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综合征
创伤致死三联征
• 实际上,“三联征”是严重创伤伤员 生理潜能耗竭达到极限的一种状态,
表现出酸中毒,低体温和凝血功能 障碍。
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创伤后凝血病
• 也有学者认为:
• “三联征”是多因素的综合征,不应该分开来看, 应该同时处理。
• 其实进行性低体温及酸中毒是严重顽固性凝血功 能障碍的先导。
• 旧:凝血因子丢失、消耗、稀释、低体温、 酸中毒
• 新:除上述以外,还包括:
1.创伤→组织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激活
2.休克、内皮细胞损伤→低灌注→释放调 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使其功能↓,激活C蛋 白,抑制V、VII因子功能→机体抗凝活性↑
3.炎症反应→激活抗凝系统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测定
常用指标: • PT、APTT延长,PLT、Fbg下降(仅为体
创伤伤员体温下降的特点
• 中心体温第一小时陡降 • 早期头部血管不收缩,其T丢失>50% • 全麻后可以持续陡降 • 术中肠管暴露,其T丢失≥250%
低体温的标准
• 轻度:34~36℃ • 中度:32~33.9℃ • 重度:<28℃
低体温的影响
• 如果T<35 • 心律失常 • 心输出量↓ • 全身血管阻力↑ • 血氧解离曲线左移组
PH﹤7.2之前很难被认清!
酸中毒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PH﹤7.2——凝血功能↓ • 随着PH下降——血小板功能↓ • 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被抑制
创伤致死三联征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策 略
• 防治低体温 • 早期补充血浆、血小板、红细胞(1:1:1) • 早期恰当用止血药:凝血因子VII,在10u的
少白红输注后仍出血可以给10ug/kg • DIC早期可用抑肽酶、蛋白酶抑制剂 • 注意警惕转入高凝→形成血栓、肺栓塞等
纠正低体温策略
外周、外部保温
1 提高室温 2 关闭门窗→减少气流流动 3 减少暴露 4 铝膜保温 5 加热毯保温(作用有限<30%) 6 覆盖头部(早期热丢失>50%) 7 术中覆盖肠管(热丢失可以≥250%)
外环境下的凝血功能)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预 警
• 长时转运 • 输血>15u • PH<7.1~7.2 • 低血压>70分钟,SBp<70mmHg • 体温<34~35℃ • BE≤-15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策 略
• 防治原发伤:减少出血→减少休克、酸中 毒、血液稀释
• 恰当复苏(DCR): 1 及时纠正休克 2 允许性低血压(脑外伤除外) 3 及时识别低体温 4 及时纠正酸中毒 5 早期纠正凝血病
织供氧↓ • 低体温性利尿 • 代谢性酸中毒↑ • 凝血功能障碍
• 输血、输液、加压药、 正性肌力药需求↑
• 脏器功能↓ • 死亡率↑ • ICU滞留时间↑
低体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低体温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常 可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虽然有学 者试图阐述,但其详细机制仍然不是十分 确定。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的症状、预防,医生完整说明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的症状、预防,医生完整说明
人生总是有许多意外,经历过或大或小的创伤后,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出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许多人在经历创伤后,患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长期承受失眠、恶梦、严重焦虑…等症状。
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PTSD 不会发生在自己或身旁的人,但其实它距离我们一直都不远。2008年512大地震,使得许多倖存者、救难者,甚至是电视前的观众,都发生了 PTSD;又例如2002年的非典;以及目睹他人遭受伤害或死亡、性侵、童年创伤。亲人过世等。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个案,常会因为否认或害怕再度体验创伤,因此逃避就医,身为医疗人员,这就是最担心的事。我们只有在更加了解这个疾病后,才能对自己,以及旁人的心理健康,有更多的关注与同理,让更多人能够顺利走过生命中阴暗的幽谷。
因此通过这篇文章,分享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的成因、症状与治疗,以及预防的方式,一起用知识来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是什么?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多数是因为直接经历,或亲眼目睹骇人的事件所引发。常见的创伤事件包含濒临死亡的威胁,例如绑架、凶杀、战争、天然或人为灾难、严重的身体伤害、虐待或性暴力等。
甚至这些创伤,不一定要是自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有时光是得知亲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创伤事件,都有可能引发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导致回忆、恶梦、严重焦虑,以及无法控制地想起创伤事件。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并不少见,平均来说,遭受创伤后有9.2%的受创百姓曾发生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而在性侵、战争、监禁和屠杀的倖存者,则有高达33%~50%的发病率。
挤压伤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
广义地讲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挤压,使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均可理解为挤压伤:如胸腔受到挤压,产生肋骨骨折和肺挫伤。在产科,当婴儿出生时头颅被产钳夹伤等。但是通常我们临床上提到的挤压伤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挤压伤(Crush Injury):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1小时以上)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摘自:医学教育网 。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如果进一步出现以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Traumatic Rhabdomyolysis)。也称为外伤性无尿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综合征、Bywaters氏综合征、外伤性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挤压伤的关键是肌肉组织大量坏死。持续挤压造成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肌肉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外界压力解除后,局部血液循环重建,组织间隙出血、渗出,整个肌肉群肿胀,却没有可扩展的空间。以前臂为例,尺骨和桡骨之间有牢固的骨间膜,肌肉又被筋膜分隔包裹,没有弹性,顺应性差,这样只会导致封闭的筋膜间区内压力持续增高。升高的压力反过来又会加重肌肉组织坏死。大量渗出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加上创伤引起的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就可引起肾缺血。肌肉坏死,大量肌红蛋白、磷、镁、酸性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加重创伤后肌体的全身反应,促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特别是在体液和尿液酸度增加的情况下,肌红蛋白以酸性正铁血红蛋白的形式更易在肾小管沉积,加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当发生以肌红蛋白尿和高钾血症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挤压伤也就演变为挤压综合征。
创伤综合症名词解释
创伤综合症名词解释:指碰到意外事故,或遭遇一些涉及自身或他人严重的重伤,导致精神障碍,是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创伤综合征主要是人体的胸、上腹部受到严重挤压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发射性的出现呼吸停止的症状。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症状性事件的回忆,睡梦中不停出现创伤事件相关的噩梦。患者在清醒时,可能会出现人生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改变,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昏迷。
创伤的分类
创伤的分类
、诊断及处理原则
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性而进行分析。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压痛;骨折脱位时有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创伤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
急救时应先防治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伤口包扎止血,并进行伤肢固定,将伤员安全、平稳、迅速地转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开放性伤口要及时行清创术。创伤的预防在于进行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
创伤可以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程度进行分类。
按发生地点
分为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交通伤、体育伤、生活伤等;按受伤部位分为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各部位的骨折和关节脱位、手部伤等。
按受伤类型
分为骨折、脱位、脑震荡、器官破裂等;相邻部位同时受伤者称为联合伤(如胸腹联合伤)。
按受伤的组织或器官
又可按受伤组织的深浅分为软组织创伤、骨关节创伤和内脏创伤。软组织创伤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损伤,也包括行于其中的血管和神经。单纯的软组织创伤一般较轻,但广泛的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征。血管破裂大出血亦可致命。骨关节创伤包括骨折和脱位,并按受伤的骨或关节进一步分类并命名。如股骨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内脏创伤又可按受伤的具体内脏进行分类和命名。如脑挫裂伤、肺挫伤、肝破裂等。同一致伤原因引起两个以上部位或器官的创伤,称为多处伤或多发伤。按致伤因素,分为火器伤、切伤、刺伤、撕裂伤、挤压伤、扭伤、挫伤等。按皮肤完整程度,分为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北美护理协会 最新155个护理诊断
北美护理协会最新155个护理诊断
一、促进健康
1、执行治疗方案有效
2、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3、家庭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4、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5、寻求健康行为(具体说明)
6、保持健康无效
7、持家能力障碍
二、营养
8、无效性婴儿喂养型态
9、吞咽障碍
10、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12、有营养失调的危险高于机体需要量
13、体液不足
1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5、体液过多
16、有体液失衡的危险
三、排泄
17、排尿障碍
18、尿潴留
19、完全性尿失禁
20、功能性尿失禁
21、压力性尿失禁
22、急迫性尿失禁
23、反射性尿失禁
24、有急迫性尿失禁的危险
25、排便失禁
26、腹泻
27、便秘
28、有便秘的危险
29、感知性便秘
30、气体交换受损
四、活动休息
31、睡眠型态紊乱
32、睡眠剥夺
3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34、躯体活动障碍
35、床上活动蟑碍
36、借助轮椅活动障碍
37、转移能力蟑碍
38、行走障碍
39、缺乏娱乐活动
40、漫游状态
41、穿着/修饰自理缺陷
42、沐浴/卫生自理缺陷
43、进食自理缺陷
44、如厕自理缺陷
45、术后康复延缓
46、能量场紊乱
47、缺乏
48、心输出量减少
49、自主呼吸受损
50、低效性呼吸型态
51、活动无耐力
52、有活动无耐力的危险
53、功能障碍性撤离呼吸机反应
54、组织灌注无效(具体说明类型:肾脏、大脑、心、肺、胃肠道、外周)
五、感知/认识
55、单侧性忽视
56、认识环境障碍综合征
57、感知紊乱(具体说明:听觉、运动觉、味觉、触觉、嗅觉)
58、知识缺乏
59、急性意识障碍
60、慢性意识障碍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诊疗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诊疗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软组织或骨骼肌肉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征,表皮完整性一般没有破坏,内部没有细菌感染,组织受创后出现微循环障碍、无菌性炎症,致使局部组织肿胀疼痛。该类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给我国的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财务负担。造成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剧烈运动与拉伸、四肢躯干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反复牵拉和挤压等均可造成软组织损伤。临床上目前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如何合理进行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并规范其镇痛管理,是现阶段临床救治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组织国内专家经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促进国内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及疼痛管理工作。
一、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特点
专家共识: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皮肤黏膜一般完整,可无开放性伤口,无需清创缝合。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病程可分为3个时期:炎症期、增殖期、重塑期,每个时期病理生理变化不同,需进行不同干预。
1.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其病因主要包括钝性外力碰撞或打击导致的撞伤、挤压伤、摔伤、挫伤等;运动或过度使用导致的拉伤、扭伤等。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定义:钝性创伤或运动、使用过度导致的撞伤、挤压伤、摔伤、挫伤、拉伤、扭伤等,对人体一种或多种软组织结构造成损伤,包括皮下组织和连接骨骼结构的肌肉、肌腱、筋膜和韧带(关节囊或韧带)等的损伤,但不包括骨折;特定神经损伤,如腕管综合征;血管损伤导致的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术后软组织恢复等。
创伤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诊断(Diagnosis)
• (4)低氧血症; • (5)X线示肺间质呈渗出性改变; (6)引流管中非出血性渗出液增加;同时排除心 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因缺乏 明确的诊断标准,但诊断过程中前3条更为必要。
•
诊断(Diagnosis)
•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 监测技术(pm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能采用经肺热稀释法,持续监测能反映肺部状态 和肺血管通透性参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肺血管 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 ,通过EVLW可明确获悉是否发生肺水肿,但需与心功能异 常引起的肺静脉压升高继发的肺水肿相鉴别,PVPI可帮助 明确诊断,最终获得对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状况的有效监 测,为TIC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客观依据。
治疗(Treatment)
• 目标导向治疗的液体复苏
• 目标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的含义即按理论计 算大概的输液量,持续液体复苏,并根据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Sp02)及尿量来决定输液速度,复苏终点是自主循环功能恢复、血 管活性药物撤离。如存在发热、有创呼吸机治疗等不显性失水增多的患 者,还需增加补液量。 • 2001年RwerS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发表文章,认为脓毒症患者 早期进行GDFT可调节炎症反应,减轻器官功能紊乱。 • Debwahm等认为创伤患者早期应用GDFT对TICS是有效的。至于液体选 择,多数研究者认为,联合晶体液、人工胶体及天然胶体能明显改善失 血性休克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
整理应激性创伤综合症
20 年 月 日
A4打印/可编辑
2017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创伤和战伤(二九)
20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复
习
资
料
全
真
模拟
试
题
附
答
案
创
伤
和
创伤(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① 按致伤因素可分锐器伤、钝器伤、切割伤、火器伤、冲击伤;②按受伤部位可分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③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无皮肤破损者为闭合伤,如挫伤、扭伤、冲击伤、挤压伤等;有皮肤破损者为开放伤,如擦伤、切割伤、裂伤、刺伤、撕脱伤等;④按伤情轻重一般分为轻、中、重伤。
一、创伤的修复
创伤的修复过程可分:①局部炎症反应阶段;②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③ 组织塑形阶段。
骨折的愈合过程主要经历局部血管反应及血肿形成、骨折断端骨组织的坏死和吸收、细胞增殖和骨痂形成及改建或重塑几个阶段。
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有:①感染;②异物存留或失活组织过多;③血液循环障碍;
④ 局部制动不够;⑤全身性因素如营养不良、使用皮质激素、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等。
创伤愈合类型:①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愈后功能良好;②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愈后功能不良。
二、创伤的诊断
创伤的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开放性创伤有伤口或创面。全身表现有体温增高,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改变,口渴、尿少、失眠、食欲不振等。创伤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如化脓性感染、创伤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应激性溃疡等。
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致伤原因、部位、时间、方式、姿势、伤后出现的症状及演变过程、处理经过,尤其是止血带使用时间。体格检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迅速查明有无危及生命的因素。
创伤综合征医学
创伤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由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反应等症 状组成。本演示将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结论和展 望。
常见创伤综合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创伤事件引起的长期心理反应,包括回忆、噩梦、焦虑、抑郁等症 状。
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一种创伤后的短期反应,表现为紧张、冲动、情绪波动等症状。
3
支持和理解
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挑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
自我照顾
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采取积极 的应对策略,比如运动、放松技 巧和社交支持。
压力管理
支持性关系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例如 时间管理、放松练习和积极思考。
与亲朋好友建立支持性关系,寻 求他们的帮助和理解。
结论和展望
创伤综合征医学是一个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领域。通过加强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我们可以为患者 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并提升整个社会的应激反应能力。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与诊断
wenku.baidu.com
1 回忆与重现
创伤事件的回忆和重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核心症状之一。
2 避免与麻木
患者常常试图避免创伤相关的人、地点或情 境,同时出现情感麻木的症状。
治疗和管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分类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分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可以在遭受严重创伤后
出现,如战争、自然灾害、暴力犯罪或意外事故。PTSD的严重程度和分类取决于
多种因素,包括创伤的性质、个体的心理韧性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
PTSD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PTSD的症状可能会对个
体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会完全破坏其功能。中度PTSD的症状会更加明显,个体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睡眠障碍和社交回避等问题。重度PTSD
则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可能导致丧失工作能力、自杀倾向和严重的心理痛苦。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PTSD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延迟性三种类型。
1. 急性PTSD:急性PTSD是指症状在创伤后的三个月内出现,并持续不超过
三个月。这种类型的PTSD通常是由于一次严重的创伤事件所导致,如战争中的战斗、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急性PTSD的症状可能会在初始时期非常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
2. 慢性PTSD:慢性PTSD是指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的情况。这种类型的
PTSD可能是由于长期暴力、虐待或持续性创伤事件所引起的。慢性PTSD的症状
可能会持续多年,对个体的生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3. 延迟性PTSD:延迟性PTSD是指症状在创伤事件后至少六个月才开始出现。这种类型的PTSD可能是由于创伤事件后的压力和心理反应积累所导致的。延迟性PTSD的症状可能会在初始时期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可能会出现严重
创伤致死三联征
• 复苏后期乳酸廓清与氧输送量和氧 耗密切相关。有报告称严重创伤患 者生存率与体内乳酸廓清有关:
• 24h内廓清患者——100%生存
• 48h内廓清患者——14%生存
织供氧↓ • 低体温性利尿 • 代谢性酸中毒↑ • 凝血功能障碍
• 输血、输液、加压药、 正性肌力药需求↑
• 脏器功能↓ • 死亡率↑ • ICU滞留时间↑
低体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低体温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常 可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虽然有学 者试图阐述,但其详细机制仍然不是十分 确定。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
• 创伤后出血可以分为: 机械性出血(外科出血) 非机械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
血) • 体温下降和大量输液可以分别及共同造成
凝血功能障碍 • 凝血功能障碍是手术室,ICU内严重创伤伤
员死亡的主要原因(50%) • 凝血功能障碍和损失程度无关,与T↓密切
相关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原因的新、 旧理论
常用指标: • PT、APTT延长,PLT、Fbg下降(仅为体外
环境下的凝血功能)
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预 警
• 长时转运 • 输血>15u • PH<7.1~7.2 • 低血压>70分钟,SBp<70mmHg • 体温<34~35℃ • BE≤-15
148种护理诊断名称
一、生理
(一)、神经 1 反射失调 2 有自主反射失调的危险 3 单侧感觉丧失
(二)、呼吸 1气体交换受阻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低效性呼吸形态 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5功能障碍性撤离呼吸机反应
(三)、循环、体液 1组织灌注量改变 2心输出量减少 3周围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危险 4体液过多 5体液不足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7有体液不平衡的危险
(四)、体温 1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2体温过低 3体温过高 4体温调节无效
(五)、皮肤、粘膜组织 1组织完整性受损 2口腔粘膜改变 3皮肤完整性受损 4牙齿异常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6乳胶过敏反应7有乳胶过敏反应的危险
(六)、营养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婴儿喂养困难 4营养失调:潜在高于机体需要量 5母乳喂养无效 6母乳喂养中断 7母乳喂养有效
(七)、排泄 1便秘 2有便秘的危险 3感知性便秘 4腹泻 5排便失禁 6排尿异常 7压迫性尿失禁 8反射性尿失禁 9急迫性尿失禁 10功能性尿失禁 11有急迫性尿失禁的危险 12完全性尿失禁 13尿潴溜(八)、活动、自理 1入侧自理缺陷 2沐浴和卫生自理缺陷 3穿戴修饰自理缺陷 4进食自理缺陷 5吞咽困难 6躯体移动障碍 7床上活动障碍 8移位障碍 9步行移动障碍 10借助轮椅活动障碍 11活动
无耐力 12有活动无耐力的危险 13疲乏 1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5有婴儿行业紊乱危险 16婴儿行为紊乱 17潜在婴儿行为调节增强18保持健康的能力改变 19自我保护能力改变 20外科手术后恢复延迟 21持家能力障碍 22娱乐活动缺乏
创伤后全身性并发症
程度
出血 温度 量
肤色
休克 <15%( 前期 750ml) 正常 正常
轻度 15%~2 休克 5%(12 发凉 苍白
50ml)
中度 25~35 休克 %(175 发凉 苍白
0)
重度
苍白到
休克 35~40
%
冷湿
紫绀、 紫斑
口渴
轻
轻
口渴 严重 口渴
神志
清楚
清楚 和淡 漠
淡漠
淡漠 到昏 迷
血压 脉搏 血细胞 中心
临床特点:多见于深部伤口,创面较为广泛, 感染局部可产生气体,伤口分泌物有腐败臭味。
破伤风(特异性感染):
1、病原菌: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 2、临床表现:潜伏期5-14天,典型症状为肌
肉紧张性收缩(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对各 种刺激易引起强烈痉挛。
3、诊断要点:有外伤感染史,出现的颈项
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困难等,作出破伤风的 诊断应无困难。
(1)病因
病因:创伤后凡是能引起血容量不足和心 排血量减少的因素均能导致创伤性休克。
常见原因:1、失血 正常:5000ML 15%——机体代偿 25%——轻度 35%——中度 45%——重度
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创伤后的疼痛、紧张、恐惧、焦虑等引起反射
性血管功能紊乱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而发生休克。
什么是脑外伤后综合征?
什么是脑外伤后综合征?
脑外伤后综合征,俗称脑外伤后遗症,是指在脑部创伤治愈后长期(一般在
3个月后)仍存在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症状。
脑外伤在急性期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遗留各种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在伤
后3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无好转时,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神经放射学检查
亦无阳性发现,则称为脑外伤后综合征。通常这类病人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
脑外伤后,没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流行病调查30%~80%的轻至中度脑损伤患
者会出现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某些症状。女性性别和年龄增长是脑外伤后综合征发
生的危险因素。
主要病因
1、外伤导致大脑功能区损伤颅脑外伤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都会不同程度
造成对大脑的损伤,且该损伤多数是不可逆的,引起该区域功能障碍,进而表现
为失眠健忘、头晕、头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癫痫、失忆等重症。因此,本病主要
病因是外伤导致的大脑损伤。
2、大脑缺血缺氧是脑外伤后极易发生的情况,创伤过程中对于大脑的损伤
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局部血管痉挛等情况时,会导致短时间内的供血不足,从而
导致大脑的缺血、缺氧。
3、脑萎缩在动物头部损伤模型和人类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已经证实了一些
结构改变和生化改变。
4、不良心理因素是本病的病因之一,特别是创伤后经历家庭重大变故,或
者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
5、其他因素研究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儿童中,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率非常
低(甚至为0),这提示社会文化因素在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具有显著作用。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常见症状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头痛、头晕和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化学学说 创伤后应激反应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 体液效应,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肺及脂肪组织内的脂 酶活性升高,作用于含中性脂肪的栓子并水解产生甘油 及游离脂肪酸,造成过多的脂酸在肺内聚集,其毒性作 用会导致以水肿、出血、不张和纤维蛋白沉积为特点的 肺病变-化学性肺炎。此时,由于栓子被水解,肺机械 性梗死已降为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是肺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的气体弥散障碍,最终导致低氧血症、呼 吸窘迫综合征。
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有肺挫伤,而且
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 )、肺挫伤等均可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 从而加重脑损害。因此,对这类患者早期抢救应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充 分供氧,对合并血气胸者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我们体会对这类患者早期施行机械通气的优点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保证了足够的潮气量,从而保证了氧供。 (2)减少了呼吸肌做功,从而降低了氧耗。 (3)适当的过度通气使PaCO2控制在30~35 mmHg时是治疗脑水肿、
所显示的挫伤表现在CT片上是肺实质裂伤和围绕裂伤周围的一片 肺泡积血而无肺间质损伤
创伤性湿肺
❖ 治疗
➢ 轻微肺挫伤无须特殊治疗 ➢ 重型肺挫伤是引起胸部伤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最常见因素,治疗在
于维护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适当处理合并伤 ➢ 连枷胸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病理生理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肺挫伤,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先兆时即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 治疗 ➢ 不强调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伴有低血容量休克者,仍要及时补充 血容量,合理搭配晶体与胶体液比例,保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和 总渗透压,以后则保持液体负平衡,每日量1600~1800毫升
➢ 眼球深部组织出血
眼球外凸
➢ 视网膜血管破裂
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 鼻、耳道出血、鼓膜穿破
耳鸣、暂时性耳聋
➢ 颅内点状出血、脑水肿
一过性意识障碍、头昏、头
痛烦躁不安,少数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瞳孔可扩大或缩小
➢ 颅内静脉破裂
颅内血肿
偏瘫和昏迷,甚至死亡
简要病史:老年男性,因塌方掩埋后昏迷两小时来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昏迷、瞳孔光反射消失,结膜水肿出血,肺水肿以及特征性的上半身瘀斑。B 超和查体未见明显的内脏损伤和骨折。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无效死亡。
➢ 软组织损伤 各类手术累及脂肪含量丰富的软组织时均可发生脂肪 栓塞综合症,但远远低于骨折后的发病率
➢ 其他原因 烧伤、酒精中毒、感染及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胶原性 疾病,但发生率极为罕见
(二)继发因素
➢ 休克 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提供了脂肪滴在微循环滞留并 形成栓子的机会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常与脂肪栓塞并发;DIC必 然加重脂肪栓塞的病理改变,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否一 定会导致DIC,尚不能肯定
❖ 诊断
根据受伤史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 难,但应强调全面检查和处理。
❖ 急救处理
一、合并伤的检查
➢ 创伤性窒息患者直接受力部位多在胸部,因而多合并胸部损伤。伤 后早期的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合并的肋骨骨折、气胸或血气胸、肺挫 伤等胸部损伤,对鉴别弥漫性肺挫伤与创伤性ARDS有一定意义。
➢ 伤后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为心脏钝性损伤提供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尤其对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简便易行。
❖ 发生率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
❖ 发病机制
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
胸腔容积缩小
外力消除 变形的胸廓弹回
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
产生胸内负压
肺实质出血及水肿
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
❖ 病理
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并有间质及肺 泡内血液渗出及间质性肺水肿
肺间质含气减少而血管外含水量增加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增加 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小时呈进行性发展
进入大循环;部分栓子还可通过因肺循环受阻而开发的 动、静脉交通支进入大循环,引起脑、心、肾、肝等的 栓塞。
②在胸腔、腹腔压力增高时,肺静脉栓子可不经过心 脏而由Batson脊椎静脉丛直接入脑致脑静脉栓塞,但较 少发生。
③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人,因种种原因右心压力高于左心 时,栓子可通过房室间隔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等异常通 道,由右心直接进入大循环,或经肺—支气管的交通支进 入体循环,引起脑及其他器官的栓塞——反常栓塞。
➢ 多见于胸廓弹性较好的青少年和儿童 ➢ 多数不伴胸壁骨折,但当外力过强时可有,并伴胸内或
腹内脏器损伤,发生呼吸困难或休克 ➢ 主要表现为头、颈、胸及上肢范围的皮下组织、口腔粘
膜及眼结膜均有出血性瘀点或瘀斑,严重时皮肤和眼结 膜呈紫红色并浮肿。其中球结膜下出血为本综合症的特 异临床表现。
——“外伤性紫绀”或“挤压性紫绀综合征”
处理,及时开颅、开胸或剖腹手术等
➢ 临床上应特别注意的是: 严重创伤性窒息多合并其他器官损伤尤其是胸部损伤,并且患者脑部
损伤亦较重,这在病理生理及诊治上相互影响很大。脑部损害所致的意识 障碍除可造成呼吸抑制外,还可因呕吐、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而胸部损 伤所致的血气胸、连枷胸(注①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
(二)脂肪栓塞形成时间及转移途径
➢ 形成时间 一般在创伤后24小时内发生明显的肺脂 肪栓塞,1~2天后栓子数量减少,至5天后可以明显 从肺内消失。这是由于机体在应激状态中动员体内脂 肪,在局部脂酶的作用下,使含有脂肪的栓子水解产 生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使栓子逐渐从肺中消失
➢ 循环途径 脂肪栓子转移可以经由以下四种途径: ①栓子经由右心到肺,未滤过者形成肺栓塞,滤过者
➢ 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加重或诱发脂肪栓 塞综合征
❖ 病理生理
(一)脂肪栓子的来源
➢ 血管外源 这是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主要来源。 骨折后局部骨骼损伤破裂,脂肪细胞释出脂肪滴,通 过静脉系统进入肺,在肺毛细血管中不能滤过者,经 血液循环散布全身到脑、眼、肾、皮下等处
➢ 血管内源 创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使血内脂类的稳 定性发生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脂肪在血中成为0.5~ 1.25um直径的乳糜微粒,其中的中性三酸甘油酯与蛋白 和磷脂结合,血内稳定的肝素成分使它们不产生聚集。 在损伤情况下,乳糜微粒乳剂形态的稳定性消失,微粒 可产生融合,形成直径10~20um的大脂肪滴,足以阻塞 毛细血管
常伴有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等症状。往往于伤后即刻或 者12~24小时内突然死亡。有类似右心衰竭和肺梗死的 表现。由于皮下点状出血及肺部X线表现尚未出现而极 难诊断,常由尸检证实
➢ 非典型脂肪栓塞(或不完全脂肪栓塞症候群) 在创 伤后1~6天,出现低热、心动过速、呼吸加快等非特异 症状,仅有轻度至中度的低氧血症,其他临床症状及实 验室阳性指征均未出现,经妥善处理大多数自愈,仅有 少数发展为脂肪栓塞综合征。由于病人缺乏明显症状而 容易漏诊
❖ 目前在各类骨折中,平均发生率为7%左右,死 亡率为8%。如与创伤性休克、感染并发,死亡 率高达50%~62%
❖ 病因
(一)原发因素
➢ 骨折 主要发生在脂肪含量丰富的长骨骨折,尤以股骨干为主的多 发性骨折发病率最高,闭合性骨折为30%,开发性骨折仅为2%
➢ 骨科手术 在髋和膝的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由于髓内压骤升,可导 致脂肪滴进入静脉,有报道发生率为6.8~8%
颅内高压的有效措施。 (4)对连枷胸尤其是伴有肺挫伤者可改善氧合。
➢ 由于脑灌注压取决于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水平,血压下降造成脑灌注 压下降,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性损害及脑水肿;同时,创伤性窒息时 由于颅内小静脉、毛细血管广泛出血造成脑组织弥漫性点状出血及水 肿,造成脑血流量减少,促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早期救治中,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积极扩容抗休克,以 防止脑灌注压急剧下降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而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 或临床疑有脑水肿者,在循环支持的同时,早期应用脱水剂及大剂量 激素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脱水剂及激素的应用本身亦 有利于肺挫伤的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实验和临床中证实,甲基 强的松龙具有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
❖ 临床表现
➢ 差异大,常合并其他损伤,如胸壁骨折、连枷胸、血胸、气胸及 心脏和心包损伤
➢ 轻者仅有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和血痰等;听诊有散在啰音;X 线胸片上有斑片状阴影(创伤性湿肺)、1~2天即可完全吸收; 血气可完全正常——“肺震荡”
➢ 严重者则有明显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心动过速和血压 下降等;听诊有广泛啰音、呼吸音减弱至消失或管型呼吸音;动 脉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在胸片尚未能显示之前有参考价值
④进入体循环的栓子,极少量可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三)关于脂肪栓塞的机械和化学学说
➢ 机械学说 骨折后发生脂肪栓塞必须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①脊髓或者软组织内的脂肪细胞必须破裂 ②静脉系统必须有裂口 ③脊髓腔内的压力必须暂时高于静脉压。损伤后的脊髓或局
部软组织的脂肪滴由破裂的静脉进入体循环,机械性的栓 塞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形成脂肪栓塞。
(四)脂肪栓塞的器官分布因素
➢ 当时心排出血液的分布情况 ➢ 各器官血液供应的生理特点
由此决定脂肪栓塞累及脏器的程度和发生几率。 依次排列为肺、脑、心、肾、肝。肝由于门脉系统血 液供血且血流丰富,故伤害机会大大减少。
❖ 临床分型
发病年龄从婴儿到80岁老人都有报道,但以青壮年为主 ➢ 暴发型脂肪栓塞 伤后短时间清醒,很快进入昏迷,
➢ 临床对伴意识障碍尤其是昏迷者应行常规头颅CT检查。 ➢ 怀疑腹部合并伤的需要行腹腔穿刺、腹部B超、腹部CT等相应检查。
❖ 急救处理
二、临床治疗
➢ 单纯创伤性窒息患者仅需在严密观察下予对症治疗:半卧位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适当止痛和镇静、抗生素预防感染等,限 制静脉输液量和速度
➢ 皮肤粘膜的出血点和瘀斑无须特殊处理,2-3周可自行吸收消退 ➢ 对合并伤应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治疗措施,包括防治休克、血气胸的
❖ 诊断
➢ X线胸片是诊断肺挫伤的重要手段,其改变约70%病例在伤后1小 时出现,30%病例在伤后4~6小时出现
➢ 范围可由小的局限区域到一侧或者双侧,程度可由斑点状浸润、 弥漫性或局部斑点融合浸润、以至弥漫性单肺或双肺大片浸润或 实变阴影
➢ 经治疗后一般在伤后2~3天开始吸收,完全吸收需2~3周以上 ➢ 近年来通过系列CT检查,对肺挫伤提出新的病理观点,X线平片上
第二节 脂肪栓塞综合症
❖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症是严重创伤(特别是长管状 骨骨折)后,以意识障碍、皮肤淤斑、进行性低氧 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
❖ 创伤后脂肪栓塞是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可发 生于其他大手术、严重感染、脂肪代谢紊乱、减压 病等
❖ 骨折死亡病理检查表明,其发病率高达90%~ 100%,应引起高度重视
❖ 常见病因:坑道塌方、房屋倒塌、车辆挤压、 骚乱中遭踩踏等
❖ 发病机制
胸部和上腹部受强力挤压瞬间,伤者声门突然紧闭
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
胸内压骤然升高,压迫心脏及大静脉
右心血液逆流,静脉过度充盈,血液淤滞 (由于上腔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 广泛毛细血管破裂,点状出血, 甚至小静脉破裂出血。
❖ 临床表现
➢ 典型脂肪栓塞(或完全脂肪栓塞症候群) 伤后潜伏 期为12~24小时,多于48小时内出现高热、昏迷、心跳 及呼吸加快,皮下点状出血等典型症状
❖ 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
• 胸闷、胸痛、咳嗽、气促等肺炎、肺不张、肺梗死症状 • 紫绀、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等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 • 肺脂肪栓塞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胸片肺脏呈“云雾状”或者
❖ 预后
创伤性窒息本身并不引起严重后果,其预后取 决于胸内、颅内及其他脏器损伤的严重程度。(头面 颈胸部皮肤发绀、肿胀等表现一般7~14天均逐渐 消失。视物模糊,幻视,飞蚊征等视力障碍,伤后恢 复较快,一般数小时或数日即恢复。)
肺挫伤
❖ 肺挫伤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多为迅猛钝性 伤所致,例如车祸、撞击、积压和坠落等
创伤综合征
急诊科 王小鸥
创伤(trauma)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 功能障碍。
创伤综合征包括创伤性窒息、肌筋膜间隙综合
征、脂肪栓塞综合征和深静脉栓塞综合征。
第一节 创伤性窒息
❖ 创伤性窒息是闭合性胸部损伤中一种较为少 见的综合征,其发生率占胸部伤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