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合集下载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何日去来此宿舍?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常恐秋节至,为谁添恨瑶琴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又何必见闻多,惆怅南山有松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闲时到庐喜相见,长相知。

【教案】一、阅读理解1. 课文中的第一首词是一首怎样的描述?2. 你认为柳永为什么“常恐秋节至,为谁添恨瑶琴声”?3. 第二首词的主人公是谁?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这句话表现了什么?二、思考讨论1. 柳永作为一位著名词人,你认为他的词与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 课文中的柳永遗产是什么?你认为柳永为什么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化名人?3. 你对于柳永的词作有什么感受?三、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柳永”为题,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于这位词人的认识,并谈谈你的感受。

【例子】1. 柳永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他亲历了许多的变迁和战乱,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词作中。

像他时常表现出的忧愁、惆怅和离愁别绪,这些在他的词作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 柳永的词作中对于爱情的表现深刻而丰富,他表达了对于真爱的追求、对于爱人的追思和对于生命的珍视,这些对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

3. 柳永的词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词风朴实而优美,令人叹服不已。

他的词作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历史文献。

4. 我对于柳永的词作深深地被其所感染,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动人的意境,我对于其中对于爱情、对于生命和对于历史的探讨非常喜爱。

他的词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价值和人类的情感。

5. 柳永的作品不但在当时风靡一时,就连在现代,他的词依然流传。

他的词作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念,让我们走进了那个时代,感受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风貌,体悟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

课件5: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课件5: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
上片
下片
实写
虚写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词中描写的意象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俩人内心的凄苦像云雾一样,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剪不断,理还乱”的 感觉。可见既在写景也在写情。空阔无边之景衬托出游子飘落天涯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悲凉
四重痛苦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无限伤感
2、无家可归
3、无心赏景
4、无人倾诉
情感内容
本课内容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
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作者:柳永
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念贵妃,遂作《雨霖铃》一曲,以寄恨焉。
《雨霖铃》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本词都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读词
寒蝉、长亭、骤雨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名句共赏
3、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1、 “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柳永这首《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就迥然相异。

从前人们喜欢用“婉约”和“豪放”两个词来区别它们的风格。

南来人的笔记《吹剑录》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吏中有一个善唱歌的人。

有一天苏轼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啊?”那人回答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就不同了,须得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拍板来唱‘大江东去’。

”他这一席话惹得苏轼哈哈大笑起来。

柳永这首《雨霖铃》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它的特点。

它反映了作者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的真挚感情。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天”来看,作者告别的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

作者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指秋季鸣叫的蝉。

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的,但借别的人心情不好。

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

“长亭”是古代修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所。

“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

俗话说:一雨成秋。

阵雨使秋意更浓。

天色不早了。

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有特征性的,它使作品既不致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托凄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入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4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宋词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4

第4课柳永词两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柳永在其都市词中,最爱描写汴京的民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________ ,这些民俗在其都市风情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

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在这狂欢的海洋中,青年男女抛开了平日的________,寻找自由的爱情.柳永在《迎新春》这首词中,不仅描写了元宵节时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________的鼓声等,还特别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种种“奇遇”。

这些美丽的“奇遇”,让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对传统士大夫而言,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很少关注世俗生活。

所以,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

而柳永的都市词第一次出色绘制了城市民俗图卷,________地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永的都市词已经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其所处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堪称词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不一而足清规戒律响彻云霄淋漓尽致B.层出不穷清规戒律不绝如缕酣畅淋漓C.层出不穷金科玉律不绝如缕淋漓尽致D.不一而足金科玉律响彻云霄酣畅淋漓解析:“不一而足”指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句中的意思是民俗很多,所以应选“不一而足”.“清规戒律”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句中形容束缚人的规章制度,应选“清规戒律”。

“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响彻云霄”指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句中用来形容鼓声,应选“响彻云霄”。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酣畅淋漓"形容极其畅快.“淋漓尽致”侧重于意思的表达,“酣畅淋漓"侧重于感情的宣泄。

原创3:第4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原创3:第4课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 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 异,种种在其中。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 豪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 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谢谢观看
欢迎您继续在91淘课网学习下一节或其他内容, 91淘课网为你奉献完美的微课大餐!
染——
山色之美: 三秋桂子 湖荷之美: 十里荷花 人文之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铺排,铺陈和排比的简称。多见于古体诗中, 它运用叠句的手法, 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 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 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清嘉
个人边读边划记出《望海潮》中描写都市生活景象 的句子,体会词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④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 的都市生活景象。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地理位置
东南形胜
历史传统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自然景观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井面貌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百姓生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 之美: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 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江神子·题柏舟壁》登快艇,依山行,望五湖,宫阙寥落。

水波生处是有人家,黄鹤楼,细柳庵,竹枝寺,远近闻名争拜。

两岸烟树何处。

定风波,浩气长存,易水寒,洞庭秋思。

清洛渐行渐远,万里层云,千帆过尽,何日才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2.理解柳永词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掌握《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江神子·题柏舟壁》的词意和创作特点。

2.提高学生对于柳永词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意象和形象。

2.鉴赏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教学过程导入(5min)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唐诗、宋词,对其创作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阅读(20min)1.师生一同朗读柳永词,并解读其中的生动意象和抒情方式。

2.小组讨论,总结柳永词的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再次朗读,体味其音韵和情感。

分析(20min)1.让学生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江神子·题柏舟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从词的结构、词牌和词调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其创作特点。

鉴赏(20min)1.让学生认真品读两篇词的选段,体验其中的意境和音美。

2.带领学生回顾柳永词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趋势。

3.让学生讨论柳永词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10min)1.学生就鉴赏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师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作业1.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柳永词欣赏体会。

2.准备下节课主题为“花”的相关材料和文章。

结束语通过总体学习《柳永词两首》,学生们了解了柳永词的特点和创作例子,提高了对诗词鉴赏能力和美学审美水平,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4.名句默写 (1) 烟柳画桥 ,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重湖叠 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 (4)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 , 暮霭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 沉沉楚天阔 。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
“都会”与“繁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 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 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
于刻画“形胜”,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
(3)词类活用 ①嬉嬉钓叟莲娃 名词作动词,采莲 . ②异日图将好景 名词作动词,画图 . ③都门帐饮无绪 名词作动词,设帐 . 2.句式 (1)参差十万人家 正常语序:十万人家参差 (2)多情自古伤离别 正常语序:自古多情伤离别 (3)重湖叠 清嘉 省略主语,钱塘重湖叠
清嘉
(4)归去凤池夸 词,战胜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 . ③胜臣不胜 受恩感激 动词,受得住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美好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形容词,优越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动词,离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 . ④去 有一月耳 动词,距离 去死肌,杀三虫 动词,除掉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动词,前往 .
不凄凉。“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在如此广阔辽远 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 以想像。“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 季,离情更甚于常时。“今宵”几句是指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 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风景之清幽, 离愁之绵邈, 完全凝聚在这个画面中, 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的写法。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 情, 并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 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 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 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 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 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 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2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第2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答案】词人身临目睹杭州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 的繁荣、奢华后,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艳羡之情,所以能敏 锐地捕捉山川、城市的特点,加以详细、具体的描绘。词中所 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 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的写作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 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 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问题1.《望海潮》一词中,“形胜”“繁华”四字在词 的上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珠玑”“罗绮”使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展现了杭州哪方面的特点?谈谈上片“绕”“怒”的 艺术表现力。
【对应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
【提示】鉴赏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步骤:释字、入句、达 情。明确该字在诗词中的含义、所在句子描述的景象、运用的 表达技巧、达到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就是从 诗歌炼字的角度设题,来赏析诗词的艺术表现力,解题时要扣 住这些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诗句中的作用来解答。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是是非非,沉沉浮 浮,在泱泱的、漫漫的人生路上,今天,明天,太多无法成就 和完满。可是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卧薪尝胆,有人怨天尤人, 有人百折不挠。柳永应该也是属于百折不挠的,在49岁,毅然 再次进举,终于进士及第,得偿所愿。但他终究摆脱不了潦倒 的宿命。
①异日图将.好景( 助词,用在动词后,无实义 ) ②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副词,将要 )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名词,将领 ) ④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动词,率领 )
(5)去
①此去.经年( 动词,离开 ) ②我从去.年辞帝京( 形容词,过去的 ) ③去.死肌,杀三虫( 动词,除去 ) ④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动词,距离 )
1.字音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

基础导学篇
文学常识
浪漫词人柳三变 柳永(约 984 年~约 1053 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 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 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 年(1002 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 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 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 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 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 仕,故世称柳屯田。
惜别之作——《雨霖铃》 《雨霖铃》写于 1024 年,41 岁的柳永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 本已考中,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屡试不第,柳永愤而离开汴京,到 江南漫游,临行前,与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依依惜别。一想到从此 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失意孤独之感一起涌上心 头。这首词就集中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4)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__那__堪___冷__落__清__秋__节_ ! _____今__宵__酒__醒__何__处_____ ? 杨 柳 岸 , 晓 风 残 月 。 此 去 经 年 , __应__是__良__辰__好__景__虚__设____。___便__纵__有__千__种__风__情_____,更与何人说?
2.最后两句是写给谁的? 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池”指 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 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 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 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早年屡试不第,经常出入于歌楼舞馆,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时人将其推荐给宋仁宗,却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

于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通晓音律,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形式。

他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

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他对秦观等人都有影响。

有词集《乐章集》。

[知背景]1.《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2.《雨霖铃》这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他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本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心情。

[知常识]1.词与诗的异同同:严格的格式要求,如字数、句数固定,平仄规定严格等。

异:词有词牌;每句字数多数不相等(句子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多数分段(小令不分段),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用韵较自由,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几次韵。

诗无词牌;字数、句数固定,不分段,不换韵。

2.慢词和小令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雨霖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雨霖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4-2《雨霖铃》教案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组谢倩格老师编一、教材内容分析《雨霖铃》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是柳永词两首的第二首。

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坛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大家,也出现了婉约词和豪放词两种风格。

本单元学习宋词,择取篇目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感知词人形象,运用联想和想象以领略词境。

同时,宋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因而又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体会其声律之美,加深对词作的感受和理解。

《雨霖铃》是柳永因仕途不顺,决定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作,描写其与一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愁别绪及设想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

词作以“伤离别”为主线,以时间为序,借意象以烘托惜别之情,渲染凄清意境。

学习时引导学生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词的声律之美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解读意象,把握和分析词作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深入体味词人的情感和凄清的词境。

本课的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教辅手段为板书和多媒体。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此前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较好地把握诗词大意和情感基调。

且学生已学习过柳永的《望海潮》,对词人及其词风有一定的了解,故在《雨霖铃》的学习中对柳永其人只做简单回顾,不多赘述。

另外,学生对于诗词中具体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融入词人情感的意象的理解尚还不够成熟,因而仍需要教师在品读讲解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同词人之间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词作情感,体味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凄清哀婉的词境。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词牌“雨霖铃”及写作背景,以读带析,在诵读中品味词人同红颜知己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词作凄清哀婉的意境。

②解读意象,把握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词作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的阅读赏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反复诵读和品读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词作的声律之美的同时加强对词作情感的理解,从而进一步领略词作凄清哀婉的意境。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ppt课件1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ppt课件1

在《望海潮》一词中,柳永将精彩的笔墨放在了 对哪些景致的描绘上呢?这些景致有什么样的特 点?
景致:钱塘江潮,都市盛状,西湖美景。 特点:宏伟壮观,富庶繁荣,美丽祥和。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孙何 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 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 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 江之志。”
钱塘景美,古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让我 们用自己的文字来展现它的美。大家都知道,每个城市 都会有自己的城市标语,如,北京的标语是“不到长城 非好汉”……我们也试着从诗中概括一下杭州的特点,
并用“对联”或其他形式给杭州写一则城市标语。 • 示例:如烟碧水如画人家,如丝锦绣如梦杭州。
• 自然之胜景,天下之盛世,心中之圣地。
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 读者孑然于胸;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 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
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表现鲜明的情志。
• “繁华”两字点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 “烟柳”等句作点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 现了大都市的风采。雕梁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 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背资料
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 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 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 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 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 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 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 《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 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 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 宴。
背景介绍
• 据说,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 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钱 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 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原创2: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原创2:第4课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
柳词曲折委婉、清丽蕴藉,写景无不工,为句不 事雕琢。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
“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且去填词。”
1. 找出文中描写情感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现 了什么感情?
①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 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④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杨柳岸,晓风残月
凄凉 冷寂
上片 实写
下片 虚写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 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 的画面。
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
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
别离诗的思想感情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为以下几 方面:
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
宋韵飘香
词是继诗歌之后新兴的一种诗体,所以又 叫“_诗_余__”,由于它是配音乐演唱的,又叫 “_曲_子__词__” 。由于句式长短不一,又叫 “_长_短__句__” 。词兴于唐而盛于宋。
词的特点
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2.4 柳永词两首

2.4 柳永词两首

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 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 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 量,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 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婉约细腻,体裁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 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 永、秦观、李清照等。
鉴赏点三: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6.在《望海潮》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 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时作者着重突出了以下 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①东南重镇 ②自古以来就是繁华都市 ③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 ④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 ⑤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 少心情愉悦
更感孤单,言外之意无穷,以别后想象之景写离愁。 “此去”四句是直接抒情,问句作结,言外之意是与 离人分别以后,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兴致了。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明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运用了互文的 修辞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这 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 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少女快乐采莲, 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 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 艳羡之情。
7.《雨霖铃》中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时刻
饯别时
船要 出发时 设想今宵 酒醒后
景色
①寒蝉凄切,骤 雨初歇
③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雨 霖 铃》
5.“兰舟催发”这一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正在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忽听耳边响起了 就要开船的鼓声,这就不得不走了,更加突出了离别之人那 种欲走还留而又不得不走的矛盾心理以及无奈。
6.曾有人评论《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意境宏阔”,请你具体分析其“宏阔”在哪里?
2.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
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 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 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 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
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豁 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叠叠地打开:蓝天、白云、 小桥、流水„„潇洒快活地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 鼻翼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身边曼妙地起舞。
9.菱歌泛 夜 .
三、名句默写 钱塘自古繁华。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烟柳画桥,________ 3.云树绕堤沙 __________,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嬉嬉钓叟莲娃。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
吟赏烟霞 。 5.乘醉听箫鼓,___________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6.__________
8.本词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阕和下阕所描写 的景色有何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提示: 离别时的情感
饯别时 心境黯淡低落 船要出 难舍难分、痛 发时 苦异常
离别时的景色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离别时的情感 设想今宵酒 凄凉惆怅,“良辰好景”不
离别时的景色 杨柳岸,晓风
醒后
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晨读新 课启航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识记知识必备
第 二 单 元
第 4 课
探究 文本 研读
整体把握
文本层析 写法借鉴 高考对接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领悟 学海 览胜
积累写 作点滴
应用体验之旅
微笑着面对 1.柳永,这个甚至生卒年月都不为世人所知道的柳永, 这个即使你去闽北凭吊也只能望满江碧水,一川绿风空叹的
残月
词的上阕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则是 全词意境 对别后的设想,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 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望 海 潮》 1.工于铺叙,善用白描
柳永长于慢词,本篇即可见作者在慢词中的铺叙技巧。起
首三句,一说地理,二说都会,三说历史,俯仰古今,洞察全 局,统领全篇,为下文张目。“烟柳”两句,前写环境,后写 住宅,继以“参差”一句总括。杭州之盛,得之于钱塘江、西 湖。词中接着写江,对“东南形胜”作进一步的交代;接着又
唱起 _______ 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 10.千骑拥高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故称“高牙” _____________ 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11.吟赏烟霞 .. ________________ 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12.异日图将 好景 ___________________ . 13.归去凤池 夸 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朝廷 _________ 篷帐 14.都门帐 饮 _______ . 凄清 15.冷落清 秋节 _______ . 年复一年 16.此去经年 .. ___________
事、实情;下阕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这样虚实
相生,便将一种难分难舍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景类诗歌鉴赏题
考点对接
《雨霖铃》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情与景,是诗歌创 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 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基本内容。诗歌,或借景言
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
擅长写慢词的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
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仁宗
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 年屡试不第,经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并通晓音律,这使他 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制作了大量的慢
写市场、住家,对“繁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下片转写西湖,从环境写到生活,最后称颂孙何,在应酬祝
颂中不离杭州,呼应开头。描写杭州的壮丽繁华,景象如画,不 着一色,用白描的手法,层层铺叙,写得淋漓尽致,开阔清新。 2.巧用夸张手法 本词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写景壮伟,声调激越。
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
提示:以“念”字领起,表明是设想道路辽阔,“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 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全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 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念去去”以后之言,大气包 举,一泻千里,似江流出峡,直驰平川,可谓“宏阔”之致。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 动人?
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而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
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 不如“卷”形象逼真。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
了他怎样的感情?
提示:(1)写杭州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看, 它是东西重镇;从历史传统看,它自古以来就是繁华都市; 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 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其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 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2)作 者在词中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
提示:“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
得含蓄而有余味。“晓风残月”,清秋之晓风是凉的,柳 永正是通过凉风写离别后心境的凄凉。月挂树梢本是一种 自然景象,着一个“残”字,就透露出凄凉冷落之感。此
句妙处,全在点染。这里点明“伤离别”,用“冷落清
秋节”来渲染,再衬上“多情”,更觉难以承受,所以
说“更那堪”。这是一重渲染。用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样东西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来烘托在清秋时节伤离 别的感情。这又是一重渲染。这两重渲染,使得感情的 色彩更浓重。
2.罗绮 ( qǐ ) . 4.暮霭 ( ǎi ) . 6.凝噎 ( yē ) . 8.羌 管(qiāng) .
二、词语解释 1.东南形胜 .. 2.烟柳画桥 .. 3.风帘翠幕 . 4.参差 十万人家 .. 5.云树 绕堤沙 .. 6.天堑 无涯 . 7.市列珠玑 .. 8.有三秋 桂子 ..
形势优越 ____________ 雕饰华丽的桥梁 _________________ 帏幕 _______ 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茂密如云的林木 ________________ 壕沟 _______ 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季 _______
柳永,他的快乐却让许多丧失快乐心绪的人汗颜。早早离开
家乡去寻功名的他并没有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但他并没有像 李白、陶渊明一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一样 政心不顺
而求文心,像王维躲在终南山而窥京城,像诸葛亮虽说不求 闻达布衣躬耕而一遇明主便出山建功立业。他只是微笑着面 对这个世界,扎根于市井之中,投入了一个被世人称为“消 费”的陷阱。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7.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
暮霭沉沉楚天阔 _______________ 。 冷落清秋节 !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____________ 杨柳岸,晓风残月 。 9.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______________ 便纵有千种风情, 10.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 更与何人说?
词的有关知识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
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
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 嫣红、千姿百态的风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 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渺的 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
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
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 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以乐景写悲情。 2.虚实相生 词的上阕除“念去去”几句写的均是眼前的实景、实
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读了这两句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2.简述开头三句在全篇内容与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提示:从“形胜”与“繁华”两个侧面概括了钱塘自然环 境的秀丽与社会的富庶、承平景象。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若 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不好。因为“霜雪”比喻浪花,正好与“怒 涛”相对,“怒涛卷霜雪”能够表现钱塘江潮来时波滚
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2.《雨 霖 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所 作的。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 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
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
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雨 霖铃》以寄离情。
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为词容纳更多
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形式。他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善 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 音律和谐优美。 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要作品有《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