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预防性护理在ICU脑卒中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

预防性护理在ICU脑卒中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16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脑卒中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脑卒中发病后1~2周内为该病的高发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极易继发肺栓塞,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1-3]。

近年来,随着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增多,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也逐渐增多。

有数据显示,若不及时予以脑卒中患者有效干预,则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高达50%~70%,对患者健康及病情的造成威胁极大[4-5]。

因此,及时了解ICU 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旨在观察采用预防性护理方式对收治的ICU 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50例。

⑴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②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相关诊断标准[6];③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⑵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研究、中途退出研究者;②伴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者;③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或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伴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48~77岁,平均(61.8±4.0)岁。

观察组75例,男44例,女31例;年龄46~78岁,平均(62.1± 4.4)岁。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包括知识宣教、定期换药查房、定期访视等。

⑵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①风险因素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以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对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预防干预。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2016年第2卷第11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9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王敏1,张佩玲2(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1.普外科;2.护理部,江苏常州,213003)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

方法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

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

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 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外科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029-03 D0I: 10.11997/nitcwm.201611010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surgeryWANG Min1, ZHANG Peiling2(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2.Department of Nursing,Changzhou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angzhou,Jiangsu, 213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58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surgery were assign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number, with 29 patients in each group.Both two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and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tudy group.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score of venous pat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low­er extremi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s(P <0. 05) .The venous patency score was decreased in both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and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s,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 .The venous blood flow velocity was accelerated in both of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and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s,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1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nd to promote patency of lower extremity veins.KEY WORDS :predictive care;surgery;prevention;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外科手术患者受麻醉和机体创伤影响,需长 期卧床休息,下肢活动受限,易导致下肢静脉血 栓[1]。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预见性护理的概念和特点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提前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并发症进行预测和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和提高护理效果的一种护理理念和实践模式。

预见性护理注重对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将科学的推理和病情发展趋势相结合,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已经逐渐被引入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估,及早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是一种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3. 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能够及早发现并处理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和评估,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措施,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2)提高康复效果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及早处理并发症,还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通过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4. 预见性护理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尽管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但其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预见性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预见性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观察和评估能力,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患
者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诊、漏诊问题的出现,减
少了患者因疾病而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2.提高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形成协作治疗的机制,提高了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和配合
效率,充分发挥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有
效地提高了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3.提高护理质量
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使医护人员更加注重护理质量的
提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护理措施的实施上,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使
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三、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事
件的发生和提高治疗效果,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重视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和提
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方法: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6例脑卒中患者,本着随机原则选取23例,完全遵循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23例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

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3.47%(10/23),观察组的概率为8.69%(2/23),χ2=39.682,P=0.002。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22%(15/23),观察组为95.65%(22/23),χ2=28.072,P=0.002。

结论: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让患者的病情改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ng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troke. Methods:46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and 23 cases wer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ean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other 23 cases were intervened by the means of foreseeable nursing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3.47% (10/23),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9% (2/23),χ2=39.682,and P=0.002.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5.22% (15/23),while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5% (22/23),χ2=28.072,P=0.002. Conclusion: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arry out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the patients,not onl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but also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nursing staff,and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nurses.[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Stroke;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reventive effect腦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俗称中风[1],在医学上的用语为脑血管意外,主要的病因为脑血管受到较为复杂多样的病因,引起了脑功能缺损,造成患者出现脑梗死、脑栓塞等疾病[2]。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2019年第4卷第12期V ol.4, No.12, 201955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邓泽艳(黔南州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黔南 558000)【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病人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措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且观察组病人的下肢肿胀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脑梗塞病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梗塞;下肢静脉血栓【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2.55.02脑血管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当之高。

根据Virchow 的血栓形成理论指出[1],静脉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都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

由于脑梗塞病人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微循环受阻,从而能形成微血管血栓,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加上脑梗塞病人需长期卧床,机体各项功能逐渐下降,血液循环功能也相对减退,极易发生下肢DVT 。

基于此,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168例脑梗塞病人展开分组护理,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形成下肢DVT 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所选择的168例脑梗塞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在入院时经磁共振或头部CT 确诊为脑梗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

对照组中男性67例,女性17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2±3.7)岁;观察组病人中男63例,女21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9.5±3.2)岁。

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方法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2%,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84%。

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对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使得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显著下降,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卒中;深静脉血栓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残疾,甚至发生血栓的脱落造成栓塞导致患者死亡[1]。

血液的高凝、血管壁出现损伤和血液发生凝滞是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三大高危因素[2]。

因此,对可能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诱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本院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科收治的238例偏瘫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9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65例、女54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2.3±9.4)岁;疾病类型:出血性61例、缺血性58例;瘫痪肢体部位:左侧肢体38例,右侧肢体52例、双侧肢体29例。

试验组患者中男70例、女4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1.7±9.1)岁。

疾病类型:出血性64例、缺血性55例;瘫痪肢体部位:左侧肢体41例,右侧肢体47例、双侧肢体3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瘫痪肢体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疗纠纷。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和整体护理理念的现代护理 模式,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 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预见性护理注重患者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 ,能够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生活质量 。
促进康复和回归社会
通过康复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手段,预见 性护理有助于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新 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降低医疗负担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和 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需求
专业的医疗护理
脑卒中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包括急救、诊断、治疗和 康复等方面的护理。
日常生活的照顾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症状的影响而无法自理,需要得到日常生活 的照顾,如饮食、穿衣、洗澡等方面的帮助。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的影响而出现焦虑、恐惧、沮丧等心理 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安慰。
对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 一步细分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了预见性护理的生理效果,未来可以深入研究其对心理、社会功 能等方面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 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2023-11-08
目录
• 引言 • 预见性护理概述 • 脑卒中患者的特点及护理需求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及效果 • 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影响 • 预见性护理的挑战与前景 • 研究结论与展望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摘要】本文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

首先介绍了预见性护理的定义,然后分析了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并阐述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对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并归纳了相关研究成果。

结论部分指出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罹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有望成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标准护理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评估,预防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引言下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DVT不仅会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理念,旨在通过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预防并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在下肢骨折手术后DVT的预防中,预见性护理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1.2 目的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将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全面评估预见性护理在这一领域的临床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2. 正文2.1 预见性护理的定义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患者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后,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个体特征、手术情况以及病因等因素,预测和识别出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患者,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是指基于对患者病情发展的预判,提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预后的一种护理方法。

对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来说,预见性护理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预见性护理可以提升护理干预的时效性。

脑卒中病程发展迅速,重症患者的症状可能在数小时内恶化,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掌握疾病的变化趋势非常重要。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的分析,护理人员可以预先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护理干预的时效性。

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脑卒中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可以通过早期的体位转换、均衡液体管理、定期翻身等操作,降低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并缩短住院时间。

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的时效性,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预见性护理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康复评估和康复干预,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干预的时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住院时间。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需要有完善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系统支持。

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推行预见性护理,需要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造成的脑内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的疾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诊科是脑卒中患者最早接受治疗的地方,预见性护理在该科中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预见性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来预测患者的可能发生的状况或并发症,从而提前干预和治疗。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判断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等指标,结合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

根据预测结果,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预见性护理可以提前发现并预防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

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护理人员可以预测出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对这些并发症的观察和监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干预和治疗,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还可以协助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根据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预见性护理分析,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和风险因素,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

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

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发表时间:2020-12-22T14:47:42.8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作者:唐王燕[导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并研究分析其预防成效。

唐王燕浙江萧山医院 311200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并研究分析其预防成效。

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奇偶法把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预防护理方法,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痛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到脑梗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地下肢肿痛情况,还能有效提升脑梗患者地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梗患者;护理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奇偶法把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预防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预见性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年龄38~76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59.66±5.36)岁,患者病程1小时~1年,平均病程(0.58±0.12)年,其按疾病类型可分为脑血栓引发者10例,脑梗塞22例,腔隙性脑梗塞8例。

实验组年龄41~82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58.16±4.75)岁,患者病程3小时~1.5年,平均病程(0.69±0.14)年,其按疾病类型可分为脑血栓引发者9例,脑梗塞21例,腔隙性脑梗塞10例。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方法: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80例脑梗塞病人,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A组40例、B组40例。

即A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措施,B组病人使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各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脑梗塞指标及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A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17.50%、护理总满意度为77.50%,B组则为2.50%和100.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B组病人脑梗塞指标优于A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结论:在脑梗塞病人中,预见性护理措施不仅可预防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改善其脑梗塞指标,增强护理总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狐狸;脑梗塞;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梗塞指标;总满意度脑梗塞作为机体脑血管病变,是因脑部血供障碍引起的组织细胞缺血性、缺氧性坏死,是目前常见的梗死类型。

经有效救治可挽救机体生命安全,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和长期卧床等状况,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处呈现的血液凝结性栓塞,多由机体活动量减少导致,使之在降低静脉血流速度的前提下,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1]。

对此,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80例脑梗塞病人,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80例脑梗塞病人,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A组40例、B组40例。

即A组男性病人20例、女性病人20例;最低年龄为44岁,最高年龄为85岁,中位数为(68.4±9.3)岁;最短发病时间为1h,最长发病时间为29h,中位数为(10.8±2.9)h。

B组男性病人21例、女性病人19例;最低年龄为46岁,最高年龄为87岁,中位数为(69.8±9.5)岁;最短发病时间为0.8h,最长发病时间为27h,中位数为(9.6±2.0)h。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易怀荣【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6(0)21【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评估两组患者应对方式。

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面对、回避、屈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回避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

【总页数】2页(P143-144)【作者】易怀荣【作者单位】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相关文献】1.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2.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3.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4.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价值分析5.基于预见性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

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

预见性护理对控制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控制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积极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1.12接收的40例脑卒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各含20例,观察统计两组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分别为:5.24%、34.56%,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对各自所接受护理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6.48%、62.39%,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而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脑卒中;预见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满意度脑卒中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通常情况下,脑卒中患者接受治疗后长时间卧床休养,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这正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临床一般借助护理方法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1]。

因此,选择何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尤为关键。

预见性护理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多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帮助[2]。

本文对我院一定时期内的40例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4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21.1-2021.1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n=20)包含男11例,女9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4.28±7.49)岁;实验组(n=20)包含男12例,女8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5.67±7.82)岁。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价值。

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取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静脉血栓发生时间和临床指标。

结果上述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对预防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能够改善静脉血流速度,预后效果更确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如今,大部分患者在进行完外科手术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特别是骨科手术,或者是妇科手术等,发生这种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患者全身主干静脉,都会发病,其中下肢最常见,并且左侧高于右侧[1]。

病情严重的患者,栓子还会脱落,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

基于此,需要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强化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取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

排除术1周中,已经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并且术前检查已确诊为DVT。

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15;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5岁,中位年龄(45.85±5.13)岁。

观察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为23-64岁,均值(46.75±4.36)岁。

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他们在治疗中的生命体征,并且还要辅助他们进行相关的检查。

1.2.2观察组此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有:①评估危险因素,借助威尔森评分法,对病人在治疗中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旨在通过对病情、监测和预防治疗的监控,实现早期干预和积极预防。

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提高病人的安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脑卒中患者是急诊科的常见患者,他们需要快速、专业的护理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命并促进康复。

预见性护理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更好的护理。

对于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监测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并提供亚急性康复以及药物治疗。

预见性护理可以在不破坏患者病情的状态下,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指导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和压力。

通过提前准备、减少错误和疏漏,医疗人员可以更好地照顾患者,提高医疗效果和效率。

这也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已经广泛接受。

研究表明,在预见性护理的干预下,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都有所改善。

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更好地管控患者的症状,监测和预防并发症,并及时干预治疗,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

试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试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试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脑卒中共计62例,按数字法分两组。

对照组有31例,施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有31例,施以预见性护理。

比较两组。

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率明显降低,建议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预见性护理;效果脑卒中是由脑动脉病变所致脑血管闭塞、破裂或痉挛,引起局部脑循环障碍,患者出现高级功能损伤及肢体功能损害,以偏瘫为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

此病在急诊科较常见,需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和救治,对医护人员有较高要求,救治护理不及时或无效,均直接影响个体生命。

预见性护理对提高急救效果、保障疗效、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文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脑卒中共计62例,对预见性护理应用及效果作出研究,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脑卒中共计62例,按数字法分两组。

对照组有31例,施以常规护理,均龄(61.55±7.46)岁,33-85岁,有13例女患者,18例男患者。

研究组有31例,施以预见性护理,均龄(61.34±7.72)岁,33-84岁,有12例女患者,19例男患者。

组间资料均衡,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肺部感染预防对于急性期昏迷者,发病48h内禁食,48h后如未有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流食给予鼻饲;鼻饲后抬高头部15-30°,保持体位1-2h,预防胃内容物返流导致误吸,促进呼吸通畅。

对于意识障碍者,摆放侧卧位,且头稍前屈,促进口腔分泌物流出[1]。

对于昏迷者,做好口腔护理,将口内呕吐物、食物残渣和分泌物等及时清除,防止舌后坠,及时吸痰,如有必要可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晓波杨慈平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
脑卒中又名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的疾病[1]。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亦称脑中风[2]。

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感染,且其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极大,易导致肺炎、器官衰竭、肺栓塞等疾病,增加患者病死率[3]。

为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47.28±7.92)岁,其中男50例,女36例,右侧偏瘫26例,左侧偏瘫31例,双侧偏瘫29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头颈部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卒中。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91±7.94)岁,体质量指数(18.11±0.84)kg/m²;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86±8.25)岁,体质量指数(18.24±1.05)kg/m²。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冠心病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树立正确心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预防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感染,具体内容如下:①知识宣传,告知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感染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鼓励患者继续治疗;②风险评估,给予患者下肢超声检查,并结合患者年龄、既往史以及脑卒中程度制定专业护理计划;③下肢护理,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饮食表,患肢
局部严禁冷敷、用力按摩,应湿热敷,保持床单干燥,每2h更换受压部位,以防出现压疮;
④肺感染护理,保持呼吸道顺畅,定时查看并清理咽部分泌物,给予患者半流质食物,以鼻饲方式进食,保持平卧位,避免食物回流并予温水漱口,清理口腔残留食物;⑤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性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使其保持乐观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

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标准:穿刺侧肢呈非凹陷性肿胀,较对侧明显,B超检查发现有血栓形成[4]。

②参照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分量表具体内容包括面对、回避、屈服,总分分别为32、28、20分,前2项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心态越好,最后1项得分越低说明患者心态越好[5]。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肺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前、后MCMQ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面对、回避、屈服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在逐渐升高,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已成为影响其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6]。

早期临床上多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其临床疗效既往也被多项研究所证实,但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明显,脑卒中引发的并发症对人体危害极大,血栓严重可导致患者截肢或死亡,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

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随机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65%)、肺感染发生率(25.5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23.26%、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郭宏.早期预见性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355-357.
[2] 张婷.PICC致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新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7,30(8):164-166.
[3] 宋媛媛.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68-169.
[4] 刘芳,祁发英.预见性护理对普外科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28):180.
[5] 刘惠勤,魏万梅.预见性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8):1242-1244.
[6] 刘霞,杨芬,陈王丽等.预见性护理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57-3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