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四、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 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抬高患肢20~30°,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做剧 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7、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出血: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并发症。用药前了解 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指导病人对穿刺点的按压时间;使用软毛刷刷 牙;观察大小便颜色,有无黑便、血尿等;定时检查凝血时间、血常 规、大便潜血实验及凝血酶原时间。
2)肺栓塞: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期病 人绝对卧床10-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挤 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动作,以防血栓脱落。 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 栓塞,应立即嘱病人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等,同时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六)健康教育: 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 2、心理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3、出院指导: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出血现象,请尽快就医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五、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评估观察
1、神志、生命体征、尿量,有无休克及其他损伤。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预后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及支持系统。 4、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
PE的急救处理
立即平卧
配合 医师抢救
避免 • 做深呼吸 • 咳嗽 • 剧烈翻动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 1、基础预防措施 术前正确评估患者,识别危险 因素;严禁在患肢行静脉穿刺,以免造成静脉血 管内膜的损伤;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 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避免小腿下垫硬枕影 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充分引流,减少局部压 迫;术后尽早指导或协助患肢行踝、膝关节的主、 被动伸屈活动,注意股四头肌和臀大肌、臀中肌 等长收缩,保持肌张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 轻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使红细胞聚集结构破 坏,减少静脉活动或被动装置改 善肢体瘀滞,主要包括等级弹力袜、间歇气压装 置和足底静脉泵。
• 3、药物预防 • 主要是干扰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因子的产生,对抗 血液的高凝状态。 • (1)低分子肝素 是临床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的 首选药物,使用安全、方便,不用常规监测凝血 酶原时间。使用方法:术前12小时或术后12小时 开始给药,1次/天,剂量体重调整,治疗至少710天。它是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
• 3、术后体位 术后平卧24小时,穿刺侧肢体绝对 制动6小时,如果有股静脉或股动脉保留导管,则 下肢制动的时间需持续到导管拔除后6小时,患肢 略外展,膝部垫一软枕。
• 4、患肢肢端血运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血 运、皮温、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者站立后有下 肢沉重、胀痛感,即警惕有DVT的可能。要注意 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 张和肌肉深部压痛,必要时测量双下肢相应不不 同平面的周径,若栓下肢周径相差0.5CM以上。, 应通知主管医生。每日做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 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试验,阳性者提示 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
• (2)维生素K拮抗剂—发法令,可口服,使用方 便,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同时,有增加术后出 血的可能,据统计有1%-5%的患者发生出血,需 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对其他药物的使用有影 响。 • (3)其他药物 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消除红细胞 聚集,预防血栓继续滋长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但容易出现容量负荷过大、心力衰竭、过敏反应 和出血等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相对禁忌症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尽早下床
❖ ①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 肌、踝关节被动运动。尤其是左侧
❖ a人工挤压腓肠肌:避开伤口行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 近被动按摩(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0分/次,3 次/d。
❖b足踝关节旋转运动: 30次/组, 6组/d,
物理预防方法
小腿:髌骨下缘10cm 下肢周径的测量
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 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 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 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 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指深静脉腔 内急性非化脓性炎 症 ,并伴有继发性 静脉腔内血栓形成 的疾病
病因
血流缓慢
肢体制动 长期卧床 活动减少
手术
静脉壁损伤 创伤
感染
妊娠
血液高凝状态 产后
外科大手术后
临床分型
周围型 中央型 混合型
• 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 多发生于髂—股静脉, 左侧多于右侧 • 全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4 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 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 若病人站立后下肢 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
5 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多食纤 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芦荟胶囊等,避免 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遵医嘱: ①足底静脉泵 ②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③梯度压力弹力袜
下列情况禁用: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让我们一起远离“腿部马拉松”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腿部马拉松”。
是的,你没听错,长时间站立、坐着不动,就容易引发这种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静脉内凝结成块,形成血栓。
这个血栓可能会堵塞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所以,预防深静脉血栓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妙招。
1. 适当运动:长时间久坐或站立不动,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
所以,我们要适当活动一下腿部肌肉,比如起身走动一下,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踢腿、踮脚尖等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2. 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有助于减轻下肢压力,避免血液淤积。
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驼背等不良姿势。
3. 穿着合适的鞋袜:鞋子要选择舒适、透气的款式,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袜子。
这样可以减少对腿部的压力,有利于血液循环。
4. 调整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而便秘会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不利于血液循环。
多喝水也有助于排毒养颜,保持身体健康。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如果你已经患上了深静脉血栓,那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复查:患有深静脉血栓的人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按医嘱服药:患有深静脉血栓的人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请务必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 注意保暖:患有深静脉血栓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因为受凉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4. 避免剧烈运动:患有深静脉血栓的人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DVT临床表现
• DVT 病人相当一部分并无症状,当血栓导致血管 壁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以及血栓堵塞静脉腔 ,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 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下肢肿胀、代偿 性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ppt课件
9
血栓 形成
24 ~ 36 小时
临床症状
20%
ppt课件 10
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八病区 黄志红
ppt课件 1
深静脉血栓形成 - 肺栓塞
(一个需要整体理解的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ppt课件
22
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
其它 呼吸困难
咳嗽
临床表现
胸痛
晕厥
咯血 非特异性!
ppt课件 23
肺栓塞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常伴有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但在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 肺栓塞情况下,亦可表现为正常的动脉PaO2和PaCO2;SPO2常<90%。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纤维蛋白有很高的特异性,其正常
ppt课件 6
血栓发生常见部位
• • • • • • 下腔静脉 髂静脉 股深静脉 股总和股浅静脉 腘静脉 胫腓干静脉
ppt课件 7
DVT与肿瘤
DVT发病率: 一般人群为0.1-0.3% ,肿瘤患者为一般 人群的5倍 DVT栓子脱落可导致致死性肺栓塞(PTE) 80-90%肺栓塞由DVT引起:约八成为右 下肢髂股静脉DVT所致 PTE死亡率为11-12% ,肿瘤患者更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0
临床表现
▪ 1.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
▪ 2.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
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血栓发生在小
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直腿伸
踝试验)和压迫腓肠肌试验阳性。
▪ 3.常伴有低热。急性期因局部炎症反应和
血栓吸收可出现低热。
可编辑课件PPT
21
可编辑课件PPT
9
久坐不动
可编辑课件PPT
10
▪ 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 脉和骶骨岬之间,容易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 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使左髂静脉回流受阻, 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 。因此静脉血栓左下 肢比右下肢更常见。
可编辑课件PPT
11
形成机制
可编辑课件PPT
7
《千金备急要方》中说:“久劳、热气盛、为 湿热所折,气结筋中”。“气血淤滞则痛, 脉道阻塞则肿,久淤而生热。”《血证论》 则认为“淤血流注,四肢疼痛肿胀,宜化去 淤血,消利肿胀。”又说:“有淤血肿痛者, 宜消淤血”,“淤血消散,则痛肿自除。” 这说明中医学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有详细的了解。
可编辑课件PPT
8
静脉血流缓慢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肢体制动或偏瘫卧
床,或长途乘车,或长久的下蹲位等。均可引起静
脉血流滞缓,一直被认为是引起DVT的因素。 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
脉血流的因素都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血栓即可在
静脉瓣膜尖部和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如果再伴随其
他引起血栓形成的因素(内膜损伤或高凝状态)血栓 就会发展。
可编辑课件PPT
4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 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且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 见于下肢"。北美周围血管疾病死亡病人尸检中, 发现72%有DVT,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DVT的预 防和护理,降低DVT病人的病死率。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评分标准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评分标准目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评分标准。
1. 早期床旁瞩目估测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压痛、发红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观察患者的肢体情况,特别关注患者双下肢的温度、肤色、水肿、疼痛等变化。
这有助于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征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2. 定期翻身及活动长时间卧床不动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患者的活动受限,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主动活动,如屈伸下肢、踮脚、抬腿等。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3. 弹力袜的使用弹力袜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措施。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尺码的弹力袜,并正确穿戴。
弹力袜能够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药物预防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较大、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动等,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医嘱给予抗凝剂等药物进行预防。
但是在应用药物预防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并遵循医嘱的严格要求。
5. 教育与宣传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宣教,让他们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主动参与预防行动。
评分标准:为了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依据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评估。
1. 下肢水肿程度评估:根据双下肢的肿胀程度,以分级的形式进行评估,如无水肿记为0分,轻度水肿记为1分,中度水肿记为2分,严重水肿记为3分。
2. 下肢温度评估:用手背感觉患者双下肢的温度,根据感觉的冷热程度进行评分,如温暖记为0分,稍微偏凉记为1分,明显偏凉记为2分,寒冷记为3分。
3.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下肢是否出现疼痛,并根据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如无疼痛记为0分,轻度疼痛记为1分,中度疼痛记为2分,严重疼痛记为3分。
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一、基本预防:
1、改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控制血脂、血糖。
2、患者卧床期间护士要指导或协助定时更换体位,每2-4小时一次,,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
3、患者卧床期间应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退下单独垫枕,避免膝下垫枕过度曲髋。
4、护士指导患者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膝、踝及趾关节的伸曲活动,抬腿活动等。
5、减少和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6、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避免脱水。
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饮食,忌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二、物理预防
1、穿梯度压力弹力袜
2、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3、足底静脉泵
三、药物预防
1、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
2、普通肝素。
深静脉预防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预防的护理措施引言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影响许多人的常见疾病,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卧床、静坐不动或刚接受手术的患者。
DVT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症(PE),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深静脉预防措施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深静脉预防护理措施。
1. 提醒患者活动长时间的卧床或静坐不动是导致DVT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时,护士应该时刻提醒患者活动。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活动,如屈伸肢体、踏踏板运动等。
此外,患者还应该避免交叉腿,以减少DVT的风险。
2. 使用静脉溶栓药物静脉溶栓药物可以通过溶解血栓、增加血液流动性和预防血栓形成等方式来预防DVT。
这些药物通常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使用。
护士应该对静脉溶栓药物的使用和剂量有所了解,并确保正确地给予患者使用。
3. 应用弹力袜或绷带弹力袜和绷带可以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并减少DVT的风险。
护士应该合理选择适合患者的弹力袜或绷带,并确保正确地佩戴和使用。
患者应该经常更换袜子或绷带,以保持其有效性。
4. 完善的床上护理床上护理对于预防DVT也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定期翻动患者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在翻身时,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对患者的某一部位施加压力,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5. 提供足够的水分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血液流动性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鼓励患者多喝水,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排泄情况。
如果患者不能正常饮水,可以考虑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6. 教育患者和家属对于DVT预防的护理措施,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DVT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护士应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帮助他们理解并主动参与护理过程。
结论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护理措施包括提醒患者活动、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应用弹力袜或绷带、完善的床上护理、提供足够的水分以及教育患者和家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2)阶梯压差性弹力袜
• 穿有阶梯压差的弹力袜,对预防下肢 深静脉血栓也有一定的作用,其原理尚不 清楚,可能与其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有关。 由于方法简便、安全,适用于有轻度血栓 形成倾向的病人,或配合其他预防措施, 提高预防的有效性。与间歇性充气压迫法 一样,对下肢缺血的病人应慎用。
•
各种手术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主要原因,术后鼓励患者抬高下肢和早 期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可靠措施,但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 无显著临床意义。手术时应彻底止血,术 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物以预防术后出血的错 误观念,可能促使血栓形成。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可以引发致 命性的肺栓塞,而且其后遗症对病人的劳 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有 危险因素的病人采用一系列预防措施,能 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目前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有2类:药 物预防和机械物理方法。
1.药物预防
• (1)小剂量肝素:肝素具有明确的抗凝作用,在体内及 体外均能防止血栓形成,但肝素有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术 前或术后用肝素,可能造成创面渗血,术中失血加大。鉴 于此,目前主张小剂量法,减少出血危险。具体方法是术 前2h,肝素5000U皮下注射;术后每隔8~12h,肝素 5000U皮下注射。由于人种的不同,我国肝素的用量应适 当减小,一般为3000U皮下注射。统计显示,小剂量肝素 法能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以及肺栓 塞的发病率,不增加术中、术后大出血,但伤口局部血肿 较常见。用药期间,一般无需检测出凝血功能,但应监测 血小板,以防发生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达 70%,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 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 通知医生。1.止痛。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当患 者有溃疡、坏疽或并发感染时,疼痛更为剧烈,可 适当给予止痛剂,但要预防止痛药的成瘾性。 2.禁 烟。绝对禁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 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3.保护患肢。避免寒冷 潮湿、外伤等因素,保持被褥清洁、平整、干燥, 定期消毒更换,肢端坏疽应保持干燥,以免创面继 发细菌感染。对溃疡面用油纱布换药,忌用刺激性 强的外用药。 4.患肢锻炼。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 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 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 足趾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回,以便更 好地恢复患肢机能。
深静脉血栓评估、预防及护理简版
深静脉血栓评估、预防及护理深静脉血栓评估、预防及护理概述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指静脉系统内血液凝结所形成的血栓。
它常见于下肢深静脉,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
DVT的形成可能导致肺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评估、预防和护理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评估深静脉血栓的评估是识别患者是否存在DVT风险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工具:- Caprini评分:根据患者的疾病、手术、个人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对DVT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根据评分结果,患者可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进一步确定预防措施。
- Wells评分:用于评估DVT的临床可能性。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如下肢肿胀、疼痛、触痛等,以及DVT的风险因素,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蛋白,其水平在DVT的发生和恢复过程中变化。
通过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DVT的可能性。
预防针对不同级别的DVT风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低危组:对于低危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静卧或久坐等措施可以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 中危组:对于中危患者,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善外,应该考虑使用抗凝剂预防DVT。
这些抗凝剂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 高危组:高危患者最需要积极的预防措施,可能需要局部或系统抗凝剂的治疗。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弹力袜等压力装置,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展。
护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预防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下肢肿胀、脉搏、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活动: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卧或久坐。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DVT的发生风险。
- 抗凝:对于接受抗凝剂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预防:1.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泵的作用。
患者需要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2.穿弹性袜:穿弹性袜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淤血。
应配合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型号和大小的弹性袜。
3.避免长时间静卧或长时间站立:长时间静卧或站立都会增加下肢淤血的风险,应适当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积极控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积极控制其他疾病的发展,降低患者患DVT的风险。
5.注射抗凝剂: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抗凝剂,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护理:1.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肿胀、疼痛、发红等,并记录病情。
2.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条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
3.提升患肢:提升患肢可帮助减轻下肢淤血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将患肢抬高。
4.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镇痛、消炎等措施,以缓解症状。
5.配合医生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抗栓药物等。
护理中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教育:1.宣传预防知识:向患者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预防的重要性及相应措施。
2.注意用药规范:告知患者抗凝剂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等,以及注意事项,如避免服用其他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避免长时间吃生肉等。
3.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穿戴弹性袜,如何控制其他疾病的发展等预防措施。
4.规范活动:教育患者在床上或活动中如何正确变换姿势,如何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等。
5.随访观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随访制度,定期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计划。
在预防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要通过亲切关怀和积极沟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提高治疗的效果。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以下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护理措施:
1.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如早期起床、走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 静脉疏通:使用加压袜或弹力绷带等有效手段,帮助下肢静脉回流血液。
3. 保持水分平衡:饮水量充足,避免脱水,以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性。
4. 睡姿调整:尽量保持仰卧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平躺或坐位,对于无法翻身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改变体位。
5. 术后抗凝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如注射肝素或服用抗凝药物。
6. 早期的物理预防:使用压力设备,如间歇注压装置(IPC)
或主动脉泵,来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7. 防止受伤和压迫:避免下肢受伤,减少长时间受压,如长时间坐位、交叉腿等。
8. 风险评估和教育宣传:对于居家或住院患者,要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对于高危人群进行详细的教育宣传,提醒其注意预
防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预防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如果未及时进行护理干预,DVT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血栓栓塞。
因此,在患者发生DVT后,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下面是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常规措施:1.早期识别和评估: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等。
对于存在DVT风险的患者,如长时间卧床、手术后、中重度外伤患者等,应及时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并根据病情评估患者的DVT风险。
2.预防措施:对于高危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穿着弹性袜、使用DVT预防药物等。
对于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长时间卧床,如进行床边肢体运动、定期翻身等。
3.监测DVT病情:对于已经发生DVT的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包括观察下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色泽变化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以排除肺血栓栓塞的可能。
4.伤口护理: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是有开放性伤口,应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护理,如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5.应用药物:对于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应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护士在给药之前,需要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应教育患者及家属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副作用的观察。
6.定期评估DVT风险: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DVT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血栓指标,如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等,以及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7.鼓励活动:对于患者来说,适当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鼓励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或是早期起床行走,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活动引起的损伤。
8.提供教育和支持:护士在照顾DVT患者的过程中,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
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普及、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康复指导等。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定义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
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 回流障碍性疾病。
病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 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 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 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 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 形成的因素之一。
血液高凝状态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 — 见于休克、创伤、手术、组织
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药物所致 — 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内溶血等 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肝素血小板抗体。 疾病所致 — 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癌肿、糖 尿病、高胱氨酸尿症、高脂血症、红斑狼疮、妊娠 和脓毒血症等。
病因
• (一)主要原因 • 血栓是最常见的肺栓子。70%~95%是由 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 及其分支的。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 其他栓子:如有脂肪栓、空气栓、羊水、 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 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静脉血 栓形成的条件是血流淤滞、静脉血管壁损 伤和高凝状态。
肺栓塞的观察
•
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 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 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 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定义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 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 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 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 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 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 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 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 在肺栓塞基础上进一步发生肺组织坏死者,即称 为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
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二)活动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三)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
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动脉采血可选用桡动脉穿刺。
(四)药物预防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
(速避凝)由于抗凝作用强,很少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凝血酶时间等优点,在预防DVT上取得较好效果。
常用速避凝2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
在应用速避凝时应注射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有无过敏反应。
(五)严密观察DVT的症状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应经常观察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一)一般护理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屈曲15°。
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
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可用厚约10cm软枕垫于患肢下。
(二)溶栓护理溶栓治疗主要用尿激酶。
尿激酶全身用药时通过周围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溶栓药物,用药剂量大,2个月以内活动性出血的脑卒中、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禁用此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外科手术和创伤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诱因,如骨折等。可由于血小板数增高、 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造成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
其它因素
以下肢多见,通常首先发 生在腓肠肌深静脉内,向 上可以延伸至腘静脉、股 静脉和髂静脉;上肢深静 脉血栓较少见,可继发于 静脉炎和导管留置术后。
b足踝关节旋转运动: 30次/组, 6组/d,
双足主动旋转运动
踝关节做伸、内旋、屈、外展的 “旋转” 运动 双足主动伸屈运动:踝泵运动 双足主动旋转运动 踝关节做伸、内旋、屈、外展的 “旋转”运动
踝泵:主动屈伸踝关节(见上图)。躺着或者坐在床上不用动, 大腿放松,缓慢但是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 度之内,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 ( “背伸”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 自己)之后再向下踩( “跖屈”让脚尖向下),注意要在最大位 置保持5-10 秒左右,目的是让肌肉能够持续收缩。反复地屈伸踝 关节,每小时至少练习10 次。
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 高和肤色加深;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VT的关键:加强观察,认真 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 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 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如两侧 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及时通知医师, 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 。 补充:每日定时测量肢体周径,一般测量髌骨上 下10cm和内踝以上15cm的周径。
(一)疼痛 是最早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 血栓远端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感 受器的缘故。大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 沟区域,大多数病人主诉下肢疼痛性痉挛或紧张感, 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
Company Logo
与静卧相比,足踝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均可增加
股静脉血流的峰速度和平均速度,且主动运动 增加血流速度的幅度明显高于被动运动。
“环转”运动引起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增加值为
各运动形式之首。
物理预防方法
作用:改变肢体血流淤滞状态。
梯度压力弹力袜 (GCS)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IPC)
足底静脉泵 ( VFP)
药物预防
遵医嘱正确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等药 物、普通肝素UFH 慎用止血药 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3避免脱水
4戒烟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5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6 手术操作轻巧 内膜损伤 7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8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尽早 避免静脉
下床
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尽早下床
①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踝关 节被动运动。尤其是左侧 a人工挤压腓肠肌:避开伤口行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被动按 摩(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0分/次,3次/d。
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或 者是唯一的症状,除少 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而表现为双下肢肿胀外, 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 胀。肿胀的程度依静脉 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而定。
Company Logo
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继发性代偿反应。如果血栓累 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股静脉血栓段,可有明显 的下腹部和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减退,导致浅表静脉曲 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为DVT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预防DVT 的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基本预防
1 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 腿下单独垫枕;加强观察 2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特别 是反复穿刺、尤其是左侧
物理预防
遵医嘱: ①足底静脉泵 ②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③梯度压力弹力袜 下列情况禁用:
①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 肿和下肢严重水肿 ②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 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③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 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术), 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 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 畸形等
Company Logo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可作为DVT患者的常规检查 方法) 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针对DVT的危险度分级,加强对具有高危和极高危 发生DVT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 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 患者的警惕性;讲解下肢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 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TED梯度压力弹力袜对腿部提供有效压力模式
腿弯 8mmHg 大腿 10mmHg 小腿 14mmHg
大腿根 8mmHg
踝 18mmHg
T.E.D.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DVT
明确的压力梯度18,14,8,10,8mmHg,
膝关节活动自如,透气性强
增加血流速度138%,防止
血管过度扩张导致 血管壁的损坏。
ICU ZY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 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髋部骨折及术后 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 长期卧床患者
静脉血流滞缓:常见于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病人。 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 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血流减慢
高凝状态 血管壁损坏
长统
(膝上型,至大腿根部)预防DVT 效果 更好,但要求较高。 短统 (膝下型)适应性则较强
规格选取
腿长袜子(脚后跟到臀弯长度为73.6CM-83.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