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初中科学光合作用教案5篇
![初中科学光合作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42c8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7.png)
初中科学光合作用教案5篇最新学校科学光合作用教案5篇光合作用可用来解释奥克利定律,即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成正比。
光合作用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光合速率。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学校科学光合作用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学校科学光合作用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熟悉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试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育不断探究新学问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试验。
学习方法:观看争论法,试验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情景质疑: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二、问题探究与合作沟通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闻名试验。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试验是否总能胜利?此试验胜利的条件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试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试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同学先争论试验材料,试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沟通对比。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试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消失这种现象?(小组争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尝试应用:为爱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ecb5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a.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生物学教材的高中阶段,主要涵盖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生物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农田中的植物是如何生长壮大的?它们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生物化学反应?2. 知识讲解:(1)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通过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3)阐述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合理施肥、灌溉等措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光合作用能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调整光照、温度等因素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4. 随堂练习: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光合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5. 板书设计:光合作用原理及其应用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光能分解水,氧气和[H]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和[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应用:农业生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环境保护: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六、作业设计答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db5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5.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2. 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了解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4. 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2. 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 光合作用原理:a. 光反应:介绍光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b. 暗反应:介绍暗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c.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通过图示讲解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4.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介绍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 光合作用的应用:a. 农业生产: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b. 环境保护:光合作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6.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8.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化学方程式。
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
b. 简述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c. 论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d.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a.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40b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8.png)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一、引言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并且是维持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本教案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二、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1. 光反应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阶段,其过程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光能的吸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特别是蓝光和红光。
光能被吸收后,进入光合色素分子的反应中心。
-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色素分子的反应中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电子的跃迁,产生高能态的电子和氧化还原酶。
- 流动电子传递:高能态的电子通过一系列酶的媒介,按照电子传递链的顺序依次流动。
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用来推动H+的积累。
- 光化学位的转化:H+的积累使得反应中心内部H+浓度升高,从而形成化学位。
2. 暗反应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其过程主要包括将光化学位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暗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CO2固定:通过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已经形成的化学位结合,产生丙酮酸。
- 丙酮酸转化:丙酮酸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葡萄糖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其它代谢途径转化为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生产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农业生产离不开光合作用。
通过加强光照、调节二氧化碳浓度和供给充足的水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能源生产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质,包括木质纤维和生物柴油。
利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生产生物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3. 生态环境改善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7f57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9.png)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作用,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将其原理应用于教学设计的方式。
一、光合作用原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一种细胞呼吸的反应。
它是靠叶绿素等色素的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的。
2.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吸收,光合色素分子被激发后,释放出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逐步转移,产生ATP和NADPH。
3.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内膜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光合电子传递链激发,产生了足够的电子能量,将ADP和NADP+还原成ATP和NADPH。
4.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和H2O经过多道酶促反应,最终合成葡萄糖和氧气。
这些有机分子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二、光合作用应用教学设计1.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叶绿素的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动画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光合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3. 进行实地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或者田野,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影响。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作用。
4. 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光合作用相关的研究项目,比如设计光合作用模型或者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学习、讨论,更深入地了解光合作用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其对自然生态和植物生长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光合作用不仅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愿通过本文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合作用原理。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c771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4.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一、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一些藻类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一整个化学过程主要源自于植物中的叶绿体和叶片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过程之一,它实现了地球上有机物质和氧气的循环再生。
二、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碳反应阶段和能量转化阶段。
1.光反应阶段: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此过程中,叶绿素等色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并将这些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碳反应阶段:在碳反应阶段,二氧化碳被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并且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
3.能量转化阶段:在能量转化阶段,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实现的。
三、光合作用过程1.叶绿体的分布:叶绿体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利用光能的有机小器官,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片和茎部。
2.光合分子的形成:当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叶绿体时,它们会在光合色素和酶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淀粉等有机分子。
3.营养物质的转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仅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还通过气孔释放氧气。
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五、光合作用的应用光合作用在农业、林业、生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农业: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加粮食和蔬菜的产量。
例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2.林业:在林业方面,通过选择适当的树种和种植密度,以及合理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林地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f29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 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以下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叶绿素吸收光能: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叶绿素是吸收光能的关键分子,它能够吸收蓝光和红光波长的光线。
•光合反应:光合作用包含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膜系统中,包括光能的捕获、水的光解和电子传递等过程。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产生氧气: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通过光解水产生氧气,这是大气中氧气的来源之一。
2. 应用光合作用在生物学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光合作用的应用:•食物生产: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来源。
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管理光照和施肥等方式,优化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能源利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发酵或燃烧等方式获取能量。
植物的生物质可以制备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等,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环境净化:光合作用中的氧气释放对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药物开发: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许多天然植物产物被发现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3. 实践活动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可以进行以下实践活动:•实验一:观察光合作用对氧气的影响–材料:水族箱、水蕨植物、水、氧气计–步骤:1.在水族箱中放入水蕨植物,并充满水。
2.在水箱周围放置氧气计,记录初始氧气浓度。
3.保持灯光照明,观察水蕨植物对氧气含量的影响。
4.记录一段时间后的氧气浓度变化。
•实验二:光合作用速率的测量–材料:水蕨植物、试剂、比色皿、光密度计–步骤:1.将水蕨植物放置在黑暗中预处理一段时间。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ff63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4.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o掌握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有机物的合成和氧气的释放。
o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o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意愿。
o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光源、光合作用模拟实验装置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动画演示等。
•相关光合作用的案例资料,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的生态意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叶片的绿色和生长过程,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o介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包括光的吸收、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o讲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原和三碳化合物的再生。
o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有机物的合成和氧气的释放。
2.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o介绍光合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圈能量流动中的重要作用。
o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1.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o学生分组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观察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o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2.光合作用模拟实验o利用光合作用模拟实验装置,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13fc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9.png)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关于光合作用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难点)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二)能力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重点)3、情感目标: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绿体。
你知道光合作用是在植物体的哪个器官中进行的呢?回答:叶提出问题: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纤纤小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无论是参在大树,还是纤纤小草,一般都具有叶,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二、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讲述]: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并认识叶片的结构。
[实验]:叶片的结构。
[步骤]:(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认识叶片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其功能。
4人一小组进行实验,先制作并观察徒手切片,然后再观察叶片结构的永久切片,对照书P36的“叶片立体结构模式图”认识叶片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1)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2)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3)气孔的开关受什么控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1)叶片正面颜色深,栅栏层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2)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较多;上表皮靠近栅栏层,下表皮靠近海绵层。
(3)气孔的开关受保卫细胞控制。
[小结]:叶片的结构表皮——保护作用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内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491b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2.png)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认同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会分析相关的实验装置。
3.社会责任: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指导生产实践。
二、教学过程:通过对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回顾,让学生尝试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定义,并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CO2+H2O(CH2O)+O2。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的思考讨论活动进行分析:针对希尔反应,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的材料条件、处理措施及结果;针对鲁宾和卡门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进一步提问“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可得出什么结论?”与希尔反应相呼应,让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殊途同归;在了解了希尔反应的基础上,提出“叶绿体在光照下,除了有H2O分解为O2和NADPH,还有哪些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引出阿尔农实验,说明叶绿体可以合成ATP。
3.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时间及科学家观点或实验过程发现或实验结论实验特点19世纪末到1928年在光合作用中,CO2中的C和O被分开,O2被释放,C和H2O结合成甲醛,甲醛分子缩合成糖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1937年希尔(英国)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铁盐或其他氧化剂O2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O2悬浮液中有H2O,无CO21941年鲁宾、卡门(美国)向植物提供H218O、CO2→释放18O2H2O、C18O2→释放O2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相互对照。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1f80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3.png)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还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因此,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并掌握其应用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设计教学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是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通过光能驱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光能吸收: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吸收蓝光和红光。
这些光能被传递到反应中心,激发电子进入激发态。
2. 光合色素反应:光激发的电子在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链中依次流动,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其中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相互作用。
这些反应最终导致电子从水分子中释放出来,并生成氧气。
3. 光化学反应:反应中心中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流动,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能量用于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如葡萄糖),以及产生其他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4. 光合产物输出: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被输出到植物体内其他组织,并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二、教学设计1. 实验教学:通过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原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和观察,例如通过酚酞试剂的变色反应观察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
通过播放动画、实验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完成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项目。
可以是制作海报、设计PPT或展示板等形式,让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增强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堂讲授: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f7a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c.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七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生物学意义以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2. 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
3. 了解光合作用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其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生物学意义以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合作用演示装置、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绿叶、酒精、碘液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光合作用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光合作用的定义: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3. 例题讲解:例题1: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
例题2: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
4. 随堂练习: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练习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5.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定义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4. 光合作用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1:简述光合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转换过程,为生物圈提供了能量来源,同时促进了碳循环。
作业2:列举三种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答案: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控制温度、施用农家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8e0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2.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2.掌握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2.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等。
三、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深入理解。
2.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呈现知识点。
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通过问题引入,如“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进行自养的吗?”2.激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Step 2: 光合作用的原理(20分钟)1.讲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和反应过程。
2.介绍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3.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
Step 3: 光合作用的应用(20分钟)1.讲解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和人类食物生产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索光合作用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Step 4: 实验观察(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光合作用的特点和规律。
Step 5: 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提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光合作用教案(集锦10篇)
![光合作用教案(集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cfe9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7.png)
光合作用教案(集锦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光合作用教案(集锦10篇)光合作用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力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光合作用反应式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独立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2、认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意识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概念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探究活动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探究活动器材课时安排二课时过程一课时导言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1baf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a.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2. 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光合作用反应过程:讲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2)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析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随堂练习:(1)设计光合作用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2. 光合作用反应过程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3.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2)解释光合作用反应过程。
(3)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422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5.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过程,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这个过程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其中最主要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色素分子中,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光能被转换为化学能,并将电子传递给光合酶。
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进一步参与到暗反应中。
2.暗反应在暗反应中,光合酶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暗反应依赖于暗能量ATP和还原能量NADPH,这两种能量分子在光化学反应中生成。
二、光合作用的应用1.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农业生产的提高光合作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过程。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优化光合作用的条件,如合理选择种植的作物品种、施肥、灌溉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能源生产光合作用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源头。
生物质能就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形成的能源。
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或通过发酵生成生物燃料等形式提供能源。
4.环境净化与治理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排放氧气,通过植物的种植和绿化等方式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大气质量。
同时,植物通过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可以防止农田化肥的流失,减少土壤污染。
5.科学研究和教育光合作用是生物学和地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教学实验和课外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通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85602b52acfc789ebc917.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课前准备】光合作用过程的flash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绿体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分布着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那么,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将会转移到何处?这些酶催化了哪些生化反应?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二、师生互动(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经了300多年,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和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同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幻灯片显示问题: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实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功?他是否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更新的是什么?为什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到哪里去了呢?萨克斯实验证明了什么?(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让学生读课本103页的光合作用图解,播放光合作用的flash ,师生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CO 2+H 2O ——光——→ (CH 2O )+O 2A 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发挥了两方面的用途。
物质变化:H 2O 变成了 ﹝H ﹞和O 2ADP 和Pi 变成了ATP能量变化:光能转化成A TP 中的化学能场所:类囊体的薄膜。
光反应生成了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H ﹞和ATP ,这两种物质被转移到叶绿体基中去,继续参与暗反应。
B 暗反应阶段:物质变化:CO 2的固定C 3的还原能量变化:A TP 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糖类中化学能场所: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f73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9.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生物学》第五章第三节“光合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生长的,进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例题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分析反应式中的物质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反应式计算光合作用的产物,巩固所学知识。
6. 重点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7. 教学难点突破:通过模型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应用。
8.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光合作用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2. 光合作用反应式3. 光合作用的过程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79b8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五章“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的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原理”,详细内容包括: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表达式;2.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3.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4.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影响因素,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表达式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挂图;2. 学具:实验报告单、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照片,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2. 新课导入: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表达式,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过程;4. 例题讲解: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讲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5. 随堂练习: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填写并讨论;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定义、表达式;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及表达式;(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部分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如光合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22b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5.png)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因此,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份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2.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掌握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其意义。
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介绍(20分钟)1.引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简要原理。
3.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步: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释(3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生物角度、化学角度、能量转化角度等)来讨论光合作用的原理。
2.每个小组被要求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就其中的关键观点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复盘。
第三步:实验展示(3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A.将叶子放入酒精中,去除叶绿素。
B.将去色的叶子置于将底部封严的试管中。
C.将试管置于阳光下的30分钟。
D.观察实验结果,并按照实验现象,分析其根源。
2.教师导引学生思考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的结论。
第四步:生态系统中的光合作用(30分钟)1.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2.通过对一些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例如CO2减少、氧气释放、食物链的存在等。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帮助保护环境。
第五步:应用实例展示(30分钟)1.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案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和能源生产等。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进一步利用光合作用来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第六步:总结与评估(20分钟)1.学生回答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以评估他们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
3.掌握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4.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重点提醒]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
【基础梳理】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的薄膜。
(2)过程:色素吸收光能,一方面将水分解为______和________,另一方面,在酶的催化下,促成ADP和______生成______。
2.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
(2)过程:①二氧化碳和____结合形成两分子______,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
②在酶的催化下,______接受______释放的能量并且被______还原,形成______和______。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空气中________浓度,土壤中________多少,光照______与________,光的成分及________高低等。
2.光合作用的应用: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________温度,晚上适当________温度。
四、化能合成作用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出的________来制造__________,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________生物。
【基础自测】1.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可以检测是否有()A.葡萄糖的生成B.淀粉的生成C.O2的释放D.CO2的吸收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C.H2O中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3.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可以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
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A.O2B.CO2C.CH4D.H2 4.在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作用是()A.将叶片中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5.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很多。
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A.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B.五碳化合物的含量C.氮气的含量D.二氧化碳的含量探究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中ATP、还原性氢(NADPH)、C3、C5、C6H12O6的含量如何变化,当二氧化碳含量由不足突然升高时,这些物质怎样变化?4.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标明各元素的去向。
【典例1】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B.叶绿体膜由双层膜组成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探究点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原理的实践应用1.如何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2.如图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结合该图试着分析下列内容:(1)说出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各线段代表的生物学意义OA段:____________;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BD 段:_________________;DE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光照强度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有那些,试着画出相应曲线?4.试着分析下列生产实例所利用的光合作用原理。
(1)间作套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冬暖大棚白天温度适当提高,晚上适当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农作物管理要求“正其行,通其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合理灌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
若其它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甲多于乙B.甲少于乙C.甲和乙相等D.无法确定[核心术语锁定]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知识网络构建][规律方法归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综合分析与计算1.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关系在不考虑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情况下,OA段代表植物呼吸速率,OD 段表示植物表观光合作用速率,OA +OD 段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它们的关系为: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的综合计算公式(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答案 基础梳理一、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 氧气二、1.(1)类囊体 (2)氧 [H] Pi ATP2.(1)基质 (2)①C 5 C 3 二氧化碳的固定 ②C 3 ATP [H] 糖类 C 5三、1.CO 2 水分 长短 强弱 温度2.提高 降低四、无机物 能量 有机物 自养基础自测1.C 2.C 3.A 4.B 5.C探究点一1.更新空气 光照 光能 化学能 淀粉 叶绿体 水 卡尔文2.光 化学 CO 2 有机物 短促 较缓慢 叶绿素和光 多种酶 类囊体 基质 2H 2O ――→光能4[H]+O 2 CO 2+C 5――→酶2C 3 活跃的化学 活跃的化学 (CH 2O)3.(1)光照突然停止――→光反应减弱⎩⎪⎨⎪⎧NADPH 减少ATP 减少――→暗反应 ⎩⎪⎨⎪⎧ C 3还原减弱C 5固定仍在进行―→⎩⎪⎨⎪⎧C 3含量上升C 5含量下降―→C 6H 12O 6合成量相对减少(2)CO 2供应由不足―→充足――→暗反应⎩⎪⎨⎪⎧ CO 2固定增强C 3还原正常进行―→⎩⎪⎨⎪⎧ C 3含量上升C 5含量下降―→⎩⎪⎨⎪⎧NaDPH ATP 含量相对减少―→C 6H 12O 6合成量相对增加。
4.典例1C[许多类囊体像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基粒的囊状结构,叫做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
叶绿体膜为双层膜,A、B对。
在暗反应中,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由于这一过程不需要光,所以称为暗反应。
二氧化碳固定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叶绿体基质。
所以C错。
] 思路导引结合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析该题。
探究点二1.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生成量或者氧气的释放量或者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
2.(1)A: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B: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C: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2)呼吸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仍比呼吸作用弱光合作用继续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3.(1)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
(3)水分、矿质元素的含量以及植物体内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都对光合作用有影响。
4.(1)利用不同植物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不一样,合理搭配,提高了光合作用的面积(2)利用了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白天大棚内温度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晚上温度降低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样可保证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最高(3)保持空气流通,增大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4)水分缺少会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典例2B[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者是在不同酶的作用下独立进行,但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ATP)和原料[H],由于甲、乙光照时间相同,光反应产物相同。
但乙暗反应时间比甲长,CO2的固定和还原充足,因此,持续光照比间歇光照(时间相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