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摘要:薄膜包衣技术具有包衣材料用量少、干燥速度快等优势,在中国医药市场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效益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包薄膜衣外观质量不稳定,片面粗糙,麻面,无光泽等。
本文就薄膜包衣技术在片剂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资料,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薄膜包衣技术是20 世纪末开始从国外进入我国医药市场,先后有很多品种的片剂采用了这种包衣技术,在这之前作为我国的传统剂型—中药片剂,大都是以制成糖衣片在市场上销售的。
近年来, 由于薄膜包衣技术包制的片剂用量少, 生产周期短、防潮、抗湿性强、可以缩短崩解时间等具有较强优势的特点,使得它在中药片剂中大量应用,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和患者所接受,大有取代传统的糖衣片的势头。
但是,并不尽如人意,中药片剂由于自身特点,很多品种的薄膜包衣存在外观粗糙、麻面、无光泽、透底、刻字片字迹模糊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销售,甚至有很多药学技术工作者开始对薄膜包衣技术是否适合中药片剂持怀疑态度。
本文从薄膜包衣概况、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以及中药片剂薄膜包衣易出现的问题三个方面做一综述,总结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领域的应用现状,为今后中药片剂的发展提供理论资料。
一薄膜包衣的概况
薄膜包衣是一种新型的包衣工艺,指在片芯表面通过喷雾的方法均匀地喷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料,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并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的工艺过程。
自30年代以来就陆续出现了有关薄膜包衣的研究指导,但由于当时薄膜材料、包衣工艺和设备等条件尚不能适应生产要求,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经过近40年的研究发展,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相继问世,使薄膜包衣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尤以日本的薄膜包衣技术发展得最快,已有80%片剂改为薄膜包衣。
因薄膜包衣片与传统的糖衣片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包衣耗时短、增重少、更能防潮、避光、掩味、耐磨、易崩解、药物稳定性更强且不易霉变等,因而薄膜包衣技术是制药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传统的中药片剂生产方法是先将药片的原料药(主药)与粘合剂拌和,制粒,然后加入润滑剂、崩解剂等各种辅料后再经冲压成为片剂,后来又引进了直接压片法,包糖衣以及溶剂涂膜或水相涂膜等新工艺,但药片生产的基本框架总体上维持不变。
中药片剂,特别是浸膏片及浸膏原粉混合片往往具很强的吸湿性,易泛色、裂片、粘片、露边及霉变。
传统中药片剂包薄膜衣后,使片芯与外部隔离,不受空气中水分、氧气等作用,不易吸潮变质,可掩盖不良臭味。
受湿热的影响,中药片剂易裂片变色、生产周期长、操作复杂,改用薄膜包衣后,滑石粉用量明显减少(只有片芯的8%左右),由于衣膜具良好的可塑性,不会发生裂片和变色等。
在压片过程中既要考虑药片的硬度,也要考虑光洁度,片芯的崩解度最好在15-20 min之间,崩解时间太短,片芯表面在包衣开始时易被溶剂所糊化,损坏表面,造成包衣的最终失败。
因中药半浸膏片崩解时间普遍较短,所以可选择HPMC,CMC-Na,糖粉等粘性强的辅料作粘合剂。
但制得的颗粒较硬,压片时易出现蜂窝状影响外观。
所以在制粒时宜选用比糖衣片制粒时相应小一号的筛网。
干燥时宜选用流化床干燥,这样制得的颗粒较松散,压得的素片有面就比较光洁。
包制薄膜衣的片芯,在制粒时不宜加入微晶纤维素、过多的硬脂酸镁等疏水性辅料,因为在包衣时,片芯或包衣液接触后易膨胀,使片面磨损,影响片子的外观。
3 讨论
DN 的发生机制复杂,主要为高糖环境下的微血管病变所致,目前认为与肾脏血流动力学状态异常及肾小球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2]。
其主要原因是局部RAS 系统兴奋,蛋白激酶C、血管生长因子等被激活,DM 病人前列腺素E1合成减少,生理拮抗剂血栓素A2(TXA2) 浓度升高[3], 肾内缩血管物质增多,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黏度上升,易形成血栓,使肾内血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4],加重蛋白尿。
DN的临床过程呈进行性、不可逆性发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延缓肾衰竭的发生。
Ⅰ、Ⅱ期DN主要以严格控制血糖为主,而Ⅳ、Ⅴ期DN由于已经发生肾小球硬化,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所以最佳的治疗时机为Ⅲ期DN,对于改善DN 的预后极有意义。
体外实验证实,氯沙坦可以阻断RAS系统,并通过AT1 R 刺激系膜细胞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mRNA 和蛋白质表达,可以下调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表达,减少糖蛋白、胶质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和沉积,延缓肾脏肥大和纤维化进程[5];同时,抑制肾脏局部RAS系统,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蛋白尿,起到保护肾脏的作
用。
前列腺素E1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灌注[6]。
本文选用前列腺素E1与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尿清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降低,表明前列腺素E1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肾血管, 降低TXA2水平、抑制血小板凝集,减轻高凝状态,防止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改善肾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加肾血流量,从而明显减少蛋白的漏出,减轻肾损害。
本文对照组治疗后尿清蛋白排出量虽然也低于治疗前,但是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治疗时间短有关,ARB制剂治疗DN提倡早期、长期使用。
本文结果还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肾功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无论使用前列腺素E1还是氯沙坦均不会影响病人的肾功能及糖代谢。
但是有报道指出,肾脏病变发展到晚期,肾功能明显受损时,前列腺素E1的治疗效果较差[7],所以晚期DN病人要慎用。
【参考文献】
[1]吕学爱,贾凤歧,骆青. 缬沙坦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J]. 齐鲁医学杂志, 2001,16(4):301 302.
[2]潘素芳,武宝玉,陈建文,等. 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J]. 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8,6(4):201 203.
[3]汪恕萍. 糖尿病植物神经的病变的发生及其现代认识与评价[J]. 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8,6(3):4 6.
[4]冯波,金之欣.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激肽 前列腺素系统的关系[J].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5,11(1):33 35.
[5]曹宏,刘超,杨涛,等. 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探讨与临床意义[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12(4):269 271.
[6]ZOPE C, REMUZZI G. Role of platelets in progressive glomeruler disease[J]. Nephrol, 1995,15:495 502.
[7]ABE K, OZONO Y, MIYAZAK M, et al. Prostaglandin E1 for renal papillary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Int Med Res, 1999,27:90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