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合集下载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

二、考题规律种群的基本特征是重要考点之一,其中,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特征曲线的描述既能够直接考查分析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也能考查图表和文字信息的转换能力。

种群密度的调查从实验误差方面的分析能力能体现出学生对所考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三、考向预测1. 种群数量特征不会局限于对概念的记忆和简单识别,有难度加深的可能性。

2. 种群的空间特征值得注意,不排除成为新的难点的几率。

3. 种群密度的调查,包括酵母菌数量的变化,重在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

考点分析:一、种群数量特征的曲线表述和特征之间的关系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

(一)数量特征及部分特征的曲线表述:1.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

(①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②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种群密度的估算:样方法、标志重捕法(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同样适用于活动量小的动物。

如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

样方大小一般为1m 2,随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Ⅰ五点取样法。

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Ⅱ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此方法。

计数规则:样方的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或相邻两边及顶角)。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量大的生物N (种群数量)= ×M (标记个体数)n (重捕个体数)m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3)黑光灯诱捕的方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2. 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3.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图甲:增长型;图乙:衰退型。

A 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稳定型。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考题规律考查内容: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及遗传概率的计算等。

常见题型:常从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计算,遗传图解的绘制,孟德尔定律在育种中的应用等角度出题。

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设计题所占比例较大。

其中遗传实验设计类题目是对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三、考向预测1. 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出发,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伴随的基因遗传的可能情况,属于对遗传规律中的细胞学基础的考查。

2. 孟德尔研究思想的应用——对独立遗传的多对等位基因分别计算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考虑。

最为常见的对解题能力的考查也会继续出现。

3. 因为教材对植物个体发育部分知识的删除,对于胚乳基因型的考查题目减少、消失。

一、知识网络:二、考点解析:(一)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辨析1.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的高茎、豌豆的矮茎)3.4.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测交: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正交和反交:对于雌雄同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杂交——判断显隐性和育种中的提纯;自交——判断显隐性、验纯、提纯;测交——验纯,判断子一代配子的类型、比例。

5.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二、考题规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结构基础。

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命题焦点。

考查内容多集中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有丝分裂知识等方面,尤其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具有不同程度的综合性,且具有立意于能力测试的趋向。

三、考向预测1. 根据结构与功能联系的观点,既考查细胞结构,又考查相应结构所行使的功能。

2. 根据图表和文字材料分析推理、判断结构与功能的题目形式需要关注。

一、细胞膜及生物膜系统1. 细胞膜※(1)膜功能越复杂,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一般越丰富。

(2)糖被,主要起识别功能,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糖被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据此可以判断细胞内外侧,和区别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

(3)磷脂分子包括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两部分,因此在水水界面,要组成双层结构,而在空气和水或者水油界面可以是单层结构。

2. 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别较大)(1)生物膜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生物膜的功能复杂还是简单取决于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即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而与膜面积无关,因为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其中有的与物质的运输有关,如载体;有的是酶,能催化与膜有关的生化反应;有的与细胞识别有关,如表面抗原。

生物膜中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细胞膜结构中,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膜中一般没有胆固醇.(2)生物膜的功能①细胞膜——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上表,你能分析出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吗?※内吞与外排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消耗能量但不需载体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细菌等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不构成生物膜系统,而病毒根本没有生物膜。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二、重难点提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随堂练习】1.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B. 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C. 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D.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思路分析: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答案:D2. 把胡萝卜单个韧皮部细胞接种到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A. 变异频率较高B. 都是单倍体C. 彼此性状极其相似D. 都是纯合子思路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由同一个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而来的许多植株,遗传物质均相同,故其性状极为相似。

答案:C例题1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 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 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 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 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思路分析:利用扦插、嫁接的方法能快速繁殖,且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花粉粒为雄配子,其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不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用植物的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且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答案:B例题2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下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物质的结构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物质的结构

一校尤朴慧二校张琦锋审核樊金玲
二、考题规律
本讲内容主要包括经典实验的结论、分析、拓展应用,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识记(比较DNA与RNA的区别和联系)、DNA碱基的有关计算等。

其中有关计算方面的内容是难点。

三、考向预测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可能会成为命题的新素材,应重点掌握。

而这部分的计算是很好的考查结构的命题角度,近一段时间内很难舍弃。

知识网络:
考点分析: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S 型细菌内存在着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型细菌的物质
※S 型菌DNA 重组到R 型菌DNA 分子上,使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这种变异属于组。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被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应无放射性。

若存在放射性,其原因是:培养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已被释放出来;或部。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科学史、经典实验专题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科学史、经典实验专题

年级高三学科生物版本通用版课程标题科学史、经典实验专题编稿老师马学春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樊金玲一、考纲要求1. 能独立完成考纲要求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探究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能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能恰当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3. 能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4.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二、考题规律1. 以经典实验、教材实验内容为背景,考查学生相关知识、技能和描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根据生物学原理探究的隐性实验进行拓展,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 遗传学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拓展应用。

三、考向预测本专题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和难点,能较好地反映考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对实验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等,试题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其中对经典实验的深层次挖掘、生物学原理的准确掌握是解决实验问题中分析、推理,设计、创新的基础。

预计考查的实验类型会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从常规实验向研究性课题有关实验方面转变。

考点一:科学史与经典实验的归纳总结,领悟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掌握实验原理、目的、材料和试剂的选用、操作步骤,构建实验知识体系。

1. 教材实验要点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剂、显微镜的使用)(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试剂、现象)(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原理、材料)(4)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试剂、显微镜的使用)(5)细胞三维模型的建构(建模思想的建立)(6)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剂、现象分析)(7)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材料的获取、变量的控制)(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自变量的控制、因变量的测量)(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试剂、对比实验)(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操作、试剂、结果)(1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结论)(12)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液、染色试剂、步骤、分生区细胞特点)(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材料代表的含义,结果分析)(14)观察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的使用、结果报告)(15)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试剂、步骤、显微镜观察)(16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设计思路)(17)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分析结果、理解稳态)(18)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建模训练、理解血糖调节过程)(19)探究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材料选取、因变量的测量、预实验)(20)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计数原则)(2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诱虫器原理)2. 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思想的体现(1)孟德尔的遗传实验(2)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实验(3)摩尔根的果蝇实验(4)生长素的发现(5)神经调节的基本机理(6)激素的反馈调节3. 特殊方法实验总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的应用(1)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中氧的来源——鲁宾、卡门(必修1—P102)(2)探究碳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卡尔文循环(必修1—P102)(3)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必修1—P48)(4)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选学)(必修2—P52)(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蔡斯(必修2—P44)考点二:实验设计思路1.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观察指标)和无关变量实验1:探究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类型——探究实验(结果不确定)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因变量——生根的情况(条数、长度)实验2: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温度因变量——酶的活性(以反应速率、产物生成率等指标衡量)2. 分析材料、用具、原理,提出实验思路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



二、考题规律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原理;
2. 不完整反射弧在刺激发生时,兴奋的传导与感觉的生成过程的判断;
3. 兴奋发生时膜电位的变化机理。

三、考向预测
1. 反射弧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比较是常见的考题落脚点;
2. 刺激作用下,剥离的神经-肌肉结构,发生反应过程的分析;
3. 外界离子浓度改变,对于兴奋发生时电位变化的影响的分析。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二、反射和反射弧
1. 反射: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结构上的完整性是实现反射的基础。

)。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工程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工程

一、考纲要求
二、考题规律
动物细胞工程的各项技术都在高考重点考查范围内。

涉及生物学现象方法原理的阐述、流程图的识别和绘制、运用细胞工程技术,分析和解决科学、生产、生活和人体健康等有关现实问题。

出题方式既有选择题又有简答题。

而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也是一个新兴的重要考点。

在近几年的考题中赋分比重较大。

考查形式以简答题为主,并综合遗传知识来进行。

三、考向预测
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过程较易得分,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既涉及免疫知识,又应用到细胞融合和细胞培养,其中的两次筛选目的不同,是个可以加深的考点。

一、知识网络:
二、考点分析:
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和细胞器水平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科学技术。

考点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从芽、根植物体
1. 条件:离体、营养物质和激素作用
2. 植物激素的作用:
3. 用途:微型繁殖——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作物脱毒——利用茎尖细胞新生且没有病毒感染的特性;
人工种子——发育到胚状体后包裹人工种皮,因此存在细胞再分化过程;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一般需要培养到愈伤组织。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及系谱图问题求解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及系谱图问题求解

二、考题规律
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学说在解题中可转化为对追踪性染色体基因与性别关系的考虑;
2. X连锁遗传的一般特点,不但可以作为判断系谱图的考查点,也是根据生物性状反推基因型的依据。

三、考向预测
1. 伴性遗传图谱的识别为考查重点,其中涵盖概率的计算等内容,染色体上基因条带的表示也常见于考题中,多为伴性遗传考题的主线。

2. 对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特殊遗传方式,基因位置的判断的考查也较常见,且这种趋势还会在高考中延续下去。

一、知识网络:
染色体————————DNA ——————————基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个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伴性遗传现象
二、考点分析:
1.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类比推理、假说演绎)
(1)萨顿的类比推理过程——基因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存在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推理出假说的过程。

※假说演绎——建立在假说基础上的推理,并利用实验论证演绎推理的结果。

2. 性染色体的传递规律与伴性遗传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大多数雌雄异体的植物、鸟类、鳞翅目昆虫
全部哺乳动物等
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它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物膜系统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物膜系统

一、考纲要求
二、考题规律
1. 细胞的代谢与有关生物膜的分析;
2. 在物质转运中生物膜的转化关系;
3. 从生物膜角度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细胞的整体性;
4. 由具体实例分析生物膜系统的应用过程所体现的原理。

三、考向预测
由膜的功能考查细胞活动的整体性和生理功能的关联性,从而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生物学思维方式。

考点一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1. 成分: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大体相同,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但不同生物膜相同成分的比例不同。

(细胞膜的外侧含有糖蛋白)
脂类小分子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透过性改变。

2. 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做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贯穿其中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不均匀的。

细胞膜的糖类和膜脂质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裸露在膜外侧。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其流动性与温度和自身的物质组成等因素有关。

3. 种类: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分析:二者都有双层膜结构、都含有少量的DNA,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叶绿体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化学能转换成A TP 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两者含有的酶不同,完成的生理功能不同。

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和联系
1. 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库的概念;2.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个体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没有哪个个体可以长生不老,但有利于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生殖才能延续。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整个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 种群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作种群。

(2)特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彼此之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 基因库与基因频率(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作基因频率。

(3)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个体在某种群中出现的频率。

3.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重组2.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3.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因为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

每个个体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虽然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很低,但每个种群的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基因,所以对于种群来说发生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

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

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2×104×10-5×108=2×l07个。

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

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工程和育种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工程和育种

二、考题规律1. 对于基因工程:一般以选修教材为主线,较深入地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应用等。

2. 对于育种:因为能把各种变异知识综合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所以常用来考查遗传问题。

三、考向预测1. 在考查育种中,新变异产生的原因和变异类型的判断与探究型题目刚刚崭露头角,近阶段恐怕还有考查的可能。

2. 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属于常规考题,难度加深的空间不大。

3. 以新品种的培育为素材,综合考查遗传变异知识和生产实践问题,能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考查遗传问题的良好题型。

考点分析:一、基因工程条件:①能在宿主细胞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②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便于与外源基因相连;③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质粒: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DNA 分子。

)荔枝介壳虫害严重影响了“西园挂绿”的产量,以前果农常采用喷洒农药、放养寄生蜂等方法来防治。

如今科学家在一种细菌体内找到了他的抗性基因(L ),请设计育种方案来有效减轻荔枝介壳虫危害。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检测与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导入扩增A. 提取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不同生物DNA 得以重新拼接的基础; 物质基础——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结构基础——双链DNA 分子的空间结构一般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外源基因在受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相对独立性; ②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所阐述的信息流动方向; ③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二、育种——培育人们需要的新品种【思考:小麦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控制2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2个纯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 )和矮秆易染锈病(ddtt ),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ddTT )的新品种】方法总结:。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生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生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
2.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氨基酸
脱水缩合场所:核糖体
多肽
加工场所:内质网
线粒体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囊泡场所:高尔基体
成熟的蛋白质
囊泡场所:细胞膜
分泌到细胞外
注意: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随堂练习】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以追踪抗体合成与分泌的途径,则在浆细胞内出现放射性标记的结构及顺序是()
A. 核膜、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B. 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C. 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思路分析: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分泌蛋白),抗体在核糖体中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通过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最后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D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概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 定义: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3. 食物网形成的原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4.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有其他生物来代替。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随堂练习】1. 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 狐吃兔子,兔子吃草D. 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思路分析:完整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终点为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生物。

A 项、B 项和D 项均缺少生产者,C 项满足完整食物链的要求。

答案:C2. 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A. 狼和兔B. 兔和狼C. 草和狐D. 草和兔思路分析: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该食物链中生产者为草;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占据第三营养级,该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为狐。

答案:C例题1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C. 图中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D. 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的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的可利用总能量思路分析:图中的所有生物只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A项错误。

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项错误。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的可利用总能量远小于蝗虫,D项错误。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既有捕食也有竞争,B项正确。

答案:B例题 2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进化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进化

ⅡⅡ二、考题规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形成的原因,高考经常就具体进化实例考查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异同。

三、考向预测1. 用现代生物进化论观点解释进化问题的试题出现率居高不下,有超越频率计算、概念类题目的趋势。

2. 基因或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作为计算能力的考查方式,仍会继续存在。

3. 图形信息题能更方便地考查生物的进化问题,此形式会继续保留。

一、知识网络:1. 拉马克进化论: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 达尔文的进化论:(1)过度繁殖──在适宜的环境下,长颈鹿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过多的个体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 (3)适者生存──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下来;(4)遗传变异──生存的个体获得繁殖的机会,性状得以保留,后代中长脖性状的个体越来越多。

在新一轮的生存斗争中,脖子更长的个体斗争胜利,其性状保留。

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也不断进化。

3. 现代生物进化论:(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长颈鹿的进化以种群为单位进行。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和重组,在长颈鹿群体中存在各种不同脖子长度的变异类型。

(3)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种群中长脖子的个体越来越多。

并且在不断的生存斗争中,更长脖子的基因被保留的机会更大。

(4)生物进化的实质──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有利变异的基因在群体间通过杂交实现了基因交流,得以传播。

经过不断的积累,群体中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群体进化。

(5)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基因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其中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共同进化——与此同时,植物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如,高大的个体)也获得繁殖的机会,有利变异的基因保留,植物群体与动物群体共同进化。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植物激素调节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植物激素调节

年级高三学科生物版本通用版课程标题植物激素调节编稿老师马学春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樊金玲一、考纲要求内容要求生长素的发现Ⅱ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Ⅱ生长素的作用Ⅱ其他植物激素Ⅰ二、考题规律1. 常见考点: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作用特点、特殊现象,如:顶端优势、无子果实的获得2. 常见形式:曲线图,实验设计题等三、考向预测1. 应用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联系实际考查植物的各种向性运动依然会作为主要考点。

2. 对于生长素的作用曲线的解读,会更多地应用到情景问题的解决中。

如:给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从图中寻找背光侧的浓度范围等。

3 对于其他激素的考查,预设难度不会太高,但往往因为学生复习中的忽视,会增加题目难度。

考点分析:一、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1. 达尔文的实验实验结果: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达尔文对此所作的推测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部分的生长产生某种影响。

2. 詹森的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 拜尔的实验: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弯曲部位,在尖端的下方)4. 温特的实验:温特的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1934年郭葛的实验: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确定它是吲哚乙酸。

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故被称为生长素。

※向光性原因:※IAA的产生与光无关,IAA的不均匀分布与单侧光有关。

二、生长素的运输1. 极性运输: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反向。

(茎尖→基部,根尖→基部)2. 横向运输:单侧光及地心引力等刺激,也可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到背光侧及从远地侧到近地侧的横向运输。

3.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应用1. 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相对最适浓度而言)。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稳态与内环境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稳态与内环境

二、考题规律
常见出题点:
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2.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与稳态失调的比较。

三、考向预测
1.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可以理解定义的角度进行考查,属于比较常见的出题角度。

2. 不同外界条件或体内生理状况下,对内环境的调节过程及稳态失调的判断出题较多。

3. 不同考区对水盐平衡掌握程度的要求不同。

作为稳态调节的具体事例,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的调节在必考区内,一直是经典考点。

一、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 人体体液的组成
从存在地点区分:血浆蛋白
从行使功能的场所区分:抗体、激素、神经递质
运送的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3.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关系统
4.。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年级高三学科生物版本通用版
课程标题生态系统的结构
编稿老师马学春
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樊金玲
一、考纲要求
内容要求
生态系统的成分Ⅰ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Ⅰ
二、考题规律
1. 对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特点、功能以及地位的考查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
2. 食物链(网)常与生态系统功能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建立联系。

三、考向预测
1. 从生活特点确定生产者、分解者等成分。

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根据生活环境判断生物对生态因素的适应范围。

3. 某种因素下生物数量的变化,可以与能量流动联系。

知识网络:
考点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一)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水分、空气、无机盐等)和能量(阳光、热能等),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双向箭头连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 食物网、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二)生物群落——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一)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捕食链)。

类群
代谢方式及特点
举例
功能和地位
生产者
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主要成分(基石)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
食(异养型)
菟丝子、大多数动物
最活跃成分
分解者
分解动植物遗体或遗落物(异养型) 腐生细菌、真菌、蚯蚓等动物 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生物:揭秘伴性遗传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生物:揭秘伴性遗传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一、伴性遗传
1. 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它们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
叫作伴性遗传。

2. 人类的红绿色盲症
上面三张红绿色盲检查图中的数字、动物和图形分别是什么?
是数字“689”、“金鱼”和“小鸭子”,看不清以上三张图片内容的同学,很可能就是红绿色盲症患者。

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伴X 隐性遗传病。

据统计,我国男色盲症患者的比例是7%,而女色盲患者的比例只有0.5%。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远大于女性?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分析问题:
(1)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远大于女性?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症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根据上表内容和性染色体XY的结构特点,同学们能否分析得出红绿色盲症患者为什么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呢?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因为Y染色体短,所以在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症的等位基因,也即红绿色盲基因在男性体内没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男性只要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红绿色盲症。

②女性只有隐性纯合体时才表现为红绿色盲症,而携带有红绿色盲基因时女性仍表现为正常。

(2)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杂交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纲要求
二、考题规律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在高中生物中占重要地位。

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本部分知识考点主要有:叶绿体的结构;色素的提取;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物质能量变化;与呼吸作用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考向预测
近几年,光合作用考题在高考新课标卷中普遍存在,从总体趋势上看,将持续注重考查实验推理能力,以实验数据图表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说明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也不排除对基本结构和基本过程的考查。

既强调对基本生物学事实的认知,也不忽略对能力的要求。

知识导图——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考点剖析——突破重点难点
一、色素:脂溶性,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色素分子可以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二、光合作用过程
物质变化:H2O → [H] + O2;ADP + Pi + 光能→ ATP;CO2 + C5 → C3 ;
C3 + [H] + A TP → C6H12O6 + H2O
能量变化:光能→A TP中活泼的化学能;A 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1.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A 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2. 没有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暗反应无法进行。

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