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第六篇 介入放射学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利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医学专业,通 过X线、CT、MRI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将导管或其他介入器材插入人体 目标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
介入放射学特点
微创、精确、高效、安全。
介入放射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要地位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许 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比剂过敏
对比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常用的 影像增强剂,部分患者可能对其产 生过敏反应。
对比剂肾病
对比剂对肾脏的损伤是介入放射学 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 致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
介入放射学操作后的常见并发症
局部血肿
感染
介入放射学操作后,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血肿 ,轻者无症状,重者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器 官损伤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动脉瘤
通过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 圈或注射栓塞剂,以防止动脉
瘤破裂。
血管狭窄
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段 治疗血管狭窄,改善血液循环。
静脉血栓
通过导管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方法治 疗深静脉血栓,预防肺栓塞。
肿瘤的介入治疗
肝癌
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内注 射化疗药物或栓塞剂,杀死肿
主要作用
通过介入放射学方法,医生可以对肿瘤、血管病变、心脏疾病等进行治疗,提高 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与设备
主要操作技术
血管造影、经皮穿刺活检、经皮消融治疗、经导管栓塞术等 。
常用设备
X线机、CT、MRI、DSA(数字血管造影机)、超声波等医 学影像设备,以及各种介入治疗器材如导管、导丝、球囊等 。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

【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

contents •介入放射学概述•介入放射学检查方法•介入放射学治疗技术•介入放射学在各类疾病中应用•介入放射学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介入放射学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01定义发展历程定义与发展历程诊疗一体化介入放射学采用经皮穿刺或自然腔道进路的方式,具有微创性、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微创性广泛应用介入放射学在医学领域地位介入器械介入放射学需要使用各种介入器械,如导管、导丝、栓塞材料、射频电极等,对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介入放射学依赖于医学影像技术进行引导,包括超声、CT、MRI 等,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

操作技术介入放射学操作技术包括经皮穿刺技术、血管造影技术、消融技术等,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介入放射学基本原理与技术02透视检查造影检查X线摄影030201平扫CT增强CTCT血管成像增强MRIMRI功能成像血管超声浅表器官超声腹部超声超声检查031 2 3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03经皮椎体成形术01经皮穿刺引流术02经皮穿刺活检术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组织间插植治疗血管内照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04肺癌介入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非血管性疾病介入诊断与治疗食管狭窄介入治疗01胆道梗阻介入治疗02椎体压缩性骨折介入治疗0305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完善术前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心理护理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患者沟通操作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辐射安全防护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操作效果评估根据介入操作的目的和预期效果,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病变改善情况、症状缓解程度等。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及时处理并上报医生。

随访管理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

(完整版)介入放射学第6版chy

(完整版)介入放射学第6版chy
出血 2.禁忌症: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
二、动脉内化疗术
(一)常用化疗药物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顺铂、丝列霉素、阿霉素
等。(剂量依赖性)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5-氟脲嘧啶,甲氨蝶呤等。
(给药时机依赖性) (二)治疗方法 每隔2~3周重复治疗,方法:1.一次性冲击疗法;2.连
续性注入法;3.球囊导管阻塞法;4.植入式导管药盒系 统灌注化疗(PCS)。 (三)临床应用 适用于绝大多数实体肿瘤,少有并发症,治疗效果优 于静脉内化疗。
栓 术
第五节 其他血管介入技术
1.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2.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3.子宫肌瘤栓塞治疗 4.第二肝门再建术:柏查氏综合症 5.腹主动脉瘤被膜支架植入术
下腔静脉滤过器
植入后示意图
第十二章 非血管介入技术
非血管介入技术:
指介入放射学技术中在血管以 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主要 由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和经皮针刺 活检术。
球囊扩张式内支架
自 扩 式 内 支 架
自扩式内支架释放过程
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第三节 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一、心脏瓣膜狭窄经球囊成形术 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三、射频导管消融术
第四节 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TAI)
TAI定义(p300) 一、血管收缩治疗 1.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
介入放射学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介入放射科 陈宇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
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 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管、 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 治疗或者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 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 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成为三大 治疗学。
DSA的定义:
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 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 的技术,是新一代的血管造影技 术。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04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微创
介入放射学通常使用微小 的穿刺针或导管进行操作 ,创伤小,恢复快,减轻 了患者的痛苦。
精确
介入放射学利用影像设备 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能够准确到达病变部位, 提高治疗效果。
高效
介入放射学通常可以在短 时间内完成操作,缩短了 治疗周期,提高了效率。
安全
介入放射学操作过程中通 常使用局部麻醉或镇静剂 ,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 。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 放射学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拓展应用范围
介入放射学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范 围,包括更多的疾病类型和治疗
领域。
提高操作效率
未来介入放射学将进一步提高操 作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
者负担。
介入放射学与其他医学技术
05
的结合
与外科手术的结合
辅助外科手术
骨肿瘤介入治疗
骨肿瘤是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介入放射学可采用经皮穿刺瘤内注射化疗药物或骨水泥等 技术,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疼痛。
其他疾病的介入放射治疗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对于血管狭窄、闭塞等疾病,介入放射学可采用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方法,扩张血管 狭窄部位,恢复血流。
胆道疾病的介入治疗
胆道梗阻是胆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介入放射学可 采用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等方法,解除胆道梗阻 ,缓解黄疸、疼痛等症状。
总结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阻断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达 到止血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放射学 技术,通过导管将栓塞物质送至支气管动 脉,阻断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该方法 可以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 量。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肠道出血适于血管收缩剂动脉内灌注治疗。 顽固性骨髓炎、肺部局部感染(包括结核、霉菌等
难治性感染)适于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 严重的或通过治疗难以逆转的心、肝、肾功
能障碍 严重恶病质
【并发症】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的并发症除与插管有关外, 主要为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溶栓药物可导致 出血,血管扩张可导致低血压,血管收缩剂可造 成平滑肌痉挛,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等。一 般药物反应可随停止用药而消失,严重者应立即 停药并对症处理。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 超选择性地将留置管置于靶动脉内 留置管与埋植于髂腰部或左锁骨下窝皮下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创伤大、操 作复杂等缺点。
克服了常规经股动脉一次性插管灌注术所具有的导 管不能长期留置造成的各种缺点,如反复穿刺插管, 治疗不规律,注药时间仓促等。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 严重的或通过适当治疗难以逆转的心、肝、肾
功能障碍 严重恶病质
【并发症】
血管狭窄及闭塞 常发生在长期化疗灌注的靶动脉
神经损伤 常发生在脊髓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脑动脉化疗灌 注时,可能与化疗药物和造影剂直接损伤神经组 织或刺激血管造成痉挛有关
消化道反应
三、动脉内其他药物灌注术
五、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
Percutaneous Intravascular Port-catheter System Implantation
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是通过介入学方 法完成动脉内导管药盒系统(port-catheter system, PCS)植入,在动脉内建立通道行长期规律性化疗灌 注或碘油栓塞的方法。
四、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课件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课件

椎间盘突出
采用椎间孔镜技术,通过 介入方式摘除椎间盘突出 物,缓解疼痛并恢复脊柱 功能。
介入放射学的康复护理与预防
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手术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整、 心理疏导、疼痛控制及健康宣教等。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及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戒烟、 控制血糖血压、注意饮食卫生等,降低疾病复发率。
介入放射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血管造影
通过介入放射学技术进行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为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非血管介入
非血管介入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等介入器材引入器官或组织内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对胆道、胰腺、呼吸系统等疾病的介入治 疗。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课件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介入放射学基础 •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与方法 •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01
介入放射学基础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与特点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通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等介 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
介入放射学特点
介入放射学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能够针对多种疾 病进行精确治疗,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病理学和生理学信息 。
全性。
影像评估技术
在介入操作前后,利用影像学检 查方法对病灶、血管等结构进行 评估,以指导介入操作和判断疗 效。
影像监测技术
在介入操作过程中,利用实时影像 监测技术观察导管、针等器械的位 置和移动情况,以提高操作的准确 性和效率。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肿瘤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肝癌
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 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 ,可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并延

医学影像学总结: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总结: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医学的基础上,在DSA、超声、CT、MRI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途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介入放射学包括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介入诊断学: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简单器材获得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学资料的一系列诊断方法-介入治疗学: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材和药物对病变进行灌、堵、通、扩、引等的一系列治疗技术·Seldinger技术经皮直接穿刺血管,通过导丝将导管引入血管内-是介入放射学的最基本技术-常用穿刺部位(表浅、相对较粗)1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2股静脉、腘静脉·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分支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颈动脉、肾动脉、主髂动脉、下肢动脉、膝下动脉),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静脉狭窄闭塞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症,颅内血管性疾病-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胆道梗阻,消化道管腔狭窄、梗阻,气管、支气管狭窄,脓肿与囊肿,椎间盘与锥体病变-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他恶性肿瘤(肺癌、肾癌、胰腺癌、盆腔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第一节原发性肝癌的介入诊疗★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富血性)+胆管细胞癌(乏血性)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技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细胞癌)1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2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3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应用最广)-消融治疗(胆管细胞癌)1物理消融:射频消融(RFA)、微波、冷冻、激光2化学消融:无水乙醇、乙酸消融一、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主要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早期尽量切除)·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肝组织浓度是其他器官的100-400倍;瘤区高于正常肝组织5-20倍(副作用小,效果更好)·碘油乳剂栓塞:趋向性沉积于肿瘤血管·微球栓塞:阻断肿瘤血供(一)TACE理论基础:血供(二)TACE适应证·Ⅱb期、Ⅲa期和Ⅲb期的部分病人·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高龄、严重肝硬化的原因不愿手术的Ⅰb期和Ⅱa期病人·多发结节型肝癌·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闭塞,或完全闭塞但充分侧支形成·肝癌破裂出血(三)TACE禁忌证·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侧支形成少·合并活动性肝炎或者严重感染,无法同时治疗·严重肾功能障碍·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四)TACE并发症及防治·化疗栓塞综合征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发热——对症支持·术中胆心反射严重胸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死亡——阿托品·肝脓肿、胆汁瘤——经皮穿刺引流、抗生素(五)TACE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富血性肝癌效果更好·严重肝硬化患者,效果更差二、射频消融RFA·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向肝肿瘤内插入射频针。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目的要求1、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技术(Seldinger技术的组成、步骤)2、了解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3、了解几种常用的介入技术和临床应用。

思考题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Seldinger技术的定义、组成及步骤)?第一节总论一、概念、技术、分类(一)概念范畴:微创医学起源时间及基础:20世纪70年代Seldinger技术*定义: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gy,IVR)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以影像设备为导向,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及其它技术对疾病进行治疗或诊断(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与生化材料)(二)技术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包括seldinger技术(seldinger’s technique)、造影术(angiograph)、栓塞术(embolization)、灌注术(infusion)、成形术(plasty)、支架技术(stent implantation)、穿刺引流术(puncture drainage)、穿刺活检术(puncture biopsy)、消融术(ablation)、取异物术(taking out foreign body)、碎石术(lithotripsy)、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mplantation)神经根阻滞术(nerve root block technique)等。

(三)分类按操作技术1.经皮穿刺/引流术。

2.经导管灌注/栓塞术。

3.成形术。

4.其他如下腔静脉滤器、异物取出、椎间盘旋切等。

按介入治疗途径1.血管介入技术(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adiolgy)三大技术:(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经导管栓塞术(3)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2.非血管介入技术(non-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adiolgy)按专业分类1.心血管介入放射学2.神经介入放射学3.外周介入放射学二、设备与器材(一)影像监视设备主要导向设备:X线电视透视、超声、CT、MRI。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放射学是一门医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使用放射线等辐射
能在人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放射学使用各
种放射线和辐射技术,如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

放射学在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
诊断各种疾病,如骨折、肿瘤、感染和损伤等。

通过放射
技术,医生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从而帮助确
定疾病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此外,放射学还可以应用于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
放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独立治疗方法,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或化疗,结合使用。

为了确保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最小化,放射学医生在进行放射诊断和治疗时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和操作规程。

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正确使用放射技术,并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负责。

总的来说,放射学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无创、有效的方法。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结合医学影像学和放射学的优势,通过影像引导和介入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超声波、CT、MRI等医学影像学技术,将导管或治疗器械引入患者体内,通过实时成像指导进行诊断和治疗操作。

影像引导可以使医生更加准确地观察患者内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部位,减少手术风险和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二、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1. 血管内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可以在无需开放手术的情况下,通过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和治疗器械,进行切除、修复和扩张血管等操作。

常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血管内化疗、栓塞治疗等。

这种治疗方式广泛用于冠心病、脑溢血、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2. 变形、畸形和损伤的修复: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在患者体内放置支架、植入物或修复材料,对变形、畸形和损伤进行修复。

例如,通过在骨折部位放置内固定物,可以帮助骨折复位和愈合。

3. 肿瘤治疗: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在肿瘤部位放置射频电极、微波探头或射线源,对肿瘤进行热凝固、冷冻或放射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常用于肝癌、肺癌等早期肿瘤的治疗,既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又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扩散。

4. 神经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在神经内放置导管和治疗器械,对中风、脑血管畸形、脑瘤等疾病进行治疗。

常见的神经介入治疗包括栓塞治疗、血管成形术等。

5. 疼痛治疗: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在疼痛部位注射止痛药物,或者通过射频消融、神经阻滞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这种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疼痛管理。

三、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方向随着医学影像学和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

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

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放射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而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医学中的一种特殊技术。

下面我将对放射医学的介入放射学进行详细介绍:一、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入放射学是通过导管等工具将放射学技术引入患者体内,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一种医学技术。

它主要利用影像学和放射学技术,结合实时X光成像和造影剂注射等操作,针对特定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

通过导管等工具的引导,医生可以准确定位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使患者受到的创伤最小化。

二、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介入放射学广泛应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包括心血管、肝胆胰脾、泌尿系、神经系统等。

以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为例,它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如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

此外,在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中,介入放射学可通过消融、栓塞等技术达到切断血液供应的效果,用于治疗肝癌、胰腺炎等疾病。

三、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介入放射学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介入放射学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切口较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其次,介入放射学可以在实时X光成像下进行操作,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手术过程,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此外,介入放射学可以充分利用影像学技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提供更准确的治疗。

四、介入放射学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介入放射学虽然在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患者可能对造影剂过敏,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相关检测和评估。

其次,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医生和护士密切监测和处理。

此外,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五、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大,介入放射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不断拓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介入放射学将更加便捷和精确。

此外,新的放射学技术和介入材料的不断出现,也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总之,介入放射学作为放射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实时成像技术和放射学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精确的方式。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对比剂contrast medium
血管介入基本技术
经皮血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angiography 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stent
– 2015-2-20出院
– 2015-3-1“右肾部分切除术 后,肉眼血尿15天”入院
– 2015-3-5 TAE
• MWCE-18-2.0-2HILAL弹簧圈3枚 • MWCE-18-3.0-3-HILAL弹簧圈3

1
2 3
1
2
3
4 DSA and TAE for bleeding of hip cuts
5 TAE for hypersplenism
6 TIPS
7 TACE for HCCs 1st 2015-3-11
7 TACE for HCCs 2nd 2015-4-14
? !
8 TAE for hepatic hemangioma
Self-expandable stent, balloon-expandable stent, stent graft
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栓塞剂及封堵器材embolization materials
用途 控制出血、阻断肿瘤供血动脉、器官的灭活及血管 畸形的治疗
– 1-15~1-23外科保守治疗,止 血有效
• 2015-1-25复发便血再次入 院“失血性休克, 消化道 出血, 小肠部分切除术术 后”
– CT左腹部约空肠区动脉期可 见对比剂外溢,静脉期高密 度影增多;部分小肠内容物 密度略高。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Page 79
胆道狭窄
良性狭窄
1. 球囊扩张,无效者手术。 2. 引流
Page 80
胆道狭窄
恶性狭窄
1. 能手术则手术切除 2. 无法手术者行介入治疗 ①内涵管 ②支架(多用自膨式支架,两端超过狭窄段5-
10mm,胆管支架直径比1:1.1~1.2) ③支架后介入化疗或栓塞或辅以放射治疗。
Page 23
操作技术
将导管直接插入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 注入栓塞材料如真丝线段、PVA颗粒、 碘油、明胶海绵颗粒。
Page 24
Page 25
子宫肌瘤栓塞
Page 26
介入治疗的优点
能完好保留子宫; 恢复快,只需住院3-5天; 比传统手术简单、不输血; 对子宫正常生理功能几无影响,治疗后妊娠率
疗效取决于时间:脑动脉溶栓超过6小时,冠状动脉
超过9小时,周围血管溶栓超过3个月,成功率明显降低。
优点:
1. 剂量小、时间短、疗效高 2. 实时观察溶栓效果 3. 可同时联合使用血栓抽吸、PTA、支架等技术。
Page 62
肺栓塞(机械碎栓+溶栓)
Page 63
A
溶 栓 治 疗C
B
HAT腔内溶栓治疗。 (A) 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造影均
栓塞剂分类
短期 :48h内吸收 中期 :48h〜1月吸收 长期 :多为半年以上吸收
吸收 可吸收 不可吸收
部位 中央性栓塞物 周围性栓塞物
Page 16
化疗性栓塞(TACE)
定义:对恶性肿瘤的栓塞常与化疗药 物局部灌注合并使用。
Page 17
栓塞后综合征与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肿瘤与器官动脉栓塞 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恶心、呕 吐、局部疼痛、发热、反射性肠郁张 或麻痹性肠梗阻、食欲下降等症状, 对症处理后1周左右逐渐减轻、消失。

(完整版)介入放射学

(完整版)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概念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利用经皮穿刺、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某些疾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损伤小、合并症少、费用低、住院时间段,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内容:1.血管介入技术2.非血管介入技术血管介入技术 1.1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 1. 血管收缩治疗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加压素灌注治疗 2.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主要用于各部位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动脉灌注 3 .溶栓治疗药物:尿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急性脑梗死(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组织,最大程度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减少致残率的发生,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恢复患者自理能力的关键,导管内溶栓适应症(1)急性缺血性卒中(2)溶栓时间窗内,前循环6小时内,后循环12小时内)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常见为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包括导管动脉内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导管内溶栓、导管碎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是将导管选择插入股骨头供血动脉,将溶栓剂(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或中药制剂注入股骨头动脉,使药物进入股骨头微循环,扩张血管,溶解脂肪拴子和减少血液粘稠度,使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改善股骨头供血,使其逐步修复,该技术成熟,疗效确切、肯定,目前国内应用广泛。

股动脉插管分别进入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尿激酶10~40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10~30ml,复方丹参液化10~30mL 术后3~5天经下肢静脉滴注尿激酶30万单位和山莨菪碱20ml 血管介入技术 1.2 经导管栓塞术 1.2.1 概念 X线透视监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送入栓塞剂,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目的的技术 1.2.2 栓塞物·自体血块·明胶海绵.碘化油·聚乙烯醇(PVA) .弹簧圈 1.2.5 临床应用 1 ·控制出血外伤性出血利用导管技术对出血部位血管进行栓塞,止血效率高、止血效果肯定、疗效快、创伤小,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治疗效果,以成为各部位出血的首选诊断与治疗方法• 1.盆腔大出血的治疗(包括产后宫缩乏力及凝血功能障碍、骨盆严重外伤、手术后再出血、盆腔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 2.肝脾破裂出血的治疗(血液动力学情况相对稳定,选择介入栓塞治疗为首选的保守治疗方法。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身体内部结构的二维图像。优点是对于软组织 的显示效果较好,无辐射损伤。但MRI检查时间较长,且对体内金属植入物有禁 忌。
介入放射学与外科手术的比较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是通过导管等医疗器械,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 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介入放射学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效果显著。例如,通过介入技术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至肿瘤 组织内,提高药物疗效。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通过开刀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外科手 术的优点是对于大型病变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创伤较大、恢 复时间较长。
介入放射学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
介入放射学与CT、MRI等影像技术 的联合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介入放射学可以通过联合使用CT或 MRI等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介入放射学引导下,利用CT图像对肿瘤进 行定位和穿刺活检。
介入放射学与超声技术的联合应用
超声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介入 治疗的过程。例如,在介入放射学引导下,利用超声 图像对肿瘤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
06 介入放射学案例 分析
案例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
总结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 段,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开口处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 冠状动脉,恢复血流,达到治疗目的。
降低医疗成本
由于介入放射学通常采用微创的方法,患 者恢复时间较短,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康复 周期。
相比传统手术,介入放射学的微创性质和 精准治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医疗成本。
介入放射学的挑战
技术要求高
介入放射学需要医生具备较高 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和生理学等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 X 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械,经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以往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同时,介入放射学还可以在保留器官功能的前提下,对肿瘤等疾病进行局部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消化介入、呼吸介入等多个领域。

它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总之,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它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医学影像学PPT介入放射学课件--总结课件

医学影像学PPT介入放射学课件--总结课件

静脉下肢闭塞性疾病
病因:
急慢性静脉血栓 炎症 纤维化
1. DVT& P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ulmonary embolis
2. BCS
Budd-chiari syndrome
BCS
BCS各种原因导致主要肝静脉分支和(或)肝段 及肝上段下腔静脉膜性或节段性狭窄、闭塞或 肝小静脉狭窄、闭塞导致肝静脉回流受阻,肝 脏淤血、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受损,产生肝大 、腹胀、腹水、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
主要症状:
脾脏肿大伴脾功能亢进--- rbc、wbc、 pt下降 食管胃底V曲张---顽固性腹水 消化道出血
主要介入技术:
脾动脉栓塞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胆道梗阻 消化道狭窄梗阻 气管支气管狭窄 囊肿与脓肿引流 椎体成形术
非血管介入:是在影像设备的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 人体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肿瘤 活检术、瘤内注药术、椎间盘穿刺减压术、椎间盘穿刺消融术等。
一、 血管介入技术
1. 血管造影术 2. 血管成形术 3.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4. 经导管血管栓塞及封堵术 5. 经导管动脉药物灌注术 6. 经导管溶栓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介入科 曹刚
总论
什么是 介入?
介入放射学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DSA、CT机、MRI、B超等 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肤穿刺或人体自然孔道的途径, 引入导管、导丝、球囊、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 病进行微创诊断或治疗的新型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得放射科的职能由过去以诊断为主发展到诊治并重的新阶段,使放射科成为真正的l临床科室。介入放射学以微创的特点和肯定的治疗效果,使它今天成为和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学之一。第一章血管介入技术
血管介人技术是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确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再根据适应证脉内药物灌注等治疗。以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方式来明经导管来进行栓塞、血管成形术或经动第一节经导管栓塞术
可经皮穿刺送人导管的动脉有股动脉、颈动脉、腋动脉、脓动脉和橱动脉等。在摸到动脉搏动后,将穿刺针插八动脉内,拔出针芯缓慢回抽穿刺针至喷出动脉血后插入导引钢丝,拨出穿刺针后按治疗需要,可沿导丝送人导管鞘及不同形状的血管造影导酱,再拔除导丝即可行选择性插管和血管造影。本技术于1953年由Seld删gel发明,故称为SeIdl耀er技术。它包括两个含义:①操作是经皮肤穿刺进行。②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的方式送入导管。不论是血管性或非血管性介入操作,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均称之为seldInger技术。
2姑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可采用栓塞治疗。少数病例因栓塞后病情改善,肿瘤缩小,由不能手术而转变成能手术切除。肝癌化学性栓塞的临床效果可与手术切除效果相媲美,且损伤小,治疗适应证广,它仅在下列情况下不适合行栓塞治疗:①恶病质;②严重肝肾功能不良;③肿瘤体积占据全肝的70%以上;④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在肿瘤姑息性栓塞治疗中-亦可采用含药微球、放射性微粒作为栓塞物,除栓塞作用外,前者可利用其化疗药的缓释作用,
非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它是以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和经皮针刺活检术等为基础,包括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取石术、肝肾囊肿硬化治疗和脓肿引流术、经口食管胃肠道狭窄扩张术、经皮肾穿引流术及输尿管成形术、抽取体液和采集细胞标本等。近年来,由于操作器械的改进和创新,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支架(晰nt)技术的出现,使某些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更为肯定,它所涉及的治疗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第六篇 介入放射学
介人放射学属微刨医学的范畴.是在2f1世纪70年代初期Seldln鲣r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定义为: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者用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主要为x线电视透视、DsA、cT和MRI。根据导向设备的不同,可分为x线介人技术、B超介人技术和cT介入技术。由于MRl可立体成像和实时显示.故在颅内脓肿、囊肿和血肿的引流、肿瘤微创治疗和穿刺活检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形成M Rl介人技术。
在行诊断性血管造影后,根据病变的确切部位、性质和血管解剖特点,采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尽量使导管接近病变部位,选择台适的栓塞物,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缓慢注人或送人栓塞物,直至血流被阻断。栓塞过程中要绝对避免栓塞物返流至正常血管内,以免造成严重并发症。栓塞结束后要行造影复查,以观察栓塞效果。
四、临床应用 (一)控制出血 栓塞治疗可控制体内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 1.外伤性出血栓塞治疗可达到根治或为手术创造条件的目的。肝、肾、脾外伤性破裂出血,可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栓塞;骨盆骨折所致的盆腔大出血.可进行髂内动脉栓塞;保守治疗无效的外伤性鼻衄行颌内动脉栓塞;胸壁出血的内乳动脉栓塞等。对需进行手术止血但患者处于失血性休克者,可用球囊导管暂时中断靶器官血流,控制休克后可为手术治疗赢得时机。栓塞部位和程度以及栓塞物的选用需视器官血供特点、模式、出血部位和程度而定。
介入放射学的技术主要包括:①成形术;②栓塞术;③动脉内药物灌注术;④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⑤经皮针刺活检术(睢rcutan∞us needle blopsy);⑥消融术等。按照介人治疗的途径不同,它可分为血管和非血管性介人技术。
血管介人技术是指在血管内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它是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us t埘刊umlnal a孵唧lasty,PTA)、经导管栓塞术(t㈣thet…mb丑I髓llon)和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tr删a【hete rII】t㈨temHnf吲0nJ三大技术为基础,现已能对出血、动静脉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等血管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对实体良、恶性肿瘤的术前栓塞或姑息性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或延长患者生命;对血栓的溶栓和清除、内科性内脏器官消除功能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冠状动脉狭窄成形术、心脏电消融术、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栓塞术、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等,其治疗效果能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一377—金属闷导管结构示意图广r rf、r)1不同形状的疆戚形血管连影导管图6l 2血管造影导管示意图口}目}:一]目}:::::::爿卢t—-;.-,—~oT.1曼÷l。。;。
亦称微导管,外径在l一以下。操作时先蒋血管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器官动脉后,再将同轴导管经血管造影导管超选择性插t人病变区血管内,注人栓塞物。同轴导管的使用使栓塞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它多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瘘、肝节段性桂塞以及肠道血管栓塞的超选择性插管。经同轴导管可注^超液态碘化油、组织粘合剂、微球、微囊以受微弹簧圄等栓塞物。三、插管及栓塞技术
(一)自体血凝块
闭塞血管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注入靶血管后在纤溶系统作用下,几小时后就开始溶解,以后血管逐渐再通,恢复供血。自体血凝块多用于控制小动脉出血,如胃肠道、肾脏少量出血,而叉不至于引起被栓塞靶器官的不可逆性坏死。
(二)明胶海绵(gelfoam)
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栓塞物,可按需裁剪成条状及颗粒状,经导管注人.除可阻塞较大口径动脉外,亦可阻塞较小的动脉。注人血管后,除机械性阻塞血管外.还可造成继发性血栓形成。它多用于栓塞肿瘤、血管性疾病和控制出血。明胶海绵可被机体完全吸收,闭塞血管时间一般为2~4 J哥。
(六l其他
临床一些特殊用途的栓塞物还有液态高分子聚合物异丁基_2_氰丙烯酸盐,属组织粘台剂.注人血管遇阴离子成分物质,如血液等,便很快聚合固化,可长期闭塞血管.它多用于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栓塞。将可脱离性球囊送人颅内动脉瘤内或海绵窦动静脉瘘后,注人对比剂使球囊膨胀,然后将导管与之分离.可阻塞较大口径的血管。不同材料制成的载药微囊或激球,既能阻塞肿瘤实质内小血管,又能缓慢释放化疗药,属肿瘤的化学性栓塞剂。此外,也有A将放射性微粒用于肿瘤栓塞并兼有放疗作用。二、栓塞物运送导管 将栓塞物送入靶血管内所用的导管有以下三种: (一)血管造影导管 其头端有不同的形状。依据它在血管内不周的力学特点,可将导管选择性插八不同器官的血管内。通过导管可送人或注入自体血凝块、明胶海绵、碘化油和螺圈等(图6‘1.2)。 【二)双腔阻塞球囊导管 导管前端可膨胀的球囊可畦断靶血管血流,以防止在栓塞物注人时反流至正常血管内造成误桂。它也常用于术前暂时性阻断血流,能为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的外伤患者赢得手术时间,如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破裂出血(图6-1‘3)。 (兰1同轴导管
5.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现多采用经颈静脉穿刺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uguI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nl shunt,TIPsS)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来控制出血,疗效十分肯定,优于外科分流术和胃底静脉结扎术。
(二)治疗血管性疾病
包括动静脉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和动脉瘤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性病变治疗价值更大。依据病变部位、血管口径太小、血流速度等因素,可分别选用不同的栓塞物。 (三)治疗肿瘤 栓塞的目的在于作手术前准备与姑息治疗两种o 1.手术前栓塞适用于富血管性肿瘤的术前准备,通过术前栓塞可达到如下目的:①阻断肿瘤血供减少术中出血;②造成缺血梗死使肿瘤肿胀和水肿带形成,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利于术中分离和彻底切除;③阻断血供,故亦无静脉血回流,在手术时可能会减少因挤压肿瘤而造成癌细胞静脉内播散的几率。本治疗方法具体可应用于脑膜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富血管性肾癌和盆腔内肿瘤等,但不适用于少血管和无血管性肿瘤。
2.医源性出血临床上常见的医源性出血为:活检术术后,手术时因误伤血管或术后因感染引起的动脉炎或动脉瘤破裂出血。
3肿瘤出血身体各部位的实体肿瘤出血均可行栓塞治疗,疗效肯定.但易复发。鼻咽部肿瘤行颈外动脉栓塞,肺癌伴咯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盆腔肿瘤可行髂内动脉栓塞等。
4溃疡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依据出血部位.对胃和十二指肠的供血动脉行栓塞治疗。
——379——后者可利用内放射作用来达到更好的疗效(图6-1-4)。b。li嬲t.。n即ndⅢ),它包括疼痛、发热、恶心、口区吐、反射性肠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等,喜蟛然篙嚣搿裟鼍嚣襞喜篇i黧:妻要裟嚣:冀:£::篙::篡;ii;::;嚣嚣嚣嚣霍肠管的缺血坏死;栓塞后器官缺血抵抗力下降,或栓墓物梗行粜『n】历_厘王竺.≥““胖’仕塞后可出现脾脓肿,故除严格无菌操作外,术后抗感染治疗亦是一个重要环节。;。黧黜黧:::紧紧1荨器964篆萼装篙等笳搿不同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c PIA十 年目光圳∽‘㈣们’。叫…’。轴导管进行.但因创伤大,疗效差,故未得到广泛应用。1974年GrOntzig发明双腔球囊导管,克服了D。tter技术固有的缺陷.极大地扩大丁P1_A的临床应用范围,被称之为球囊血管成形术(ball0。n a11g10p’tasty)。自8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几种新的血管成形技术,如激光血管成形术(1㈣ngloplas‘y)、粥样斑切除术(athemctomy)和血管内支架技术。以上几种新方法均以球囊血管成形术为基础,其中以血管内支架技术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阔。
P1lA可用于四肢动脉、内脏动静脉、人造或移植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再通治疗。近年来由于支撑器技术的出现.PTA亦用于治疗颈内动脉的狭窄。与手术治疗相比,PTA创伤小,可重复治疗性好且无绝对禁忌证,目前,它已成为临床治疗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一、球囊血管成形术
经导管栓塞术亦称为栓塞治疗(embobthempy),是采用Seldinger插管拄术经动脉或静脉途径将栓塞物有控制地注人靶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中断血供,以达到止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能之目的。一、栓塞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