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处理含XO、Y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Y。
已知:XO(g) + O2(g)====XO2(g) H-283.0 kJ·mol-Y(g) + O2(g)===YO2(g) H=-296.0 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Z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1)Y元素周期表
,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是 (写化学式)()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是 。W2Y在空气中煅烧生成W2O的化学方程式是
D.氮、氧、氟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值大,与氢形成的共价键极性强,容易形成氢键
.S2Cl2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
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Cl2的电子式为
B.S2Cl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为-57.3kJ/mol
D.已知2C(s)+2O2 (g)===2CO2(g) △H12C(s)+O2 (g)===2CO(g) △H2,则H1<H2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Y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1pm=10-10 cm,M(BN)=25g.mol-1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只要
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24.(1分)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直播班)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直播班)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直播班)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3=75分)下图为四个大洲,读图回答1-3题1.有关D 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 .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D .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2.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洲和D 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B .亚洲和A 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C .A 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D .B 洲和C 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属于纵贯B 、C 两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A .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B .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C .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D .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4.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A .欧洲、非洲、北美洲B .欧洲、非洲、大洋洲C .非洲、大洋洲、北美洲D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回答5-7题。

5.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A .巴西利亚B .孟买C .新加坡D .上海 6.该地河流A .冬季有断流B .季节变化大C .有凌汛现象D .年际变化小 7.该城市规划建设化学工业区的最理想区域位置是A .西北郊B .东北郊C . 西南郊D .城区内平均气温 降水量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19℃28℃20 mm590 mm1780 mm甲 乙 丙 丁60° 30° 0° 60° 30° 0° 22℃ 10℃8.一艘货轮从我国的上海驶往欧洲西海岸,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 .①②③④B .④①②③C .④②①③D .②①③④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9-11题。

9.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下左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和积累。

(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新正.(zhâng)笨坯.(pēi)噫吁嚱.(xī)砯.崖转石(pēng)B.湮.没(yīn)吮.血(yǔn)敕.造(chì)惫.懒(bâi)C.商贾.(gǔ)驯.熟(xùn)孝悌.(dì)桌帏.(wãi)D.忖.度(cǔn)庠.序之教(xiáng)搭讪.(shàn)扪.参历井(mã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兑现诺言喋血出神入化头悬梁锥刺骨B.黄袍加身捍卫济济一堂骄生惯养C.源远流长怜悯斐然义愤填膺D.心急如粉膨涨磐石一柸土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却带有现代人的某种功利、庸俗的人际关系特点,因此很多人对拜年短信不胜其烦....。

B.工信部负责人表示2014年将以惠民降价为目标,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上网提速工程,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广大网民对此拍手称快....。

C.张燕很恳切地对她的老同学教心理学的李教授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在高考前为我的女儿做一次考前心理辅导。

”D.为了完成《中国古代劝农制度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课题组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可谓苦心孤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当致力于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B.被奉为西方现代派小说鼻祖的卡夫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表现主义写法,生动描绘了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恐惧、迷惘。

C.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高2013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Ca-40 一、选择题(1-14小题,每题2分,15-20小题,每题3分,共46分) 1. 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2.>HZ>HY B、HZ>HY>HZ C、HX>HY>HZ D、HY>HZ>HX 3. 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②>①>③?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Fe-2e-Fe2+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装置③闭合电键后,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D.装置④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杂质Fe、Zn、Cu、Pt,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Clˉ)>c(H+)> c(OHˉ) D.在pH=4的氯化铵溶液中c(H+)+ c(NH4+)=c(Clˉ)+ c(OHˉ) .常温时,将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1:9 B.9:1 C.10:1 D.1:10 16.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其pH变色范围为3.1~4.4)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1.对于常温下0.0lmol/L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c(NH4+)=c(OH-) B.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氯化铵溶液混合c(NH4+)+c(NH3· H2O)=0.02 mol·L-1 C.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 D.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 1.25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0mol·L-1的三种溶液:NaCl、NaOH、CH3COONa,其pH大小顺序为:>> B.0.10mol·L-1NaH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0.10mol·L-1 C.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同 D.与体积相同、pH=2的盐酸和醋酸完全反应,需要0.010mol·L-1 NaOH的体积相同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0.1 mol/LCH3COOH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0.1mol/L B.NaHCO3溶液中: c(OH-)=c(H+) + c(H2CO3)-c(CO32-) C.CH3COONa溶液中:c(Na+)> c(CH3COO-)> c(OH-)> c(H+) D.Na2S溶液中:2 c(Na+)=c(S2-) + c(HS-)+ c(H2S) 20.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Word版缺答案.pdf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Word版缺答案.pdf

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min—1,上述反应中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
A.1
B.2
C.3
D.4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1/2O2(g)=CO(g);△H2
B.SF6为正八面体的非极性分子
C.1 molHCN分子中有2 mol键和2mol键
D.32gS8分子中含有0.125 mol键二、填空题(2题每空一分,其余每空2分)
2.(每空1分,共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试回答: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围成一个空间正四面体
1.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近20年来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
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
C.COCl2、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2.下列模型分别是HCN、S8、SF6、B12结构单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单质硼的结构单元是由20个正三角形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则这个结构单元中含有30个B—B键、12个硼原子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H216O和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
C.13C和15N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差2
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含乳酸过多时,会与HCO 3-、HPO 42-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2.如图所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3.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

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如图所示的假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4.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5. 某外伤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听觉性语言中枢C.视觉性语言中枢D.运动中枢 6. 将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分泌;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盐酸,会引起胰液分泌。

【化学】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化学】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保密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5年1月27日下午2:10〜3:50】高中2013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 学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0-16第I 卷(选择题,共50 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4. 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所用仪器的正确组合是① 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滴定管⑤温度计⑥试管⑦酒精灯 5.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是氢元素与其它元素形成的化学键B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C .只有分子之间才可能形成氢键D . H 2O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 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 B.金刚石和C 60的熔化7.元素R 、X 、T 、Z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R 单质在暗处与 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X v T v Z B .第一电离能:X v T v ZC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X v T v R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Q v T v R8. 为了除去MgCl 2溶液中的AlCl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是A . NaOHB . Na 2CO 3C .氨水D . MgO1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 p 区的是 A . Fe2.在Na 2S 溶液中,B . Mgc(Na +)与c(S 2-的比值C. CuA.大于2B.小于2C.等于23.下列各组粒子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 . CO 2 和 N 2OB . O 3和 SO 3C . CO 3-和 NO 3D . AsD.无法确定 D . CH 4 和NH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⑦ C .②③⑤ D .全部C.液溴和汞的气化D.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9. 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B •含氧酸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弱 C. 同一元素的不同含氧酸,非羟基氧越多,该酸的酸性越强 D. 含氧酸分子中,有几个氢原子就属于几元酸 10. 在 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平衡:ChO zt aq) + 我0(1)=^2CrO 4(aq) + 2H (aq)(橙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滴加6 mol/ L NaOH 溶液,溶液颜色变浅C.滴加硫酸酸化的 FeSQ 溶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2c(CrO 4)• 2c(H )D.平衡吊数表达式为 K = c(Cr 2O 7-) • c(H 2O)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4—15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正阳高中2014—2015学年度上期二年级第二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一、单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小题,每题3分,计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B.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2.下列溶液与Fe反应制取H2的速率最快的是()A.20mL 、1.0 mol·L 1盐酸溶液B.5mL 、1.0 mol·L 1 H2SO4溶液C.10mL 、18.4 mol·L 1 H2SO4 D.5mL 、2.0 mol·L 1CH3COOH溶液3.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5.在0.2mol/L的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适当升高温度,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B. 加少量NaOH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 加少量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D. 加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平衡向正方向移动6.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2g食盐B. 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是3.5D. 用100mL量筒量取5.0mL盐酸7. 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Na2CO3 ②NaHSO4 ③CH3COOH④NaHCO3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H2 (g )+ Cl2 (g )= 2HCl (g )△H= -184.6kJ/molB.CO (g )+1/2O2 (g )= CO2 (g )△H= -283kJ/molC.2H2 (g )+ O2 (g )= 2H2O(l)△H= -571.6kJ/molD.CH 4 (g )+ 2 O 2 (g )= CO 2(g)+2H 2 O (g )△H= -802.3kJ/mol 9.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Na+NO3—Cl—B. K+Ba2+Cl—NO3—C. K+ Na+Cl—CO32—D. K+NH4+SO42—NO3—10. 向2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物理】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物理】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错选、多选、不选得零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减小B.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电荷一定顺着电场线方向运动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D.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考点:电势;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本题根据电场线的物理意义分析场强与电势的关系;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式:E p=qφ,分析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解答:解:A、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必定降低,而电场线疏密不一定,则场强不一定减小.故A错误.B、电场线的方向不一定是直线,所以运动方向不一定沿电场线方向;C、根据电场线的两个物理意义: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C正确;D、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沿电场线的方向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负功,故D错误.故选:C点评: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可根据电场线的物理意义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场强大小看电场线的疏密,而电势高低看电场线的方向,两者无关.2.(4分)下列有关电阻、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R=知道导体的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率越大,电阻越大C.所有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将金属丝电阻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倍考点: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某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可用来做标准电阻.超导体电阻为零.解答:解:A、R=是定义式,且为比值定义,故电阻与电压、电流没有正反比关系,故A错误;B、R=ρ是电阻的决定式,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故B错误;C、某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可用来做标准电阻,例如锰铜合金,故C错误.D、当金属丝电阻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由R=ρ可得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重点掌握电阻的定义式与决定式,并知道各自的含义,尤其对于定义式R=这个比值定义法,涉及的类似公式比较多,应多注意积累;知道超导体的性质.3.(4分)如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b之间的电阻为R,若在a、b之间加上电压U,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则该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是为()A.I2R B.C.U I D.UI﹣I2R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黑箱中是一个未知电学元件,可能是纯电阻元件,也可能是非纯电阻元件,电功率只能用P=UI求.解答:解:A、当黑箱中是一个纯电阻元件时,电功率可以用P=I2R求,若是非纯电阻元件,则电功率P>I2R..故A错误.B、当黑箱中是一个纯电阻元件时,电功率可以用P=求,若是非纯电阻元件,欧姆定律不成立,没有这个公式.故B错误.C、无论是黑箱中是一个纯电阻元件,还是非纯电阻元件,都能用P=UI求电功率故C正确.D、P=UI﹣I2R可以求其他的功率,不能用来求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功率公式P=UI适用条件的理解.P=UI适用于一切电路.4.(4分)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A.A和B之间B.A右侧C.B左侧D.A的右侧及B的左侧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分析:空间的任意一点的电场是由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只有当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才等于零.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k和点电荷电场分布特点确定在AB连线上,电场强度为零的位置.解答:解: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特点;正电荷电场的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终止,负电荷电场的电场线从无穷远出发到负电荷终止.A、A和B之间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均向向左,合场强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B、A的右侧,A产生的电场强度向右,B产生的电场强度向左,电场强度方向相反,而且由题A的电量大于B的电量,且A较近,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k可知,在同一点电场强度大小不可能相等,所以合场强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C、在B的左侧,A产生的电场强度向左,B产生的电场强度向右,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但由于A的电量大于B的电量,且A较远,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k可知,在同一点电场强度大小可能相等,所以合场强可能为零.故C正确.D、由上可知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异种电荷,合场强为零的位置在两电荷的连线上电量少的外侧;对于同种电荷,合场强为零的位置在两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之间,靠近电量少的电荷.5.(4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斜面的底端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小物块P,将另一个带电小物块Q在斜面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它将沿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则在Q向上运动过程中()A.物块Q的动能一直增大B.物块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C.物块Q的电势能一直增大D.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直增大考点: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物体Q在运动过程中存在三种能,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根据能量守恒,运动过程中只存在这三种能互相转化.由于斜面足够长,物体运动到无限远后静止,可以肯定的是这时物体只存在重力势能.Q在运动过程中,P、Q之间越来越远,电势能越来越小,根据能量守恒,Q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机械能)肯定越来越大,所以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解答:解:A、开始电场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动能增大,但电场力不断减小,当电场力小于下滑力时,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动能减小,故A错误.BC、P、Q之间越来越远,电场力对物块Q做正功,其机械能一直增大,电势能一直减小,故B正确,C错误.D、物块Q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场能总和守恒,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就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存在三种能,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分析运动状态即可确定出三种能的变化情况.6.(4分)两块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带电情况如图所示,其内部空间有两个悬浮着的小带电液滴A和B,采用以下哪些办法可使液滴向上做加速运动()A.使两板靠近一些B.用导线将两板连接一下C.使A和B粘合在一起D.使两板左、右错开一些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带电液滴能悬浮,则可知液滴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当电场力大于重力时,液滴才会向上做加速运动,从而得出电场强度变大,因此可通过E=与Q=CU,及C=,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要使液滴向上做加速运动,必须增大电场强度,而根据E=与Q=CU,及C=,可得:E=,只有当两板左、右稍错开一些,导致S减小,才会出现电场强度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电场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掌握由E=与Q=CU,及C=,等公式推导出的电场强度E=,是解题的关键.7.(4分)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I为电阻R1的伏安特性曲线,曲线Ⅱ为电阻R2的伏安特性曲线,当两电阻并联接上5V电压时,它们阻值的大小关系是()A.R1>R2B.R1=R2C.R1<R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欧姆定R=求解即可.解答:解:当两电阻并联接上5V电压时,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R=可知,此时电阻相等,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4分)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现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都从O点由静止释放,经过相同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射出后都打在同一个与OO′垂直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出现亮点(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质量之比为1:2:4,电量之比为1:1:2,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1:2B.三种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1:1C.三种粒子出偏转电场时的速度相同D.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2个亮点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抓住在偏转电场中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出出电场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以及偏转的位移.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偏转电场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解答:解:B、根据动能定理得,qU1=mv02﹣0,则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v0=,因为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比荷之比为2:1:1,则初速度之比:1:1.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t=,则知时间之比为1::.故B错误C、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 y=at=,则出电场时的速度v==.因为粒子的比荷不同,则速度的大小不同.故C错误.D、偏转位移y=at2=,因为qU1=mv02﹣0,则y=,与粒子的电量和质量无关,则粒子的偏转位移相等,荧光屏将只出现一个亮点.故D错误.A、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粒子做功W=qEy,因为E和y相同,电量之比为1:1:2,则电场力做功为1:1:2.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掌握处理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方法,知道粒子在垂直电场和沿电场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等时性,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选全对得6分,漏选得3分,不选、错选、多选得0分9.(6分)A、B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上中点O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A.A、B连线上的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B.同一电荷在A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C.把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势差.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同一电荷在等势线上电势能相同.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把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A、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则A、B连线上的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故A正确.B、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同一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必定相等.故B错误.C、在AB连线上,O点的场强最大,则把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由于A、B到连线上中点O的距离相等,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AD.点评:对于等量同种电荷与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等势线的分布图要抓住特点,加深记忆,也是2015届高考经常命题的内容.10.(6分)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阻未知,将可动触头由位置a移到位置b,如图所示,同时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A.若发现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显著,宜将可动触头P接a,且R 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若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显著,宜将可动触头P接a,且R 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若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显著,宜将可动触头P接b,且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D.若发现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显著,宜将可动触头P接b,且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电路,电流表内接法与电流表外接法,可以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接法,如果电流表示数变化大,说明电压表分流较大,应采用内接法;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化较大,说明电流表分压较大,应采用外接法.根据电表示数的变化,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选择测量误差较小的方式.解答:解:A、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内阻较大,分压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K接a,可减小误差.可动触头P接a,则电压表示数准确,电流表示数偏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偏小;故A正确,D错误.B、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压表内阻较小,分流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即K 接b,可减小误差.故B错误,C正确.可动触头P接b,则电压表示数偏大,电流表示数准确,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偏大;故B错误,C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的方法称为实验试探法,在不知道电压表、电流表和被测电阻的大约阻值时,常常采用这种方法.11.(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其阻值均大于电源内阻r)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电源输出功率变小D.通过R2的电流变小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由光敏电阻的性质可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同时还可得出路端电压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得出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再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变化,由功率公式即可得出灯泡功率的变化.解答:解:A、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故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故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A 错误;BC、因电路中电流减小,故内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同时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电路部分电压增大,则流过R2的电流增大,流过灯泡支路的电流减小,所以灯泡的功率变小,故B正确D错误;C、电源的输出功率,据欧姆定律得:P输出=(R为外电路的电阻),据题意知R1、R2为定值电阻且都大于r,所以总电阻一定大于r.故当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总电阻增大,输出功率变小,故C正确.故选:BC.点评: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一般按外电路、内电路再外电路的分析思路进行;分析内电路主要根据总电流及内阻分析内压,而外电路较为复杂,要注意灵活电源输出功率表达式分析.三.本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16分.12.(8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从图中读出d=2.190mm.U=2.60V,。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学期学业测试高二年级化学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 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 B C D锌锰干电池燃气燃烧电池充电水力发电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锌锰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B.燃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不符合题意;C.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符合题意;D.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入学考试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入学考试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入学考试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理化生三科选择题答案均按题号填涂在一张机读卡上。

二卷答案答在各科答题卡上。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2.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 mol/(L·s)B.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C.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s)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6 mol/L1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正确的是A.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B.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铍(Be)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14.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 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v正(X)=v逆(Z) B.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5.右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C.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D.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16.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 NaOH溶液分液B.乙烯(SO2) KMnO4溶液洗气C.乙烷(乙烯) H2(催化剂)催化加氢D .乙醇(水) CaO 蒸馏17.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③能跟NaOH 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A 、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1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 。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的H2,同时生成2mol的HIB.1molI-I键断裂的同时有2molHI键形成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3、下列实验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并加热,再滴入AgNO3试液以检验其是否发生水解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可采用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的方法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D.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微热,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通过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并收集少量乙炔B .制取并检验乙烯C .检验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D .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5、比亚迪公司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高,电池总反应为:25x 25V O LiLi V O x +充电放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e Li x x x -=B .若放电时转移0.2mol 电子,则用去的锂为1.4x gC .锂在放电时做负极材料,充电时为阴极材料D .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x 2525Li V O V O Li xe x -+-=+6、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为两层,上层几乎无色的是( ) A .苯 B .己烷 C .碘化钾溶液 D .CCl 47、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0.2 mol·L -1NaHC 2O 4溶液显酸性,关于NaHC 2O 4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Na +)>c(HC 2O 4—)>c(C 2O 42—)>c(H 2C 2O 4) B .c(Na +)=c(HC 2O 4—)+c(C 2O 42—)+c(H 2C 2O 4) C .c(Na +)+c(H +)=c(HC 2O 4—)+c(C 2O 42—)+c(OH -) D .c(H +)+c(H 2C 2O 4)=c(C 2O 42—)+c(OH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增加水的量或温度,都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2)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2)

通城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 Cl-35.5 Al-27 S-32N-14 P-31 K-39 Ca-40 Cu-64 Zn-65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重甲基(-CD3)含有电子数为9N AB. 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 AC. 在含Al3+总数为N 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 AD. 1 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3N A2.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甲烷的结构式为:CD.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4.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乙醇的消去反应可用水浴加热B .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加硫酸铜晶体观察现象C .区别苯和乙苯: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现象D .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入硝酸溶液,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5.将1mol 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充分燃烧后生成1.5 mol CO 2,另一份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 L H 2(标准状况)。

这种醇分子结构中除羟基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

则这种醇是( )6.X 、Y 、Z 、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 、Y 可能是①C 、CO ②AlCl 3、Al(OH)3 ③N 2、NO ④S 、SO 2 ⑤NaOH 、Na 2CO 3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 D .①②④7.二甲醚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

图1是绿色电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 、b 均为多孔性Pt 电极)。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绵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绵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分析:根据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来解答.解答:解:A、因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 错误;B、因元素的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C、因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D、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有哪些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不能用元素本身的性质来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2s22p2和2s22p4B.3s1和3s23p5C.3s2和3s23p5D.3s23p4和2s22p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根据外围电子排布确定元素,结合元素化合价及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进行判断.解答:解:A.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的元素为C,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元素为O,二者可形成CO2,故A不选;B.价层电子排布为3s1的元素为Na,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5的元素为Cl,二者可形成NaCl,与题目不符,故B选;C.价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元素为Mg,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为Cl,二者可形成MgCl2,故C不选;D.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元素为S,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的元素为C,二者可形成CS2,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注意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元素组成常见化合物,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3.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应用.分析:电子跃迁本质上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电子的一种能量变化.激光、霓虹灯广告、燃烧、节日里燃放的焰火都与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解答:解: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因为灯泡中的稀有气体原子吸收能量,电子发生跃迁,发射出不同的光,故正确;②棱镜分光是由于不同色彩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引起的,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③激光的产生就是在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很多高能的电子同时释放相位和能级相同能量,这些能量成为颜色一样的光子,有的在激光器内反射,继续与电子碰撞,释放更多的与它相同的光子,有的离开激光器,形成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正确;④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⑤凸透镜聚光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⑥燃放的焰火,是因为不同金属离子吸收能量,电子发生跃迁,形成不同的颜色的光,故正确;⑦日光灯通电发光,是因为电子受到激发的时候原子就会释放出可见光子形成的,与电子跃迁有关,故正确;⑧冷却结晶,是由于温度降低,溶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与电子跃迁无关,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子的跃迁,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光的形成与电子的跃迁的关系,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元素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C.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D.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元素为H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元素为Be;B.Fe的原子序数为26,电子排布为[Ar]3d64s2;C.Cu的原子序数为29,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D.C的原子序数为6,价电子排布为2s22p2.解答:解: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元素为H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元素为Be,He性质稳定,Be较活泼,性质不同,故A错误;B.Fe的原子序数为26,电子排布为[Ar]3d64s2,失去3个电子变为铁离子,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故B正确;C.Cu的原子序数为29,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故C错误;D.C的原子序数为6,价电子排布为2s22p2,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明确原子序数及价电子排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子排布规律及全满、半满为稳定结构,题目难度中等.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由位置可知,X为F,W为P,Y为S,Z为Br,R为Ar,A.W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B.Y的阴离子有3个电子层,而Z的阴离子有4个电子层;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为3个,只有W符合;D.上述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解答:解: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由位置可知,X为F,W为P,Y为S,Z为Br,R为Ar,A.W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A 错误;B.Y的阴离子有3个电子层,而Z的阴离子有4个电子层,则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R 原子的相同,故B错误;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为3个,只有W符合,故C错误;D.上述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明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的性质、电子排布是解答的关键,注意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A.CH3CH2OH B.CH3CHO C.D.H2N﹣CH2﹣COOH考点:“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1)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2)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然后根据手性分子是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解答:解:A、CH3CH2OH中,两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都有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A错误;B、CH3CHO中一个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另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3个是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B错误;C、中间的碳原子连有的四个不同取代基,该碳原子具有手性,属于手性分子,故C正确;D、H2N﹣CH2﹣COOH中一个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另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2个是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7.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为P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据此判断;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D、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注意F、O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解答:解: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为P 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P元素原子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Cl>P>S;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故F>Cl,故第一电离能F>P>S,即③>②>①,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P>S>F,即②>①>③,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故电负性③>①>②,故C错误;D、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P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F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①>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能级处于半满、全满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熔点沸点依次升高B.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的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2>HClO3>HClO4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含有氢键的物质;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析:A.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B.氢键导致氢化物的熔点升高;C.乙醇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D.Cl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答:解:A.HF中含有氢键,沸点最高,应为HF>HI>HBr>HCl,故A错误;B.O的电负性较大,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较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则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故B正确;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故C错误;D.Cl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应为HClO<HClO2<HClO3<HClO4,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性质递变规律,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氢键对物质熔沸点影响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丙烯(CH3﹣CH=CH2)中存在5个C﹣Hσ键和1个C﹣Cσ键,还有1个π键;B.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C=C中的C为sp2杂化;C.C、C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D.由C=C为平面结构分析.解答:解:A.丙烯(CH3﹣CH=CH2)中存在5个C﹣Hσ键和2个C﹣Cσ键,还有1个π键,则共有7个σ键,1个π键,故A错误;B.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C=C中的C为sp2杂化,则丙烯中只有1个C原子为sp3杂化,故B错误;C.C、C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则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故C正确;D.由C=C为平面结构,甲基中的C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则三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共价键的类型及有机物的结构,明确化学键的形成和分类及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空间结构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还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 A.NaOH B.NH4Cl C.CH3COONH4D.HC≡CH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中含有配位键,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故A错误;B.氯化铵中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同时还含有配位键,故B错误;C.CH3COONH4中铵根离子与醋酸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醋酸根离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中氮原子、氢原子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同时还含有配位键,故C正确;D.HC≡CH中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非极性共价键,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成键规律即可解答,注意铵根离子中含有配位键,难度不大.11.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元素Y、Z、W、M的电负性高低顺序为:M>W>Z>YD.化合物ZW2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 为Na、M为O;Z、M同主族,则Z为S;离子半径Z2﹣>W﹣,则W为Cl,据此解答.解答:解: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为Na、M为O;Z、M同主族,则Z为S;离子半径Z2﹣>W﹣,则W为Cl,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在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A错误;B、由于水分子之间有氢键的存在,所以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电负性高低顺序为O>Cl>S>Na,故C正确;D、SCl2中,S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其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空间构型等知识点,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元素的推断,解题时注意基础知识点运用.1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A.B.C.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来解答.解答:解: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反应的图示,题目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13.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C 和水、CuO等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以及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等.解答:解: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学习中注意常见吸热反应以及放热反应.1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O2(g)═CO2(g)+2H2O(l)△H=+725.8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1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①32g甲醇即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22.68kJ×32=725.8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②64g甲醇即2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22.68kJ×64=1452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2CH3OH (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解答:解:A、乙醇燃烧属于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64g甲醇即2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22.68kJ×64=1452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kJ/mol,故B正确;C、32g甲醇即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22.68kJ×32=725.8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8kJ/mol,故C错误;D、乙醇燃烧属于放热反应,△H<0,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焓变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状态都有关,侧重考查学生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不大.15.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H=﹣1 300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5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B.当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C.当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D.当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转移的电子数目、水分子的个数、共用电子对数分别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而判断反应热大小,并根据该反应放热来判断.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该反应中乙炔中﹣1价的碳经过反应变为产物二氧化碳中+4价的碳,所以每当放出1300kJ的能量,转移的电子数为10mol,当有5N 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能量为650kJ,故A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kJ的能量,故B错误;C.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1molCO2生成,放出650KJ的能量,故C错误;D.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molCO2生成,放出1300KJ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的能量的计算,做题时注意反应时吸热还是放热,正确从微观结构判断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做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16.(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水.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SiH4(g)+2O2(g)=SiO2(s)+2H2O(g)△H=﹣1427.2 kJ/mol.(2)13g 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659kJ的热量,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5/2O2(g)═2CO2(g)+H2O(l)△H=﹣1318kJ/mol.(3)1.00L 1.00mol•L﹣1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 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 (l)△H=﹣57.3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进而计算1mol甲硅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根据13g乙炔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659kJ,计算1mol乙炔燃烧放出的热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热的单位等问题;(3)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求出中和热,以此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1g甲硅烷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1mol甲硅烷燃烧放出的反应热为=1427.2 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g)△H=﹣1427.2 kJ/mol,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s)+2H2O(g)△H=﹣1427.2 kJ/mol;(2)1mol乙炔为26g,在25℃、101kPa下,13g乙炔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659kJ,则26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659kJ×32=1318kJ,即完全燃烧1mol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1318KJ,所以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5/2O2(g)═2CO2(g)+H2O(l)△H=﹣1318 kJ/mol,故答案为:C2H2(g)+5/2O2(g)═2CO2(g)+H2O(l)△H=﹣1318 kJ/mol.(3)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 (l)△H=﹣57.3kJ/mol,故答案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中和热、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本题难度中等,注意准确理解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17.(1)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O﹣H键、氢键、范德华力.(2)的沸点比高,原因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子采用sp3杂化.考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1)化学键的键能大于氢键的键能,氢键的键能大于分子间作用力;(2)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影响,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沸点降低;(3)先确定VSEPR模型,然后在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解答:解:(1)共价键的键能大于氢键的作用力,氢键的作用力还大于范德华力,故H2O 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O﹣H键、氢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故答案为:O﹣H键、氢键、范德华力;(2)含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沸点大于分子内氢键物质的沸点,因此原因是前者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易形成分子内氢键,故答案为: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3)H3O+价层电子对模型为四面体,氧原子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点评:本题把物质结构和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融合成一体,考查学生对元素推理、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子空间结构、氢键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难度较大.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具有相似的价键结构,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与c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的电子式(任一种):或;(2)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族;(3)用电子式描述a~g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g元素分别是H、C、N、O、Na、Al、Fe元素,(1)c单质是氮气,等电子体中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价电子数是10,与CO、CN﹣、C22﹣都是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相似;(2)g是Fe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3)这些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元素、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Na,O元素和Na元素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Na2O.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g元素分别是H、C、N、O、Na、Al、Fe 元素,(1)c单质是氮气,等电子体中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价电子数是10,将N原子电子数加1得O原子,将N原子电子数减1得C原子,N2的等电子体为CO,或将N原子电子数减1得C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等电子体:CN﹣,电子式为:或;故答案为:或;(2)g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行,第8列,故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Ⅷ族;(3)这些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元素、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Na,O元素和Na元素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Na2O,其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难点是等电子体判断及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19.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环形玻璃搅拌棒、烧杯上方盖硬纸板.(2)用50mL 0.50mol•L﹣1盐酸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2.1℃,终止温度为25.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cm﹣3,测出△H=﹣55.2 kJ/mol.(3)如果用0.5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热值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2)根据Q=m•c•△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计算出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就可以得到中和热;(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烧杯上方盖硬纸板;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烧杯上方盖硬纸板;(2)用50mL 0.50mol•L﹣1盐酸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3℃,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3℃=1379.4J,即1.379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5.2kJ/mol;故答案为:﹣55.2 kJ/mol;(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反应后温度偏高,计算所得热量偏大,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大;一水合氨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即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故答案为:偏大;偏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注意测定原理的掌握,难度不大.。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许州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许州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许州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入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D.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参考答案:C略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洗菜 C.酒精挥发 D.葡萄榨汁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粮食酿酒:粮食发酵后,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洗菜:用水洗去菜表面的杂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葡萄榨汁:葡萄由固体变为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3. 对反应4A+5B = 4C+6D,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 )A. v (A)=0.40mol?L-1?s-1B. v (B)=0.48mol?L-1?s-1C. v (C)=0.36mol?L-1?s-1D. v (D)=0.55mol?L-1?s-1参考答案:A略4. 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反应为:Fe + Ni2O3 +3H2O Fe(OH)2 +2Ni(OH)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 +2e–→Fe+2OH–C.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Ni2O3 +3H2O+2e–→2Ni(HO)2 +2OH–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参考答案:A略5. 有机化学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渗透到医药、国防、生产的各个角落,在人类认识、研究有机物方面,化学家们不断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4-2015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2014-2015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2014-2015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C.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 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B. 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C.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2HCl=CaCl2+CO2↑+H2O B. 2H2O22H2O+O2↑ C. CaO+H2O=Ca(OH)2 D. CaCO3CaO+CO2↑ 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作引流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萃取 B. 萃取、蒸发、分液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6.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 mL 0.1 mol?L1 NaOH溶液 B. 用50mL烧杯准确量取30.5 mL NaOH溶液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NaCl D. 用50 mL 量筒量取4.8 mL浓硫酸 7.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1:4 B. 1:2 C. 1:1 D. 2:1 8.下列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其中与图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B. NaOH、电解质、化合物 C. 胶体、溶液、混合物 D. Fe2O3、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9.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氧化还原的本质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10.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HCO3→CO2 B. MnO4→Mn2+ C. Cl→Cl2 D. Fe3+→Fe2+ 1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NH4+、NO3、Fe2+、Cl B. Na+、CH3COO、K+、SO42 C. MnO4、K+、SO42、Na D. Mg2+、Al3+、SO42、NO3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OH 的质量为18g/mol B. CO2 的摩尔质量为44g 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 g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 小苏打投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HCO3+Ca2++OH=CaCO3↓+H2O 15.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B.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 硫酸与氢氧化镁的反应 D. 盐酸与氨水的反应 16.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1)2KI+Cl2=2KCl+I2(2)2FeCl2+Cl2=2FeCl3 (3)2FeCl3+2HI=2FeCl2+I2+2HCl (4)I2+SO2+2H2O=H2SO4+2HI 判断下列微粒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Cl2>Fe3+>SO2>I2 B. Cl2>Fe3+>I2>SO2 C. Cl2>I2>Fe3+>SO2 D. Fe3+>I2>Cl2>SO2 17.某溶液中含有0.2mol/L NH4+、0.25mol/L Fe2+、0.4mol/L Cl及一定量的SO42,则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3mol/L C. 0.5mol/L D. 0.15mol/L 二、填空题(49分) 18.(14分)(2014秋?绵阳校级期中)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CaO ④CO2⑤H2SO4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过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⑥与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19.(12分)(2014秋?绵阳校级期中)有5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Ba(NO3)2、KCl、NaOH、CuSO4、Na2SO4,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1)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2)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现象: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 . ②现象: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由上述两个现象可知,被检验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和 . (3)用(2)检测出 可以鉴别剩余的两种物质. 20.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在方框和括号内填写物质名称(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操作方法,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方案. 21.(14分)(2014秋?绵阳校级期中)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L1(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偏高 B、偏低 C、不变(用 符号回答) 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Ⅱ.未冷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 Ⅲ.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 IV.定容时水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 (5)“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 浓硫酸配制2 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014-2015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C.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 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 B.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的,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引起液体飞溅; C.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产生爆炸; D.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解答: 解: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A错误; B.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B错误; 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 D.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安全及事故的处理,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B. 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C.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分析: 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 B、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用于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不是粒子的数量的单位. 解答: 解:A、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单位,其单位为mol1,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用于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故B正确; C、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C错误; 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粒子数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2HCl=CaCl2+CO2↑+H2O B. 2H2O22H2O+O2↑ C. CaO+H2O=Ca(OH)2 D. CaCO3CaO+CO2↑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C、D中均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B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作引流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 解答: 解: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 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蒸馏、萃取 B. 萃取、蒸发、分液 C. 分液、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②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分离; ②水和乙醇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 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选择有机溶剂萃取,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 mL 0.1 mol?L1 NaOH溶液 B. 用50mL烧杯准确量取30.5 mL NaOH溶液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NaCl D. 用50 mL 量筒量取4.8 mL浓硫酸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 A.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 B.烧杯只能从粗略称量; C.托盘天平可以精确到0.1克; D.选择的量筒要比你要量的液体容量大,容量必须靠近液体容量. 解答: 解:A.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应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 mL 0.1 mol?L1 NaOH溶液,故A正确; B.烧杯只能从粗略称量,无法量取30.5 mL NaOH溶液,故B错误; C.托盘天平可以精确到0.1克,能称取25.2gNaCl,故C错误; D.选择的量筒要比你要量的液体容量大,容量必须靠近液体容量,应选10mL量筒,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7.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1:4 B. 1:2 C. 1:1 D. 2:1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根据n=计算甲烷、氧气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二者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判断. 解答: 解: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则: l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mol, 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同温同压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mol:mol=1:2. 故选:B. 点评: 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气体的物质的量是解题关键. 8.下列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其中与图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B. NaOH、电解质、化合物 C. 胶体、溶液、混合物 D. Fe2O3、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考点: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 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解答: 解: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胶体与溶液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氧化还原的本质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解:A、反应2H2S+SO23S↓+2H2O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B错误;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常见的化学反应,学生熟悉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性质,并能利用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明问题即可解答. 10.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HCO3→CO2 B. MnO4→Mn2+ C. Cl→Cl2 D. Fe3+→Fe2+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重要的氧化剂. 分析: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则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发生,故B不选; C.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发生,故C选; D.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发生,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剂、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合价升高数目=转移的电子数目. 解答: 解:硫和氧气的反应中,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转移电子数=化合价降低总数目=化合价升高总数目,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不交叉的原则,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应升高到0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4价,转移电子2mol,故B错误; C、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C错误; D、盐酸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应是失去电子,重铬酸钾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应是得到电子,得失电子数目为6, 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知识,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2.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NH4+、NO3、Fe2+、Cl B. Na+、CH3COO、K+、SO42 C. MnO4、K+、SO42、Na D. Mg2+、Al3+、SO42、NO3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 无色溶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亚铁离子为有色离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B.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 C.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都是无色离子,且都不与酸性溶液反应. 解答: 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Fe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NO3、Fe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B.CH3COO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C错误; D.Mg2+、Al3+、SO42、NO3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等.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OH 的质量为18g/mol B. CO2 的摩尔质量为44g 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 g 考点: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A.质量的单位为g; B.单位应为g/mol; C.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同; D.根据n==计算. 解答: 解:A.1 molOH 的质量为17g,故A错误; 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B错误; C.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同,故C错误; D.1molNa的质量为23g,原子个数为6.02×1023,则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为 g,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计算公式、单位以及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 小苏打投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HCO3+Ca2++OH=CaCO3↓+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A.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系数不满足硫酸、氢氧化钡的化学式组成; C.碳酸钙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D.石灰水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 解答: 解:A.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A错误;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B错误; C.碳酸钙不能拆开,应该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C错误;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15.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B.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 硫酸与氢氧化镁的反应 D. 盐酸与氨水的反应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中,酸碱都是可溶性强电解质,且生成的盐为可溶性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氢氧化铜不溶于水,应该写化学式,所以不符合,故A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钠都是可溶的强电解质,且硫酸钠也是可溶性强电解质,所以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正确; C.氢氧化镁难溶,应该写化学式,所以不符合,故C错误;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应该写化学式,所以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溶解性、电解质的强弱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1)2KI+Cl2=2KCl+I2(2)2FeCl2+Cl2=2FeCl3 (3)2FeCl3+2HI=2FeCl2+I2+2HCl (4)I2+SO2+2H2O=H2SO4+2HI 判断下列微粒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Cl2>Fe3+>SO2>I2 B. Cl2>Fe3+>I2>SO2 C. Cl2>I2>Fe3+>SO2 D. Fe3+>I2>Cl2>SO2 考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析: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判断,(1)2KI+Cl2=2KCl+I2中,Cl2是氧化剂,氧化产物为I2,(2)2FeCl2+Cl2=2FeCl3反应中Cl2是氧化剂,氧化产物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Cl3是氧化剂,氧化产物为I2;(4)I2+SO2+2H2O=H2SO4+2HI中,I2是氧化剂,氧化产物为H2SO4. 解答: 解:(1)2KI+Cl2=2KCl+I2中,Cl2是氧化剂,氧化KI为I2,氧化性Cl2>I2; (2)2FeCl2+Cl2=2FeCl3反应中Cl2是氧化剂,氧化FeCl2得到氧化产物FeCl3,氧化性Cl2>FeCl3; (3)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Cl3是氧化剂,氧化HI为I2,氧化性FeCl3>I2; (4)I2+SO2+2H2O=H2SO4+2HI中,I2是氧化剂,氧化SO2为H2SO4,氧化性I2>SO2; 综上所述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2>I2>Fe3+>SO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分析判断,注意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依据规律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判断得到顺序,题目较简单. 17.某溶液中含有0.2mol/L NH4+、0.25mol/L Fe2+、0.4mol/L Cl及一定量的SO42,则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3mol/L C. 0.5mol/L D. 0.15mol/L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溶液呈电中性,故溶液中c(NH4+)+2c( Fe2+)=c(Cl)+2c(SO42),据此计算. 解答: 解:溶液呈电中性,故溶液中c(NH4+)+2c( Fe2+)=c(Cl)+2c(SO42), 即:0.2mol/L+2×0.25mol/L=0.4mol/L+2c(SO42), 解得c(SO42)=0.15mol/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常用电荷守恒解答. 二、填空题(49分) 18.(14分)(2014秋?绵阳校级期中)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 ②铝 ③CaO ④CO2⑤H2SO4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HNO3=Ba(NO3)2+2H2O . (2)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Al2(SO4)3=2Al3++2SO42 . (3)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Ba2++2OH=BaCO3↓+H2O ,过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OH=HCO3 . (4)⑥与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Ba2++2OH+2HCO3=2H2O+BaCO3↓+CO32 .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或3.612×1023 .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分析: (1)H++OHH2O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与水的离子反应; (2)Al2(SO4)3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3)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和水,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钡; (4)⑥与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 (5)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以此计算转移电子数. 解答: 解:(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说明是强酸强碱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的离子反应,氢氧化钡和稀硝酸反应符合,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Ba(NO3)2+2H2O; 故答案为:Ba(OH)2+2HNO3=Ba(NO3)2+2H2O; (2)Al2(SO4)3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2SO42,故答案为:Al2(SO4)3=2Al3++2SO42; (3)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是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 14 Ca 40 Na 23 Si 28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A.2s 22p 2和2s 22p 4B. 3s 1和3s 23p 5C.3s 2和3s 23p 5D. 3s 23p 4和2s 22p 23.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 ②棱镜分光 ③激光器产生激光 ④石油蒸馏 ⑤凸透镜聚光 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 ⑦日光灯通电发光 ⑧冷却结晶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B.Fe 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 23p 63d 5C.基态铜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D.基态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5.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是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W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C.p 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 元素D.X 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6.下列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A CH 3CH 2OHB .CH 3CHO C. D .H 2N-CH 2-COOH7.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 22s 22p 63s 23p 4; ②1s 22s 22p 63s 23p 3;③1s 22s 22p 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③>②>①B .原子半径:③>②>①C .电负性:③>②>①D .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 、HCl 、HBr 、HI 的熔沸点依次升高B.H 2O 的熔点、沸点大于H 2S 是由于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 2>HClO 3>HClO 49.下列关于丙烯(23CH CH CH =-)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B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C .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10.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还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A.NaOH B .NH 4Cl C .CH 3COONH 4 D .HC ≡CH11.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Z 、M 同主族;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 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元素Y、Z、W、M的电负性高低顺序为:M>W>Z>YD.化合物ZW2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1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象是()1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水的反应D.H2在Cl2中的燃烧反应14.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8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2 kJ·mol-115.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l)ΔH=-1 300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5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B.当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C.当2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D.当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16.(6分)(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水。

已知室温下 1 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 g 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659 kJ的热量,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 L 1.00 mol·L-1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1)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2)的沸点比高,原因。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子采用杂化。

18.(6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具有相似的价键结构,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与c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的电子式(任一种):;(2) 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用电子式描述a~g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19.(10分)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2.1 ℃,终止温度为25.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 ,测出ΔH= _________(3)如果用0.50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热值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0.(12分)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 。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4)甲醛(H2C 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

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5)NiO、FeO、Mg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填“<”或“>”)FeO;某同学画出的MgO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改正图中错误: ;(6)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梓潼中学2014—2015学年秋高201 6级半期考试化学科试题答案1--5 : D B A B D 6---10:C A B B C11-15:C A C B D16.(1)SiH4(g)+2O2(g)===SiO2(s)+2H2O(l)ΔH=-1 427.2 kJ/mol(2) C2H2(g)+5/2O2(g)===2CO2(g)+H2O(l)ΔH=-1318 kJ/mol(3) 1/2 H2SO4(aq)+NaO H(aq) === 1/2 Na2SO4(aq) + H2O(l) ΔH=-57.3 kJ/mol17.(1)O—H键、氢键、范德华力(2)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3)sp318. (本题共12分,每空2分)(1) C O或[ C N ]-或C22- 的电子式(2)第四周期Ⅷ族(3)19.(1)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2) -55.2 kJ /mol (2分)(3) 偏大偏小20.答案:(1)[Ar]3d84s2或1s22s22p63s23p63d84s2 (本题共12分(2)C(碳)(3)4 1∶2(4)sp3小于(5) > ⑧应为黑色(6) 6 6 LaNi5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