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思维导图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140a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4.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思维导图第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作为人文主题,“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两个语文要素。
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1篇略读课文《珍珠鸟》第一课:白鹭《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处处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文章结构很清晰,围绕结构来绘制。
第二课:《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围绕作者、种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绘制。
第三课:桂花雨《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从思桂花、摇桂花、爱桂花和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展开。
第四课:珍珠鸟《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述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第二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为“我爱阅读”,安排了《搭石》、《将相和》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等课文。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第五课:《搭石》《搭石》要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六课:《将相和》《将相和》要求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
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6)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6)](https://img.taocdn.com/s3/m/3c11bd5d050876323012123c.png)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
思考:
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自己能做什么?基于教学
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
梳理语文课堂远离“生本”的现象,发现有“三多三少”:多媒体课件内容预设多,词语教学的“组合拳”打得多,导入新课“主题先行”多;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少,课堂上学生动笔书写的时间少。
误区一:把过多的“牵拉”当成是引导学生说、悟,(教法偏离)。
当学生一而再,再而三不能够说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时,教师一直不太放心,怕时间来不及了,就急着代学生说出预想的答案。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依赖心理,不会说的就等着让老师去说吧。
误区二:没有通过生本教学模式突破难点。
(难点未突破)
学生还未说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就急着让他们去讨论了。
这时,学生分工还不时确,讨论目标也不明确,内容也挺杂的。
虽然表面气氛看起来比较热烈,但是实际上实效性并不大。
误区三:把“读”变成“说”。
(读得少)
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后,没有让他们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悟,而且没能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弄透。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d8009971fe910ef12df8c9.png)
用事例表现名言警句 的启发。
为什么“我”不愿意放鱼,而父亲 看漫画编故事,故事 却坚持放鱼? 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启发。
6
生字字形(注 词语盘点 意各种结构和 注意读音: 笔画的字) 腼腆 誊写 生字读音 理解词语: 打蔫 骥 拖沓 近义词区别: 愣住 严厉 颤抖 敬仰 怔住 严格 颤动 敬佩 按图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项目 单元 1 字 生字字形(注 词语盘点 词 比喻句: 基础知识 习作 句 篇 采访记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练笔:
意各种结构和 带引号的词语:我的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笔画的字) “长生果” 、 “香烟人” 、 理解句子: 生字读音 “绿洲”等。 我很快乐,也很恐惧——这种窃读的滋味! 四字词语: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与众不同 根据自己感受填写句子: 念念不忘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 不求甚解 是 。 不言而喻 体会写法: 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生字字形(注 词语盘点 意各种结构和 词语理解: 笔画的字) 梅花魂的“魂” 生字读音 理解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反问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夸张句: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理解句子(联系课文内容):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 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词语理解:玲珑剔透、不但……还是…… 斩钉截铁、光复 四字词语: 体会句子的好在哪: 斩钉截铁地说……
辱和今日的强大。 结合资料理解台湾光复、香港回归 的激动心情。 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 为什么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 的辉煌? 把握课文叙述的顺序: 《狼牙山五壮士》 分清内容的主次,把握主要内容: 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 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这样写?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69071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1.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一、第一单元:秋天的美丽1. 词语积累:掌握“秋天”、“丰收”、“金黄”、“落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运用。
2. 词语搭配:学会“秋天的果实”、“丰收的季节”、“金黄的麦田”等词语搭配。
3. 句子仿写:学会仿写“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等句子。
4. 诗歌默写:熟练背诵《秋天的雨》、《山行》等诗歌。
二、第二单元:走进名著1. 知识点梳理:了解《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人物形象分析:学会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诸葛亮等。
3. 名著阅读技巧: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如抓关键词、关注人物关系等。
4. 读书笔记:学会写读书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第三单元:传统文化的魅力1. 词语积累:掌握“传统”、“文化”、“民俗”、“节日”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运用。
2. 词语搭配:学会“传统的节日”、“文化的传承”、“民俗风情”等词语搭配。
3. 句子仿写:学会仿写“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瑰宝”等句子。
4. 诗歌默写:熟练背诵《元日》、《清明》等诗歌。
四、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启示1. 词语积累:掌握“自然”、“生态”、“保护”、“和谐”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运用。
2. 词语搭配:学会“自然的规律”、“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词语搭配。
3. 句子仿写:学会仿写“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等句子。
4. 诗歌默写:熟练背诵《鹿柴》、《宿新市徐公店》等诗歌。
五、第五单元:寓言故事1. 知识点梳理: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
2. 人物形象分析:学会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刻舟求剑的人、掩耳盗铃的人等。
3. 寓言故事阅读技巧:掌握寓言故事阅读的方法,如关注故事情节、理解寓意等。
4. 读书笔记:学会写读书笔记,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第六单元:科学家的故事1. 知识点梳理:了解我国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如钱学森、邓稼先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aeec85d6b52acfc788ebc904.png)
搜集思念家 乡的古诗、 故事。
王安石斟 酌“绿” 字。 名人思念 故乡的诗 句。
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改写《秋思》成一个小故 事 作者表达情感的凭借: 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 家书——行人临发又开封 声音——故园无此声 梅花——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桂花——比不上家乡的 小桥流水人家——故乡 把握主要内容:哪几件事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 念之情。
想象习作: 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表 达感情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项目 单元
字
词
基础知识 句
习作
综合实践 笔画的 字) 生字读 音
词语盘点 词语理解: 梅花魂的“魂”
理解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反问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夸张句: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理解句子(联系课文内容):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 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 愈精神,愈秀气。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e8360f819b6648d7c0c746ce.png)
Hale Waihona Puke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
能写读书笔记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书信、调查报告、表扬稿、建议书等).
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学过的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每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字
阅读
口语交际
习作
实践活动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404个生字,其中26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会认144个字,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五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增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使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独立识字的水平260个能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不要求会写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学过的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步养成积累语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从阅读结合课文能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独立阅读水准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期课外阅读很多于20万字乐于参加讨论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抓住要点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简单的记实作象作文内容具能写读书笔记书信调查报告表扬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要充分体现学学生自己制订过个人或小组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办小报和收集书写春作文选和展开环境问
五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0ac2b1566c175f0e7cd13793.png)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窃读记》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二、设计理念1.整合教学资源。
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内容的整合,有利于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整合以后,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效率更高了。
2.优化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虽然会有多种收获,但对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应该以感悟理解文本,获得方法为主。
3.注重语言积累。
积累语言是语文课极其重要的任务,。
语言积累要靠背诵和记忆,但是又不能单纯靠记忆和背诵来检验积累的情况。
三、总体构想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四、学习目标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4.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经验,写好读书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那一股风 刮倒。
把握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 子”
父亲救助儿子过程的心理变化。 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表现情感
8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注意读音:
磅礴、擎着
从带点词中体会作者
情感:
腾细浪、走泥丸
云崖暖、铁索寒
场面描写:
会场上爆发岀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 的国旗。
人物描写: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仅仅一支又一支地吸 着烟。
积累表现英雄
满腔怒火等
句子重复岀现的作用: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反问句: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
的全部感情呢?
为什么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
辉煌?
把握课文叙述的顺序:
《狼牙山五壮士》
分清内容的主次,把握主要内容:
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
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这样写?
气概的四字词 语。
等
感受表达方式不同:
《鲸》与《松鼠》的比较
布圭寸所著的《自 然史》的表达特 点。
理解鲸。
4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概念词的理解:
启示、道德、实践、有
用、体面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关键词句)
道德仅仅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
语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
和你在一起!”
外貌他满பைடு நூலகம்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冰心的《纸船一
—寄母亲》
7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注意读音:
崇高、脊梁、杀U那、旗
帜、停泊等
词语理解:玲珑剔透、
斩钉截铁、光复
四字词语:
众星捧月、亭台楼阁、
关联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句
项目
课外积累
单元
词
篇
1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带引号的词语:
“长生果”、“
“绿洲”等。
四字词语:
与众不同
念念不忘
不求甚解
我的 香烟人”、
比喻句: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理解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恐惧——这种窃读的滋味!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有……有……也有……
不但……还是……
体会句子的好在哪:
斩钉截铁地说……
石头像雹子一样
利用资料理解
练习课文和相关资料,体会句子加 点词的意义。
搜集资料,了解中国以前蒙受的耻 辱和今日的强大。
结合资料理解台湾光复、香港回归 的激动心情。
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
搜集、摘抄描写 英雄人物的成 语。
了解更多为中 华民族振兴而 英勇奋战的英 雄人物和他们 的故事。
根据自己感受填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
是。
采访记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把握主要内容:作者在什么地方读 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名人读书的警 句
不言而喻
体会写法:
找岀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词语理解:
梅花魂的“魂”
理解诗句的意思:
主要吃虾和小鱼;必须
呼吸一次。等
关联句:
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变色玻璃还会……,所以……叫做“自动窗帘”。
即使这位“隐身人”……人们还是想出了……
假如……都(将)……
抓住课文要点: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设计表格,把它们特点和作用填在 表格里。
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 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珍珠鸟》
从生活中得到启示
为什么“我”不愿意放鱼,而父亲
却坚持放鱼?
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6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注意读音:
腼腆誊写
理解词语:
打蔫按图索骥拖
沓
近义词区别:
愣住怔住
严厉严格
颤抖颤动
敬仰敬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反问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夸张句:
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理解句子(联系课文内容):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 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改写《秋思》成一个小故事
作者表达情感的凭借:
把握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概括
“我”的心情变化。
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了解许地山
区别近义词:
告诫 劝诫
启示启发
乞求请求
分辨争辩
有好处的人。
信赖,往往创造岀美好的境界。
比喻句:
我大喜过望,脚下放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反问句:
我为什么不能够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细节描写: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明月一一明月何时照我还家书一一 行人临发又开封声音一一故园无此 声
梅花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桂花一一比不上家乡的
小桥流水人家故乡
把握主要内容: 哪几件事表达了外 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斟酌
“绿”字。
名人思念故乡 的诗句。
3
生字字形(注 意各种结构和 笔画的字)
生字读音
词语盘点
用词的准确:
时间描写: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 再来阻拦他。
环境描写: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岀的噪音震耳欲聋。
动作描写: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 我,我的母亲
抒发感想: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 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岀无限的眷恋。
《毛主席在花山》……
背诵《七律•长征》
记叙的顺序:
《开国大典》
主要内容:
《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