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中的热门话题。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校和企业双方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校企合作育人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效果。

一、校企合作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1. 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而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就业竞争力提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对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前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在企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可以结识更多的行业人脉,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 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吸引高素质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和实践项目中,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育人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效果1. 项目合作2. 实习就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3. 培训交流学校和企业可以开展一些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化 、企业 精 神 、培 养 学 生 职业 意 识 ; ( 3 ) 高 校 可
“ 校企合作”历来受到 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 部发布的 《 关于全 面提 高高等职业教 育教 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指出 :要大力 推行工学结合 ,突 出 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 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 点 ,带动 专业 调整 与建 设 ,引 导课程 设 置 、教 学 内 容和教学方法改革② 。教育部引发的 《 关于职业 院 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的意见》进一步指出 :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 ,系统地分析并
确 定 了本专业 学 生应具备 的职业能 力 和基本 技能 目
标 ,并 据 此 科 学 地 设 置 课 程 模 块 。 在 教 学 上 , 以 “ 理论 够用 ,突 出实 践” 为指 导方 针 ,并 遵循 “ 实 用为先 、够 用 为 度 ” 的 原 则 ,根 据 市 场 要 求 对 学 生进行 有 效教 学 ,加 大 技 能 洲 练 ,突 出教 学 实 践 , 提 高学生 的职业 素 质和职 业技 能 ,使学生 与企 业能 够进 行无缝 连接 ,从 而更 好地适 应社 会 。
业 人 士 当前共 同关 注 的问题 。

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职业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 办学 ,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 的联系 ,加强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加快推进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 工学结 合、校企 合作 转变④ 。在 国家 政策 的指 导 下,各高校根据 自己的实际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使 得校企合作 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说到底 ,是一种以市 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是学校和企业双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等教育机构被寄予厚望,既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又要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

校企合作的背景是当前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对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

校企合作模式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企业是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学校则是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企业能够提供实际问题和困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职业培训等资源。

双方可以通过开展共同研究、参与项目研发等方式互相促进。

此外,校企合作也促进了教师和企业员工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除了上课听讲,很少有实际动手的机会。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具有市场价值。

校企合作模式也需要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学生与企业员工一起工作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以让学生与企业员工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伴随着科技进步实现了飞速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在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但是,企业招聘成本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不强,与企业脱钩等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在此大背景下,该文选择以计算机专业为突破口,大胆假设,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从而具体研究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而发展与寻找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的意义计算机专业是对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很强的专业,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的团队合作能力。

而在学校的课堂上仅仅能传授的大多数是理论知识,而实践的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则必须在企业的一线中才能学会。

1)校企合作是学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学校在制订新一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往往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程几个模块进行,而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程的制订往往需要深入到当地企业中去进行了解,了解当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技术人员,从而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教学内容,实践、实训项目等。

另外搞好校企合作还可以聘请企业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来学校协助毕业生的实训、实习项目的指导等。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三方的共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按照企业模式的培养,尽可能地提早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工作模式和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企业也可以获得理论知识扎实,操纵技能强的员工。

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计划。

而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考,从而实现三方的共赢。

2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1)实现“订单套餐”,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校企高度融合,高职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校企高度融合,高职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I 键 词 】 企合 作 ; 才 培 养模 式 关 校 人
1专 业 职 业分 析 .
11社 会需 求 调 查 与 分 析 随 着 计 算 机 在 社 会 各 行 各 业 的 普 遍应 . 用 . 别 是 在 国家 大 力提 倡 企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今 天 , 会 对 计 算 机 相 特 社
及管理能力, 使其 成 为 企 业 信 息化 建 设 的 实 施 者 及组 织 者 。 的 通 识文 化 知 识 、 用技 术知 识 、 业 岗 位 能力 知 识 。 通 职 22确 定 以工 作技 能 为导 向的 教 学 方法 。把 以工 作 技 能 为 导 向 的 . 信 息 技 术产 业 是 国 民 经 济 支柱 产 业 之 一 , 行 业 对计 算 机 类 专业 各 各层 次 专 业 人 才 的需 求 不 断 增 加 , 算 机 类 专 业 人 才 更需 要 大 量 实 用 教 学 方法 作 为突 破 点 。 注重 对 学 生 专 业 素 养 与职 业 岗位 能 力 的 培 养 、 计 重 视 实践 育 人 , 是 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 革 的 关键 点 和 突破 点 , 此 , 拓 这 为 要 型技 术 人 才( 术 蓝 领) 技 。 1 . 业 岗位 工 作 任 务 分 析 2职 展 课 堂 实践 教 学 。 立 和 完善 了实 验 实 训 教学 , 化 专 业 实 习改 革 , 建 深 注 建 多 课 校 121根 据 当 今社 会计 算 机 行 业 的发 展 对 不 同层 次 、 同规 格 、 .. 不 不 重 社 会实 践 效 果 , 立 多 渠道 、 途 径 、 内课 外 结 合 、 内校 外 结 合 、 同类 型 的 计算 机 高级 应 用 型 人 才 的客 观 需 求 , 以 将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持 续 不断 的工 学 结 合 教学 新 体 系 。 培 养应 用 型高 素 质 人 才 的培 养 目 可 把 专 业 的 人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在 三个 专 业 方 向 , 别 是 : 算 机 软 件 开 发 标 落 到实 处 。 分 计 23社 会 对 计 算 机 专业 人 才 的 需 求 很 大 ,计 算 机 专 业 为满 足 社 会 . 方 向 、 算 机 硬件 应 用 方 向 、 计 企业 信 息 管 理 方 向 。 要 进 系统 级 的 培 计 算 机 软件 开发 方 向 应 用具 备 的 岗位 工 作 能 力 有 : 站设 计 与 网 需 要 , 对 课 程 体 系 结 构进 行 调 整 。 行 综 合程 度 较 高 的 , 阏 页制 作 、 计算 机 应 用 程 序 编 写 、 算 机 应 用 程 序 设计 、 算 机 软 件 系统 养 和 训 练 , 企 业进 行 合 作 , 强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现 学 校 与 企 业 , 计 计 与 加 实 学 规划 、 计算 机软 件 维 护 ; 生 与企业 的互 动 . 学生 应 该 从 在 校 期 间 就进 行 专 业 性 训 练 , 助 学 生 。 帮 计 算 机 硬件 应 用 方 向 应 用具 备 的 岗位 工 作 能 力 有 : 算机 维 护 与 定 位。 清 并 发 挥 自身 优势 , 今 后 顺 利地 进 行 工 作 定 位 做 好 铺 垫 。 加 计 认 为 维 修 、 算 机外 围设 备 的 生 产 应用 、 算 机 硬 件技 术 产 品 开 发 与 应 用 ; 强 沟 通 协 作 能 力 . 当 策划 并 鼓励 学 生 组 成 团 队 进 行 实 践 活 动, 养 计 计 应 培 通 企 业 信 息管 理 方 向具 备 的 岗 位工 作 能 力 有 : 用 计 算 机 办 公 设 备 学 生 沟通 技 巧 嘏 炼 相 互 协作 能 力 . 过 企业 实 习 让学 生对 计 算 机 行 业 常 应 用 、 算 机 办公 文 档 制 作 、 计 计算 机安 装 调 试 与 维 护 、 算 机 网 络 规 划 有 一 些感 性 体验 ,尽 可 能 将 教 学 内容 和 实 际 应 用 相 结 合 . 学 生 的 综 计 对 与应 用 、 站 建设 与 维 护 网 合 素 质 培 养 很 有 必 要, 且用 人 单位 都 要 求 人 才 的 职 业 道 德 和 社 会 责 而 13岗位 工 作 任 务 与 职 业 能力 分 析 . 任感. 以满 足 各 行各 业 对 计 算 机 人才 的需 求 依 然非 常 旺盛 。 131软 件 方 向的 主 要 岗 位 有 计 算 机 软 件 产 品 的销 售 与技 术 支持 .. 3 与 培 养模 式 相 适应 的课 程 体 系 建设 . 工 作 , 统集 成 工 程 师 、 术 支持 人 员 、 件 编码 工 作 等 。 系 技 软 31围绕 以 工 作技 能 为导 向培 养 目标 。 分 体 现 出 注 重专 业 基 础 、 . 充 软 件 产 品 的 销 售 与 支 持 人 员 主 要 负 责 软 件 产 品 的 销 售 与 售 后 提 兼 顾 能力 拓 展 着 力 培 养专 业 工 作 能 力 的应 用 性 特 色 。在 课 程 设 置 上 , 供 技 术 支 持 。该 岗位 从 业 人 员要 求 具 备 软 件 开 发 与 生 产 的 基 本知 识 , 采 用 以工 作 技 能 模 块 教学 , 枝 强 干, 学 地 调 整 和 优 化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削 科 能 够 为 客 户提 供 相 应 的 操 作培 训 , 且 负 责 简单 的 故障 排 除 工作 。 并 和 知识 结 构 :构 建通 用 基 础 课 平 台 和计 算 机 类 专 业 技 术 基 础 课 平 台 : 系 统集 成 工 程 师 属 于 软件 开 发 与 设 计 高 级 人 才 , 主要 任 务 是 带 领 以 ” 学 结 合 ” 导 向, 分 发挥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专 业 的 学 科 优 势 , 宽 工 为 充 拓 团 队 完 成 一 个 软 件 系 统 的全 部 过 程 。 要求 能 够 从 一 个 软 件 系 统 的需 专 业 口径 , 建 放 射性 , 方 向 专 业课 程 组 。 构 多 求 , 制 定 软 件 开 发 的框 架 , 且 能 够 负 责 组 织 实 施 实 际 的软 件 开 发 到 并 32围绕 工 作 技 能 深 化 教 学 改 革 重 视 学 生 的 能 力 培 养 ,按 照 学 生 . 过 程 。 还 要求 具 有 较 强 的 项 目管 理 能 力 , 够 负 责 制 定 项 目的 费 用计 毕 业 后从 事 职业 所 必需 的 能力 和 终 身 学习 所 必 需 的 能 力 , 教 学 内 容 能 将 划 . 度 讨划 以及 测 试 计 划 等 进 ‘ 分 为通 识 文 化 课 程模 块 、 用 技 术 课 程模 块 、 业 核 心 课 程 模 块 、 业 通 职 职 软 件 编 码 工 作 主 要 由程 序 员 、 软件 设 计 师 组 成 . 责 软 件 功 能 的 核 心课 程 模 块 。 负 代 码 编 写 工作 。 岗 位从 业 人员 要 求 具 有 程 序设 计 的基 本 方 法 和程 序 该 推 进 以工 作 技 能 为 导 向的 教 学 方 法 . 现 课 程设 置 的综 合 化 和 教 实 设 计 的 规 范 思 想 。 能 够 按 照 系统 设 计 说 明 书 编 写 较 高 质 量 的 程 序 代 学 内 容 的 实 施 化 ; 业 基 础 课 程 服 务 专 业 课 程 , 现 职 业 素 质 教 育 贯 专 实 码 ,实 现 程 序 的 功 能 。 我 们 定 位 在 J A程 序 员 与 J V B程 序 穿 教 育 全 过 程 ,实现 课 内外 教 学 的 良好 衔 接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际 工 作 能 AV A A WE

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各行业对具备良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存在不足,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成为一种备受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将校园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校园学习中获得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校企合作下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关键成功因素,以期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完成部分】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挖掘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还将重点关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需求,探讨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1.3 意义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校企合作也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共赢发展,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繁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校企合作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1. 校企合作的背景在当今社会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校企合作成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能够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的技能和经验。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4.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了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调整课程设置。

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就业方向,可以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提供更为细化的学习内容。

(2)建立实践基地。

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项目和实际的工作环境,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一线的企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

同时,学院可以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交流与实践,不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实践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能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从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与企业合作运作工作室,探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大都是在机房完成,社会实践的环节较少,为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种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独具优势。

学生可以在工作室进行顶岗实习和技能培训,并将其职业能力运用到项目实践中去。

1 工作室的设置工作室融入企业化的运营机制,主要以课题项目为核心,完全按照企业规程,对学生的行为和产出进行管理。

根据教师为主导,企业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模式,可以将工作室尝试分为教学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

教学工作室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承担不同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项目工作室”以子项目或活动的分支形式导入工作室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导师工作室是根据地区IT行业需要而建设的特色工作室,由名师或专家主持,通过模拟的工作环境和行业大师的深入指导,直接培养学生的专项工作能力。

项目工作室是一种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出资建设,能够承接校内外业务,同时长期承担项目教学任务的校内设计公司模式。

通过项目引进和项目开发,把真实的设计任务引入教学和研究,并将由此衍生的学术成果投入商业运作,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为师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

2 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2.1 淡化“教室”的概念,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工作室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现代实用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有效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

计算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计算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师资共享
学校和企业互派教师进行 交流学习,提高双方师资 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更 丰富的学习资源。
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 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成 果转化,提高双方科研水 平。
实践案例分析
某高校与某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互联网公司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计 算机专业人才在数据采集、处理、 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跨界融合趋势明显
计算机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 越来越普遍,如计算机与医学、生 物、艺术等领域的结合,产生了新 的职业需求。
人才需求特点
专业技能扎实
综合素质高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 机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如编程语言 、数据结构、算法等。
共建实验室
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同时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期间了解企业 文化、业务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合作内容与方式0102 Nhomakorabea03
课程设置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 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和 职业素养课程,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
引入新技术和新方

学校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 ,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室建设
学校应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 ,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 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估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者:宋义勇来源:《科技风》2023年第29期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国家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储备与输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时期,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对培养先进性的人才资源提出了严格要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长足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打破传统,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特点,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助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迈向理想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ong Yiyong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GuizhouDuyun 558000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ducation sector and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eserve and input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In the new era,the deepening refor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dvanced talent resources.In the face of such a severe situation,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deeply realize tha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work.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we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everyone.To help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towards the ideal development road.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puter science major;Talent training mode高職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单位,其发展动态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职院校发展历程中,计算机专业一直比较热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的目光。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Innovation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机电教育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贯彻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双方优势联合共同育人,打造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在校的知识获取与企业的实践锻炼,注重学校与企业软硬件资源共享,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

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的调研,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制定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工作岗位、岗位能力需求来制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企业文化精神、职工岗位素养等多方面要求,根据岗位能力制定项目案例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如下[1]。

1)校企双方构建院系两级教学督导,负责督查、督导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

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课表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和学生的出勤,教师的授课情况和效果,技能训练项,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情况。

督导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沟通、反馈。

及时分析、解决问题,总结每个阶段的问题和经验,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过程,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完善合作方案。

2)学校向企业提供人才保障,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和学习技术知识,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师可以把宝贵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师生获益。

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把行业一线的知识和前沿动态带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企业依托学校进行岗位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岗位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及企业文化培训等,为学校提供实训岗位、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等条件,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满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河南教育高教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因此,进行校企合作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内涵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嵌入、订单式、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等模式。

虽然高校和企业都在努力促成校企合作的高质量、良性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和企业的诉求有所不同,因此,大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的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合作效果缺乏系统的评估与反馈。

虽然有形式上的合作框架和协议,但实际上高校和企业的割裂仍然比较严重。

以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为例,实习实训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以高校教师为主,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根本性变化。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都建立在企业内部,或由独立的实习实训公司承建,高校教师对校外实习实训的内容、效果、评价标准知之甚少。

并且,校外实习实训的内容大都是由实训企业根据自己的师资、特色制定,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专业特色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缺乏特色计算机类专业是国内开设高校数量较多的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趋同现象严重,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和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收稿日期:2019-08-29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教改立项项目“校企合作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性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xjjg046);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高维向量相似性连接查询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7GGJS134)作者简介:马友忠(1981—),男,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管理与分析、Web 数据集成。

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育需要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实现工与学的有效结合,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实现互利双赢。

标签: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计算机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成效不理想,教学资源落后,实践性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教育模式,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课堂传统讲解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

1.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高校计算机教育要获得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改变单一的以学校和课堂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进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的针对性就不强,不能保障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制订和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

因此,学校必须了解企业需要,与企业联合起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策略,开发课程体系。

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发计算机实践项目,对人才培养的岗位及技能进行细化分析,基于企业需要对课程内容和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设计。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根据企业需要进行专门化的人才培养设计。

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保障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保持高度一致,保证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保障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2.加强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合作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教材资源的成功开发是计算机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教材开发工作都是由学校独自完成的。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出现就业难,学校出现招生难的困境,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教育,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为人才的有效培养提供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能够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以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

标签: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就业难与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的就业率是很低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IT行业的竞争很激烈,行业中聚集了大量的精英,如果计算机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很难在这个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这个行业的特点,导致很多高职计算机毕业学生的就业困难。

学生难就业,也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因为社会大众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感到失望,选择高职计算机专业就学的学生就很少,没有学生,学校发展都成困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实施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以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以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有效就业,这样,高职计算机教育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而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是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在人才培养中大多采用的前两年理论教学与后一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

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开展的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学校缺乏实训经费支持,很难把学生送到较好的IT企业中进行实践实习,另外,在实习期间,学校很难对学生有效管理,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机 应 用技 术 专 业 进行 职业 岗位 分 析 , 成 了专 业 的课 程 体 系 . 形 并 阶 段 在 学 校 进行 以掌 握 职业 岗位 必 备 的 专 业 基 础理 论 、基 本 技 经 过 毕 业 生 就 业 情 况 证 明 了 我 们 的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的 正 确 能 和 培 养职 业 素 质 一 阶段 到 企 业 接 受 职 业 培训 .提 高 职业 技
性。


校 企 合作 是 人 才 培 养 模式 的基 础 保 障
能 。 为 了顺 利 实 施 培 养 方案 . 们 首先 进 行 校 内教 学 改 革 . 对 我 针 培养规格的要求 , 原有课程进行重组 . 变传统教学理论性 、 对 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强 调 知 识 和 能 力 的有 机 结 合 . 视 课 堂 教 学 体 系 性强 , 实践 性 、 索性 弱 的 情 况 , 对 职 业 岗 位 要 求 . 织 重 而 探 针 组 和 实践 教 学 的有 机 结 合 实 践 教学 环节 是将 知识 转 化 为 能 力 的 模 块 教 学 、 目教 学 . 项 理论 够 用 为 度 , 际 应 用 能 力 被 提 到 重 要 实
10 7

建 电

21 0 0年第 4期
基 于校企合作 的计算机应用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顾 荣 .顾 沽
(广 东岭 南职 业技 术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6 16 31
【 摘 要】 结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实际, : 通过开发 大量企 业, 建立合作 关系, 并以此做为 高技 能 人 才培 养 的基 石 。依 托 企 业 实际 生 产 需要 并 结 合 专 业 要 求 重 新 整 合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和 制 订 生 产 性 项 岗 实 习 的 个 性 化 培 养 方 案, 以达 到 高技 术 技 能 人 才培 养 , 经过 实践 证 明其 行 之 有 效 。 并 【 关键 词 】 职 业 教 育 ; 企合 作 ; 才 培 养模 式 ; 产性 顶 岗 实 习 : 校 人 生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摘要:计算机类专业一直是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在专业选择过程中深受学生青睐,而社会,特别是IT行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实现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摸索出通过校企合作形式来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但教学和实践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主要对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缺口较大,部分高校为了解决这类情况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开展效果却不尽人意。

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能够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人才素质和技能更具针对性,迎合时代发展。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仍存在的缺陷(一)培养过于形式化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3类:建立实训基地/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等。

目前,部分企业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都过于形式化,高校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所以大部分学生在企业实习中都学不到实质性的技能,双方联合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

虽然大多数高校与企业之间都有合作协议,但是在合作内容上却差异较大,例如建设实习基地,一般分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一般由本校教师代课,按照日常教学内容在基地内开展教学活动,部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而校外培训基地大多设置在企业内部,企业对学生在校的表现和专业知识积累的了解不足,大多数企业的实训内容与学校的实训内容差距较大,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过程缺乏连贯性,学生承受巨大压力。

(二)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计算机类专业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开设,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差异较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相对模糊,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的差异也对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要求各有侧重。

很多地方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考虑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当地的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情况,对当地的企业的产业规划把握不准,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没有对口的工作,无法满足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

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相关发展理念已经深刻融入各行各业中,尤其是教育行业,其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更为突出。

就高校计算机专业而言,大学生在这个时代拥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创新创业选择方向,而且计算机专业与时代发展契合度更高。

因此,当下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互联网+双创”的浪潮之下,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培养计算机专业“双创”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当前,“互联网+”理念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这种发展理念的出现是互联网普及以及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也给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但是,在当下思潮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当中,高校实行“互联网+双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高校人力资源匮乏“双创”人才的培养并不简单,高校需要具备丰富的资源作后盾,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

“双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保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1]。

但是当下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计算机专业。

专业教师虽然在计算机领域专业水平较高,但是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并不专业,再综合其他因素,如果创新创业教育由专业课教师兼职,那么很难充分发挥教学效果。

从长远来讲,这对培养计算机专业高素质的“双创”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校物力资源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单一的理论教育,其对实践场地与实践资源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双创”教学模式中,高校需要提供创业基地让大学生进行实践以论证理论。

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有相应的教学仪器与实践器材,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其对网络设备以及仪器的要求更高。

大部分高校物力资源不足,以致于其难以进行长期投入。

(三)高校资金投入不够“互联网+双创”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与投入的过程。

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拥有长远的规划,这对于高校的财力是一大考验。

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10-02T16:56:08.323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0月作者:黄梅香[导读] 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使计算机专业受到了人民的广泛关注,多数高职院校也因此将计算机专业列为重点专业。

但和社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基于社会和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本文将会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黄梅香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摘要】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使计算机专业受到了人民的广泛关注,多数高职院校也因此将计算机专业列为重点专业。

但和社会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基于社会和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本文将会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10-088-0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提出和开展,可以对学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这些要求,如果高职院校只是依靠教师来讲解计算机专业知识,却不提供给学生实际实习、锻炼技能的机会,那么学生难免就会脱离社会发展需求。

为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和各个不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应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

一、共同实行“订单式”计算机人才培养,企业定期招纳实习生在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签订计算机人才培养合同,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也就是说,企业方面需要在加强和高职院校的合作后,深入研究社会市场,向高职院校提出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而高职院校需要以企业所提出的现实人才类型需要为依据,在加强的校企合作中,和企业一起对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进行创新的制定,并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相关的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即高校 与企业合作进行人 才培养 , 一 基本但非 常重要 的难题 。 般 由高校提供 师资 , 企业作 为出资方 , 进而构建 企业级 的大学模 2 . 2 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 。 式, 其关键点是完成高校和企业 间资 源和人才培养方式 的共 享和
主要 的模式划分 : 以高校为主导和以企业为 主导 。
发展 的若干 意见 》 的颁布 , 旨在 深入 贯彻《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
可能今后很 长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 , 推动高职教 学体制 的创新 , 深化 向为主。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在校企合作 这一 改革进程 中各方 的思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增进高等职业学校 的特 色 , 突 出职业 院校的 路和努力带来 的诸多成果 , 另一方面 , 我们也不得 不承认 , 当前形
办 学理念 , 在整体 上提高高 等职业教 育质量 , 拓展职 业院校 服务 势下 ,尤其在理论体 系和机制关 系都 尚未完全 理顺 的局 面下 , 依
经济社会发展 的能力 。笔者所在 的江西财经职业学 院作为全 国第 然存在很多主观和客观方 面的难题 。

批骨 干高职院校 , 历 经几年 的建设 和发展 , 不 断创 新校企 合作 2 . 1 政府在校企合作 中的作用和地位 尚不 明晰 。
进校企合作过程 中面临的具体 问题 , 研 究和探讨校企合作机制对于高职院校计 算机 类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推动 与创新 。 关键词 : 计 算机类专业 ; 校企合作 ; 项 目课程模型
《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 革创 新引领职业教育科 学 2 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症结
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 提出了“ 双主体 、 三环节 、 五进五 出” 人
虽然在任何一个改革进 程 中, 都离不开政府 的政 策扶持和导
才培养模式 总框架 。同时校内各个专业建设团队也在此基础上继 向监 督 , 但在教育 这一特殊行 业 中, 制度 范畴和教 育理念 是很容 续深化更适 合本专业 的人才培养 方案 ,紧跟校企合 作 的改 革大 易产生不一致 或不 协调 的情 况。从校企双方 开始接触 , 到需求互 潮, 通 过校企合 作协议 、 专业共建共享 、 开设订单班 等一系列 的改 诉 , 到计划制定及实施细节等一 系列的阶段都需要有 一个统管全
计算机专业的实用实践性很 强 , 而行业 的产 品周期安 排一般
到项 目中去学 习和锻炼 。再加上计算 机企业规模一 般不大 , 很 多
互补 , 并达到共 同发展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可 以有两种 又非常紧凑 , 这就导致顶岗的学生很难 真正 借助实训 的机 会深入
以高校 为主导 的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 由高校为企业设 计 公司人数也就十几人 , 企业人力 、 物力 资源有 限, 况且专业 技术性 相 应的培训 计划 , 并提供师资实 现计 划的完成 。这种模 式可 以理 强 , 实效要求高 , 要 企业成批提供工学结合 岗位不太现实。而将学
中培训 的方式 , 或选派高校教师进驻 企业 完成教学培训 。但 由于 为一个没有标 准的难题 。 高校与企业在性质上的差别 , 很 容易 出现培训 内容 与企 业实际情 2 . 3 常见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
况脱节的现象 , 其 实这种模式并 不是我们 目前 主要倡 导的校企合
作模式 。
解 为企业借 助高校在师 资和理论 上的优势来 为企业 员工或 待培 生过 于分散 , 则不利于实训教学 , 也加大管理成 本 , 对 于校方而言 训 人员提供 相对专业 的培训 , 培训可 以发生在高 校 , 例 如通 过集 除非转变实训考核 的方式 和思路 , 否则 最终实训效果 的核 定也成
求为导 向。
责任划分 不明 , 任务分工 不清的结果 , 仅 仅是校方 对一份 协议 的
这种模式下 , 有一个必 要条件就是企业要 在一定程度上具备 热情 , 并不能调 动企业真 正的积极性 , 反 而是造成 最终 合作 的流 对高校 的调配权 , 从 而能更 好实现 目标和计划 的完美衔接 。我们 于表 面。 所研 究的高校计算 机专业校 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 式就是 指在该模 2 . 4 跨行业产业的校企合作未有效开展 。
民营 科技2 0 1 4 年第1 0 期
信 息科 学
校 企合作机制下 的高职 计算机 类专业 人才培 养 模 式研 究
韦应珠 罗少芳 曹 锐
( 江 西财 经职 业 学 院 , 江西 九江 3 3 2 0 0 0 )
摘 要: 作 为新 形势下高职教 育改革的重要 方向 , 同时也是提升 高职教 育 内涵建设 的重要 途径 , 校 企合作的 必要性 和 紧迫性 已经 成 为每个高职教育工作 者必须面对的 问题 , 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 结合 当前 职业教 育整体 环境和职业院校计算机 类专 业在推

般来 说是校 热企冷 , 毕竟二 者追求 的 目标 有所 区别 , 加之
由于计算机行业领域 , 对于数据 的保密性 、 安全性要求更高。导致
而企业 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 , 同样 是要 充分利用 企业接受 学生 实习实训 时只能停 留在点 到为止的状态 , 真实业务 高校 图书馆 、 实验室 、 师资集 中等优势 为企 业提供服务 , 但此时, 操作 的平 台则 被刻意 回避 , 这 就使得 实习实训 流于形式 , 难 以达 企业 的需求至上 , 一切计划或者 目标都 以企业 或者行业领域 的需 到预期 的效果 。这种情况 的产生其实正是 由于双方最初合 作协议
革举措 , 力 争将校企合 作 、 工学结合这 一教育改 革 中心任 务落 到 局的角色 , 这个 角色显然 政府可 以胜任 , 但具体是 通过相 应 的法
实处 。 1 校 企 合 作模 式 下 人 才培 养 的核 心 理 念
律法规还是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 是政府相关部 门出面还是依靠 政 府监 管下的行业协会 , 这一 系列的问题其实是校 企合作所 面对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