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模块一任务
《制造执行系统(MES)项目化教程》模块一 任务一 认知工业.
1 战略思想的差异
2 战略基础的差异
3 战略措施的差异
4 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 —— 卢梭
[感谢您的观看]
[制造执行系统实施与应用]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一:认知数字化车间和MES 任务一:认知工业4.0
一 工业革命的4个阶段
工业生产1.0是蒸汽机时代,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制造方式。 工业生产2.0是电气化时代,依靠流水线和电气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批量生产。 工业生产3.0是信息化时代,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计算机和机器人等被集成到生产制造中。 工业生产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0五2 智能生产
智能车间
智能生产的车间可以实 现大规模定制,对生产的柔 性要求极高。鉴于此,生产 环节要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 术、采用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智能化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大 展拳脚。
03 智能物流
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灵活调节运输方式,应用条码、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 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平台,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从而促进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方便人的生活。
2 智能生产
智能生产是由用户参与实现“定人定 制”的过程。
4 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促进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企 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0五1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
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 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 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 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 产过程的可控率、减少生产 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 的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 理的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 并加上绿色制造的手段,构 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 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 厂。
模块一典型机械设备的修理
气泡继续向纵深破坏。腐蚀过程伴随而来,最终导致零件失效。
④减轻气蚀危害的措施
减少液体内的压力波动,也就阻止了气泡的萌生与溃灭,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减振措施、与液体接触的机件表面设计成流线型,防止液体产生涡流等。
选用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不锈钢、陶瓷、尼龙等。
2.分类:
弹性变形:在作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时产生的变形。
可以恢复的变形,应力消除,变形消失。
超量(超过设计允许的)弹性变形会影响零件正常工作。
塑性变形:在外载荷去除后留下来的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
(永久变形)导致零部件各部分尺寸和外形的变化。
3.零件变形的原因:
⑴毛坯制造——铸造、锻造、焊接等热加工零件由于温度差异、冷却和组织转变的先后不一都会形成残余的内应力。毛坯的内应力不稳定(通常在12-20个月内逐步消失),随应力的重新分布,零件会产生变形。
2.分类:
按断口的宏观形态特征分:
韧性断裂:超过强度极限前发生韧性变形后而发生断裂,一般在切应力下发生,又称为切变断裂。
脆性断裂:一般发生在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前,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塑性变形。
按载荷性质分类:
一次加载断裂:零件在一次静拉伸、静压缩、静扭转、静弯曲、静剪切或一次冲击能量作用下的断裂。
疲劳断裂:经历反复多次的应力作用或能量负荷循环后才发生断裂的现象。占断裂的80%-90%。
(3)控制载荷,防止超载
(4)其它
三、机械零件的磨损
1、定义:工作表面在摩擦时沿其表面发生的微观或宏观变化过程的结果。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可能产生表面材料的位移和脱离而使材料数量减少或表面层性质改变等。
2、按机理分类:磨料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气蚀磨损与冲蚀磨损。
机械制造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的掌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方法和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装备和工具的应用。
2.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流程;•熟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艺装备和工具;•学会运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2 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和流程•机械制造的基本过程包括设计、加工、装配和检验等;•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序;•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3.3 机械制造中的工艺装备和工具•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艺装备,如数控机床、切割设备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如测量工具、检测设备等。
3.4 机械制造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将了解机械制造的具体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的理解。
5. 教学评估•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学习成果。
6. 参考书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刘维,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学》杨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7. 实验安排•设计小组实验:学生将组成小组,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制造项目,如零件加工、装配等。
•实验报告:学生将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8. 讨论课•定期组织讨论课,引导学生探讨机械制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以上提供的机械制造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模块1-9 北邮(高职)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模块1-9北邮一、名词解释固溶体:合金结晶时,组元之间相互溶解所形成固相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固体称为固溶体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二、判断题1-10:错、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11-20:对、错、对、对、错、对、错、错、错、对21-28:错、对、错、错、对、对、对、对三、选择题1-5: D、B、C、A、A6-10: D、B、C、C、D11-15: C、A、A、 C、 D16-18: B、A、 C四、简答题1、答:当过共析钢中出现网状渗碳体时,会使其硬度增加切削加工性能变差,此时可采用正火或球化退火的方式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2、答:T12钢误当作45钢进行完全退火后,其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加上网状二次渗碳体并不同而不同。
首先是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精选原料,并根据需要与否,对原料进行预烧以改变原料的结晶状态及物理性能,利于破碎、造粒。
然后将破碎、造粒的原料按不同的成形方法要求配制成供成形用的坯料(如浆料、可塑泥团、压制粉料)。
坯体成形:陶究制品种类繁多,形状、规格、大小不一,应该正确选择合理的成形方法以满足不同制品的要求。
选择成形方法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坯料的性能。
(2)制品的形状、大小和薄厚。
(3)制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求。
(4)其他。
坯体的后处理成形后的坯体经适当的干燥后,先对其施釉(有浸釉、淋釉、喷釉等方法),再经烧制后得到陶瓷制品。
机械制造中的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机械制造中的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工程学科,它的发展与机械制造密不可分。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它们在提高机械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零部件标准化是指将机械产品中常用的零部件进行规格、尺寸、材料等方面的统一设计和制造。
通过零部件的标准化,可以实现不同机械产品之间的互换性,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量。
标准化的零部件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可替代性,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简化和高效。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促进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模块化设计是指将机械产品的功能模块化,将复杂的机械系统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
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机械产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使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和快捷。
同时,模块化设计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通过更换或升级某个模块,可以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功能的扩展。
此外,模块化设计还有助于加快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不同用户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和要求。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的体系和规范,确保设计和制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确保标准化零部件和模块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总之,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零部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在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零部件模块化设计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零部件模块化设计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机械制造中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变得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汽车机械制造中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带来的诸多优势。
一、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定义和意义零部件模块化设计是将整个汽车进行分解,将其拆分成相对独立、互相协作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按需求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简化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过程。
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意义在于:1. 提高生产效率:模块化设计可以使生产线上的每个工作组专注于不同的模块制造,从而加快整体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重复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模块化设计还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可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3. 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模块化设计使得每个零部件模块都经过精密的测试和验证,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4. 简化维修和更换:模块化设计使得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更加简化,只需更换故障的模块,无需对整个汽车进行维修,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二、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实践案例下面将以某汽车制造公司的座椅设计为例,介绍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实践案例,以进一步说明模块化设计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座椅的设计在汽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座椅设计中,各个部件通常是一体式设计,难以灵活满足用户需求。
而通过零部件模块化设计,可以将座椅分为座椅骨架、座垫、背垫、头枕等多个模块,方便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搭配组合。
在零部件模块化设计的实践中,座椅骨架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空间要求和用户的舒适度需求进行定制。
座垫、背垫和头枕等模块则可以根据用户对于材质、颜色和功能等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
通过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使用户在购买汽车时更加满意,提高市场竞争力。
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是机械制造业中的两个关键概念。
标准化指的是制造业中各种产品和工艺都要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以达到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而模块化设计则是将复杂的机械设备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模块,并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组合和拆卸,使得不同的模块可以灵活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交换性和通用性。
在标准化设计中,通过制定统一的尺寸、规格和工艺标准,可以实现产品的互换性。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标准化的零部件可以被不同厂家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产品质量。
此外,标准化设计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使得同一种机械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同一型号的机床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实现快速交付和灵活生产。
同时,机械制造业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将复杂的机械设备分解为互相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特点。
这种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得产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组合和拆卸,实现快速定制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同时,模块化设计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
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可以单独对该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不需要对整个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的维修。
这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此外,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标准化设计中,制定统一的尺寸和规格标准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模块,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这样可以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总之,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将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制图模块1项目1
20
120
简化标题栏
二、比例(GB/T 14690-1993)
比例为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 尺寸数值均按原值注出。
2:1
1:1
1:2
国家标准(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 比例》对比例的选用作了规定:需要按比例绘制 图样时,应由表1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必要 时,也允许选取表2中的比例。
模块1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项目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基础教研室
项目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任务1 认识机械图样 任务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任务3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任务1 认识机械图样
任务导入:
如图所示为机械零部件齿轮泵及齿轮的立体图,本任 务是要初步认识其机械图样。
知识链接:
1.调质热处理(220-250)HB 2. 未注倒角C1
( ) Ra12.5
齿轮
制图 校核
比例 材料
数量 图号
(单位)
任务实施:
1.分组, 分析并指出齿轮泵装配图和齿轮零件图的区别, 讨论其作用。
2.根据齿轮泵装配图,说出其组成零件的名称。
3.完成项目学习评估卡。
任务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的基本规定
R10 ×R10
(5)小尺寸注法
1)当遇到连续几个较小的尺寸时,允许用 黑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
3. 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零件工作图是表达零 件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的图样。它包括制造和检验 零件的全部技术要求。
三、工程实际对图样的基本要求
1.图样须正确、清楚地表达空间形体(零、部件的形 状、结构和大小。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课件 模块一 汽车常用机构 项目一 平面连杆机构
1.曲柄存在的条件 曲柄是能做整周旋转的连架杆,只有这种能做整周旋转的构件才能实现连续转动,所以曲柄是机构中的关键构件。铰链 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曲柄,主要取决于机构中各杆件的相对长度和机架的选择。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条件为: ① 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②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须有一个是最短杆。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铰链四杆机构中无曲柄存在。
任务3 平面连杆机构类型的判断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2.双曲柄机构 两个连架杆都能够做整周旋转运动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机构中,双曲柄机构能将主动曲柄的整周 旋转运动,转换为从动曲柄的整周旋转运动。当一个曲柄为主动件做匀速转动时,另一个从动件曲柄做周期性的变速旋 转运动,也可以做等速转动。
《汽车机械基础》
任务2 认识运动副
二、运动副的分类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件之间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大类。
分类
名称
移动副
转动副 螺旋副
低副:
两构件之间为面接触
转动副 移动副 螺旋副
定义
两构件之间做相对转动,又 称为铰链或铰接
两构件之间做相对直线移动 既有相对直线移动又有相对 转动
《汽车机械基础》
机器的动力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 发动机、电动机、蒸汽机、空气压缩机、液
转换为机械能,为机器驱动各部件运动 压油泵
提供动力
连接动力部分与执行部分之间的桥 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带传动、
梁。将动力部分的动力和运动传给执行 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四杆机构、
部分的中间装置
液压与气动传动
工作部分,直接完成机器预定的功能 车轮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一、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及主要工艺方法,分析了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为学习者解决机械制造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学习需要掌握的前续知识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学习本课程对于开展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进行机械产品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和加工质量控制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产制造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将工程材料、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训练系统。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机械制造概述具体包括机械的概念、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机械制造的基本环节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内容。
主要介绍机械的定义、机械产品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数控技术等相关概念。
一方面让初学者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机械产品的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现代加工技术,熟悉机械产品加工方法,了解CAD/CAM/CAPP/CAE/PDM技术。
模块二: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选用具体包括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铁碳合金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选用等内容。
本部分是机械产品生产制造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是机械加工的基础之一。
机械制作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机械制作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制造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其中,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一、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模块化设计是将复杂的机械系统或产品拆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的模块,通过模块之间的组装和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产品。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每个模块都有其独立的功能和特点,可以独立设计、独立生产、独立检测和独立更换。
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模块可以在不同的机械系统或产品中重复使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灵活性。
2. 模块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模块化设计要求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通用化,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模块可以互换和互联。
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重新设计和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 模块的隔离和解耦合模块化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将各个模块之间的功能和结构相互隔离,将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
通过解耦合,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冲突和干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模块化设计的应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模块化设计技术可以使得不同型号和不同配置的汽车共享同样的底盘和驱动系统。
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也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2. 机床制造机床作为加工设备的核心,其质量和性能对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模块化设计技术可以使得机床的各个部件,如进给系统、主轴系统、切削系统等,相互独立但协调配合,易于更换和维护,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 电子产品制造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模块化设计技术可以使得不同的电子模块,如主板、显示屏、电源等,具有统一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机械制造技术Ⅰ模块-数控车床循环指令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
复合型固定循环(G70~G76) 在使用G90、G92、G94时,已经使程序简化了一些,但还有一 类被称为复合型固定循环的代码,能使程序进一步得到简化。使用 这些复合型固定循环时,只需指令精加工的形状,就可以完成从粗 加工到精加工的全部过程。
一、G71内外圆粗切循环
内外圆粗切循环是一种复合固定循环。适用于外圆柱 面需多次走刀才能完成的粗加工,加工过程如下图所 示。
X48.2; O0003; X48.0; G40G97G99; X47.84; M03 S300; G00 X100; T0303; Z100; G00 X80.0 Z2.0; G92 X49.6 Z-48.0 R-5.0 F2.0;M05; M30; X49.2; X48.8; X48.4;
加工程序举例
例:毛坯Φ125×110
程序:O0002;
G40G97G99; M3 S600; T0101; G00 X130. Z3.; G90 X120. Z-110. F0.12;
(A→D,Φ120切削)
X110. Z-30.; X100.; X90.; X80.; X70.; X60.; (A→B,Φ60切削,分六次进刀循环切削,每次进刀10mm) G0 X120. Z-30.; G90 X120. Z-44. R-7.5 F0.12; Z-56. R-15 .; Z-68. R-22.5 ; Z-80. R-30. ;(B→C,锥度切削,分四次进刀循环切削) M30;
例题
例 ( G73 程序 ) O0002 ; G40G97G99 ; T0101 ; M03S560 ; G00 X140.0 Z40.0 ; G73 U9.5 W9.5 R12 ; G73 P70 Q130 U1.0 W0.5 F0.3 ; N70 G01 X20.0 F0.12 ; (ns) Z0.0 Z-20.0 ; X40.0 Z-30.0 ; Z-50.0 ; G02 X80.0 Z-70.0 R20.0 ; G01 X100.0 Z-80.0 ; N130 G01 X140.0 ; (nf) G00 X200 .0; Z200 .0; M05; M30 ;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三、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1. 按机器人的技术等级划分 按照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可以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三代。 (1) 示教再现机器人 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是示教再现型。按照人类预先示教的轨迹、行为、顺 序和速度重复作业。 (2) 感知机器人 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具有环境感知装置,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的变化, 目前已进入应用阶段。 (3) 智能机器人 第三代工业机器人称为智能机器人,具有发现问题并能自主地解决问题 的能力。
能力目标
1. 能结合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说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焊 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2. 能进行简单的机器人操作。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作任务
本次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初步认知工业机器人,通过观看工业机器人在工 厂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录像,参观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和生产现场,加深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了解。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简单的工业机 器人操作练习。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作任务
机器人一般由驱动系统、执行机构、控制系统三个基本系统。 主要内容是认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构造及典型机器人操作机轴。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相关知识
一、机器人结构运动简图
机器人结构运动简图是指用结构与运动符号表示机器人手臂、手 腕和手指等结构及运动形式的简易图形符号,见表。
五轴圆柱坐标机器人自由度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3) 球面 ( 极) 坐标机器人的自由度 如图所示为球面坐标机器人,其有 5 个自由度。
球面坐标机器人自由度
模块一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4) 关节机器人的自由度 1)SCARA 型平面关节机器人的自由度 SCARA 型平面关节机器人有 4 个自由度,如图所示。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纲(高级108、90课时)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教育标准高级《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实施大纲CYJ 01. 20(2)—200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械加工设备,常用毛坯及制造工艺,热处理,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机械加工质量与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装配工艺和精密加工等。
本大纲适用于2007、2008、2009年入学的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培养机械类高级技工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本大纲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制造工艺学》(ISBN978-7-5045-5676-9)2006年七月第一版教材配套。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大纲中引用而构成本大纲的条文。
执行本大纲的条文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劳动培训司技工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2006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相关知识的专业课。
课程介绍了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教学内容:毛坯制造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装配等四部分。
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综合处理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关系的能力;能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加工范围,并能根据要求合理选用;熟悉常用毛胚和热处理方法,掌握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熟悉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分析方法;熟悉装配工艺,掌握保证装备精度的方法;了解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基本知识。
5.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⑴在组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围绕具体的任务组织教学,力求在每次教学中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电子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模块一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通过重力作用进行浇注, 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内获得铸件的方法称为金属 型铸造。
任务2 认识常见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
任务实施 五、磨床与砂轮 1. 外圆磨床 (1) 外圆磨床的结构
任务2 认识常见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
任务实施 (2)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 主运动。磨削外圆时为砂轮的回转运动, 磨削内圆时为内圆磨头的磨具(砂轮) 的回转运动。
2) 进给运动 ①工件的圆周进给运动, 即头架主轴的回转运动。 ②工作台的纵向进给运动, 由液压传动实现。 ③砂轮架的横向进给运动, 为步进运动, 即每当工作台一个纵向往复运动终了, 由机械传动机构使砂轮架横向移动一个位移量(控制背吃刀量)。
任务1 认识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的型号
相关知识 7.机床的重大改进顺序号 当机床的结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并需按新产品重新设计、试制和鉴定时,才 按改进的先后顺序选用A、B、C……等汉语拼音字母(但“I、O”两个字母不得 选用)表示加在型号基本部分的尾部,以区别原机床型号。
8.其他特性代号及其表示方法
1. 常用的钻床有哪几类? 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 滚齿机和插齿机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用途? 3. 分别指出车床、刨床、钻床、镗床、铣床和磨床的主运动。
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选择零件毛坯
学习目标 1. 熟悉毛坯的生产方法。 2. 能够正确选择零件毛坯。
任务描述 如图所示零件是汽车变速器的拨叉, 材料采用HT200, 批量生产, 试选择该零
任务2 认识常见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
任务实施 2. 拉床的运动
拉床的运动只有拉刀的直线运动(主运动), 径向进给由刀齿的齿升量保证。 3. 拉床的用途
4. 拉削常用的刀具
机械制造大纲1
机械制造大纲1引言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和维护等方面。
本文档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以及常用的机械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的定义机械制造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产品加工和生产的过程。
它涉及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择、零部件加工、装配调试等。
机械制造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设计、零部件加工、装配调试和产品验收等环节。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环节的主要内容。
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机械制造的起点,它决定了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外观等方面。
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工程图纸的绘制等方式,完成产品设计。
2. 零部件加工零部件加工是将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材料选择、数控加工等工艺,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用的加工工艺有车削、铣削、钻孔、切割等,通过使用数控机床等现代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3. 装配调试装配调试是将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并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的过程。
在装配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确保装配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
4. 产品验收产品验收是对最终制造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的过程。
通过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工具,检测产品的尺寸精度、材料性能、功能可靠性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常用的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制造技术。
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零部件加工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数控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加工。
2.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是将金属材料通过热熔和冷却的方法进行连接的技术。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训练一
材料的选择与采购班级:组长姓名
组员:
知识目标
1.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度与塑性的试验方法;
2.掌握钢的热处理方法与分析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掌握钢的分类与牌号、化学成分及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利用机械行业中遇到零件损坏分析疲劳现象
2.学会辨认钢牌号的方法
3.会根据机器的工作性能正确分析零件的材料性能
能力表现:从设计开始,画出示意图。
初级:列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度与塑性的试验方法;
解释下列钢的牌号的意义、类别及热处理方法:
20CrMnTi,40Cr,4Cr13,16Mn,T10A,1Cr18Ni9Ti,Cr12MoV,
W6Mo5Cr4V2,38CrMoAlA,5CrMnMo,GCr15,55Si2Mn。
举例说明四种热处理方式的应用场合。
中级:了解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说明本组产品每个零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写出材料的牌号或者材料名称。
绘出产品草图。
高级:解释本组产品每个零件的材料的选用理由,写出替代材料
的牌号或者材料名称,并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