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
马克思原理答题技巧及公式
马哲公式第一种题型:请运用哲学原理(常识,道理,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或者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 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要坚持实事求是. 3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4.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抓住机会促成飞跃. 6.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7.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8.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联系的看问题. 9. 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要重视搞好局部.优化系统内部结构. 10. 矛盾普遍存在,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11.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 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13.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要抓住重点. 14.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要抓住主流. 15.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7.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8.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9.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20.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1.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第二种题型: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诉材料.参考答案如下:1. 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3.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要坚持实事求是.第三种题型: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参考答案如下: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看问题。
2.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4.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 矛盾普遍存在,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6.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四种题型: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参考答案如下:1.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 人的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复杂性,是不断向前发展的4. 真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条件性5.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种题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参考答案如下: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3.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4.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世界经济:1、(关键词)国际新秩序6句美国3句:美国打着建立新秩序旗号,实际是维护旧秩序;国际旧秩序的实质就是国与国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压迫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谓美国的领导,就是维护这种不平等。
主观题答题模板——马原部分
考研政治——马原主观材料题答题思路本科目一般只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命制分析题,分析题的答题思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辨明问题设定的范围——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第三步:回忆与原理相关的知识点内容。
第四步:运用原理结合材料进行作答。
隆重推荐:攻克哲学分析题的必杀秘籍——主题背诵法。
(1)以主题关键词抓核心。
(2)寻找相关原理,借助思维网络,快速便捷覆盖所有考点,建立考点有效联络图。
先写所涉及的原理,再结合材料。
考生要注意,阅卷是采点给分的,在作答时一定要先写材料所体现的最重要的原理,再根据重要程度依次作答,答题的点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以2015 年考研政治真题第34 题第(1)问为例: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
第一步,从题干关键词可知,本题考查互联网即高科技的发展,因而确定考查范围为唯物史观。
第二步,带着问题通读材料。
在材料中,阿里巴巴的宝库代表的是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潘多拉的魔盒代表的是消极作用,因此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
第三步,追溯与材料相关的原理,在答案中明确原理要点。
唯物史观中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既可以积极造福人类,也能够带来消极后果。
第四步,结合原理,总结材料,运用材料进行作答。
材料强调“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
也就是说,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决定的。
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的作用取决于社会,所以根本的是要变革社会,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马原分析题如何做答
马原分析题如何做答主要从马原分析题的命题方式、答案设定和评分细则三个方面来说。
一、2012年第34题:材料1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
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日)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4分)【答案要点】(1)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2分)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2分)(注:如果考生从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或从规律的特征的角度,或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1.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5.规律及其客观性6.共性/矛盾的普遍性/一般和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个别的关系再来分析2018年的马原分析题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和常考原理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和常考原理马原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套路1.第一问是对一个具体的事例进行哲学上的解释,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答案是该事例反应的哲学原理。
答题就是罗列和阐述原理。
有可能成为答案的原理应在世界的物质性、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范围内。
需要调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范围内原理的可能性极小。
从近4年真题来看,认识论部分的原理考查得比唯物辩证法多。
2.如果第一问的题干中给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比如2011年第34题第一问“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规定了原理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与自然关系”范围内,答题时就不要调用此范围外的原理。
3.如果第一问不但规定了原理所在的范围,而是直接给出了原理,比如2013年第34题第一问“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那么答题除了要将原理阐述清楚,还需要将原理中设计的的概念定义答出。
这一题就需要答出“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定义。
4.第一问通常不需要结合材料5.如分析题设置三问,其中的第二问与第一问一样,也是从具体到抽象。
与第一问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问答题除了要阐述和罗列原理外,还需要适当结合材料。
否则会丢掉这一问一半的分数。
6.无论设置三问还是两问,分析题的最后一问都是考察从前面设问中抽象出来的原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这一问就变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考查,没有经过专门的哲学训练,我们一般比较擅长由具体到抽象和由具体到具体的思维,不大擅长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所以这一问的难度就比较大大。
答题时不要自己去演绎,也不要胡乱联系材料,而应调用学习过的与改造世界相关的方法原则。
马原分析中答题中常用的原理(1)人与自然的关系(2)联系与发展(事物的普遍联系)(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质变与量变(5)肯定与否定(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7)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9)认识与实践(10)认识的本质(1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3)真理与谬误(1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毛中特分析题答题套路毛中特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答题套路1.毛中特分析题的考查全部集中在四大建设的范围内,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一、唯物论部分(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事物发展的过程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
万学海文2010年考研政治权威预测系列之考研政治点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和答题技巧总结万学海文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钻石卡高级教师芦欣考研临近,万学海文集合考研政治名师团队,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及修订内容,并结合考研政治的命题趋势及特点,在经过反复锤炼之后,分析总结知识要点,为广大考研学子潜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华资料,进一步对今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中之重。
做好最终的考前冲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题万能句万能依据:(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前提,检验标准。
(3)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体现为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答题技巧点拨分析题五步法第一步:逆向审题。
第二步:锁定考点。
第三步:原理阐述。
第四步:展开分析。
第五步:简短结论。
针对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同学们要从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点是紧扣基础,注重大纲。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综合性、灵活性还是现实性,都是以基础性为起点,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因此,考生应注重对有关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吃深吃透。
同时要注意区分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对那些新增知识点和命题频率高的知识点更要重点掌握。
第二点是综合理解考点关系。
从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第一,概念与观点之间;第二,概念与概念之间;第三,观点与依据之间;第四,观点与意义之间;第五,观点与观点之间。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万能答题模板一、唯物论部分(一)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原理内容】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三)事物发展的过程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解答技巧
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解答技巧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虽然分值与毛中特、史纲、思修、当代相同,都是10分,但这道题的难度和灵活度会超出其他4科。
暑假强化阶段也正是提高阶段,这个时候就要针对各科目的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对于马原分析题来说,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以一道马原分析题为例来讲解马原分析题有哪些技巧。
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膺。
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6分)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哲学第三、四章的内容,考查真理的具体性、辩证法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回答本题使用演绎分析的方法,先答相关原理,然后进行推理阐述。
回答本题的第一问,先要阐述真理的具体性原理,并用以分析说明庙僧的失当之处就在于离开了具体事物、具体条件,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错误。
马原做题小技巧
马原做题小技巧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学习《马原》时有帮助的小技巧:
1.理论联系实际:马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做题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中的关键。
2.关注时事:马原的内容与时事紧密相关,因此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变化,掌握一些新的实例和案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深入阅读原文:有时候,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可能需要深入阅读相关的原典著作。
阅读《资本论》等著作,可以对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4.注重基本概念:马原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非常重要。
5.多做题:考试前,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往年试卷,有助于熟悉题型和提高解题速度。
6.参与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观点,有助于拓宽思路,理解多个角度对问题的看法。
7.背诵重点内容:对于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定义等,适当的背诵可以帮助记忆,便于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8.留意教材结构:马原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写的,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整体理解有帮助。
以上小技巧是一些建议,具体的学习方法可能因个人习惯和教学方式而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兴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马原分析题总结(最终版)
马原分析题总结(仅供参考)一、分析题答题思路分析大题三步走:①是什么?联系原理,照抄理论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②怎么讲?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这个材料告诉我们·······;③怎么干?提出行动,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分析题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什么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二、怎么讲◇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干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③“少生孩子多种树”:ⅰ. 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ⅱ. 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分析题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一切一、是什么: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1)矛盾双方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3)共同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马原答题技巧
马原答题技巧
马原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其答题技巧对于准备参加政治考试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原答题技巧的内容:
1. 熟悉马原理论:马原是中国政治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试重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
因此,在考试前应该先对马原理论进行系统的复习,掌握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
2. 把握答题节奏:政治考试答题时间有限,因此在答题过程中要把握节奏,先回答一些容易得分的问题,然后再回答一些难题,最后进行总结和概括。
3. 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马原答题技巧要求考生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要认真思考,逐步分析,形成清晰的思路。
4. 灵活运用答题技巧:政治考试答题技巧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例如问题分析法、观点比较法、举例说明法等,以更好地回答问题。
5. 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马原答题技巧要求考生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观点,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题。
马原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对马原理论进行系统的复习,把握答题节奏,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同时注意细节和语言规范。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政治考试。
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
(必看!)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这篇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巧以及复习方法。
此前还有8套卷使用方法、分析题复习方法、形势与政策复习方法等文章,还没有看过的同学可以往前翻微博。
【复习方法】马原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提问不明确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是要培养的,因为一旦原理选错,写得再好也没用,而其他学科分析题多少还是能够围绕材料中来写的。
从练习角度讲,有两个资料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一个是真题,一个是8套卷。
首先是做真题,学习审题答题技巧(后面有实例),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到哪些原理是容易命题、经常命题的。
比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在08、09、11、12年连续命题,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原理,在头脑里搭建的框架图中也必须明确这个原理的位置。
之前我已经多次强调,做马原分析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
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来,头绪没有整理清楚。
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中给出的12页哲学逻辑图,自己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
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提要》逻辑图的第7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在08、01年考查,③在01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2013年)。
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8页),需要把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
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又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
马原分析题做题技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
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
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
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
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万学海文政治教研室徐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1.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
其次: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角度。
据此,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再次: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
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
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
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
最后:最好学会运用反证法。
试题要求我们证明的主题是A,在把A真说清之后,可设A 的矛盾命题非A,要努力暴露非A的弊端,这是方法论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试题要求我们阐述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答完后可以批判一切从主观出发。
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
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
2.梳理解题线索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
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
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马克思原理分析题套路及模板
马原分析题目解答方略解题注意四点一、分析题目的答案是参考答案,即答案并不唯一,写的内容与标准答案意思相近,或者是所写内容包含答案给出的要点即可;二、题目考察的原理最好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展开分析;三、如果不能确定具体考察了哪几个点,把感觉有联系的都写上,多写,错写不扣分,少写就没分了;四、高分解答必须包括的几部分: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的详细分析)。
读不懂题目,即不知道在问什么,不知道是要考察什么原理?二、解答题目知道了考察什么原理后,不知道怎么作答可以得分,或怎么作答可以得高分?(先找关键信号词,再去对应考察的原理)马原绝大部分分析题目出自于辩证法和认识论。
对于理解题目,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先阅读题目,再去看材料。
所要考察的原理体现在题目中,通常题目的关键词主要有三类,下边将通过列举往年的考题来阐明这三类以及其答题策略:1、范畴词2017-34(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看,为何人们会对AI技术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2014-34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2011-34 (2)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项出路”。
2015-34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蚂蚁”和“大象”的关系?答题套路:先缩小范围,找出所考察的几个原理,然后再解答。
具体见下一部分答题模板举例。
2、原理词2016-34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2012-34 (1)打碎花瓶这一现象汇总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2013-34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答题套路:默写原理内容,具体见下一部分答题模板举例。
3、分析词2017-34(2)如何理解“用好AI关键还在人类本身”?2015-34 (1)联系自身实际。
分析为什么“互联网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2010-34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2011-34 (3)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找出路”。
马原材料分析题无从下笔?五大题型答题思路帮你解决
马原材料分析题无从下笔?五大题型答题思路帮你解决摘要:马原材料分析题不知道从哪开始复习?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马原分析题的黄金模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本文主要为大家分享了马原分析题的六个问题与五个原理要点,希望大家看完掌握了这几个问题及原理,都能牢牢掌握马原的知识点,遇到各种分析题都不方。
一、六大问题实践、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问题;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问题;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问题;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
二、五大原理要点(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1、如何判断题目考查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如果材料中出现反义词类关键词,说明命题人考查的是对立统一规律。
2、原理要点(用它们组织答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⑴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裂。
⑵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⑴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千事物发展始终。
[由此衍生的方法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⑵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矛盾不同。
(用他们组织答案)[由此衍生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3、问: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套用模板解题步驟:第一步,定位关键词见材料中关键词。
第二步,绑定关键词[关键词#1]:败中取胜取对应对立统一规律之矛盾的同一性。
[关键词#2]:化腐朽为神奇一化对应对立统一规律之矛盾的同一性。
第三步,组织采分点,提炼答案(1)题目涉及原理本题所考查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有: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就是斗争性,统一就是同一性。
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最新考研马原哲学分析题7 步走的答题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解题技巧 一、34题是用哲学原理分析小故事,哲学原理往往有限定 (限定有五种情况) 1.三问或两问有共同限定(大标题限定):作答时要求考生三问或两问都严格根据题目限定的范围找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2.三问或两问每一问都有限定(分别限定):作答时要求考生每一个问题都严格根据题目限定的范围找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3.三问或两问只有一问有限定:回答限定问题时,要求考生严格根据题目限定的范围找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回答没有限定的问题时,建议考生先根据有限定的问题的限定范围找出相应的哲学原理。
若考生实在找不出,可以从其他范围思考。
4.四个范围某个领域有限定:考生务必注意唯物论的哲学原理有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之分;辩证法的哲学原理有两大总特征、三大规律、五对基本范畴之别;认识论的哲学原理包括认识论、真理观、辩证思维方法;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发展动力、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考生做分析题时请注意四个范围内某个小领域有限定,否则按照四个范围作答不给分。
请考生参考2009年34题(第一问,指出故事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命题人出题是进一步限定,考生只有回答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原理才能得分。
5.用某个原理或者某个原理内容的一部分去限定:如果用某个原理去限定,比如: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
此类原理是完整的哲学原理,考生作答时只须写出哲学原理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用哲学原理分析即可。
如果用某个原理内容的一部分去限定,考生只须写出此限定的哲学专有名词的定义,然后结合材料用哲学原理分析即可。
特别注意: 34题小故事如无限定,考生只需写出正确的哲学原理,即可得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总结 (一)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技巧班马原分析题
技巧班马原分析题第一问提出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明确提出用哲学当中某一部分的相关原理来回答问题。
第二种是没有给定范围,只说材料体现什么哲学原理,或者指出某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
马原这门学科分析题的考察方式,一般是通过故事或预言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让考生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第一问明确提出问题的方式主要存有两种,第一种回答方式,如年第一问,从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视角看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观点和评价?这样的问法稍微直观些,学生只须要根据取值的原理,去分析、认知材料。
我们的答题思路是这样的:1.写出原理的内容,若题干是某某和某某的辩证关系,此时可以,先分开解释这两个概念,在写出它们的关系;2.将原理和材料相关的内容结合。
第二种回答方式,例如:年第一问,从击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归纳出来的“打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够协助人们恢复正常文物、陨石等无人知晓原貌的物体?这样的问法,就存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须要从自己储备的所有哲学原理中,萃取可以使用的原理。
我们的答题思路是这样的:1.通过阅读材料,首先写出你认为很明显的哲学原理,再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材料,因为题干没有明确指出范围,这就意味着材料反映的哲学原理不止一个,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尽可能多的挖掘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
2.参照第一种方式的的思路。
第一反问的答法,学生也可以实行写下一个原理,分析一下材料,这种形式。
第二问通常是考察方法论的意义,题目有时会问这个材料或者某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如:年,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考生一定要准确的嗅到出题老师的意图,一定不是问你有什么看法的,一定是在问原理有什么意义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怎么做
马原理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怎么做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理)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科,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马原理的期末考试中,材料分析题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题型。
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够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马原理期末考试题材料分析题的解答。
步骤一:仔细阅读材料在解答马原理考试题材料分析题前,首先要彻底理解所给的材料。
通过反复阅读和理解材料文本,注意记下关键信息、观点和论据。
确保对材料内容没有遗漏和误解。
步骤二:分析材料的背景和时代背景每个材料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了解材料的背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考虑一下材料与马原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和关系。
其次,了解材料所属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情况,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材料。
步骤三: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观点和论据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取出其中的关键观点和论据。
观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判断或主张,而论据是为了支持观点而提出的具体事实、数据或逻辑推理等。
通过提取关键观点和论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步骤四:分析材料中的问题和主题在材料分析题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或多个问题或主题。
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出其中的问题和主题,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
可以结合课程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将问题和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联系和融会贯通。
步骤五:回答问题和分析观点根据步骤四所得到的问题和主题,结合步骤三中提取的关键观点和论据,开始对问题进行回答和分析。
可以采用逐一解答的方式,逐个分析每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论证。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相关阅读材料,进行论述和分析。
步骤六:总结材料分析的观点和结论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进行总结。
在总结时,可以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和分析进行概括,强调关键观点和论据的重要性。
马原理分析题相关原理及解题技巧
马原理分析题相关原理及解题技巧纵观近年来的马原理分析题一般会运用到相关原理来进行题目的解答,主要的原理集中在第二、第三章,接下来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就涉及到分析题的重要原理做一梳理。
先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相关的内容。
原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网上的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中介是事物普遍联系的环节和媒介。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如果马原理的分析题要拿到理想的分数,就要先把基础的原理记牢,然后再根据题目解答,进行相应的分析。
可以分为以下方面:一是划分层次,明了题意。
考研政治的材料分析题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
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所以要对其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
此方法有助于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
读懂材料,明了题意是我们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二是审清设问,明确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
2014年11月11日20:52:17 肖秀荣教授
这篇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巧以及复习方法。
更详细的讲解可以去看我的《讲真题》的第二个配套视频。
还没有看过我的冲刺阶段复习方法指导文章的同学,可以去我的置顶微博查看。
马原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提问不明确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要去仔细研究真题、做真题来体会。
真题是我们复习这门课分析题的最佳资料,从中你也可以看到哪些原理是容易命题、经常命题的。
比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在08、09、11、12年连续命题,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原理,在头脑里搭建的框架图中也必须明确这个原理的位置。
之前我已经多次强调,做马原分析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
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来,头绪没有整理清楚。
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中给出的11页哲学逻辑图,自己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
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提要》逻辑图的第6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在08、01年考查,③在01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2013年)。
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7页),需要把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
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又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
实际上,在真题的标准答案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也是同学们要通过研究真题,从真题的标准答案中学习的。
把这种常见的“套话”记住,在结合材料组织语言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可用,可以让回答更加“丰满”。
上图为《知识点提要》哲学逻辑图中认识与实践相关框架图汇总
【审题技巧】
马原分析题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不要怕浪费时间,如果原理找不准,写的再多再好也没用。
如果点踩到了,自己围绕知识点再加一些“套话”(比如前面提到的,要按规律办事,采取科学的方法,勇于创新等),10分就可以拿到7、8分。
下面我先给大家分析一下马原分析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隐晦的问法,比如2010年梅兰芳这道题的提问:(1)
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这类提问难度较大,需要自己完成整个分析过程。
还有一种是限定性的问法,比如2006年34题第一问: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
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2009年34题第一问: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这种提问方式明确告诉了考生要从某个角度分析,难度略低,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限定,每年考试都有考生忽略了这种限定,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下面我将主要讲解第一类难度较高的提问如何从审题来分析所考原理。
提问中的提示(篇幅所限,具体题目材料可参考《讲真题》)
1.(2004年真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这道题考察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很多考生对这个考点比较陌生,很容易找偏方向。
但是如果审题仔细,此题第二问中实际上已经点出了第一问要回答的考点,抓住这种明确的提示就大幅降低了第一问的难度。
2.(2010年真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这道题的第三问实际上已经点出了第一问就是在问为什么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难免发生错误,当然第一问即使没有提示也是比较好答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同学考虑使用矛盾普遍性来回答。
(2011年34题第二问)
题干中的提示
为了给大家多留下一些题独立思考,这里我还是使用2010年梅兰芳“错成经典”的例子。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这道题的题目材料中有两处需要注意:
1. 第二段这三行,完全属于总结陈述,“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
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求胜,化腐朽为神奇。
”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转化的意思,因此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来解释,具体来说就是标准答案的前半部分“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
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
2. 第一段,“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
这句话就是在从梅兰芳个人角度讲能够“错成经典”的原因,因为他是大师,有深厚的功底和应变能力。
所以考生完全可以把这句话改写成自己的话:标准答案的下半句就是“梅兰芳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力,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答案组织】
马原的答案是很简练的,判卷的时候也是踩点给分,这点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标准答案来体会。
比如说梅兰芳这题的真理与谬误对立统一关系,只需点明对立统一,相互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即可。
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提问相对是比较开放的,如果感觉到关键句不够,或者原理找得不是很明确,至少应该用自己的话结合题目来进行改写。
比如还是以2010年真题为例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这里比较明显可以想到的原理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矛盾转化,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同学们可以通过研究真题的标准答案来学习如何组织语言。
真题答案:
“我们要正视失败和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应对,促成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这些话毫无疑问不是教材上可以死背的现成知识点,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这种答题模式,实际上有一定作文功底的话是完全可以发挥出来的。
政治这门课在考试的时候必然是要多写一点的,这种编话的方法是应该结合真题研究的。
启示类提问
这种提问是开放性很强的,比如
2014年真题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这一问一定要结合第(1)问中涉及到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回答(提问中要求的“上述事例”)。
那么肯定要提到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此外,需要同学们研究真题来体会和学习的,就是这一问的后两个得分点,“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这就是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积累的经验,前面我讲过,“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都是很好的应对启示类提问的“套话”。
此外还有“要用辩证思维方法”、“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应该加以总结,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哲学框架图里每个原理后面给出的方法论意义,这种“文字储备”是应对启示类提问的资本。
【练习】
我建议同学们把近10年真题中的马原分析题都研究一遍甚至多遍,然后在哲学框架图上加以标记,反复识记,一方面是训练找原理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是学习如何结合材料组织语言,毕竟很多同学最怕的就是分析题没有话说。
真题完成之后可以去做《8套卷》里的马原分析题,不要求语言组织得多好,起码应该找到相应的原理。
如果做真题分析题感觉还找不到方法的话,可以去听我在《讲真题》第二个配套视频里的详细讲解。
最后祝同学们复习顺利,最后一个多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