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点拨与精析 考点2 大气 大纲人教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知识点梳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概念:大气是指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称之为大气圈。
是由多种气体、固体杂质和水汽混合而形成。
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成分作用干洁空气氧气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参与有机物的燃焼、腐败、分解氮气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水汽水汽的固、液、气三态转化,产生了一系列天气现象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大气垂直分层(比较重要)大气分层高度特点与人类关系气温的垂直变化空气运动特点高空大气平流层顶至2000 ~ 300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对流层顶至50 ~ 5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下冷上热,因而大气结构平稳,天气晴朗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同一纬度不同季节厚度不同,夏季较厚,冬季较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对流活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特别提醒: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作用(1)表现(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3.吸收作用(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人教大纲版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 低层大气组成:主要是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2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氮和氧(合占空气体积的99%),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少量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氟氯烃化合物4 大气的垂直分布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一)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
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对流层的热源是地面(2)对流运动显著。
原因:上部冷下部热对流层厚度: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在气压带和风带的三圈环流图上,三圈的高度不同)(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上升,气温降低,冷却成云致雨)(二)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特点:(1)气温的垂直分布,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原因:平流层的热量来源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臭氧层在22----27千米高度。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原因:上部热下部冷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是天色屏障,大气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度,此处气压是080----500千米的高度,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2.2 大气的热力状况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光谱:人眼可见的可见光区(0。
4----0。
76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被大气削弱的最少,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核心知识全归纳-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干洁空气(图像理解记忆)干洁空气的组成及其按体积所占的百分比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其主要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次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臭氧。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情景联想记忆)知识链接:大气中的臭氧被誉为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
思考:水汽和杂质为什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提示: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
3.降水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空气抬升降温凝结。
(问答题)4.大气污染来源:工农业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
5.近现代二氧化碳的成分改变的原因:(问答题)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生成多)工业:交通工具,电厂农业:农业机械生活:液化气、天然气、私家车大量砍伐森林:(吸收少)毁林(开荒、采矿、获取木材)(情景联想记忆)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思考1: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这是为什么?提示: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000米),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
思考2:臭氧空洞的成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问答题)原因:①太阳活动等自然原因影响使平流层臭氧量减少(自然)。
②由于制冷技术落后,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消耗大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人为);危害:臭氧层破坏-地面紫外线增强-人、生物措施:管理措施:①加强国际协作;(臭氧层是跨国界的)②制定法律法规,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技术措施:③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关键词记忆)1、正常温度: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大气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纲人教版必修
●备课资料一、2003年全球气温百年来第三高(比常年高0.45摄氏度)世界气象组织16日说,2003年全表面温度比常年高0.45摄氏度,在1861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年份中列第三位。
自1861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全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
20世纪的上升幅度超过0.6摄氏度。
1976年以来,温度的变化速度大约是过去100年总变化速度的3倍。
在北半球,20世纪90年代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年,而1998年的温度比常年0.55度,是最暖的一年。
(摘自《山西日报》2003.12.18)二、地球大气层中存在太阳系外古老星尘美国科学家首次证实,地球大气层上层中存在来自于太阳系外恒星的古老星尘。
这一发现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等将会有所帮助。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凯勒博士等人利用一种新型仪器,对地球大气层平流层中的星际尘埃进行氧同位素分析后发现,其中的一些硅酸盐微粒可能来自于太阳系外的恒星。
他们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撰文介绍说,初步识别出的硅酸盐微粒共有6种.其同位素比率极不规则,与太阳系中的任何天体物质都不相同。
与其他天文观测数据的对比显示,这些微粒可能来自于由中心部位氢已消耗殆尽的恒星转变而成的红巨星以及其他一些含铁较少的恒星。
、研究人员指出,诞生于早期的太阳系中主要存在的就是由新发现的硅酸盐微粒等组成的尘埃和气体。
这些尘埃是太阳系外其他宇宙空间的恒星死亡后的残存物,也是最终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原材料”。
在凯勒等人得出最新结果之前,天文学家一直不敢确信类似的古老星尘是否会“藏身”于地球大气层中。
据推测,这些星尘很可能是由彗星携带而来的。
(摘自《考试报))2004.2.27)三、人类活动导致大气对流层顶高度上升20世纪后20年中,作为地球大气最低层的对流层,其顶端高度出现了上升。
美国和欧洲科学家首次通过定量研究证实,这一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自地面向上,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是被称为对流层顶的过渡层。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大气 2.3大气的运动 大纲人教版必修
●备课资料一、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空气温度比其周围乡村空气温度高的现象。
造成城市空气温度高于乡村空气温度有地面作用和热释放两方面原因。
城市绝大部分的地面是建筑物、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这种地表环境,吸收太阳辐射会使地面温度较高,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缺乏植物,使全部太阳辐射能投射到裸露的地面上,缺乏植物蒸腾作用消耗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升高。
第二是混凝土地面不像土壤地面可利用水分蒸发消耗热量,因而城市气温高。
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要比乡村强度大,这些活动都与能量的消耗有关。
能量的消耗使城市在周围温度较低的乡村中,好像一个“热岛”。
观测表明,我国城乡间温差一般可达1℃~2℃。
工业发达的国家,城乡温差可达3℃~5℃。
如果在一幅城市地图上,用线将温度相等的点连结起来,就会发现,一条条等温线是环绕城市闭合的,而且高温区就像地形图上的小岛的等高线。
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的扩散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城市好像一个“热岛”,热气不断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的冷空气向市区侵入,构成环流,即形成了所谓的“城市风”。
城市风的形式和大小与盛行风和城乡间温差关系很大。
静风时,城市风非常明显;有风时,只在城市背风部分出现城市风。
由于夜晚城乡温差远比白天大,夜间风不断从乡村吹来,风速大于每秒2米。
因此,城区的污染物都向市中心集中,市中心往往成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物浓度最高区。
二、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在有气压梯度存在的情况下,促使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只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一种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这种风仅在空气质点作水平运动的初始状态存在。
风一旦运动,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随着偏转,地转偏向力增大,风向继续偏转,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水平气压梯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风向,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二者合力为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匀速运动。
期末复习重难点大气的运动(纲要)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选必1
大气讲义(纲要)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提示: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2.大气的垂直分层点睛(1)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不一样的原因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低纬度对流层高度为17~18 km;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高纬度对流层高度为8~9 km;中纬地区则居中,为10~12 km。
难点拓展:逆温有利影响逆温的出现阻碍空气对流,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一种气候资源。
例如,伊犁河谷冬季逆温有效地提高谷地温度,果树越冬免受冻害不利影响对环境逆温时,大气比较稳定,加重大气污染对天气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对交通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二、大气的受热过程重难点突破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①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②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③湿润的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分析白天气温的高低晴天阴雨天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a.塑料大棚、玻璃温室b.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雾来?c.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3.昼夜温差大小分析(1)天气状况:晴天阴雨天(2)地势高低:地势高→(3)下垫面:比热容大→三、热力环流1.基本原理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运动与什么有关?水平运动与什么有关?❖比较气压大小❖比较气温高低❖比较天气状况❖等压面判读技巧:凸高凹低2.常见的热力环流◆疑难突破通过等压面判断近地面气压高低(凸高凹低)→判断垂直运动方向(冷热状况)→判断下垫面性质通过等压面判断近地面气压高低(凸高凹低)→判断垂直运动方向(冷热状况)→判断天气和气温日较差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从高压流向低压)警示:风向是风的来向1.风的三种受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3)摩擦力2.风的受力结果近地面高空2.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画法和判断3.风向的表示4.风力的判断风向看“高低”:风始终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2)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大气(2)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大气(2)复习上讲内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1)]一.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3大气的运动(2)]二. 风的形成规律[2.4全球性大气环流(1)]一. 三圈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二.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2.4全球性大气环流(3)]三. 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异同点成因冬季风夏季风成因性质成因性质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地处世界最大大陆和世界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受亚洲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季风。
寒冷干燥受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著)亚洲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盛行来自高纬大陆的东北季风温暖干燥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受吸收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季风形成的原因【典型例题分析】例一例二例三判断对错:地面温度增高,近地面气压降低。
在南半球中纬度高空地区,风向和等压线斜交。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在赤道地区,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始终垂直。
地面冷热不均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
以上答案请见名师面授!【本讲总结】一. 知识要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的特点和成因。
二. 重、难点重点:风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分布特点及海陆差异产生的影响难点:风的形成规律。
三. 学习方法指点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深入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
[知识拓展]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中国天气的关系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夏半年更为突出,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本身;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西太平洋副高与其周围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高考地理大纲全解大气
年地理考试大纲全解/必修模块/自然地理/大气气候部分是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气候知识每年必考,而且稳中有变以气候特征切入的试题。
以气候、降水为纵横坐标,坐标系中的点表示月份,考查内容涉及地中海气候的类型、成因及在全球的分布(以城市为代表)。
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构成复合坐标,考查内容涉及纬度计算、确定气候类型和成因分析。
以表格形式列出地点的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温的资料切入命题,考查内容侧重于诸点之间年均温差、年均降水差的成因解释。
以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构成坐标系图,配以地区分布图,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气候类型、成因等。
这类试题的解答,应从气象资料的图表分析入手,分析其所处的气候带,确定气候类型,其它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以气候类型的分布切入命题。
这类试题的解答,应从实际气候类型的分布入手,看清图示气候类型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准确定位气候类型,把握该气候类型的一般成因和特殊成因,这样也就能够解释气候分布的地区差异了。
基本要求:气候类型的要求:①熟知世界各种气候类型。
②气候类型不能写错。
气候特征的要求:①学会表述。
a、表述既要有气温特征,也有降水特征;b、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分明;c、高、低纬度或长冬,或长夏。
②确立气候类型。
a、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均温确立气候带和所在的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
b、根据降水类型确立气候。
③熟知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特征差异(如年温差、年降水差)。
3、气候成因的要求:①掌握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及原理。
②注意气候成因的综合影响,尤其是海陆位置、大陆轮廓、洋流、盛行风、地形和地形结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等:③善于把握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尤其是大气环流。
④熟知各种气候类型的一般成因。
⑤掌握世界特殊地区气候的特殊成因。
如亚洲的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非洲的赤道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东西两侧气候类型的不对称、地中海沿岸气候区、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南美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干湿区交替的不对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点拨与精析考点2 大气大纲人教版
一、选择题
(2011·全国文综卷·T9~11·12分)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3题。
图4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思路点拨】解答试题,需注意以下关键点:
(1)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
(2)当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差较大时,可能会发生强对流现象,产生对流雨。
(3)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是该地的纬度特点,图中的海拔高度及地表起伏状况是该地的地形特点。
【精讲精析】1选D,2选B,3选D。
第1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稳定。
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
第2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运动;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下升,产生强对流天气。
此时三地的大气运动状况
如下图所示:
N
N
第3题,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且海拔高度在200~500米,属于丘陵地区,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
(2011·上海地理·T15·2分)(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
4.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大气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做题关键是要对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精讲精析】选B。
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而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的作用。
(2011·上海地理·T21~22·4分)(九)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5.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6.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借助冷暖锋的示意图,考查对冷暖锋的判读,解答本题是关键抓住气流运动方向判
断是冷锋还是暖锋,具体如下:
(1)锋面系统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冷气团移动方向固定,暖气团被迫抬升,则为冷锋; (3)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移动方向发生变化,则为暖锋。
【精讲精析】5选A ,6选C 。
第5题,根据图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甲图为冷锋,乙图为暖锋。
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第6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2011·上海地理·T16·2分)7.据观测,地
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 .青藏高原上空
B .北极附近上空
C .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做题关键是要对基础知识准确记忆。
【精讲精析】选C 。
近年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空洞”。
要注意“南极臭氧空洞”主要是指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相对其他地区就像一个洞,且只在南极地区的春季出现(9~11月)。
(2011·四川文综·T7~9·12分)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8~10题。
8.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9.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0.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判断出四地均为7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别为: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精讲精析】8选D,9选A,10选B.第8题,
第9题,④地位于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降水较多。
第10题,
B ②温带季风气候和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不容易发生旱灾,②地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
率大,容易发生旱灾
D 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冬不冷,夏不热,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二、非选择题
(2011·上海地理·T41·6分)(十五)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11.比较A 、B 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A 地
B 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思路点拨】本题以欧洲西南部气候分布为例,考查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的关键点是明确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特点。
【精讲精析】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判断,A地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参考答案】
A地B地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