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2)人教版知识精讲
氧化还原反应(二)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二)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来分析锌和盐酸的反应,反应中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锌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二价,一个锌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锌单质被氧化,可表示为化合价升高,失去两个电子,被氧化,氢元素从正一价降低到零价,两个氢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氯化氢被还原,可表示为化合价降低,得到两个电子,被还原。
以上,我们用双线桥法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双线桥是分析反应前后,同一变价元素的变化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而化合价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因此,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要在线桥上标明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以及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情况等。
下面,我们用双线桥分析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反应中铁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二价,一个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铁单质被氧化,铜元素从正二价降低到零价,一个铜原子得到两个电子,硫酸铜被还原。
我们再来分析钠与氯气的反应,反应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钠元素从零价升高到正一价,两个钠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钠单质被氧化,生成了氯化钠,氯元素从零价降低到负一价,一个氯分子得到两个电子,同时氯气被还原,生成了氯化钠。
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箭头从反应物中的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的相应元素。
其次,线桥上标注化合价变化情况、电子得失情况以及被氧化或被还原等情况。
此外,电子转移的总数要相等。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请同学们思考,被氧化的元素以及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什么?反应中锰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锰元素的化合价从正四价降低到正二价,一个锰原子得到两个电子,二氧化锰被还原,氯元素的化合价从负一价升高到零价,但同时我们还发现,氯化锰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一价,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分析氯原子失电子数目必须要注意到未变价的氯元素。
1.3.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堂小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实质:
1.特征:化学反应中元素有化合价的变化。 2.实质:反应中原子间有电子的得与失或共用了电子对的偏移!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概念: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的两种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与单线桥法
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氧运动
光合作用
铁生锈
燃料燃烧
电池放电
高炉炼铁
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应用
练习2.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 式: 2KClO3 = 2KCl + 3O2↑,请用化合价升降的方法分析该氧化 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被氧化 与被还原过程?
学习应用1 判断下列各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通过分析,
在右圈中画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分解 反应
2KClO3M=nO22KCl + 3O2↑ 是 CaCO3高=温 CaO + CO2↑ 不是
置C换 复D分解
化合 反应
置换 反应
H2O
+
CaO
点燃
= Ca(OH)2
不是
C + O2 = CO2 是
二、微观探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2Na+ Cl2 = 点燃 2NaCl
Na
+11
失1个电子
2 81பைடு நூலகம்
+11
28
Cl
+17 2 8 7 得1个电子 +17
288
Na+ Cl-
化合价升、 降的实质 是原子间 电子的得 与失!
专题突破06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方程式配平-高一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

[答案]
(1)MnO2
氧化
(2)MnO2 的氧化性较强
HCl
还原性
△
2.已知: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Cl2+2HBr===Br2+2HCl
③Br2+2HI===I2+2HBr
(1)MnO2 、 Cl2 、 Br2 、 I2 的 氧 化 性 由 弱 到 强 的 顺 序 为
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
为S的情况。
H2S中-2价的S易被氧化为0价的S,而不易被氧化为+
4价的S(SO2);同样,H2SO4中+6价的S易被还原为+4价
的S(SO2),而不易被还原为0价的S。
注意事项
此规律适用于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情况下
氧化剂,则 Rx是还原剂,RO
是氧化产物。(2)R
2
x
xRO2,
1 个 Rx 失去 2 个电子,根据 R 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可得 4x6=2,x=2。
【例题4】 有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共10.0 g,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
、洗涤、烘干后得到0.466 g沉淀。试求: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以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即只能做氧化剂,
不能做还原剂。如H+、Al3+、浓硫酸中的S 、HNO3中的N等。
(2)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所
以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即只能做还原剂,
不能做氧化剂。如Fe、Cu、S2-、I-、Br-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的负、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1)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_失_去__电子,被氧__化__,发生_氧_化__反应。 (2)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_得_到__电子,被_还__原_,发生_还__原_反应。
微点拨:氧化与还原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得氧和失氧的反应,得氧物质发生氧化
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 全消毒剂,而且与 Cl2 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 物。制备 ClO2 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 +2H2O
3 . 在 Fe + H2SO4===FeSO4 + H2↑ 反 应 中 , Fe 的 化 合 价 ________,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H2SO4 中的 H 化合价 ________,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
[答案] 升高 氧化 氧化 降低 还原 还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D.反应物要么发生氧化反应,要么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C
3.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B [A 项,得到与失去标错;C 项,Zn 失去 2e-;D 项,Cu 失 去 2e-。]
[解析] 2.24 L NO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为 0.1×3 mol=0.3 mol,其电子数为 0.3NA。
[答案] (1)0.3NA(或 1.806×1023)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梳理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中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核心口诀:
“升失氧做还原剂,降得还做氧化剂”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做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做氧化剂(有氧化性)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三大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大规律
①守恒规律:三大守恒(见上)。
②强弱规律: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③优先规律: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时,加入一种氧化剂,会先与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应。
④价态规律:(1)价态归中,简记为“只靠拢,不交叉”。
称为价态归中反应。
(2)歧化反应,“中间价→高价+低价”。
4.
单线桥、双线桥的画法举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 氧化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 还原
生成的物质。 生成的物质。
3.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练习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练习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钾钠氢银正一价 , 钙镁锌钡正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 ,铁有正二、正三。 通常氧为负二价 ,莫忘单质为0价。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NO3-OH- 负一价 SO42-CO32-SO32- 负二价 铵根(NH4+) 正一价
同学们能准确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价态吗?
初高中知识衔接
CO CO2 H2C2O4 H2O2 NO NO2 NH3 HNO3 NH4NO3 HCl KClO3 ClO2 HClO Fe2O3 FeO Fe3O4 K2FeO4 CuO Cu2O MnSO4 MnO2 KMnO4 H2S Na2SO3 K2Cr2O7 Na2O2 KIO3 Na3PO4
(3)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 剂。例如Cl2、H2O2、FeCl2、SO2、H2SO3等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五、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类型
实例
还原产物
1. 常 见 的 氧 化
活泼的 非金属单质
元素处于高 价时的物质
卤素单质(X2) Cl2F2Br2
X-
O2
√D.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6.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5Na2O+16N2↑。 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 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C.反应过程中转移10个电子,则产生10个N2分子 D.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二)辅导讲义无答案)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二)辅导讲义组长审核:授课主题氧化还原反应(二)教学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比较,方程式配平。
教学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价态规律、先后规律、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教学内容一、本节知识点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 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 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某条件下,有反应:(1)2 A3+ + 3B = 2A + 3B2+(2)3D2+ + 2A = 2A3+ + 3D(3)B2+ + C = C2+ + B①判定A、B、C、D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A.A >B >C >D B.D >C >B >AC.C >B >A >D D.B >A >C >D②该条件下,反应B2+ + D = D2+ + B能进行吗?(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2溶液中通入2,首先被氧化的是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例如:练习:1、在2+、3+、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元素由游离态转为化合态,说明该元素一定被氧化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金属元素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只有氧化性4、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4→O2B、→2C、→H2D、3→H245、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B.1C.0.5D.0.256、某金属硝酸盐在受热分解时生成了金属氧化物、2和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四.单线桥法
含义:表示反应物中同种元素或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电子
转移情况。 书写步骤:
标变价 连单线
标转移电子数
2e-
0 +2
△
H2 + CuO源自单线桥不能跨过等号0 +1
Cu + H2O
练习
6e-
+3
+2 高温 0 +4
Fe2O3 + 3CO
2 Fe + 3CO2
4e-
+1 -2 通电 0
0
2H2O
第一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重点) 3、能用双线桥法及单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重点)
自学指导(6min)
自学课本P22-24,掌握以下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3、双线桥上标注什么?双线桥分别对应同种元素还是不同 元 素? 4、单线桥上标注什么?单线桥对应什么元素?
三.双线桥法
含义: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从反应物到生成物时电子 转移的结果。
书写步骤:
标价态
连双线
标得失及电子数
失去2×e-
查守恒
0 +2 △ 0 +1
H2 + CuO Cu + H2O 得到1×2e-
练习
失去3×2e-
+3
+2 高温
0
+4
Fe2O3 + 3CO
2 Fe + 3CO2
得到2×3e-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2、能够用双线桥法及单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数过程与方法1、理解电子转移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2、能够运用电子转移守恒解决简单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知识回顾】判断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①C+2H2SO4(浓)=CO2↑+2SO2↑+2H2O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③S+2H2SO4(浓)=3SO2↑+2H2O④Cl2+H2O=HCl+HClO【教学过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别1、全部氧化还原反应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全部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2、同一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归中反应:二、标注电子转移数1、电子转移守恒定律注意:由于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与电子得失的数目相统一,即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值=失去电子的数目;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值=得到电子的数目。
因此:在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总数也相等。
2、电子转移数的求算电子转移数=化合价升(降)数=练习:求算下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C+2H2SO4(浓)=CO2↑+2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归纳总结】求算电子转移数应注意的问题3、在方程式中标注电子转移数(1)双线桥法化合价升高,失2×e-,发生氧化反应例如: 2Na + Cl2 ═ 2NaCl化合价降低,得2×e-,发生还原反应方法: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将有变化的元素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用箭号连接③注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得失数目及被氧化(被还原)④检查电子数是否遵循电子转移守恒定律练习:2KMnO4 == K2MnO4 + MnO2+O2↑(2)单线桥法只用一个线桥,由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在线桥上标注电子转移的总数。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精讲精练

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考点精讲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项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表示的是同一元素在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表示的是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之间电子转移的结果含义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反映的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关系基本步骤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一元素;③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写成“a×be-”形式,a代表原子个数,b代表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个数);④将转移电子数标在线上①标出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②在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之间画一个箭头,箭头出发是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③求出电子转移的总数;④将转移电子总数标在线上举例(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的和。
(2)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转移的电子数与其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化规律(1)5NH4NO32HNO3+4N2↑+9H2O(2)2KClO3+6HCl(浓)KCl+3Cl2↑+3H2O(3)H2S+H2SO4(浓)S↓+SO2↑+2H2O3.电子守恒规律(1)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转移守恒),表现为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升高总数相等。
(2)应用:运用电子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步骤【典例1】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OH)3+10OH-+3Cl2===2MO n-4+6Cl-+8H2O则MO n-4中M的化合价是()A.+4B.+5C.+6 D.+7【答案】C【解析】由电荷守恒得n=10×1-6×12=2,方法1:根据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其所带电荷数计算M化合价,MO2-4中O元素化合价为-2,则M化合价=-2-(-2)×4=+6;方法2:设M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3×2×[0-(-1)]=2(x-3),x=+6。
人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讲解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06讲氧化还原反应(精讲)【考情分析】本讲内容在高考的考查方向主要有两个:①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新课标卷近五年共计考查1次,其他的地区的高考试卷对本部分考查较多。
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新课标卷近五年共计考查6次。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以填空题为主,试题难度偏大。
【核心素养分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有关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和配平的思维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
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知能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示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律总结:分析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u +2、Fe +2、S -2;K 2FeO 4:F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HCN :C +2、N -3;CuH :Cu +1、H -1;FeO n -4:Fe +8-n;Si 3N 4:Si +4、N -3。
概括为“氧、氧、得、降、还、还、还”。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请分别用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表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双线桥法注意事项a .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注】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2.氧化性还原性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金属活动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若含有多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强的物质优先参与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要点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人教版)

三一文库()/高一〔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人教版)〕一、概念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最高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最低价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最高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最低价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同步练习题】1.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SO42-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molSO42-,可脱去2molCl2答案:B点拨:该反应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S2O32-,H2O参与反应,但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选B。
2.(2011#河南开封高三一模)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________+6H+===3R2↑+3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ⅤA族元素B.R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C.上式中缺项所填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R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应中只能被还原答案:B点拨:RO3-中R为+5价,周期表中ⅤA、ⅦA元素均可形成RO3-离子,A错误;据元素守恒,反应中只有R、H、O三种元素,则缺项一定为R-,且配平方程式为RO3-+5R-+6H+===3R2↑+3H2O,据此可得R为ⅦA元素,B正确;R-中R处于最低价态,只能作还原剂,C错误;RO3-中R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在反应中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D项错。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 >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
-1
0
+5
失去5×e-
得到6e-
×
+5
-1 -1 0
KClO3 + 6HCl = KCl+3Cl2 ↑ + 3H2O
-1
0
+5
失去6×e-
(3)应用: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
3.歧化规律
(1)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原子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原子化合价降低。
(5)查守恒: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个数是否守恒,配平后,把单线 改成等号,标注反应条件。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方法
(1)正向配平法: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一 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3
NH3 +
5×4
催化剂 +2
O2 ———— NO +
2×2 ×5
(1)补项原则:
条件 酸性条件 碱性条件
(2)组合方式:
补项原则
缺H或多O补H+,少O补H2O 缺H或多O补H2O,少O补OH-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反应物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2)人教版知识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2)二. 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运用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3. 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
三.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运用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四. 知识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氧化与还原: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称为氧化;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变化称为还原。
(2)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称为还原剂。
(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氧化剂-反应物-还原剂电子的接受体电子的给予体↓具有↓具有氧化性-表现性质-还原性↓价降↓价升被还原-变化过程-被氧化↓发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生成↓生成还原产物-生成物-氧化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得总数与降低的总数相等。
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3)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5)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得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得优先发生反应。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3.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典型例题】[例1] 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C.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D.Cu2+比Fe2+氧化性强,Fe比Cu还原性强分析:氧化剂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不要误认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C错。
所有的金属单质都不能再得电子了,只有还原性。
A正确。
而非金属单质除了负价外,还会有正价,如:S元素有-2价、还有+4、+6价。
B错。
金属阳离子大体上其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和金属活动性越弱。
D正确。
答案:A、D.点评:由广义氧化还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
[例2] 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Na2SO4)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24个XO(OH)2+离子,需要用含60个SO32-离子得溶液,那么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分析:亚硫酸钠作还原剂时,只能由SO32-转化为SO42-,每个SO32-应失去2个电子,60个SO32-就会失去120个电子,而对于24个XO(OH)2+离子来说,正好应得120个电子,因此设每个XO(OH)2+离子在反应中应得n个电子,24n=60×2,得n=5由于X元素在XO(OH)2+中显示+5价,所以当每个离子得5个电子而降低5价时,应使X 元素得最终价态为0价。
点评:类似确定元素得化合价、确定物质得化学式等问题,应抓住但是电子相等得守恒律。
【模拟试题】1. 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是()A. MnO4-B. NO3-C. Cl-D. Fe3+2. 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 还原剂C.氧化剂D. 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3. 盐酸的性质是()A. 有酸性,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B. 有酸性和氧化性,没有还原性C. 有酸性的还原性,没有氧化性D. 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没有酸性4.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2CO②C+H2O=CO+H2③CO+H2O=CO2+H2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 、CO、H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 CO >C > HB. C >CO > H2C. C >H2 >COD. CO >H2 >C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阴离子B. 化合反应不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 复分解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6. 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垦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 N2B. N2O3C. NH3D. NO2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氧酸能起氧化作用,无氧酸则不能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 由X变为X2+的化学反应失氧化反应8. 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③H2O2+Cl2=2HCl+O2↑过氧化氢所起的作用是()A. 起相同的作用B. 起不同的作用C. 只起氧化剂作用D. 只起还原剂的作用9.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n的值是()A. 1B.2C. 3D. 410.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的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物质是氧化产物,物质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为。
11.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1)反应中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用短线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3)反应产物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之比为。
【试题答案】1. C2. C3.DC4. B5.A6. AC7. CD8. B9.B10. K2Cr2O7、HCl、Cl、Cr、Cl2 、CrCl3、611. (1)S、IO3-(2)10e-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3)322∶127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族元素一人教版必修加选修一、氧族元素 O、S、Se、Te、Po问题:1.指出氧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是怎样变化的?2.用R表示氧族元素,则氧族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_H2R_,电子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H2RO4__。
3.推测氧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变化规律是什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是什么?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4.根据上述推测,看书P122表6-1,证实你的结论,并回答:(1)从上到下,氧族元素单质熔点、密度变化规律。
(2)在氧族单质中,跟氢气化合最为容易的是_O2_,不能跟氢气直接化合的是_Te_,非导体的是_O2、S_,半导体是__Se__,_Te_虽然在分类上属于非金属,但能够导电,属于导体。
(3)氧族元素与同周期卤素相比,非金属性__小于__,这是因为__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氧族半径大,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力减弱__。
如:非金属性S__<__Cl,举三例说明。
①与H2化合的难易②氢化物的稳定性③与Fe、Cu反应产物价态④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5.①已知H2O呈中性,H2S呈弱酸性。
试结合氢卤酸的酸性变化规律推测H2Se水溶液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O>S>Se∴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2O<H2S<H2Se②推测H2S、H2Se、H2Te的还原性强弱。
H2S<H2Se<H2Te1.原子结构:相同点:价电子数6……化学性质相似,能得2,具氧化性。
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递减,结合电子能力递减,氧化性递减。
2.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的比较思考:如何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1)化学性质:相同点:A 都是非金属元素族。
B 具有非金属的通性。
①能与H2化合――气态氢化物Cl2 + H2= 2 HClO2 + 2 H2= 2 H2OS + H2= H2S②能与金属反应――无氧酸盐2 Na + Cl2 = 2 NaCl2 Na + O2 = Na2O2Fe+S = FeSS + 2 Cu = Cu2S③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Cl――HClO4S――H2SO4不同点:①与同一金属反应,卤族 > 氧族②气态氢化物生成的难易及稳定性,卤族> 氧族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卤族> 氧族④卤族能从氧族化合物中置换出单质:Cl2 + H2S = S↓+2 HCl二、臭氧1.物理性质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ρ>ρ(空气),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极不稳定s、l,炸)2.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注:与同位素区别Ⅰ范围:单质间互称――同素异形体原子间互称――同位素Ⅱ性质:同素异形体不同;同位素相似问题:(1)试举几例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白磷、红磷(H2O和D2O呢)(2)硫蒸气中含有S2、S4、S6、S8等多种成分,若已分离出相同状态下等质量的S2和S4两种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时,得到的二氧化硫气体( C )A 前者多B 后者多C 相等D 无法确定3.化学性质①极强的氧化性Ag、Hg等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但可以被臭氧氧化;O3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O3 + 2 KI + H2O = I2 + 2 KOH + O2②不稳定性:2 O3=3O2(升温分解加快)③用途:漂白、消毒思考:① 臭氧做漂白剂、消毒剂的原理是什么?它与氯水相比有何优点?原理:强氧化性;作用后变O 2无污染② O 2与O 3相混合后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4.实验室制法:3O 2 2 O 3臭氧的利弊空气中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