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与出院安全流程
⑴对外出检查、转科、治疗与出院的患儿,应有护士双人核 对患儿手圈识不带与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不、年龄、 住院号、床号。 ⑵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 间,依照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护送人员 并与其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与床头卡,核对患儿检查 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核对后专人陪同外出 检查,患儿检查完回室后,再次由护送人员与护士双人核对, 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接着 治疗。
6、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 医院监控部门应24小时监控新生儿病区的通道,防止 有人私自抱走患儿。
7、当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病区医生与护士应在第 一时间通知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依照角色分工 组织人员妥善将患儿撤离病区。
8、患儿住院期间必须佩戴身份识不腕带,如在沐浴、 检查治疗时损坏了,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不腕带,要 双人不包括助理护士与清洁员,核对病人的信息确认 无误后补戴。
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灭 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的湿 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 换一次做终末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暖箱、辐射台清洁、 消毒有记录。
③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重复使用。 ④患儿使用的包被、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
。 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⑺、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用500mg/L含氯 消毒液擦拭。病室窗台、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 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次。一桌一布,如有污染随时消毒。 ⑻、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室,防止 交叉感染。 (9)发现特别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 药菌株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 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 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 不得交叉使用。。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⑴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 规章制度与工作规范,并依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 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⑵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与手术器械 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⑶病室空气要清新,每月做空气培养。
⑷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 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 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 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 ⑽、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 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 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 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马上脱掉手套并洗手。
• ⑾、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4、暖箱、辐射台的安全管理及应用。
⑸依照实际需要配置其她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⑴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与相关诊疗 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⑵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 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⑶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 检测,幸免造成院内感染。
(1)暖箱、辐射台应有注册护士或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用。 使用前应了解暖箱的作用、习惯症、方法与注意事项,具 体内容可参考“仪器操作指南”,如有疑问,应向资深护 士、医生或设备科咨询确认。 (2)使用前暖箱、辐射台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灭菌 注射用水、检测各项显示指标,选择箱温/肤温控制模式, 并预热。 (3) 使用中的暖箱、辐射台应每天检查灭菌注射用水 是否足够,及时添加。同时,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箱体外, 并记录。每周更换暖箱,总消毒一次,并记录。 (4) 患儿置于暖箱、辐射台后,放置合适体位,观察患儿、 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⑸依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与报告制度,定期 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 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缘 故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马上停止 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⑹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 下原则:
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 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 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 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Biblioteka Baidu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 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依照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与护士,人员梯队结构 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⑷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 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⑸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 确保诊疗、护理与患儿的正确。
(6)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不得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与妥善保管
感谢您的聆听!
⑶ 患儿转入时,责任护士应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双向核对, 检查患儿的全身皮肤及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内容包括姓名、 性不、年龄、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患儿所需携带的各类物品 包括胸片、CT片、门诊卡与患儿的药物,核对正确后,责任护 士接受患儿。 ⑷ 患儿出院时,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与另一护士双人 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与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不、年龄、 住院号、床号。抱给家长时,做开放式提问,让家长讲出患儿 的姓名、性不,与腕带核对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 并作穿刺点的护理指导,并将患儿交给家长,让家长出具身份 证明,并做好记录。
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快速有效 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依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 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 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 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 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落,幸免温度无限制加热,如选
肤温检测,探头置于新生儿的腹部,避开肝脏,紧贴皮肤。每 班更换探头部位。
(6)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于重症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并做好交 接班。
(7)暖箱、辐射台使用后应终末消毒,未使用的暖箱、辐射台 应每周维护,保证其呈备用状态,并记录。
(8)暖箱、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 送设备科修理,并记录。
5、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与出院安全流程
⑴对外出检查、转科、治疗与出院的患儿,应有护士双人核 对患儿手圈识不带与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不、年龄、 住院号、床号。 ⑵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 间,依照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护送人员 并与其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与床头卡,核对患儿检查 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核对后专人陪同外出 检查,患儿检查完回室后,再次由护送人员与护士双人核对, 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接着 治疗。
6、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 医院监控部门应24小时监控新生儿病区的通道,防止 有人私自抱走患儿。
7、当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病区医生与护士应在第 一时间通知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依照角色分工 组织人员妥善将患儿撤离病区。
8、患儿住院期间必须佩戴身份识不腕带,如在沐浴、 检查治疗时损坏了,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不腕带,要 双人不包括助理护士与清洁员,核对病人的信息确认 无误后补戴。
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灭 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的湿 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 换一次做终末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暖箱、辐射台清洁、 消毒有记录。
③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重复使用。 ④患儿使用的包被、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
。 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⑺、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用500mg/L含氯 消毒液擦拭。病室窗台、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 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次。一桌一布,如有污染随时消毒。 ⑻、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 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室,防止 交叉感染。 (9)发现特别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 药菌株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 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 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 不得交叉使用。。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⑴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 规章制度与工作规范,并依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 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⑵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与手术器械 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⑶病室空气要清新,每月做空气培养。
⑷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 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 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 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 ⑽、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 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 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 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马上脱掉手套并洗手。
• ⑾、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4、暖箱、辐射台的安全管理及应用。
⑸依照实际需要配置其她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⑴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与相关诊疗 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⑵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 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⑶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 检测,幸免造成院内感染。
(1)暖箱、辐射台应有注册护士或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用。 使用前应了解暖箱的作用、习惯症、方法与注意事项,具 体内容可参考“仪器操作指南”,如有疑问,应向资深护 士、医生或设备科咨询确认。 (2)使用前暖箱、辐射台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灭菌 注射用水、检测各项显示指标,选择箱温/肤温控制模式, 并预热。 (3) 使用中的暖箱、辐射台应每天检查灭菌注射用水 是否足够,及时添加。同时,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箱体外, 并记录。每周更换暖箱,总消毒一次,并记录。 (4) 患儿置于暖箱、辐射台后,放置合适体位,观察患儿、 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⑸依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与报告制度,定期 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 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缘 故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马上停止 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⑹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 下原则:
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 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 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 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Biblioteka Baidu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 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依照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与护士,人员梯队结构 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⑷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 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⑸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 确保诊疗、护理与患儿的正确。
(6)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不得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与妥善保管
感谢您的聆听!
⑶ 患儿转入时,责任护士应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双向核对, 检查患儿的全身皮肤及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内容包括姓名、 性不、年龄、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患儿所需携带的各类物品 包括胸片、CT片、门诊卡与患儿的药物,核对正确后,责任护 士接受患儿。 ⑷ 患儿出院时,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与另一护士双人 核对患儿身份识不腕带与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不、年龄、 住院号、床号。抱给家长时,做开放式提问,让家长讲出患儿 的姓名、性不,与腕带核对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 并作穿刺点的护理指导,并将患儿交给家长,让家长出具身份 证明,并做好记录。
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快速有效 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依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 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 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 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 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落,幸免温度无限制加热,如选
肤温检测,探头置于新生儿的腹部,避开肝脏,紧贴皮肤。每 班更换探头部位。
(6)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于重症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并做好交 接班。
(7)暖箱、辐射台使用后应终末消毒,未使用的暖箱、辐射台 应每周维护,保证其呈备用状态,并记录。
(8)暖箱、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 送设备科修理,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