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12版)中不要求的

合集下载

201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

201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

2012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2012年版)第一部分前言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实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实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实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湘咏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高中物理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参考部分课改实验区的实施经验和成果,整合我市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专家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和物理学科特色,提出如下物理学科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二、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侧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仍然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三、课程设置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高中物理课程共包含12个模块,其中: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

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能量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1——物理1-1、物理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012届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2012届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宿州市2012届高三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二)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对所有知识点逐一排查,对每个物理概念、规律,不仅知其然,有的还要知其所以然,基本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但综合程度不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够强。

希望在第二轮复习中,依据新的考试说明对复习内容稍作调整,能以专题复习为主线,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突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构建好知识网络,以期达到遇见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立即联系起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规律,最后再通过模拟训练,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效果,结合我市高三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供各校参考。

一、安徽2012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2012年是安徽省高考命题实施新课程方案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备受各界关注,在考试要求上也更与新课改贴近,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

2012年安徽《考试说明》坚持平稳推进、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物理学科考试内容、理综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与2011年《考试说明》总体保持一致。

在能力考查的方面有所提高,在知识的呈现上只是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基本保持一个连续性,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1、2012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物理学科的内容变化(1)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变化。

学习能力:删去“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应用能力:增加“强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进行表达分析”改为“能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等进行表达分析”;实验与探究能力:例1由“2010年天津卷”该为“2011年广东卷”,例2由“2009年浙江卷”改为“2011年山东卷”。

(2)对模块的分值进行了调整。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模块,没有变化。

XX学校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XX学校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物理教学建议及进度安排教学建议:一、教学关键:快速条理地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将物理学系统的构建起来,解题时,养成让学生仔细解析每道精选(典型) 习题的习惯。

教师把好选题关,精选精编习题,让学生跳出题海,做好反思回顾。

二、教学方式:引入符合实际的新情境,注重时代性,以问题引领,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学生自主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交流展示纠正,训练巩固提升。

用生动有趣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好奇、好问、好思,从而使学习轻松、高效。

三、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1、弄清完整的物理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是分析问题的“灵魂”。

因此做题前首先要弄清完整的物理过程,.倘若物理过程不清楚也就无法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我们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果我们通过审题,弄清了完整的物理过程,建立了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会找到问题的入口。

因此在做题之时,我们必须做到:过程不清不动笔。

分析物理过程,首先,通过审题,弄清物理过程并找到各细节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抓住本质剔除次要因素;第三,要注意捕捉关键句,挖掘隐含条件,对关键句可用笔作标记,注明隐含条件。

2、分析问题做图必不可少,作图是分析问题的“巧手”。

物理图象突出的特征是物理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化抽象为具体的巧手,平时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他们听老师讲物理思路基本上能跟上,但自己独立做作业时,往往无从下手。

仔细分析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后发现,他们听课时,忽视老师讲解的思路,喜欢记录解题步骤。

不记老师的分析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等物理草图。

因而解题时也就没有作图的习惯,当然这些学生遇到解题困难时,老师只要给他们画出物理情景图,思路大多豁然开朗,由此可见,作图能与知识产生共振,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行。

3、坚持题后总结。

当我们完成一道题后尤其是由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时,我们要把握”领会方法的最佳时机”。

想一想:这道题的关键在哪里?重要的困难是什么?什么地方可以完成的更好一些?我为什么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要看出这一点我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这里有没有学习的诀窍可供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用?良好的题感正是通过总结培养出来的,相反仅热忠于解题,就题论题结果就会食而不化,事倍功半。

2012年济南高中学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2

2012年济南高中学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2

高中学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一、我市目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新课程三维目标达成度有显著差异1.1.新课程三维目标达成度有显著差异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就目前高中学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观察结果来看,多数课堂三维目标只停留在纸面上,虽然在教学设计中列出三维目标,但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很少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物理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鲜有感悟和提高。

多数课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养成,更加忽视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情况各高中学校参差不齐2.2.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情况各高中学校参差不齐自2004年高中学校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先期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份中心城市构成了全国课改中心城市协作体,定期在各中心城市召开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地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在多次研讨活动中,均展示出我市高中物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也得到来自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但全市高中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发展是不均衡的,存在理念差异、教学资源差异以及城乡地域差异等。

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3.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教育教学理念上看,重知识的传授轻实验操作技能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方式上看,多讲授式,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很难保证知识结构,科学方法的动态生成;从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来看,多被动接受,少主动汲取,多接受式学习,少探究与体验;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效率较为低下,没有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高。

二、课堂教学课型分类、基本要求及程序设计高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大致分为新授课(包括概念课、规律课)、实验与探究课、复习课及习题和试卷讲评课等几种常见课型。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

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它体现了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国民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

这一要求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而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和达到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

尽管已经有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但教科书可能单向传递信息,不具有交互性,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场的反应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

另外,教科书是根据广泛的、统一的读者对象编写的,不可能对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别和情感态度的差别等某一个方面做具体的关照。

然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具体的、有特点的,因此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新的课程目标。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的过程,是探究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统一创造过程。

(一)突出课程目标的三维度,体现以发展为主旨的原则重视个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思潮之一。

课程标准提倡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特别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教学中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发展。

1.正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应包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身体发育、思维能力、人格意志等诸方面,但又不是齐步走。

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第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规范高中物理教学,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在分析浙江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和总结、反思其它省新课程实验实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而制定的,它是我省界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的标准,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每一个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2.《指导意见》分章按照“课程标准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采取按章直接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摘录的方式,便于教师检索。

“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

主要是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提示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可以达到的要求。

“教学建议”按章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导向性建议,供教师参考。

3.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有的行为动词前加有“初步”、“大致”、“简单”等词,其对应的水平比原行为动词的水平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二、教学要求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2、教学建议(1)本章出现意义相近和意义相对的概念较多,如参考系与坐标系,时间与时刻,速率与速度,路程、距离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速度的改变与速度的变化率,等等,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

浙江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4版与2012版的比较)

浙江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4版与2012版的比较)

2014版与2012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比较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邵晓明2014版2012版必修模块必修1 必修1必修2 必修2(除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选修3-1 选修1-1或选修3-1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选修模块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五章交变电流选修3-4 选修3-4选修3-5 选修3-5 2014版2012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发展要求:删去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发展要求:根据选择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根据对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择的参考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发展要求:删去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发展要求:掌握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明:(本节删去,但移到后面2.4章节中了)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明:不要求计算多过程和多物体运动中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基本要求:7.会借助传感器测速度。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基本要求:没有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发展要求:删去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发展要求:会利用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和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本要求:5.能根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展要求:5.能根据图象说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基本要求:2.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说明:删去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发展要求:2.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说明:不要求运用v-t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发展要求:删去说明:删去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发展要求:会用v-t图象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说明:不要求理解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技术原理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基本要求:4.根据已知条件, 会选择公式或联立方程求解相关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12.03)

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12.03)

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要求,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粤发[2010]15号),在总结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课程改革发展实际,提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减少理论性作业量,增加操作性、开放性和研究性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注重学思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关注物理学科在能源技术、环境技术和生态技术中的应用,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体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本指导意见是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组织实施的依据、教学管理的依据、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二、教学实施(一)教学内容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余为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分为三个系列:选修系列1、选修系列2、选修系列3。

第一,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的学习后,必须从选修1-1、选修2-1和选修3-1中选择修习1个模块,完成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一、明确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课程理念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初中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用教科书来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中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将物理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时要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技的新进展,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构建评价理念和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课程目标1.《标准》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2.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是对课程功能认识上的丰富和深化,是课程实施的一种理想追求。

它对我们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具有指导作用。

9.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1200字

9.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1200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促进学生对物理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物理学科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5.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基础物理知识;2.物理实验和探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3.物理学科应用:通过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教学法: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趣味性;5.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差异化教学。

四、教学重点:1.物理基础知识点的传授和理解;2.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1.书本课堂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传授物理学科基本知识;2.实验室教学: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物理实验教学;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趣味性;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5.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学活动、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

六、教学评价:1.学业水平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参加科学活动、科技项目和科学竞赛,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要求的部分内容梳理.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要求的部分内容梳理.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要求的部分内容梳理
必修 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第五节力的分解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六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
必修2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三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五节 圆周运动
第六节 向心加速度
第七节 向心力
第八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第五节宇宙航行
第三节功率
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二节库仑定律
第三节电场强度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学生实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六节电阻定律
第七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八节多用电表
实验: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第九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五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第六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第四节变压器
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下学期新高考关于物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一、教学内容与进度2019 级新教材高二年级(2018 级、旧教材)上学期高三年级(2017 级、旧教材)二、教学策略与建议(一)认真学习国办发〔2019〕29 号《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贯彻落实《普通高中2017 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

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推行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教材,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物理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依据《普通高中2017 届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进行设置,明确各年级课程实施和教学内容,把握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内容和范围,扎实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规定的课时内,全面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1.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诊断性测试、座谈了解、查卷问调、课内外观察、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2.高一教学要降低起点、控制习题难度、放慢教学进度,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教学思想。

3.认真研究初、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

如“力、压强、物体的平衡、变速直线运动、功、功率、机械能、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能量守恒定律”等。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指导学生选课和实施分层次教学1.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物理选考的指导。

按照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性意见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指导性意见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

结合县教育局出台的八大常规,对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拆分成几个具体课型,和教师交流切磋,这样便于教师上课有抓手,进而有效的促进教学工作。

一、初中物理新授课一般教学方法(一)新授课的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前教师要认真讨论设计教学案,布置预习题,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弱化教师的传授,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提纲进行预习。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家预习新知,自己看书或动手想办法用家中生活用品、玩具等做实验去体验、验证新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去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把不理解的推导过程,搞不清的实验现象用笔记下,以便在听课时更能注意老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达到最佳的听课效果。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5分钟)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的一般方法:①直接的导入;②直观导入;③故事导入;④实验导入;⑤问题导入;⑥情境导入;⑦温故导入;⑧悬念导入;⑨先学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选用恰当的方法. 采用各种不同的新课引入方法,可使学生觉得老师每堂课都是那么新鲜,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3、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约25分钟)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探究。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自己设计出的实验方案分组组织实验探究,获取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并讨论获取实验结论。

教师组织各小组交流实验情况,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完善实验结论。

让学生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同伴互助、组内交流、组间质疑,教师进行实时的点拨,鼓励学生充分质疑,引导学生释疑,突破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五学年度)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创新为重点,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构建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以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研究实施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狠抓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基本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以学习能力低的学生为准,人为地降低教学要求、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以“学科尖子生”为准,随意拓展、拔高,加快教学进度;更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2.循序渐进原则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按教科书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式上升。

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替代”行为是造成课堂低效或无效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首先要坚持“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

4.趣味性原则兴趣对学习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学生的学习一旦扩展到情感领域,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5.启发性原则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

6.实效性原则实效是实用、高效之意。

任何课堂教学都要适合学生,能够使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更高的能力,实效性要求教学内容明确、具体,但不能面面俱到。

三、教学建议1.加强责任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敬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没有爱岗敬业,就谈不上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也不可能实现。

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完成,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以培养人才为乐趣和幸福,使“苦教”变“乐教”。

物理学科命题指导意见

物理学科命题指导意见

握程度。
23 2013-7-12
填空题的命题建议:
不要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础, 不要单纯考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形式或公式。试题应考 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与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理 解,不鼓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死记硬背。
应使要求填写的答案具体简洁,避免出现歧义 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如果要求提供数字答案,应该标明单位,必要时 还应写清楚要求的精确程度,如“请保留小数点后两 位小数”。
17 2013-7-12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包括题干和若干个备选项,要 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备选项。这类试题可以考 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类题具有评分标准客 观与考查范围广的特点。
18 2013-7-12
选择题的命题建议如下:
题干本身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
12 2013-7-12
有条件的实验区可组织实验操作考试,主 要考查以下内容: (1)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原理和方法;
(3)实验分析;如正确观察、记录实验象,分
析并得出实验结论,评价实验方法和结果等;
13 2013-7-12
(4)实验探究;如在一定的开放性
条件下,设计实验,实施探究的过程
与方法;
C、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开
D、开关接触不良
评注:本题提供的情景是学生在电学实验中经常 遇到的现象,利用电压表查找电路的故障也是学生必 须具备的实验技能之一。
21 2013-7-12
例: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 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 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 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 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 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12版)中不要求的汇总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12版)中不要求的汇总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不要求的内容
理综物理部分
必修 1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第五节力的分解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七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五节向心加速度
第六节向心力
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三节功率
第四节重力势能
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二节库仑定律
第三节电场强度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一节电源和电流
实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六节电阻定律
第七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八节多用电表
实验: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第九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五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自选模块物理部分
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第十三章光
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选修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牲
原子结构
第十八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不要求的内容
理综物理部分
必修 1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第五节力的分解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七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第二节平抛运动
第五节向心加速度
第六节向心力
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三节功率
第四节重力势能
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二节库仑定律
第三节电场强度
第四节电势能和电势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八节电容器与电容
第九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一节电源和电流
实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六节电阻定律
第七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八节多用电表
实验: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第九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五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自选模块物理部分
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第十三章光
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选修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牲
原子结构
第十八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