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内容为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第二章《动物》:详细内容为各种动物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等。

3. 第三章《空气与水》:详细内容为空气和水的性质、循环、用途等。

4.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详细内容为天气现象、气候变化、气象知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动物、空气与水、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分类、空气与水的循环、天气现象的形成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尺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空气与水、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 动物的特点与分类3. 空气与水的性质、循环4. 天气与气候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分类。

(3)调查家乡的空气质量,分析原因。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3)空气质量原因: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

(4)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温度适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的家第一课我的家乡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家乡- 掌握正确的家乡认识及表述方式-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家乡认识及表述方式-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家乡的概念及内涵,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述家乡教学准备- 课件、课表、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 导入单词及词组3. 听录音,读文本,跟读4. 分组讨论,听取展示5. 情境呈现,体验家乡之美6. homework第二课生活中的文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兴趣-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兴趣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文化的多样性,感知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课表、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1. 导入文化类单词2. 情景渲染3. 生命周期视野下的文化瑰宝4. 创设互动情境5. 完成绘画作品6. 课堂展示第二单元我的学校第三课我的学校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及人际关系- 学生掌握描述学校的基本词汇及短语-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及人际关系- 学生掌握描述学校的基本词汇及短语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学校的关系,准确描述学校的各个部分教学准备- 课件、课表、工具资料等教学过程1. 导入单词及词组2. 班级规则讨论3. 观察图片描述学校4. 小组讨论学校的组成5. 制作学校平面图6. 自我评价第四课茶话会教学目标- 认识茶文化,了解茶道中的礼仪- 融入情境,感受茶道之美- 提升掌握单词、短语及句型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茶文化,了解茶道中的礼仪- 提升掌握单词、短语及句型的能力教学难点- 融入情境,感受茶道之美- 让学生准确把握茶道中的礼仪教学准备- 课件、口香糖、茶具等教学过程1. 导入茶文化单词及词组2. 观察茶具及用法,介绍茶道的基本步骤3. 演示茶道,体验茶道礼仪4. 制定茶话会礼仪5. 品尝茶、品评茶话会表现及绘制茶道图6. 课堂展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力与运动摩擦力重力与质量弹力与简单机械3. 玩具里的科学玩具车的原理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水枪的原理4.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2. 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玩具里的科学原理。

3.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摩擦力、重力、弹力的应用;植物的结构与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气球、小车、风筝、水枪、植物样本等。

2. 学具:纸张、笔、尺子、橡皮泥、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特性。

展示玩具车、风筝、水枪等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

2. 例题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拍打气球为例,讲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过程。

力与运动:以摩擦力、重力、弹力为例,讲解力的作用及效果。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不同声音,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玩具车、风筝、水枪等玩具的原理。

强调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奥秘:声音产生:振动声音传播:介质声音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力与运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3. 植物的生长: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繁殖:植物通过种子、根茎等方式繁殖后代七、作业设计1. 声音作业: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不同声音的产生及传播,记录下来,并解释原因。

答案示例:拍打桌子产生的声音,是因为桌子的振动。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学习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6. 第六章《声音和光》:探究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解释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进行科学探究。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4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4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4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二、看照片上的大树三、回忆中的大树四、观察真正的大树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二、观察记录一棵树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板书设计: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详细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等;2. 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等;3. 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光的反射等现象;4. 空气的性质、水的三态变化、大气压等科学原理;5.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分类、性质及用途;6. 能量的形式、转化、利用及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光合作用,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3. 帮助学生理解光与影的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精神;4. 让学生掌握空气与水的性质,增强环保意识;5. 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多样性,学会合理利用资源;6.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观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适应性、光的传播与反射、大气压等概念的理解;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分类、光的影子、材料多样性、能量转化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手电筒、镜子、气球、实验器材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植物生长、动物适应、光的传播等科学知识;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巩固所学知识;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2)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利用镜子、手电筒等进行光的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4)思考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常见的安全标志2. 我国的气候特点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生命周期5. 水的性质与用途6. 空气的力量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8. 光的反射与折射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特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声音与光的传播等概念。

2. 教学重点:安全标志的认识、水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的力量、声音与光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全标志卡片、气候图、植物生长模型、动物生命周期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安全标志,引发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图片、实例进行生动讲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在校园内看到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描述我国的一种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4)画出一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图。

(5)实验:探究水的性质与用途。

(6)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7)思考:声音和光是如何传播的?答案:(1)如:禁止通行、当心触电等,作用:保障师生安全。

(2)如:四季分明,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4)如: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2. 第2章《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

3. 第3章《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基本气象现象。

4. 第4章《电与磁》:探索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学习简单电路和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与磁章节的电路连接和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器官功能、动植物分类、天气变化及电与磁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结构图、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3)描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图表;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世界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2. 空气的奥秘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成分和作用3. 水的奇妙水的形态水的循环4. 力与运动力的效应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分类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态、性质及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力与运动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空气和水的性质、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动植物特征、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卡片、实验工具、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关注动植物特征。

通过吹气球、倾倒水等生活实例,引出空气和水的性质。

设计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分析动植物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解释空气和水的性质,探讨其作用。

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运用。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习卡片。

进行生物分类、空气和水性质、力学实验的实践操作。

4.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世界:动植物特征、生物分类。

2. 空气的奥秘:空气存在、成分和作用。

3. 水的奇妙:水形态、水循环。

4. 力与运动:力的效应、简单机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动植物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空气和水有哪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简单机械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2. 答案:动植物的特征:如动物会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空气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水性质:液态、固态、气态。

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等,利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进行工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生物。

设计实验,探索空气和水的更多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颜色课时一: 我喜欢的颜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运用句型表达自己的喜好。

- 教学重点: 喜欢的颜色的表达和句型运用。

- 教学准备: 卡片、彩色笔、图片等。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多种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问答训练。

- 研究新词汇: 教师出示图片和单词卡片,帮助学生研究并记忆与颜色相关的词汇。

- 句型练: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

- 拓展活动: 制作彩色海报,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颜色。

- 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研究内容,并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喜欢的颜色。

课时二: 大自然的颜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 教学重点: 大自然中的颜色观察和简单描述。

- 教学准备: 彩色图片、小动物标本等。

- 教学过程:- 复导入: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并通过问题提醒学生大自然中的颜色。

- 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多张大自然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颜色。

- 探索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小结巩固: 教师总结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颜色的敏感度。

- 拓展延伸: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短文,描述大自然中的颜色。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数字课时一: 数字的认识-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0-9的数字,并了解数字的用途。

- 教学重点: 数字1-9的认识和用途。

- 教学准备: 卡片、数字图案等。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卡片出示数字1-9,引导学生认识并读出数字。

- 数字游戏: 教师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 数字用途: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练巩固: 学生个别练、小组活动等,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和用途。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2章:动物和植物详细内容: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3章:空气和水详细内容: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详细内容: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及其协调配合。

(2)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3)空气和水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力的概念及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教学重点:(1)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认识动物和植物,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掌握空气和水的性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理解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人体模型。

(2)动植物标本或图片。

(3)实验器材:气球、漏斗、瓶子、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1)画纸、画笔。

(2)剪刀、胶水。

(3)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结合教具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

(3)例题讲解,巩固知识点。

(4)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3.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难点。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直观、简洁。

2. 内容:条理清晰,突出重难点。

3. 布局:合理利用黑板空间,美观大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2)列举三种动物和植物,并分别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种子、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2. 第2章《动物的生活》:学习动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3. 第3章《水的循环》:了解水循环过程,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4. 第4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气象观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动物、水循环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水循环过程、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动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水循环、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水循环模型,气象观测工具。

2. 学具:放大镜、画笔、记录本、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4)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种子、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2)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点。

(3)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过程,使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4)结合实际观测数据,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植物生长图。

(2)让学生描述动物的特点,制作动物卡片。

(3)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4)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记录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种子、根、茎、叶2. 动物的特点:种类、生活习性3. 水循环:三态变化4. 天气与气候:观测方法、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生长图。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 第2章《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第3章《多样的物质》:认识不同种类的物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第4章《力和运动》:了解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挂图、模型、实物等。

2. 学具:学习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验、实例、图片等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章节内容:列出各章节主题,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

3. 图表:用图示、表格等形式展示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下来。

(2)列举三种不同物质,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探究能力。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1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2 一、活动目标:1、经过引导幼儿自我动手做实验,从而明白两种颜色加在一齐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本事。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我们的生活与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2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与非生物2.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3. 第3章:植物的生长3.1 植物的结构3.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

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与科学的关系。

进行观察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板书布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与非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种植一种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生物特点: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科学2. 动物和植物3. 空气和水4. 常见材料5. 力与运动6. 光和影子7. 声音8. 健康生活详细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描述动物和植物、空气和水的性质、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力的作用、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和健康生活习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2.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动物、植物、空气、水、材料、力、光、声音等常见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动物和植物、空气和水的性质、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力的作用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6.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便于学生记忆。

3. 结构清晰:分模块展示,逻辑性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2)实验:比较空气和水的性质。

(3)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及其用途。

(4)制作:一个简单的力作用实验。

(5)思考:光和影子、声音的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如:观察星空、制作小乐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科学探究方法2. 教学目标中的创新能力培养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知识突出6.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和拓展延伸一、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方法是本教案的核心,应重点关注。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朋友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朋友的长处和不足。

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2. 植物的世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动物的家园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

了解力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

模型、标本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

出示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特点及生长条件。

以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例,讲解动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特点。

小组合作,调查了解自然界中的力量,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关爱动植物。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朋友:优点:善良、友善、乐于助人不足:自私、任性、斤斤计较2. 植物的世界:特点:光合作用、生长周期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结果3. 动物的家园:特点: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生活环境:水域、陆地、空中4. 大自然的力量:风力、水力、太阳能影响:生活、环境、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短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水第1课时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点】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

【教学难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展示图片)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3、教师小结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

(展示示意图)4、活动体验(1)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一样?①手心向下,手背向上②对一只手吹气③甩动一只手(2)活动手册(3)教师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二、探索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教师点拨:①水洼的水会变干涸②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③晾干衣服④吹干湿发……三、模拟实验1、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

2、工具与材料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3、实验(1)(1)实验过程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③另一个不盖。

④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⑤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注意事项①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②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3)研讨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点拨:封口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因为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开口水杯里的水少了,因为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了。

依据是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4、实验(2)(1)实验过程①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②放置一段时间③观察盒中变化(2)研讨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小水滴,它们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受科学1.2 玩中探究1.3 做个小小科学家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的特征2.2 植物的生长2.3 动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物体的运动与力3.1 物体的运动3.2 力的作用3.3 机械的应用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特征的理解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力的作用演示器材、光学实验器材录音机、投影仪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6.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表、关键词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注重逻辑性,突出重点、难点。

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二章: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记录,描述其变化。

第三章: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演示力的作用。

第四章:观察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画图描述。

2. 答案:第一章:观察记录表。

第二章:植物生长过程的照片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板书设计: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大树小草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

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

)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

(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第五课植物的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