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课堂的灵魂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

《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篇一:《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马海燕自我看《一堂课的灵魂》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上又得到了洗礼,我觉得,教师不光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讲究说话的语言艺术。
我们都会感觉到,我们的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学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做奠基。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这样才能既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把学生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记得那年我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在六年级时,他学习特积极,尤其是记忆力特别好。
但在两年之后又教他时,变成了十足的网虫,学习懒散许多,我在课堂上无意间拍了拍他的肩膀并说:“你可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呀!”就是一句不经意话改变了一个学生,那年他中招考试英语考了103分。
也许我们一个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无主题”的谈话,就能让他们享受到,获得老师关注的满足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赞美是早在人心灵的阳光,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学生,那么奇迹就会发生。
总之我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他像一个指路的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程。
篇二:《一堂课的灵魂》读后感爱因斯坦说得好:“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
”……如果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兴致勃勃中学习,并在学习中增强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舞,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把课堂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难得的精神享受,“任务”就会变成“礼物”了。
德育和智育,是两个相容的圆圈。
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则是两个圆圈的自然重合——既传授知识,又传授生活的真谛。
以“文”育人,以言栽“道”。
有灵魂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有灵魂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当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然而,笔者最近随教学管理分类检查组深入诸多学校听课却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课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还很远。
要么“满堂灌”依然在唱主角,学生坐在教室里,眼睛盯着黑板,可心思却在无边无际的遐想中遨游。
教师则以主人的身份掌控课堂,满腔激情地唱着“独角戏”;要么照搬模式的“假行动”,给人感觉就是“东施效颦”,教师只关注外在的“方法和途径”,不去探究改革的实质;教学只要过程不要结果;追求民主、抛弃秩序;追求形式丰富多样,课堂上时间不够用等,甚至一些老师还存在将分组学习等同于小组合作学习,认为新课堂就是多提问、多讨论、必须用多媒体,传统教学全是落后的东西等错误认识,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而为提高考试成绩,又不得不采取“题内损失题外补”的做法,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牺牲本该属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时间,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与学校对立、与老师对立,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当然很多,但我想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甚至是主管教学的领导还没弄清楚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即课改要达到的目标模糊所至。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我的理解就是:从学会知识→培养基础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即课堂即成长,既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而从高校课堂的内涵上讲,所谓的高效就是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率多指成长知识能力的高效率,即课堂教学效率高;高效益则指成长精神创造的高效益,即课堂教学有灵魂,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高效课堂=高效率的课堂+有灵魂的课堂。
之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不能顺利起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知识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我们的教育理念狭隘,没有实时把握我们的宗旨:育人。
我们的改革还仅停留在课堂的高效率这个单一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成长精神创造”的重要性,即让课堂有灵魂。
爱因斯坦回到他的母校时曾经说过:“把学校学的东西都忘掉了,剩下的才是教育。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于漪老师说过:“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并非是没有感觉的工具。
翻开用汉字写成的一页页书,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已步入画廊。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爱自己的民族就应对母语倾心热爱。
”正因为语文蕴含着太多太多人类的情和意,承载着很厚很厚的民族文化,所以语文老师非用自己血肉之躯迸射的一股激情演绎语文课堂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与语文这门厚重的学科相谐和。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
”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
同样,如果语文课堂上没有激情流淌,那么,语文教学也将成为一潭死水。
语文课是用生命在歌唱,以人的灵与肉在舞蹈!所心我要说: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激情燃烧的课。
那么,怎样创设富有激情的有效语文课堂呢?一、激情源于文本语文教材中许多典范的文本给教师的再创造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足以让我们激情奔放,游目骋怀。
《观沧海》的壮美与豪放,《我爱这土地》的忠贞与赤诚,《背影》所表露的父子深情,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无不浸透着作者情与感的结晶,灵与肉的凝聚,神与思的升华。
语文教师倘若不以教学的智慧去挖掘,去表现,不以自己的激情去引发,去点燃,就难以把学生从一个知识的波峰引入另一个知识的波峰,就难以让学生达到心灵境界的一个又一个升华;语文教师如果不让自己在走入文本时先被感动,先有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态度,就难以在课堂上出言真切,难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难以让文本成为学生认识体验,感受人情世界风釆的桥梁。
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我总会被作者笔下那寄满爱子深情的父亲背影所感动。
怀着这样的情感,我总是引导学生捕捉文中精雕细刻父亲背影的词句,反复品味,再让学生挖掘父亲买桔背影的刻画背景,于是学生们在一次次对文本的探究中终于感受到:一个承受着祖母去世,家境败落,自己失业的种种人生打击的父亲,不顾自己年令已大,身体笨重,攀爬危险,偏要给已成年的儿子买桔子的行为,是怎样的爱子之情,舐犊之心,这哪里是父亲的背影,这分明是一个父亲忘我无私的爱心雕塑!就是在这样的心灵震撼中,在与学生的感悟交流中,你会感受到学生从文本中所获得的刻骨铭心的力量。
给历史课堂一个灵魂

怎样才能 给历史 课堂一个灵魂 呢? 我认 为作为课堂 的主导——教师必须 有阔大 的历史情怀 。 我们若想让学 生拥有 “ 天下兴 亡 , 匹夫 有责 ” 的襟怀 , 自己就要做 一个
心怀天下 的老师 。试想一个 自私 自利 、 心胸狭 隘的教师
怎么会熏 陶出有历史 使命 感和责任感 的学 生来 ? 所谓言 传 不如身教 ,教师只有用 自己高 尚的灵魂去感染 学生 , 才能扩展学生 的胸怀 去容纳整个世界 , 我们 的课 堂才会 拥有 一个心怀天下 的灵魂 。 二、 博学睿 智, 旁征博引 虽然新课程改革 已经轰 轰烈烈开展 了很多年 , 或多
【 教改创 新 】
给历 史课 堂一个 灵魂
耿 霞
江苏省镇江市 江南 学校
江苏Βιβλιοθήκη 镇 江市2 2 0 10 3
摘要: 怎样才是最 完美的历 史课 堂?多少年来 , 育工作者们在理论和 实践 中孜孜 不倦 地探 索着。在 经过一 次 教 次教 育理想与现 实的猛烈撞击之后 , 我深 深地 意识到 , 必须给历 史课 堂一个灵魂 。只有拥有灵魂的课 堂 , 才能引爆 以思促 思的智力 , 涌起 以情 生情的激情 ! 奔 关键 词 : 史课 堂 历 灵魂 心怀天 下 博 学睿 智 激发情感
如 同一潭死水 , 如何激亮孩子们 的双眸?一个没有灵魂 的课 堂如 同一 堆熄灭 的篝火 ,如何 去温 暖孩子们 的心
灵!
怎样才能 给历史课堂一个灵魂 呢? 我认为作为课堂 的主导——教 师必须 做到 以下几点 : 心怀 天下 , 系课堂 魂
一
、
涌起 以情 生情的激情 ! 中华 民族历 史源 远流长 , 五千 年的文 明 , 五千年 的 兴衰 , 跌宕起 伏 , 气吞 山河 。 它凝 聚了多少 中华儿女 的忠 肝 沥胆 , 多少 仁人志士 的热血豪情 ?当我们 把这一切带 到我们的课 堂上 的时候 ,它应该是 怎样 的惊心动 魄 、 荡 气 回肠 呢? 然而 , 当那一刻 真正来 临时 , 面对的却是一 我 张张冷漠的面孔 、 一颗颗麻木 的心灵 。 记得有 一节课 我们讲 的是南京 大屠 杀 , 我节选 了一 段《 日军在南京 的暴行》 的视频给 同学们观 看。 当画 面播 放 到一个 中国百姓跪 在地上在 日军 的屠 刀下猝 然倒下 时 , 的心缩成 了一 团 , 我 可是 同时 , 的耳边却传 来一 阵 我
上好一一节课教学心得体会

上好一一节课教学心得体会上好一节课的上好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屯字小学张晓敏(一)前提:明确一节课的目标。
这是上好一节课的舵,如果教学目标把握不好,就会降低一节课的效率。
如果我们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忘记了,那就难免形成形式主义的课堂。
所以如何用目标来驾驭一节课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是上好一节课的灵魂。
首先要说明的是激情不是表演而是全神贯注,即老师的思维在激活状态,不是讲教材而是在用教材。
再者带着激情可以让我很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而后去享受教学的快乐。
每当我上完课走出教室门口时,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我想那就是激情教学,投入教学给我带来的快乐,也是促使我工作的动力。
(三)善于设置和提出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所谓“一个在问题中推进的课就是好课”我想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带着旧问题上课,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呢?这里有点建议:哪些问题是激发兴趣,哪些问题是导入新课,哪些问题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等等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那就是我们自己扎扎实实的功底了。
(四)正确处理课堂上的讲练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突破口。
讲练关系不是时间概念,不是先学、讲后练,这概念是指一门课在一个学期中的统计与平均,即某节课可多讲而某一节课可少讲。
那么如何练呢?不是靠题海战术,而是要艺术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五)即时点评是强化正确认识的重要手段。
这是包括多方面的,比如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及如何艺术性地处理学生作业中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丰富的底蕴。
(六)拓展知识是创新教学的具体体现创新教学不是看这一节课如何的花巧,而是要求我们如何把新旧知识的连接与拓展,及如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知识融合起来。
我认为这就是最实在的一点。
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到教室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教学时要激活他们的经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的经验。
一节好课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节好课的演讲。
这节课,它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情感的交流。
一节好课,首先是充满激情的。
激情是教师的最美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火种。
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他的课堂充满了活力,他的学生们也会被这种激情所感染,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看到一位老师,他的声音洪亮,表情丰富,时而严肃,时而幽默,时而激动,时而平静,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
在他的课堂上,我仿佛看到了知识的海洋,看到了思维的火花,看到了同学们的热情。
这就是激情的力量,这就是一节好课的魅力。
一节好课,其次是充满智慧的。
智慧是教师的灵魂,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钥匙。
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他总是能在课堂上提出许多有深度的问题,他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这就是一节好课的价值。
一节好课,还需要充满关爱。
关爱是教师的责任,是学生成长的阳光。
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看到一位老师,她用温柔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用鼓励的话语激励每一个学生。
在她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笑脸,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这就是关爱的力量,这就是一节好课的温暖。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节好课呢?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各不相同。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成长。
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如何驾驭课堂

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导语:课堂是执行教学内容和贯彻教学意图的主阵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是驾驭课堂的基础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向老师模仿的意向。
这种威信使教师在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课堂干扰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的威信必须做好如下三点:1、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拳拳的挚爱之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
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对学生,要努力做到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并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
具有同情心,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对学生有耐心,态度怡人,自我控制,相信学生能更好,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负责的老师。
2、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数学教师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要想提高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智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学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是难以胜任的。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是长流水”,其次还必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也正在迅速地成倍地增长和更新,科学正在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数学学科的内容也都在变化、发展、充实,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还应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数学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所教的数学常教常新,保持旺盛的生机。
如何上好语文课

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上好语文课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
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心灵冲破世俗的牢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成为自由飞翔的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
另外“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思维,善辩的口才,丰富的爱心,茅利的笔杆。
这些,都是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自己上好语文的必要条件。
因此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
一、课堂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情感是语文课的灵魂,学生在课堂上情感奔涌,心灵飞扬,需要一个情感丰富的语文老师去点燃。
因此每节课教师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
我认为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并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如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语言、眼神、动作一一传递给学生,让教师的知识服务于教学,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不断获得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赖和崇拜,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做一个称职的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二、课堂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地方情感,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点。
语文课应该是一个激情涌动的课堂。
虽然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在讲台上永远满怀激情。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无论遇到多少挫折或者痛苦,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把自己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把自己最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包袱。
小学语文《花的学校》课堂观摩会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花的学校》课堂观摩会心得体会在教育的海洋里,我是一位刚刚扬帆起航的新老师。
今天,我有幸观摩了一堂由优秀老师主讲的《花的学校》课程,这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教学智慧的启迪。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深入心得体会。
课堂的温馨开场:春风化雨那天,我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那个充满魔力的教室。
一进门,就被一股温暖的气息紧紧拥抱。
老师的声音,就像春天里那一缕最柔和的风,轻轻吹过孩子们的心田,唤醒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一双双都亮晶晶的,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们坐得端端正正,小手放在膝盖上,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那片渴望成长的田野,正等待着知识的雨露来滋润。
教师的教学风格:激情与智慧的交响老师的教学,就像是一场激情与智慧交织的交响乐。
她的话语,时而像跳动的音符,活泼而充满节奏;时而像深沉的旋律,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她总能用最贴近孩子心灵的方式来讲解,让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理解。
我被老师那种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深深吸引。
她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和鼓励,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情。
她总能在孩子们回答问题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最耐心的引导。
这种尊重和重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去探索、去学习。
我感到,老师就像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进的方向,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点头,都传递着对孩子们的信任和鼓励。
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吧,它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都能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热情和潜能。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深深地被这种教学风格所打动。
我渴望能够像她一样,用激情和智慧去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用尊重和信任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目标的明确传达:照亮学习的方向那天的课堂上,老师就像是海上的灯塔,用她那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为孩子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8篇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8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本课堂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15月10日,我有幸赴泰安参加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展示”研讨会的培训学习,令我豁然开朗。
从精彩的讲座中和讲课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堂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的主动参与,打造了一堂堂鲜活成功的课堂范例。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以往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次理论研讨会中的课堂教学,教师们都是精心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读、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给了学生时间和权利,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使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点燃学生激情的方法浅析

点燃学生激情的方法浅析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团火在心中。
关键在于外界教育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这些潜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不断奔跑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愉悦,而不是被应试教育的负担压得反感教育,逆反教育,甚至有些“恨”教育。
教室不是制造恐惧、压力的地方,而是学习知识的殿堂和享受成长幸福的地方。
每一个教师,都该做点燃学生激情的打火机,并以此为目标,鞭策自己。
1 如何点燃学生的激情想点燃学生,首先要点燃自己。
高中三年里,教师是和学生最亲密接触的人,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而在教师当中,班主任尤其如此。
所以想点燃学生,一定要先点燃自己,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事半功倍。
怎么才能点燃自己呢?首先,要热爱教学。
我记得在我入职培训时,有经验的教师们教育我们,要爱上自己的教育事业。
我们都知道,当爱情来临时,我们拥有使不完的劲,可以奋不顾身,甚至献出生命。
所以我们要先爱上自己的教育事业,爱上教育这个岗位,爱上自己的学生。
每带一届学生,我都要反反复复的翻阅他们的档案,这样好记住每个人的样子,他们的喜好,他们的家庭情况,这些都和日后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不爱自己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他们的缺点,那么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有激情的教学。
其次,要有目标。
圣经说:“你定意要做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班主任要对自己班级、自己的学生有一个目标。
为了目标而努力,自己自然充满激情。
最后,教师要把自己的激情始终坚持下去。
喊口号、说大话、三分钟热度是不行的。
要把激情作为习惯,一般来说,年轻的教师比较容易点燃自己,他们刚刚工作,充满着朝气,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气,想做出一番成绩,有着无比的自信。
可是年轻教师一旦遇到挫折,容易灰心丧气;他们发现自己的目标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时就容易放弃,这时候就需要激励自己,重新点燃自己。
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灰心丧气带给学生。
教师课堂教学八要素和20个基本环节

教师课堂教学八要素和20个基本环节1、教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
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香,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
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了解你的学生,给每个学生自由的空间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
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
给学生一个期望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
3、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清代的冯班曾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
”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课堂要立规矩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
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话语:忘不了,您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身影

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话语:忘不了,您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身影1.忘不了,您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您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您在教室里神采飞扬的激情。
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2.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请您接受我诚挚的祝福吧,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3.看每天日升又日落,看学生每届来了又走,您的无私教导从来没有改变过,您的和霭笑容一直在我心中,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教师节快乐,健康长寿!4.桃李开了一茬又一茬,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日历翻了一页又一页,皱纹深了一辙又一辙。
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到了,让我们向您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5.多希望我的祝福能染黑您的银丝、填平您的皱纹。
对您的感激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祝福百十万年也不会改变——老师,祝您万事如意!6.欣赏着校园里独特的青春,吟唱着心中不悔的歌谣,你站在岁月的箭头,撑一支向上的长篙,在知识的海洋里,带领我们向更深处漫溯。
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7.读万卷书,读懂了你高尚的情怀,行万里路,明白了你无私的精神,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节,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
8.我脑海里复制了你讲堂上的潇洒,我心里刻录了你谈话间的风趣,我相册里珍藏了你青春的容颜,我祝福里添加让你兴奋的因子,教师节来临之际,亲爱的老师,敞开心扉,让我的祝福如细雨般滋润着您,如光环般笼罩着您,如阳光般温暖着您,祝您有一个不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19.小草打开春天的门,鲜花打开夏天的门,硕果打开秋天的门,寒雪打开冬天的门,老师打开智慧的门!祝老师一生健康快乐!10.与书同行,我学到知识;与友同行,我学会珍惜;与你同行,我有了良师益友。
教师节到了,向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献上深深的感谢和祝福:节日快乐!11.您是火种,点燃了我们的心灵之火;您是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您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他人。
您是最美的人儿,老师节日快乐!12.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粉笔,磨短自己补长学生。
在历史的三维中勾勒课堂的_灵魂_对_法国大革命_一课的回顾与反思_陈宇静

在历史的三维中勾勒课堂的“灵魂”———对《法国大革命》一课的回顾与反思陈宇静(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200333)[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课堂灵魂,贯通历史[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13-05总第716期Sum No.7162015年第07期No .07,2015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 【收稿日期】2015-03-01《法国大革命》一课是几年前笔者在李惠军老师指导下设计的一节公开课。
当时我第一次听到“历史课要有灵魂”的观点。
在磨课过程中,只是懵懂地尝试着在纷繁芜杂的头绪中抽取一条线索以求串联知识、组织史料、厘清历史。
究竟什么是一堂历史课的“灵魂”?如何捕捉和发掘历史的“灵魂”?“灵魂”的种种在此后日常教学的研讨中逐渐凝聚成型、日渐清晰。
最初选择《法国大革命》这一课题,是被那段曲折动荡的历史所吸引、被那群充满理想的人物所感动、被那些光辉闪耀的思想所振奋。
但是真正开始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却发现曲折的历史难以面面俱到、众多的人物难以一一勾画、思想与革命的关系若隐若现,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内厘清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随着备课过程中阅读的史学著作的增多、收集的各种材料的堆积,如何剪裁取舍?这些困扰让我几乎无从下手,除了能写下需要落实的知识目标外,我感觉自己在那短短26年的历史里迷失了。
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留给学生什么?我不断自问,却依然没有答案,只有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烦躁。
困顿之中,想到了李惠军老师所强调的“史贵求通”。
在他看来,史识只有在长时段、大空间中区察变观风、磨勘贯通,历史的真谛才能得到领悟,历史老师要善于将具体的历史课题放置在一个总体历史坐标上加以考量,去发现历史课的灵魂。
于是,我索性抛开此前的种种羁绊,回到原点,回到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向着历史的宏阔中去重新审视和定位法国革命。
一如李老师所说“唯有大视野才能见到大历史”。
让青春激情在课堂上燃烧——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与她的“青春教学”

我是买牛 的人 , 你是安恩 。我是第一个买
牛 的人 , 是第 二个 买 牛 的人 … … 两个 买 我
这个话题是 :结合 《 故乡》 《 、我的叔叔于
勒》 重点探讨《 , 孤独之旅 》 中的景物 描写
的作 用 。选 择 “ 物 描 写 ” 为 话题 , 君 景 作 王 是 从 以 下 三个 角度 思 考 的 :. 个 单 元 的 1 这 景 物 描写 很 有 特 点 ,可 圈可 点 之 处 甚 多 ,
牛的人 , 修养是不 同的 , 寻找文 中的细 请
节 。接 着 , 向学 生 抛 出 问题 :他 们来 的 ” 又 “
时候是怎么观察这头牛的?” 当学生回答 “ 端详 ” , 时 又追问 :端详 , 么是端详? “ 什 看
着 王 老 师 , 详 王 老 师 。 直至 引导 学 生 们 端 ”
青春语 文 之课堂 魅力
王君认为 , 语文教师应该在完成传授
语 文知 识 ,培 养 学生 语 文 能 力 的基 础 上 ,
名教师迅速走 向成熟并 形成教育理念
走上讲台 ,先使 出重庆妹子的泼辣劲儿 ,
语 重 心 长 地 把 学 生 教 育 了一 顿 ,把 这 帮
使学生对生命有一种健康的认识 , 对人生 有一种最初 的规划 , 对青春理想有一种最 初的描摹 。在初 中的三年 时间里 , 语文教 育就是要给学生树立成人意识 , 要让学生
的生命 力等手段 , 使语 文教学过程保持青
春状态 , 进而为教 师和学生创造 、 保持 、 享 受整个 人生 的青春状态做准备。王君说 :
如何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如何打造有“灵魂”的课堂有学者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教育的责任是提升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
教育活动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新课标》指出:新课改要以学生实践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新课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他们不可能自发完成道德的修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一、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有“灵魂”的课的开始一节课有好的导入,就像一台戏要演好序幕、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
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如往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的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
初中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二、教师的“激情”是上好每节课的“灵魂”中学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师的情感、态度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和乐观态度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能使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获得最佳發展。
初中音乐教室里的激情洋溢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音乐欣赏:共同欣赏音乐,分 享感受和见解
音乐创作:共同创作音乐,互 相启发和合作
音乐表演:共同参与音乐表演, 互相支持和鼓励
音乐比赛:共同参加音乐比赛, 互相竞争和激励
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音乐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音乐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配合
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积,如乐理、音乐史等 乐于分享音乐作品,如推荐歌曲、分享音乐故事等 积极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如发表音乐评论、参与音乐讨论等
音乐教学的方 法和技巧
音乐教师的授课方式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示范式教学:通过示范演奏、演唱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 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实践式教学:通过实践、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技巧
初中音乐教室 的未来发展
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音乐教育: 利用科技手段,如 智能音乐教室、在 线音乐课程等,提 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跨界融合:音乐与 其他学科的融合, 如音乐与数学、音 乐与科学等,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
创新教学模式:采 用多元化的教学方 法,如项目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等,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
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情境教学:创设音乐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 音乐
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 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提 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和学习兴趣
描写课堂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课堂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第一篇)课堂,那是一个让人心神向往的地方。
它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摇篮。
在这个神圣的殿堂里,学生们汲取着知识的营养,结交着朋友,以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描写课堂的唯美句子,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那独特而美妙的氛围。
1. 课堂是一座智慧的花园,学生们在这里播种,老师们在这里耕耘。
2. 上课的钟声响起,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笑声此起彼伏。
3. 黑板上的白粉溢出一字一句的知识,填满了课堂的每个角落。
4. 教室里弥漫着书香气息,知识在空气中舞动。
5. 老师的声音仿佛是天籁之音,温柔而动听,让每个学生陶醉其中。
6. 学生们的目光专注而认真,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7. 那些书籍和黑板上的字迹,像是课堂的灵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8. 课堂的每一寸空间都充盈着活力和激情,学生们互相学习、交流、成长。
9. 那些留在课堂的味道,年复一年都铭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10. 课堂是知识舞台的起点,学生们在这里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11. 学生们的眼睛放射出求知的火焰,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
12. 课堂仿佛是一片湖泊,学生们在这片湖泊中驾舟前行,探索未知的岸边。
13. 老师的声音像春风拂过脸庞,温暖而宁静,给予学生力量。
14. 抓住每一堂课的精彩瞬间,它们在学生心中激起无限的涟漪。
15. 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中碰撞,创造出一层又一层的火花。
16. 在课堂的四壁上,展示着学生们的努力和成就,激励着每个人。
17. 课桌上摆满了书籍,沉甸甸的知识让这个课堂充满生机。
18. 老师和学生,如同明月和星光,相互照耀,共同点亮课堂的一切。
19. 课堂是时间的舞台,学生们在这个舞台上奏响自己的人生乐章。
20. 学生们在课堂上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的未来紧密相连。
21. 学生们的眼睛像是宇宙的天空,充满了无限的潜能和希望。
22. 课堂是航行知识的船,学生们在这艘船上漫游无边的海洋。
23. 学生们的思路在课堂中不断延伸,开拓出新的思维边界。
行走的课堂不能没有灵魂

80申论理教学参考随笔言论■■■■■■2019年第12期.上亠行走的课堂不能没有灵魂朱爱华/山东省临沂第三十九中学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之后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细则,支持并保障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是把研学旅行列入必修课程。
各地研学旅行活动迅速“繁荣”起来:你校探访名人故居,我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你校与名胜古迹有个约会,我校与著名大学来个对话;你校走出省市,我校走出国门……诚然,这些行走的课堂确实让教育走进了生活,让理论融入了实践,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功不可没。
但综观这些行走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学而时习(体验)”,如到名山大川认识地貌、植被等,感受历史文化,到博物馆、科技馆学习历史、体验技术等。
二是在行走中“生成”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走出去,了解研学地的历史风貌、人类活动、物产民情、自然景观等,但“生成”课程由于其活动目标不具体,很多时候又变成了“游玩”,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所以,在行走的课堂中,你经常会看到的是,开始时学生对目光所及的“真实存在”惊讶、激动、感慨,之后看起来雷同的表象,即使风景再美,但学生已激情不再。
你会看到学生偷偷在巴黎卢浮宫的隐蔽角落玩手机,在云南路南石林的树荫下打瞌睡,在新疆火焰山景区不愿走到地面去感受炎热……这样的行走课堂,虽然能欣赏大千世界、风景如画,感受奥秘无穷,但是走过之后,往往了无痕迹,如悠悠白云空中飘过,使行走的课堂缺少了灵魂。
行走课堂的灵魂是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行走的课堂,我认为三件事情最重要: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如综合思维、辩证思维等。
所以,行走的课堂,不能只精于对课本知识的深察洞见.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意识、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教师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师课堂教学的灵魂[摘要] 本文以教师为切入点,论述了教师的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独特魅力,必能演绎精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教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而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是课堂的方向盘。
亲切、风趣、幽默、激情洋溢的教师在课堂上必漾起一股清爽、柔顺之风,学生如小草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单调、呆板、了无生趣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的是夏天的闷热,冬天的刺骨寒风,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坐立不安,教师的说教、传授也如泥牛入海。
因此,当我们纷纷指责,埋怨学生的不是时,是否也该回头检讨一下自己?在大力提倡以创新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教师也该为自己注入新鲜元素,演绎精彩课堂,造就新活灵魂,收获丰硕成果。
一、注入微笑元素,打造亲和力著名诗人泰戈尔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你。
”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教师是托着太阳上升的人。
因此,教师更需要发挥微笑的魅力。
步入教室时,教师慷慨的微笑,会使学生心旷神怡,敞开心扉接纳我们。
授课时,教师的微笑就像春风,催开学生智慧的蓓蕾。
而教师面带微笑的课堂,将是一个充满欢乐、民主、宽松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由地飞翔。
课后,教师的微笑则如纽带,似桥梁,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
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学生自然也就“亲其师”而“信其道”了。
多年的坚持,我不断地收获着喜悦和幸福。
在一次《给老师的一封信》的习作中,我惊喜不断。
秋仪说:“刚上六年级时,我不太了解你,但我现在了解你了,你善良、亲切、风趣。
上课时,你总带着笑,不像有些老师,很严肃,学生见了就害怕。
有时我们闹笑话,你不但不凶,反而跟着同学笑,那时,我们多快乐呀!希望你的微笑继续保持着。
”小容说:“您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您笑起来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情,课堂的灵魂
激情,生活的必须,课堂的灵魂。
激情能感染人,能传播人,能震撼人......。
作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时时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中,定会震撼学生,传播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去探索、去求知。
听薛亚明老师的课,我被一种激情而打动。
她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堂上四十分钟,始终处于十分投入的状态。
学生的情绪也异常高涨。
课堂上,她说话抑扬顿挫,行动敏捷,表情丰富自然,她的情绪,极大地感染着学生,全体学生不得不跟着她的思路去探索,去思考,纵使有走神的时候,也会很快被她的激情拉回课堂。
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激情四射的舞台,师生就是在这样的近乎亢奋的状态下,精彩完成了教与学。
课结束了,还让人流连一二,回味再三。
老师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走进学生,走进课堂,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课堂的灵魂。
一堂昏昏欲睡的课,能让学生得到什么呢?纵然激情如此重要,那么,老师的激情从何而来?是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激情,来源于热爱。
它,绝不仅仅是教师个性的自然流露,而是一个教师教育品质的体现。
只有热爱,才会努力;只有努力,才会保持昂扬向上的激情,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热爱我们的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唤起我们全身心所蕴含的活力四射的激情吧!
二、激情,来源于教师的能力。
有激情就会有能力,反之有能力就会有激情,激情和能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教师有激情地投入教育工作,就会不断地得到锻炼,促使自己能力的提升,从而得到来自各方面、各部门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也会得到不计其数的荣誉,让我们更加有激情。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保持活力四射的激情,才会赢得学生的喜欢,领导的肯定,家长和社会的尊重,也会使自己能力突飞猛进地提升。
三、激情,来源于教师的追求目标。
有目标,就会有激情。
作为一名教师,你想让自己的学生学习进步、优秀卓越,你就会以自己充沛的激情投入工作,你想站上各式各样的领奖台,体会那份感动,你就会以自己充沛的激情投入工作,你想让领导和家长对你点赞,你就会以自己充沛的激情投入工作......因此激发活力四射的激情,引领学生,指导学生,感染学生......
要使教育之树常青,教师就应当自觉学习“激”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