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合集下载

MPA《公共管理基础》(基础理论和试题)

MPA《公共管理基础》(基础理论和试题)

A. 部门间垂直领导关系与水平领导关系并存
B. 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 C. 有利于克服政出多门 D. 有助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章 公共决策
一、思考题 1,名词解释: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2,何谓决断子系统?简述其特点和作用。 3,简述行政决策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4,群体决策的优势何在? 5,多数规则有哪几种变异形式?
MPA辅导班 《公共管理基础》讲义
开篇叙述
A、关于MPA
MPA 是 公 共 管 理 硕 士 (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的英文缩写。 MPA 学位教育培养的是从 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 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营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 共政策、公共事务或公共管理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 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 策分析者。 MPA属职业背景教育,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 主,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教学 方法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及社 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教学目的在于公共管理实际能力的培 养和训练。
6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管理学应运而生,形成了独立 的科学学科。
7,最早系统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8,魏劳毕(魏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 )、古德诺、 怀特、戈德特纳的“行政”观
9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引 入政府行为理论
10 ,泰罗 —— 科学管理原理; 法约尔 —— 管理五职能说和 14项一般原则; 梅奥——霍桑试验; 巴纳德——动态平衡 理论; 西蒙——决策理论; 麦格雷戈——X-Y理论; 马斯 洛——需要层次理论;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 韦伯— —科层制; 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 亚当.斯 密——经济人理论和分工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公共管理基础体系

公共管理基础体系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体系与知识点总体系: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总论管第二章公共组织主理第三章行政领导体学第四章公共决策行为或公第五章沟通与协调手段共管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理行第七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基政第八章公共财政管理保障础学第九章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第十章政府工具第十一章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趋势管理的含义: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六层含义)管理的职能:计划(首要)、组织(载体)、领导(核心)和控制(过程)。

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第一、管理与管理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是具有科学性一理论的演进和艺术性的活动。

有科学知识体系和客观规律—科学性;创造性的灵章活运用规律—艺术性;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理论的演进: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公阶段。

(见图表)共管行政的含义: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理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导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和权威性。

论相关概念辨析:政治与行政。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观点。

行政与立法、司法,这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二、行政与行政行政学: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理论的发展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行政理论的发展:首先诞生于美国的原因:1、“行政国家的出现”;2、“文官制度”改革运动的发展;3、多种学科的形成和发展;4、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发展: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

(图表)三次重大理论转变:传统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P-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B-途径来自商学院的“商业途径”。

公共管理学课件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学课件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招聘筛选的方法 ❖ 1、求职申请表的筛选 ❖ 2、测试 ❖ 招聘测试是指在招聘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和经验方法对应聘者加以客观鉴定的各种方法的 总称。 ❖ 心理测试 ❖ 知识考试 ❖ 情景设计,在特定场景下, 以考官对考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 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 质的一种考试活动。
以顾客满意为奖励的基础 有顾客进行工作或技能评价
❖ ②企业的发展阶段。
企业发展阶段 开创 成长 成熟
稳定 衰退 再次创新
基本薪酬 低

酬 形
激励薪酬


间接薪酬 低
有竞 有竞争 争力 力


有竞争 力


有竞争 力

❖ ③企业的财务状况。
高 有竞争力 无高 高低
❖ 3、员工个人因素 ❖ ①员工所处的职位。 ❖ ②员工的绩效表现。 ❖ ③员工工作的年限。
❖ (4)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更有系统性。
❖ (5)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了人”,“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 准则。
❖ (6)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企业管理。
第二节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 职务分析 ❖ 职务分析的含义 ❖ 职务分析又叫工作分析,是指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
需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而普 遍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是对某特定的工 作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所需要的知 识技能等资格条件的过程。 ❖ 工作分析是指对工作进行整体分析,以便确定每一 项工作的7个w:责任者(Who)、工作内容 (what)、工作时间(When)、工作岗位 (Where)、怎样操作(How)、为什么做 (Why)、为谁做(Whom)。

10月联考MPA公共基础模拟练习题

10月联考MPA公共基础模拟练习题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实践抽象法B.实体分析法C.实验法D.系统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答案:ABCD2.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B·Denhardt)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A.政治与行政B.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C.组织与管理D.理论与实践答案:ABCD3.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A.目标B.人员C.经费D.物资设备答案:BCD4.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答案:ABCD5.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非政府性B.组织性C.非营利性D.自治性答案:ABCD6.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中的准政府组织的是()A.居委会B.工会C.福利院D.中国气象局答案:AB7.在我国,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政治性B.非经济性C.营利性D.政府主办并主管答案:ABD8.科层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A.组织标准化B.公、私分明化C.工作秩序化D.管理规范化答案:ACD9.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导向、统领的作用B.影响、表率的作用C.协调、沟通的作用D.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答案:ABCD10.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西方经典领导理论主要有()A.领导魅力理论B.B.权变理论C.行为理论D.特质理论答案:BCD1.科学管理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答案:ABC2.绩效评估的功能包括()A.控制功能B.激励功能C.开发功能D.沟通功能答案:ABCD3.影响薪酬制定的内在因素有()A.职员的工作性质和劳动量B.年龄和工龄C.组织的经营和财务状况D.工作的时间性和危险性答案:ABCD4.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有()A.政治中立B.政务类与业务类公务员分类管理C.党管干部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答案:ABD5.在我国,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形式包括()A.调任B.轮换C.转任D.挂职锻炼答案:ACD6.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价值因素()A.政治回应B.组织效率C.个人权利D.社会公平答案:ABCD7.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A.计划B.管理C.控制D.协调答案:AB8.阿伦·希克认为公共预算包括的要素有()A.资源发现B.资源申请C.资源分配D.资源保护答案:BCD9.中国的一个完整的预算周期所包括的阶段有()A.预算编制B.批准C.执行D.审计和评估答案:ABCD10.政府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人员支出B.公用支出C.项目支出D.资源支出答案:ABC1.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包括()A.税收部门B.海关C.中国人民银行D.各专业银行答案:ABCD2.地方政府收入预算的执行部门主要是()A.税务部门B.财政部门C.审计部门D.海关答案:ABD3.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包括()A.合法性原则B.及时性原则C.真实性原则D.利益平衡原则和不收费原则答案:ABCD4.信息资源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等活动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主要包括()A.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B.信息技术专业人才C.信息管理专业人才D.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答案:BC5.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渠道包括()A.行文渠道B.媒体渠道C.机构性渠道D.制度性渠道答案:ABD6.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包括()A.机制框架B.经济框架C.建设工程框架D.建设内容框架答案:ABCD7.政务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检索法D.与会法答案:ACD8.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包括()A.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法律制度B.政务信息机构组织管理法律制度C.政务信息安全、保密法律制度D.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答案:ABCD9.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A.信息收集与分析B.公共危机预报C.危机监测D.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答案:ABCD10.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监测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A.信息收集子系统B.信息加工子系统C.决策子系统D.信息发布子系统答案:ABCD1.当代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有()A.普适性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B.资源绩效评估C.行业绩效评估D.专项绩效评估答案:ACD2.根据绩效评估的内容,绩效评估指标的内容包括()A.业绩评估B.反馈评估C.能力评估D.工作态度评估答案:ACD3.经过职能的优化和调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只能仅限于()A.建立完善的经济立法体系B.加强宏观调控C.提供公共服务D.干预企业预算答案:ABC4.美国学者帕特里夏·英格拉姆把当代西方公共部门改革内容概括为()A.预算和财政改革B.结构改革C.程序或技术改革D.相互关系方面的改革E.政府机构之间关系的改革答案:ABCD5.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应该做到()A.积极应对挑战B.摈弃陈旧的思维方式C.创造新模式D.创新观念答案:ABCD6.追求卓越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强调学习,发展企业文化B.主张分权和非中心化C.重视领导能力D.强化团队精神答案:ABCD7.“3E”目标改革指的是()A.经济B.教育C.效率D.效益答案:ACD8.邓小平把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A.党政分开B.权力下放C.司法独立D.机构改革答案:ABD∙ 1.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MPA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MPA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MPA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相关概念1、人事是指用人以治事的过程中有关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事行政(或政府人事管理)是以政府公务员作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政府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3、人事行政作用的具体表现:①保证统治阶级意志得以贯彻和实现,并巩固国家政权;②保证行政管理的运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③对公务员实施有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并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

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1、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①管理方式:业务管理VS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②管理内容:关心的是眼前VS着眼于未来;③管理范围:范围较为狭窄VS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④管理体制:体制僵化,缺乏应变能力VS方式更加灵活。

2、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①在关于人的假定上,把人看作资源;②在管理原则上,以人为中心;③在管理方法上,实行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④在管理内容上,注重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⑤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为决策的核心成员之一;⑥在公务员的管理上,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职位和职责的分配——人力资源的获取——绩效评估和报酬管理——开发——流动和流出管理——雇员关系四、我国公共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1、传统的政府人事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①“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②管理权限过分集中;③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④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各类优秀人才的多样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推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灵活高效的新体制转变。

②可以加快我国人事管理方式的更新,尽快实现由传统单一、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科学、灵活和多样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名词解释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名词解释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名词解释1.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是指组织中成员的集体劳力,包括员工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招募、培训和激励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2. 招募(Recruitment)招募是指在组织中寻找、吸引并选择适合职位的候选人的过程。

招募流程包括职位描述、发布招聘广告、筛选简历、面试和最终选择合适的候选人。

3. 培训与发展(Training and Development)培训与发展是指为员工提供必要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并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培训和发展计划可以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坊等。

4.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反馈和奖励措施,以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提升绩效。

绩效管理可以包括定期评估、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

5. 薪酬与福利(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薪酬与福利是指组织向员工提供的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回报,包括工资、津贴、奖金、保险、假期和退休福利等。

薪酬与福利制度应该公平、合理,并与员工的贡献和市场竞争力相符。

6. 劳动关系(Labor Relations)劳动关系是指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协商和解决劳动争议的过程。

劳动关系管理旨在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雇主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7. 离职管理(Exit Management)离职管理是指处理员工离职的过程。

离职管理包括离职面谈、办理离职手续、归还公司财产和进行离职调查等。

良好的离职管理可以帮助组织保持员工关系和声誉。

结语以上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些常见的人力资源名词解释。

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和提升绩效的关键因素。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复试《思想政治理论与公共管理基础》自命题考试大纲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复试《思想政治理论与公共管理基础》自命题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MPA硕士研究生复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思想政治理论与公共管理基础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一年时事政治)约占50%,公共管理基础约占50%。

4)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0-25小题,每小题1-2分,共10-50分判断题: 20小题,每小题1-2分,共20-4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论述题或材料分析: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分析: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第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一年时事政治)1)考试目标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近一年内时事政治有一定了解。

2)考试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哲学和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哲学基本形态的历史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当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特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局限;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时空观识记和领会: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错误。

公共管理学习题与答案(黄健荣陈振明黎民版选编)

公共管理学习题与答案(黄健荣陈振明黎民版选编)

《公共管理学》课程介绍公共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Public Management)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课程。

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后于70年代末期开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取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

如今它已经融合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研究公共管理问题。

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②研究利益关系问题。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它涉及的对象,除了政府组织管理外,还包括一般的社会公共组织、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管理问题;它涉及的主题众多,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等等。

本课程的结构分为十一章,其中前八章主要是论述公共管理学基础原理与基础知识,各章节安排的思路依次是: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扼要回答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变迁”来回答公共管理学从哪里来?第三章“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来回答管理者是谁?第四章“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来回答应该如何管理?第五章“公共政策”来回答怎样进行管理?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公共部门信息资源管理”来回答公共管理的渠道以及公共管理的具体领域,第八章“公共管理的绩效”来回答:管理的结果如何评价与改进?本课程的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安排公共管理学前沿,因为公共管理学作为新兴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解决公共领域管理中的新鲜问题和难点问题来夯实自己的基础和拓展自己的空间的,对近年来公共管理学前沿中一些重要的并取得显著研究进展的领域,用专门章节进行介绍和分析,具体包括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危机管理(第九章),公共管理与公民社会(第十章),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第十一章)。

2014年十月联考公共管理精讲班2_060349

2014年十月联考公共管理精讲班2_060349

第六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概述(7)
x 传统的政府人事管理模式
◦ 我国公共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
x 特点:缺乏分类、权限集中、方式陈旧单一,制度缺失 x 局限性:
x 高度集中的单一管理模式导致责权分离、管人事管理脱节,人事矛 盾激化 x 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强化了“人治”,忽视了法治,人事工作和关系简 单化 x 集中单一的管理体制限制了竞争机制发挥作用,“铁饭碗”、“铁交 椅”、“大锅饭” x “国家干部”管理的单一模式造成管理方式僵化落后,缺乏活力,强 化了“官本位”意识
x 主要对象 x 管理主体 x 依据
x 人事行政的核心是人与事“关系”
x 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中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六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概述(2)
◦ 相关概念
x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公共组织就业人员特别是政府公 务员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一系 列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称。 x 招聘、录用、培训、晋升、调动、考核、评价、薪酬、离退 x 关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规划和开发管理活动 x 人事行政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六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概述(6)
x x x x x x x
◦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干部队伍发展规划 公共工作职位和职责的分配:工作分析、职位分类等 人力资源的获取:招聘与选拔 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和报酬管理:考核与激励 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与提升 流动和流出管理:岗位交流、解职、辞职、退休 人力资源管理中雇员关系:信息交流、文化建设、冲突管理
第五章 沟通与协调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学》ppt 课件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学》ppt 课件
缺点:(1)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繁,难于事事精通;(2)容 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容易形成 地方主义,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6.1.3公共组织的结构 2.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1)按业务性质分工 按业务性质分工,是指按公共管理的业务性质异同来组成公共组织单
公共组织则以国家强制力为活动依据,具体而言,就是以国家法 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绳。法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依法管理是 公共组织的重要特点。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6.1.2公共组织的性质 2.公共组织的性质
(1)社会性。社会性是公共组织的基础。 (2)权威性。强制服从是政府权威的突出特征。而非政府性的公共
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6.1.1公共组织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群体的角度看,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标、任务 和形式编织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 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 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 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
6.1.3公共组织的结构 2.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2)按管理程序分工 按管理程序分工,是指按公共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不同来分别设置
公共组织部门。公共管理过程有咨询、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 督等环节,根据这些程序划分咨询部门、领导决策部门、执行部门 、信息部门和监督部门等,每个部门在管理程序过程中各自发挥其 功能作用,使公共管理的功能齐全、管理过程井然有序。 按管理程序进行分部化,其优点是:①注重公共管理工作的技术方 法,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②由于从事该项工作采 用同样的技术设备、工作程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③ 使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程序有专门机构去完成,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 的整体效能。 但按管理程序进行分部化,也有其缺点:①工作人员易产生重技术 、轻政策,重过才可以设置部门,而多数工作程序 则无法独立出来。

6【第六章习题训练】【公共管理基础题库】2015年

6【第六章习题训练】【公共管理基础题库】2015年

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人事行政的范围主要限定在( A )A. 行政组织内部B. 政治组织内部C. 一般组织内部D. 行政区域内部2.下列哪个组织的职位与人员属于人事行政管理的范畴( B )A. 全国总工会B. 省民政厅C. 人大财经委D. 省人民法院3.人事行政管理权是( C )的一个方面。

A. 国家权力B. 人事管理者的权力C. 国家行政权D. 行政领导权力4.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于( C )基本成型。

A. 19世纪末B. 20世纪初C.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 20世纪50年代5.我们称当今的人事管理模式为( D )A. 雇佣管理B. 劳工管理C. 雇员管理D. 人力资源管理6.当代人事行政发展的总体方向最主要地表现为( A )A. 人本主义B. 功利主义C. 工具主义D. 集权主义7.人事行政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人与事的关系来展开和进行的,其核心是( C )A. 人B. 事C. 关系D. 活动8. 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弃用,是( C )的出发点和归宿。

A. 沟通B. 协调C. 人事管理D. 行政管理9.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 C )A. 提高政府工作效能B. 提高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廉洁奉公的自觉性C. 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D. 保持和提高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10.人事行政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A )A.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积极的开发B.进行职位分类C.对行政系统的人才需求和可供选拔的人才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D.进行有效的激励和严格的监督11.人事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 )。

A.政府公务员B.政府C.人事管理机构D.国家权力12.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 A )A. “第一资源”B. 机器和螺丝钉C. 有感情的动物D.资本13.( C )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

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不搞“政治中立”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不搞“两官分途”(指政务官和事务官) 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公共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人事管理 人事行政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西方文官制度 《彭德尔顿法》 品位分类 彭德尔顿法》 职位分类 考任制 晋升制度 公务员制度 政务官 事务官 人力资源预测 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管理概论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完成公共管理工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完成公共管理工 作中涉及的人或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术,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选拔与使用、教育与培训、 配置与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共组织人力资源 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在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和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战略性、系统性、动态性、 特点:战略性、系统性、动态性、 前瞻性和社会性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
三、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三、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人力资本” 确立 “人力资本”观念 树立人才商品化理念 明确人类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宏观调控体系 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公共管理学网上记分作业参考(单选-多选)

公共管理学网上记分作业参考(单选-多选)

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

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A。

竞争性B。

排他性C。

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答案:C2。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公共性B.历史性C。

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答案:A3。

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

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答案:A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公共危机管理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D。

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答案:C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

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

管理途径C。

政治途径D。

法律途径答案:A6。

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A.案例分析法B.实体分析法C。

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主流学派的是()A.新公共行政学B。

行为科学C.政策科学 D.公共政策分析答案:CD2。

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

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B)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C。

有形的公共产品D。

无形的公共产品3。

威尔逊(Woodrow Wilson)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

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spheres)即()A。

政治 B.行政C。

治理D。

公共服务答案:AB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课程编号:20358113二、总学时:32学时三、学分:2学分四、课程简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论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的课程。

本课程共分4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第二单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方法,包括:工作分析、工作评价、职位分类与人力资源规划;第三单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干方法,包括:人员招聘与测评、管理人员选拔与配置、人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第四单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五、教材:萧鸣政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六、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分享,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获取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七、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一定学时的案例讨论和课程作业。

八、考试方式:闭卷或开卷两种形式任选其一。

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

十、授课计划: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6课时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1.人力资源概念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3.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二、人力资源在不同经济形态中的地位与作用1.土地资源主导的农业经济时代2.金融资源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3.人力资源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三、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4.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关系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系统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念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之处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之处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讲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 3课时一、人力资源开发概述1.人力资源开发概念2.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3.管理、开发、教育、培训的区别二、人力资源开发原理1.发展动力原理2.素质开发原理3.行为开发原理四、人力资源开发方法1.自我开发2.职业开发3.管理开发4.组织开发五、当前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1.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2.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第三讲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 6课时一、工作分析概述1.工作分析概念2.与工作分析相关的概念3.工作分析要回答的五个问题4.工作分析的意义二、工作分析的方法1.问卷法2.访谈法3.工作日志法4.观察法5.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三、工作评价1.工作评价的概念2.工作评价的方法四、工作分类及其发展趋势1.职位分类的概念及特点2.品位分类的概念及特点五、我国公共部门的工作分类1.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制度2.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内容3.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优缺点第四讲人力资源规划 3课时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2.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二、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与方法1.人力资源规划过程2.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三、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实例1.北京市通州区的十一五人才规划2.青岛市十二五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第五讲招聘与测评 3课时一、人员招聘与测评概述1.招聘的概念与作用2.测评的概念二、人员招聘与测评程序1.招聘的程序2.甄选的程序和原则三、人员招聘与测评的方法1.人员招募的方法2.人员测评的方法第六讲管理人员选拔与配置 3课时一、管理人员及其分类1.管理人员的特质2.管理人员的分类二、管理人员选拔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1.管理人员选拔的内涵与意义2.管理人员选拔的技术和方法3.管理人员选拔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三、管理人员配置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1.管理人员配置的内涵及意义2.管理人员配置的目的、原则与应用3.管理人员配置的形式第七讲人员培训 3课时一、培训及其需求分析1.培训的概念2.培训需求分析二、培训的类型、内容与方法1.培训的类型2.培训的内容3.培训的方法三、培训效果的评估1.反应评估2.学习评估3.行为评估4.结果评估四、培训低效原因与改进1.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2.培训改进措施五、公共部门培训的问题与趋向1.公共部门培训存在的问题2.公共部门培训的发展趋势第八讲绩效考评与管理 3课时一、绩效考评与管理的涵义1.绩效的概念2.绩效的影响因素3.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二、绩效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绩效管理的内容2.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3.绩效管理的方法三、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1.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2.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九讲薪酬管理 2课时一、薪酬概述1.薪酬的概念2.薪酬的构成二、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概念2.薪酬管理的原则三、薪酬设计1.薪酬总额的确定2.职位评价3.薪酬调整四、公共部门的薪酬设计与管理1.公共部门薪酬的特点2.公共部门薪酬设计的原则及新趋向五、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中的问题与改革1.公共部门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2.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改革十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何异同?4.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它具有哪些类型、特点和作用?5.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有哪些?6.试述工作轮换的开发功效7.试述工作丰富化的开发功效8.试述工作分析内容与步骤,并且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一、重点内容(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公共部门通过有计划的人员流动,可以使公职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丰富管理经验和知识,增长阅历和才干,达到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同时通过人员流动,可以从其他组织向公共部门输送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激发公职人员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防止公共部门及公职人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封闭僵化的现象,保持和发展整个公职系统的朝气和活力,实现稳定与流动、维持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公共组织绩效不仅取决于公职人员的个体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整个公职人员的结构。

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的年龄、性别、知识、专业、能力、职级等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这样才能使大家各尽所能,发挥群体的最优效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优化人才配置,实现适才适用,提高组织效益。

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在公职系统中,存在着一些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能力不足或才能难以发挥的现象。

这些公职人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或不能运用他们的特长,为组织和社会公众服务;或不能胜任组织安排他们的任务。

人与事不匹配,既影响工作的有效完成,也影响个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

封闭的系统只能维持这种职位配置的不当,而建立流动机制能够在实践中适时调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人事相宜,适才适用,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组织内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公职人员身心愉悦地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

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及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相互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分重视人情关系的国家,一些特殊行政职位上和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如果在一个岗位任职过久,其周围往往会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重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一、各个部门中国的社会经济主体:公共部门、非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1含义:是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以国有形式运作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等。

2特点:(1)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大江大河治理、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理)(2)行使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3)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4)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产品(5)公共部门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二、人力资源1含义:狭义:指现有组织内劳动人口存量广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总和现时的人力资源2特点:具有生物性、具有社会性、具有能动性、生成具有时代性、人的使用具有时效性、其开发具有持续性、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人力资源具有高增值性三、管理促使人把事做好1是一种方法,一种工作程序,其原则是科学的,其运用是艺术的2是以人为核心,重点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3管理的对象是事,是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4目的是求取最高的效率四、人力资源管理外在要素管理——“量”的管理内在要素管理——“质”的管理1含义:国家和各种组织对本国或本组织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进行预测、规划、投资、培训、配置、使用、研究和开发的一系列组织决策的行为2具体任务:(1)制定人力资源计划(2)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计工作(3)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4)人力资源的招聘和选拔(5)雇佣管理和劳资关系(6)岗前教育、岗中教育(7)工作绩效考核(8)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9)员工工资报酬和福利保障设计(10)保管员工档案3意义:(1)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五、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发展1初级的不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科学管理阶段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组织行为阶段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含义:以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为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的社会公正和工作组织为目的,依据法律法规,对所属人力资源进行预测、规划、录用、任用并提供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2特性:与实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紧密联系以人的研究为中心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管理理念上,将人作为第一资源\成本或生产要素管理原则上,强调以人为本\以事为本管理方式上,强调使用与开发并重\强制型、被动型管家式管理管理内容上,相对丰富\地位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党管干部以人为本德才兼备适才适用使用与开发并重极力竞争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人事阶段档案管理阶段政府职能阶段组织职责阶段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理论一、(一)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需要强迫、控制、指挥从而使其为组织目标奋斗\人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不希望负责任,愿意受指挥\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立,易受他人的影响\一般人都为自己生理和安全需要工作社会人: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而非经济需要\机器大生产使工作单调无意义,因此人一定要从人际关系中寻找工作意义\非正式组织影响很大复杂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的需要层次因人而异,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人在同一时期会有相同的需求和动机,并因此形成一个整体团体\由于工作变化导致新需求\个人在不同单位或者同一单位不同部门的工作会有不同需求\能力各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PA)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PA)
招聘竞争
公共部门必须竞争其他行业更加有吸引力的机会,以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员工。
预算限制
经费限制可能限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和项目。
MPA中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达到预期业绩的关键。它涉及设定目标、提供 反馈和激励措施以改进绩效。
MPA中的培训与发展
培训与发展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并为组织创造更高的价值。
MPA中的员工福利与薪酬管理
员工福利和薪酬管理是吸引和保留员工的关键。提供适当的福利和薪酬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MPA中的员工关系与沟通
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沟通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促进合作、合理化决策,并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团队效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MPA)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PA)是关于公共机构和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它涉 及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MPA的定义和意义
MPA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组织的绩效和效率。它涉及招募、 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关注,以确保组织的成功。
MPA框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1
培训和发展
2
提供培作环境。
3
招聘与选拔
制定招聘策略,挑选和选拔合适的候选 人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绩效管理
制定和执行绩效管理计划,确保员工的 工作表现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政策与法规
必须遵守各种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公正和正当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论文]MPA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2、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管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探索管理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行政: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物,社会公共事物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4、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5、公共管理: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二、简述题1、管理的基本含义答:(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阶段(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内容答: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是以科学管理学派和组织管理学派为主干形成的。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八项主要内容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资制”(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第六章 公共组织管

第六章   公共组织管
第六章
公共组织管理
本章内容简介:
• • • • 公共组织概念及公共组织的特性 传统科层组织及其困境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新概念:学习的观点
公共组织概念及特性
• 公共组织概念 广义: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 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狭义: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 织。 公共组织的特性: 1、价值取向:追求公益;2、过程依法; 3、权威割裂;4、公共监督;5、政治意图 6、组织依存;7、目标多而较难测量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 传统的组织学习系统 隐喻 机械、封闭、官僚 学习体系形成: 组织目标、层级分工、 控制机制、法令规章 组织学习理念 1、学习信念: 学习行业技能,可从经验中找到 2、着眼点: 规避风险、寻求稳定;思想一致性; 行为可预知,效率至上 3、类型: 适应性、组织配合环境,调整手段、 规划和方法 4、时间取向:过去和现在 5、学习张力: 渐进式的体制安排
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
弹性化政府组织设计的背景因素: • 环境因素:科技—组织依存性提高; • 人口特质改变----人口素质、生活工作方式 • 价值观改变----要求参与和自主; • 组织任务和目标变化---任务完成需要科技 支持;目标预测更加复杂。 • 组织结构改变----问题导向,快速适应,以 来专长; • 激励因素改变-----需求多元,要求富有创造 和激励的工作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 组织结构安排: 结构形态:层级节制 权力分配:高塔式、集权 控制机制:按文法规范进行 整合机制:命令与服从 流通流程:上下层级式信息 流通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评:片断数据,缩短 差距 诱因与报偿:金钱为主 职位:头衔,阶级 升降:部门内局部流动 • 组织结构安排:

MPA联考公共管理基础-7_真题-无答案

MPA联考公共管理基础-7_真题-无答案

MPA联考公共管理基础-7(总分104,考试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1. 人事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A. 政府公务员B. 政府C. 人事管理机构D. 国家权力2.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

”这句话说明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______性质。

A. 能动性B. 高增值性C. 生物性D. 时效性3. ______是指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的一系列活动。

A.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规划B.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C.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评估D.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4.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包括______。

A. 战略性B. 系统性C. 社会性D. 前瞻性5.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A. 预测与规划B. 教育与培训C. 选拔与使用D. 配置与管理6. 下列属于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的是______。

A.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B. 人力资本观念C. 人才商品化D. 人力是第一生产力7. 首先采用西方文官制度的国家是______。

A. 德国B. 美国C. 英国D. 法国8. 我国通过《公务员法》的时间是______。

A. 1993年B. 2004年C. 2005年D. 2006年9.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A. 政治中立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D. 为人民服务10. 在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是______。

A.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 各级国家行政监察机关C. 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D. 各级国家司法机关11. 我国许多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______。

A. 补充性立法B. 执行性立法C. 试验性立法D. 程序性立法12. 国务院不能以______的形式发布行政法规。

A. 条例B. 办法C. 命令D. 规定13. 具有“制定行政法规”权力的行政机关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相关概念
1、人事是指用人以治事的过程中有关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事行政(或政府人事管理)是以政府公务员作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政府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3、人事行政作用的具体表现:
①保证统治阶级意志得以贯彻和实现,并巩固国家政权;
②保证行政管理的运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③对公务员实施有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并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

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1、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①管理方式:业务管理VS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
②管理内容:关心的是眼前VS着眼于未来;
③管理范围:范围较为狭窄VS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
④管理体制:体制僵化,缺乏应变能力VS方式更加灵活。

2、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①在关于人的假定上,把人看作资源;
②在管理原则上,以人为中心;
③在管理方法上,实行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
④在管理内容上,注重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⑤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为决策的核心成员之一;
⑥在公务员的管理上,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职位和职责的分配——人力资源的获取——绩效评估和报酬管理——开发——流动和流出管理——雇员关系
四、我国公共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
1、传统的政府人事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①“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
②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③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利于各类优秀人才的多样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推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灵活高效的新体制转变。

②可以加快我国人事管理方式的更新,尽快实现由传统单一、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科学、灵活和多样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③能够促进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公务人员的能力及素质,并进而改善政府的工作效率。

第二节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性质
1、基本性质(一般人力资源的基本性质):①生物性;②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与时间性;③能动性;④使用过程的时效性;⑤内在的知识性;⑥人力资源开发具有连续性;⑦高增值性;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⑨再生性。

2、特殊性质:有较高的法律观念、政治品质、政策理论水平、职业道德觉悟、从事公共服务的热情,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准则、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1、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提高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①预测与规划;②教育与培训;③选拔与使用;④配置与管理。

3、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①战略性;②系统性;③社会性;④前瞻性;⑤动态性。

三、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1、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
①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②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③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
④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2、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
①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②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③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健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
⑤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3、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①提高对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②加大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③科学配置、合理调整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结构;
④增强教育与培训的力度;
⑤提供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制度保障;
⑥加强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⑦建立与完善人才市场;
⑧拓展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第三节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1、西方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多做出系统的规定
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2、现代文官制度以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和考试择优、录用为两大基石。

于19世纪首先在英国形成(1853年)。

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①文官制度的法律化;
②严格区分政务官司与事务官司;
③强调“政治中立”;
④以公开、平等为原则,以考试为核心的作用制度;
⑤实行功绩晋升制;
⑥严格的培训制度,强调公务员的知识化、专业化;
⑦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
⑧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⑨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经历三个阶段。

①理论准备阶段(1985-1989年)。

1987年,中央高层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②试点实验阶段(1989-1993年)。

1989年,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环保局、建材局率先进行试点;1990年,在哈尔滨、深圳进行试点。

③全面实施阶段(1993年开始)。

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2、《公务员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共18章107条)。

它将新时期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行之有效做法和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法律,确定为制度,这是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发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开始走向成熟。

3、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①动因不同。

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VS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基本原则不同。

强调“政治中立”VS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
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③管理方式不同。

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VS各项具体管理制度都是按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调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放在考核首位。

④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

独立的利益集团,有专门机构调整其与政府的关系,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VS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的根本宗旨,是国家行政的根本宗旨,并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1、我国公务员制度由公务员总法则和与之配套的各种单项法规所构成。

总法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共18章107条.
2、18章的基本内容。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1、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2、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进管理和加强监督;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