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探讨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模式探讨
而 又 艰 巨 的 任 务 。 文 在 明 确 构 建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发 本 展 模 式 的 原 则 基 础 上 , 对 中 国 农 村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不 针 同 阶 段 , 建 了 同 各 阶 段 相 适 应 的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发 展 模 构 式 ,以 期 为 中 国 政 府 建 立 、完 善 和 发 展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体农 村 目前 及 今 后 一 段 时 期 ,家 庭 保 障
仍 是 占 主 导 地 位 的保 障 方 式 。因 为 家 庭 在 保 障 方 面 的某
些 特 殊 的 功 能 是 任 何 社 会 化 的 手 段 都 无 法 取 代 的 。 因 此 , 会 保 障 和 家 庭 保 障 两 者 之 问 的关 系 是 相 辅 相 成 而 社 不 是 相 互 排 斥 。 另 一 方 面 。 会 保 障 必 须 成 为一 个 开 放 社 系 统 ,随 着 形 势 的 发 展 而 调 整 本 身 的结 构 和 功 能 ,以期 与 家 庭 保 障 更 好 地 配 合 ,从 而 更 全 面 地 帮 助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对付现 代社 会 中的各种 风 险。 4 .社 会 保 障 与 社 会 经 济 同 步 发 展 的 原 则 。 济 发 展 经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物 质 基 础 ,更 是 建 立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的 重 要 前 提 。 在 建 立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的 过 程 中 ,不 能 只 考 虑 保 障 需 求 , 要 充 分 考 虑 提 供 保 障 的 可 能 。 即 农 村 社 会 还 保 障 水 平 要 与 国 家 或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相 适 应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支 出 占农 村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比例 过 大 , 影 响 农 会 村 经 济 的 发 展 ; 比 例 过 小 ,则 不 能 满 足 合 理 的 保 障 需 求 。因 此 , 寻 求 一 个 合 适 的 “ ” 但 要 做 到 这 一 点 是 比 要 度 , 较 困难 的 。在 目 前 情 况 下 , 们 应 吸 取 国 际 经 验 教 训 , 我 宁 可 社 会 保 障 水 平 滞 后 一 些 ,也 决 不 能 超 前 ,否 则 就 会 重
简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现状
简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现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安排。
该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和完善。
下面将从制度历史、制度现状和问题存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制度历史1.基本保障措施(1950-198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小额保险和特惠干部待遇为主。
这些措施对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3.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1990年代至今):随着农村经济转型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此后相继出台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制度现状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普遍较高,但报销范围有限,对大病的保障作用有待提高。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发展不平衡,覆盖和参保率相对较低,待遇水平也不高。
3.农村救助体系:农村救助制度已初步建立,但覆盖范围窄,救助标准相对较低,存在地区差异。
4.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覆盖率不高,救助标准偏低。
三、问题存在1.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覆盖范围窄,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需求。
2.基金缺口: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撑,基金缺口问题比较严重,无法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
3.资金安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滥用、挪用和浪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4.城乡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制度存在差距,农民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明显。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
Ab ta t W i ec a g f e r rl a d s s m d a r u t rsma a e n a ,te in v t n sr c : t t h n eo t u a n y t a gi l e n g me t y h o ai hh h l e n c u w n o
将进 一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 关键 词 : 中国;农村 ; 社会保 障制度 ; 变迁 中图分类号 :07 F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92 0 )3 060 10 7 (0 6o . 2 - 0 8
T e I n v t n S u y o h o ilGu r n e y tm h n o a o it fChn n t e Ru a ce o i a S y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改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关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一、初期探索阶段:1978年-1999年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
在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初步探索,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试点工作。
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理念,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阶段还比较薄弱,覆盖范围较窄。
二、试点推广阶段:2000年-2010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保障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2000年开始,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更加有序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农村地区。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
2008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推广工作。
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和保障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全面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建立了覆盖更广、保障更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
2014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统一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标。
国家还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力求实现城乡居民共同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初期探索阶段、试点推广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路径选择——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
摘
要: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 农 村 在 城 乡二元 分 割 格 局 的 背景 下形 成 了对 土地 保 障模
式 的路 径依 赖 , 并逐 步 陷入 “ 锁 定状 态” 。经过 改革 开放 以来近 3 0年 的渐进 式 改革 , 一系
列正式的、 具有现代保险性质的社会保障项 目逐步在农村建立 , 中国农村 社会保 障制度
社会 保 障研 究 2 0 1 4年第 2期
S o c i a l S e c u r i t y S t u d i e s N o . 2 2 0 1 4路径选择
— —
从 路 径 依 赖 到路 径 创 造
黄清峰
刘艺 戈
( 武 汉 大学社会 保 障研 究 中心 , 湖 北武汉 , 4 3 0 0 7 2 )
轨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
8 0
( 一) 路 径 依赖 理论
路径依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P a u l D a v i d ( 1 9 8 5 ) 和 W. B r i a n A r t h e r ( 1 9 8 9 ) 技术变迁路径依赖理论 。 在此基础上 , D o u g l a s s C . N o r t h ( 1 9 9 0 ) 借鉴其路径依赖的思想 , 将其引入到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的分析框架 , 并 逐 步形 成 了制度 变迁 的路 径依 赖理 论 。
路径依赖理论说 明, “ 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 “ 人们过去作 出的选择决定 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但其 过度强调历史决定论 , 即路径发展过程中偶然事件对现在 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 , 传统 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路 径突破主要是外生力量作用的结果 , 而忽视了行为主体 的主观能动性 。 鉴于此 , 经济学家熊彼特开创性地提出了“ 破坏性创造 ” 的思想 , … 即“ 不断地使经济结构革命化 , 不断
社会保障政策演变
社会保障政策演变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变,社会保障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的社会保障政策演变进行探讨。
一、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以农村社会为主。
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政府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也比较简单,主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通过发放粮食、农药、化肥等物资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城市社会保障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社会保障政策也愈加完善。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三、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的战略任务。
政府逐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着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还需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保障大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保障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政府需要依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备,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下面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
1978年,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
当时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仍处于空白状态,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保障缺失。
二、乡村社会保险试点(1991-2004)1991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乡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些试点地区开展农村社会保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的试点项目包括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医疗保障试点、农村综合保障试点等。
这些试点项目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为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2005-2015)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促进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在这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等。
这些政策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四、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2016-至今)2016年以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进入了全面完善和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019年,国务院发布《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快发展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医疗、意外伤害保险的政策目标。
这一阶段,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呈现出以养老、医疗、意外伤害保险为主的趋势,同时逐步完善失业和生育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项目。
五、未来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将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然可 以反推 出其制度设计背后的理念精神。 第一 ,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看作是社会 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 要 组成部分 ,没有健全的现代社会保 障制 度 ,就不能说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第 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工人 阶级 为主 体构建起来的 ,它是工人阶级在 社会 主义
措施 。
我 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养 老 金 形 式 单 一 且 不 能按 时 足 一
额 发 放
关键 词 :社 会 保 障 制度 变 迁 对 策
建 议
在 我 国 城镇 贫 困人 口 中 ,相 当 一 部分 是 离 退 休 人 员 。 贫 困 的主 要 原 因是 离 退休 金 不 能 按 时 足 额 领 取 ,有 的甚 至 被 停 发 或 长 期 拖 欠 。 停 发 或 拖 欠 的 一个 原 因是 当 地
门 和 社 区救 济 。 1 6 —1 7 9 8年 为第 二 阶 9 9
定 程 度 的 忍耐 ,但 由于 生活 、心 理 压 力
各项 不同性质 、作 用和形式 的社会保障制 度构成整个社会保 障体 系。现代 国家必须 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 范,保证社会保 障制
度 真 正 得 到贯 彻 实施 。 主要 包括 社 会 保 险 制 度 、 社 会 福 利 制 度 、社 会 救 济 制度 和 社 会优抚制度。
质 疑 。 先 是 对基 本 医疗保 险制 度 的质 疑 , 首
有人认为 ,我国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是失败
的 改 革 。 其 次 是 对 弱势 群 体 社 会 保 障 的 呼
唤 ,特 别是进城 农民工 的社会保障问题 引
起了全 社会 的关注 ,认 为在社会保 障制度
中 不 能歧 视 同是 产 业 工 人 重 要 组成 部 分 的
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政策变迁与展望
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政策变迁与展望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在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变迁和展望两个方面,探讨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政策变迁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政策的变迁经历了以下阶段:首先,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迁徙现象,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然而,当时的政策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专门规定,导致他们在城市中沦为弱势群体。
其次,政府意识到了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2003年,《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民工应享有的基本权益,如工资支付、工时限制等。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改革的起步。
随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
比如,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加强了劳动监察力度以维护农民工权益,完善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推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推动了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改善。
最近几年,政府提出了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不断提高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二、展望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仍面临挑战,但同时也有其发展的机遇。
首先,要解决农民工与城镇工人之间的待遇差异。
当前,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与城镇工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平等。
因此,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等问题的监察和处罚力度,推动工资水平逐步接近城镇工人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献政1 边 恕1,2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过不断变迁发展,目前虽已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相对健全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后易返贫,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养老供给服务矛盾突出,法定养老金制度不统一,地区政策与待遇差异大等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农村扶贫;农村养老服务;养老金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制度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以集体经济积累为主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国家财政对农村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农村社会保障(如社会救助、养老金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却较少。
该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是建立在集体经济积累基础上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动员群众,依靠集体积累为社区成员提供低成本、基础、广泛的社会保障。
该阶段初期,农村贫困群体主要依靠“生产自救,节俭渡荒,群众互助,必要的政府救济为辅”的社会救济方式。
农业合作逐步完成后,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提供社会救助、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责任,是政府实施社会救济的有益补充。
从农业合作后期开始,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逐步形成,保证了老年人、孤儿和残障人士的日常必需品,对儿童进行了教育,并且老人可以在死后被安葬。
在医疗卫生方面,在促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农民筹集资金经营医疗站和互助医疗费用。
此后,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形式,由集体经济投资或群众筹集资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卫生所或医疗站,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二)较低国家财政投入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二元差异格局从1980年中期到21世纪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主要依靠集体经济模式过渡到了国家财政投入低,集体经济的作用低的保障模式。
由于当时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对五保户的扶持主要依靠农民的集体分担,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一、试点初创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起步。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险模式。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1. 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从1986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险模式。
2. 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986年,卫生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底“三位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并提出由集体经济适当补助农民个人缴纳合作医疗费用的办法,以自愿为原则恢复发展合作医疗。
二、全面推进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
在这个阶段,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开始全面推进,主要内容包括:1.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在试点的基础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更多农民开始享受到社会保险带来的保障。
2.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不断完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逐渐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开始对这一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在这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 调整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我国开始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2. 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体系形成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形成体系。
在这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 建立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险模式。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险模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尽管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善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但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仍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以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农村社会保障现状1. 疾病医疗保障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大量农民难以享受到优质医疗保障。
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医护人员匮乏,医疗设备失修。
加之农民缺乏医疗保险,就医费用问题依旧是农民面临的一大问题。
2. 养老保障中国老龄化问题严峻,你经常看到的“养老金零”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14.9%。
而农村老年人更是养老问题的重灾区。
尤其是那些因为子女外出工作而空巢的老人,面临的是严峻的生活保障问题。
3. 失业保障农村地区的产业不够发达,工作岗位数量有限,很少有提供合法的社保和保险的企业。
这就意味着失业保障成为很多农民关注的问题。
而现行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失业保障政策相对较少,农民面临的保障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1. 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都不够完善,使得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上存在诸多障碍。
资源分配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
2. 保障待遇不够公平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存在差异,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许多农民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障,很难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
这种保障待遇不够公平的现象,对农民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3. 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规和政策,例如新农合、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其中,政策短浅、缺乏制度保障、机制不顺畅等问题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因素,亟需改善。
三、农村社会保障对策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一,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供养成本实质农民承担1992年,由民政部门主导,以县级为统筹单位,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以农民交费为主,以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为辅,开始建立农民退休养老制度。
失败原因:缺乏政府投入,大多数农民缺乏保险意识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村基层卫生组织走向市场化、商业化,农民再次成为无医疗保障的人群。
一些地区自发开展了合作医疗改革试验,但这些试验并不理想,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一些地区自发开展过其他社会保障试验,如建立农村老年人集体福利设施、兴建农村幼儿园,以及为农村子女教育提供补贴,等等。
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家庭,均可以申请!截至2008年底全国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4284.3万享受农村临时生活救助人数686.5万享受传统的农村社会救济人数63.2万2009年1-9月中央和地方财政农村低保支出237.6亿元。
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1148元其中东部地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1699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99元中部地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986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6元西部地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831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4元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破了只由农民互助和集体扶持的惯例代之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直接分担农民疾病医疗的筹资之责辅之以大规模的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到8.33亿人,参加率达94%。
人均筹资100元以上最高支付金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农民次均住院补偿金额达到1200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5%提高到了41%50%的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在2008年基础上提高了5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1)合人数稳定在高位,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2)筹资标准(3)提高补偿比例(4)保持管理体制稳定(5)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制定工作(6)巩固门诊统筹工作(7) 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规范管理、考核和监测,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8)探索总额预付和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1)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的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3)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4)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5)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3.探索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温家宝总理:“从今年开始试行的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史?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史?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之路,经历了1949—1955年的创建时期、1955—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1977年的“文革”时期、1978—1985年的重建时期、1986年至今的改革时期。
(一)社会保障制度创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社会保险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1949年到1955年,一系列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政策措施开始制定施行,全国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体系。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做出要在我国“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决定。
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开展,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1951年2月,由政务院公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工保险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前社会保险工作上“各行其是”的现象,该条例于1953年经政务院修正,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的范围,并提高了某些社会保险的待遇标准。
《劳保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社会保险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以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国务院于1955年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等3个暂行办法,确立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的制度。
从1951年《劳保条例》的制定试行,到1953年经过修改后的《劳保条例》的公布,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和病假期间生活待遇3个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从此以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二)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时期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来。
为了与当时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从1956年到1965年,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国家逐步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通过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使退休制度更加健全。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老年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制度变迁的动因、特点和影响,以期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
文章将首先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包括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特点进行总结,包括制度模式的转变、保障水平的提高、覆盖范围的扩大等。
文章将评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经济、农民福祉、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变迁,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
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自我保障和集体经济的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集体经济的力量逐渐减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逐渐兴起。
1986年,民政部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起步。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一直较为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逐渐成为的焦点。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未来发展和改进措施。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主要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解体。
此后,国家开始重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以解决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贫困等方面的保障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1)全覆盖: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将逐步实现全覆盖,确保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2)提标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标准将逐步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
(3)多元化: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将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括基本保障,还将拓展到商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1)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得到了加强,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2)减轻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的推行,有效减轻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
(3)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使得他们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保障水平较低: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
(2)部分地区落实不到位:在一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简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现状
简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现状[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农村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如何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而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一、建国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其演变历程可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党和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严峻考验。
当时中国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许多亚洲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
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带领全国人民尽快从战争的困难中脱离出来,解决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生存问题,恢复生产力。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救灾备荒、优抚安置等等。
以《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
该《农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业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教(儿童和少年)、保烧(燃料)、保葬,使他们生老病死都有保障。
这一时期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特点:建立起了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初步体系,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建立了集体供养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以农村合作医疗为基本的医疗保障,着力做好优抚安置、救济救灾工作等。
为新中国战后的重建、恢复生产力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上,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勤劳致富成为全社会的统一认识。
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农村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逐步完善和发展。
以下是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年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在改革开放以前并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依赖于农村集体组织,如合作社和农村公社等。
这些集体组织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福利,但是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比较有限。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社会保险逐步得到了重视。
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试点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后,中国政府陆续在农村地区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社会福利等政策,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三、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力度。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原来分散的各类医疗保障政策整合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了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政府还逐步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村低保等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广泛和更有力的社会保障。
中国政府还大力推行了农村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险信息化系统,提高了社会保险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政府还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政府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全面和更有力的社会保障保障。
随着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相信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变迁与发展,从最初的无保障阶段逐步过渡到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发展的1200字以上的文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社会福利极其有限。
直到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开始逐渐建立并完善。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兴起,工业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工人的权益和福利问题日益突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提出以工人福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始。
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和创新。
随后,2003年,中国推出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这个制度旨在通过政府和农民自愿缴费共同参与来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向农村地区扩展。
此外,为了增强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中国政府还加大了社会保障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高民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和参与,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困难。
政府需要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变迁与发展,通过政府的不断和创新,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然而,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城乡差别、基金短缺等。
未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加强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变革和人口问题。
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不断发展并为人民谋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4- 26 作者简介: 李永军(1975- ),湖南郴州人,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经济方向 2005 级硕士研究生。
7
有 权 重 新 集 中 在 新 生 富 农 手 中 , 走 上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为 了 避 免
目前, 中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时期,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控制的劳动数量与质量, 以偷懒、懈怠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且监 地 收 入 的 限 制 , 不 能 对 土 地 的 保 障 作 用 估 计 过 高 。[5]第 三 , 农 业
督管理者也因缺乏同样的激励对监督农业生产毫无积极性,集 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频繁的灾害带来了
体所有制变得名不副实, 农业发展日益陷入困境。为此, 国家不 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难民、贫民, 造成农村社会极大的不稳定, 这
得不对农业政策作出调整: 农作制度的集体化向非集体化变 给农村扶贫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同时由于主要农产品的
迁 。所 以 自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后 , 党 和 政 府 对 农 村 土 地 经 营 形 式 成本上升, 销售价格下跌, 增产不增收导致农业收益率下降, 贫
进行再次变革, 即土地所有制不变的条件下, 实行家庭联产承 困人口增加, 从而会产生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更大需求。
级与调整后, 中国实行了“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 由 于 市 场 机 制 和 竞 争 机 制 的 引 入 , 农 民 的 利 益 观 、价 值 观 等 发
制。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 农村社会保障也由土地保障逐渐 生了很大变化。青年农民不愿再受家庭拖累, 要求独立自主, 努
演化为集体保障即中国农民的生、老、病、死在农村基层通过公 力 追 求 现 代 的 生 活 方 式 , 积 极 实 现 自 我 价 值 等 , 转 变 了 养 老 观
包责任制。在新的经营形式下, 农民的积极性很高, 生产得到较
按照国际经验, 当一国经济发展由低收入跨入中等收入阶
大 发 展 。随 着 农 村 生 产 方 式 的 变 革 , 原 有 的 农 村 集 体 保 障 方 式 段 后 , 社 会 对 农 业 的 需 求 发 生 了 变 化 , 即 开 始 以 工 业 剩 余 反 哺
化阶段, 且由于持续的高速发展和后发优势的存在, 中国工业 化进程会更快, 农村工业化程度会很高, 农村市场经济会得到 全面发展, 在中国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可以实现的。 由此,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这样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 全,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 的 生 活 ”。可 见 , 健 全 和 完 善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 尤 其 是 加 快 农 村 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些问题, 同时为了解决小农经济同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之间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村家庭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正
的矛盾, 从 1953 年起, 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土地制度改革, 变农民 被打破, 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被削弱,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模式
土地私有制为公有制。经过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逐步升 变迁成为必 然 。[4]首 先 , 家 庭 养 老 保 障 的 思 想 基 础 发 生 了 转 变 。
系 中 发 挥 着 基 础 性 作 用 。农 村 居 民 家 庭 拥 有 一 份 土 地 , 土 地 与 劳 动 相 结 合 可 以 为 劳 动 者 生 产 足 够 的 粮 食 。同 时 , 土 地 对 那 些
4.结论
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是带来收入的重要财富, 农村以均 分土地充当了有效的退休保障[3]。由于农村生产水平低, 家庭保 障停留在低水平上, 并非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 且各个地 区 的 保 障 水 平 极 不 平 衡 。随 着 随 市 场 规 模 扩 大,农 民 收 入 水 平 提高,农民个人及其组织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日益增多,需求也
社— ——生产大队— ——生产队的途径依靠集体力量来 提 供 保 障 。 念 。另 外 , 由 于 育 养 孩 子 的 成 本 上 升 , 农 民 不 再 认 为“ 多 子 多
但基于农村集体保障缺乏激励机制, 只好进行第二次变迁。
福 ”, 已 走 出 了“ 养 儿 防 老 ”的 圈 子 , 走 出 家 庭 养 老 的 传 统 , 对 父
的、渐进的变迁方式进行的, 是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 已经历了两次变迁,并且正在经历着第三
次变迁。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 D4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3240( 2007) 增刊- 0007- 02
1.引言
集体化农作制度向非集体化农作制度的变迁,虽然重新确 立了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的产权主体地位,刺激了农 业生产,但同时也引致了一系列其它问题和制度变迁,其引发出 来的问题,比它直接解决了 的 问 题 来 得 更 为 广 泛 和 深 刻 。[1]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的 变 迁 及 其 引 发 出 来 的 问 题 就 是 很 好 的 证 明 。有 学者曾对农村社会保障供给制度的变迁给予过考察。[2] 认为中 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既包括诱致性变迁,又含有强制性变 迁 。笔 者 认 为 :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变 迁,是 随 着 农 作 制 度( 土 地 制 度 为 核 心) 的 演 变 而 变 迁 , 是 以 连 续 的 、渐 进的变迁方式进行的,是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共同作用的 结果, 并已经历了两次变迁,并且正在经历着第三次变迁。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3.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次变迁: 土地保障向集体保 障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的重点任务就是对农村土地改革, 即 没收地主土地, 把它均分给农民, 从而使我国农业成为以小土 地 私 有 制 为 基 础 , 以 家 庭 为 生 产 为 经 营 单 位 的 小 农 经 济 。在 这 种生产方式下, 农民的生、老、病、死等人身风险, 均由家庭提供 保障。家庭保障的主要经济基础来源于土地, 故也叫土地保障。 可以说土地保障制度完全吻合于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土地私有 制 形 式 。农 民 有 较 大 的 生 产 资 料 所 有 权 , 产 出 占 有 权 和 剩 余 索 取权等。然而, 这种低水平的小农经济易引起两极分化, 土地所
2007 年 6 月 增刊
【政 治 文 明 与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J un., 2007 Supplement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探讨
李永军
( 四川师范大学 政治教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是随着农作制度的演变而变迁的, 是以连续
2.分析框架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由于其效益的外溢性, 使得其非竞争性 与非排他性不充分, 因而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公共财政理论, 纯公共产品由政府免费提供, 准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市 场 提 供 。这 表 明 了 相 当 部 分 的 中 国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是 由 政 府 承 担 的 , 而 另 一 部 分 则 由 农 民 个 人 及 组 织 来 提 供 。两 者 之 间 的 替 代 和“ 度 ”( 数 量) 结 构 关 系 随 着 市 场 条 件 和 收 入 水 平 的 变 化 而 调 整。这种调整关系, 反映了农村社会保障供给制度的变迁状况, 并 因 主 体 和 条 件 不 同 会 产 生 不 同 的 变 迁 方 式— ——诱 致 性 变 迁 和强制性变迁。所谓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 个) 人在制度非 均 衡 条 件 下 , 为 获 取 潜 在 利 益 而 进 行 的 自 发 的 制 度 创 新 。它 具 有 赢 利 性 、自 发 性 和 渐 进 性 的 特 点 。而 强 制 制 度 性 变 迁 是 由 政 府命令和法律引入与实行引起的制度变迁, 其主体是政府。在 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纯粹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 它们之 间呈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而不是替代关系。
并 在 新 的 条 件 下 拥 有 了 较 为 稳 定 的 形 式 。稳 定 的 制 度 环 境 中,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与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矛盾, 决 定 了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变 迁 的 不 稳 定 性 特 点 。它 不 仅 会 使 农 村社会保障制度,以连续变迁的方式进行,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 问题及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或。
农作制度的变迁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属于不同层次
的 变 迁 。农 作 制 度 的 变 迁 是 制 度 环 境 的 变 迁 , 它 部 分 地 改 变 了 经济制度环境, 而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从集体农作时 期延存了下来,并且延存下来的制度环境是内生于优先发展重 工 业 赶 超 战 略 的 ;又 因 为 赶 超 战 略 源 于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与 市 场 存 在着本质上的冲突,因此内生于其中的制度环境与市场也有着 根本上的矛盾冲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是制度安排的变 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保障制度对另一种较低水平的保障制度 的替代过程, 它既可以由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引起,又可 以 因 制 度 环 境 的 改 变 而 发 生,或 两 者 共 同 作 用 所 致 。根 据 制 度 变 迁 理 论 ,制 度 环 境 决 定 制 度 安 排 的 性 质 、范 围 、进 程 , 制 度 安 排 的 变 迁 往 往 内 生 于 制 度 环 境 的 改 变 。由 此 可 知,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制 度 变 迁 是 内 生 于 农 作 制 度 变 迁 的 。显 然,农 作 制 度 的 变 迁打破了原有制度环境均衡,
显 得 力 不 从 心 , 如 资 金 提 供 难 以 持 社会保障制度被看作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
的 科 学 计 算 、缺 乏 严 格 的 监 督 和 制 约 机 制 、资 金 管 理 安 全 性 差 分 , 也 是 保 护 农 业 的 重 要 措 施 之 一 。目 前 中 国 已 进 入 全 面 工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