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29
2 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马歇尔 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生产要素
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需求 和供给决定了均衡的价格工资。
30
3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亚当.斯密也注意过谈判对工资的影响,
二战后,工会势力的发展,使得在工资 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 涉力量的抗衡结果。 多步 邓洛普 张 伯伦等为代表。
26
5 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 19世纪上半叶,认为雇佣劳动者的就
业总基金没有增加,或者,如果竟相就 业的人数不减少,工资总基金额就是不 可能增加的。同理,如果用于支付劳动 力的资金不减少,或者领取工资的劳动 力人数不增加,工资是不会下降的。
27
因此,工资决定于劳动力人数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 本或其他资金之间的比例。简而言之,可以说工资决 定于资本。工资基金理论强调,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的资本总额是一个固定的量。其中用于支付工资的 部分(即工资基金或劳动基金)也是一个固定的量。 而工资是资本的函数。他认为每年的产品收入中,必 须先扣除用于补偿和追加生产资料的资本和利润,剩 余部分才用于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于劳动者的部分 多了,工资的增长影响了资本的增长,就必然影响生 产的发展,从而使用于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资本和工资 减少。所以,工资的增长不能影响资本的增长。
28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 理论
1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克拉克提出,把边际生产力论分为劳动生产力递减
和资本生产力递减两个方面,用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 工资的决定。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 如果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开始产量会增加,但增 加到一定数量后,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人,就使每个 人平均分摊到的工具设备减少,从而使每一个单位劳 动力的产品要比原来减少,因而追加的新工人的劳动 生产力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个单位的工人的劳 动生产力最低。或者说,工资是由投入的最后一个劳 动单位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所决定的。雇主雇佣的最后 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等于付给该工人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课件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课件
• 复杂劳动的工资高于简单劳动的工资 • 繁重劳动的工资高于轻便劳动的工资
政治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 社会主义工资理论
− 企业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可按生产要素分配)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建立工资谈判机制 − 工资水平与经济效益和个人劳动贡献相结合 − 在工资决定中,政府要进行宏观控制(保证
工作回报
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
直接薪酬
间接报酬
参更更更个活
与大多有人动
决的的趣成的
策工责的长多
作任工的样

作机化





基绩利股加 本效润票班 工工分认费 资资红购和
权假 期 津 贴
保非服 险工务
作和 日额 工外 资津

工资的演变历史
• 路线1:
− 最早的实物工资(payment in kinds) − 货币工资(money wage) − 工资(wage)和薪水(salary))。
商业目标 Business Goals
工资的作用(续)
内部公平
有效管理
承诺
工资
个人动机
市场竞争性 有效沟通
工资的作用(再续)
• 保障职能——满足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需要 • 补偿职能——脑力和体力补偿;人力资本投资补偿。 • 激励职能——工资具有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功能。 • 增值职能——雇主雇佣劳动力,是为了给其带来预期收
益,为了增值,因此也是一种投资。 • 调节职能——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的信号,调节着劳动
力的供给和流向。 • 统计和监督职能——工资既可以反映劳动者向社会提供

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

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

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是关于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形成的经济学理论。

工资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涉及了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供给方面的因素对工资水平有影响。

劳动力的供给受到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素质的影响。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供给增加,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下降压力;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会增加劳动者的价值,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

此外,劳动力供给还受到劳动者收入预期、家庭因素、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收入预期高的劳动者可能更倾向于进入高工资行业,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而家庭因素如偏好家庭生活的劳动者可能更倾向于进入低工资行业,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下降压力。

其次,需求方面的因素对工资水平有影响。

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而企业利润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技术进步会改变劳动力需求结构,对某些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来说,劳动力需求会增加,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会对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竞争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就越紧张,对工资水平产生上升压力。

反之,竞争程度越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就越松弛,对工资水平产生下降压力。

最后,市场机制对工资水平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工资水平将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工资水平则受到企业的市场力量和劳工组织力量的影响。

例如,工会可以通过集体谈判来为劳动者争取更高的工资水平。

总而言之,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供给方面的劳动力数量和素质,需求方面的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和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

另外一些影响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因素包括劳工组织力量、法律法规以及社会政策等。

工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工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工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工资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的产物。

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的确定往往受到供求关系、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工资理论的角度,结合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对工资的决定因素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经典工资理论经典工资理论主要由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组成。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工资应当等于劳动者对生产过程中边际贡献的报酬。

也就是说,工资应当等于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

而劳动价值论则认为,工资应当等于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劳动在决定工资上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典工资理论逐渐被现代工资理论所取代。

现代工资理论更加注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在工资确定中的作用。

二、现代工资理论现代工资理论包括集体谈判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效用最大化理论等。

集体谈判理论认为,工资是由劳资双方在集体谈判中达成的一种妥协结果。

根据这种理论,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资双方的相对谈判能力和利益权衡。

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能和教育背景等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

在这种理论中,工资被视为一种回报投资的结果。

效用最大化理论则强调了劳动者在工资选择中追求的效用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在合适的工资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

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受到人口、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当供求两个方面相对平衡时,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然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并不总是能够实现,因为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干扰。

例如,制度性因素就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例如,政府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工资歧视和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此外,市场失灵也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例如,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某些劳动者无法获取到有关工资的准确信息,从而导致工资水平的扭曲。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与实践探索引言: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以及工资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实证研究来展示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

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在经济学中,供给劳动力的因素包括人口规模、教育水平、技能等;需求劳动力的因素则与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等密切相关。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工资的水平,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工资水平将达到均衡状态。

二、工资决定的理论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作对劳动者的边际效用。

工资提升可以使劳动者获得更高的满足感,但随着工资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导致劳动者对额外工资的需求逐渐减少。

2. 劳动生产力理论劳动生产力理论认为,工资水平与劳动者的生产力直接相关。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越高,其带来的价值和工资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这一理论强调了劳动者的技能培养和职业培训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3. 配置力量理论配置力量理论主张,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会决定工资水平的分配。

若是雇主集中度较高,劳动者相对较弱,则可能导致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的实际价值。

相反,劳动者的集中度增加会促使工资的提升。

三、劳动力市场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推动了跨国企业的兴起,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

这种竞争性使得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开放,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上升的可能性。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低成本劳动力的进入可能会压低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与自动化的发展也使部分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

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平衡利益,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与稳定。

四、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整体经济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键的经济领域,涉及着雇主与工人之间的供求关系及工资水平的形成过程。

工资决定理论指导着我们理解这一市场的运作机制,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的关系,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劳动力市场是指供求劳动力资源的市场,旨在实现雇主的劳动力需求与工人的就业需求的匹配。

供给方是劳动者,而需求方则是工业、商业或服务业的雇主。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通过供求关系实现工资水平的形成。

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会下降,鼓励雇主雇佣更多的工人。

相反,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工资则会上涨,以吸引更多劳动力进入市场。

三、工资决定理论工资决定理论试图解释工资水平的形成和变化,并提供理论框架来分析工资决策的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资决定理论:1. 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

简而言之,边际生产力是指雇主从雇佣一名工人中获得的额外产出。

根据这一理论,工资趋向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因为雇主愿意支付与其边际贡献相等的工资。

然而,边际生产力理论未能解释工资差距的存在和扩大。

在现实中,工资差距存在于不同行业、地区和职业之间。

2. 劳资博弈理论劳资博弈理论关注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博弈。

工会代表工人利益,追求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而雇主则追求最低成本和最高利润。

根据劳资博弈理论,工资水平取决于谈判双方的实力对比。

如果工会实力强大,工人可以通过集体谈判争取更高的工资。

相反,如果雇主实力强大,工资可能会被压低。

3. 不完全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信息。

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工资水平受到双方的力量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资水平可以由雇主的定价能力和劳动者的议价能力确定。

这一理论强调了双方互动和市场力量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四、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理论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经济学模型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经济学模型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经济学模型一、引言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工资水平的决定机制对于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经济学模型,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

二、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框架经济学家通常使用供求模型来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决定。

这个模型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并考虑到劳动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愿意参与工作的劳动人口数量。

经济学家通常将劳动力供给看作是受到非经济因素(如文化、教育水平)和经济因素(如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体选择的影响。

高工资水平会增加劳动力供给,而非经济因素和个体选择则会减少劳动力供给。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和组织愿意雇佣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地区,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大。

此外,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一些高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

3. 工资决定工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根据经济学模型,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会下降,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直到达到供求平衡;相反,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工资会上升,从而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直到供求平衡。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关键因素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工资决定除了供求关系外,还受到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

1.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工资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群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

这是由于高教育水平对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增加带来了市场竞争力。

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劳动力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低技能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替代,从而影响到相应岗位的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劳动力市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以及工资是如何决定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决定的关系。

我们将探讨供求关系、劳动生产力以及工会等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一、供求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劳动力的是劳动者,而需求劳动力的是企业。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根据供求理论,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水平会下降;当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时,工资水平会上升。

供给劳动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水平、技能和经验等。

需求劳动力则受到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需求以及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会导致工资水平的变动。

二、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或产出。

劳动生产力对工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增加劳动者的市场价值,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培训和技能的提升,劳动者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力。

高技能的劳动者通常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他们往往享受到更高的工资。

同时,技术进步和创新也对劳动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劳动者的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正向影响。

三、工会与集体谈判工会是由一群劳动者组成的组织,旨在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权益。

工会通过集体谈判等方式参与工资的决定过程。

工会通常会通过与雇主进行谈判来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为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

工会的存在可以增加劳动者的议价能力,使得他们能够与雇主进行平等对话,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工资协议。

集体谈判的结果对工资水平有重要影响。

当工会成功地争取到更高的工资待遇时,劳动者的收入将会增加。

然而,过高的工资要求也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缩减就业或关闭。

因此,工会与雇主之间的谈判结果需要达到一种平衡。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策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策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策在现代经济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人的工资决策往往涉及到各种经济因素,如供求关系、生产力、人力资本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策,并探讨工资如何影响就业和经济发展。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工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往往会下降。

这是由于雇主可以更加轻易地找到合适的工人,他们可以选择花更少的资金来雇佣更多的工人。

相反,当劳动力需求超过供应时,工资往往会上涨。

这是因为雇主需要提供更高的工资来吸引足够数量的工人。

除了供求关系,生产力也是影响工资决策的因素之一。

生产力是指每小时的产出。

一般来说,工人的工资与他们的生产力成正比。

高效率的工人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他们通常会获得更高的工资。

这也是为什么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工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另一个影响工资决策的因素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方式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本对工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更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人们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

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可以为雇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资决策不仅影响着工人个体的经济状况,也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个合理的工资水平可以激励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

相反,如果工资水平过低,工人可能会感到不被尊重,导致动力不足和工作效率下降。

因此,适当的工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此外,工资水平还影响着员工流动性和就业率。

当工资水平较高时,员工更倾向于保留原有的工作,而不轻易换岗。

这将导致员工的流动性下降。

相反,当工资水平较低时,员工更有可能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然而,过高的工资水平也可能导致就业率下降,因为企业可能会减少雇佣人数以应对成本压力。

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决策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

供求关系、生产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工资水平。

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

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

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劳动力市场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水平的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的决定由多种因素所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水平等。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劳动力需求远远超过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就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时工资会上升。

而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工资则会下降。

因此,供求关系的平衡是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劳动力的供需关系是另一个影响工资决定的重要因素。

供给方面,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工资水平有着直接影响。

当劳动力的数量增加并且具备高技能和专业知识时,他们更具市场竞争力,因此工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需求方面,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对不同技能的需求也会直接影响工资水平。

需求越高,工资水平相应越高。

三、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水平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拥有高技能和良好教育背景的劳动力往往更受市场青睐,因为他们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和需求的能力。

这些劳动力的稀缺性使得他们能够以更高的工资获得就业机会。

相反,缺乏技能和教育的劳动力通常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

四、劳动力市场中的僵化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一些僵化因素,这也会影响工资的决定。

例如,由于行业协会和工会的存在,有时工资水平会受到这些组织的集体谈判和协商的影响。

此外,法律和政策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也会限制工资的上涨。

这些因素会对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产生影响。

总结: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竞争程度、劳动力的供需关系、技能和教育水平,以及僵化因素等。

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工资决定的过程至关重要。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必须保持平衡,以实现工资的合理确定。

同时,提升技能和教育水平也是获得更高工资的重要途径。

经济学视角下的工资形成与劳动力市场

经济学视角下的工资形成与劳动力市场

经济学视角下的工资形成与劳动力市场工资是劳动者参与劳动过程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经济学中,工资的形成受到供需关系、生产力水平、劳动力市场竞争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工资的形成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供给劳动力,用人单位需求劳动力的交互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包括供需关系、竞争程度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首先,供需关系是劳动力市场的核心。

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和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决定了工资的形成和变动。

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可能下降;相反,当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时,工资可能上涨。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也影响工资的形成。

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工资的下降。

相反,如果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可能会上升。

最后,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工资判断存在偏差,这给工资的形成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工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1.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是工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动者的工资应该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的价值相关。

高生产力劳动者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其获得的工资也相对较高。

2. 劳动力供需关系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对工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可能下降,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时会更加倾向于降低成本。

相反,当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时,用人单位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以吸引有竞争力的劳动力。

3. 教育和技能教育和技能水平是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受过良好教育并具备高技能的劳动者相对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这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提供更高的价值。

4. 行业与地区差异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工资差异也是工资形成的因素之一。

某些行业或地区可能因为特定的资源优势而拥有较高的工资水平,而在其他行业或地区,工资水平则相对较低。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市场与工资形成机制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市场与工资形成机制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市场与工资形成机制在理论经济学中,劳动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劳动市场的运作与工资形成机制直接关系着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本文将从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工资刚性等角度探讨劳动市场与工资形成机制。

首先,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工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工资水平将会下降;反之,如果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工资水平将会上升。

这个原理是由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在现代的劳动市场中,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仍然是决定工资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可能会减少招聘,导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下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能会增加招聘,导致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上升。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对工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是指存在不同类别的劳动者,他们面对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

例如,高技能劳动者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低技能劳动者则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的工作。

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水平的差异化。

一方面,这种分割现象可能是由于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导致的,资本拥有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劳动者则难以改变自身的地位。

另一方面,分割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例如某些行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较大,从而导致他们获得较高的工资。

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使得工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

此外,工资形成机制中的工资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工资刚性是指工资水平难以调整,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不完全一致。

工资刚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例如,某些行业的工资水平由于长期合同或政府干预等原因,难以根据供求关系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过剩或供给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工资刚性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特征。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周工资制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三)福利(P172)
福利分配是工资的转化形式,也是劳动 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n 从雇员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劳动报酬 n 从雇主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产品的人
工成本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三)福利(P172)
1.实物支付 如带薪休假、全薪公休日、免费或折价的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薪酬水平决定过程
劳动力 数量
1
总产量
3
产品价 格
15
总产值
45
边际实 物产量
边际产 品价值
劳动边 际产品 收益
2
8 15 120
3 12 15 180
4 14 15 210
5 13 15 195
6 12 15 180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产力递减两个方面; 2. 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工资的决定; 3. 资本生产力递减——解释利息的决定; 4. 因此,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

•MPL
在资本量不变 的情况下,劳动的 生产力遵循生产递 减规律。最后增加 的单位劳动者就是 边际劳动者,他所 生产的产品就是劳 动的边际生产力。
•二、均衡工资理论(P182)
•提出人:马歇尔 •理论内容: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由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 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w
•S
•D
•o
•劳动力数量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三、集体谈判工资理论(P183)
集体谈判薪酬理论认为,短期薪酬水平决定 于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2、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 响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干预企业工 资分配的法定形式,它规定劳动者在 法定工作时间内,在提供正常劳动的 前提下,企业(雇主)应支付的单位 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三)物价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货币工资水平 实际工资水平=
收入政策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四类,它们的强 度不同,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也有差别。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1、权威性劝说政策。即针对某种具体的物价与工 资形势,由政府出面进行权威性的劝说,或者施加 压力来扭转局势。多数学者强调收入政策的非强制 性的意义。多数国家的政府总是希望通过争取社会 各界的自愿合作来推行收入政策,通常采取的方式 是在全国定期举行最高级的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 联席座谈,就经济形式、政府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方向等问题交换看法。 2、工资-物价指导线或指路标政策。即由政府根 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来确定工资与物价的增 长标准,并要求把工资-物价增长限制在全社会劳 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的幅度以内。
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
3、补偿或税收性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 为奖惩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如果工资增长率 保持在政府规定的界限以下,则以减少个人和 公司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工资增长率超出了 政府所规定的界限,则以增加公司所得税作为 惩罚。 4、工资-物价管制或冻结政策。在上述限制 工资总水平增长的各种资源方式失效后,即由 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暂 时加以冻结。此时任何超过规定界限的工资增 长,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 1. 劳动负效应补偿性工资差别。
• 2. 风险补偿性工资差别(职业收入的变动 性差 别、稳定性差别)。
• 3. 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

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组织机构。

在这个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力量相互作用,决定了工资的高低。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的决定因素,从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与工资相关的重要概念。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决定工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是雇主,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了工资的高低。

工资水平对雇主而言是一种成本,他们希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雇佣到足够的劳动力。

因此,雇主会考虑多个因素来决定工资水平。

首先,雇主考虑的是其生产成本。

如果生产成本过高,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他们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劳动力的稀缺程度来决定工资水平。

例如,当劳动力短缺时,雇主将不得不提高工资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其次,雇主还会考虑员工的质量和技能水平。

具有高技能的员工通常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他们更能够争取更高的工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行业的技术工人的工资较高,而一些低技能工种的工资较低。

最后,市场竞争对工资水平也产生了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雇主将不得不提高工资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以保持竞争力。

相反,在竞争不激烈的市场,工资水平可能相对较低。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决定工资与需求方相对应,供给方在劳动力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供给方是劳动者,他们的决策也会影响工资的高低。

供给方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他们对工资的期望。

劳动者希望能够得到合理的报酬来满足其生活需求,并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因此,他们会将自己的技能、经验和工作时间投入到市场中,并期望相应的回报。

其次,供给方还考虑的是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

如果劳动力市场中存在许多空缺职位,劳动者将处于有利的地位,并有能力要求更高的工资。

然而,当就业机会有限时,劳动者可能被迫接受低工资的工作。

此外,供给方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政府政策、工会活动和社会福利制度可能会对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例如,最低工资法规定了一个最低工资标准,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重要概念与工资相关除了工资决定因素外,还有一些与工资相关的重要概念需要我们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所得>工资率×时间单 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所得>工资率× 位数 –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又 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 与带薪休假时间有密切联系 –基本工资≠全部劳动报酬 基本工资≠
附:工作日的计算方式
工作日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双休 104天 日)-11天 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 法定休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 =62.5天 月工作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 12月=20.83天 工作小时数:以每周、月、季、年的工 作日乘以每日的8 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005-2007年中国部分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表 年中国部分地区城镇、 年中国部分地区城镇 单位: 年 (单位:元/年)
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浙江 四川 湖北 宁夏 贵州 西藏
2005年 2005年 18405 34191 31940 23959 25896 15826 14419 17211 14344 28950
二、均衡工资理论(P182) 均衡工资理论(P182)
提出人: 提出人:马歇尔 理论内容: 理论内容:工资水平的决定是由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两 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S
w
D
o
劳动力数量
三、集体谈判工资理论(P183)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集体谈判薪酬理论认为, 集体谈判薪酬理论认为,短期薪酬水平决定 于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于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集体谈判的过程是一系列建议和反建议对 峙的过程。 峙的过程。 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是工会通过有效地遏 制工人之间的竞争使自己成为市场劳动力供给的 垄断者, 垄断者,并力图使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垄断的市 场。

目录
工资的定义 工资的历史、形式、 工资的历史、形式、本质 工资形式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的历史
实物工资 –人类社会的早 期以农业生产 为主,食品、 为主,食品、 住宿和其他消 费品作为劳动 报酬。 报酬。 –18世纪工业革 18世纪工业革 命以后, 命以后,部分 工资仍为实物 (免受通货膨 胀的危害) 胀的危害) 货币工资 工资和薪水 薪酬
目录
工资的定义 工资的历史、形式、 工资的历史、形式、本质 工资形式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形式(P169-170) 工资形式(P169-170)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与支付相应 报酬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其他附加福利 利润分享等
基本工资(P170) (一)基本工资(P170)
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劳动 力需 求 劳动 力 供给 ……
劳动力价格
人力资 本投资
收入分 配差距
整史、 工资的历史、本质 工资形式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学说——各类工资理论
工资的定义
工资
广义工资 狭义工资
工资的定义(P169) 工资的定义(P169)
劳动力 数量 总产量 产品价 格 总产值 边际实 物产量 边际产 品价值 劳动边 际产品 收益
1 2 3 4 5 6
3 8 12 14 13 12
15 15 15 15 15 15
45 120 180 210 195 180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薪酬水平决定过程
劳动力 数量 总产量 产品价 格 总产值 边际实 物产量 边际产 品价值 劳动边 际产品 收益
(一)基本工资 为支付手段, 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 得到的报酬, 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报酬, 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 –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名义工资与 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 实际工资
1.工资率(P170) 1.工资率(P170)
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力价格 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力价格 注意的问题
工资的定义(P169) 工资的定义(P169)
狭义工资 狭义工资是指员工因从事雇佣劳动而获得的仅 仅限于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主要由基本工资、 仅限于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主要由基本工资、奖 金和津贴构成。 金和津贴构成。
什么是360 什么是360 薪酬
经济性薪酬 薪酬 非经济性薪酬
固定工资 月度奖金 年度奖金 现金补贴 保险福利 带薪休假 利润分享 持股 `````` 工作认可 挑战性工作 工作环境 工作氛围 发展、 发展、晋升机会 能力提高 职业安全 ``````
广义工资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 广义工资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 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 它包括所有的货币和实物报酬。如固定工资、奖金、 它包括所有的货币和实物报酬。如固定工资、奖金、 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 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 劳动所得、薪酬、 劳动所得、薪酬、劳动成本等都是广义概念的不同形 式的表达。经济学大都使用这一概念和范畴。 式的表达。经济学大都使用这一概念和范畴。 从国际比较来看,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使用广义 范畴, 范畴,诸如 pay,wage,salary,earnings,reward,compensation等 pay,wage,salary,earnings,reward,compensation等。
日工资制
日货币工资 = 小时工资率 × 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周工资制
周货币工资 = 日工资率 × 标准周日数
(三)福利(P172) 福利(P172)
福利分配是工资的转化形式,也是劳动 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雇员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劳动报酬 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 从雇主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产品的人 的角度观察:基本工资+福利= 工成本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MPL
在资本量不变 的情况下, 的情况下,劳动的 生产力遵循生产递 减规律。 减规律。最后增加 的单位劳动者就是 边际劳动者, 边际劳动者,他所 生产的产品就是劳 动的边际生产力。 动的边际生产力。
L 边际生产率递减 规律: 规律:当只有一种生产 要素可变时, 要素可变时,边际生产 力递减。 力递减。
名义工资—— 名义工资——未经价格指数修正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经过价格指数修正的货币工资
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 = 价格指数
(二)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P171)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P171)
计时工资是依据雇员的工资标准(单位时 间的劳动价格) 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 的形式
工资的本质
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经济社会, 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经济社会,工 作的本质差别日趋缩小, 作的本质差别日趋缩小,薪水和工资的 区别失去存在的价值, 区别失去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严格区 分,现人们大多开始使用薪酬 compensation,或者报酬pay,reward pay,reward等 compensation,或者报酬pay,reward等 概念和范畴。 概念和范畴。
Q
B
TPL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A
在短期中, 在短期中,劳动的合理 投入量应在B 投入量应在B’- C’阶 段,并且在这一阶段中 能找出一点是劳动的最 优投入点。 优投入点。
A’ MPL
B’ APL C’
L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薪酬水平决定过程
2006年 2006年 21001 40117 41188 26186 27820 17852 16048 21239 16815 31518
2007年 2007年 24932 46507 49310 29443 31086 21312 19818 26210 20668 46098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2005-2007《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2.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 2.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
货币工资——雇员以 货币工资——雇员以货币形态获得的 劳动报酬 货币工资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 货币工资率 – 工作时间长度 – 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物工资——雇员以 实物工资——雇员以实物形态获得的 劳动报酬
2、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P170)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P170)
工资不是由生存资料决定 的,而是由资本决定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P181) 现代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P181)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提出人:约翰.贝茨. 提出人:约翰.贝茨.克拉克 理论基本原理: 理论基本原理: 1. 边际生产力理论包括劳动生产力递减和资本生 产力递减两个方面; 产力递减两个方面; 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工资的决定 解释工资的决定; 2. 劳动生产力递减——解释工资的决定; 资本生产力递减——解释利息的决定 解释利息的决定; 3. 资本生产力递减——解释利息的决定; 因此,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 4. 因此,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
引)的手段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工资wage和薪水salary 工资wage和薪水salary的联系与区别 wage和薪水salary的联系与区别
工资的本质
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劳动的货币报 酬形式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 酬形式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 导致了分工、产生工厂制度、 导致了分工、产生工厂制度、劳动者与 工资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分离。 工资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分离。雇佣劳动 成为工业革命后三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 现象。 现象。工资成为给雇佣者支付的劳动报 酬方式。 酬方式。
–随着经济的 –以白领阶层 –以带薪休假和 延期支付为特 发展和社会 开始与蓝领 征的附加福利 的进步, 的进步,在 阶层分化为 作为现代货币 背景, 发达的市场 背景,出现 工资的重要补 经济国家, 经济国家, 薪水的概念 充形式( 充形式(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 员工的工资 (脑力劳动 必然表现, 必然表现,也 开始都用货 与体力劳动 是一种新的管 币支付。 分化的结果) 币支付。 分化的结果) 理(避税)和 避税) 交易方便) (交易方便) 激励( 激励(人才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