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人性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对人性善恶的论述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人性本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行为中人也会犯错。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孟子在人性善恶方面的看法。
一、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他人性观的基本立场。
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可以要求和追求最高的道德行为。
他认为,善是人类的本质,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品质,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互相关心、互助、互爱的情感,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四悔”的理论,即:仁爱(仁)、礼节(义)、智慧(智)、勇气(勇)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四端”,而鄙短、慝恶、非礼、妄诞是人类应该避免的“四悔”。
这都是建立在“人性本善”观点中的义理伦常思想。
二、善恶二分孟子在人性论述中也承认人性有善恶之分。
他认为人性具有“天道合一”的特性,在优化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会理解并遵守社会文化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外在因素。
换言之,这种“天道合一”的特性成就了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间善恶二分的关系。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外因”和“内因”相结合的说法。
从外面看,人性的恶是因为社会的不良环境和不当教育等外在因素所造成的。
而从里面看,人性的恶也有内在的因素,比如人类本身的贪得无厌和冷酷无情。
三、教化的重要性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化育成为善良美好的人。
在他看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驾驭自己的内心,并树立起人的善良本质。
孟子的教化思想是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的,他强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育人民成为有道德、自信、知识的公民,并以大家的专业素养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孟子人性善恶的论述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人性观既有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之说,同时也承认了在具体行为中,人会犯错。
此外,他对教育和教化有着十分明确的看法,通过教育及教化,能够将人的本善本质充分发挥,从而创造出和谐的社会和令人满意的自己。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性观是一个核心概念。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善。
他提倡仁爱之道,主张心性的完善与修养,以实现道德的境界。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善。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的本质,而不是先天恶劣的。
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说:“人之生也,固多欲也,可以使之知不好欲也,是以有仁也;固多怒也,可以使之知不好怒也,是以有义也。
”孟子认为人性中有善和恶两种倾向,而重在发扬善的一面,修养品德,培养美好的品质。
孟子提倡仁爱之道,主张以仁爱来治理人伦。
他认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生物,就在于人具有仁爱之心。
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说:“仁者,爱人者也。
”他认为,仁是一种人的本性,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追求。
孟子主张人们要发扬仁爱之心,以关爱他人,促进社会和谐。
孟子强调心性的完善与修养。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不断的修炼和自我完善,使心性得到升华。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人之贵在心,心善则贵善。
”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其心灵的品质。
孟子提倡人们要修心养性,注重内在修养,以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
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后世各家学派争相借鉴的对象。
在儒家思想中,孟子的人性观为后代提供了道德修养的指导方针,为人们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孟子的思想对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孟子的人性观与理念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的崇高追求。
他提倡仁爱之道,主张心性的完善与修养,以实现人的道德境界。
孟子的思想为后世人们树立了道德的楷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被誉为“四子”之首,其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旨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的善良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善良本质是人天生具备的,不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四端”,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的基本品质,也是人与众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知行合一”:孟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互结合,知信行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实现人性善良本质,才能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他主张人们应该将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修养。
三、修养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善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他主张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修身养性,使自己能够符合人性的善良本质,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和人的幸福。
四、以仁为核心:孟子把仁作为人性善良本质的核心,他认为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最高尚的美德,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人应该有“至仁之心”,即宽容、善良、慈爱的心态,以仁心来对待他人,并以仁义道德的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天命说:孟子提出了“天命说”,认为人类是天地间的一部分,有着与天地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人应该按照天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并根据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他主张人与天地相应,应该尽力去实现人性的善良本质,促进人与天地的和谐发展。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孟子倡导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努力,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他鼓励人们要有志气、有追求,不停地学习、修行,力求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是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通过修养和教育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强调知行合一、修养的重要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张人与天地相应,按照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孟子的人性学说
孟子的人性学说在先秦诸子当中,孟子是第一个系统的讨论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当时,对于人性这个问题,存在着大致三种观点:其一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告子正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之一。
其二是人性中有善也有恶。
其三则认为有的人人性为善,有的则为恶。
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观是在与告子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辩论当中展开而逐渐论明自己的主张的。
对于主张性善论的孟子而言,告子的观点在两方面对其造成理论上的威胁,孟子的观点最初就是在驳倒告子这两方面入手,从而在这两方面上突显的区别中立论其人性善的本质: 第一,告子的性无善恶说认为人的善和恶并非与生俱来,而孟子的性善说认为善是人性中固有的,天生的。
在《告子上》中写道: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1在告子看来,人之初就好比柳条一样,自然而然;而人成长中的变坏或者变好则好比把自然的柳条弯曲,裁剪而做成篮子或者其他什么一样,是后天作故,都与最初毫无关系。
因此,人性是没有好坏,善恶的区分。
对此,孟子则认为如告子所言,仁义是后天的,它成为扭曲,造作最初人性的东西,天下之人就将会以仁义为害性而不肯为,他指出了告子的这种人性无善恶,仁义为后天的论说必定是祸害仁义的。
继而,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说: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在对于水流的比喻当中,告子认为人性好比水,被引往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流动一样,它也是在被引向善的时候为善,引向恶的时候为恶,这都是后天使然,而人性本身则没有善恶区别。
在此,孟子机智地以水总是往下流动的普遍性来说明无论水是东流还是西流,水的更根本的特性是它总是往下流,以此说明,人性总是善的。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恶的一面,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才能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本文将围绕孟子对人性的善恶之辩展开讨论。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善良之心。
人性本善基于他对儿童天性的观察,他认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坏。
他通过许多例子证明了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善良心和良知等优点。
他的观点在当时的儒家学派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恶的产生与修养然而,孟子也坦承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外界诱惑和自身欲望的滋生而产生的。
当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时,就会展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恶,并追求善的境界。
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恶之辩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实践来实现善的发展与修正。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孟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的德性,即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通过修养自己的爱心和善良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四、善与恶的辩证统一孟子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而是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应该以善为主导,但不能完全否定恶的存在。
善与恶的辩证统一促使人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孟子强调,人应该努力发扬善的一面,逐渐减弱和克服恶的倾向。
五、教育改善社会对于孟子而言,他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修炼德行,改善社会,实现人性的善良。
他提倡“以天地之理,就养五常”,强调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准则,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在人性的善恶之辩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坚信人性本善,但也坦承存在恶的一面,因此强调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一种关于人性本质的思想,认为人是天生就具有善良、正义和道德之心的。
这种思想贯穿着孟子的所有著作,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良、正直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良知和正义感,这种良知使得人天然地倾向于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
因此,孟子主张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并将这种善良品质传播给他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人性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但他也意识到人性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的。
他认为,人的性情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人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使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样就会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从而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否则就会被邪恶所侵蚀,导致人的性情变坏。
因此,孟子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和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晓义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
四、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他认为,只有在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发挥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自我完善。
因此,孟子主张建设一个公正、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的自我完善和改善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孟子性善论是一种旨在揭示人性本质、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的思想,它强调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的性情受到环境、教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培养和改善。
在当今世界崇尚和平、进步、和谐的时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1、导语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5、总评1、导语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
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
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
《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
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
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
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孟子人性论
论孟子的人性理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四端是与生俱来的。
良心本心人人固有,是性善的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学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假若没有性善论便构建不成孟学这一思想体系。
“性善”是为讨论仁义礼智诸德的内在根据而设,为论证王道仁政的内在基础而论。
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
接下来就对孟子的性善大厦进行解读《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问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两段文字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
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
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厦。
评孟子的义利之辨义利观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义利之辨层次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孟子正确审视义与利之间的选择性张力,既能鲜明地坚持道义论的基本立场,又能够对经济生活进行独具特色的伦理辩护。
义与利,通俗地说,就是道德与利益。
“义利之辨”,就是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如果说仁是《论语》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义可以说是《孟子》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孟子》表达的道理
《孟子》表达的道理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孟子》中包含了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政、主张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以下是《孟子》中一些重要的道理和思想:
1.人性本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通过"性善论"表达了对人性善良天赋的信仰。
2.四端五常:孟子提出了"四端"(仁、义、礼、智)和"五常"(仁、
义、礼、智、信),这些是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
则。
3.仁政:孟子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推崇仁政。
他认为,君
子应当关心人民的疾苦,使百姓安居乐业。
4.王道:孟子提出了"王道"的概念,意味着君王应该以仁爱之心
领导百姓,实行善政,以求社会的和谐稳定。
5.天命:孟子认为,君主的统治需要得到天命的支持。
如果君主
失去百姓的支持,天命就会转移给有道德的人。
6.性恶论反驳:在与荀子的学派争论中,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
的反驳,认为即使人有一些恶的倾向,通过教育和修养仍能使
人性得以充分发展。
总体而言,《孟子》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提倡仁爱之道,弘扬仁政,旨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
道德伦理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人性教育
孟子的人性教育孟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人性教育理论。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并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就孟子的人性教育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人性本善的论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与他同时代的荀子相比,他们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这个观点也成为孟子人性教育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养育爱护婴儿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人性中所包含的善良品质。
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说:“食色、性也,仁义也,而人之所以不食草茹藿者,以其类也。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认为人性中包含有仁义的观点。
他认为,人天然而具备的本性是良善的,只需要经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就能使人们的善良品质得以发展和实现。
二、以爱护婴儿为起点的人性教育在孟子看来,人性教育的起点是爱护婴儿。
孟子认为,人对待婴儿时的关切和爱护是一种本能的体现。
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说:“未有学养而不听慈母言者,未有学养而不听慈父言者。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认为父母对婴儿的爱护是对其人性的尊重和培养。
由此可见,父母对待婴儿时的爱护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对婴儿人性的教育引导。
三、以教育塑造人的品质孟子强调了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品质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塑造。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犹父母之于子也。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认为教育者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就如同父母对待子女那样。
他认为,教育者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从而提升他们的品质和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
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孟子的人性教育追求的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他认为,人的修身是人性教育的核心。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由纣之乱,由周之终也,由哀、平、厉之进也,人或修之,人或废之。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认为个人的修身是能够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看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人性善恶论,即人性本善的观点。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性善恶论进行探讨,探究其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作为人的本来属性。
他相信人类在天性上具备了追求善良的内在倾向。
他认为,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即使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恶行,也只是被外在因素所迫,而其内在的善性并未改变。
人性的善良表现在对于他人的关心、慈爱、善行等。
孟子以“父爱之于子,子之爱于父;兄也爱诸兄弟,仁也爱诸仁”为例,强调了人性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关爱之情。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是人性中最根本的特征。
二、人性善良的发展尽管人性本善,但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需要在正确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和发展。
他提出了“四端”的概念,即仁、义、礼、智。
这些品德的培养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内在的善性。
首先是仁,孟子认为仁是最基本的品德,包括慈爱、善良、关爱他人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仁的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善性。
其次是义,义强调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按照义的原则去行事,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是礼,礼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规范和仪式。
通过遵循社会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最后是智,智是指人们的智慧和理性,通过智慧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个人的行为。
三、影响后世的意义孟子的人性善恶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孟子的人性善恶论为后世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正确的培养和教育,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这一观点对于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1. 引言1.1 孟子人性论的背景孟子人性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的学生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试图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孟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之善是与生俱来的。
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慈爱、羞恶、恭敬、礼让等品德,是因为人之天生就有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孟子相信,只要发掘和培养人们内在的善良本性,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并不是说人们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好事,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和培养。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懂得仁义道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的社会秩序。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人性的认知,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一观点对当代德育启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1.2 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良的内在本性,即“性善”。
他认为人不是由天生就是恶劣的,而是在日常的言行中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品性。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遵循天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以达到人性的充分发挥,实现最高的善良状态。
孟子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培养人们的善良本性,使他们能够做到真正的为人处世。
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对当代德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和挑战,孟子的人性本善的理念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人性的善良基础。
德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内在的善良,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和考验。
通过注重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性的充分发展与追求。
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对于当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总结概括孟子的人性思想
总结概括孟子的人性思想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性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人性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并且提出了“性善论”和“教化论”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这一思想对于理解孟子的社会伦理观、政治观和教育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孟子坚信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心灵的善良能力,即“良知”,使人能够判断对错、分辨善恶。
他相信人人都具备这种本善的天赋,并且认为这种善良的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是根据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所形成的。
这与孟子同时代的一些学派,如荀子的“人性本恶”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孟子强调了人性本善的根本性质,并认为这种善良的本性是人居于世的基础。
其次,孟子的人性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和“教化论”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个潜在的能力,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和培养。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才能得以发挥和实现。
他主张父母、教师和君王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培养人的善良本性,引导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
孟子强调,善的本性需要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否则会受到境况的诱惑和扭曲。
孟子的人性思想对于社会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提出了“仁义”两个核心价值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入到社会伦理的实践中,通过修养自己的善良本性,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他同时也强调君主应该以“仁政”为原则来治理国家,关注民众的福祉和利益,使整个社会得到和谐发展。
孟子的人性思想还对政治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强调君主的合法性应该建立在天命和民众的支持上,君主必须具备仁义、贤能的品质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他主张君主应该行仁政,关心民生,崇尚道义,以此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治理国家。
同时,他也主张君主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榜样。
孟子人性论
孟子人性论儒家思想:人性是向善的。
真诚带来力量。
善人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仁者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做好事。
善人不会为做好事而牺牲生命;仁者可以杀身成仁,行善不是牺牲,而是最后的一种成全。
从哲学的理论上讲,人性就是作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人性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有性善论,有性恶论,也有不善不恶论,还有人说“食色性也”。
大家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性本善并不是孟子的观点,因为本质是不变的,而一个人的善恶是会改变的。
所以性本善从哲学理论上说不通。
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而弄清楚人的本性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孟子对于人性,他的出发点是非常精致非常准确的。
他说人跟禽兽的差别了只有很少一点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
我们也知道我们跟禽兽的差异从身体来看,是差得不多。
禽兽有身体,我们也有身体,但是为什么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可以建构整个人类的文化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成果呢,并且还一直往前在开展之中。
人类为什么跟动物看起来差别一点点,后面的效果影响却是千差万别呢?如果说从《论语》里面找材料的话呢,很可惜,材料太少。
孔子只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性是善还是恶,只是说人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惯和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这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经验。
那么到底孔子说的人性是善还是恶呢?孟子后来把它说成性善。
那荀子呢,荀子的年代比孟子稍微晚一点,有一段重叠的时间。
那荀子跟孟子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荀子书中有一篇叫做《性恶》,专门对着孟子来批判。
首先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然后加以严厉批判的是谁?是荀子。
是荀子故意把孟子讲成性本善,然后加以嘲笑,加以批判的。
荀子的思想为什么有问题呢?因为他时代比较晚,他接受道家的思想,他的天概念跟孔孟不一样。
你要判断一个哲学家,他的核心概念两个:第一个什么是人性,第二个什么是天。
孟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
孟子中的人性论述原文与解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对人性有着深入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人性论述。
本文将探讨孟子关于人性的原文及其解析。
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人性善”。
这句话是孟子关于人性的核心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善,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潜力。
这个观点与孟子的思想体系紧密相连,是他对世界观、伦理观和教育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他相信每个新生儿都带有良善的本性,这与他的观察和实践相一致。
他指出,人们出生时,具备了自爱、爱他人、爱社会的感情,这是由于人性内在的良善和正直。
他以婴儿的天真和善良作为例证,表达了人性善的观点。
孟子进一步解析了人性善的原因,他认为人性的善良是天赋的,源于大道。
他指出,人性的善良是与天道相合的,是天赋的本性。
他相信人与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本性与宇宙之道相通。
因此,人性善良是与天命和谐的体现。
然而,孟子并不认为人性的善良是固定不变的。
他认为人性虽然本善,但还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自身的善良。
他在《孟子·离娄下》中提到:“善人之性,不待修也善”。
他的意思是善良的人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不需要外界的改变或教导。
然而,那些本性不善的人则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品行,实现善良的人性。
孟子的人性论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观点对后世的社会伦理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本善的观点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缺陷的理解。
他相信,人性善良的本质是可以发挥的,只需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引导,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在孟子的人性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乐观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
他的观点与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
他主张发扬人性的善良,实行仁爱之道,通过教育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升华。
他的思想在传统中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哲学、伦理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孟子的人性论述中,他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天赋的善良。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孟子》是一部关于人性的论述。
本文将介绍《孟子》中的人性论,并探讨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孟子》中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们能够有情感、有良知、有道德。
他说:“人之性也,善恶皆备焉;其善者众,则君子;其恶者众,则小人。
”这句话表明,人性中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
当一个人的善良一面占据上风时,他就成为一个君子,反之则成为一个小人。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作为人性的基本品质。
四端包括仁、义、礼、智,而四德包括好、正直、谦虚、恭敬。
这些品质是人性中最高尚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需要培养和弘扬的。
孟子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人们能够发扬这些品质,并实现自己和他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共处。
这段人性论对当代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进一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德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发扬这种善良。
人性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性。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影响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塑造自己和参与社会的发展。
人性论提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发扬自己的善良品质。
在当代德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道德,自主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性论还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良品质源自于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通过情感的交流和体验去感受和实践善良。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就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进行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并对现代人的生活和道德修养提出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来谈谈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他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孟子》中,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人生下来时是柔弱的,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修养,可以变得坚强。
这个观点与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时常受到挑战的。
而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可以被看作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和理想的设想。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为中国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成为了后来几百年来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现代,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也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对人的本性的认知和理解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
其次我们来探讨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努力才能够将良知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在《孟子》中,他说:“万物皆有成,吾以知之;吾以知之,故进退成败,知之者也。
”孟子认为,人应该根据良知判断是非,遵从道德规范,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实践,来达到道德的完善。
通过对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的浅析,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人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和理想的设想。
孟子的道德修养观点为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参考框架。
从历时性角度再论孟子的人性论
从历时性角度再论孟子的人性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聂,字子思,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孟子出生的时代,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人性、道德、政治等重要问题,孟子正是在这个时代儒学逐渐兴盛的情况下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性的见解。
孟子的人性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具有道义感、良知和宽恕之心。
孟子提出了“性善”、“知行合一”等重要观念,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孟子人性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过程,探究人性与道德、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人性论的历时性角度重新审视,探讨孟子对人性的理解在先秦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我们将结合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与其他先秦思想家的人性观的比较,以及孟子人性论的历时性意义,深入分析孟子的人性观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对孟子人性论的研究,我们也将探讨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并对其人性论进行综合总结,以期对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传承有所贡献。
2. 正文2.1 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提倡“性善论”。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具有良善、仁爱的品质,这是与先秦诸子的“性恶论”相对立的观点。
孟子强调人性中的良善部分应该得到培养和发展,以实现道德修养和完善个人的品德。
孟子将人性比喻为种子,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下受到滋养和培育,才能最终开花结果。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不断提升和完善,只有做到学习、修养和实践,才能达到道德完善和圣贤的境界。
孟子还强调人性中的感情和恻隐之心,认为这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源泉。
他主张要发扬仁爱之心,与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并帮助他人。
孟子的人性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小儿辩日相似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相似文言文1.孟子论人性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又曰:“人无有不善。
”盖言人性皆善,但有善恶之分。
然以吾观之,人性固有善恶,但可变化。
如水之寒热,遇热则寒,遇寒则热,人性未尝不变也。
2.庄子谈鱼乐庄子曰:“在江湖之中,乐而忘返。
”言鱼之乐,亦人之乐也。
然庄子之言,非特鱼也,亦有所寓意。
鱼乐水,人之乐道也。
得道则乐,失道则忧。
故庄子言鱼乐,以喻人之求道之乐也。
3.列子说愚公列子曰:“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言愚公之志,非一日所能成也。
然愚公之行,亦非一人之力。
子子孙孙无穷尽,终能移山。
此言持之以恒,终能成事。
虽有困难,然有志者事竟成。
4.韩非子寓言韩非子有寓言曰:“邻人卖犬。
”言一邻人以卖犬为生,日有所得。
然有人曰:“彼犬何用?”对曰:“防盗。
”盖言天下之事,无奇不有。
有时事物之价值,不在其表面,而在其用途。
非以卖犬为生者,亦可以防盗为用也。
5.吕氏春秋辨是非吕氏春秋曰:“使人大迷惑者,皆为其言不审也。
”言人之所以迷惑,皆因言语不明。
故为明理者,其言必明;为惑人者,其言必糊。
是非由此可分。
6.淮南子寓言淮南子曰:“螳臂当车。
”言螳螂奋臂而当车,不自量力,终为车所辗。
此言人不可以力胜天,应顺天之道。
如螳螂奋臂以当车,终无所成也。
7.史记刺客故事史记有刺客列传,言豫让、聂政、荆轲之事。
皆以刺杀为业,忍辱负重,志在立名。
然刺客之行,非一日之功。
须忍人所不能忍,始能成其业。
如豫让之行刺赵襄子,虽败犹荣。
此言志在立名者,不畏生死也。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第 1 页共 29 页孟子的人性��摘要: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孟子在激烈的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性本善”,从而为他所倡导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也是他对人类的自信,是其乐观性格的表现。
本文从人性平等、人性有别于物性、善性可变、顺其性而长其义、从人性到仁政五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人性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性善论思想。
一、人性平等―――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本质。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人都有不忍加恶于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产生救的想法,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人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人也不能算是人。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
人生来就有这四种道德发端,就好比人生来就有四肢一般。
在此,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将四心作为为人的标准,有四心就能做到仁、义、礼、智,也就能为善了,于是善是人与生俱来的。
在《告子上》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20 × 25 = 500第 2 页共 29 页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本质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也就是他所谓的人性善良。
至于有些人做不善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天生本性如此,四心人人都有,有了四心也就可以做到仁、义、礼、智这些善的道德标准了。
所以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本身就有的,不过不曾思考它罢了。
孟子把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称为“良知”、“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论人性
作者:郝丹彤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4期
【摘要】讨论人性不能只看到那么两三个老生常谈的例子;可以说,所谓例子,倒不一定就是用来论证道理的。
例子首先是依循道理而来的。
最好不要将哲学活动中的例子看作类似物理学那样的事实。
事实证实一套科学理论;例子则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全貌借由对道理的考察所展现出来的突出一面。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或可进入孟子涉及人性的一般阐论。
讨论人性,首先不是用事例证实关于人性,比如人性本善之类的道理;讨论人性,首先意味着从对道理本身的反思中,描绘我们的一般生活图景。
【关键词】孟子;人性;性善
一、引言
所谓人性论,多半是在说,围绕人性展开的种种讨论,而形成的道理系统。
我们既然是说孟子论人性,那首先要了解的当是孟子在人性名下所讨论的诸多道理的系统面貌;我们尤其不仅只就着性善、性恶的简单区分来把孟子人性思想囫囵吞枣一番。
据作者见,孟子关于人性的讨论多半是在《孟子·告子》;孟子告子你来我往问答诘难意趣纷呈。
作者学力浅薄,本文只拟就着文本,从不多几个方面稍加讨论。
二、人、性与人性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我们不妨将告子的话稍加翻新:要问的是性同义的关系。
如果说性是竹子,那么义就是篮子;你把竹子编成篮子,就有点像“以人性为仁义”。
我们可将这里的性同人性,义同仁义对照看。
一方面,通常我们不大单单说性,说到性时,我们总说人性,物性之类。
好多时候,我们也确是把它们对照起来看的。
但把人性同物性对照着看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性差不多是个可靠的词,这话是说我们听到这词通常不会觉得别扭。
但我们说“人性本善”时的意思,同我们说“人都是善的”时是不是一样,这倒并不是太无所谓的问题。
至于性,提起它人们通常会想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另一方面,保守来看,我们不妨先将眼光盯住文本,再一点点往外翻。
一个可能是,普通话里的复音词“人性”不一定就是文本中“性”。
它们的意思多少有差。
汉语组词通常将单音节字合为双音节词,比方说“人性”;在经典文本中,“人”与“性”都有各自的含义,它们通常是被分
开讨论的。
我们说孟子论人性差不多是在同物性对照看。
这里讨论的不是一草一木的性而是单单瞄准人的性,更不是万物之性。
可以说,讨论“人”与讨论“性”有时可能完全不一样。
为此,我们只得将脚步放得更小;要讨论的不再是“人性”而仅只是文本中“性”。
我们要弄清这“性”到底说的什么。
三、性与义
讨论性,差不多就是说把性同别的什么参照着看;要在理清它们的关系。
这里是把性同义对照,据告子,它们的关系就好像竹子同篮子。
竹子的性是要茁壮成长,我们说一棵竹子还没长好就被砍掉这同竹子的性就不合拍。
同样的,一只小羊还没长大就被狼吃了,一个人好好的却被人教给仁义礼仪都不大合乎性。
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说所谓性,差不多就是一棵竹子慢慢长大不受摧折。
但一个人活着就是同这棵竹子一样吗?说一个人活得挺好就是在说他同竹子一样不受摧折健康长大吗?
值得注意的是,竹子是如何成为一棵竹子的?要知道,竹子的成长、挺拔是竹子在与风霜雨露的你来我往中获得的。
这话是说,一个东西的性并不是单单就只在这个东西本身;毋宁说它的性是要在它与周围事物的摩擦中养成。
可以说,把竹子同篮子的这层关系看做性与义的关系还是成问题的;这里早已现取“仁义是对性的戕害”这一说法。
而对这一说法的来源却没有再加考察。
换句话说,举出竹子同篮子的关系并不是在证“戕贼人以为仁义”,而是假借这一道理崭露出这个例子。
四、性与善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这话大致是说,性跟水差不多,你往东边修条河道,水就往东边流,你往西边修条河道,水就往西边流。
水可以往东,也可以往西,性也是这样,可以好也可以坏。
对于这段,陈嘉映先生给过极精彩的阐论,“在一个意义上,上下对称,在另一个意义上,上下并不对称。
…下棋,有赢家就有输家,就此而言,输赢是相对的,但无论赢家输家,都以赢棋为目的,就此而言,输赢不是相对的。
惟赢棋的努力能造就一局棋,也就是说,一步一步棋才连成一个整体,每一步棋在这个整体中才是可理解的;如果棋手不在意是否赢棋,我们就看不懂他的棋,因为一步棋与整个棋局没有联系。
如果棋有棋性,棋的本性或本质,那么,惟有把棋下好才体现得出棋性。
”
这就是说,“无须什么眼光,我们人人都能看到善恶相对,但须有相当眼力,才能洞见善恶的不对称。
…孟子和告子初看上去各取所需,实则有见识上的高下。
初级反思一向拘囿于平面上的善恶对照,错并不错,却只是流俗之见。
孟子从平面上的东西转向纵深上的上下,揭示出与善恶之为性相配的是上下隐喻,这是哲人所需的眼光。
这两种…看法‟,不是对错之争,而是深浅之辨。
”
可以说,当我们把善恶放在一起看时,我们差不多是在一般事情而非事理的层面上来思考。
水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但无论向东向西它总要向下;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然,人们可能蛮相信水往低处流,你若说人往高处走,人们多少会举出所谓反例。
另一方面,水往低处流这话绝不仅是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判断之类;换句话说,那些包含自然事物的例子中首先包含的是有所筹划的道理,例子/事物总是跟随道理一道展现的。
在说理活动中,很难说某个事实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道理支撑;说理活动中一般呈现的恰恰不是某种事实。
我们可以就着“义”来谈论性,我们也可以就着“善”来谈论性…我们可以从多个方向展开讨论;但,我们恰恰不是仅只从“事情”那一面来反思概念。
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人性,但为什么却要拿某种不相干的比如竹子、篮子、水流之类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拿孩子掉到井里之类的寻常事儿来参照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不是单单活在某个简单抽象,孤单寡味的世界;人首先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特别地,人还活在生活与历史的交错纵横中。
人的本性并不单单依赖于某件单调乏味的琐事儿。
谈论本性本来就不只是就那么一两个参照;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上,谈论本性,深究道理其实是在帮助我们面向新生活,开辟新生活。
孟子所谓性善,正是看到这块更广阔些的天地;这是对于人类生存本性的深刻感知。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M].中华书局,2012.
[2]陈嘉映.善“不与恶做对”[J].哲学分析,2014(5).。