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5.4第二课时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1)
1.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O2 4[H]
酶 还 原 能
2C3
固定
CO2
可见光
色素分子
ATP 酶 ADP+Pi
多种酶 C5 (C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基粒片层结构薄膜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中
光、色素、酶、水、ADP Pi [H]、ATP、酶、 CO2 、C5 色素、 [H]、ATP、 水的光解 ATP的生成 ATP的生成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条件 停止光照 CO2供应不变 光照不变 停止CO 停止CO2供应 光照不变 CO2供应不变 O)运输受阻 (CH2O)运输受阻 C3
增加 减少 增加
C5
下降 增加 减少
[H]和ATP
O)合成 (CH2O)合成 量
减少或没有 减少或没有 减少
减少或没有 增加 增加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O2 H2O (CH2O) H ) O CO2
光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 暗反应
有光才能反应 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 有光、 有光、无光都能反应
光反应
H2O
水在光下分解
条件: O2 • 条件: 光、酶、色素 场所: 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例: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温室大棚),增加光照时间 的浓度(温室大棚), ),增加光照时间 适当提高 和光照强度,农作物间距合理,选择适当的光源等。 和光照强度,农作物间距合理,选择适当的光源等。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件(共28张PPT)
3.光合作用分为几个阶段呢 ?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 暗反应阶段。
光合色素: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光合色素位于哪里?
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类囊体薄膜上
1961年诺贝 尔化学奖得主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 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 14CO2做实验研究这一问题(10 年追踪)。最终探明CO2中的碳 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 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 叫同位素标记法。
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CO2呢? 7.1939年 鲁宾、卡门(美国)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C18O2
O2 CO2
18O2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思考:我们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什么结构?
2.叶绿体的结构是什么呢?
动手:大家在学案上画出叶绿体。
呼吸作用
•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 生成ATP的过程。
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 循环。
必修一教材P103
[]
三、课堂小结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们对植物光合作
用的研究,使人们一步一步地认识到植物光合作 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
比较光、暗反应阶段。
场所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联系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
光照下的 小球藻悬液
5.4.2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知识回顾
绿 叶 中 的 色 素
类胡萝卜素
(约占1/4, 主要吸收蓝紫光)胡萝卜素 叶黄素Fra bibliotek叶绿素
(约占3/4,主要 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叶绿素a 叶绿素b
(橙黄色)
(黄色) (蓝绿色) (黄绿色)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
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
O2
光合作用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可用有机物生成量、O2产生量或CO2吸收量表示。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CO2的浓度 H2O
原料
温度:影响酶活性
光:影响能量供应 (光照强度、光质、光照时间)
矿质元素:(如:Mg 合成叶绿素)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的应用
P105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可作为光合强度的指标, 氧气量会改变叶片的密度。
抽气 叶片含有空气,上浮
叶片 下沉;
光合作用 产生O2充满细胞间隙,叶片 上浮 。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的应用
P105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取材
0.6cm
2. 排出细胞间隙中的气体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探索历程(部分实验) P102
1. 19世纪末: CO2
O2 + H2O
✘ 甲醛 缩合 (CH2O)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
光合作用转化为糖。
光能
2. 1937年,希尔: H2O 离体叶绿体 O2 水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为希尔反应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2(人教版必修1)
实践生活中应用措施
• • • • • • • (1)增加光照强度 如:阴雨天温室灯光照射 (2)提高 CO2浓度 如: 多施农家肥; 增加通风 (3)白天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速率 夜晚降低温度,降低呼吸速率 (4)适时 适量的施肥 浇水
• 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 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随着此因素的不断加强, 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 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要想 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 因子的方法。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目标: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学习重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影响
CO2+H2 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
1、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 2、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3、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2的量
6:00 A 放出 CO2 的量 B C
4、 、AB CD 段: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1 段: 植物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CO2最多。 大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表示放出的CO2多于吸收的CO2,即呼吸作用 2、BC段: 大于光合作用。 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增强,气孔关闭,CO2供 5、 、C DE 段: 3 点: 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 应不足,而影响暗反应的速率。在 E点出现最 严重的“午休”现象。
积极思维
• 观察以下图示,根据气体进出细胞的情况,说明植 物接受光照的情况及含义,并试着在最后图中找出 前4个图对应的点。
图1
图2
图3
C
人教版教学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目标:组卷人:郭相芬审核人:陈廷刚2009 12.17(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如何提取色素教学难点(1)如何提取色素(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教学过程: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转化。
追根溯源,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用什么捕获光能?在哪里捕获?阅读课本P97思考“本节聚焦”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2.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3.叶绿体的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捕获光能的色素: 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本实验选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中色素不只一种,利用它们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___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_____,反之则___。
实验选材:见课本P98方法步骤:见课本P98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取绿叶、研磨、过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实验结果注意事项:1.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2.毛细吸管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线,多画一两次。
思考:1.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2.为什么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观察与记录:滤纸条上颜色从上至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这些色素对光的吸收有差别。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因此,植物对_____________光吸收最好。
因为叶绿素对_______吸收最少,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优质课件(共37张PPT)
只有当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时,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考点整合
1.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1)色素的含量:影响光反应。 (2)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
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1)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 (2)CO2浓度:影响暗反应。 (3)温度:影响酶活性。 (4)必需元素供应:如Mg是合成叶绿素的元素。 (5)水: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A.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 d
B.b→c段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ADP含量增加 D.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
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表示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 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其他条件
必需元素供应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 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 物渗透失水而萎蔫。
应用: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 提高农作物产量。
水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导致 叶片气孔关闭,限制CO2进入叶片,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CO2
ATP
CO2
葡萄糖 葡萄糖
5、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对农作物增产有利( D )
A、昼夜恒温25℃
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
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15℃
6、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 光照强度的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 0.03%)。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
知识拓展
条件
高中生物 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
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学好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对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的学习学生会有些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七、教学策略1.对多个实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有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学习这些探究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过程。
有些实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就有所接触,对于这些探究实验的学习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通过对反应式中元素的来源和去向的探究把学生引入鲁宾、卡门实验和卡尔文实验的学习,这两个实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教师先讲授实验过程,再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体验、感受科学家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
2.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做了适当的调整在讲授探究氧气来源的实验时穿插介绍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内容;在讲授探究碳元素的转移途径的实验时穿插介绍暗反应的内容,这样处理不仅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于学生把握它们的联系;还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原理: ①绿叶中的色素不溶于水,易溶
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丙酮、 (提取色素:无水乙醇) 可用95% 石油醚等。 乙醇+无 ②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 水碳酸钠 溶于层析液中(由石油醚,丙酮, 代替(作 苯构成),且溶解度不同,在滤纸 用?) 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 速度快)93号汽油可代替 (分离色素:层析液)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正常苗
白化苗
正常幼苗能进行光合 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 作用制造有机养料。 用,无法制造有机养料。 光合作用需要色素去捕获光能。
• 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不是绿色的?
• 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颜色不 同呢?
1、捕获光能的色素
(一)、实验: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
3.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成弧形色素
带。
4.为什么滤液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画线细、直是为了 防止色素带之间出现重叠。
5.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提示: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使滤液 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 失败。
铅笔 画_____________ 一条细的横线 角一端1 cm处用_____
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
画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_____ 一两 次
分离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 试管中,装置如图所示
滤液细线 层析液
★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滤液细线
吸收 传递 光能
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哪里呢? 探究二 :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生物21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⑵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法。
六、教具准备课件、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七、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
八、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结合教材p97图讨论: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用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要靠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那么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p97——98的实验。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上课用
2.叶绿体的结构
•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 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细 胞中的分布情况。
•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 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 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 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基粒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CO2还是H2O?
7、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C02
1802
C18O2
02
第
一
组
H2180
第 二 H20 组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
8、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美国) 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光合作用,然后追 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CO2在光合作用中转 化成有机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卡尔文循环。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探究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光强
原理:
叶片含有空气,上浮 抽气 黑暗
光合作用
叶片下沉 O2
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
自变量: 光照的强、中、弱
因变量: 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数量
相同数量叶片上浮所用时间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分析 CO2、 水、 光(光强、光质)、 矿质元素、温度、
光合作用发现小结:
1664年, 1771年, 1864年, 1880年, 20世纪30年 20世纪40年
比利时海 英国普利 德国萨克 美国恩格 代,美国鲁 代,卡尔文
尔蒙特 斯特利 斯
尔曼
宾与卡门
高一生物教案-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过程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
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目标:1.过多媒体投影,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分步展示,运用化学知识理解物质和能量变化,理顺所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综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过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联系等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过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科研成果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生理过程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与条件、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生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生物的知识层次有差别,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学生很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知识、图片、动画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探究。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光解 1.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吸收的光能,用于_______ ATP 形成ATP 和____________; 形成的________ 和__________ [H] 提供给暗反应。
CO2 和_______ H2O 转变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______ 光能 转变成_______, 化学能 贮藏在有 为有机物,把_______ 机物中。 暗反应 中形成 3.在光合作用中,葡萄糖是在________ 光反应 的,氧气是在_________ 中形成的,ATP是在 光反应 暗反应 固定的。 _______中形成的,CO2是在_______
•包括两个阶段: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1.光反应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 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2.暗反应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 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类囊体膜
H2O
酶
[H]
(1).光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Pi +ADP ATP 条件 :光、色素、 酶 光能 [H] + O2 水的光解:H2O (还原剂) 物质变化: 酶 ATP的合成: ADP+Pi +能量(光能) ATP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 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自养生物
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 制造有机物。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
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光能、化学能)
化能合成作用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 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 光合作用的场所
1939
20世纪40代
鲁宾
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卡尔文
什么是光 合作用呢?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类囊体膜
H2O
酶
[H] Pi +ADP ATP
三碳化合物 2C3
基质
CO2 五碳化合物 C5
CO2的 多种酶 固定
C3 的 还原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2).暗反应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多种酶、 [H] 、ATP
CO2的固定: CO2+C5
酶
2C3
物质变化:
(CH2O) ADP+Pi 糖类 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880,恩格尔曼实验
水绵和好氧 细菌的装片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结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 作用的场所。
讨论:此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分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水绵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水绵具有细而长的叶绿体,便于观察
2、他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的?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 应用
张雅娟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海尔蒙特实验
图A 干燥土壤 90.8kg 小柳树 2.3kg
图B 只用雨水浇灌
图D 五年后柳树长大 土壤烘干后称重
图C
实验前 土壤干重 柳 树 90.8kg 2.3kg
实验后 90.7kg 76.7kg
变化 -0.1kg +74.4kg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光能 叶绿体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叶绿体处于不同的条件下,C3 、C5 、 [H] 、ATP以及 (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条件 停止光照 CO2供应不变 提供光照 CO2供应不变 C3 增加 减少 减少 C5 下降 增加 增加 [H]和ATP 减少或没有 增加 增加 (CH2O)合成 量 减少或没有 增加 减少或没有
c—d: 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 CO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 闭,抑制光合作用。
③温度
CO2 吸 收 或 释 放 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t
④矿质营养
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
P: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维持叶 绿体正常结构和功能 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4、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 2O 光 A B F CO2 G J I
C
D
E+Pi
H
色素 水 的分解。 O2 ①图中A是______,B 是_______, 它来自于______ [H] ,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 ②图中C是_______ 基质 部位,用 用作还原剂,还原 于_________ 。 C3 色素吸收 ATP,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 ③图中D是____ ______ 的光能 C3化合物 糖类 ④图中G________,F 是_____________ C5化合物 是__________,J 光反应 , H为I提供__________ [H]和ATP ⑤图中的H表示_______
代谢类型 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 物质变化 无机物 有机物
细胞呼吸
分解作用(或异化作用) 有机物 无机物
能量变化
实质 场所 条件
光能→化学能(储能)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叶绿体 只在光下进行
化学能→ATP、热能(放能)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供细胞利用 活细胞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联 系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1
总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12C3H4O3)
12C H O +6H O+618O 6 12 6 2 2
→612CO2+12H218O+能量
三碳化合物(12C3)
612CO2+12H218O →12C6H12O6+6H2O+618O2
2
反应过程 需氧呼吸 C6H12O6 【H】
能量(少)
光合作用
丙酮酸 光
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 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 稳定 促进生物进化 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来看,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 量代谢
第二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①光照强度
A A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CO2 吸 收
C
暗反应
光反应
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光反应阶段
进行部 位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变 化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中 叶绿体基质中 光、色素和酶 水的光解2H2O→4[H]+O2 合成ATP ADP+Pi
酶 → ATP 光能
光
ATP、 [H] 、多种酶
酶 酶
CO2的固定CO2+C5 →2C3 三碳的还原2C3 → → C6H12O
光照不变 停止CO2供应
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光照不变 CO2供应不变 (CH2O)运输受阻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总结:
1、无论在什么条件下,C3和C5的含量变化都相 反,因为一个是反应物,另一个是生成物。 2、当CO2的供应不变时,C5的含量变化与 (CH2O)合成量的变化相同; 当CO2的供应改变时,C5的含量变化与 (CH2O)合成量的变化相反; 且随着CO2供应的增加(CH2O)合成量增加, 随着CO2供应的减少(CH2O)合成量减少,因 为CO2是合成(CH2O)的原料。
2. 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 实验及现象:
思考: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有什么缺陷?
没有考虑到光的作用;没有明确植物所更新的空气成分。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小白鼠 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
重复普里斯特利的实验500多次
现象:植物
只有绿叶在光 照下,才能更 新污浊的空气 (释放气体)。
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 轮作 )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 合理密植:间种、套种 )
1、光照强度、光质 2、CO2浓度
光能利用率
光合作用效率
3、温度 4、矿质元素( 合理施肥) 5、水( 合理灌溉)
化能合成作用
自养生物 光能自养生物
以光为能源,以CO2和H2O(无机物)为原料合成 糖类(有机物),糖类中储存着由光能转换来的能量。 例如绿色植物。
H2O
O2
2C3
O2
(C3H4O3)
CO2
NADPH
类囊体
丙酮酸
能量 (多)
ATP ADP+PiLeabharlann C5(C3H4O3)
(C· H2O) 三碳糖
【H】 能量 CO2 (少) H2O
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和热能 (有机物) (ATP)
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ATP) (有机物)
3
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14 CO2
14 (CH2 O)
糖类等有机物
又称为碳(C) 水 (H2O)化合物, 故用简 写(CH2O) 表示糖类等有机物。
光合作用探索历程
年代 1771 1779 1845 1864 1880
科学家
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R.梅耶 萨克斯 恩格尔曼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 新空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 了化学能储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