一片繁荣,充满合理的变革景象,而焚书坑儒的秦朝注定长久不了。

而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这种惊人的威力,它能够使每个公民在家里就看到遥远的首都发生的事情或国内和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并且有身临其境之感。

它使政治事务不再遥远、陌生,更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自由的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民主功能,是联系公众和政府的重要纽带。

良好的新闻自由,给了大众良好的知情渠道和知情权。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新闻自由主要体现在所有公民都有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自由。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这一自由包括人们有权持有任何观点而不被干涉的自由,以及通过各种媒介搜寻、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自由……这一自由不受国界的约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

第3卷第4期2016年12月全球传媒学刊Global Media JournalVol.3,No.4:1-8December 2016·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媒介社会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柳斌杰(2016年12月1日)柳斌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摘 要 最近世界上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和传媒变局,使得加快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变得更为迫切。

本文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科,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中国化。

这是开宗立派的大事,必须要夯实“奠基石”,也就是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坚持以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己任,坚持以现代信息科学和传播技术为支撑,坚持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闻舆论专业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DOI 10.16602/j.gmj.20160034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新闻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新闻学科和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16年6月3日联合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基地”。

我认为这是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开宗立派、改革创新的一项盛举。

基地成立后,已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启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探索,初见成效。

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工作,已有论文和综述存世,开局势头很好。

今天在复旦大学又一次盛会开幕,来自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将进行交流研讨。

我首先感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会议所作的精心准备,也感谢兄弟院校与会的专家学者参与和支持,并预祝我们此次会议圆满成功、取得新成果。

全球传媒学刊2016年第4期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几点考虑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四大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地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知识成为土地、工厂、货币之后的重要资本,信息成了一切资源中的重要资源,新闻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变得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建立在多个学科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
1. 社会学: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 心理学:新闻传播对人们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会产生影响,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影响。

3. 统计学:新闻传播产生的数据需要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新闻的影响范围和效果。

4. 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思维和态度产生影响,需要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影响。

5. 政治学:新闻传播对政治决策和政治制度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政治学的视角来研究其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6. 历史学:新闻传播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历史学的视角来研究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演变和发展。

7.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借助传播学的知识来理解和研究新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以上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基础,这些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支撑,为新闻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影响,促进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进步。

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现象、新闻传播以及新闻媒体的学科,它具备一套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分析它们在现代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挑战。

一、新闻学的理论基础1.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新闻学的基石之一,它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过程和规律。

其中,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传递与交流、大众媒体对信息的处理等是新闻传播关注的重点。

传播理论为我们理解新闻传播的动态与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社会学理论新闻学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社会学的一些理论被引入新闻学的研究中。

比如,社会学家们对群体行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新闻学提供了深入分析新闻事件与社会变化的基础。

3. 政治学理论政治学是新闻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政治学的权力、政治体制、政策等方面的理论对于解析新闻背后的政治因素至关重要。

新闻学领域中的政治学理论有助于揭示新闻传播与权力、政治关系的互动。

4. 心理学理论新闻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人们对新闻的接受与反应。

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受众心理、信息处理、情绪与认知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新闻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对新闻的态度和行为。

二、新闻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新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揭示新闻报道的样态、新闻事件的特征以及新闻报道对受众行为的影响。

这种方法是客观且科学的,有助于提供证据支持新闻学理论。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用于深入理解和解释现象,通过观察、访谈、内容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在新闻学中,质性研究方法常用于分析新闻报道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以及受众对新闻的感受和态度。

3.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社会群体之间的新闻现象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和原因。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媒体制度和新闻报道特点。

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与观点

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与观点

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与观点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产生、传播和接受等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包含了一系列基础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的几个基础理论和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学的本质与要义。

一、新闻价值理论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探讨了新闻如何被评价和选择的问题。

根据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时效性、近距离性、冲突性、人性化和公众利益等方面。

这些因素决定了新闻是否具有传播的价值和吸引读者的能力。

时效性是指新闻的及时性和实时性。

在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传播中,新闻的时效性非常重要。

近距离性指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越是与受众相关且影响范围越广的新闻,在选择时会具有更高的近距离性。

冲突性是指新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人性化是指新闻中有关人类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容,这种人性化的报道往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公众利益是指新闻对社会公众具有的意义和影响,如果某个新闻事项对公众有利或重要,那么它的新闻价值会更高。

二、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新闻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它主要探讨了新闻是如何被传播的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

根据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新闻传播主要是以媒介为桥梁,从生产者到接收者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从发源地传递到媒介,再由传媒人员进行编辑和处理,最后传递给接收者。

这种传播模式强调了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传播模式,传播学还研究了新闻的传播路径、效果和阻碍等问题。

传播路径指的是信息从发源地到目标受众的传播路径,了解传播路径能够帮助新闻从源头到终端的传递更加顺畅和高效。

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这些效果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等。

传播阻碍则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和困难,例如媒介的选择、传播渠道的限制和信息噪音等。

三、权威性与可信度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新闻学关注的重要观点之一。

权威性指的是信息来源的权威程度和可靠性。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引言新闻传播学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其涉及到媒体、传播、舆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学习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从理论、实践、研究方法等方面,简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二、理论课程1.新闻学概论该课程主要介绍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

学生将学习新闻行业的历史发展、新闻的定义与特征、新闻报道的原则与ethics等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媒介与社会本课程主要研究媒介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的影响力。

学生将学习媒介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媒介与公众意见形成的关系等。

该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媒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支持。

3.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研究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为主。

学生将学习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传播理论、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信息传播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实践课程1.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编辑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的实践课程。

学生将学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新闻写作的技巧、新闻编辑的规范等。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并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平台的要求。

2.媒体采访技巧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采访过程中所需的技巧与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如何提问问题、如何处理采访对象的回答等。

通过模拟实践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掌握媒体采访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3.媒体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和可视化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

该课程将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制作数据可视化图表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数据收集与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从而能够运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报道。

四、研究方法1.新闻调查研究方法新闻调查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和媒体传播技术的新兴理论。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新闻传媒也要紧跟时代脚步,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新闻传媒理论进行创新和完善。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人民、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模式和经验的优势,同时积极引导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首先,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

媒体是一个社会化的传媒工具,应当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

媒体机构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深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

其次,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媒体应当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报道,依靠事实和数据,追求真实客观的报道风格。

媒体应该坚守新闻伦理原则,避免虚假报道和政治偏见,传递真实的信息给公众。

第三,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参与性。

媒体是社会化传播工具的一部分,媒体机构应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变革。

媒体应当开展深度调查和报道,揭示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引导公众的思考和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最后,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支撑能力”。

媒体应该积极推动媒体融合,拓展新闻传播的形式和方式,提升媒体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总的来说,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完善,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独立性、客观性、参与性和创新性。

只有坚持这些理论观点,新闻传媒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传递真实的信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

新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考研新闻传播学传播理论基础框架总结

考研新闻传播学传播理论基础框架总结

考研新闻传播学传播理论基础框架总结在考研新闻传播学的领域中,传播理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板块。

它不仅是理解新闻传播现象的基石,也是应对考试时需要扎实掌握的重点内容。

接下来,咱们就来系统梳理一下传播理论的基础框架。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首先,得明白传播是什么。

简单来说,传播就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大众通过媒体获取的各种资讯。

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人际传播: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一种,像咱们跟朋友聊天、家人交流,都属于人际传播。

其特点是互动性强,反馈及时。

2、群体传播:比如一个班级、一个工作团队内部的信息交流。

3、组织传播:在正式的组织机构中,如公司、政府部门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规则的信息传播。

4、大众传播: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这是传播研究的经典模式,包括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它清晰地勾勒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

2、香农韦弗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真。

3、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不再是单向的直线传播。

三、传播的功能传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监测环境: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及时掌握各种信息。

2、协调社会: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合作,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传承文化:将先辈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缓解压力。

四、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的身份、地位、动机等都会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效果。

1、把关人理论传播者就像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信息能够进入传播渠道。

例如,新闻编辑在筛选新闻稿件时,就是在充当把关人的角色。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和技术要素的学科。

它是构建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也是提升和开发新闻传播系统的基石。

新闻传播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更好地掌握新闻传播的过程、规律和要素,有效地应用新闻传播技术,有效解决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新闻传播学,必须建立一系列完整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对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新闻传播学涉及新闻准备、编辑、传播和受众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应有一定的了解,收集各种因素的有关信息,并且多方收集研究发现,以准备充分的新闻传播研究。

其次,在研究新闻传播学时,我们需要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收集、分析和检验新闻传播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数据,从而形成可以提供科学证据的研究结果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不仅可以为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提供科学的支撑,还可以为新闻传播系统的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

此外,应用专家访谈,采用专家访谈的方法也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专家访谈,可以获得记录新闻传播过程中才有提及的微小细节,弥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不足。

同时,也可以收集专家们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见解,丰富研究的内容。

再者,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还可以采用实验方法。

实验指的是通过操纵和改变某些变量来考察其他变量的变化,从而了解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法的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揭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从而为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新闻传播学研究还可以采用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文献资料,从而获取有关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传播学理论的有价值信息的研究法。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分析和综合,可以提升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水平,丰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以上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若干研究方法,但这些方法并非唯一。

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涌现,比如,最近,社交媒体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新闻传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引用。

新闻学基础知识

新闻学基础知识

新闻学基础知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了解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正确地传播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新闻的采集、写作、编辑、传播等多个环节,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

首先,新闻的定义是新闻学中一个基础而又关键的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里的“新近发生”强调了新闻的时效性,即新闻要及时反映最新的情况。

而“事实”则要求新闻必须基于真实存在的事件或情况,不能虚构或编造。

同时,“报道”意味着新闻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式传递给受众。

新闻价值是判断一个事件是否能够成为新闻的重要标准。

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要素。

时新性很好理解,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

重要性指的是事件对社会、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越大,其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显著性指的是事件中的人物、地点或机构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影响力。

接近性则是指事件与受众的地理、心理或利益等方面的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

趣味性则让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有了成为新闻的可能。

新闻的来源多种多样。

记者通过采访、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是新闻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此外,政府发布的公告、声明,企业的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分享等也都可能成为新闻的线索。

但在获取新闻来源时,需要对其进行核实和筛选,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闻的采访是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采访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明确采访目的,拟定采访提纲。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提问,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捕捉关键信息,并注意观察细节。

采访结束后,还需要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规范。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

准确是新闻的生命,任何错误或模糊的表述都可能导致信息的误导。

简洁则能让读者快速获取关键信息,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新闻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新闻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关注的是媒体的技术方面。

20世纪50年代,新闻传播学开始转移重心,更多关注的是消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研究者开始关注媒体本身的影响、媒体和大众文化的关系。

80年代后期以来,新闻传播学日益强调文化、全球化、政治和经济因素对消息的传播和媒体的运作所带来的影响。

二、新闻传播学的理论1.增值理论增值理论指的是在信息流程中,媒介加入价值,从而形成“增值”的过程。

根据这个理论,媒介可以通过对消息的一些形式和内容的处理,提高消息的质量和吸引力。

比如将一个简单的事件加工成轰动性的新闻事件,就是增值的过程。

2.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认为,消息传播可能会对人们的想法、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传播效果理论的研究尝试去衡量这种影响,从而了解媒体和消息对人们的影响程度。

3.整体化媒介理论整体化媒介理论指的是,在数字化时代,传媒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相对模糊。

这种媒介形态对于现代新闻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整体化媒介理论认为数字时代我们把所有的传媒综合考虑,就可以更好的把握宏观趋势,同时也可针对性能干预。

4.媒介批评理论媒介批评理论一般用于分析媒介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这也成为媒介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传媒以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信息传输,所以批评性的看待媒介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闻传播的实践1.现场报道现场报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闻传播实践。

它能够直接、真实地呈现事件的发展过程,使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事件的现场氛围。

一些重要事件,比如灾害、暴乱等都需要现场报道。

2.社交媒体传播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消息,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

社交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对于新闻传播有非常大的影响。

3.新闻分析新闻分析指的是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

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后含义和影响。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新闻传播是指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原则和规律,它们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真实性原则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

新闻应该忠实地反映事实,准确地传递信息。

新闻媒体应该通过严密的调查和审查确保报道的真实性,不进行虚假宣传或捏造事实。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它关系到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媒体的影响力。

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新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客观、中立地呈现事实,避免个人偏见和立场的介入。

媒体应该通过多方面的报道来展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让受众有更全面的了解。

客观性原则要求媒体与公众保持距离,不对事实进行主观解读和评判。

三、全面性原则新闻报道应该具有全面性,涵盖多个角度和多方面的信息。

新闻媒体应当充分挖掘和报导事件的各个维度,传递公众所需知识的全貌。

全面性原则要求媒体不仅关注事件的表面现象,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为受众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四、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原则之一。

新闻应当及时报道,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信息。

媒体应该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监测和采访,确保报道的实时性。

时效性原则要求媒体具备敏锐的新闻触觉,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公众,以满足大众迅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五、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是指新闻传播应该适度地进行,不过度渲染或夸大事实。

新闻媒体应该克制自己的主观情感,以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适度原则也要求媒体在报道敏感或具争议性的话题时保持慎重,不引发社会不稳定或公众恐慌。

六、平衡原则平衡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平等地覆盖不同的利益群体和观点。

新闻媒体应该确保各方面意见的表达和辩论空间的开放,以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和辩论。

平衡原则还要求媒体避免报道偏颇或片面的新闻,以免误导公众或造成社会冲突。

总结: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是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适度性和平衡性。

媒体应该遵循这些原则,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传播是任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新闻传播的角色尤为重要。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是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传播思想。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也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核心所在。

中国共产党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到主导和引领作用,确保新闻传播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服务于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强调新闻传播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传播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事实和社会矛盾的过程,通过舆论引导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传播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特有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和受众,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

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广泛运用媒体手段进行信息传播,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现代化。

首先,党的领导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党的领导机关制定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监督媒体的正确导向,保障媒体的公正公平。

党员干部在媒体中发挥榜样作用,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其次,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注重传播方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不断更新。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手段,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

再次,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注重传媒人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

这一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旨在推动社会主义理念在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首先,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导向。

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通过传播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来塑造社会主义价值观。

同时,媒体应该履行监督和批评的职责,监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

其次,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注重媒体的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必须服从党的领导,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媒体应该起到宣传党的声音和理念的作用,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广泛的舆论支持,同时批评不正确的观点和行为,维护党的领导的正统性和权威性。

第三,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推崇媒体的人民性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应该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

媒体应该广泛报道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心声,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及时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强调媒体的专业化和道德性。

媒体工作者应该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准确把握新闻事实,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新闻采编,提高传播的准确度和效果。

同时,媒体工作者应该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远离商业化的诱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构建新闻传播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追求媒体的专业化和道德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力工具,为人民群众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塑造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

这一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旨在推动社会主义理念在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新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的是新闻的生成、传播和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讨其对新闻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学中的重要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新闻的生成、传播和接收过程。

在新闻传播理论中,有多种经典理论被广泛运用。

1. 门户理论门户理论认为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信息通过媒体传播到公众。

根据门户理论,媒体在社会中具有“关键”的地位,能够对公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2. 渗透理论渗透理论认为新闻和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是渗透式的,信息从发出的源头逐渐扩散到接收者。

渗透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传递和扩散的。

3. 框架理论框架理论认为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具有选择性和导向性,即通过特定的报道框架来呈现新闻事件,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二、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实践是新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来研究和应用新闻传播理论。

新闻传播实践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新闻报道、传媒管理等。

1.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实践之一。

记者通过采访、写作和编辑等工作,将新闻事件报道给公众。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准确、客观地传递信息,同时考虑到传播效果和公众的反馈。

2. 传媒管理传媒管理是指对新闻传播机构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实践。

在传媒管理中,需要考虑到媒体的商业模式、公信力以及社会责任等因素。

传媒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媒体的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三、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与影响新闻传播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1. 促进信息流通新闻传播通过媒介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交流。

人们可以通过新闻了解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和动态,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广度。

2. 形塑公众舆论新闻传播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精心策划和报道,新闻媒体可以引导公众对特定事件和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秉持新闻理想:新闻学教育的基石

秉持新闻理想:新闻学教育的基石

持 耕 耘。然而 ,近几 年来 ,每 每 提 及新 闻理 想 ,总能感 到一 本土文化的挖掘和 教育不足 ,没有将 西方新闻价值 观与中国
丝 无奈与 些许沉 重,不少人对此 持悲 观态度 。探究其 原 因, 实际相 结合,造成 学生对 中国国情 认识不足,不能准 确把 握
主要有 以下三个方面。
的 发 展 阶段 ,界 定 了融 媒 体 环 境 下新 闻理 想 的本 质 内涵 ,并 论 严 重违背 新 闻报道 真 实、客观 、公正 的原则 ,致使 负面 状况
证了新闻理想是新闻学教育的基 石这一观 点。
不断 出现 ,降 低了新闻媒体 的公信 力,腐蚀 了崇高 的新 闻理
关键 词 :不忘初 心 新 闻理 想 新 闻学教育 基 想 。
秉持 新 闻理想 :新 闻学教 育 的基石
李 永健 ,陈宗 海
( 中国社 会 科 学 院 大 学媒 体 学 院 北京 100089 )
摘 要 :传媒 从 业者 的新 闻理想伴 随着社会环境 的变化 谋私 利,于 是 ,新 闻理 想 成为 “易碎 品”。2013年1O月,《新
而发 展 ,其 核 心 本 质是 永 恒 的。当下,新 媒 体 的发 展 给 传 统 媒 快报 》记者 陈永洲 因收受贿赂 ,涉嫌虚假 报道 ,造成 股 市波
新 闻 理 想 的 内涵 ,不 利 于 进 一 步 拓 展 职 业 生涯 。
(一 )新媒体 崛起 ,传 统媒体 式微
=、新 闻理想 的发 展历史与具体 内涵
2000年,韩 国记者 吴 延浩 (OhYeonHo)创 办了全 球第
2017年 1O月18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九
一 家公 民新 闻网 (ohmynews.cor n),成 功地 将 “每 个人 都 次全 国代表 大会上作 了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主题的报

新闻传播新闻理论概念

新闻传播新闻理论概念

新闻媒介字体[大][中][小]传播新闻的工具和手段,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

一般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和新闻纪录影片等。

新闻媒介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步。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革新,往往很快反映在新闻媒介的演进变化上,新的媒介随一次次的科技进步而产生,使新闻传播的时效加快,影响范围拓宽。

新闻媒介史上,将新闻媒介分为原始媒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四大发展阶段。

书写工具未广泛使用以前,人们通过语言、手势、符号、烽火等方式来传递信息,这种原始的新闻活动受到时空条件的极大限制,原始新闻媒介是同当时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

随着书写工具的广泛使用,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出现了手抄媒介的时代。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帝国在罗马议事厅外的木板上公布“每日纪闻”,中国唐代出现了手抄的“邸报”。

在印刷术发明前,手抄媒介的时代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尤其是铅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为新闻媒介开辟了新的时代,也迎来了以报纸为主体的近代新闻事业的繁荣。

两次“工业革命” 带来了通讯技术方面的革新,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到新闻传播上来,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26年,英国、德国的科学家分别进行了电视广播实验,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播放电视节目。

人类新闻事业至此开始进入电子媒介的时代。

以上各种新闻媒介各有其特点和作用。

电子媒介一般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尤其是电视还有图文并茂的功能,因此电子媒介在上述各种新闻媒介中影响最大,但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杂志,能集中大量文字对事件的原因、过程,事件的影响和后果予以深入地说明阐释,同时易于保存,因此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原始媒介、手抄媒介,在现代社会的特殊情况下,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新闻事业字体[大][中][小]专门机构及其工作。

在现代社会里,从事新闻是指从事搜集、编发、传播新闻的事业的专门机构包括报社、杂志(期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纪录电影的制作厂家、特稿社及其他机构。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周军【内容摘要】建立可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而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及文化问题都不同程度关联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

现象学、解释学及“法兰克福”学派等几种有影响的主体哲学通过社会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内在地决定了传播理论的框架和体系,因而,反思主体哲学根基的弊端,超越人类中心论思维的局限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主、客体的协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当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共同心智及社会知识型理论都提出了结构重于主体的解释模式。

这些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传播理论研究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基础理论;主体哲学;主客体协调;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

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

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

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

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

第三章 新闻报道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 新闻报道的基础理论

4、新闻叙事寓意 即新近变动的社会事物之所以是新 闻之所在。它与特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的 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现象世界与象征世界: 选择的情感性: 选择的价值性: 选择的认识性:
第四,“新闻”与“宣传”都把传播 媒介视为实现其信息传播的工具,但新闻 的这一工具有公众性,换句话说,就是任 何人都能使用,它是因为公众的需要而存 在。而对宣传来说,这一工具是组织性的, 它是因为某个组织或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存 在。 第五,新闻及其传播具有经济性,而 宣传没有这一属性。
省物价局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从今年7月 日起居民用电每度涨 日起居民用电每度涨0.56分 从今年 月1日起居民用电每度涨 分 9月1日,省物价局召开贵州省电价调整情况通报新闻发布 会,我省从今年7月1日起调整电价,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每千瓦 时(度)由0.45元调整为0.4556元,每千瓦时(度)提高0.56 分。 根据国家煤电价格联动和疏导电价矛盾的有关规定,我省 制定了电价调整方案,销售电价每千瓦时调整平均水平约为 2.275分,其中居民生活用电提高0.56分,大工业电度电价提 高1.92分,中小化肥电价提高5分,农业生产电价提高1.6分, 其他 类别均提高2.28分。其中居民生活电价只按国务院的有 关规定,自7月1日起每千瓦时征收0.56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 持资金”,该项资金是经国务院同意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一项 解决水库移民问题的专项资金,因此按规定不需召开听证会。 据悉,建国以来,我省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库82座,小 型水库2032座,产生移民53.63万人。目前,我省水库移民的 生活条件依然普遍较差,为加大对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 国家决定在全国销售电量上平均每千瓦时加价0.63分,贵州省 加价0.56分,建立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
我省对电价进行调整 调整平均幅度为每度2.275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整平均幅度为每度 分 9月1日,记者从省物价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省 委、省政府同意,决定分步实施我省的电价调整方案,调整的 平均幅度为每度2.275分。 据介绍,根据国家煤电价格联动和疏导电价矛盾的有关规 定,此次电价调整方案适当提高了我省电网的上网电价和销售 电价。此次销售电价调整平均水平约为每度 2.275分。其中, 居民生活电价每度提高0.56分,大工业电度电价每度提高1.92 分,中小化肥电价每度提高5分,农业生产每度提高1.6分,其 他类别每度均提高2.28分。相关人士指出,我省这次电价调整 的平均幅度低于全国每度平均2.5分的水平,远低于周边滇、 桂、湘、渝等地每度3.16分至4分 的调整幅度。 省物价局新闻发言人说,这次电价调整是深化资源性产品 价格改革的重要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2005年煤电价格联动以 来至今年3月煤炭价格上涨、征收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资金和 可再生能源附加、电厂脱硫改造以及电网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这次电价调整对于保证发电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改善库区移民 生活条件,促进厂网协调发展,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事 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试论新闻传播理论的新基石
 陈崇山研究员最近推出的新着《受众本位论》,提出了受众本位论这一新概念。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新闻传播理论的新基石。

 书中对受众本位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其相对应的媒介本位的种种表现做了详尽的分析,凝聚了作者多年理论研究的结晶,同时辅以大量的实证案例,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添加了一块新的基石,也为后来研究者留下一座路标。

 受众本位论并不是玩学术玩理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中国新闻实践重复出现的纷繁事实中归纳抽象出来的。

过去,在极左路线统治下,我国新闻业只强调新闻媒介的指导性、教育性,只强调对当前任务和政策的宣传,忽视受众需求的满足,很少考虑如何为受众服务。

媒介习惯于以教育者、指导者自居,板着面孔说话。

所谓面孔上司化,报道宣传化,舆论一律化,就是这种僵化传播模式的概括。

这种传播模式在文革时期发展到极点,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唾弃。

文革后全国拨乱反正,实行新闻改革,首先要改变上述陈旧的新闻观念。

1982年,作者组织了对北京地区受众的大规模抽样调查,并运用计算机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发现,过半数的报纸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可信性存疑。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震动了中国新闻界,有力地推动了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