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
学校和企业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分享 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实习实训资源的整合
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技能和能力。
意义
实施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需求,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 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02 校企合作模式构 建
合作模式选择
订单式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需求,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定向培养。
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
建立合作机制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包 括合作协议的签订、合作过程 的监督、合作成果的评估等,
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政策引导与激励
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鼓励学 校和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资源投入与保障
人力投入
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包括 学校和企业内部的专职人员 ,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参与教 学和管理的人员,确保合作
的顺利进行。
物力投入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以 及教学和学习资料,为合作
提供物质保障。
财力投入
合理分配合作经费,确保合 作过程中的各项开支得到充 分保障。
社会参与与支持
社会监督与评价
社会资源整合
社会宣传与推广
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合作过程的 监督和评价,确保合作的公正 性和有效性。
整合社会资源,为校企合作提 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共同推 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试行)校企合作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为了贯彻XXX、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XXX关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
一、组织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学校负责审核、检查和重大问题的处理,系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各系部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
由系部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系主任及合作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系部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专业合作培养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系部和企事业单位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完成情况,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
各系部要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要由行业主流企业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和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来自企业的人员应有较大比例。
各系应由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在专业建设各个环节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顾问、咨询、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要邀请专业指导委员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论证工作。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 、 主 动 出击 。根 据专业 特点广泛 征集企 业 专 家意见 。建 设 符合 社 会 需 求 的专业 教 学计划
电子信息工 程技术专业 是各高职学 院开设 率较 高 的一 个专业 , 如何确定该专业 的发展 方 向 , 在专业 建设之 初意见 并 不 统 一 。 例 如 :有 的 同志 建 议 将 这 个 专 业 建 设 成 为 一 个 重 基础 、 宽 口 径 的“ 万金 油” 式专业等等。 经 过 市场调研 , 并广泛 的征求相关 电子信息类企业 专家的建议 , 结合 山 东省特 别是 济 南 市 周 遍 经 济 发 展 实 际 状 况 认 , 为 :随 着 通 讯 产 品 特 别 是 移 动 电话 机 的普及 率不 断快速 增 长 , 特别是 随着 第 三 代 移动 通 信时代 的即将 到来 , 更加 引爆 了移 动 电话 机 的销售 市场 。 随着该 类产 品 功 能 的不 断完善 , 给广 大用 户提供 了广泛 的选 择 空 间 。 但产 品 的维修维 护 与升级 却成 为一 个 大 问题 ,手 机 维 修 量 与 El 俱 增 , 具 有 一 定 维 修 技 能 的 维 修 工 程 师 相 对 匮 乏 。 通 过讨论 , 我们将通 信终端产 品 的维修作 为专业 主要 发 展 方 向之 一 。 通 过 几 年 的努 力 与发 展 , 证 明 学 院 当初 确 定 的 专 业 发 展 方 向是 正 确 的 , 我 院该 专业 毕 业 生 已 经 成 功 占据 了 济南 市一 定规模 手机维修市场 的 8 0 % 以 上 。
10 8
团臣圜四
山东 刘勇
我 国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正 随着 国 民 经 济 的健 康 、 快 速 持 、 续发 展 步入 快 车道 。 高等职业 教育 已 经 成 为我 国高等教育不 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 , 培养一 线应用 型 高级 人 才 ,是高等职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 国家 经 济 的 高速 发 展 , 给 具 有 一 技 之 长 的高职毕业 生 提供 了广泛 的展示 舞 台。 一 方 面 , 每年 的高 校 毕业 生 为谋求 工 作 岗位 而 四 处 奔忙 甚 , 至 对 于 用 人 单 位 提 出 的个 别 不 合 理 要 求 也 委 曲求 全 ;另 一 方 面 , 对 于 熟 练 掌 握 技 能操 作 的 职 业 学 院毕 业 生 , 用 人 单 位 却 趋 之 若 鹜 甚 , 至 提 前 预 定 并 、 给 予 优 厚 的 待 遇 政 策 。 这 是 国 家 在 “ 以 服 务 为 宗 旨, 以 就业 为导 向 ,走产学研 结 合的发 展 道 路 。 ” 的高职办学 指 导 思 想 下 , 众 多职 业 院校 不 断进行 人 才培养模 式探 索 、 改 革所取 得 的硕 果 。 其 中 , 企 业 参与 、 产学结合 、 双 证 书制 、 实训 基 地 建设 等措施 的 实施 都是 围绕 就业 导 向而 进行 的 。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奎
.
篁、“: 二 ’ 辜 霾 茎 主 _ 摹 至 。 曩 薏 ? 业 耍 过 薮 妻写 誓 ‘ 垡 整 塑 璺 耍 鲁 寡 就 些 : 主育 奎 丧: 芏 着 硅 速主 鍪 竖 鍪 箍 菩l 澡 箍 革 - 呆 妻量 荔 主 I : 擎 垡 堂 育学 嘉 兰 往 警 擎 鍪 差 罂 : 奎 以 婴 妻复 誊 嘉‘ 答 南 鑫 菇 。 美墓 企之互沟 业间不通 赫妥爻篓 答 ;举 夺 : 磊垂
:
.
参考文献: I 《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 《 、 高职校 企合作 中地 方政府 的角 色与功
能》杜世 禄 黄宏伟 5 《 、 产学合作教育 李进 4 《 企合作是培 养高技 能人 才的必 由之 、 校 路》 陈李翔 5 、中华 民 人 共和 国教育部 高等教育 司 中国 和 高教 学会产 学研 合作 教育 分会 主编 必 由之 路—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 南 6 《 人民 、 中华 共和国职业教 育法》 7 《 培训》 中国职工教 育和职业培训协 中国
育管理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
论与操作 、教 育与劳动 的紧密结合 ,密切 了产 : 业与教育的互动 关系 ;并互换师傅和学生 、老 师和师傅 、课堂和车 间、讲 台和车间等人物 角 色 、空间位置 ,促进 了校 、企、学生三者的 良 性循环。为杜绝 “ 民工 荒”现 象,培养高技能
,
.
. …
一
:
、
,
.
:
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我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实践经验、科研成果、职业道德等有机结合,培养出一批技能娴熟、实际应用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我校产学研能力。
2.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技能敬业精神、实践经验丰富、职业能力强的人才。
3.积极支持高水平人才留校工作或回归企业,创新创业。
4.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成效评估,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三、具体工作要求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从校企合作需求收集、协调安排、成效评估等方面组织统筹校企合作事宜。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及校外企业需求,合理开展合作项目。
2.实施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与校外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开展校企合作研究项目。
将学生及校内专家派往企业进行交流、实习、调研、考察,以实现校企之间的实质性合作。
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研发等活动,比较全面的了解制造业现状及技术特点,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相关技能。
3.开展校企交流与培训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技能培训、科研成果交流等活动,促进多方之间合作深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学校举办技能培训以及校企建立专家指导服务、毕业生就业实践,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互动。
4.评价和监督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成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到校企领导小组以便调整工作策略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保障措施学校领导高度关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为实施方案提供专门的运行空间,聘请专门人才负责组织、监督和评价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情况。
通过校外企业和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健全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浅谈校企合作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新学徒制规定 , 提供 学徒培训的雇主与学徒之间签订培 训合 同, 体内容包 括学员提供拟从事的行业和职业 的相关 具 资料 、 帮助 学员 寻找适合 自己的培训机构 、 签订培训合 同。
校企合作在 国际上称为“ 合作教育 ”是指 学校与用人单 , 位共 同合作 , 培养具有高技能型人才 的教育模式 。利用学校 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 采用课 堂教学与学 生参加实习工作 有机结合 , 来培养适合不 同用人单位需 要的 应用型人才 。 高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熟练掌握专业技 能, 在关键 岗位发 挥骨干作用 , 能够解 决生产 实际操作难题 并具 有较强 动手操 作能 力的高 级工 以上 的技能 型员工 , 是 “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的实践者 , 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
炼 , 习新工艺 、 知识 、 学 新 新技术 , 了解新设 备培养其专业 实
践 能 力 。 谓 “ 术 人 员 进 学 校 ” 是 把 企 业 中既 具 有 丰 富 的 所 技 就
将传统 的“ 徒” 学 培训方式与 现代职业教 育思想结合 的
一
种企业与学校 合作 办学 的职业 教育模 式。 根据受教育者与
2 0 01
总帮 l 8 0朗
学科 教 学
浅谈校企合作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范 强
( 滨州市技术学院 , 山东 滨州 260 ) 5 6 3
摘
要: 校企合作足 培养高技能人才 的重要 途径 , 职业教育 是
工 资 , 要保证系 统完 整 的培训 , 还 教学采取学徒 培训 中心 与 企业合作 的工学结合形式 。
实践经验 , 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 的工程技术人员 和技术 骨干
企业签订 的职业教育合 同 , 受教育者在企 业 以“ 学徒 ” 身份 、 在职业 学校则 以“ 学生” 身份接受 完整 、 正规 的职业教育 。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优秀3篇)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优秀3篇)校企合作方案篇一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一)“定向”培养模式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研究
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研究一、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实践经验和技能。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模式能够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就业的时间,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也符合国家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和方式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要想构建起这种机制,首先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制定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基地、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方式,将学校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设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具备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实践能力。
在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中,学校需要积极引入从业人员担任教学岗位,培养出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3. 设计企业定制课程企业定制课程是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学科特色和教学资源,设计并开设企业定制课程,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实践能力。
4. 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项目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在于实践。
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习或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综合 素质的培养 , 高了高技 能人 才培养质 量。因此 , 提 以山东劳动职业技 术学院为例 , 步探 索了其在校 企合 作 初
方面的经验。
关键 词 : 校企合作; 才培 养; 人 经验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 7 7 2 0 )2 0 4 — 3 6 4 7 4 (0 9 1— 0 9 0
国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基于此 , 美 紧张 , 特别是实 习实训设备 、 实验仪器和实训耗材 量 。开展 校企合作 以后 , 我们采取 “ 请进来 , 出 走
去” 的方 式 。 “ 进来 ” 由学 校提 供 l 请 : 0亩场 地 , 山
东奥博汽车修理有 限公 司投资 2 0 0万负责建设 5 年落成 ;走 出去 ”先后 与济 钢集团 、 尔集团等 “ : 海
得到锻炼或锻炼很少 。基于此 , 在校企合作 中, 我 企业对人才培养地要求 ,节省 了人才培养时间和
20 第 1 0 9年 2期 第2 4卷 总 第 2 3期 2
江 苏技 术师 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J u n l f in s e c e sUn v ri f e h oo y o r a a g u T a h r ie st o c n lg oJ y T C mmu iain o c t n l d c t n o n c t f o Vo ai a u a i o E o
No1 2 9 .2,00 Vo .4 】2
Ge ca . 2 n rl 2 3 No
加强校 企合作
— —
促进 高 技能 人才 的培 养
以山东 劳动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 庞 Nhomakorabea恩
试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试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校企联合办学能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
实现校企联合办学需要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建构“共享、双赢”的机制与模式。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模式实施方式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市场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三方获益。
校企通过解决学校与市场在人才供与需上的矛盾,即解决供需双方的衔接问题。
校企合作能让专业教学与实训满足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对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对接先进的设备与环境。
校企通过“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解决好“三赢”问题,即学校、企业和学生都能获益。
一、校企联合办学的必要性1.校企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
要获得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必须使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于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学校要高质量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除有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现场经受磨练。
因此,中职学校迫切需要企业参与办学。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
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支持,中职教育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很难适应社会需求。
2.校企联合办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
企业的兴旺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产品高质量源于员工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生产员工,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 共同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
2 突 破 传 统 单 一 办 学 模 式 。面 向全 社 会 。实 施 学 校 与 . 多家 企 业 共 同发 展 战 略
在 稳 定 依 托 母 体 企 业 的 基础 上 , 学 校 与 无 锡 不 同行 业 模 发 展 开 辟 了 资金 来源 , 企 中 有 校 、校 中有 企成 为 学 校 独
术 专 家 和 骨 干 加 盟 教 学 ,教 学 更 加 贴 近 生 产 实 际 , 学校 毕 业 生 的竞 争 力 有 了大 幅 提 升 。
2 0 年 ,在 集 团公 司 的全 力 支持 下 , 学校 争取 到 新 区 05
厚 、 创 新 能 力 强 的 教 师 。一 方 面 ,他 们 帮 助 校 办 企 业 完 成
通 过 与企 业 联 合 组 建人 才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形 成 紧 密 配 替 , 强化 技 能 训练 ,提 高 了学 校 培养 人 才 的 成 功率 。
合 的 工 作 机 制 。与 企 业 共 同 制 定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分 阶 段 、 按 步 骤 予 以实 施 。近 年 来 , 企业 先 后 将 大 批 先 进 设 备 投 给 学 校 ,支 持 学 校 的技 能 人才 培养 ,先 进 的 技 术 装 备 对 保 证 人 才培 养 质 量 的提 高 发 挥 了 巨大 的 作用 。 建 立 人 才 库 , 企 业 的 技 师 和 高 级 技 师 全 部 兼 职 担 任 学 校 的实 习指 导 教师 , 充 实 了 一 线 师 资 队伍 。 由于 企 业 的 技
了 新 品 开 发 , 另 一 方 面 ,他 们 又 将 研 发 过 程 中 的 新 工 艺 、
黄 金 地 段 的7 多 亩 土 地 用 于 扩 大 办 学 规 模 。 随着 校 企合 作 O
福建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福建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5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培养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对接迫切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以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与当地骨干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形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0%以上(或不少于1200人),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次以上;高级技校高级工班在校生达到800人以上,年开业高人才技能培训400人次以上;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工班学生达到5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高技能培训300人次以上;省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工班在校生达到2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次。
技工学校新开办的高技能培养专业,都有相应的合作企业,并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方案。
三、主要内容(一)实施范围: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
(二)组织形式:1、建立政府层面的设区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
各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主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
2、建立学校层面的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
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三)职责任务:1、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1)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统筹协调本市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
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也日趋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本文提出了一份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 任务(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沟通和交流。
(2)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方向和培养模式。
(3)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或开设相关课程。
(4)实施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5)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具体措施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1)打造校企合作联合体,由多家企业共同参与,达成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共识。
(2)制定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合作方式。
(3)定期对校企合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校企合作机制。
2. 确定培养方向和模式(1)调查社会对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培养方向。
(2)开展企业需要的实践课程和技能培训,深度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创新毕业设计模式,组织学生在企业实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成果贡献,实现资源互补。
3. 开展课程建设工作(1)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将企业需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发合适的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
(2)采用在线课程等多种新兴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扩展知识领域。
(3)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4. 实施实践教学(1)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提升实践能力。
(2)积极开展创新和创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造,培养创新精神。
夯实校企合作的平台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
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方法
外包商体系就业 。
及经 验
高技能人才是 “ 科学技术 是第_ 生产力 ”的实 践
者 , 是 推 动 技 术 创 新 和 实 现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为 生 产 力 的 重要 力 量 。 多 年 来 , 江 西 现 代 技 师 学 院 一 直 坚 持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社 会 效 益 第 一 的 办 学 原 则 , 注 重 校 企 合 作 ,坚 持走 开 放 式 的 办 学 之 路 。截 至 目前 , 学 院 已与 中 国建 材 集 团 公 司 、 深 圳 斯 洛 模 具 公 司 、深 圳 斯 维 尔 科 技 有 限公 司 、 中兴 通 讯 股 份 公 司 、 上 海 中锐 华 汽 教 育 集 团 、深 圳 清 大 协 力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江 西 江 铃 集 团 公 司 等 众 多 知 名 企 业 签 订 了 “ 企 合 作 协 议 ” 。 仅 校 20 年产 学 合作 企业 数 就 新增 3个 。 09 5 ( )强 强联 合 ,提 升校 企 合作 的 品牌 效 益 一 2 0 年 3 ,经 过 五 个 多 月 的洽 谈 协 商 ,学 院 与 上 09 月 ( )工 学 结合 , 实现 校企 合 作 的 “ 二 零对 接 ”。 校 企 合 作 是 工 学 结 合 的基 础 , 工 学 结 合 是 实 施 校 企 合 作 教 育 的 有 效 途 径 。学 院 以 “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工 作 ”为 切 入 点 ,构 建 “ 企 共 培 、 教 训 融 合 ”的 人 才 校
首 批 1 0 学 生 进 校 即与 中 锐 教 育 集 团签 订 就 业 协 议 6名 书 ,学 生 毕 业 后 即可 走 上 专 业 对 口、 待 遇 较 好 的 工 作 岗位 。 中兴 通 讯 N 学 院 首批 学 员6 名 ,校 内期 问 将 接 C 0 受N 体 系认 证 ,2% C 0 的学 员 将 进 入 中兴 体 系 或 渠道 商 、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Microsoft-Word-文档
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5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培养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对接迫切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以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与当地骨干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形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0%以上(或不少于1200人),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次以上;高级技校高级工班在校生达到800人以上,年开业高人才技能培训400人次以上;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工班学生达到5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高技能培训300人次以上;省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工班在校生达到2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次。
技工学校新开办的高技能培养专业,都有相应的合作企业,并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方案。
三、主要内容(一)实施范围: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
(二)组织形式:1、建立政府层面的设区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各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主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省级以上重点技工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
2、建立学校层面的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
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三)职责任务:1、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1)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统筹协调本市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豫劳社就业[2009]18号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豫劳社就业〔2009〕18号)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技工院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豫办〔2007〕6号)精神,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现就加强我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根本措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提出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就是要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优势,采取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素质的要求,最快速度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效缩短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校企合作是推动技工院校发展改革的根本制度。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中原崛起,全面提升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对高技能人才产生了强劲的需求。
省委6号文件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
技工院校尤其是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临着艰巨的培训任务。
关于开展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XXXXX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开展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要求,现就推动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合作行为。
1、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高技能人才是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高超、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且活跃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操作人员。
因此,真正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要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锤炼,才能达到社会认可、企业好用的培养目标。
学校与企业均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校企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要求,成为校企合作的客观基础。
2、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是伴随着职业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的,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使校企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
学校培养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教学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企业需求,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校企合作的核心就是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这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规律,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办学理念贯穿在学校办学的全过程。
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
3、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这种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
校企合作从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元,由单项到全方位,由无序到逐步规范。
合作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合作的关系在不断明晰,合作的成效也在不断显现,整个校企合作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从总体上看,校企合作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不够主动,校企合作层次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发展不够平衡,企业履约性不够到位;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深化校企合作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山东工程技师学院
工 集团的合作 ,学 院先期投入 5 余万 0
建立化工工艺实 训室 ,为鲁西化工集 团 输送专 门技能人 才,已圆满完成 16名 2 新 进大学生的 岗前培 训 , 3 20名在职职
多万元购置设备提升汽车 、 数控 、 焊接 、 电气、工业分析等专业实训条件 ; 同时 聊城市政府奖励支持学院的 10 0 万元用 于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设。办学实力
控股股 份有 限公 司共建 新能源 汽车 专 业 ,也是聊城市人 民政府扶持项 目,前 期投入 10 5 余万元挂牌成立 “ 新能源汽
采用一体化教材 , 缩短培养过程 , 提高
了培训效果 ,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成为人 力资源和社 会保 障部首批 一体化 试点 专业 ,教改工作得到部里好评。
国家邮政委托 , 学院承揽了 《 快递业务 员 中、 高级培训鉴定教材 》的建设项 目,
已于 2 1 00年底顺 利完成 。学院对教材 编写工作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教材建设・ 领导小组 ,院长任组长 ,由经济管理系 系主任等 6名教师及顺丰速递 、中通快
工技能提升培训 , 5 人职工 岗 30 前培训 ; 为强化校企合作 , 提高职工学技能的积 极 眭,学院成功承办 了 1 年 1 月份进 0 2 行 的鲁化集团职工技能竞赛 。
势下开展校企合作 的新方式 ,形成具有
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
和技能人 才培养模式 ,为劳动者就业奠 定技能基础 ,为技能型人才提供畅通的 成才通道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 更
大的贡献 。审越 卓 理Nv1 0"8 越管 o121 9 / 1
学院 遵循 技能人 才 的成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计划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计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现代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为了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培训计划。
一、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意义1. 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优秀技能的人才,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秀的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校企合作的培训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与产业发展脱节,而校企合作的培训计划可以有效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教育更加贴近市场,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校企合作计划的模式1. 实施双向选择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计划应该是双向选择的合作模式,既要满足企业的技能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培训需求,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2. 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课程。
针对不同行业的技能需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包括技能培训、岗位实训等,让学生学有所用。
3. 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场地。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需要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校企合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1. 洽谈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在启动校企合作计划之前,学校与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洽谈,明确双方的合作意向、责任分工和合作方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设计培训课程,制定实施计划。
校企合作计划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培训课程,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等,确保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观察�年月�何万能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关键词:校企合作政府统筹引导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中,政府要积极统筹和引导,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能够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本文就政府如何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发挥应有作用展开论述.一,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加快高技能人才规模培养的必由之路1.建立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是推进素质就业的必然要求.目前,就业市场两种现象十分引人注目: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学生找工作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以衡阳为例,目前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青年人群的主体,青年就业问题日趋突出.另一方面随着衡阳以制造,化工,服务业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各行业技能人才出现紧缺状况,存在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情况.它反映出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根源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不是市场所需求的.学科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岗位实际需求不相匹配;企业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与学校实践教师,实训设施严重缺乏形成的技能培养能力不相匹配;社会的就业,教育,产业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2.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本质特征是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结合.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学院寻找合作企业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应有所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代表,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在以培养社会适需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企业,院校,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体系中,政府要发挥总体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监督协调等宏观调控职能,统筹管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各项工作,通过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从而将教育培训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促使院校,企业建立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从而形成职业,产业,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政府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对策和建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双方不对等的合作关系,降低合作风险,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合作的稳定性.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各级政府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但是对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质性指导力度不够.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本地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全力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1.成立专门的机构政府应牵头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衡阳421002)管理教育M A NA G E M E NT��200810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各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本地区,本行业以及所属企业,院校(培训机构)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和公共管理优势,统筹当地的职业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宏观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有序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下设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培训机构)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若干专业理事会,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方做好以下相关指导服务工作:根据本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出技能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对申报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及专业提出评估意见;指导校企双方制定合作培养方案,对培养方案提出评估意见;指导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配合做好课程调整改革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工作.2.制订实施方案和细则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如经费保障,劳动准入等仍难到位.政府要制订推进本区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完备的政策法规,明确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权利,义务,地位与作用,确定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职能.如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度中,对企业要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减免税收等方式激励企业;允许企业适当提高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列入成本开支;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明确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相关优惠的政策.相关优惠政策要有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强,如企业要接受多少学生实习并支付多少合理报酬才能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接受实习学生数由什么部门来认定,支付多少报酬可以认定为是合理报酬,税收优惠一般是多少等?.教育职能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即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一边在校学习,一边为企业工作,而由所在企业为其支付全部或部分学费.3.统筹实训教学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对企业实训(实践)环境的创建,以及对实训的过程指导.政府应统筹管理各类公共实训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挖掘企业或学校可供利用的实训资源,建立覆盖一定区域范围的实训资源协作服务平台和协作服务网络,通过按需调配实训场地,设备,实训师资,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创建充足的实训环境提供服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设若干个由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区域共享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可能建在学校附近,也可以建在工业园区内,既能承担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又面向社会,企业开放,校企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差,实训工位不足的问题.如本市应加大对建设资金的投入调控机制,着重建设好以衡阳财工院为龙头的中央财政支持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克服当前在同类院校重复建设现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4.完善政府资金投入制度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财政拨款较少,办学经费不足,债务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高职院平均负债达1亿元左右,出现"发展靠贷款,工资靠收费,还贷靠再贷"的不利局面,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和发展.这对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应出台生均教学经费标准,足额拨付教学经费,从而建立以院校自身投入为主,政府专项资金为辅,政府购买技能培训成果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同时可采取征收培训税,税率为企业工资总额的1%-2%,为了鼓励企业开展培训,还可以将培训税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二是政府应将校企合作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建立校企合作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奖励企业负责人并向校企合作成果突出的院校倾斜以及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三是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政府利用高职院校教育培训资源,针对某些特殊工种,提出培训标准,培训机构按照标准和就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失业者,对培训达到标准和要求的,政府提供培训经费.5.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制度一是出台学生在企业实习安全保障规定.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技能操作型学生,在实习期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政府应出台相关安全保障制度,规定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学校与企业签订有关安全保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此外,实习期间因实习学员违反企业操作规章及在企业环境以外发生安全事故,由实习生本人承负责任.?二是建立社会性的安全保险机制,政府应当将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条例纳入工伤保险中,拓宽工伤保险的内涵覆盖范围.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理给予照顾,而且,还要要求在校实习学生参加社会保险,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可以减轻企业与学校的负担.三是实施就业准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增强劳动者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尤其需要仔细研究哪些领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研究行政调控手段的可行性和市场合理性,从而能够使政府宏观统筹与引导,企业与院校互相配合,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参考文献:1.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试论政府在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中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交流材料)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4.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丁金昌作者简介:何万能,1975年4月,男,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经济学管理,会计研究M A N A G E M E N T管理教育��200810管理观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