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地质讲稿

合集下载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第二部分
煤的变质
03
随着地壳的运动和地温的升高,褐煤进一步转化成烟煤和无烟煤。这个过程称为煤的变质。
烟煤是煤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条带状结构。烟煤的挥发分含量较高,因此常用于燃烧和发电。
烟煤
无烟煤是一种较为致密的煤种,其特点是挥发分含量较低。无烟煤主要用于制造碳电极和活性炭。
无烟煤
褐煤是一种较为疏松的煤种,其特点是水分含量较高。褐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暖。
勘探方法
采取适当的防水、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对采煤的影响,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
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采煤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利用
矿井环境地质
CATALOGUE
05
矿井环境地质主要包括地下水、瓦斯、煤尘、地温、地压等。
类型
具有动态性、区域性、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对采煤作业有较大影响。
褐煤
世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特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
世界煤炭分布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煤炭储量大、品质好,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
中国煤炭分布
煤的开采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条件、地下水文、瓦斯含量等。在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确保安全、高效地采出煤炭。
地下水
易燃易爆,对采煤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瓦斯
具有爆炸性和污染性,对工人健康和环境均有影响。
煤尘
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影响采煤效率和工人舒适度。
地温
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能导致巷道变形和采煤工作面垮塌。
地压
地压治理
地下水治理
采用止水、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对采煤的影响。
煤尘治理

煤矿地质教案

煤矿地质教案

第一章地球概述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物理性质可反映出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人们利用其性质来为找矿和开发地下矿产源服务。

先将于煤矿有关的物理性质、地压、地热、地磁简述如下:地压:地压是指地球内部的压力。

主要是静压力。

由于岩石本身重量的作用,使得上部岩石对下部岩石产生压力,越往深处压力越大。

在矿井中,当开采到深部,由于地压增大,使得巷道和工作面的支护困难。

地热:地热又称地温。

它是指地球内部的热量。

地热的来源:①太阳的辐射热②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时释放出的热。

自地表向地下深处的温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带(层):①变温带(层)(外热层)②恒温带(层)(常温层)③增温带(层)(内热层)变温带:变温带位于地球表层,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热影响的地带。

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纬度高低而有差异。

此带深自地表向下15~30m。

恒温带:位于变温带之下,只地表以下不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地带。

这个地带常年保持不变的地带,称为恒温带。

此深多在20~30m。

增温带:位于恒温带以下。

指只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的地带。

其温度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增加的速度各地差别很大。

(大庆20m,北京房山50m,亚洲平均40m,增加1℃)增温带中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率可用地温梯度或地温增加率来表示。

(地温级、地温增温级)地温梯度——指沿地球中心方向每深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用℃/100米表示。

地温增加率(地温级)——又称地温率。

指沿地球中心方向地温升高1度新增加的深度称地温增加率,用m/℃表示。

3.地磁地球是个巨大磁体,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地磁场,使地面磁针指向一定的方向。

地球的磁性简称地磁。

地磁有两个磁极(磁北极和磁南极),罗盘的磁针所指南北方向的延长线(磁南北级的连线)叫地磁子午线,它与地理子午线(地理南北级的连线)并不重合。

因此,磁针所指的方向不是真正的地理南北方向,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做磁偏角。

在使用罗盘测量方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磁偏角进行矫正。

煤矿地质知识讲解

煤矿地质知识讲解
1) 地壳运动—即地球内部动力引是喜起马的拉雅地山壳主峰变,形也是和世变界第位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
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地壳运动对煤矿床的形成及赋存条件有着重要影响。 地壳沿地球半径方秦向岭运动时,表现为地壳的缓慢上升或下降(海陆变迁),称 为升降运动。地球物质沿地球切线方向运动时,呈水平运动。表现为激烈的造山 运动。 2) 岩浆活动—是地下的岩浆沿地壳的裂缝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在上 升过程与围岩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的成分和状态直至冷凝的全部过程。
4) 地震作用—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是岩石能量积 累突然释放的结果。
在上述地质作用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是 地壳运动。
7
神戶大地震破壞 (高速公路倒塌)
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斷層
8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 引起的地质作用。它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地壳表层化学元素产生 迁移、分散和富集。按作用方式分为:
常见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橄榄石、蒙脱石、伊利石、 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石膏、滑石、石墨等。 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岩浆是来自地壳深部或 地幔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 壳表层或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化学风化作用空气中的氧和水溶液不仅使岩
石和矿物化學成分发生变化,而且使一部分被
溶液帶走,或使稳定的矿物变为不稳定的矿物,
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1. 氧化作用 氧氣與各種礦物混合,產生 新的礦物。 黄铁矿FeS2(++)氧化成褐铁矿 Fe2O3.H2O(3+),由铜黄色变为褐红色,颜 色变深,结构变疏松。在地表称铁帽,地

煤地质学基础(2)(中国矿业大学 孟召平)

煤地质学基础(2)(中国矿业大学 孟召平)

2009年1月中石化华东石油局 煤层气培训班讲稿孟召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一部分:煤地质学基础第一节 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分布 第二节 煤田地质学概况及研究进展 第三节 煤的形成 第四节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分析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聚煤盆地基本类型 煤的物质组成 煤质分析及煤的分类 煤化作用及煤的变质类型第九节 煤成烃的研究第四节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分析基本概念 煤层结构及顶底板 煤层厚度的变化的原因 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1、基本概念煤层是自然界中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成层可燃 沉积矿产, 由有机质和混入的矿物质所组成。

煤层是含煤岩系中有机质集中分布的部分,在含煤 岩系中常常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与其它共生的岩石 类型构成特定的沉积序列。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可分为总厚度、有益厚 度和可采厚度。

煤层总厚度是顶底板之间 各煤分层和夹层厚度的总 和; 有益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 之间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是指在现代经济 技术条件下适于开采的煤 层厚度。

按照国家目前有关技术政策,根据煤种、产 状、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等规定 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称为最低可采厚度。

达到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称可采煤层。

不同煤层的厚度有很大差 别,薄者仅数厘米,称煤 线,厚者可达二百多米。

考虑到开采方法的不同,可 采煤层的厚度可分为五个厚 度级: 煤厚0.3~0.5米为极薄煤层 0.5~1.3米为薄煤层 1.3~3.5米为中厚煤层 3.5~8.0米为厚煤层 大于8米的为巨厚煤层。

2、煤层结构及顶底板 煤层的结构煤层包含煤分层和岩石 夹层 , 不含夹石层者 称为简单结构煤层 含有夹石层者,则称 为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中的岩石夹层俗称夹矸。

夹矸一般为粘土岩、炭质泥岩或粉砂岩,有时为 石灰、硅质岩、油页岩、细砂岩或砾岩。

如我国广西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煤层中见有灰岩 透镜体 , 富集海相动物化石。

《煤矿地质知识》课件

《煤矿地质知识》课件
煤层通常呈层状分布,具 有一定的厚度和延展面积 ,这为煤炭开采提供了基 础。
伴生矿产
煤层中常常伴生有其他的 矿产,如硫铁矿、油页岩 等,这些矿产具有一定的 经济价值。
煤的分类与特点
烟煤
褐煤
烟煤是煤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特点是 具有明显的烟熏味,含碳量较高,发 热量较大。
褐煤是一种较为年轻的煤,其特点是 含水量较高,颜色多为褐色或深褐色 ,发热量较低。
产损失。
排水费用
矿井排水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 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影响排水费用和 生产效率。
采掘工程影响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采掘工程的布 置和设计有重要影响,需要考虑防 水、排水等措施。
矿井水文地质的防治与利用
防水措施
针对矿井突水灾害,应采取防水 、排水、截流等措施,降低灾害
风险。
排水系统设计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设 计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满足
数值模拟
综合研究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煤矿地质模型,进 行数值模拟和分析,预测煤矿开发过程中 的各种地质现象和灾害。
将上述方法综合运用,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为煤炭工业的发展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02 煤的形成与分布
煤的形成过程
01
02
03
煤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下 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作 用形成的,主要成分为碳 、氢、氧、氮等元素。
应用
将资源储量管理与生产计划、采掘方案、安全管理等相结合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06 煤矿地质灾害与 环境保护
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
总结词
类型多样、特点各异
地面塌陷
由于地下采空导致地面塌陷,影响范围广,破 坏性强。

矿井地质工作方法讲座(贾建称)

矿井地质工作方法讲座(贾建称)

断面发育在煤层顶面, 厚煤带(陶阳矿)
煤层层内滑动式:断层落差小于煤层厚度,滑动面发育在 煤层顶底界面上,延伸于对盘煤层中。减薄或增厚
1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3)断裂型层滑构造——正断型
1.1 地质构造 2)
滑面发育于煤层顶底板中,断层被滑动 面错断(王石凹矿)
滑面发育在煤层底界面上,断 层被滑动面错断(白皎矿)
滑面发育在顶板岩石中,煤层在断 裂带呈“W”型(陶阳矿)
围岩内滑动式: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滑动面发育在煤 层顶底中或顶底面上,延伸于对盘煤层中。减薄或增厚
1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3)断裂型层滑构造——逆断型
1.1 地质构造 1)
逆断层,断面发育于不同层位,先断后滑。
(前岭矿)
1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1)揉皱型层滑构造——顶底滑褶式
1.1 地质构造
4)
又称Z型构造或褶叠构造,煤层顶底板泥岩和粉砂岩随煤层 急剧弯曲,煤厚变化大,呈肠状、扁豆状,但基本连续,煤 层中发育次级滑面,鳞片状煤发育,而次级断裂面不发育。
江西徐1矿井褶叠构造
江西峨3矿井褶叠构造
毛郢孜矿肠状煤
江西徐2矿Z型尖状
福建上京矿Z型尖状
1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1.1 地质构造
(2)结构简单、力学强度低的中厚煤层会发生强烈的滑动变形。
(3)层滑构造容易发育在煤层组中,煤层不同组合方式造成不同的层滑。 (4)润滑层(结构薄弱面)部位决定了层滑面位臵。
(5)区域和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滑动构造,进而控制层滑构造。
(6)背向斜转折端和褶皱冲断构造是层滑的主要位臵。 (7)断层性质、规模控制断裂型层滑,断裂带是层滑构造集中带。
1.1 地质构造

《煤矿地质》课件

《煤矿地质》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
探索煤矿地质的奥秘,从煤的基本概念开始,深入了解煤的分类与性质、形 成与成因,进而探讨煤炭资源的储量分布、勘查与开采方法,以及煤矿地质 灾害与煤炭的利用与发展趋势。
煤矿地质概述
煤的基本概念
了解煤的基本特性和形态,包括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煤的分类与性质
介绍煤的不同分类方式和性质,如煤种划分和热值等。
煤炭形成与成因
探讨煤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涉及沉积和生物等因素。
煤炭资源储量分布
全球煤炭资源储量分布
展示全球各地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主要煤炭 产区和储量。
中国煤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储量分布
介绍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现状,包括不同省份的煤 炭储量。
煤炭勘查
1
煤炭勘查方法
解释煤炭勘查的常用方法,如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
2
煤炭勘查流程
概述煤炭勘查的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数据分析和资源评估。
3
煤田评价
介绍煤田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指标,以确定煤田的开发价值。
煤炭开采
煤炭开采方式
讨论不同的煤炭开采方式,如 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
煤炭采矿设备
介绍煤炭采矿所需的设备和技 术,包括掘进机和运输设备。
煤炭开采生产过程
解析煤炭开采的生产过程,从 矿井设计到煤的提取。
煤矿地质灾害
1 煤与瓦斯突出
探讨煤与瓦斯突出现象的 原因和防治措施。
2 煤层水灾害
介绍煤层水灾害的成因和 预防方法,如矿井排水和 防水注浆。
3 煤与煤层变形
分析煤与煤层变形的原因 和影响,以及相应的支护 措施。
煤炭利用
煤的化学成分与利用途径 煤的加工与利用
介绍煤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不同的利用途径,如燃 烧和煤气化。

煤地质ppt课件

煤地质ppt课件

开采技术选择
根据煤田的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如露 天开采、井工开采等。
采煤工艺流程
介绍采煤工艺流程,包括 落煤、装煤、运煤、支护 等环节,以及各环节中使 用的设备和技术。
实践经验总结
分享实际开采过程中的经 验教训,对常见问题进行 分析和解决。
煤的加工与利用
煤的洗选与加工
介绍煤的洗选、破碎、筛分、磨 矿等加工过程,提高煤的品质和
利用率。
煤的利用方向
阐述煤在发电、化工、冶金等领域 的应用,以及各种利用方式的优缺 点。
节能减排与环保
强调在煤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应 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推广清洁能 源和低碳技术。
04
煤地质研究前沿与展望
煤地质研究现状与趋势
全球煤炭资源分布与储量评估
01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全球煤炭资源储量不断更新,分布情况
跨界融合与创新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拓展煤地质研究的应用领域 和市场空间。
05
煤地质实践案例分析
某地区煤田勘探实践案例
1 2 3
勘探目的
寻找煤炭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勘探方法
采用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多种手段 ,综合分析煤田的分布、煤层厚度和煤质特征等 信息。
勘探成果
某企业煤加工利用实践案例
加工目的
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加工方法
采用先进的煤洗选技术和煤转化技术,将原煤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煤 炭产品,如洗精煤、焦炭等。
加工成果
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减少了环境污染,为企业带来了可观 的经济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煤田的形成
煤田是由含煤地层和煤层组成的,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期 和地质环境。煤田的分布受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等因 素的影响。

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ppt课件
(二)、顶底板
是指煤层中位于煤 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 层。
赋存在煤层之上、 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 叫顶板;
赋存在煤层之下、 在煤层之前形成的岩层 叫底板
精品课件
顶板分类
顶板
伪顶
直接顶
精品课件
老顶


伪顶:直接覆盖于煤层之上(下)的极易随煤 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在0.5米以下,岩 层多为炭质页岩;
平推断层:岩层断裂后,上、下两盘作 水平移动。
精品课件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的断层 分类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完全一致或近 于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或近于一 致。
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石走向斜交。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实践证明,断层大小对井田设计、煤矿生产的 影响不相同。因此,断层可分为: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方向,则为背斜 2、断层
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表现为等高线中断。 断层交面线:因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断层 一般有2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点划线( —•—) 表示,下盘交面线用横叉线(—x—)表示。 a、一般情况下,正断层表示为煤层底板等高线中 断缺失,在交面线之呈白区;逆断层表示为煤层底板 等高线在交面之间为重叠区,即为下盘重复区。
大型向斜轴部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岩石 破碎容易发生垮落,必须加强支护,否则容易发 生冒顶、切面等事故,给顶板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往往容易发生瓦斯突出。
精品课件
一、煤的埋藏特征
(2)中型褶曲。中型褶曲往往是大型褶曲构 造的次一级构造,是采区布置考虑的主要依据。 (3)小型褶曲。在矿井中的一些小褶曲,一 般来说对瓦斯影响不大,但使煤厚度产生变化, 有的煤层突然增厚,使原采煤方法不能继续, 需改变采高或分层开采;有的地方突然变薄甚 至不可采,使工作面无法继续采煤,需要重新 掘开切眼。

煤地质学知识ppt

煤地质学知识ppt

成煤作用
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 于地表的泥炭沼泽、湖泊以及浅海滨岸地带,植物 死亡后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 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因此成煤一阶段被称为腐泥 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该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表生 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第二阶段即煤化作用阶段, 该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物理化学作用,即煤的成岩 作用和变质作用。泥炭转变为年轻的褐煤称为成岩, 再转化为其它煤称作变质。
中国煤层气前景展望及可持续发展
(3)各方面十分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4)煤层气勘探已初见成效。 (5)外部环境不断改善。 天然气输送管道缺乏,是制约我国煤层气发展 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已有和正在建设中的小型煤层 气试验开发井网范围内,、除大城市有区域性的天 然气输送管道外,其他地区全都没有。伴随着国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春风,“西气东输”工程的 建设为相关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大发展 的良好契机。
中国煤层气前景展望及可持续发展
从煤矿安全考虑,煤矿瓦斯是生产的最 大隐患,常常造成惨重事故。而且随着矿井 的延伸,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采前或采煤过程中,如果从地面预先 将煤层气开采出来,就会大大减少矿井瓦斯 危害的隐患,同时还降低了采煤过程中甲烷 这种强烈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对保护大 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煤地质
主要内容
煤的形成过程 煤的种类 煤的共伴生资源的可燃有机岩。凡是由动 植物残骸等有机质形成的岩石都称作有机岩。 煤是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 学以及地球化学变化转变而来的。 成煤作用:由植物死亡、堆积一直到转 变为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所经受的各种作用总称为成煤作用。
煤的成因分类表
大类 类型 腐植煤 高等植物在泥沼中形成 腐植类 腐植腐泥类 残植煤 腐植腐泥煤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都占重 要地位,聚积湖泊泥沼过度 环境 低等植物和少量动物在湖泊 或沼泽积水较深部位形成 成煤原始质料类别和聚积环 境

煤矿地质讲义3

煤矿地质讲义3

• 4. 氮 • 氮在煤中含量较少,一般为0.3~2.5%, 且氮含量随变质程度增高稍有降低。褐煤 中氮含量为1~2.5%,烟煤为0.7~1.8%, 无烟煤为0.3~1.5%。它主要来自成煤植物 中的蛋白质。 • 在高温加工时,大部分氮转化为氨及其 它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学产品可回收制成 硫酸铵、尿素、氨水等氮肥。
• 5. 硫 • 硫是煤中有害元素。它在煤中存在形式分为无机 硫和有机硫两类,两者总称为全硫(St)。无机 硫绝大部分是以黄铁矿(FeS2)和少量硫酸盐 (CaS04· 2H2O)形态存在,其清除的难易程度 取决于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状况;第二种为有 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时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蛋白质, 并与有机质紧密结合,分布均匀,难以清除。煤 中硫的含量一般在0.5—3.0%之间,我国煤中硫 含量低的小于0.2%,高的超过了15%。根据全硫 含量的多少,将原煤分为:特低硫煤、低硫煤、 中硫煤、富硫煤、高硫煤五类(表)。一般炼焦 用煤的含硫量小于1.0%。分析煤样全硫用Sad,t 表示;干燥煤样全硫用Sd,t表示。
• 7. 其它元素 • 煤中尚含有砷(AS)、氯(CI)等有害 元素,以及锗(Ge)、锂(Li)、铍 (Be)、镓(Ga)、钒(V)、铀(U)等 有益伴生元素。这些有益元素在煤中有时 能达到工业品位,可用于电子工业、原子 能及宇航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也是宝 贵的自然资源。
• 1. 水分(M) • 煤中都含有水分,水在煤中存在的状态有游离水、 化合水和结晶水。其中,化合水和结晶水是存在 于煤中矿物质内部的水分,一般工业分析中不做 测定。煤中所含的游离水分为两种:外在水分和 内在水分。外在水分是指在开采、运输、贮存、 洗选等过程中,附着在煤炭表面的水分;内在水 分则是指吸附、凝聚在煤炭毛细孔隙中的水分, 温度在100℃以上时才能把它们蒸发出来。在煤 的工业分析中,一般用Mar,t表示煤样的全水分, 它包括外在水分(Mf)和内在水分(Minh);用 Mad表示分析煤样水分,实际也就是内在水分。 煤样全水分是评价煤炭质量和使用价值的指标, 分析煤样水分是评定煤质、判断煤变质程度的指 标。

_煤田地质简述

_煤田地质简述

温、高压及化学性活泼的气体或液体的作用,岩石的物理
化学性质、结构及构造都发生变化,变成一种新的岩石, 称为变质岩。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见表1-2。
表1-2 地质年代(地层年代)表
聚煤期或成煤期:地质历史中形成煤炭资源的时期。 古生代:石炭纪、二迭纪 3个主要聚煤期 中生代:侏罗纪
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三纪)
G 10
30g1 30g 2 g
G 10
30g1 70 g 2 5g
7.含矸率 含矸率:矿井所产煤炭中大于50mm的矸石重量占全部 煤量的百分率。
三、中国煤的分类
我国实行的煤炭分类,如表1-3所示。 共分14大类,17小类
表1-3 中国煤炭分类和用途
第三节 煤田地质勘探及煤炭储量
一、煤田地质勘探阶段及其任务
远景规划———煤田普查
煤炭工业建设 矿区总体设计—矿区详查
矿井设计———井田精查
煤田地质勘探
找煤:为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地区有无进 煤田普查 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所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 普查勘探: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详查提供必 要资料所进行的地质工作。
矿区详查 :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
煤中有机硫、无机硫和元素硫的总含量叫煤的全硫含量(St)。 低硫煤 St≤1.5%; 中硫煤 St=1.5 % ~2.5% 高硫煤 St=2.5 % ~4.0%; 富硫煤 St>4.0%。 6.磷 炼焦煤中硫含量不超过1.2% 炼焦煤中磷含量不超过0.2%
二、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
1.水分(W)
内在水分:指吸附和凝聚在煤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第二,植物的大量繁殖。
第三,大面积沼泽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第四,地壳运动的良好配合。

煤矿地质培训课件

煤矿地质培训课件
煤矿地质培训课件
•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 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 • 采煤方法与工艺 • 矿井通风与安全 • 矿井水害防治与排水系统 • 矿山压力显现与岩层控制
目录
Part
01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地球构造与煤田形成源自地壳构造煤的成因类型
地壳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间的相互 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如褶皱、 断层等。
瓦斯赋存与涌出规律
瓦斯含量、压力、涌出量等
瓦斯防治技术
抽放技术、煤层注水、高压水 射流等
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声 发射监测法等
突出危险性防治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局部性防突 措施等
Part
05
矿井水害防治与排水系统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构造等自然地理条件对矿井水 害的影响。
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鼓 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 法提高回采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Part
04
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井空气成分及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矿井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
矿井空气中有害物质
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炮采、普采和综采工艺比较
炮采工艺
使用爆破落煤,人工装煤,机械运煤。具有技术简单、适应性强 等优点,但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普采工艺
使用采煤机落煤和装煤,机械运煤。与炮采相比,普采减轻了工人 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但设备投资增加。
综采工艺
实现了破、装、运、支、处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具有高产、 高效、安全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引言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产业,而地质基础知识是煤矿勘探、开采和管理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概述煤矿地质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形成、成分和类型,煤层的分布和特征,以及煤矿地质调查的方法和常用工具等。

煤的形成与成分煤是一种主要由有机质构成的矿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煤的形成是在地球进化的过程中,由植物残体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中经过各种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而形成的。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其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一般在50%以上。

煤的成分比例及其它杂质的含量不同,决定了煤的质量和用途。

煤的类型与特征根据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杂质的成分、产地等因素,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型。

无烟煤的有机质含量高,煤质纯净,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烟煤的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煤灰较多;褐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多用作发电燃料;泥炭的有机质含量最低,通常用作土壤改良剂。

煤的特征还包括煤的色泽、纹理、硬度和可燃性等。

煤层的分布与特征煤层是指在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煤炭堆积体,是煤矿开采的主要对象。

煤层的分布受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

煤层往往呈现出分层状,被夹在页岩和砂岩等岩层之间。

煤层的厚度、倾角和走向等特征对煤矿的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

煤矿地质调查方法与工具为了准确了解煤层的分布和特征,煤矿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煤矿地质调查是通过野外勘探、采样、测试和实验等方法,获得煤田地质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煤矿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工程勘探等。

地质调查中使用的工具有测量仪器、勘探钻机、采样工具、地质示意图和剖面图等。

结论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的形成和成分决定了煤的质量和用途,煤的类型和特征与燃烧性能和煤炭加工有关。

煤层的分布和特征是指导煤矿开采的重要依据,地质调查为煤矿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地质知识讲座-煤的成因

地质知识讲座-煤的成因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 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 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 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
水分(
W )、灰分( A )、 挥发分( V )和固定碳 ( FC )、发热量( Q )、 胶质层厚度( Y )、粘结指 数( Gr.l )、含矸率。
第三章

瓦斯的形成
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但是,在这些气体中的主要成 分是沼气,所以,通常所谓矿井瓦斯,就是指沼气。 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厌氧菌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 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碳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 和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在长期的地质年代里,由 于沼气的比重小,扩散能力强,地层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及 地层的隆起、侵蚀,大部分瓦斯都已逸散到大气中去,只有一小 部分至今还被保存在煤体和围岩内。 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难溶于水,扩散 性比空气高。瓦斯无毒,但当浓度高时,会引起窒息。当其在空 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高温(650~750℃) 时能引起爆炸,对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 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 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水害的来源:地下水、孔隙水、岩层裂隙 水、老空水、地表水、大气降水 火灾的成因:煤层自燃、人为火源(放炮、 电焊、烟火、皮带、冒顶岩石起火) 顶板事故的成因:构造、断层、褶曲,煤 层顶板的特点、节理、裂隙的发育度 煤尘的产生:煤层的含水性、煤尘的爆炸 性指数直接影响煤尘的产生及煤尘爆炸。 大部分瓦斯爆炸都伴有煤尘的参与。

《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
• 7.在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层时,往往出现滴水、淋 水甚至涌水现象
• 二、断层的观测 • 1.断层位置的确定:方法是从已知测点或其它已知点用皮尺
测量至断层的距离。
• 2.断层面特征的观察; • 3.断层两盘伴生、派生地质现象的观察; • 4.断层性质和断层力学性质的鉴定; • 5.断层产状和断煤交线的测量; • 6.断距的测量; • 7.断层的描述; • 三、断失翼煤层的寻找 • 概念: • 方法 1.煤、岩层层位对比法;根据巷道已揭露的断层另一盘的煤、
煤矿地质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二系 • 地质测量教研室
• 李垚 金登刚 柴永兴
2021/8/17
1
第一章 煤层厚度变化
• 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 1. 影响采掘部署 • 2. 影响计划生产 • 3. 掘进率增高 • 4. 回采率降低
2021/8/17
2
第一节 煤层的观测
• 一、煤层观测的内容 • 1. 煤层结构 • 2. 煤层厚度 • 3. 煤层顶底板 • 4. 煤层煤质 • 5. 煤层含水性 • 6. 煤层产状
岩20层21/层8/17位,结合断层的产状,来判断断层的性质和落差。21
2.根据伴生、派生的小型构造及断层面上特 征;小型构造有:
• ﹙1﹚牵引褶曲; • ﹝2﹞羽状断裂; • 根据牵引褶曲、羽状断裂寻找断失翼煤
层的方法,与地质力学型构造判断主干裂的 运动方的方法相同。
• (3﹞平行小断层; • ﹝4﹞根据断层带和断层面特征; • 3.根据规律推; • 4.作图分析; • 5.生产勘探方法;
2021/8/17
22
2021/8/17
23
第三节 构造预测
• 构造预测有两方面内容:

煤田地质学第五章

煤田地质学第五章

能源地质学课件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
第五章 聚煤盆地
第一节 聚煤盆地特征 二、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 聚煤盆地的形成和聚煤作用的发生,是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
古构造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植物,便有了成煤的物质条件,早古生代煤主要是由 滨海一浅海藻菌类为主的低等生物所形成的,是一种高变质的腐泥煤。大 约自志留纪末开始了由海洋向陆地的“绿色进军”,在滨海地带由原始陆 生植物形成了泥盆纪的腐植煤。自泥盆纪开始,陆生植物不断发展、演化、 更替,并由滨海地带逐步扩展到内陆,由原始陆生植物演化为种属繁多的 高等植物,为成煤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非构造成因的聚煤盆地(也称侵蚀聚煤盆地) 聚煤 盆地 类型 (是由于侵蚀、岩溶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 ) 构造聚煤盆地 (是地壳变形的产物,属构造成因) 断陷型 坳陷型
能源地质学课件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
第五章 聚煤盆地
第一节 聚煤盆地特征 三、聚煤盆地类型
1、非构造成因聚煤盆地
非构造成因聚煤盆地主要是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 在含煤岩系形成过程中,盆地基底基本上不发生明显沉降。
含煤岩系具有如下特征:
①拗陷型盆地的几何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湾口形,其横剖面有些是对称
的,有些则不对称 ,含煤岩系的形成主要受缓慢沉降过程控制,沉陷中心一 般位于盆地的中部。
②陆源区和含煤沉积区相对高差不大,边缘相一般是河流冲积物,沉积碎屑
颗粒分选、磨圆均较好,沉积物成熟度高。 ③含煤岩系古地理类型多为滨海平原型、滨海冲积平原型或内陆盆地型,含 煤岩系的沉积厚度、岩性、岩相、含煤性均比较稳定,并且常沿一定方向作 有规律变化,旋回结构清晰,煤层发育比较广泛、稳定,煤、岩层易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煤沉积体系PPT讲稿
第2页
1、概述主要介绍含煤岩系的概念及其岩性特征
2、煤层主要介绍了煤层形成的三种方式,煤层的顶底板,煤层结构,煤层中的结核、包体和化石、煤层的形态,煤层的厚度还有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几种作用方式。

3、含煤沉积体系主要介绍了五个沉积体系: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滨岸带沉积体系。

第3页
含煤岩系是充填于煤盆地的全部有共生关系的岩系总和,它是根据具体的地质顶、底界面和侧向的各种地质边界(如沉积相的变化,地层的超覆、退覆及各种不整合关系)所围限的。

第5页
陆源碎屑岩和粘土岩
矿物成分主要由原陆源区岩性成分和构造环境决定。

不同沉积条件下的碎屑岩成分,结构差别很大。

例如:内陆条件下,以过渡性的砂岩较多,如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等;近侵蚀区条件下,以砾岩和粗砂岩为主。

我国许多中生代,新生代含煤岩系还含有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晚古生代煤系也有一些。

第6页
泥炭堆积条件:
1、植物大量繁殖(物质来源)
2、水位抬升(避免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碎屑沉积物必须得贫乏(保证泥炭质量)
第7页
水多了,植物少了,欠缺的意思就是植物遗体供应不足。

第8页
植物多了,水少了,植物不断堆积造成供水条件越来越困难。

第10页
并不是所有煤层的顶板都可以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有的煤层没有伪顶,只有直接顶和老顶;有的煤层甚至没有伪顶、直接顶,只有老顶。

冲蚀作用可以发生于泥炭沼泽阶段,但更多的是发生在泥炭层被沉积物覆盖之后,冲蚀接触界限清楚,界面凹凸不平,会造成煤层变薄或局部缺失。

第12页
煤层底板以泥岩、粘土岩最为常见,通常呈团块状,富含植物根茎化石和不规则滑面,俗称根土岩。

根土岩常含有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和其它粘土矿物,尤以高岭石最富集,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耐火粘土矿层。

在陆相含煤岩系中,砂岩作为煤层底板亦比较常见,但在煤层和砂岩层之间往往存在薄层粘土岩;个别情况下,煤层底板为砾岩层或石灰岩层,煤层具有异地微异地搬运的待征。

第26页
以沉积物覆盖为时间界限
第27页
成因:当泥炭沼泽发育在古侵蚀基准面上时,首先在低洼处生长和堆积了植物质形成的泥炭层,且相互隔离;随着区域性沉降或地下水位抬升,隔离的泥炭沼泽逐渐连成一体,泥炭层才在盆地范围内堆积。

第28页
如我国湖北一些地区早二叠世梁山组沉积基底为中石炭世黄龙灰岩,经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溶蚀,形成凸凹不平的岩溶地形;泥炭沼泽出现于早二叠世海侵的初期,梁山组底部“一煤”沉积期泥炭首先堆积在溶融洼地;随着泥炭层堆积加厚和侧向超覆,洼地被填平补齐,泥炭沼泽范围亦不断扩展,遂使相互隔绝的泥炭层连成一片,形成藕节状煤层,有时可能由于微异地搬运作用在溶蚀洼地或溶洞内填充泥炭,形成不规则煤包。

第29页
在废弃的三角洲叶体上,支流河道的填积和围绕河道砂体的压实作用,造成泥炭沼泽表面的地貌差异,直接影响上覆泥炭层的均衡发育,也可造成煤层底板的凹凸不平。

第32页
美国肯塔基州上三角洲体系中,可见主河道侵入泥炭沼泽时,煤层厚度在0.5—1 km的范围内从2—3m减为零,砂岩体附近的煤层中夹层增多,粗碎屑楔形体与煤层呈冲积接触。

从剖面图中部向东南方向,煤层厚而连续,夹层变薄;向西北方向,非煤夹层厚度突然增加。

河道砂岩边缘煤层很薄,并向河床倾斜,这是河床对泥炭沼泽底部切割,泥炭层发生滑塌造成的。

煤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岩性,旋回结构,沉积相
第61页
旋回结构的成因:沉积,气候,地壳
第63页
被峡谷所限的山区河流携带着从源区剥蚀的大量碎屑物质,一且冲出谷口,因地势突然展开,坡降减缓,河道加宽变浅,流速降低,搬运能力骤然减弱,大量底负载迅速堆积下来,从而形成一个以谷口为顶点向外辐射敞开的扇状沉积体,这就是冲积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