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做题:獐子岛扇贝消失的谜团追踪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吴艳琴摘要:2014 年10 月30 号爆出的獐子岛“扇贝劫”事件震惊资本市场,事件原因为“天灾”还是“人祸”?獐子岛为“绩优股”还是“蓝田股份第二”?……各方争议不断。
本文在对案例进行整体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事件原因和结果,并针对事件中突出的生物性资产的存货管理和审计问题,分别从水产养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獐子岛;扇贝劫;存货管理;生物性资产审计一、案例背景1.公司背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58 年成立,2006 年在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2069,简称:獐子岛),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明珠”、“海上蓝筹”等,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2.案例简介2014 年10 月30 日,獐子岛发布预亏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 年和部分2012 年播撒的100 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度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8.12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二、事件原因之公司解释———天灾:北黄海冷水团1.公司对灾害的解释獐子岛2014 年10 月31 日发布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表示:“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化等综合因素。
”(根据该公告中的释义,北黄海冷水团为“周缘水体相比,以温度低、盐差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的盘踞在黄海中央的一个水体”。
)2.冷水团说法矛盾獐子岛并非首次提到“冷水团”,在其2013 年的年报中,獐子岛曾特别强调其“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力。
”该说法与上文提到的灾害解释相矛盾:若“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属实,则公司理应更早发现扇贝“消失”并止损,而非一味等待报损与核销;如果灾害原因解释属实,那么公司对冷水团监测能力有夸大陈述的嫌疑。
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摘要】从2014年的扇贝集体“跑路”到2017年的扇贝“饿死”,剧情跌宕起伏的獐子岛财务造假谜团在证监会两年的全力调查后终于原形毕露,迎来最终调查结论和顶格罚单。
本文以对獐子岛的背景和财务造假手法的介绍为基础,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和证券执法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獐子岛财务造假市场监管獐子岛违法情节较为严重,不仅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信心,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如今,这颗市场“毒瘤”被根除,表明了监管层从严从重打击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决心。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将更加智慧、高效、精准,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必将无处遁形。
一、案例背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ONECO)始创于1958年,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底银行”、“海上蓝筹”。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以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
獐子岛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在最初上市的8年间,年报业绩基本均以亿元计数,曾有“海底银行”之称。
然而就在2014年后年报净利润呈现“过山车”式剧烈变化。
在2014年、2015年已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客观上利用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难调查、难核实的特点,不以实际采捕海域为依据进行成本结转,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2016年,通过虚减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2017年,将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销海域或减值海域,虚增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逾7000万元,夸大亏损幅度。
此外,该集团还涉及《年终盘点报告》披露不真实、不及时披露业绩变化情况等多项违法事实。
二、财务造假动因獐子岛集团是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我国的水产养殖向来都以出口为主,渔业经济受世界經济影响较大。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市场低迷,外国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骤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公司的出口业务遭遇瓶颈。
獐子岛-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 獐子岛公司治理 “侵占型”问题表现
其他
5.49 1.07 0.56
6.85
6.85
6.85
5.49
4.12
4.12
6.852
獐子岛集团财务报告显示, 2019年其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 达到56.98%。 前五大股东中, 长海 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 吴厚刚, 这四大股东背靠当地政府, 或由政府 出资设立, 或曾在政府任要职, 都与 当地政府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政府 背景的股东股份占比 48.94%, 这就 会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 对于市场公 平性和公司运营来说都是不利的。
• “天灾”的背后,是“人祸”的隐忧
“鉴于獐子岛集团近几年经营异常,公司管理混乱, 且最近一年多其管理层的重大经营决策都存在‘家长式’ 作风,没有充分和董事会的董事、股东共同讨论,达成一 致意见决定的,故现在的管理层失去股东的信任。”
——第二股东代表罗伟新
“獐子岛到底是管理层的公司还是股东的公司,管理 层的权利来源于股东的授权,理应为股东的权益恪尽职 守。”
• 獐子岛的股权分布
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有效性。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报告期末持股比例(%)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境内非国有法人 45.76
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
• 獐子岛的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审计委员会 审计部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 委员会
总经理
战略委员会
总 经 理 办 公 室
獐子岛扇贝案例的优缺点
獐子岛扇贝案例的优缺点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扇贝养殖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海洋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然而,自2018年以来,獐子岛一直处于负面舆情的漩涡中。
这些负面报道主要是关于其扇贝质量问题的,其中包括假冒伪劣、过度投药、负责人涉嫌违法犯罪等。
本文将以獐子岛扇贝案例为例,分析其优缺点。
优点:1. 规模化运作:獐子岛拥有庞大的扇贝养殖基地,使其可以大规模生产扇贝。
规模化运作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成本的优化,并且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质量控制。
这使得獐子岛成为了中国海洋养殖业的领导者之一。
2. 品牌影响力:獐子岛作为中国海洋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品牌影响力非常强。
其扇贝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较高声誉。
这使得獐子岛在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并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獐子岛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例如使用智能化养殖系统、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扇贝的质量和产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獐子岛在扇贝养殖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缺点:1. 质量问题:自2018年以来,獐子岛一直处于负面舆情的漩涡中,主要是因为其扇贝质量问题。
包括假冒伪劣、过度投药、负责人涉嫌违法犯罪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獐子岛扇贝的销售额大幅下降,并且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2. 供应链问题:獐子岛扇贝的供应链比较复杂,涉及到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可能存在问题,导致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3. 风险管控不足:獐子岛在扇贝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例如疫病、天气、水獐子岛扇贝案例的优缺点獐子岛是一家从事海洋养殖的公司,其扇贝养殖业务曾经在业界享有盛誉。
然而,2018年,獐子岛扇贝涉嫌质量问题被曝光,公司的股价也因此大幅下跌,成为了业内的一大典型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獐子岛的扇贝业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1. 养殖技术先进:獐子岛在扇贝养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使得公司的养殖业务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存货去哪儿——獐子岛
存货去哪儿——獐子岛 (1)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发布《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 2014-91),公告称: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
根据公司抽测结果,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 441.73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 325.2万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公告发布后,一时间舆论掀起轩然大波。
各种文章纷至踏来,如《獐子岛74亿枚扇贝去哪了?》《獐子岛的巨亏谜团:天灾人祸?》《谁来解开獐子岛巨亏疑团?》《十问獐子岛:拿什么自证清白?》等,矛头直指公司造假。
事件发生后,公司于2014年11月3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中小板问询函[2014] 第124号),问询函提出了包括本次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明细构成,公司自上市以来单位面积存货金额(见表1)、增长幅度及增长原因,本次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海域是否将继续播种及计划,公司的资金状况以及融资能力解释,是否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等12个问题。
2014年12月4日,公司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包括《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2014] 第5号)和《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14]第6号)。
大连证监局认定獐子岛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要求公司限期整改,并对獐子岛深海海域扩张的风险隐患予以警示。
1在此次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前一年,公司各指标如下(见表2):营业收人2620857768.13元、净利润97302825.67元、总资产5315695183.95元、总负债2874456496.39元、净资产2441238687.56元。
请同学们查看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结合我们所学的《会计学》课程知识,进行简短的讨论。
请同学们查看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结合我们所学的《会计学》课程知识,进行简短的讨论。
近期,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獐子岛是一家在A 股上市的渔业公司,在扇贝养殖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最近獐子岛公司被曝出扇贝跑路的问题,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会计学》课程中的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1.事件前因后果的会计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獐子岛公司是以扇贝养殖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其会计核算主要包括扇贝的收购、养殖、销售等环节。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存在虚构销售和库存数据的问题,以及虚高资产和利润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性,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獐子岛公司的会计操作涉及到虚构数据和虚高资产的问题,违反了真实性和公允性的会计准则。
虚构销售和库存数据的行为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性。
而虚高资产和利润的问题则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真实反映。
这些会计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使他们无法真实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
2.内部控制和审计的问题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还凸显了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的不足。
公司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公司的目标,对风险进行评估、设定控制措施、监督执行,并及时修正和改善的管理活动。
而审计是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的活动。
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会计违规行为得以发生。
从《会计学》课程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和合规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止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而审计则是对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但在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中,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了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3.法律责任和监管的重要性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也引发了对法律责任和监管的关注。
獐子岛扇贝去哪儿了?
獐子岛概况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曾先后 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 “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公司 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 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 海洋食品企业。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 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并创造 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2007年,獐子岛集团成为 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首批创始会员,并当 选为“ CCTV 年度最佳雇主”、全国首届“兴渔富民 新闻人物”企业。
獐子岛:扇贝去哪儿了?
刘军 liujun35@
獐子岛概况
獐子岛概况
东经124°47′,北纬39°03′,这是资本市场的焦点,亦 是故事的原点。 受益典型海洋性气候带来的“馈赠”,大连市长海县獐子 岛镇,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好海珍品原产地。 大连海洋大学一名专家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以獐子岛为 中心,半径4海里都是其海洋牧场,共计350万亩,包括 三个外岛,褡裢岛、大耗岛、小耗岛(獐子岛附属的三个 小岛),以及东边跟海洋岛的分界线以北的海域。 “而在这些水域内,靠南边的区域育苗面积大些”,其解 释称,“海底环境复杂,除了靠近冷水团守在之外,海底 还有些区域有烂泥团,不适合养殖虾夷扇贝的,因为捕捞 上来含泥量大,扇贝容易死。”
第一回:獐子岛遭遇“黑天鹅” 价 值8亿元扇贝遭灭顶之灾
由此,獐子岛虾夷扇贝遭受了灭顶之灾。根据公司 抽测结果,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 73461.9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 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060.15万元 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05万元,扣 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合计影响净利润 76325.2万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变脸:前三季实 现营业收入19.93亿元,同比增长6.75%;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12亿元,同比下降 1388.60%;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14元。同时,公 司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 损7.7亿至8.6亿。而2013年度的数字为9694.28万 元。
扇贝诉讼案例 统计学
獐子岛的扇贝从2014年至今跑了4次,在2014年10月份獐子岛公司对外宣称在獐子岛附近海域养殖的扇贝突然间跑路了,在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时发现异常,造成了公司7个多亿的亏损,而扇贝跑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水太冷,扇贝在养殖海域呆不住。
不过到了第二年,突然又宣称养殖的扇贝生长很正常,没有减产的风险,顿时激起了市场的惊叹,令人疑惑的是獐子岛附近海域去年价值7亿多的扇贝已经跑路,到了今年是自己游回来吗到了2018年獐子岛又表示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高温导致虾夷扇贝摄食效率下降,所以扇贝都饿瘦了,有很多扇贝没有抵得住饥饿给饿死了,这一次饿死的扇贝又导致亏损7个多亿。
在2019年獐子岛以底播虾夷扇贝受灾,也就是俗称扇贝跑里的理由发布了公司一季度亏损四千多万的报告,2020年也就是今年,扇贝跑路的理由更多了,几乎是把以前的全部综合起来,但这些套路手段被证监会抓到实质性证据予以处罚。
獐子岛的扇贝真是命运多舛,獐子岛的问题在于财务造假,但是正常来说财务造假都会说自己赚了,獐子岛却偏偏说自己亏了,原因在于国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如果一个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强制退市,所以很多公司都会在连续亏损两年过后无论如何也要在第三年扭亏为盈,避免被退市。
獐子岛集团这么久没被查出的原因是虾夷扇贝库存难以肉眼观测,采捕作业海域难以事后追溯,但即使再隐蔽的造假手法,也无法逃脱高科技查案的恢恢天网,通过獐子岛采捕船卫星定位数据,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也揭开了獐子岛造假的谜题。
2:对于獐子岛涉嫌财物造假,证监会做出了什么处罚现在的A股上市公司还真没有几个财务能够正常的,獐子岛就出了问题了,证监会对于獐子岛公司罚款了60万人民币,以及多名高管均处以3万块钱到30万不等的罚款,说实话这点罚款简直就是在挠痒痒,相比造假获得的利润来讲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不过董事长吴厚刚被终身禁入了证券市场,这个还稍微说的过去。
獐子岛的扇贝今年不跑了
獐子岛的扇贝今年不跑了作者:晨曦来源:《齐鲁周刊》2018年第23期说起獐子岛的扇贝,这可能是A股市场中最任性的一个物种了。
4年中遭遇了两次“天灾”,一次是“冷水团”,一次是“高温”,扇贝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
两次扇贝异常,无疑使得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是小幅盈利,瞬间变成了大额亏损。
獐子岛扇贝近日之所以又重回公众视线,原因是董事长公开承诺今年一定要盈利。
“5月31日,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在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说,“今年必须赚钱。
公司目前各业态经营情况平稳,加工食品业务效益稳步增长,海参、海螺等增养殖产品产销量明显提升,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至2000万元。
”而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最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獐子岛的扇贝总出问题?以后能否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董事长的盈利承诺可信吗?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连线了公司相关人士。
獐子岛为何要盈利?自扇贝“二次逃跑”后,獐子岛就不止一次地表达要盈利的“愿望”!5月14日举行的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吴厚刚说,“业绩目标预计2018年1月份至6月份可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万元至2000万元。
公司2018年的经营目标为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董事长还真敢说。
况且,獐子岛此前还预告,2017年的业绩从预盈调整为预亏5.3亿元-7.2亿元。
那么,獐子岛为何如此自信地认定2018年就一定能够赚钱盈利呢?“獐子岛拥有永不枯竭的海洋,永不饱和的市场,永不换代的产品。
”吴厚刚认为这是公司的优质资源。
但实际情况呢,稍有些经验的投资者都懂的道理是,如果今年獐子岛再不赚钱的话,就会被ST特别处理,这恐怕才是獐子岛三番五次出来说无论如何都要赚钱的真正原因吧。
可赚钱不能仅凭几句话就能赚到呀,投资者最关心的是獐子岛对海洋风险的管理能力有没有提升,扇贝还会不会出问题。
獐子岛对海洋风险的管理能力到底有没有提升?记者带着疑问联系了公司董事会秘书陈福君。
揭开獐子岛巨亏谜团 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揭开獐子岛巨亏谜团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4年第23期文吕田10月30日,獐子岛发布2014年三季报告,称其2011年和2012年播种在海里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影响遭遇灭顶之灾,105万亩海域的扇贝全部“受灾”,预计前三季度亏损达到8.12亿元。
距离大连56海里的獐子岛,是被世界公认的海珍品最好产地之一,早在70年代,产自獐子岛的皱纹盘鲍、刺参就作为国宴精品招待过尼克松、田中角荣等中外贵宾。
然而一股“20年不遇”的冷水团就让8亿元的扇贝就这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可以说是“活不见肉,死不见壳”,獐子岛方面将这一诡异现象归结于黄海里的一团冷水。
但事实如何呢?深蓝的海水中是否掩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质疑一:2012年的一次举报自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品种后,獐子岛便开启了30余年的养殖历史。
但獐子岛至今仍没有形成完全闭环的产业链,虽然拥有自己的苗种基地,但部分虾夷扇贝苗种依然需要向外采购,才能满足自身底播养殖的数量需求。
獐子岛董秘孙福君对记者表示,在2011年,80%-90%的苗种是由公司采购而来。
由于掌握着每年高达数亿元的苗种采购经费,负责采购的人员责任重大。
2012年3月,獐子岛内部人士举报,称有员工在虾夷扇贝苗种收购过程中收受贿赂。
当年3月28日,大连市长海县公安局立案调查此事。
当时被举报对象是时任獐子岛集团养殖事业一部副总经理的吴厚记,此人常年负责在海洋岛收购苗种。
在吴家三兄弟中排行老末的吴厚记,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吴记”,他大哥为吴厚敬,二哥即为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
举报发生后,吴厚记被公司内部处理。
他手下的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至少一名会计,被移交司法机关,并于2012年7月被宣判入刑。
据了解案情的人士透露,其中一名会计跟随吴厚记前往海洋岛收购苗种,负责记账。
“吴厚记和苗种老板谈好之后,他检查每箱苗种数量,然后计入账本。
”一个问题在于,由于收购的苗种太多,无法做到每箱都检查。
獐子岛再陷“扇贝门”风险防控能力遭质疑
獐子岛再陷“扇贝门”风险防控能力遭质疑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4期文崔启斌马换换时隔逾三年时间,獐子岛再次因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出现了业绩巨亏情形,市场一片哗然。
对于扇贝存货异常的原因,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并非市场传言的扇贝跑了,而是扇贝死了。
不足四年,獐子岛的扇贝事故再次发生,也引起了市场的诸多质疑。
扇贝“消失”原因成谜1月31日,獐子岛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因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等原因,预计公司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亿元-7.2亿元。
据悉,獐子岛于2017年10月27日披露的《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预计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为13.07%-38.2%,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9亿-1.1亿元。
不料,现如今獐子岛2017年业绩预告却出现了“变脸”。
对于业绩大变脸,獐子岛早在2014年就有所经历。
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让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獐子岛在2014年前三季度由预盈变为亏损逾8亿元,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厚刚还自愿承担了1亿元灾害损失。
而对于此次2017年业绩修正的原因,獐子岛表示,公司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此外,2017年四季度,底播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境外扇贝产品冲击国内市场,对公司扇贝类产品的收入、毛利影响较大,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及毛利下滑,部分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以及汇率波动对海外公司和出口业务造成冲击,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
至此,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的消息开始在市场传开,同时,在1月31日市场上也出现獐子岛扇贝大量死亡的消息。
“獐子岛”巨亏之谜:天灾还是人祸?
“獐子岛”巨亏之谜:天灾还是人祸?作者:江玲来源:《金融理财》2014年第12期一场匪夷所思的冷水团灾害,稀里糊涂地让獐子岛8亿元的虾夷扇贝化为乌有,獐子岛也因此登上了资本市场的头条,一时间媒体的报道蜂拥而至。
活要见贝,死要见壳10月31日,獐子岛关于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的公告称,本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异动。
所谓北黄海冷水团,是指与周缘水体相比,以温度低、盐差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的盘踞在黄海中央的一个水体。
长期以来,股市中的农林牧渔上市公司,一直受困于靠天吃饭的窘境。
但就獐子岛方面给出的冷水团原因,市场上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声。
面对外界的质疑,獐子岛在31日的公告中对外解释,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底播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近绝产。
獐子岛事件出来以后,媒体和投资机构立马赶赴獐子岛“寻贝”。
根据媒体报道,冷水团一词部分当地养殖户表示从没听过此类事件,部分管理部门也不知道相关的灾害。
出席人员在10月31日召开的灾情说明会上曾介绍,当地遭受影响的除了獐子岛外,长海县渔业全遭遇了这个问题。
而在紧随其后的调查中却发现,与獐子岛同处同一海域维度主营业务相同的的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洋岛公司)和同处渤海湾的烟台上市公司东方海洋公司都没有受到冷水团侵袭。
冷水团事件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为何又“独宠”獐子岛呢?即使遭遇冷水团,贝也不是马上就死亡的,公司完全可以提前采捕,减少损失。
为何公司迟迟没有采取行动?一系列的问题成为獐子岛事件的不解之谜。
冷水团事件之后,投资者难免提出“活要见贝,死要见壳”的要求,然而公司董秘孙福君却以“大部分死亡的贝苗要么被冲走,要么被掩埋在海底。
如果死壳都能大量捞回来的话,海底不早被刮坏了吗?”作为回应。
而一家位于大连地区的海洋资产调查鉴定评估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则称,“獐子岛海域属于比较好的养殖海域,海底基本以粗砂和岩礁为主。
”獐子岛遭遇自然灾害的养殖区域水深是在50米左右,如真的像獐子岛所称的6月份遭遇冷水团死亡的话,其贝壳肯定是完好保留的,肯定会捞出死壳,绝对不可能出现“死不见尸”的情况。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獐子岛扇贝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知名的海洋养殖企业,主要从事扇贝种植和销售。
2019年,獐子岛扇贝公司陷入了一场风波,公司宣布其2017年和2018年的利润被大幅地夸大了,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这一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也给獐子岛扇贝公司的声誉和股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此次獐子岛扇贝事件背后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操纵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或者收益数字。
盈余管理通常会造成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误导,违背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原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会计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根据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探讨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提出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迹象,最后给出管理对策建议,以期从此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公司经营提供参考。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獐子岛扇贝事件是一起在中国财务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该事件揭示了公司在会计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财务报表中出现的盈余管理迹象引发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质疑,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损失和财务风险。
需要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从而为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提供经验教训和警示,引导其在财务报表编制中遵循合规原则,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本文将从会计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獐子岛扇贝事件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探讨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提出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迹象,并提出管理对策建议,从而全面剖析獐子岛扇贝事件背后的盈余管理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探讨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揭示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迹象,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獐子岛扇贝事件,可以深入了解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操控和影响,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股价再度涨停獐子岛紧急澄清:没扇贝回来
股价再度涨停獐子岛紧急澄清:没扇贝回来股价再度涨停獐子岛紧急澄清:没扇贝回来近期,獐子岛(股票代码:000972)股价再度涨停,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之前的风波之后,公司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引发了投资者的疑虑和质疑。
为了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公司迅速发布了紧急澄清公告,强调称“没扇贝回来”。
獐子岛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牧场及海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公司主要经营海洋养殖、水产加工及销售业务。
不久前,獐子岛因“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受到广泛关注,股价出现大幅下跌。
这次股价再次涨停,让人不禁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獐子岛股价的波动与公司业绩及经营情况息息相关。
公司是一家养殖和加工企业,扇贝作为其主要产品之一,对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市场对扇贝产量和质量的关注非常高。
一旦出现扇贝产量或质量的问题,都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公司在澄清公告中提到“没扇贝回来”,可能是为了澄清之前在媒体上出现的一些负面报道和市场传言。
这些报道和传言声称,獐子岛已经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扇贝产量已经有所恢复。
然而,公司通过这次澄清公告明确表示,扇贝产量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市场传言不实。
那么,为什么公司扇贝产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呢?据了解,獐子岛之前出现的扇贝产量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善导致的。
在中国近年来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獐子岛的养殖业务遭遇了重大挑战。
水域质量的下降、气候异常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扇贝生长状况不佳。
此外,管理不善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包括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等环节都需要得到有效管理。
面对这些问题,獐子岛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养殖管理,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
公司还计划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水域环境保护,保障扇贝生长的稳定性和质量。
同时,公司也呼吁市场对其给予理解和支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解决扇贝产量问题。
除了扇贝产量问题外,獐子岛还面临其他问题,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等。
必做题:獐子岛扇贝消失的谜团追踪
案例正文:獐子岛扇贝消失的谜团追踪1摘要:本案例以2014年末上市公司獐子岛因扇贝“失踪”导致近8亿元巨亏的事件为主线,结合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从獐子岛公司存货异常攀升、圈海模式的财务影响、巨额存货减值准备的突发计提、中介机构事后的各执一词等方面,逐步解开事件谜团。
本案例展示了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呈现了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和监管这一业界难题。
通过案例学习,一是引发学员探讨水产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内涵及其特点,让学员从生物资产的分类及披露、计量模式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方面掌握如何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二是使学员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和识别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水产养殖企业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进行思考。
关键词:獐子岛;水产养殖行业;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计量模式;资产减值0引言獐子岛位于大连港向东56海里,这个距离换算成乘船时间,需要3个小时。
这个偏远的海岛因为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所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报,而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10月30日晚,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其2011年和2012年播种在海里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影响遭遇灭顶之灾,导致公司105万亩海域“受灾”,计提资产减值的损失近8亿元,前三季度共亏损8.12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股“冷水团”犹如惊天巨雷,引起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纷纷要求公司进行合理解释。
獐子岛公司,这家被市场视为“海上1.本案例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毛丽娟博士、江静、于晓宇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辛清泉博士共同撰写,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
案例企业相关人员和投资者(要求匿名)先后接受了调研组多次访谈,在此表示感谢。
2.本案例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享有复制权、修改权、发表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
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关于獐子岛8亿扇贝失踪事件的探究及思考一、案例介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海洋水产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2021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曾被誉为“海上蓝筹”、“海底银行”。
2021年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公告中称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抽测结果对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7.35亿;计提跌价准备2.83亿。
獐子岛在扣除递延所得税之后一共影响净利润7.63亿人民币。
二、案例疑点分析(一)冷水团是否真的存在獐子岛2021年与中科院海洋所进行合作,在獐子岛海面安放浮标群测试多种数据,用GPS卫星系统将这些数据传递到中科院海洋所的黄海海洋观测基站室里,并通过多要素同步观测,对獐子岛海洋牧场实施24小时监测。
在2021年的年报和面对申银万国的质疑时,多次强调: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海域环境的监控能力。
种种迹象表示獐子岛对于冷水团是有着密切的监控措施的。
根据2021年10月21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冷水团的发生是在2021年8月份或之前。
但是在冷水团发生时獐子岛公司并没有进行任何披露,而是到第三季度报告时才加以说明。
可以得出结论:獐子岛的智能化系统的24小时监测存在重大问题;或者獐子岛是故意的推迟或隐瞒披露这次事件,在重大事项的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中指出的: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对冷水团作出了解释说明。
然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獐子岛有着密切的合作:2021年4月,双方共同成立了“海洋健康养殖联合实验室”;2021年至2021年,獐子岛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海洋观察站建设”项目提供了450万元的科研经费;2021年9月13日,獐子岛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各出资500万达成了“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二期”项目的合作协议。
从会计角度解读“獐子岛跑路版”
从会计角度解读“獐子岛扇贝跑路2.0版”獐子岛的扇贝风波至今尚未平息,其真相到底如何?如何理解其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与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结果?审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獐子岛如何改进其内部控制?这些问题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存货与生产循环的审计”“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等章节的内容。
【材料】獐子岛的虾夷扇贝,继2014年第一次曝出“跑路”戏码后,2017年又上演跑路2.0,其间还穿插了跑了又游回来等版本。
獐子岛被渔民联名举报、中央电视台跟踪报道,证监会两次立案调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华”)对獐子岛的审计结果也不容乐观。
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出具了保留意见。
2017年度内部控制审计出具了否定意见。
【问题1】獐子岛的扇贝屡屡受损,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解答】獐子岛对2017年扇贝受损的公开解释是: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
此外,海水温度异常导致高温期后,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
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综合各方面报道和公司信息来看,这里疑有天灾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第一,自然灾害。
扇贝养殖周期长达3年,养殖环境只能听天由命,上天眷顾时是海底“牧场”,稍有风吹草动可能就是海底“墓场”。
不幸的是,2017年高温期提前且持续时间长,2014年高温期异常低温及变温,均不适合扇贝生长。
2017年降水和径流骤减,海水中的盐分补充少,导致海区饵料生物硅藻数量的显着下降。
第二,先天不足。
公司进苗资金紧张,买不到好苗,很多苗在投放前已经死了。
第三,水土不服。
虾夷为日本北海道的旧称。
虾夷扇贝系日本北海道引进的异域品种。
贝类养殖苗种高度依赖异地输入,易形成环境应激,甚至有扇贝“思乡心切”、顺洋流集体大迁徙之说。
会计知识点
【案例引入】獐子岛:成也扇贝,败也扇贝獐子岛集团从顶峰走向衰落只用了不到十年,2006年于深交所上市,两年后企业股价攀升,成为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
其年收入的70%均来自于养殖虾夷扇贝。
但是在2014年10月,由于扇贝存货异常,首次出现大规模亏损,此后,公司给出解释为:受北黄海冷水团影响,扇贝大量出逃,致使存货流失异常,股票连续三个跌停,成为2014年A股市场最大的一起“黑天鹅事件”。
2018年“扇贝出逃”事件重演,獐子岛公司回应称:降水减少导致扇贝饵料不足,数量和品质骤降,诱发大量扇贝死亡,存货供应短缺。
然而后续调查显示,獐子岛集团内部存在员工偷盗,贪腐成风,曾出现内部员工偷盗2 600万元扇贝,门卫大爷连喝茅台等事件。
最终曾经的明星企业因“扇贝门”沦为业界笑柄,市值蒸发超过30亿,集团因涉嫌财务造假而接受证监会调查,董事长吴厚刚也被采取了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本章框架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考客观题,但可以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合并报表、差错更正等内容结合考主观题,属于非重点章节。
重要考点(1)存货成本的确定(☆☆)(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3)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等(☆)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性质与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提示】存货持有目的最终是为了出售。
下列哪些属于存货?项目是否属于存货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辅料和加工费部分视为本企业存货)已经发货但控制权未转移给购货方的发出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发出商品)已经取得商品控制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属于企业的存货(在途物资)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开发成本、开发产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和开发的商品房合同履约成本摊销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部分属于企业的存货备品备件等通常属于存货(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如高价周转件),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不属于存货,通过“工程物资”核算收取手续费方式受托代销的商品由于其控制权未转移至受托方,不属于受托方的存货(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在符合定义情况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正文:獐子岛扇贝消失的谜团追踪1摘要:本案例以2014年末上市公司獐子岛因扇贝“失踪”导致近8亿元巨亏的事件为主线,结合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从獐子岛公司存货异常攀升、圈海模式的财务影响、巨额存货减值准备的突发计提、中介机构事后的各执一词等方面,逐步解开事件谜团。
本案例展示了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呈现了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和监管这一业界难题。
通过案例学习,一是引发学员探讨水产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内涵及其特点,让学员从生物资产的分类及披露、计量模式的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方面掌握如何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二是使学员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和识别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水产养殖企业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进行思考。
关键词:獐子岛;水产养殖行业;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计量模式;资产减值0引言獐子岛位于大连港向东56海里,这个距离换算成乘船时间,需要3个小时。
这个偏远的海岛因为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所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报,而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10月30日晚,獐子岛公司发布公告,称其2011年和2012年播种在海里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影响遭遇灭顶之灾,导致公司105万亩海域“受灾”,计提资产减值的损失近8亿元,前三季度共亏损8.12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股“冷水团”犹如惊天巨雷,引起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纷纷要求公司进行合理解释。
獐子岛公司,这家被市场视为“海上1.本案例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毛丽娟博士、江静、于晓宇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辛清泉博士共同撰写,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
案例企业相关人员和投资者(要求匿名)先后接受了调研组多次访谈,在此表示感谢。
2.本案例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享有复制权、修改权、发表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
3.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
4.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
蓝筹”、头顶着无数光环的行业龙头企业,何以突然宣告105万亩海域的扇贝颗粒无收、8亿多利润灰飞烟灭,从而给市场猝不及防的一计猛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然而,如此巨额的亏损在“爆发”之前为何表现得如此风平浪静?巨大的风险是如何被公司的财务指标描绘成了一片“太平盛世”,以致赢得无数的投资者乃至专业的市场分析师持续不断地为之“点赞”?獐子岛公司从事的是水产养殖业,作为存货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无论是在会计处理、存货监测,还是在审计监督方面,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均构成较高的知识壁垒,因此投资者将更多的监督责任托付在独立专业的中介机构、监测部门以及具有监督功能的独立董事身上。
作为资本市场财务供给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这些中介机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却为何没能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保护屏障?难辞其咎的他们又将如何给广大投资者一个合理的交待呢?这些问题犹如弥漫在獐子岛上空的层层迷雾,也如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阵阵谜团。
人们迫切希望走进獐子岛公司的前世今生,沿着公司的发展轨迹和扩张模式,探寻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以求“拨开云雾见月明”。
1獐子岛公司简介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于2001年4月经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位于大连市,注册资本7.1亿元,资产总额49亿元,员工4000余人,下设20家子公司、19家分公司、2家参股公司。
集团公司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2069,A股简称“獐子岛”。
獐子岛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品种,此后便开启了30余年的水产养殖历史。
不过公司至今仍没有形成完全闭环的产业链,虽然它已拥有自己的苗种基地,但部分虾夷扇贝苗种仍需向外采购,才能满足自身底播养殖的数量需求。
2001年獐子岛公司进行股份制变更后,公司在其所在地——獐子岛镇成立了四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分别为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以及长海县獐子岛小耗经济发展中心,四者均位于后来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十大股东之列,股权总占比为60.64%。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公司IPO募集约7亿元,每股60.89元的开盘价让獐子岛一跃成为深市第一高价股,其后獐子岛的股价持续攀升至100元附近,在2008年1月24日,股价最高创出了151.23元,之后近3个月接连稳坐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
獐子岛公司上市以后发展更为迅速,不仅创造了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更是一跃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獐子岛公司已发展成为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殖养殖、加工、贸易、冻鲜品冷藏物流、客运、休闲渔业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主要以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海胆、海螺等海珍品为产品。
迅速的发展和稳定的业绩增长为獐子岛公司在市场上赢得诸多美誉,如“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等等。
同时,獐子岛公司还是达沃斯“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的首批创始会员,曾荣膺“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典范企业、全球“行业塑造者”、“2012年BCG中国50强全球挑战者”,并曾当选“CCTV年度最佳雇主”、全国首届“兴渔富民新闻人物”企业。
2从“市场宠儿”到“千夫所指”一直到“扇贝门”事件发生之前,獐子岛公司依然是头顶诸多光环的“市场宠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所采取的海域资源扩张战略,该战略不仅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同行业企业当中的佼佼者,而且让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亲睐,曾一度稳坐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达3个月之久!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圈海模式”虽然给獐子岛公司带来了规模上的增长,但同时也导致公司海域使用金的大量增加。
虽然经过獐子岛公司精巧的会计处理,剧增的费用在账面上被合理地掩盖(详见第3部分讨论),然而费用的暂时延迟并不意味着其最终不会发生。
随着“圈海模式”所附带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逐年累积,到2014年下半年已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此时发生的“扇贝门”事件正是这些风险综合爆发的出口。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1圈海模式为了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獐子岛公司在上市之后,着重推行“市场+资源”的战略,加快其在海域资源扩张的步伐,这使得公司播种的海域面积得到快速扩张。
2006年6月上市之前,獐子岛公司仅有养殖海域65.6万亩,截至2013年养殖海域已达到330万亩;同时其底播面积也有了大幅增加,从2007年约为30万亩发展到2011年约为130万亩(参见附表1)。
2010与2011年,也许是獐子岛公司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连续两年,公司均疯狂扩张自己的海洋牧场。
2010年公司底播虾夷扇贝投苗面积达到120余万亩,超过了前两个年度投苗面积的总和,且这120万亩面积基本上是当年新增的确权海域,公司当年确权海域为262万亩。
2011年,公司投苗面积127万亩,确权海域总共达到330万亩。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公司提出了未来“年均滚动收获百万亩虾夷扇贝”3的远大目标。
獐子岛公司养殖海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圈海模式”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2014年6月,国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以赞赏的口吻写道:“2013年底,獐子岛海域控制面积分别是(同行企业)好当家、东方海洋、壹桥苗业的85.4倍、97.2倍、87.5倍。
”诸多投资机构和行业分析师,更是从这一迅速增长的海域控制面积以及与之相应的苗种投放成本增幅,推算出獐子岛在其主打产品虾夷扇贝播种面积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其后将迎来盈利“爆发式增长”的种种乐观预期。
2.2危机初现獐子岛的存货主要是消耗性生物资产,也即播撒在海底的虾夷扇贝,生长期一般为3年(投苗年份及其对应的收获年份参见附表2)。
由于獐子岛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对海域面积和底播面积均进行了跳跃式扩张,因此,可以较为合理地预计公司将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收获2010年和2011年扩张所带来利润暴增。
然而万事难尽遂人愿。
2013年,獐子岛公司虾夷扇贝的营收为9.58亿元,与2010年虾夷扇贝营收9.05亿元相比,两者几乎相同。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13年所对应的投苗年份(2010年)的投苗面积达到了120万亩,而2010年对应的投苗年份(2007年)投苗面积仅仅是32万亩。
四倍的投入,却换来了几乎一样的盈利结果,这在任何行业都难以解释。
作为专业壁垒极高的水产养殖行业龙头的獐子岛公司开始推广一个名词:亩产。
公司对营收下降所给出的解释是:亩产下降。
具体而言,由于公司确权海域的迅速扩张,同时公司技术、管理、检测、设备跟不上等原因导致了每亩产量的下降。
有趣的是,在公司最为意气风发的两年,公司甚少使用“亩产”一词:2010年年报中没有出现;2011年年报仅在风险提示的应对方案里提到了一次。
到了2012年,亩产一词在公司年报出现了8次,多数都以减产原因出现,在2013年年报中该词一共出现了4次。
2012年和2013年獐子岛公司在投入方面开始大幅萎缩,可能其已认识到了存货迅速攀升、海域盲目扩张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其在财务报告中却未及时做出关于这一风险提示的披露。
在连续五年大幅度提高底播面积和苗种投入之后,獐子岛公司在2011年因“台风损失”导致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并在2012年一季度因虾夷扇贝的“单位3獐子岛:《獐子岛:2011年年度报告》,第35页。
亩产急剧下滑”而再度带来业绩大幅下滑。
在2012年年报中,公司再度将预期业绩大幅度下调,并宣布是因为“台风影响和扇贝歉收严重”所导致。
实际上,从此时开始,便已有市场研究人士将獐子岛称为农业分析研究员的“滑铁卢”,并提醒投资者要小心。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开始涌动,盛极一时的獐子岛公司已隐约现出危机。
2. 3业绩突变2013年年报公布,獐子岛公司净利润比同期略降8%,投资者们再度期待着“收获季”的到来,多家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从2013年底也开始预期公司业绩将“增速加快”,并对其进行“强烈推荐”。
到了2014年年中,当獐子岛在中报里“不负重望”地宣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0.33%时,即使是市场上最谨慎的券商分析师也忍不住在研究报告里对其给出了“增持”的评级。
而关于公司业绩“恢复性增长”、“结构性改善”甚至“资金期限错配”带来的增长预期及逻辑分析更是被分析师们分析得像模像样。
即使在净利润同比依然下滑8%的情况下,獐子岛公司的股价却从2014年3月底12元的低位,迅速被拉抬至8月份的近16元,并在略作调整后,在9月30日一举冲上16.68元这一寓意吉利的盘中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