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暑假班讲义(学生版) 第4讲 第一章综合测试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生基础版
高二化学暑假班讲义(学生版) 第4讲 第一章综合测试学生基础版
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已知葡萄糖(C6H12O6)的燃烧热是2 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 kJB.51.9 kJC.155.8 kJD.467.3 kJ2.从下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3.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1 160 kJ•mol﹣1。
已知NO、N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16 g甲烷和该混合气完全反应生成N2、CO2、H2O(g)放出1 042.8 kJ的热量,则ΔH1是()A.﹣867 kJ•mol﹣1B.﹣574 kJ•mol﹣1C.﹣691.2 kJ•mol﹣1D.﹣925.6 kJ•mol﹣14.“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柴火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用能方式正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B.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C.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D.使用沼气这种生物质能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 . 1 mol 酸与1 mol 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 .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 . 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 2O(l)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硫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为硫的燃烧热B . 在25 ①、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 . 由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1,可知CO 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1D . 乙炔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 -1,则2C 2H 2(g)+5O 2(g)===4CO 2(g)+2H 2O(g)反应的ΔH =-2 599.2 kJ·mol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 2(g )+O 2(g )====2H 2O (l )ΔH 1=-571.6 kJ·mol −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 2O (l )====2H 2(g )+ O 2(g )ΔH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 该反应ΔH 2大于零C . 该反应ΔH 2=﹣571.6 kJ·mol −1D . 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8.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 . 煤的汽化与液化B . 将煤压成煤球使用C .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 . 将煤粉碎燃烧9.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煤燃烧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 .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 .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 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D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24.8 kJ·mol -1Fe 2O 3(s)+13CO(g)===23Fe 3O 4(s)+13CO 2(g) ΔH =-15.73 kJ·mol -1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640.4 kJ·mol -1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A.-218 kJ·mol-1B.-109 kJ·mol-1C.218 kJ·mol-1D.109 kJ·mol-111.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优秀课件PPT
高能状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高能状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能量由高到低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水往低处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高空降伞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反应进行的方向、 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 面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 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反应进行的 方向问题。
化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 反 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原 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学 反 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原 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共同点——放热反应 △H<0 ,E反 >E生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高中化学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一、教材剖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响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反响的限度以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关于自由能知识,仅限于达到知道、认识的层次即可。
事物的发展、变化经常受多种要素的限制,经过焓变、熵变的介绍,力争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 、经过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有的化学反响,让学生认识放热反响的自觉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觉性;(2)、经过“有序”和“无序”的对照,引出熵的看法;(3)、经过平时生活中的见闻指引学生,使学生明确依据反响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好判断反响自觉进行的可能性,不可以决定反响能否必定发生或反响速率的大小。
2.能力目标:(1)、经过学生已有知识及平时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建立化学反响方向的判据;(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建立新知识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过平时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详细实例,让学生明确化学与平时生活是息息有关的。
三、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熵判据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响方向的关系四、学情剖析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均衡及其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抽象思想能力提升好多,本节降低难度后,学生应当能掌握要点内容。
五、教课方法1.启迪教课2.教案导学:见后边的教案。
3.新讲课教课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情境导入、展现目标→合作研究、精讲点拨→反省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教案、部署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教案。
2.教师的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教案,课内研究教案,课后延长拓展教案。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课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认识了学生的迷惑,使教课拥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教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整焚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人们提出经过以下反响来办理汽车尾气:2NO (g)+ 2CO(g)= N2(g)+ 2CO2(g),你可否判断这一方案能否可行?理论依照是什么?教师: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响的方向的问题。
高中暑假班化学教案
高中暑假班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常见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基础知识回顾: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2.常见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置换反应等。
3.实验操作技巧: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处理等。
三、教学安排
1.第一天:化学基础知识回顾,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2.第二天:常见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和讨论。
3.第三至五天:实验操作技巧的培训和实验操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
2.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课堂表现评分: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表现等方面。
2.实验报告评分: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3.学习成绩评定:根据学生课堂、实验和作业情况,总结学习成绩。
六、教学反思
1.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操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与探索。
以上仅为教案初稿,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阅读和理解!。
高二化学暑假班讲义(教师版) 第1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师基础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一、几个概念模型1、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说明:(1)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2)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3)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进行的越快2、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说明:(1)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这还决定于分子运动的取向问题。
(2)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说明:(1)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2)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3)活化能的大小虽然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但是却对这个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
如图所示:E1:活化能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E2-E1: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4、催化剂说明:如图所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过程知识点二、反应热焓变等相关概念1、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用Q表示单位:kJ/mol2、焓变含义:焓是表述物质所具备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符号为H。
△H为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H=H(生成物)-H(反应物)说明:(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只转化成热能,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
数学表达式:Q P=∆H,其中:Qp表示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H的正负与吸放热的关系当△H为“-”或小于0,为放热反应;当△H为“+”或大于0,为吸热反应。
(3)吸放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后体系能量降低;即△H<0。
高中化学选修4讲义
高中化学选修4讲义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概要: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称为反应热。
2.焓与焓变的含义①焓的意义:焓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符号为H,用焓的变化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②反应焓变: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H”表示。
a.数学表达式:△H=H(生成物)—H(反应物)b.单位:kJ·molˉ1c.意义:如果△H>0,即生成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吸收能量的,为吸热反应;如果△H<0,即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释放能量的,为放热反应。
③影响焓变的主要因素:a.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焓变,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b.物质的温度和压强:在298.15K(298K)、101KPa的条件下的焓变叫做标准焓变。
c.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由于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进行转化时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焓变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发生物质变化即生成新物质,特征之一是伴随能量变化即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可图示如下:化学→发生物质变化→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等相互转化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决定因素和变化图示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由反应物的总能量(∑E反)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生)的总能量相对大小来决定。
若∑E反>∑E反,则会放出能量;若∑E反<∑E反,则会吸收能量。
【特别提醒】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不存在不发生能量变化的化学反应。
(2)微观解释和本质原因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会放出能量。
高二化学暑假班讲义(教师版) 第4讲 第一章综合测试教师满分版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由N 2O 和NO 反应生成N 2和NO 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大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B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C .N 2O(g)+NO(g)===N 2(g)+NO 2(g)ΔH =-139 kJ ·mol -1D .反应生成1 mol N 2时转移4 mol 电子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该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总能量,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 错误;根据图示,N 2O(g)+NO(g)===N 2(g)+NO 2(g) ΔH =-139 kJ ·mol -1,故C 正确;反应生成1 mol N 2时转移2 mol 电子,故D 错误。
2.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①N 2(g)+2O 2(g)===N 2O 4(g)ΔH =+8.7 kJ ·mol -1②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534.0 kJ ·mol -1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ΔH =-542.7 kJ ·mol -1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ΔH =-1 059.3 kJ ·mol -1C .N 2H 4(g)+12N 2O 4(g)===32N 2(g)+2H 2O(g)ΔH =-1 076.7 kJ ·mol -1D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ΔH =-1 076.7 kJ ·mol -1 解析:选 D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 076.7 kJ ·mol -1。
第04讲 化学反应速率(学生版) 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04讲化学反应速率1.变化观念: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2.证据推理: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展基于变量关系的证据推理素养。
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或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之比,即v (A)∶v (B)∶v (C)∶v (D)=m ∶n ∶p ∶q 或1m v (A)=1n v (B)=1p v (C)=1q v (D)。
3.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测定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与物质有关的可观测量进行测定。
(2)测定方法①直接观察测定: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等。
②科学仪器测定:如反应体系颜色的变化。
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本身有较明显的颜色时,可利用和间的比例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易错警示】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应注意的问题(1)误认为对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同一反应,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大,反应速率就一定快。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大,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不一定大。
(2)误认为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意义不同。
在同一个化学反应里,虽然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一定相同,但是它们的实际意义完全相同,即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也就代表了整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3)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记为常数,Δc=0,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公式法:v=ΔcΔt=ΔnVΔt【特别提醒】①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在计算速率时应先除以体积,转化为浓度的变化量。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_《化学反应的方向》参考课件4
__Δ_H__-__T_Δ_S__=__-__6_9_._7__k_J_·m__o_l_-_1_<_0_,___说__明__该__反___应__在__理__论___上__是__可__行___的__,__所__以__能___用__于____
_消__除__汽___车__尾__气__中___的__N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熵变的关系
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的关系 (1)根据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图 1 表示的反应 释放 能量,为 放热 反应,体系 能量由 高 到 低 ,趋向 稳定 ,该过程一般 能 自发进行。 ②图 2 表示的反应 吸收能量,为 吸 热反应,体系能量 由 低 到 高 ,趋向 不稳定,根据自发过程的特点,该反应一般不能自发进行。 (2)分析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与 ΔH 之间的关系: ①NaOH(aq)+HCl(aq)===NaCl(aq)+H2O(l),酸碱中和反应是 放 热反应,ΔH < 0,常 温下 能 自发进行。 ②2Na(s)+2H2O(l)===2NaOH(aq)+H2(g),该反应是 放 热反应,ΔH < 0,常温下能自发 进行。 ③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0,该反应在 常温下 能 自发进行。 ④CaCO3(s)===CaO(s)+CO2(g) ΔH>0,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 能 自发进行。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化学反应方向说课稿
化学反应方向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高中化学课程中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方向的判断是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关键,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非自发性2. 熵变和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3. 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4.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化学反应方向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1. 是连接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2. 是培养学生判断化学反应方向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为后续学习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非自发性的概念。
- 掌握熵变和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 学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化学反应方向。
- 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能力。
-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 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实用性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非自发性的概念。
- 熵变、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理解熵变和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综合影响。
- 掌握吉布斯自由能的应用,判断化学反应方向。
-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问题。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向的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以下亮点:1. 启发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时,我会提问:“为什么有些化学反应能自发进行,而有些则需要外界帮助?”- 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高二化学学法指导讲解ppt课件.pp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所研究的可逆反应的三个条件
• 反应的起始态 • 反应时的温度 • 反应时容器模型——恒容、恒压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内容框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对可逆反应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 可逆反应的概念 •反相应同限条度件下,同时向两个不同方向进行的 同一一反定应条,件是下可从逆正反逆应反;应速率来确定 ••化 化不 反学学应能平平进体衡衡行系常的中到数移底既动(有反有应限物度又)有的生反成应物;,是混 合体系。
关于等效平衡研究方法
• 化学平衡状态只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 起始浓度、温度、压强)有关,与反应过 程无关。不管从正反应方向进行,还是从 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的是相同的平衡状 态。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本章内容结构
认 识 化 学 反 应
影响因素:
化 学 热 力
方向
反应焓变(△H) 反应熵变(△S) 判据:△H — T△S
反 应 条 件 的
学
限度
定量描述: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
共 同
优 化
影
——
化
影响因素:T 、c 、P
高三化学暑假精品班讲义--学生版
目录第一节物质的量公式第二节物质的量计算第三节“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第四节实验仪器基础第五节实验操作第六节常见的除杂第七节综合实验知识练习第八节氧化还原概念和配平第九节氧化还原性质比较第十节氧化还原计算第十一节氧化还原综合练习第十二节总结第一节物质的量公式1、n c V N N A V m m M 之间的计算关系①适用范围②注意事项2、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①适用范围②注意事项③推断方法3、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①计算依据②基本计算关系③变换计算关系④使用说明4、密度与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②使用说明第二节物质的量计算一、方法:1、物质的量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题: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32克每摩,求该混合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2、差量法例题: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120℃和一定压强下体积为aL,点燃后发生反应。
待气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其体积为bL。
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各是多少升?二、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1、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2、若20滴水大约是1mL,那么每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A. 2000B.1.67×1021C.55.6×1022D.6.69×10233、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则n是()A.1×10-4B.55.6×107C.1×107D.6.02×10214、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71nB、(1/71)nC、35.5nD、(1/35.5).n5、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A.0.745 B.0.39 C.39 D.74.56、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7、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为20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4B.4:3C.2:1D.1:2 D.2:38. 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 ·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第01讲反应热焓变-【学生版】-2024-2025学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衔接(人教版)
第01讲反应热焓变1.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2.知道体系、环境概念,认识内能,学会使用焓变表示反应热,会用键能计算焓变。
3.理解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了解燃烧热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关于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
2.用键能计算焓变。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误差分析。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自然界的能量存在形式有很多种:势能、生物能、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其中热量的释放或吸收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常见形式,如下表。
钠与水反应H2在Cl2中燃烧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煅烧石灰石反应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反应_________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及其测定(1)体系与环境以盐酸与NaOH 溶液的反应为例体系体系是与周围其他部分区分开来的根据需要所研究的对象。
如将试管中的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简称体系(又称系统)环境环境是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
如盛有溶液的试管和溶液之外的空气等看作环境。
关联体系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交换或能量交换。
(2)反应热概念在_________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_________,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热量:指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3)反应热测定通常可用量热计直接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原理环境温度不变时,根据测得的体系的温度变化和有关物质的比热容等来计算反应热。
计算公式:Q=cmΔt实验装置各部分仪器的作用a.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01讲 反应热 焓变(学生版) 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01讲反应热焓变1.科学探究: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1.体系与环境以研究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我们将试管中的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又称系统),盛溶液的试管和溶液之外的空气等看作。
2.反应热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是。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或从环境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
3.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测定原理环境温度不变时,根据测得的体系的温度变化和有关物质的比热容等来计算反应热。
Q =cm Δt 。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①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分别测量盐酸与NaOH 溶液的温度。
②反应后体系的温度:迅速混合并搅拌记录温度。
③重复操作两次,取温度差的作为计算依据。
(4)数据处理某小组用50mL 0.5mol·L -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 -1的NaOH 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反应物的温度/℃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反应后体系的温度温度差盐酸NaOH 溶液t 1/℃t 2/℃(t 2-t 1)/℃125.025.225.128.5 3.4224.925.125.028.3 3.3325.625.425.529.0 3.5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 -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4.18J·g -1·℃-1,则反应放出的热量Q =cm Δt =c ·[m (盐酸)+m (NaOH 溶液)]·(t 2-t 1)≈kJ ,那么生成1mol H 2O 放出的热量为Q n (H 2O )=1.42kJ0.025=kJ 。
高中化学1-4讲义
高中化学1-4讲义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学而思教研讲义第1到4讲讲义【1】 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重点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几个部分。
【2】 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础,是解决化学问题、运用化学思维的基本工具与手段。
除此之外,在高考中,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电解质等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胶体的制备与性质等内容也是经常直接考查的部分。
而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元素推断,则是高考的必考点。
【3】 复习本部分知识时,除对基本知识扎实记忆外还应注意对于基本概念要辨析清楚,包括“四同”、电解质、阿伏伽德罗常数等;对于化学计量,要注意结合后面的知识掌握化学计量的相互转换,同时注意单位的转换;另外,训练逻辑思维和化学推理能力,以应对元素推断的基本要求。
一、物质的组成质子中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构成分子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物质元素化合态游离态直接构成直接构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微观构成宏观组成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具有相同质子数与中子数的一类原子二、物质的变化高考点拨第1讲知识点睛1.1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基本理论 与概念三、物质的分类【重点突破】1.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性质:微粒半径1~100 nm;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凝聚)介稳性;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2)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分。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对于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无论是否导电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样对于混合物来说,也没有办法分类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会导电,例如NaCl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点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①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
②分类③特点a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b .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④实例a .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而不会自动从低处往高处流。
b .物理学中,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c .日常生活中,气温升高,冰雪自动融化。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
3、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特点①具有方向性,如果某个方向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其逆方向的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自发,如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是自发的,而铁锈变为铁在该条件下肯定不是自发的。
②要想使非自发过程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使水从低处升到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应用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可在内燃机中被用来做功,锌与CuSO 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可根据氢气的燃烧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等。
要点诠释: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如涂有防锈漆和未涂防锈漆的钢制器件,其发生腐蚀过程的自发性是相同的,但只有后者可以实现。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①概念:体系总是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化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往往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该判据又称能量判据。
②应用:由焓判据知,放热过程(ΔH <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的。
③焓判据的局限性2N 2O 5 (g)==4NO 2 (g)+O 2 (g) ΔH =+56.7 kJ ·mol -1(NH 4)2CO 3 (s)==NH 4HCO 3 (s)+NH 3 (g) ΔH =+74.9 kJ ·mol -1 以上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但是也可以自发进行。
因此焓变是影响反应自发进行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熵判据 ①熵a .概念: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程度的物理量,熵的符号为S ,单位J/(mol ·K)。
b .实质: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是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c .影响熵大小的因素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Ⅱ.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
一般地,对同一物质而言:S (g)>S (1)>S (s)。
②熵判据 a .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过程不需借助外力需借助外力自发过程非自发过程熵增原理。
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b.应用:由熵判据知,熵增(ΔS>0)的过程常常是自发进行的。
c.局限性少数熵减小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2Al (s)+Fe2O3 (s)==Al2O3 (s)+2Fe (s) ΔS=-39.35 J/(mol·K),该反应是熵减过程,但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
熵变是影响反应自发进行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知识点三、决定和影响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1、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焓变的关系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是自发的,反应放热。
4Fe(OH)2 (s)+2H2O (1)+O2(g)==4Fe(OH)3 (s) ΔH=-444.3 kJ/mol②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例如:NH4HCO3 (s)+CH3COOH (aq)==CO2 (g)+CH3COONH4 (aq)+H2O (1) ΔH=+37.30 kJ/mol③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例如:在室温下和较高温度下均为吸热过程的CaCO3的分解反应。
CaCO3 (s)==CaO (s)+CO2 (g)ΔH(298 K)=+178.2 kJ/molΔH(1200 K)=+176.5 kJ/mol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反应的熵变ΔS为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确定的熵变。
①许多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自发进行。
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正值,为熵增加的反应。
例如:2H2O2 (aq)==2H2O (1)+O2 (g)②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高温例如:CaCO3 (s)CaO (s)+CO2 (g)高温C (s)+H2O (g)CO (g)+H2 (g)③铝热反应是熵减小的反应,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2Al (s)+Fe2O3 (s)==Al2O3 (s)+2Fe (s)任何反应体系都有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和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因此影响和决定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是焓变和熵变。
知识点四、复合判据1、复合判据(自由能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G=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到达平衡状态。
2、复合判据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关系ΔG=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ΔG=ΔH-TΔS=0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ΔG=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3、应用(4)理解复合判据应注意以下四点:①焓变与熵变共同影响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
②焓和熵的变化都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③反应方向的判断与反应条件有关,不能随意将常温、常压下的结论用于其他温度、压强下的反应。
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多种,ΔH-TΔS这个判据只能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他条件(如温度、体积一定)下的反应。
【典型例题】例1 下列过程属于非自发过程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室温下水结成冰C.气体从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D.煤气的燃烧例2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例3 以下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 (g)==4NO2 (g)+O2 (g) ΔH=+56.7 kJ/molC.(NH4)2CO3 (s)==NH4HCO3 (s)+NH3 (g) ΔH=+74.9 kJ/molD.2H2 (g)+O2 (g)==2H2O (1) ΔH=-571.6 kJ/mol例4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2HI (g)==H2 (g)+I2 (g)B.NH4NO3爆炸:2NH4NO3 (s)==2N2 (g)+4H2O (g)+O2 (g)C.2O3 (g)==3O2 (g)D.4NH3 (g)+5O2 (g)==4NO (g)+6H2O (1)例5 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例6向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固体[Ba(OH)2·8H2O]和氯化铵固体,塞紧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间滴少量水,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减小,有液体生成,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结冰冻结,而将烧瓶黏住,这时打开瓶塞,散发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O (s)+2NH4Cl (s)==BaCl2(s)+2NH3 (g)+10H2O (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一个熵减的反应B.该反应ΔH>0,ΔH-TΔS<0C.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反应1.已知反应:2H 2(g)+O 2(g) 2H 2O(l) ΔH =-571.6 kJ·mol -1,下列对于反应2H 2O(l)2H 2(g)+O 2(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吸热反应B .ΔS >0C .只能在电解条件下进行D .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2.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2KClO 3(s) 2KCl(s)+3O 2(g) ΔH =-78.03 kJ·mol -1 ΔS =+1 110 J·mol -1·K -1 B .CO(g)C(石墨,s)+12O 2(g) ΔH =+110.5 kJ·mol -1 ΔS =-89.36 J·mol -1·K -1C .4Fe(OH)2(s)+2H 2O(l)+O 2(g)===4Fe(OH)3(s) ΔH =-444.3 kJ·mol -1 ΔS =-280.1 J·mol -1·K -1D .NH 4HCO 3(s)+CH 3COOH(aq)===CO 2(g)+CH 3COONH 4(aq)+H 2O(l) ΔH =+37.3 kJ·mol -1 ΔS =+184.0 J·mol -1·K -13.反应CH 3OH(l)+NH 3(g)―→CH 3NH 2(g)+H 2O(g)在某温度时才能自发向右进行,若该反应的ΔH =+17 kJ /mol ,|ΔH -T ΔS |=17 kJ/mol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ΔS >0,ΔH -T ΔS <0B .ΔS <0,ΔH -T ΔS >0C .ΔS >0,ΔH -T ΔS >0D .ΔS <0,ΔH -T ΔS <04.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
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 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 ℃、100 kPa 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 =-2 180.9 J·mol -1,ΔS =-6.61 J·mol -1·K -1)( )A .会变B .不会变C .不能确定D .升高温度才会变随堂练习5.有一化学平衡m A(g)+n B(g)⇌p C(g)+q 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ΔH<0反应B.ΔS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为正值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8.水结冰的过程的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9.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 A .ΔH >0,ΔS <0 B .ΔH <0,ΔS >0 C .ΔH >0,ΔS >0D .ΔH <0,ΔS <010.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2N 2(g)+O 2(g)===2N 2O(g) ΔH =+163 kJ·mol -1 B .Ag(s)+12Cl 2(g)===AgCl(s) ΔH =-127 kJ·mol -1C .HgO(s)===Hg(l)+12O 2(g) ΔH =+91 kJ·mol -1D .H 2O 2(l)===12O 2(g)+H 2O(l) ΔH =-98 kJ·mol -111.25 ℃、1.01×105Pa 时,反应2N 2O 5(g)===4NO 2(g)+O 2(g) ΔH =+56.7 kJ/mol ,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小的反应 D .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12.某反应:A B +C 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ΔH 、ΔS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ΔH <0、ΔS <0B .ΔH >0、ΔS <0C .ΔH <0、ΔS >0D .ΔH >0、ΔS >013.判断下列反应的熵值的变化,在每小题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增加”、“减小”或“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