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0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4张】(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4张】(共24张PPT)

v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本质 是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 主宰和权力中心。
(2)组建中央政府:
秦调兵虎符
朝议制度
三公九卿 “ 议” 皇帝最终“决 策”
秦如何实现对广阔疆域的有效统治,巩固 统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公 元 前 206 年 , 刘
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
到达霸上。秦王子婴
仅 当 了 46 天 的 秦 王 便
素车白马,以绳系颈,
捧着御玺符节,向刘
邦投降,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破釜沉舟
刘邦入咸阳后都做了什么呢?
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 法三章,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 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 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用。”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历史高一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第三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第三课知识点总结第三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

这一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思想家涌现出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在这一时期,有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纵横家等等。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乐教化,重视道德修养,提倡仁爱和敬老尊贤,强调人伦和家庭。

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思想体系。

道家是儒家的主要对立面,其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另一种重要体系。

墨家则主张“兼爱”,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关爱,反对战争和压迫,提倡和平与公正。

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墨家的思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法家的思想中,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统一的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强调农业和战争,强调法律的实效。

名家强调理性,主张逻辑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先驱。

兵家重视军事战略和战争技术,强调战争的规律和战略的重要性。

纵横家则主张机智和灵活,强调利用巧计和计谋,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学派和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也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个人总结在学习了第三课的内容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

每个学派和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都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4)巩固统一:统一车轨、 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5.秦统一的意义
(1)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2)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5)秦强大: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秦朝建立:公元前 230 年-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在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教学设计记录
主备人:审核人:
年级
高一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型
新授
本册第3教时
总第3教时
年月日
课时安排
1
教具安排
教学目的
1.认识秦灭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2.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重点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秦朝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2.“焚书坑儒”: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等焚毁,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3.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去,秦二世继位,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 议是。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王绾和李斯的对地方的管理体制的主张,秦 始皇采取了谁的主张,为什么?
二、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③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思考:相对于分封制, 郡县制有什么特点?
二、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
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 意,则安宁之术也。”——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中央
郡 郡守、郡尉、监御史
行政 军事 监察
(1)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不得世袭
县 县令 地方具体政务
(2)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乡 基层管理
治安 亭

郡县制意义
① 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 ②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二、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 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
▲以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大夫
③思想文化:统一的环境利于各民族的融合,以及各地区的 文化交流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高一必修一的历史知识点是相互渗透的,历史必修一第三课这个部分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⑴背景:汉高祖为避免重蹈秦朝速灭的覆辙,巩固新建政权⑵内容: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郡即郡县,国即封国)⑶影响:随着分封的诸侯国权力逐渐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⑴三省六部及职能:中书省: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⑶评价: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3.宋代分割宰相权力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⑴措施: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⑴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⑵内容:①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 ,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②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⑶意义:①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⑴目的:网罗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⑵选官制度:①汉朝----------察举制依据:孝廉(才能和品德)方式:由下而上推荐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依据:士族门第影响: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成为其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③隋唐时期--------科举制隋朝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
客观 条件
主观 条件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数代秦王励精图治。 ③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
2.秦朝的建立 (1)灭六国 ①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 东方六国。 ②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特点
史料实证 材料 秦始皇统治整个中国只有11年,但是他宣布要延续“千 秋万代”。他按照法家路线开始了中央化的过程。在丞相李 斯的指导下,皇帝着手建立不可抗拒的统治,清除割据的“封建” 贵族。全国划分管理单位,此后的历史一直沿袭这种体制。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
(2)拓展疆域 ①在南方,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 的控制。 ②在北方,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的万里长城。
3.巩固统一 (1)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①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②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 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 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③全面推广郡县制: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 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 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秦国政治体制的建立源于哪家思想?为延续 “千秋万代”,秦始皇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朝丞相的作用。 (3)秦朝是怎样在“全国划分管理单位”的?为什么后世“一直 沿袭这种体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应用体验] 【例2】(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下图为湖南湘西州(秦朝洞庭郡千灵县) 出土秦简中的木方,木方上用小篆对“王”“皇”“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 行了规范,并对卿、郡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这一史料
(A) A.表明秦朝采取了有效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说明秦朝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 C.为了解秦朝的郡国并行制度提供了实证材料 D.证明秦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直接管辖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
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C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解析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故选C项;丞相辅佐皇帝处理
政事,太尉掌管军事,郡守为地方长官,故排除A、B、D三项。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皇帝 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 始皇帝 ”,皇帝
制度 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中央 三公
三公指丞相(百官之长)、太尉(分管军事)、
御史大夫
(分
九卿 管监察),为主要辅佐大臣,最后由皇帝决断;九卿泛指分掌具体
事务的诸卿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地方
郡县 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题二 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情境探究] 视角1秦朝的中央制度 材料 秦始皇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 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 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 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思考 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 提示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 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高中人教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 (共38)张PPT)

高中人教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件 (共38)张PPT)

皇帝
三公 九卿
御史 (牵制) 丞
直 接
大夫 (统率) 相
控 制
(统率)
奉郎卫廷典宗 常中尉尉客正

太 (虚设)

治少太 粟府仆 内 史
推行郡县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 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 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 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 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时间 战争双方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结果 特点
项羽取得胜利 以少胜多的战役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 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 ,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 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 ,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 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 是高明的。
问题: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主人 公是谁?“扫六合”指的又是什 么事件?
一、 秦朝的统一
1、秦灭六国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 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大王之贤,由 早上早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 万世之一时也。 ……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 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课程目标: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 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 农民起义, 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 衰亡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道,监察地方
唐中期设置地方军镇:节度使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唐: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道,监察地方
唐中期设置地方军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文官任知州知县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宋:州县两级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文官任知州知县
设置通判监督知州、知县与地方府军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文官任知州知县
设置通判监督知州、知县与地方府军
抽走地方大量赋税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文官任知州知县
设置通判监督知州、知县与地方府军
抽走地方大量赋税
冗官冗兵、积贫积弱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布衣为相
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
形成决策机构:“中朝”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唐:州县两级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唐: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道,监察地方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唐: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道,监察地方
唐中期设置地方军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直至唐亡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宋:州县两级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君中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权央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刘邦
与与 相地
权方
狡兔死,走狗烹;
此 消
争 权
飞鸟尽,良弓藏; 彼 不 长断
韩信
敌国破,谋臣亡。
本课知识结构: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本课知识结构: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地方制度的变化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制度的变化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本目小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是:
1.从整体看,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 央集权不断被强化。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本目小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是:
1.从整体看,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 央集权不断被强化。
2.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到郡县制、郡 国并行制、刺史监察、路府州县多级 机构,最终发展为行省制。从低级到 高级不断发展和补充完善。
宋:州县两级
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
“杯酒释兵权”
文官任知州知县
设置通判监督知州、知县与地方府军
抽走地方大量赋税
冗官冗兵、积贫积弱
结合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想一 想宋朝为什么要实施这样的地方制度。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元: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元: 元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几次大统一?
行省下,依次分设路、府、州、县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元: 元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几次大统一?
从版图看,元朝区别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最大 特征是什么? 地方设置行中书省(除晋、冀、鲁)
行省下,依次分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本目小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是: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封国名存实亡
郡县之上设置州,派刺史监察
汉:“汉承秦制”,但丞相位高权重 布衣为相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想一想,封建时代为何经常出现君权与 相权之间的矛盾呢?
汉:“汉承秦制”,但丞相位高权重
布衣为相
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想一想,封建时代为何经常出现君权与 相权之间的矛盾呢?
汉:“汉承秦制”,但丞相位高权重
10.09.20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
在此添加副标题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刘邦
韩信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刘邦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
敌国破,谋臣亡。
从版图看,元朝区别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最大 特征是什么?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元: 元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几次大统一?
从版图看,元朝区别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最大 特征是什么? 地方设置行中书省(除晋、冀、鲁)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元: 元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几次大统一?
从版图看,元朝区别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最大 特征是什么? 地方设置行中书省(除晋、冀、鲁)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汉:郡县、封国并存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想一想,封建时代为何经常出现君权与 相权之间的矛盾呢?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想一想,封建时代为何经常出现君权与 相权之间的矛盾呢?
汉:“汉承秦制”,但丞相位高权重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制度的变化)
想一想,封建时代为何经常出现君权与 相权之间的矛盾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